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二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基本理论(1)

合集下载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课件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课件
会组织、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专业资格、社会授权) • 2、资源:运用已有、争取适当 • 3、场所:专门的组织机构 • 4、方法:个案、小组、社区、个案管 理、方案评估、研究工作
2020/6/1
.
7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
• 1、根本目的:增强社会功能、参与社会生活、 共享物质文化成果
• 2、具体目的: • 心理:自卑、抑郁、自闭(疏离社会)等 • 生理:康复 • 社会:教育、就业、婚姻家庭、权益、文化
平等 ● 参与 ● 共享
第十二章残疾人辅导
2020/6/1
.
1
第一节 残疾当事人
• 一、残疾人定义与分类 • (一)定义 • 对象边界?带残疾的人 什么是残疾?二等公
民? • (二)残疾人的界定 • 1.世界卫生组织的残疾定义(WHO) • 三类: 损伤/伤残(后天引发) 、 能力缺失
(先天引发)、 残障(两者兼有可能) • 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影响不同
2020/6/1
平等 ● 参与 ● 共享
.
2
残疾人定义的连结
Disease 疾病
2020/6/1
Impairment 损伤 指身体的 某部份或 系統失去 功能
Disability 障碍 导致此人 不能做某 事
Handicap 残障 因此成为 社会经济 的弱势
.
3
• 2.我国的残疾人定义
• 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 (6种)多重残疾:同时具有两类以上
• 不具工作对象相同的生活经历,难找同理心(同感)
2020/6/1
.
13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预防(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 (一)残疾的风险因素 • (二)主要预防措施 • 三级预防 • 1级:预防( 70%) • 2级: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10%-20%) • 3级:残疾出现后,预防残障

00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00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本节梗概残疾人服务发展: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转变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区康复知识点一、残疾人服务的发展(一)残疾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变迁(重要)社会模型开始成为主流模型。

社会建构模型就认为:“残疾人问题”是一种社会的客观存在,应该将这个问题归于社会,残疾问题不是由残疾人的个人无能造成的,而是社会本身无法为残疾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服务,也无法确保残疾人的需要在社会组织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种主导性理论的变化,促使人们来反思和理解传统的残疾人观念存在的四大误区。

1.防止把导致残疾的原因归于个体的生理性因素或道德层面的缺失。

2.防止把残疾人个体的问题“普适化”3.防止把残疾人简单地看作是社会的“受害者”4.防止把残疾人看作“理所当然”需要帮助和社会支持的人习题演练随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常常基于社会构建理念开展服务。

下列关于残疾人的观念中,体现该理念的是( )。

A.残疾人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差异很小B.残疾人群体,随时随地都需要特别的帮助C.消除社会障碍是残疾人权利实现的关键D.分析残疾的原因应该从个人层面入手【答案】C【解析】社会建构模型认为:残疾人问题是一种社会的客观存在,应该将这个问题归于社会,残疾问题不是由残疾人的个人【解析】无能造成的,而是社会本身无法为残疾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服务,也无法确保残疾人的需要在社会组织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题中,A将残疾人个体的问题“普适化”,B将残疾人看作“理所当然”需要帮助和社会支持的人,D把导致残疾的原因归于个体的生理性因素或道德层面的缺失,都属于认识上的误区。

知识点一、残疾人服务的发展(二)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变迁(重要)1.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的转型(1)在致残原因的理论分析上,从个人责任理论转向社会责任理论。

(2)在残疾现象的理论分析上,从社会标签理论向社会照顾理论转变。

社会照顾理论强调,专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关键是把所谓“不正常”的群体或行为看作是“正常”的,要寻找这类群体或行为在“当下生活情境”中的合理性,社会工作者应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课件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课件

• 0-3岁,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
• 3-6岁,主要任务是形成沟通技能和主动性
• 6-12岁,主要任务是建立勤奋感,克服自 卑感
• 12-18岁,主要任务是建立个人身份、独 立
• 年轻成人期,主要任务是成家立业
• 中年期,主要任务是抚育子女、贡献社会
• 老年期,主要任务是精选保课件 持自我完整
9
*0-3岁
精选课件
34
3、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残疾预防
• 发展中国家致残的原因主要有:传染性疾 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意外事 故;慢性病与老年病;其他因素
•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三级预防方式 • 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与疾病的发生 • 二级预防: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 三级预防:预防残疾后产生障碍
• 可能遭遇的问题:父母不接受残疾孩子; 父母不知道怎么帮助和对待残疾孩子;父 母过度保护孩子
• 需要的帮助:提供情绪支持;帮父母得到 一些实用的服务咨询、协助和资源;协助 家庭处理与医疗体系和其他相关体系打交 道时的障碍和问题;帮父母理解残疾孩子 的需要,给孩子提供环境和学习机会;处 理残疾孩子受到遗弃我国采用的康复模式与机制
• 世界组织模式,由卫生部负责,以社区和 家庭为基础建立社区康复网络
• 社区服务模式,由民政部负责,将社区康 复纳入社区服务系列
• 家庭病床模式,由社区卫生部门与医疗康 复机构负责,向社区康复对象提供服务
• 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主要由
民政部门、社区卫生部门、社区康复组织
• 文化差异与特定技能:掌握与残疾人沟通 的技能和工具
• 职业倦怠:敏锐察觉自己的工作状态,及 时调整心态,学会自我缓解压力
精选课件
20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

第二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基本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基本理论ppt课件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例如:北京隆平律师事务所律师卢子明介绍了一个案子:山 东盲人陈某和妻子先后两次到北京办事,在乘坐地铁进站 时,检票员认为陈某仅有残疾人证,而没有在地铁公司办 理乘车证,就拒绝陈某免费乘坐。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 疾人保障法》第44条明文规定“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 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交通工具。《北京市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也表示,持有残疾人 证的盲人可以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二、三种范式
1、团结型”范式
“团结型”范式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人与整 个社会之间诸纽带的削弱与断裂过程。以 残疾人为例,这一群体长期处于失业或低 层次就业状态,这就迫使他们逐渐退出社 会交往舞台的中心,而将自己的活动范围 局限于家庭范围内。他们已逐渐被社会主 流所排斥,成为边缘化的社会群体。这与 团结型范式的要义甚为契合。
社会排斥理论
一、产生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一些政治家、活动家 、官员、新闻记者和学者经常在意识形态 上模糊地提到穷人是“受排斥者”。后由法国 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 了“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概念,并 流行于法国,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 间的断裂。西尔弗(Silver,1995)和德汉(De haan,1998)将社会排斥划分为三种不同范 式:“团结型”(Solidarity)、“特殊型 ”(Specialization)和“垄断型”(Monopoly)。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课件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课件

33
2018/10/23
29
• • • • • •
3.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的评估 (1)生理状况: 身体功能 (2)心理状况:内部、精神、情感 (3)社会生活:外部、关系、环境 (4)文化:外部、民族、地区 (5)精神:宗教信仰
2018/10/23
30
• • • • • • • • •
4.社区需求评估 (1)社会保障 (2)交友 (3)教育 (4)就业协助 (5)行为调适上的协助 (6)居家生活协助 (7)社区无障碍方面的协助 (8)健康协助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工 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
• 心理/人际关系需要
拒绝接纳自己的残障或疾病所导致的障碍 情绪困扰/惶恐/失望/沮丧愤怒/缺乏社交 网络

• 心理支持服务

残障人/家人辅导 互助小组辅导小组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工 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I)
• 就业/社会关系需要
2018/10/23
31
• (四)介入模式 • 1. 危机介入 • 2. 增能模式(8个指导原则)
2018/10/23
32
• • • • • • • •
3.倡导模式 4.自助小组 5.社区工作模式 (1)调动资源 (2)创造新资源 (3)社区联络 (4)社区倡导与教育 6.个案管理模式
2018/10/23
2018/10/23
5
• (二)残疾人的问题 • 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人生发展任务
(结合: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 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
平等
2018/10/23

参与

共享
6
对残疾人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残障社会工作理论ppt课件

残障社会工作理论ppt课件

残——废——无能 择业范围有限 福利企业就业模式危机
第二节 残障的预防理论
一、遗传病与地方病 • 婚前体检 • 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疾病38种 • 早产难产服食禁忌药物等 • 地方病
第二节 残障的预防理论
二、交通事故与意外伤害
三、运动伤残
四、职业伤害
五、突发性灾害与环境灾害 自然灾害 社会灾害 环境灾害 粉尘(TSP)→飘尘(PM10)→微尘 (PM2.5)→霾尘(PM1) 六、愚昧与陋习
ICF由两大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是功能和残疾,包括身体功能(以字母 “b”表示)和身体结构(以字母“s”表示)、活 动和参与(以字母“d”表示); • 第二部分是背景性因素,主要指环境因素(以字 母“e”表示)。ICF运用了一种字母数字编码系统 ,因而可以对广泛的有关健康的信息进行编码( 如诊断、功能和残疾状态等),为临床提供一种 统一和标准的语言和框架来描述患者的健康状况 和与健康有关的状况;同时,运用这种标准化的 通用语言可以使全世界不同学科和领域能够相互 进行交流。
第一节 残障的发生理论
三、社会排斥理论 • 社会排斥不但含有经济资源上长期匮乏造成的客 观性排斥,更关注人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文 化上和政治参与上被长期隔绝的状况。 • 自我责任论 • 社会结构生成论 • 社会政策造成论
第一节 残障的发生理论
残障者面临的社会排斥
• 意识排斥 • 就业排斥
• 教育排斥
二、回归社会理论
• 回归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和一些社会学家在20世纪中期对西 方普遍实行的将精神病人长期封闭在院舍里的研究,具有 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深入研 究庇护所里的精神病人的情况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里精 神病患者始终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指精神病患者长期生 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系)和“关护 ”关系(指庇护所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 的消极的、冷漠的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行为而导 致医患人员隔阂、紧张甚至敌视的关系),结果,并没有 使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相反,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同时,也有社会人士关注到老人和残疾人因长期住院而 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发现长期住院令那些残疾人等产生 倚赖性、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之下,“非住院化”运动开始兴起,回归社会的理论也 由此而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