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纪录片的ppt

合集下载

纪录片经典PPT课件

纪录片经典PPT课件

.
10
纪录片
鉴赏专题
.
11

做必要的提示,不能随意打断叙述

选择表达能力较强的被采访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录制人物在活动中的同期声
访
.
8
欣赏《乡村教师》
.
9
处理拍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消除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不自然紧张关系 被拍摄者要从事实上和感情上接受拍摄
使被拍摄者能忘记摄像机的存在
要消除拍摄时的非自然的环境状态 保持拍摄现场同期声录制时的安静条件
纪录片
鉴赏专题
.
萌萌哒的爵1爷
你所看过的纪录片?
.
2
舌尖上的中国
故宫
最后的山神 时间的风景
.
3
纪录片的特征?
.
4
纪实性 故事性 思想性
.
5
模拟重现


跟踪拍摄


人物访谈


故事架构

时空交替
.
6
模拟重现
允许创作 保证真实
辩如 何
证做 好 二
统者 间
一的
.
7
创造被采访者轻松自由表达的环境

电视纪录片ppt课件

电视纪录片ppt课件
7
三、论述题 (第1题20分,第2题30分,共 50分)
2、结合实例简要谈谈80年代纪录片,并作出评价。
要点:列举《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语运河》《望 长城》等进行简要分析均可。可以围绕课堂讲授的纪录片 制作方式,如“上帝之声”等进行批判;
也可以谈它较之于六七十年代的进步:如80年代大型纪 录片有一种强烈的文化意识,一头指向历史,文化;一头 指向现实、当下,充满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逐步确 立了纪实的理念,多角度探索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极大拓 展了表现空间,对纪录片的本质认识逐步深入。
8
三、论述题 (第1题20分,第2题30分,共 50分)
3、选择一部你所感兴趣的纪录片进行纪录片评论, 可以从主题、结构、镜头、人物、细节、色彩、同期 声或者其它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进行总体批判式的 解读,但要做到评述结合,有理有据。
开放式答案。如果是纯粹介绍和复述或者有述无评, 或者只是进行简单拼凑,将视为不合格。
1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蒙太奇”:狭义指在影视作品中指画面的剪辑、组合、组接,广义 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艺术思维方式。
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是纪录真实和真实纪录的统一,纪录真实是 指纪录的内容要真实,真实纪录是指纪录的方式要真实。
9
不作死就不会挂~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暑假愉快!
10
任何自己的看法,而是希望最大限度逼近真实,将真实呈 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如《马戏学校》 2、隐藏主题 :不是作者没有自己的看法,而是有了看法 不能够或者不愿意说出来。 如《与神话较量的人》。
5
二、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20分)
3、新生态纪录片的创作手段 1、围绕模拟重现:摘录故事片的片断作为纪录片的资料、用今

纪录片概论PPT课件

纪录片概论PPT课件
1、长镜头 所谓的长镜头,就是那种延续时间比较长、连续不间
断的运动镜头。这种镜头的最大优点是时空不会分割,比 较完整一致,所以不仅能给人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而 且也可以较好地记录原生态的生活。
三、纪录片的叙事手段
2、同期声 同期声也是纪录片的重要表现手段。因为我们这个世
界本来就是视听统一的世界,如果纪录片中只有画面而没 有同期声,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怀疑
他们在拍摄电影时一般都不事先撰写剧本,也不用职业演
员,结果拍出来的内容非常地真实。
2、真实电影式
真实电影
拍摄者是否 介入
真理电影 (法国)
直接电影
* 代 表:美国人 罗伯特·德鲁
* 主 张:摄影机和摄制人员不能与拍摄对 象发生任何瓜葛,以求能拍出那种即使摄影 机不存在时也会发生的情况,同时也绝不使 用访问。
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宣导式
访问式
纪录 片
真实电影
反射式
五、纪录片的分析方法
1、分析纪录片的题材
所谓的题材就是指创作者从客观现实或历史
资料中选择出来组成作品的材料,并具体展示在荧
屏上的主要事件或生活现象。
社会题材
自然题材
分析纪录片的题材
所谓的社会题材就是指那些同人们的社会 生活联系紧密、同历史或现实有直接关系的 题材。
长镜头
纪录 片
同期声
人物 诉说
四、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纪录片的创作模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
曾经出现过多种风格样式。对此,美国当代电影理
论家比尔·尼柯尔斯将其归纳为四种:
直接宣导式
真实电影式
访问式
反射式
1、直接宣导式
所谓的直接宣导式,也叫格里尔逊式,即一种以

影视欣赏分析课件-第四章 纪录片

影视欣赏分析课件-第四章 纪录片

影片采用静态记录与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几乎全部采用了固定机位拍摄。细致的观 察、冷静的审视,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怒江两岸古老质朴的当地居民生活的画卷。
❖ 采访是本片的一大特色,正是 通过采访才展现出当地百姓真 实的想法和经历,让观众知道 了十五口之家的和谐相处,知 道了不同宗教的和谐共存,也 知道了年轻喇嘛以及年轻代课 老师的感情生活。
影片为了营造出自然 的现场感和真实的氛 围,在拍摄时多使用 固定机位,多使用长 镜头。
为了真实创作者不 惜参与生活,但依 然要采用各种手段 来努力保留生活的 原貌,营造生活的 原态。
《德拉姆》一片描写环境以现场记录为主,思想折射以采访为主。细节的延伸大量 采用省略的淡出手法,强化写意,给观众留下回味的空间。
美国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
❖ 其次,在拍摄技巧上,《家园》大规模采用航拍方式,这在之前已有的所有类型纪 录片中都非常罕见。
澳 大 利 亚 大 堡 礁
❖ 在以影像传播环保理念的同时,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和《家园》主创团队也始终坚持 以身作则,将整个拍摄计划与一个环保主题的“碳补偿计划”相结合,其团队空中 飞行以及直升机航拍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将通过放映收入支持清洁环保项目, 从而补偿拍摄过程中因碳排放而对地球家园所造成的伤害。扬·阿尔蒂斯·贝特朗以他 的影像与实践为家园地球创造了一个更美好的可能。
(三)尤里斯·伊文思与先锋派 运动 ➢1921 年,两位画家将抽象 画的概念带入电影,希望在银 幕上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出音乐 的韵律和运动的节奏。追求抽 象和形式的电影先锋派自此兴 起。荷兰的尤里斯·伊文思凭借 《雨》和《桥》迅速成为这一 流派的重要人物。 ➢有声电影的出现将大众的目 光从影像实验上转移开来,在 此时期,伊文思抛弃了流于形 式主义的先锋派,将目光投向 了更广阔的世界。

纪录片《海洋》简介 ppt课件

纪录片《海洋》简介 ppt课件
而雅克·贝汉则恰如其分地选取了正确的
篇章呈现了出来。
所以,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海洋,真
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影片形式。
只是因为海洋的巨大,这样的伤害在普通的
人类看来,还似乎没有那么明显而已。但只要 借助卫星等科学工具一测,马上就会得到让人
心惊肉跳的数据与图像。
卫星照片下,漏油的海域像一张丑陋的脸。
海洋的美好与伤口, 都与人类息息相关。
的无知而感到震惊。
因为无知,所有面对着一个美轮美奂的蓝 色的领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睁大自己 的眼睛,并在适时的时候,张开自己惊叹 的嘴巴,并伴有一两声的惊呼。从体型庞
大的鲸鱼,到小而薄弱的水母。
《海洋》这部纪录片每时都在向人展现
着叹为观止的美丽画卷。
当然,这不是一个充满《海底总动员》那样具有故事细 节的海洋故事,也没有《鲨鱼黑帮》那样波诡云谲的 情节,海洋以它应有的姿态在展现着
鱼群
水母群
水母群
金枪鱼
人鲨共游
小丑鱼尼莫
海鸟捕食
翻车鱼
鲸群
蜘蛛蟹群
居于陆地上的人类,对于生命的探索一直 在进行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已经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于海洋,我们仍
然知之不多,而且还在不停地伤害着海
洋的生态。
跟随着雅克·贝汉的脚步,认真地打量 一下海洋的世界,我们会为我们之前
这是一部在视听上几乎无可挑剔的电
影,每一格胶片都在标榜着自己华丽背后的 昂贵。
在中国的影院里能看到这样一部如纯净 天籁般的电影,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中国版海报 全片独白配音由导演姜文完成
俄版海报
1
英版海报Biblioteka “有一天一个男孩儿望着大海问我,什么是海洋?” 海洋?

人间世(纪录片)ppt课件

人间世(纪录片)ppt课件
14
3.
器 官 捐 献 为 生 命 往 来 鞠 躬
15
16
17
18
2015年,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 公民自愿专线成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
19
2015年,上海市器官捐献案例为80例 截止目前(2016),中国公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仅为7万人次
20
中国每年约有30万 患者等待着器官移植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
28
6.
疾 病 不 会 对 孩 子 心 慈手 软
29
上海市儿童医院,年急诊量高达200多万人次,每天这里要进 行60多台手术。和其他医院不同,这里的患者都是孩子。
疾病是一场人类与死亡的对决,不会对年幼的孩子心慈手软, 这里进行的每一次较量都牵动着家长敏感的神经。
向往生,厌恶死,是每一个人最普通的心态。 对儿科医生而言,获得信任,尤为重要,而当面临坚持与放弃 的选择时,医患之间是否还能撑起信任的桥梁?
30
7.
早 产 儿 与 剖 腹 产 早 产 儿 育 剖 腹 产 31
医疗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消除患者的病痛,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 量,所以每一台手术都寄托着患者获得痊愈的渴望,尽管所有手术 都有风险,结果很难预测,但有些手术一旦成功就可以改变人的一 生。
母亲与孩子的生死较量 耄耋老人微创手术成功 3岁失聪宝宝安装人工耳蜗
发生在同一间手术室的两台手术,两个不同的生命,两个不同 的故事,两个完全相同的过程,在经历了一次次让人无奈的变化后, 我们发现知道结果的其实是人们最无奈时坚持的态度。
冠心病,微创手术导管支架
34
9.
癌 症 妈 妈 为 孩 子 直 面 死 亡 35
生病之前,我觉得世界很大,大到怎么也看不完 。但生病之 后,我觉得世界很小,我的世界都是我爱的人 。

中外纪录片.ppt

中外纪录片.ppt

“电影眼睛”的主要观点
1、强调摄影机的特殊功能,重视拍摄角 度、景别,以及特技等摄影造型技巧;
2、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甚至以“墙上的 苍蝇”比喻摄影的客观性;
3、强调蒙太奇的作用,认为蒙太奇手段 可以改变乃至创造新的时空形态;
“电影眼睛”的主要观点
4、强调电影的任务是反映社会主义现实, 强调它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先锋派实验电影
奉行无理性、无情节、无人物性格,却又 注重艺术技巧探索。其代表人物公开鼓吹“故 事没有价值”,“画面主宰一切”。这个由一 批有才华的作家和画家组成的电影艺术学派, 不仅反对纪录片讲故事,甚至公开反对故事片。 他们执著的追求“纯电影”,并认为卢米埃尔 的《火车进站》是“纯电影”的起源,而引入 故事是从外部强加于电影的。
影响格里尔逊的两个影片
《北方的纳努克》 《战舰波将金号》
英国纪录电影
1928-1937年间,在格里尔逊的组织、策划 下,英国一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摄制了许多以 现实生活为题材,表明积极的社会理想的纪录 影片,还发表理论文章,交流制作经验,形成 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人被称为“纪录电影 学派”,他们的活动被称作“英国纪录电影运 动”。
5、主张通过日常生活反映社会变化,通过 平凡事例表现伟大主题;
6、把电影剧本、演员、摄影棚等看作是 “资产阶级发明物”,痛斥为“技术上 花哨的电影活僵尸”。
四、格里尔逊与纪录电影运动
《漂网渔船》(1927) 是英国“创造性电影” ——纪录片的开山之作。
格里尔逊的主要观点
1、重视纪录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强调 创作要面对现实,剖析社会问题;
“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 成为将来的历史。” ——(荷兰)尤里·伊文思
纪录片的价值

纪录片分析(课堂PPT)

纪录片分析(课堂PPT)

.
4
纪录片的叙事手段
1、长镜头 指延续时间比较长,连续不间断的运动镜头, 这种镜头的优点是时空不会分割,比较完整 一致,给人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较好地 纪录原生态的生活。
.
5
纪录片的叙事手段
2.同期声 同期声是纪录片的重要表现手段,其记录的是现场的真实声音,它比后期的配 音要自然、逼真。 (1) 同期声是现场事实的一部分。给片子带来无穷的真实感。 (2) 同期声的使用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3) 同期声交代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甚至可以把某些文字难以勾勒描绘 的信息原原本本地传递给观众,有助于刻画描写人物的心理,增大信息量。
.
9
分析纪录片的结构
纪录片的结构定义: 把无序的零散素材变成有序的叙事作品,叙 事的成功与否与结构有着很大的因素。
纪录片的结构分为:线性结构、板块结构
.
10
线性结构
1.单线结构: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按时间顺 序贯穿到底,没有旁枝蔓叶
2.双线结构:有两条明显可见的线索,根据 两条线的相互关系,又分为平行式、交叉式、 对比式三种
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 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 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 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 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
的创作。
.
1
什么是纪录片?
定义: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
意义: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实的纪录 片集纳起来所保留的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它的珍贵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
13
分析纪录片的细节

第二讲_纪录片的分类

第二讲_纪录片的分类

宣传教育性纪录片
• 特点: • 1、信息的缺省; • 2、双向有利; • 3.与“认知”的对接。
娱乐性纪录片
• 目的: 满足观众感官的愉悦
• 包括两种基本类型: 诗意性纪录片: 节奏、韵律

娱乐性纪录片: 感官刺激
• “都市交响乐”流派
诗意性纪录片
• 特点: 对形式的追求往往要超过对于内容和意 义的叙述。
而对各种象征性符号多进行的精心操纵。” • 贬义
• 宣传的三个要素: • 信息缺失(包括虚假、不全面) • 操纵表述 • 有利信源
宣传的起源
• 基督教和佛教的传教行为 • “骂街”
• 宣传手段: • 1、贴标签:“光辉泛化法”、“辱骂法
” • 如:“炸薯条”
• 2.趋同诱导:又被成为“转移法”、“证 词法”;
第二讲 纪录片的分类
• 根据纪录片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纪 实性纪录片、宣传性纪录片、娱乐性纪录片、 实用性纪录片。

• 纪实
宣传
诱导
宣传
结论
宣教 诗意
陈述 认知
• 客观
主观
结论性纪录片
• 结论性纪录片: 不但提供事实,同时也提供某 种结论的纪录片。
• 是各国产量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纪录片。 • 格里尔逊: 《漂网渔船》
• 结论性纪录片的特点:
• 1.明确的倾向性
• 莱尼·里芬斯塔尔:《奥林匹亚》(1938 )
• 2.自诩的“正确性” • 常见的方法: • 使用旁白——“上帝之声” • 当前西方纪实性纪录片中,“旁白”的
使用基本上是受到排斥的。
• 利用名人:“名人”和“权威”
• 引经据典
• 3.宽阔的两端集合部 • 结论性纪录片 vs 陈述性记录片 • 是否有明确的结论

第四章纪录片结构ppt课件

第四章纪录片结构ppt课件
❖ 2、现场取材方式 取决于编导在现场拍摄时凭借经验所获取的素材的 可编辑性。
❖ 3、主题的需要 围绕主题组织结构,机构为表现主题服务。
❖ 4、编导的观念 结构涉及观念问题,编导选择什么样的结构
还取决于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第二节 结构纪录片
一、结构的一般原则 1、应该以生活原生态为基础 2、应该服从于表达主体意识 3、应该使结构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
3.阶梯式递进法
就是引导观众上台阶,在每个台阶上设置一个悬念, 使观众在上台阶的过程中解开一个个“谜”、一个个 悬念,当台阶上完,谜底全部解开,全片结束。因此, 阶梯式递进法电视结构方式很像我国章回小说、传统 评书中的“抖包袱”、“卖关子”。
电视纪录片《毛毛告状》、《小鸭子的故事》等作品, 就是采用阶梯式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所拍摄的优秀作品。
❖ 时间式结构是以时间流程组织材料,也被 称为纵向式结构。分析案例。《复兴之路》
❖ 时空交错式结构表现为以节目主持人的采 访过程为纵线,以被采访对象的活动空间 为横线,并将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一种符合 结构。分析案例《望长城》
❖ 双线平行式结构是一种纯文学的叙事结 构形态,在两条线索展开的过程中,构成 相互映衬或相互对比的叙事模式。分析案 例《三节草》
阶梯式递进法改变了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打造出一批相对稳定的电视观众群体,使更多的观众 通过电视去关注纪录片、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发生在 他们身边的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收视 反映,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运用阶梯式递进法结构纪录片的时候,应该注意,在 每一个台阶上所设置的悬念必须是观众所关心的、感 兴趣的,它有可能构成观众的兴趣点;其次,当上一 个谜底还未解开的时候,不可匆忙去解下一个悬念、 下一个谜底。

《龙脊》纪录片解析PPT

《龙脊》纪录片解析PPT

• 还有就是本片记录潘能高和爷爷的对 话,从爷爷的口中,可以看出老人是 多么的期盼孙子可以上学。对孙子的 学习成绩也尤为关注。
• 夜里,潘纪恩在蜡烛 光下复习
树作为视觉符号,多次出现。 树在本片中象征着龙脊人的 生活环境树的多次出现强调 了龙脊人坚韧不拔的主题, 再延伸扩展到人类普遍的生 存规律,便是与自然对抗, 不屈服不认输,虽不能强硬 的改造他,但能在谦让自然 中学会适应。
9物的塑造这棵树在不同的景别不同的时间不同树的塑造是对人物的塑造这棵树在不同的景别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塑造了不同的人即有满头霜华在撑起一家之主的能高爷爷的光线条件下塑造了不同的人即有满头霜华在撑起一家之主的能高爷爷和童真的潘能高亦有大雨磅礴在田中劳作的潘纪恩的父亲亦有在黑夜和童真的潘能高亦有大雨磅礴在田中劳作的潘纪恩的父亲亦有在黑夜一盏烛光下刻苦学习的潘纪恩也有在恶劣环境下坚持不懈教书育人的黄一盏烛光下刻苦学习的潘纪恩也有在恶劣环境下坚持不懈教书育人的黄老师老师凝聚着龙脊百姓们的性格这棵树是挺拔的因为希望很快就要凝聚着龙脊百姓们的性格这棵树是挺拔的因为希
• 二、透过这群孩子的求学和生活, 折射出对该地世代生活着的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未来命运的思考,体现 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希望工程 任重而道远,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 这群读书都成问题的孩子。
这里与外界隔绝, 大山阻断了人们与外界 的联系,但是在这样的 环境下却有着一群好学 的孩子,他们没有因为 贫穷而放弃对知识的渴 望。尽管条件有限,设 施简陋,生活艰苦,但 多数孩子还是依然留在 校园中,也有因为家里 面实在是没有经济的失 学儿童。他们的父母为 了让自己孩子的入学勤 俭节约,起早贪黑;也 有孩子为了能够上学, 小小的年纪就开始勤工 俭学。
《龙脊》片头就以一个拉 镜头开门见山地交代本事件 发生地点和周围环境。第一 个镜头是一户房屋,伴随着 清晨的鸟鸣声,画面逐渐亮 起来,镜头也逐渐拉开成一 个大全景,一抹晨阳正好斜 射在房屋上,四周是沉睡在 阴影中的绿树青山,画外传 来潘能权的声音:"能高,起 床了。"这一个镜头又是一个 长镜头,长镜头中有很多时 候,镜头是空的。不管摄影 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 时,就大体上相当于剪辑进 一个空镜头,画面给人一种 祥和安逸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尔托夫强调摄影机的特殊功能,重视拍摄角 度、景别以至特技等等摄影造型技巧。 他认为,多视角的机械 “电影眼睛”无所不能, 不受限制,远胜于人类眼睛的功能,既能看到 事物外貌,也能说明“您所未知的世界”。 维尔托夫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要求摄取人物 自然神态和事件进程原貌,甚至要求摄影师在 被拍对象发现你在拍他时,便立即停拍。反对 拍摄中的人为干预和表演。 维尔托夫强调蒙太奇的作用,认为蒙太奇手段 可以改变乃至创造新的时空形态。有声片出现 之后,又自觉把声音、字幕变成蒙太奇的组成 部分,充分发挥综合艺术手段的作用。
“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是有区别的,他 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从同期录音的实践中发 展起来的,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显而易见: 1)主张“直接电影”的纪录电影工作者手持 摄影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 鲁什式的“真理电影”纪录片人试图促成非常 事件的发生。 2)“直接电影”艺术家不希望抛头露面, “真理电影”艺术家则公开参加到影片中去。 3)“直接电影”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 观者的角色,“真理电影”艺术家起到的是挑 动者的作用。 4)“直接电影”作者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 以收入摄影机,“真理电影”是以能使隐蔽的 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罗伯特· C· 艾伦是这样定义的: 利用同步声、无画外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 能地呈现不加控制之事件的一种尝试。简言之, 直接电影的作品企望给予观众在一种正当摄影 机的事件展开之时,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直接电影直接纪录真实生活,排斥虚构。不要 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直接电影希望摄影机最好能变成“墙上的苍 蝇”,避免干涉事件进程,把对拍摄对象的干 扰降低到最低程度,导演要采取严格的客观立 场,使被拍摄者自由交谈,随意地过自己的生 活,避免破坏被拍摄对象的自然倾向。
二、制作者与被摄对象的关系。包括拍 摄者在镜头后面的接近与回应,以及被 摄者在镜头前面的一切言语、行为,包 括被摄者的参与和拍摄者的介入产生的 现场信息对流,以及在拍摄过程中制作 者怎样获得被摄对象的信任,怎样使用 这种信任。 三、制作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涉及为利 于观众接受而采取的前期拍摄方式及后 期剪辑技巧,具体表现为对现场信息的 还原等。
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和风格 流派
一种态度意味着一种风格,一种风格意味着一 种态度。对于以下几种关系的不同态度和不同 处理方式,就形成了不同的纪录片风格、流派。 1、制作者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包括对于客观 事实的看法,“观点”在作品中占据怎样的位 置。通过建立有限视点,建构一个充满“现实 本身的幻觉”的世界;作为客观环境的产物,人 物的基本情感和生存状态怎样成为镜头聚焦的 中心。
二、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新浪 潮掀起的现实主义潮流中兴起的。 “真实电影” 也有人译为“真理电影” ,在 法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真实电影由让 · 鲁什60年代作品《一个夏天的 纪录》副标题“真实电影的一次实验”得名。 这部作品是纪录片历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它表达了新的纪录片观念:电影纪录片制作者 不再是躲在摄影机后面的局外人,而是要积极 参与被拍摄者在被拍摄的那一刻的生活,促使 被拍摄者在摄影机前面说出他们不太轻易说出 的话,或他们不太轻易做出的事。
三十年代,约翰· 格里尔逊组织进行了英国纪 录电影运动,这也是一次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 运动。 格里尔逊组织能力和艺术才华横溢,30多名志 同道合的青年团结在他的周围,以学习、研究 带动创作。 他领导下的纪录片制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尔 逊学派”,电影史上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即指 这一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 主要作品有: 《工业的英国》、《格兰东号拖船》《锡兰之 歌》、《夜邮》、《房屋问题》、《颜 色盒》、 《虹的舞蹈》、《丰富的粮食》《我们生活在 两个世界》《吸烟的危害》、《北海》等。
观察、介入:弗拉哈迪的记录 世界
罗伯特· 弗拉哈迪Robert Fleherty(1884-1951)(美 国),被誉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 他的代表作《北方纳努克》、《摩阿拿》、《工业化 英国》、《亚兰岛人》、《路易斯安娜的故事》。 《北方纳努克》(1922年)是纪录片开山之作。 弗拉哈迪的重要贡献是在坚持 "非虚构"这一基本原则 下,积极地介人生活,让真实生活场景与作者的主观 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主观意识便是赞赏现代文 明入侵之前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从而使纪录片成为具 有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电影纪实艺术。
生平简介: 曾就学于军乐学校、精神性神经病医学院和莫斯科大 学,1918年开始在莫斯科电影委员会新闻电影部工作, 曾参加最早的苏联新闻片《新闻周报》的剪辑工作。 1919年起领导一个电影工作者小组在国内战场上拍摄 新闻纪录影片并从事宣传鼓动工作。他在工作中不断 探索新的拍摄方法和新的剪辑方法,以揭示在革命进 程中的现实,这就是所谓的电影眼睛派。1922~1923 年间,维尔托夫曾多次以论文或宣言的形式阐述“电 影眼睛派”的主张:运用多种拍摄方法,充分发挥电影 摄影机的潜力,深入揭示人眼所看不到的生活现象。维 尔托夫主张用真实事件在银幕上反映社会现实。但他 从不曾单纯地纪录生活事实,而是力求通过对素材的 剪辑组织“对世界做出共产主义的译解”。
第四节
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
一、直接电影 “直接电影”是60-70年代美国纪录电影制作中一次独 具风格的运动,这一运动被后人称为“直接电影”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轻便、无噪音的16毫米摄影机 和便于携带的的1/4英寸盘式录音机先后诞生,高感 光度的电影底片和同步录音技术也相继研制成功,这 为纪录片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期阶段的美国直接电影作品主要是指罗伯特· 德鲁领 导的摄制组为电视台制作的影片。 直接电影流派的代表性导演是美国的梅索斯兄弟、理 查德· 利科克、罗· 艾仑和后来的弗雷德里克· 怀斯曼等。
格里尔逊学派的基本艺术观点是: 1 、重视电影的认识功能,强调纪录电影创作 要面对现实,剖析社会问题。 2 、主张把电影直接用于宣传教育,把电影院 作为讲坛,以宣传家的身份利用纪录电影为改 造社会服务。 3、主张 "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允许拍摄 中进行艺术加工。他认为,纯客观的纪实电影 是不存在的。他强调 "电影是锄头,不是镜子"; 电影人首先是政治分析家、宣传员,其次才是 艺术家。说到底他是主张在记录中融人主观意 识。
第三节 的人
格里尔逊 —对纪录片影响最深
约翰· 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 1898-1973) 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 1898年出生于苏格兰,他的父亲是一所乡村学 校的校长,中学毕业后他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 哲学系,1923年毕业。1924年到1927年他居 住在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进修,在此期 间他经常给美国周刊投稿,写一些关于教育问 题和公共信息方面的文章。
维尔托夫强调电影的任务是反映社会主义现实, 肯定纪录片的传媒作用和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简言之,维尔托夫的纪录片理论是在强调要拍 摄出“没有觉察的生活”,然后通过剪辑给予 重新结构,创造出一种有自己美学效果的新结 构,而此种结构出来的影像过程更胜于生活本 身所呈现出来的。 维尔托夫这种信任镜头为真理的态度和他喜欢 特殊效果来表达这种真理的做法,二者似乎互 相矛盾。不过,却影响和启发了以后 50年代出 现在法国的以让 · 鲁什为首的“真实电影”, 也影响了60年代以美国怀斯曼为首的“直接电 影”。
《北方的纳努克》留下的有深远影响的创作方法和艺 术技巧,主要是如下几方面: 1、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 在纪录片里他构建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为了建立这种乌托邦世界,弗拉哈迪坚持将镜头聚焦 在遥远地域的少数族裔身上。他对现代文明的破坏力 深有痛感,却不直接触及,只是不遗余力地去描写、 纪录乃至重演古老文明的善与美,并把自己的赞美之 情注入其中。 家庭作为影片中唯一被突显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在影 片中不仅承担着叙事功能,而且还象征性地代表着弗 拉哈迪所构建的乌托邦世界的社会结构特征。
约翰· 格里尔逊首先在英语世界提倡使用“纪录 电影”这一词的,它是源自法文 (documentaire)的英文词汇documentary,这 个词最早出现在他为1926年2月8日出版的纽约 《太阳报》撰写的评论罗伯特· 弗拉哈迪的第二 部影片《摩阿纳》的文章里,他在文中写道: 这部影片“是对一位波利尼西亚青年的日常生 活事件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资料价值”。 1927年,他回到英国,用当局提供的第一笔拨 款拍摄的纪录片《漂网渔船》,这部具有“交 响乐式的”蒙太奇影片是格里尔逊亲自导演的 唯一作品。 影片大获成功,博得当局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成为英国"创造性电影" 纪录片的开山之作。
2、与被摄对象长期交友共处,深人观察、准确把握其 生活形态,并使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高度自然。 在拍摄过程中,他对被摄对象采取的是一种完全平等 的态度。他不是去控制、奴役他们,而是把他们当作 自己的朋友。 他一般在拍摄地点生活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北方 的纳努克》是一个突出的例于,弗拉哈迪与他的被摄 对象在冰天雪地的北极一起生活了8年时间。 3、用故事片手法表现非虚构的人生故事,使纪录片故 事化,并以主观热情介入强化情节、塑造人物。所谓 “介入”就是巧妙地运用 “重演”和 “主观干预”, 摒弃呆板的客观纪实,却又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然效果。
直接电影一方面主张充分发挥摄影机的观察能 力,同时又十分重视剪辑。这正是继承了维尔 托夫的电影美学观。 直接电影大都涉及政治和重大社会新闻,以情 况紧迫的事件和知名人物为拍摄对象,用多组 工作人员、多架摄影机同时拍摄,从各种角度 去观察、纪录一个事件,在以故事片的结构去 剪辑表现。这些纪录片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依 赖题材本身的趣味性或戏剧性。 代表作品:《党内初选》、《不要美国佬》、 《危机:在总统承诺的背后》、《电椅》、 《推销员》、《给我庇护》等。
4 、对故事片持完全否定态度。他认为,在摄 影棚里拍摄出来的虚构故事片是对电影这一现 代媒体的误用,这一点与维尔托夫的主张如出 一辙。 5、强调 “正确比美重要”,但又非常重视并 善用摄影造型艺术和蒙太奇手段,力求形式完 美,以致有人批评他们 “对于构图、蒙太奇和 摄影的兴趣超过了对于主题的兴趣”。 6 、创造性地把现场录音和解说词作为内容和 形式的有机部分。有的作品不惜让解说词占据 主导地位,致使画面显得无足轻重。 画面加解说的方式也成了典型的格里尔逊的方 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