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感知和观察(后段.知觉和观察)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与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与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主要特征。
以下是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介绍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1.感知运动期(出生至2岁)感知运动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探索世界。
主要特征包括:-物体的存在:婴儿开始逐渐认识到物体的存在和特征。
-逆操作思维: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理解物体虽然看不见了,但仍然存在。
-目标导向性:婴儿开始有目标地运动,例如爬行、站立等。
-物体知觉发展:婴儿开始辨别不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2.前操作期(2至7岁)前操作期是幼儿期的开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通过操作来认识世界。
主要特征包括:-我才是中心:幼儿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观察和记忆力的发展:幼儿开始通过观察和记忆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
-逆操作思维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路径,例如线上放满了珠子,然后又逆着线放回去后,珠子数量仍然是一样多的。
-概念的发展:幼儿开始建立起一些简单的概念,例如形状、颜色等。
3.具体操作期(7至11岁)具体操作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中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主要特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例如解决数学问题。
-类比的运用:儿童能够运用类比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例如通过类比解决物理问题。
-系列化和顺序性的发展:儿童开始能够理解和运用准确的顺序和系列,例如时间顺序和事件顺序。
-理解抽象概念:儿童开始能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例如正义、公平等。
4.形式操作期(11岁以后)形式操作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思维发展最成熟的阶段。
主要特征包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开始能够进行更为复杂的抽象思维,例如进行数学中的代数运算。
-反身思考和理性思维:青少年能够进行反身思考,质疑和评估自己的观点,形成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
-逻辑推理的发展:青少年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逻辑推理,运用不同的思维策略来解决问题。
第六章 感觉、知觉、观察
(五)后象
定义: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
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保留 下来的感觉印象叫后象。
种类:正后象和负后象。
视觉后象暂留的时间大约为0.1秒。电影胶片 是一张一张断续的,每秒放映24张底片,也是由 于后象作用,我们才能看到不间断的画面。
第三节 知觉
一、知觉的分类 • (一)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 觉和触摸觉
实验:苏联学者包达列夫在一次实
验中,向两组大学生分别出示同一个人 的照片。在出示照片前,实验者向第一 组被试者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恶贯满 盈的罪犯,而向另一组被者说,此人是 一个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人对照片上 的人进行描述。第一组的评价是:深陷 的眼窝,证明了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 巴,意味着他沿着罪恶道路走到底的决 心。第二组则认为:深陷的双眼表示了 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体现了他在 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听觉的主观体验:音高、响度、音色 分别对应于物理上声音的三个基本量度、频率、 强度和振动形式。 音色:基本频率与强度相同,但附加振动不 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的特殊品质。 听觉器官:外耳、中耳、内耳(耳蜗的柯蒂 氏器官) 噪音可以从社会的和心理的意义来定义,即 是一种人们不需要的声音。例如音乐如果妨碍 工作、学习或休息,也可以变成噪音。
刻板印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一,刻板 印象中包含了一定的真实成份,它或多或少反 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状况。无论是认为山东人 直爽还是认为商人精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刻板印象可以将所要认识的对象进行分 类,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起到执简驻繁的作 用。谁也不能把所有的特性都搞清楚,当知道 某人属于某个群体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已形成 的刻板印象,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最后,刻 板印象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和应付周围的 环境。我们常常要与一些人打交道,在这种情 况下利用刻板印象来指导我们对对方表现出适 当的言论和行动,有时还是颇有作用的。
幼儿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
幼儿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理解这些阶段对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以及针对每个阶段的教育方法和具体技巧。
1. 感知阶段感知是幼儿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到一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
他们能够注意到周围的事物,并开始学习辨认不同的声音、颜色和形状等。
如何教育:- 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例如颜色鲜艳的玩具、声音清晰的音乐等,帮助幼儿发展感官觉察能力。
- 鼓励幼儿通过触摸、探索来认识周围的物体,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探索。
2. 运动阶段运动阶段发生在幼儿的第一到第三年,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有能力主动地探索和运动自己的身体。
他们能够学会爬行、站立、走路,并试图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
如何教育:- 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各种运动活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 创造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例如跑步比赛、跳绳等,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3. 操作阶段操作阶段出现在幼儿三到七岁之间,这时幼儿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例如使用餐具、穿衣服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等。
他们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思维活动,开始理解因果关系。
如何教育:- 鼓励幼儿进行各种操作活动,例如自己穿衣服、洗手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 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想象阶段想象阶段在幼儿五到十岁之间,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显著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故事情节,并开始理解抽象的概念。
如何教育:- 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幼儿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 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 抽象阶段抽象阶段发生在幼儿的十岁以后,幼儿开始有能力进行更加抽象和复杂的思维活动。
幼儿园五觉发展教案:观察、感知、探索、体验、表达
幼儿园五觉发展教案:观察、感知、探索、体验、表达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五觉发展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观察、感知、探索、体验和表达,幼儿可以全面地发展各种感官,培养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来探讨幼儿园五觉发展教案,以便对这一教育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观察观察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认识到周围的事物和人,从而建立起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来看,还包括了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感知。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观察任务,比如观察教室中的植物、动物或者同学的表情变化等。
三、感知感知是指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事物。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引导幼儿进行感知训练,比如使用盲人眼镜来模拟盲人的感知能力,或者通过听力游戏来锻炼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等。
四、探索探索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探索,幼儿可以主动地去认识事物,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五、体验体验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比如在课上进行实物展示或者进行一些小型实验等。
六、表达表达是幼儿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
通过表达,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递给他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艺术活动来引导幼儿进行表达,比如画画、手工制作、朗诵等。
七、总结和回顾通过观察、感知、探索、体验和表达,幼儿可以全面地发展各种感官,培养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幼儿园五觉发展教案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针对不同的主题和活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二、填空题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
(对)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对)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565-第四章感觉、知觉、观察
第四章感觉、知觉、观察[教学目标]1、理解感觉、知觉和观察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感知、观察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3、了解观察的策略。
4、培养学生良好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觉、知觉和观察的概念及作用。
2、感知规律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时数] 3学时第一节感觉、知觉、观察概述一、感觉、知觉、观察的概念(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们周围的客观事物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滋味、温度、硬度等等,当事物的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时,人就会有所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
(二)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总是结合为整体而存在,或统一于事物的整体之中的。
因而,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通常会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映象,这便是知觉。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密不可分的,统称感知。
(三)观察观察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知觉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而观察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
二、感觉、知觉、观察的作用(一)是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感知、观察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
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情感和意志等都是在感知、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是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可以说,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感知、观察。
例如,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科学家的创造发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离不开感知和观察活动。
(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感觉剥夺”实验可以充分说明感知对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俄国医生鲍特金(1830—1889)描述过一个病例。
这个病人除了一只眼和手上的一小部分有感觉外,全身其他部分都失去了感觉。
如果这个病人再闭上这只眼,别人也不去动他那只手,他很快就睡着了。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通过感知接受外界的任何刺激,他就会失去意识。
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
方位知觉
形状知觉
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认识“个别对象”
认识“因果联系” 认识“因果联系” 阶段
一、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阶段
认识“对象总体”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第三节小学儿童的感知觉与观察
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感觉: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感觉: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观察:是感知觉的高级形态,是一种有思维参与其中的感知活动。 观察:是感知觉的高级形态,是一种有思维参与其中的感知活动。
认识“个别对象”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二、时间知觉额发展
三、运动知觉的发展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深刻性
二、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特点
观察的顺序性
观察的精确性
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视敏度的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二、听觉的发展
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应。 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应。
一、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的特性的反应。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的特性的反应。
感知训练发展幼儿感知和观察能力
感知训练发展幼儿感知和观察能力感知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感知,幼儿能够获取来自外界的信息,进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幼儿的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对其认知、语言和运动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开展感知训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幼儿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幼儿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与其年龄相关,表现出以下特点:1. 幼儿期的感知发展阶段分明。
婴幼儿期,感知主要通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来进行;幼儿期开始,感知过程逐渐内化,开始具备观察、比较、分类等基本能力。
2. 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相互关联。
幼儿的感知能力的发展与其观察能力的提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观察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二、感知训练的目标与方法为了全面促进幼儿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感知训练:1. 视觉感知训练视觉感知是幼儿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刺激,如图画、卡片、模型等,培养幼儿对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等视觉特征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
2. 听觉感知训练听觉感知是幼儿获取语言和音乐信息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听音辨声等活动,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3. 触觉感知训练触觉感知是幼儿通过皮肤接触外界物体来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材质的物品,如细毛刷、毛巾、水晶球等,引导幼儿通过触摸和感受来认识和区分物体的特征。
4. 味觉和嗅觉感知训练味觉和嗅觉感知是幼儿了解食物和环境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各种食物和嗅闻不同的气味,培养幼儿对味道和气味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5. 运动感知训练运动感知是幼儿通过肌肉运动来感知和体验外界的一种方式。
可以通过各种运动游戏和体验活动,如爬行、跳跃、搬运等,培养幼儿对运动变化和空间关系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三、感知训练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感知训练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感知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感知训练可以促进幼儿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进而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学龄前儿童的感知与观察能力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感知与观察能力培养学龄前儿童是指未满6岁的儿童,他们正处于快速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培养儿童的感知与观察能力至关重要,这些能力将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本文将探讨学龄前儿童感知与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是儿童感知外界事物和过程的能力,包括感知形状、颜色、声音、触觉等。
以下是培养学龄前儿童感知能力的几种方法:1. 游戏与玩具游戏和玩具是培养儿童感知能力的有效工具。
例如,通过玩积木,儿童可以触摸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培养他们的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同时,玩具音乐盒和乐器也可以让儿童感知不同的声音和音调。
2. 美术活动美术活动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和辨别能力,培养他们对颜色、形状和纹理的感知。
儿童可以通过绘画、剪纸和拼贴等活动,观察和模仿不同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感知能力。
3. 自然探索将儿童带到自然环境中,让他们亲自触摸、闻和观察自然界的事物。
例如,带他们去公园散步、观察植物和动物,让他们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和多样性。
这样的活动可以拓展儿童的感知边界,促进他们懂得关注和保护环境。
二、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儿童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等。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龄前儿童观察能力的方法:1. 故事阅读通过给儿童讲故事或读绘本,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帮助他们辨别故事中的人物、动物、物体和环境,并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逻辑和主题。
这种活动可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讨论与提问与儿童进行讨论和提问,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例如,在观看电视节目或参观博物馆时,可以引导他们讲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同时,提问也可以让他们思考不同的可能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自观察和体验事物。
例如,带他们参观工厂、农场或动物园,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和了解生产过程、农作物或动物的特征。
这种实践经验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感知能力之观察与感知
培养幼儿感知能力之观察与感知观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幼儿能够获得大量信息,并通过感知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认知和理解。
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既是提升幼儿认知水平的需要,也是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外界环境的积极、主动的认知态度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与感知能力进行探讨。
一、创设适宜的观察环境观察环境是培养幼儿感知能力的基础,幼儿园应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观察环境,以提供丰富的感知体验。
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各类教育玩具、教具、图书等资源,打造一个具有多样性的观察场所,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观察人物行为等,让幼儿从生活中感知到各种事物的规律性,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习惯是人们坚持做某件事情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也是人的意志力和毅力的体现。
因此,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对于提高幼儿感知能力非常重要。
幼儿园可以通过规范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安排,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
例如,在早晨的晨会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天气、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等,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变化。
在日常的饮食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培养幼儿对食物的细致观察能力。
三、注重感知联想训练感知联想是幼儿培养观察与感知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感知联想是指通过观察和感知,让幼儿将感知到的信息通过联想进一步发展和拓展,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以采取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从所观察到的对象联想到其他相关的事物。
例如,在观察一只鸟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幼儿:“这只鸟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只鸟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
四、开展观察游戏活动观察游戏是培养幼儿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观察游戏,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主动触摸、感受、倾听、嗅闻,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观察游戏,如观察图画找出不同之处、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让他们在观察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是什么简答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是什么简答题摘要:1.引言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1.感知和观察2.操作和发现3.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4.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3.总结正文:1.引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层次和原则,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1.感知和观察感知和观察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第一层次,主要是通过让儿童观察自然现象和周围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季节的变化等现象,帮助儿童积累感性经验,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2.操作和发现操作和发现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第二层次,主要是通过让儿童参与各种科学实验和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科学原理和规律。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科学实验,如摩擦起电、密度实验等,让儿童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科学奥秘,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3.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第三层次,主要是培养儿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通过这个过程,儿童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第四层次,主要是让儿童将所学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学活动,如制作简易电路、探究水的净化等,让儿童在实践中应用科学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总结总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为感知和观察、操作和发现、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四个层次。
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与观察
❖ 5、锯金属的尖声会产生蚁走感觉?
❖ 6、感觉存在哪些规律和现象?
❖7、为什么看一个图形会产生人像或 者花瓶的反应?
❖8、为什么在旅游时要配备导游?
❖9、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站在离我们 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我 们还是知道他是同一个人?
❖10、知觉有哪些特性?
11、为什么能够把断续的两条线看成是 连续运动的?
图中的12个黑色小圆点, • 容易被看做六对圆点。
●● ●● ●● ●● ●● ●●
●●○○●●○○●●○○ ●●○○●●○○●●○○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
时,仍保持完整的认识。 ❖(蒙面人难辨认、错别字张冠李
戴)
❖3、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 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 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理 解性。(魔方)
❖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 1、自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
❖ 2、模式识别:是指人将当前输入的刺 激与过去已经储存在大脑的相关信息进 行匹配,以辨认出当前刺激时什么的过 程。模式识别分为分析、比较和决策阶 段。
第四节 观察
❖ 一、观察与观察力
❖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 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科学研究、 技术发明和艺术创以及教学的一种重要 方法。
❖ 4、知觉的恒常性
❖ 在感知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 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如距离、光亮等) 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 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 主要有:
❖ 亮度恒常性
❖ 大小恒常性
❖ 形状恒常性
❖ 声音恒常性
大 小 恒 常 性
形 状 恒 常 性
感知觉与观察力 ppt课件
的
起来那么小,是否刚才真是那么小而突然变大了,或者是不
培
是有什么骗术?
养
ppt课件
6
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
第 三
感觉的重要价值
章
1.为个体提供内外环境信息,是认识事物的开端和知
感
识的源泉。
觉
2.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心理
、 知
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觉
与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
、
知 3. 感觉后像( Sensory Afterimage) 觉
与 观
4. 感觉的相互作用( Sensory Interaction)
察
力 5. 感觉补偿( Sensory Compensation) 的
培
养
ppt课件
17
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
第 三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章
感 (一)知觉的选择性(Perceptual Selective)
感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
觉
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
、
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
知
明确的含义,从而标示出来的特性。
觉
与 观 察 力
知觉的理解性主要受个人的知识经验、言 语指导、实践活动任务,以及个人兴 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的
不合理图形
培
养
ppt课件
27
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
知
定强度并对机体造成损害或破坏时,都会引起痛觉。
觉
与 观 察 力
痛觉是有机体的报警系统,监视来自任何感觉的异常刺 激,引起警觉使人处于防御状态,从而设法避开有 害刺激,达到保护机体的目的。
认知的六个阶段
认知的六个阶段认知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年期间个体智力与认知功能的逐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掌握了认知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学会了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方法。
认知的六个阶段既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六个关键的阶段,也是把认知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来研究和理解的方式。
1. 感知阶段感知阶段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第一个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通过感官进行直接的感知体验,探索自己的身体、周围的物体以及环境。
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引发触觉、味觉、声音、视觉等感觉,逐步形成感官中枢,形成面部表情与眼神联系的反应。
这个阶段特别关注的是婴儿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以及婴儿如何将这些刺激连接起来并形成他对事物的偏好和兴趣。
2. 运动阶段运动阶段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第二个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运动和动作。
这就是为什么在婴儿的早期,儿童玩具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这能够帮助婴儿更好的发展其身体能力。
通过学习如何使用身体进行移动和控制,他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周围世界,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3. 视觉阶段视觉阶段是个体认知发展的第三个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学会如何使用视觉来理解周围的世界,并学会从视觉信息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这个阶段重点考虑的是个体如何能够辨别并分类各种不同的物体,在观察和处理物体时如何建立认知框架和规律。
4. 语言阶段语言阶段是认知发展的第四个关键阶段。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是社会上人们联系和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学会了语言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语言的构成、意义、表达、读取和理解等多方面都会包括在此阶段的认知范畴中。
5. 思维阶段思维阶段是认知发展的第五个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始尝试对一些高度抽象、复杂的事物进行思考和理解。
这个阶段重点考虑的是个体如何组织并处理各种不同的信息,并如何应对复杂的情境和问题。
四阶段知觉模型
四阶段知觉模型四阶段知觉模型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人类感知和认知过程。
该模型将人类的知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觉、注意、理解和记忆。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系统。
一、感觉阶段:感觉是指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在感觉阶段,人类利用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1. 视觉: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处理。
2. 听觉:通过耳朵接收声音波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听皮层进行处理。
3. 嗅觉:通过鼻子接收气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嗅皮层进行处理。
4. 味觉: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接收化学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舌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味皮层进行处理。
5. 触觉:通过皮肤上的感受器接收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感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的感觉皮层进行处理。
二、注意阶段:注意是指在感觉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并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在注意阶段,人类根据任务需求和个人兴趣等因素,选择性地将某些感知信息加工为更高水平的认知过程。
1. 分配注意力:根据任务需求,人类可以主动选择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从而提高对该刺激的处理效率。
2. 保持注意力:人类可以通过持续关注某个刺激来保持对其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信息。
3. 抑制干扰:在感知过程中,人类需要抑制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目标刺激。
三、理解阶段:理解是指对感知信息进行解释和组织的过程,使其具有意义和结构。
在理解阶段,人类通过将感知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从而对其进行解释和理解。
1. 归纳推理: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多个具体事例,从中归纳出普遍规律或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新的感知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边图中心的圆更大吗?
•实际上他们一样大!
•这些水平线都是平行的吗?
法国艺术家以赛亚· 勒维安特(Isia Léviant)的画作 《谜》常会让人产生一种错 觉:盯着图片中的圆心时,仿佛画中的同心圆 环中有物质在流动。这种错觉起源于意识还是 眼睛?这个问题一直存有争议,直到本文作者 及其同事发现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眼部发 生了微跳视(microsaccade)——眼球在凝 视时发生的无意识微小运动。要想把魔术造成 的错觉用作神经科学研究的实验工具,就要先 了解眼睛和意识所起的不同作用。
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 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 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 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 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 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 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 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没有差 异而九个月婴儿心跳速度会加快。当把 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 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 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 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 ,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 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 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 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知觉的信息加工如拼图游戏 觉错误 法庭证据 知
知觉的对象性
知觉的对象性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 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 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知觉定式
知觉的对象性
六对杯子还是六对不同态度的脸?
鸭子还是兔子?
一堆黑块或一个单词?
英文单词“Liar”还是男人的脸?
女人脸还是吹萨克斯风的人?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一)主要共同点
1.反映对象相同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反映)
2.都依赖人脑的活动
(二)主要差异点 1.感觉来源于感官的生理活动和刺激的物理特 性,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而知觉是在感觉 基础上产生的纯心理活动; 2.反映内容不同。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 3.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 果,而知觉是多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错觉种类繁多,如视错觉、听错觉、
方位错觉、运动错觉、形重错觉、 时间错觉等等。 如,大小错觉(缪勒-莱耶错觉:箭形 错觉)、颜色错觉等
(一)大小错觉
1、缪勒—莱尔错觉(箭形错觉)。 虽然二条线长度相等,但箭头朝内的那个 看上去比箭头朝外的那个要长。2、潘左 错觉(铁轨错觉)。上面线条比下面线条 看上去要长。3、垂直—水平错觉。垂直 线条比水平线条看上去要长。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邻近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合原则
好图形原则(良好轮廓)
同域原则
(三)理解性(P49)
•指主体根据知识经验加工处理刺激, 并用语词赋予其确定的意义。 •与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兴趣爱好 等相关。
思考:不 可能图形 为什么成 为可能? ——知觉 理解性
到底是几层楼
四、知觉的基本特性(P48)
(一)选择性(对象与背景,双关图) 指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清晰地感知对 象的倾向性
•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与需要、兴 趣有关)。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对后 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
蓝色那 一面是 在里面 的左后 方或是 外面的 左前方 呢?
1、线条透视
它是指刺激物本身的面积大小、线 条长短以及线条之间距离远近等特征上, 所显示出的能引起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 近,即是线条透视。这是由于物体在视 网膜上的投影大小不同造成的。近处物 体所占视角大,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 而远处物体则相反。
2、纹路梯度(结构级差)
缪勒—莱尔错觉(箭形错觉)
潘左错觉(铁轨错觉)
长度与透视:线AB和线CD长度完全相等,虽然看起来相差很大。
这两个黑色的长方形哪个高?
垂直—水平错觉
4、贾斯特罗错觉。二条等长的曲线中, 上面的曲线看上去要比下面的曲线短。5、 多尔波也夫错觉。大圆包围的圆比小圆包 围的圆要小。6、月亮错觉。在接近地平面 时看上去比在头顶上大。
(2)大小知觉(一般了解)
•大小知觉的影响因素 物体的熟悉性 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等等
2、时间知觉
•指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延续性、顺序 性和周期性的反映。 •形式(一般了解): ①对时间的分辨; ②对时间的确认; 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④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的依据(一般了解)
•根据知觉活动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受器 的不同,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嗅知觉和味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时空知 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 知觉。
1、空间知觉——对事物空间特性的 反映。如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 度知觉和方位知觉等。 (1)形状知觉是由视觉、触觉、动 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一般了解)。
(四)恒常性 •指因知识经验的参与,主体不因知觉条件之 变而变(P49) •常见表现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如,对煤和石灰光泽的认识几 乎与光线无关) 颜色恒常性(如,对国旗颜色的认识与几乎 新旧无关)
知觉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五、知觉的种类(P43) (一)物体知觉 (二)社会知觉
爱因斯坦错觉
不信吧?图中的圆确实是一个正圆形。
正方形看上去变形了吗?
波根多夫错觉
弗拉舍错觉
线段AB长还是BC长?
德国科学家迈克尔· 施若夫和E.R.威斯特于 1997年发现勒索闪烁的网格幻觉。产生原 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除此之外,还有方位错觉、形重错觉、 时间错觉等。
疯狂的螺帽
——客观原因:背景条件的变化和干扰
——主观原因:过去经验影响、思维推 理错误、感官的相互作用
•错觉理论(不作要求)
– 眼动理论
观点: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 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 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 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 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 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错觉。 评价:可解释一些错觉现象;但稳 定网像的实验表明眼动不是产生错 觉的真正原因。
贾斯特罗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月亮错觉
(二)形状与方位错觉等 1、佐尔拉错觉。由于背后倾斜线的 影响,直线看上去是斜的。2、冯特错觉。 二条平行线看上去中间是凹陷的。3、赫林 错觉。二条平行线看上去中间是凸出的。
佐尔拉错觉
冯特错觉
赫林错觉
4、爱因斯坦错觉。在许多环形曲线 中,正方形的四边看上去是弯曲的。5、 波根多夫错觉。同一条直线中间被遮盖住 了,看上去不是一条直线了。6、弗拉舍 错觉。同心圆看上去是螺旋形的。
8、调适作用 以上几种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可以说 都是心理性的,是从生活经验中长期学习 而获得的。而眼睛的调适作用则是生理性 的。物体距离较远时,水晶体变为扁平; 物体较近时,水晶体变为凸出。这都是由 于睫状肌的伸缩作用,结果导致视觉感受 器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区, 而产生了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 是先天的:视觉悬崖实验
3、运动知觉
(1)运动知觉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空间位置移动) 的反映。它对于有机体的适应行为具 有重要意义。
4、社会知觉及其偏差
——指对己、对人、对群体及其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主要偏差(有主观、客观原因): (1)第一印象; (2)晕轮效应; (3)刻板印象; (4)近因效应
5、错觉 •指特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理解: 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 界的规律 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 影响; 利用错觉为人类服务。(军事上 的伪装 艺术特技 服装色调)
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世界是三维的,尽管投射到视网膜上的 物象是二维的,不过我们的知觉却是三维的。 二维图像是如何转换为三维的呢?将世界知 觉为三维的并具有知觉距离的能力就是深度 知觉,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立体知觉或远近知 觉。
单眼线索
刺激物本身具有某些特征,观察者即 使只用一只眼睛去看,照样可以获得足以 判断远近的深度知觉。刺激物所具的此类 特征,称为知觉的单眼线索。物体特征中 能够构成单眼线索的情形有很多,以下几 种是最主要的。
主要内容
•知觉、观察及其主要作用 •知觉的分类 •知觉的分类和知觉的主要特性 •错觉与幻觉 •观察策略及其水平的提高 •感知观察规律的教学应用,等
第三节
一、知觉概念
知觉概述
•知觉:人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直接作用 于感官的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参见P42) •理解: • •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 •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比感觉更复杂更 高级,而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 •知觉包含觉察、分辨和确认等系列过程。
你看到有 四张脸了 吗?
你是看 到了一 张脸, 或是一 个爱斯 基摩人 呢?
你看到的是 一个老人的 脸?或是一 对情侣在接 吻呢?
雪中的马与流水
爱 情 的 阴 晴 ?
头,还 是……
人,还是物?
树,还是……
双关图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1)主观因素:需要、动机、愿望、 目的任务、兴趣爱好、经验等; 2)客观因素(刺激物特点):强度、 大小、相似、变化维度等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一般了解) 感觉通道的性质。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人的兴趣和情绪。
时间知觉
空间知觉
概念:物体的大小、形状、远近、深度 、方位等空间特性在脑中的反映。
空间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