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内部资料)[1]

合集下载

公基法律知识点

公基法律知识点

公基法律知识点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点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法律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点是指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原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点,以增进大家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一、合同法合同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块法律领域。

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有法律约束力。

对于一份有效合同来说,几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合同当事人的明确身份和意思表示;二是合同的合法目的和内容;三是形式和要求的合规性。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一些特殊合同的约定和原则,如劳动合同、租赁合同等。

熟悉合同法,有助于我们在签订合同时,明晰权益关系,预防和化解纠纷。

二、民事责任法民事责任法是指个人或组织就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有时会因意外或疏忽而造成他人损害,此时就需要民事责任法来界定和平衡双方的权益。

在民事责任的认定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损害行为的客观事实及其效果;二是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三是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式。

对于民事责任法的了解,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从而更加谨慎行事,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旨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权益的特别法。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弱势地位的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旨在通过设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维护合同自由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等一系列措施,使消费者获得公平的交易和良好的消费体验。

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时及时维权,合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婚姻法和家庭法婚姻法和家庭法是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领域。

婚姻法主要规定了婚姻的建立和终止、夫妻的权利义务、婚外恋等内容。

婚姻法的知情权、财产权和继承权等,对于维护家庭稳定和保障成员权益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家庭法还涉及到领养、抚养、监护等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重点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重点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重点知识在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法律知识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掌握好法律重点知识,不仅有助于应对各类考试,更是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来谈谈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比如,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等。

而公民的基本义务则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民法也是法律重点知识的一部分。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比如,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在自然人方面,要了解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而民事行为能力则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是民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

此外,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也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法同样不容忽视。

刑法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如何进行处罚。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比如,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需要重点掌握。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刑罚的种类有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行政法在公共基础知识中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篇)一、法律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诉讼法。

三、宪法修正案(四)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次修改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2003年8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是继1989年《行政诉讼法》及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五、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对造成的损害履行赔偿义务。

构成行政赔偿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

(2)必须是行为依法确认违法的。

(3)必须存在损害事实。

(4)损害事实是在执行公务、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发生的,而且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8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该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该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本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份详细的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范本,包含了各个章节的细化内容,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行政法律1.1 行政法律的概念:行政法律是一门研究政府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组织、行政权力、行政行为、行政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1.2 行政法律的来源:行政法律的主要来源包括宪法、行政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裁决等。

1.3 行政法律的原则:行政法律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责任原则和效率原则等。

二、劳动法律2.1 劳动法律的概念:劳动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套法律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2 劳动法律的作用:劳动法律的作用包括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

2.3 劳动法律的实施:劳动法律的实施由劳动监察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劳动法院等途径维权。

三、知识产权法律3.1 知识产权法律的概念:知识产权法律是一套保护创新成果的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3.2 知识产权法律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保护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

3.3 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方式: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方式主要包括法律保护和行政保护两种途径。

附件:1. 司法解释2. 法律法规3. 相关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法律:指规范政府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行政组织、行政权力、行政行为、行政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 劳动法律:调整劳动关系的一套法律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3.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创新成果的法律制度,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公共基础知识讲解整理打印版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解整理打印版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法律之宪法概述(什么是宪法)一、宪法的形式特点1.内容: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最高。

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真题-多选】宪法的特征主要有()。

A.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C. 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D. 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ABCD二、宪法的原则1. 人民主权原则2. 基本人权原则3. 权力制衡原则4. 法治原则核心价值: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真题-单选】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是( )。

A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B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徽、国歌、国旗、首都C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D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歌、国旗、首都C权力机关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2.组成和任期:省级区域选出的代表组成。

每届任期为5 年。

3.职权(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提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通过:全体代表的2/3 以上的多数通过。

(2)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真题-多选】下列属于国家宪法修改程序组成部分的内容是:( )A.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B.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C. 全体到会代表的2/3 以上多数通过D. 全体代表2/3 以上多数通过ABD【真题-单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修改权属于()。

A.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3)监督权:对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注: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4)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最新整理(打印版)—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最新整理(打印版)—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法律之宪法概述(什么是宪法)一、宪法的形式特点1.内容: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最高。

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真题-多选】宪法的特征主要有()。

A.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C. 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D. 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ABCD二、宪法的原则1. 人民主权原则2. 基本人权原则3. 权力制衡原则4. 法治原则核心价值: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真题-单选】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是( )。

A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B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徽、国歌、国旗、首都C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D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歌、国旗、首都C权力机关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2.组成和任期:省级区域选出的代表组成。

每届任期为5 年。

3.职权(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提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通过:全体代表的2/3 以上的多数通过。

(2)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真题-多选】下列属于国家宪法修改程序组成部分的内容是:( )A.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B.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C. 全体到会代表的2/3 以上多数通过D. 全体代表2/3 以上多数通过ABD【真题-单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修改权属于()。

A.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3)监督权:对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注: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4)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是指每个公民都应当了解和遵守的基本法律知识。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每个人都应当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以下是关于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的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着国家最广泛的利益。

它的权利包括制定法律、监督政府行为和审查法律与行政法规是否符合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的履行职责是保障公民的权益和利益。

其次,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性是其重要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的适用性,对所有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第三,法律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言论自由等,这些权利都是法律所保障的。

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社会团体的权利,如劳动者的工作权益、消费者的权益等。

第四,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和制裁。

对于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法律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处罚的目的是在于恢复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违法行为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起到警示作用。

第五,法律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教育有重要影响。

公民应当有正确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对自己的权益的保护和义务的要求。

法律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法律教育应当普及到每个人。

第六,法律的适用和司法程序要合理公正。

法律的适用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每个案件都应当依法公正处理。

司法程序要依法进行,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最后,每个公民都应当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

公民有义务依照法律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公民也有义务积极参与社会法律建设,为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总之,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是每个公民所应当了解和遵守的基本法律知识。

公民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遵守法律规定,同时也要通过法律教育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只有法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持良好,公平正义才能得到实现。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1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1

法律知识【宪法】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确认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1.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2.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民法】第一节民事主体一、自然人(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 概念: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

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3.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 概念:是指自然人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 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1)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①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②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①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无民事行为能力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1.民事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不服裁定的为10日内上诉;行政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的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期限为收到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的判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刑事案件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3. 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4.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

(3 2 3)5.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

( 1 6 1)6.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7.拘留最长时间是多久1、行政拘留最长15日,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20日。

2、刑事拘留最长37日。

8.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9.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16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0.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根据刑法规定附加刑是可以独立适用的。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11.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12.甲企图报复乙,某日甲携带一炸药包前往乙的住处,准备将乙的全家炸死,行至途中,突然感到腹部剧痛难忍,遂返回。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

法律部分1.法制、法治及依法治国的比较(1)社会主义法制(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

社会主义法制中心环节:依法办事(2)社会主义法治(基础和前提:民主,核心:严格依法办事,关键:权力制约)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②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④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⑤监督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⑥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3)依法治国①前提→是有法可依,②核心→是依宪治国,③关键→是执法必严,④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⑤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⑥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本原则)、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内容:✧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3、法的实施包括:法的遵守、法的适用和法的执行(1)法的实施: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适用和实现。

法的执行: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行政管理和贯彻法律、法规的活动①基本要求:合法、准确、及时②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2)法律监督:对法律的执行和实施的监督。

法律监督体系的主体:国家机关(核心地位)、社会组织(重要力量)、公民(基础)法律监督的实质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以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为关键。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讲义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讲义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讲义一、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其内容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等。

二、法律的种类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运行方式、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

2. 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公布、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文书,用于规范特定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并公布的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的法规,其效力与法律相同,与地方性法规等法规相比,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公布的法规,适用于各地的行政区域。

对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具体实施,地方性法规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5.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对法律适用的规定,是对法律条文的具体解释,也是人民法院统一裁判标准的依据。

三、法律的特征1. 法律的普遍性法律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存在例外。

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政府,都要遵守法律。

法律具有强制力,当个人或机构违反法律时,国家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加以制裁。

3. 法律的稳定性法律具有长期稳定的特征,其制定过程以及修正过程是相对较慢的,有较高的稳定性,法律的适用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4. 法律的公正性法律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而制定的,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公正与民主,强调平等和正义。

四、法律的作用1.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为其提供了法律保护。

2.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3. 促进社会发展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可以引导社会各方面的行为,为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法律的适用原则1. 合法性原则所有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以非法的行为进行犯罪嫌疑人。

公基法律知识点

公基法律知识点

公基法律知识点公共基础知识(公基)考试是一门广泛涵盖各种学科的考试,其中包括了法律知识。

公基法律知识点是考生在备考公基考试时必备的一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公基法律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宪法基本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组织、法律制度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平等原则、人权原则、法治原则等。

二、刑法基本知识刑法是规范犯罪行为和惩罚的法律,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利益的重要法律。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原则、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等。

此外,刑法还规定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

三、民法基本知识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是保护个人权益和财产权益的重要法律。

民法包括了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行为、合同法、物权法、继承法等内容。

在备考公基法律知识点时,尤其需要重点掌握各种合同的要求和法律效力。

四、行政法基本知识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组织活动的法律,是调整行政权和行政机关行为的法律体系。

行政法涉及到行政行为的程序、行政法律关系等内容,需要考生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五、劳动法基本知识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

劳动法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

备考公基法律知识点时,考生需要熟悉劳动法的基本要求和劳动者权益保护规定。

六、知识产权基本知识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智力创造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备考公基法律知识点时,考生需要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和保护措施。

七、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民健康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环境保护法包括了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法的主要规定和基本原则。

总结:以上是一些公基法律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备考公基考试时,我们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学习和记忆,提高对于法律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点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点在当今社会,对于公共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法律知识点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不仅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重要的法律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

一、合同法合同法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法律知识领域。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关键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合同相关,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签订服务协议,都会涉及合同法的适用。

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如自由意思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二、刑法刑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学科。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了解刑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规定,并对犯罪行为有所警觉。

例如,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盗窃、诈骗或者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防范和避免成为犯罪的受害者。

三、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分支。

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益,掌握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以及工作时间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劳动法的规定,我们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公正的待遇。

四、知识产权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法成为了重要的法律保护领域。

知识产权法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商业秘密法等。

这些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创造性的思想、发明和商业机密等知识产权,以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创造者的利益。

作为消费者和创新者,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避免构成侵权行为。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公众消费权益、保障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法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如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

通过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拒绝虚假宣传和不合理的价格垄断,同时也可以更有利于公平竞争和市场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1]2篇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1]2篇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第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用于规范社会成员之间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

它是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是指广大公众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法律知识,以提高法律素养,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法律的基本原则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不分贵贱,人人平等。

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地位,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2.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律规定行为的范畴是有限的,只有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才是违法的,其他未被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允许的。

因此,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公民享有较大的自由。

3. 法律的公正性:法律应该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保证社会公平和公正。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应当公开透明,尊重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

4. 法律的准确性和确定性:法律应当具有明确、具体和具备可操作性的特点。

人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当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生命权:法律保障每个人的生命权,禁止任何人侵犯他人的生命,同时也要求每个人不得进行自杀、故意伤害自己和破坏自己的健康。

2. 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权: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禁止任何人非法拘禁、非法逮捕和非法审判,保障人身安全。

3. 财产权:法律保障每个人的财产权利,禁止任何人非法侵占他人财产,同时也要求每个人依法保护自己的财产。

4. 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权:法律保障每个人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但也要求言论和新闻自由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

5. 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的责任:每个公民都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责任,不得进行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的行为,同时也有义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配合执法机关的工作。

三、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1. 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涉及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公共基础知识讲义 (法律篇〕名目法律之宪法 (5)权力机关 (5)国务院〔行政机关〕 (7)国家元首〔国家主席〕 (8)军事机关〔军委主席〕............... .. (9)立法体制 (10)公民的差不多权益与义务 (11)国家差不多制度 (15)宪法的产生 (18)法律之行政法..... .. (19)行政主体 (20)行政行为 (21)行政处罚 (23)行政许可 (26)行政强制 (29)其他行政行为 (31)法律之行政复议诉讼法 (32)行政复议 (32)行政诉讼 (35)国家赔偿 (40)法律之民法 (42)民事主体 (43)物权 (46)共有 (47)债权 (48)不当得利 (48)无因治理 (49)合同 (49)担保物权 (52)人身权 (52)知识产权 (53)婚姻法 (55)继承 (56)诉讼时效 (57)法律之刑法 (58)犯罪论 (59)犯罪构成 (60)排除犯罪行为 (62)犯罪过程 (64)共同犯罪 (66)刑罚 (68)量刑 (70)刑罚裁量 (71)刑罚执行 (72)刑罚消灭 (73)法律之宪法概述〔什么是宪法〕一、宪法的形式特点1.内容:规定国家最全然、最重要的问题:2.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最高。

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真题-多项选择】宪法的特点要紧有〔〕。

A.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 宪法规定国家的全然性问题C. 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D. 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ABCD二、宪法的原那么1. 人民主权原那么2. 差不多人权原那么3. 权力制衡原那么4. 法治原那么核心价值:限制国家权力保证公民权益【真题-单项选择】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是( )。

A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差不多权益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B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差不多权益和义务,国徽、国歌、国旗、首都C 序言,总纲,公民的差不多权益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D 序言,总纲,公民的差不多权益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歌、国旗、首都C权力机关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公招综合基础知识法律部分整理

公招综合基础知识法律部分整理

1.法的概念和特征?(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特征 | ①调整人的行为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④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权利和权力的关系?①权利源于权力。

国家权力来源与公民权利。

②权力服务权利。

国家权力运行的唯一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③权利制约权力。

权力易于膨胀,滥用和异化,因此运用权利制约权力。

3.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种类?主体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

基本形态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生利益。

4.法律渊源的含义和意义?也称法的表现形式,用以指称法的具体外部表现形态。

意义①是区分法和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

②法的渊源有不同的类别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国家机关产生或认可,研究法的渊源有助于解决什么样的国家机关产生什么样的法的形式。

③法的渊源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效力等级。

④不同的法的渊源适合于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

5.法律渊源的种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

6.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和程序法。

7.法治的含义和精神?法治相对与人治而言,是以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

精神①良法之治(体现人民意志)②法律至上③权利本位(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8.我国的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一元性的立法体制。

立法程序(法案 - 法)提出法案 - 审议法案- 表决和通过法案 - 公布法案(主席公布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规自制条例区全国人大人大常务国务院地方人大民族自治地方人民全国人大委员会常务委员区人大政府以法律指会定9.执法的原则?依法行政,行政合理,行政效率(时效,简易程序,行为方式的时间顺序)特征;主动性,广泛性,具体性,单方性,强制性10.司法的特征和基本要求?特征;中立性,权威性,被动型(诉讼行为启动),独立性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11.法律责任的分类及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特点?分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
第一章法律概述和依法治国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
A.经济法 B.刑法C.民法 D.行政法规
2.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
A.一般法和特殊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3.在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

A.公法与私法 B.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C.宪法与普通法D.普通法与衡平法
4.在民法法系的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

A.特别法与一般法B.成文法与习惯法
C.公法与私法 D.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5.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是按照法律的()
A.适用范围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6.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
A.表现形式 B.历史传统 C.规定内容D.阶级本质
7.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全民的B.统治阶级 C.党 D.整个社会
8.法律是以()为基础的。

A.意志B.政治 C.国家 D.经济关系
9.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宪法 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0.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11.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
12.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A.人民法院B.自治区人民政府 C.监察部D.人民代表大会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B.监察机关 C.检察机关 D.审计机关
15.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6.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可以B.可以不C.有的D.一律
17.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全部B.一律不C.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D.有的要
18.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适用我国法律。

A.原则上也B.基本上不C.基本上D.可以
19.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如果伤害了我国公民的利益,()适用我国法律。

A.必须B.也可以C.不可以D.应该
20.()是一种绝对权利。

A.财产权B.债权C.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 D.继承权
21.()是一种相对权利。

A.身份权 B.债权C.肖像权D.名誉权
22.一般义务包括有()
A.缴营业税B.缴学费C.不得损害公物D.履行合同
23.特殊义务包括有()
A.债务B.不得损害他人健康C.维护公共秩序D.遵守纪律
24.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中,包括有()的监督。

A.全国人大B.全国政协C.省人民政府D.司法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有()
A.行政规章B.军事法规C.刑法D.民法E.经济法
2.西方所谓公法,一般包括有()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E.商法
A.行政法B.经济法C.民法D.商法 E.环境法
4.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
A.奴隶制法 B.资本主义法C.封建制法 D.社会主义法 E.宪法
5.法系是按照()划分的。

A.法律的历史传统B.法律的阶级本质
C.法律的某种传统或者共性D.法律调整的对象E.法律的表达方式
6.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有()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E.澳门
7.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有()
A.美国B.英国C.香港D.日本E.意大利
8.划分部门法的标准包括有()
A.法律的适用范围B.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
C.法律调整的机制 D.法律效力 E.法律的历史传统
9.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有()
A.宪法和行政法 B.民法和经济法
C.刑法和军事法规 D.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E.诉讼法
10.法律与原始社会规范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同。

A.形成方式 B.体现意志C.目的 D.适用范围E.实施力量
11.法律体现的主要是()意志。

A.国家B.统治阶级 C.全民D.少数人 E.多数人
12.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作用。

A.指引和教育B.评价和预测C.统计 D.强制E.借鉴
13.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就()
A.是应该提倡的 B.是不应该提倡的
C.不一定是应该提倡的 D.不一定是应该行为的
E.可能是属于一种道德评价的行为
14.法律的社会作用包括有()
A.指引作用B.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C.强制起用D.预测作用E.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15.法律和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

A.制定主体B.实施保障 C.表现形式D.内容具体程度E.稳定性
16.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主要在子()不同。

A.形成过程 B.表现形式C.要求内容D.社会目的 E.实施保障
17.我国依法治国的宗旨是()。

A.保障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B.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C.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D.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E.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8.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治理国家的唯一方略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
A.法律整理B.法律汇编C.法律制定D.法律修改E.法律编纂
2O.社会主义法律实施可以划分的方式有()
A.执法B.司法C.守法D.立法E.法律监督
21.在我国,司法机关包括有()
A.国务院B.省人民政府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E.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
2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
A.正确B.合法C.及时D.合理E.公正
23.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有()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谁绳B.公民在法律适用上-律平等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D.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E.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
24.法律的效力包括法律()具有约束力.
A.在什么地方B.在什么时间
C.在什么国家机关D.对什么人E.针对什么性质的事情
25.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能力受()影响而有区别。

A.年龄B.智力C.家庭D.生理E.心理
26.在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有()
A.公民 B.物 C.行为 D.企业E.精神财富
27.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中有()
A.商标权B.表演舞蹈C.制作工艺品D.著作权 E.专利权
28.精神财富即智力成果权.包括有()
A.著作权 B.商标权 C.专利权 D.物权E.科技成果权
29.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变更的有()
A.法律关系主体的变化 B.法律关系内容的变化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化 D.法律权利变化
E.法律义务的变化
30.非法行为可能是()
A.合法行为B.违法行为
C.中性行为D.不违法的行为 E.不合法的行为
31.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和各种法规
C.一切规章 D.各项政策和纪律 E.乡规民约
32.构成违法行为的要素包括有()
A.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B.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C.行为人处于故意或过失的行为D.行为人有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E.同时违反社会主义道德
33.法律责任一般分为()
A.违宪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E.财产责任
34.法律制裁一般分为()
A.违宪制裁 B.民事制裁 C.经济制裁 D.行政制裁 E.刑事制裁
35.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中,包括有()的监督。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司法机关D.社会性 E.中国共产党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D 2、B 3、D 4、C 5、D 6、B 7、B 8、D 9、D
10、B 11、A 12、A 13、C 14、C 15、D 16、D 17、C
18、A 19、B 20、A 21、B 22、C 23、A 24、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CD
3、CD
4、ABCD
5、AC
6、BCE
7、ABC
8、BC9、ABCE10、ABCDE11、AB12、ABD13、CDE
14、BE15、ABCDE16、ABCE17、ABCDE18、ACDE19、A BE 20、ABCE21、CD22、ABCDE23、ABCDE24、ABD25、ABD 26、BCE27、ABCDE28、ABCE29、ABCDE30、BCDE
31、ABCDE32、ABCD33、ABCD34、ABDE35、A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