哈工大研究生考试题库-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1. 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3. 试题三: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
自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自然辩证法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
他们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
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题库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1)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2)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辩证综合方法论。
(3)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2.系统进化的条件和根据是什么?答:从外部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系统进化的条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依据。
3.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及提出的原则?答:作用:a、对人们的认识具有导向作用。
B、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C、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媒介。
D、各种假说之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认识的深化。
提出原则:a、解释性原则: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所有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B、对应原则。
C、简单性原则。
D、可检验原则。
4.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3个部分: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与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性。
(2)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观决定科学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3)科学观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4)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5)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5.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答:(1)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出发,主张物质是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在科学思想的高度上进行哲学抽象-自然观。
(2)主张以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而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价值论分析,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寻找出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观。
(3)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概括和总结当代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系统认识-科学方法论。
(完整word版)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全
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自然辩证法题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题库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一,简答题或辨析题1,有人认为,所谓“实践活动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就是说,从作用和被作用的角度看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是能动的,而自然界是受动的。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2,如何理解人的新进化?它和一般意义上的生物进化有何区别?3,简述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拓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4,为什么说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既是科学技术的历史起点,又是科学技术的逻辑起点?5,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6,在考察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诞生的基础时,有人说,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旧的自然哲学的缺陷,因而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7,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8,有人认为,所谓科学事实,就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科学的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
你对此持何看法?9,有人这样认为,“科学研究首先应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理想实验获取客观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认识?为什么?10,有人认为,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原原本本地反映自然界的科学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11,我们说,“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是否现实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都可以构成科学问题?12,有人说,“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构成科学问题。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13,有人说,“所谓科学问题,就是自然界中我还不懂得东西,因此,自然界中处处存在科学问题。
”对此,您持何种看法?14,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传统观点是如何认识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合理?为什么?15,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哈工大科学技术哲学考研题库
18、什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总体能力?它主要由哪些成份构成?
三、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自然科学门类。
2、只有不可逆的过程才能被称为演化的过程。
3、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
12、技术原理的构思是一个严格的逻辑思维过程。
13、从技术诞生那一天起,技术伦理就成为了当时人类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主要内容。
14、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认为,我们的社会实际上是由技术建构出来的,技术决定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决定论思想。
15、马克思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肯定了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这就是说,由于技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
2、科学理论的评价与科学假说的检验有何区别?在西方科学哲学中,对于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大致有哪两种观点?怎样才能对一个科学理论做出科学的评价?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3、通过某一领域中技术发展的案例分析,阐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是怎样推动技术发展的?
4、试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28、高技术与高技术的产业化
29、当代的科学技术系统的总体结构
30、社会基础结构
31、“技术范式”与“技术共同体”
32、科学的指数增长律
33、无形学院
34、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35、大科学的战略观念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期的自然观为什么会带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特征?
5、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社会规范包括哪些内容?技术的社会规范是否与其相同?现实世界中科学家的行为常常偏离默顿规范,既然如此,你认为默顿规范还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哈工大自然辩证法04——08考试试题与答案+自然辨证法题库
2008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一,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科学理论总是以一些不能被证明的基本预设作为基本出发点,因而缺乏充分的理性基础,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始终是有限度的。
2、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很多经验定律是通过归纳法获得的,因此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可靠方法。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科学共同体内每一个科学家获得科学资源、做出科学发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4、在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中,判决性实验是在两个对立和相互竞争的理论中决定取舍并最终断定某个理论命运的经验检验。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2004年底,圆明园开始实施湖底防渗工程。
此时了解圆明园湖底即将铺膜的只有圆明园管理部门、水利和圆明园的上级管理单位。
圆明园管理部门没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做环境评价。
直到2005年一位环保人士春游偶然发现,才最终引发了这场铺膜事件的激烈争论。
铺膜事件从事发、叫停、召开防渗工程听证会到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清华大学出具的环评报告要求全面整改,大约100天的时间。
但在这短短的100天时间里,来自民间的环保人士、学者、市民等一些原本并不相识的人却为了保护圆明园遗址和生态不再遭破坏,走过了一段艰辛却有意义的历程。
这件事给圆明园带来直接损失有四五百万之多(相当于一年的游船收入),还不包括铺膜和拆膜的费用。
据圆明园管理部门介绍,圆明园整改工程投资在3000万以上,希望这么多钱能买来我们永远记住的教训。
问题:1)这一案例涉及到技术研究和开发中的何种方法?2)讨论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3)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2、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一次讲演中曾讲到这样一件事:美国罗技公司WAND牌无线鼠标生产中的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一只销售价40美元的无线鼠标,其中有15美元归于分销商和零售商,13美元给零部件供应商,只有3美元给在中国苏州的装配厂,剩下8美元留给自己。
从这个利益分配链上可以看到,罗技公司450名员工的年薪永远要超过苏州那家装配厂4000名职工的工资。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哈工大研究生考试题库-自然辩证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题库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一,简答题或辨析题1、为什么说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既是科学技术的历史起点,又是科学技术的逻辑起点?(对科学理论结构的理解。
承认基本假设是理论建构的基础,且不能被证明,实际上就是理论的界限或边界。
科学是在特定条件下相对客观的认识.)2、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
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建立。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
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1、总体上看,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倒退。
但是一分为二分析。
“细节上,形而上学比古希腊正确些".2、形而上学固守“a是a,除此之外都是鬼话",从辩证自然观看是不正确的,但是反映了人类追求知识确定性的愿望。
3、古希腊循环论没有量的规定性,形而上学要求一种量的分析,就是为了克服这种朴素辩证法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在考察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诞生的基础时,有人说,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旧的自然哲学的缺陷,因而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哈理工自然辨证法
1、对辩证法的认识(10分)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认识和改造的哲学。
这门哲学以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为研究对象。
而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模式的构建关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关系和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三方面。
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可从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方面研究。
要想正确认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应该用自然辨证法的观点来正反两面的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要辩证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的认识及实践的发展。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着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纽带,可以对社会进行调节、控制。
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实现改造自然,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
我们不仅要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物质生产力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重视科学技术在精神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积极意义。
正确认识和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简述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当做世界的本原,如金木水火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以实例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人与自然关系史。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在两个:人类对自然的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自然对人类的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
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
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题库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一,简答题或辨析题1、为什么说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既是科学技术的历史起点,又是科学技术的逻辑起点?(对科学理论结构的理解。
承认基本假设是理论建构的基础,且不能被证明,实际上就是理论的界限或边界。
科学是在特定条件下相对客观的认识。
)2、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
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建立。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
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1、总体上看,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倒退。
但是一分为二分析。
“细节上,形而上学比古希腊正确些”。
2、形而上学固守“a是a,除此之外都是鬼话”,从辩证自然观看是不正确的,但是反映了人类追求知识确定性的愿望。
3、古希腊循环论没有量的规定性,形而上学要求一种量的分析,就是为了克服这种朴素辩证法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在考察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诞生的基础时,有人说,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旧的自然哲学的缺陷,因而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P4,第2段,中间部分。
)4、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P3,4)5、有人认为,所谓科学事实,就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科学的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
你对此持何看法?(P66)6、有人这样认为,“科学研究首先应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理想实验获取客观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认识?为什么?(P81,90,91)7、有人认为,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原原本本地反映自然界的科学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p65第二、三段)8、我们说,“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是否现实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都可以构成科学问题?(p83第一......,p84(1));9、有人说,“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构成科学问题。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p88科研选题基本原则)10、有人说,“所谓科学问题,就是自然界中我还不懂得东西,因此,自然界中处处存在科学问题。
”对此,您持何种看法?(答案是83-84 ,看法自己谈谈。
)11、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传统观点是如何认识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合理?为什么?(答案是81-83,最后看法需要自己总结)12、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看法是否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相符合?为什么?(答案是91页与101页相结合,和自己的思想。
)13、有人说,“由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所以科学研究只能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谈谈您的认识。
(见书中的P86-二、科研选题其中主要注意----2.科研选题的步骤以及P90-5.2科学事实的获取)14、有人说,“在科学研究中,首先必须以一种没有任何理论负载的中性观察,才能保证所获取的科学事实的客观性。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见书中的P93-观察和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主要关注P95-2.实验对象与测量仪器的相互作用和3.观察的客观性)15、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认为,“作为一个毫无偏见的观察者,它必须不带任何偏见的走进实验室,注视它的油滴。
”其蕴含的意思是,观察是纯粹中性的。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简要加以说明。
(见书中的P93-观察和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主要关注P95-2.实验对象与测量仪器的相互作用和3.观察的客观性)16、有人认为,纯粹的中性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合理性的基础。
你对此持何种看法?(P90-93 科学观察)17、大家都熟悉这样的事实,一个医生和一个普通人看同一张病人的肺部X光照片,结果将大不相同。
这里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请简要解释。
(P90-93 科学观察)18、一些学者认为,“归纳所获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此,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使用,科学研究只能采用演绎的方法。
”对此,您持何种看法?(.P101-103 归纳与演绎)19、卢瑟福从太阳系受到启示,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又称“太阳行星模型”),他在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试说明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
(类比的方法p104)20、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只有既能保证创造性、又能保证科学性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由于归纳、演绎和类比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才会在科研中被广泛使用。
(错p101-104)21、应用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方法)解决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p106-107)22、为了保证假说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在建立科学假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P109科学家说的形成)23、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有假象和猜测的成分,您对此持何种看法?(P105非逻辑思维方法)24、关于假说的检验问题,有人认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通过一个实验完全可以证明假说的对错,从而决定假说的命运。
这种看法是否全面?为什么?(P126理论的验证)25、请判断以下陈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
(p132-134)26、在西方科学哲学家波普看来,科学是不可能被证实的,而只能被证伪。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P137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27、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理论体系是用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结合这一案例,谈一谈该方法的使用程序。
(27p102-103)28、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是用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结合这一案例,谈一谈该方法的使用程序和特点。
(p102和p114)29、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运行中的“马太效应”?有人说,“马太效应是科学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必须预与消除。
”对此您是怎样看的?(p288)30、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是怎样阐明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或行为规范的?简要的对每一点谈一下您的见解(或评价)。
(P296-297)31、简述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P147和P57 下面是参考1)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促进科学的发展。
2)科学揭示客观事实与内在规律,技术则创造出原来客观没有的物质产品和技术方案。
3)科学的本质主要体现在认识论意义上,技术的本质则主要体现在改造、变革意义上。
4)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所以,科学追求的是发现,技术追求的是发明。
5)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来看,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是技术的基础,但科学只有通过技术(特别是制造技术)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32、什么是技术的基本要素?在技术发展的历史中,技术要素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P153-15433、什么是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据此谈一下你对技术体系的认识。
P158最下面一段,认识就是159页的四个特性,加上自己的分析34、结合现代技术革命的历史演变,简述技术体系的更迭过程。
(P159 Para 2、3以及之后的层次性、网络性、动态性、优化性四个特征的简要解释)35、简述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概念不同科学是主体借助于手段和条件,揭示并获得自然、社会、人自身固有的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活动。
技术是主体借助于手段和条件,变革客体,实现预定目的方式和机制的创造出客观没有的人工人造物的能力体系和创造活动。
2.本质不同科学的本质主要体现在认识论意义上,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探索自然固有的未知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论理性的创新,一种逻辑过程,一种“范式”,一种“研究纲领”,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和社会建制,是一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高级文化。
技术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改造、变革意义上,是直接的生产力,是在机器上实现的科学,是变革客体创造人工自然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理性的创造,一种操作过程,是从思想中引出现实,从精神中引出实在的变革客体的方法和社会建制,是一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高级文化。
3.特征不同科学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结构上的逻辑完备性,功能上的解释性和预见性,应用上的指导性,发展上的动态开放性。
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上的人工人造性,结构上规范性,功能上的变革性,应用上的可操作性,发展上的层次性。
科学是描述性的,追求真;技术是规范性的,追求有效。
4.组成不同科学作为关于对象世界的知识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推论组成的逻辑系统和抽象模型工具、概念语言工具、数学符号工具组成的方法论体系。
技术是作为变革客体、实现预定目的的方式和机制的能力体系,是由经验、知识和理论、智能组成的主体要素,由材料、能源和信息组成的客体要素,以及由工具、机器、设备、装置和同主体、客体、手段相互作用的规则、工艺流程及运用工具、机器、设备、装置以实现目的的途径、技巧、行为方式等手段要素组成的。
5.任务不同科学的对象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系统,主要是认识和揭示自然界的本质、结构、性能、规律,是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发现,它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探求自然的真理,弄清自然系统的事实和规律,解释和预见自然事物、现象和过程,直接解决对自然的认识问题,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以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和精神享受。
技术的对象是人工人造自然系统,主要是改造、变革、控制自然的方式和机制,是人工自然的发明、开发、应用,它的主要任务是改造、变革和控制人工自然,直接解决对人工自然的变革、改造、控制的实践操作问题,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以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并使人类享受人工人造自然。
6.选题不同科学选题主要来自科学自身发展中的矛盾、科研主体的兴趣和爱好;科学是探索未知的活动,目标相对不确定;从选题到结题,运用什么步骤和方法,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何时做出什么样的发现,难以做出准确的预见;研究过程和运动形态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化、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