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贾探春的个性心理表现成因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探春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
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形象——见之忘俗的神采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
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
”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
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
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喜欢阔朗,她的三间屋子连为一体,房中当地放一张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的法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墙上挂的是米芾的《烟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
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简单。
琴棋书画在古代小姐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的书画也不代表她有怎样高深的学问。
在文才上,探春虽然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写出《簪菊》、《残菊》之类的雅诗,也能说出“知鬓冷沾三经露,葛中香染九秋霜。
”之类的佳句。
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让众姐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她,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组织的能力和其追求风雅的心。
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摘要: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
《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以这些事为佐证,涉及探春的性格、观念、才华、抱负、能力等各个方面,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探春这一人物的闪光之处。
关键词:探春性格才情能力结局一、绪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红楼梦》中对贾探春的判词,探春的性格、才情与能力在大观园里的众姐妹里比较而言,无疑是最有特色,最为泼辣的一个,连“凤辣子”都要忌她几分。
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这一点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一回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以下,我们将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二、探春人物形象分析(一)、探春的总体介绍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政庶出女,姐妹中排行第三。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这是书中对探春在贾府地位和相貌的描述。
和其他的姐妹比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也没有惜春的孤僻,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却不像湘云那么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喜欢阔朗,她的三间屋子连为一体,房中当地放一张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的法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墙上挂的是米芾的《烟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
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简单。
琴棋书画在古代小姐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的书画也不代表她有怎样高深的学问。
在文才上,探春虽然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写出《簪菊》、《残菊》之类的雅诗,也能说出“知鬓冷沾三经露,葛中香染九秋霜。
”之类的佳句。
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让众姐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她,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组织的能力和其追求风雅的心。
贾探春的双重人格
试论贾探春的双重人格摘要:本文一方面从个性心理学角度揭示探春内心自卑转化为自强的心理变化过程;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封建宗法制度对女子的迫害,挖掘贾探春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红楼梦》探春自卑自强悲剧贾探春,《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之一,也是贾府四姊妹中,性格特点最为突出鲜明的人物。
其思想性格内涵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有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又具有叛逆性格;既宽厚和顺,又冷漠严厉;既开朗洒脱,又敏感柔弱;既高傲自强,又顾影自怜……其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令无数的读者掩卷深思。
其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不但没有使她变得自闭,反而使她迎难而上,以积极的心态克服自卑,赢得自强,此乃该艺术形象真正的魅力所在。
本文试从个性心理学角度揭示探春复杂的潜层心理素质,并进而挖掘导致贾探春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1 贾探春自卑心理表现及成因探春出生在贾府这个富贵鼎盛之家,锦衣玉食的生活不但没给这位贵族小姐带来欢乐,相反的,她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被深深的自卑感所包围。
1.1 封建宗法制度的不合理是造成探春自卑情结的根本原因首先,封建宗法制度规定,在男权社会里女子永远是弱者。
作为女性,她必须遵循男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规范。
诸如“苟不甘于卑而欲自尊,不伏于弱而欲自强,则犯义而非正矣”[1]。
所以她苦闷,她自卑。
其次,封建嫡庶观念必然会不自觉的给探春造成心理阴影,最终形成其自卑情结。
庶出的身份使得探春“先天不足”低人一等,所以她感到自卑。
1.2 生母为赵姨娘是其深存自卑情结的直接原因在我国古代,妾不仅是男子的奴隶,而且也是妻的奴隶。
而在《红楼梦》一书中,妾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二房、姨娘、通房丫头,姨娘为第二等妾。
赵姨娘在大观园中,她无法像主子那样在公开的正式场合抛头露面,夫人小姐的享宴和游戏是没有她的份的,至多有人想起她时会施舍她一些残羹剩饭。
她享受的例银也少。
另外,赵姨娘又是一个心术不正,灵魂卑微的泼妇,也是小说中唯一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物。
红楼梦人物分析探春
红楼梦人物分析探春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贾宝玉的妹妹,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得让她几分,她甚至有“玫瑰花”之诨名。
她的重要事迹有:海棠结社;理家;抄检大观园时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发表“百足之虫论”。
远嫁。
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
贾探春的外貌,在书中被这样描写: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这好几个成语的连用,将贾探春的性格特点刻画得鞭辟入里,一位心深人俊的美人儿如在目前。
探春是天生的半奴半主的混合体。
她的父亲贾政是主子,而母亲赵姨娘则是贾府花了几两臭银子买来的奴才。
这种特殊的身份,使探春在那个大家庭里处境非常不妙。
她既不能象宝玉他们那样心安理得地做主子,也不能象袭人等那样,心甘情愿地做奴才。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探春的自然人性不断地发生着扭曲和变异,使她处处表现得和别人不一样:在主子面前,她显得更象奴才,而在奴才面前,她则更象主子。
也许,血管里奔腾着一半奴才的血液,这让探春时刻感觉到深深的耻辱。
所以,她一直在痛苦地反抗着这一耻辱,努力地想做一个真正的主子。
可悲的是,在她的这种反抗里,她的身份地位倒是更接近了主子,可在心理上,她却更接近于奴才。
在探春小心翼翼地摆脱奴才身份地位的过程里,她在不断地进行着自己的社会化改造。
这种改造的结果是,她作为一个自然人的人性里所固有的一切天然的情感,特别是作为有情感的动物的亲情,慢慢地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只有那些社会人格中,在经过权衡利弊后再进行取舍的社会人性。
在看《红楼梦》时,许多人是欣赏或喜欢探春的,就连作者本人在写探春时,也似乎是充满着赞誉的。
但,只要我们静心地想想,探春真的就值得我们欣赏或喜欢么?只要我们不带个人喜好,客观地去考察一下探春的为人,我们就会发现,探春其实是一个完全被剥夺掉自然人性的人。
论文:贾探春人物分析
论文:贾探春人物分析内容摘要:贾探春,贾府三小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作者在书中给予其“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高度赞赏。
她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
本文从形象、性格、才能、心理、结局五个方面分析了贾探春这一人物。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形象分析《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
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形象(一)见之忘俗的神采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
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
”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
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
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二)他人眼中的探春贾府是个钟鸣鼎食的大家族,人物众多,关系纷乱复杂。
探春在王熙凤眼里是个臂膀,说她“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平儿也说探春“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怕他五分”。
可见王熙凤对她是抱着赞赏的态度。
王夫人对探春的态度,书里也是借王熙凤之口说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红楼梦贾探春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
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贾探春生逢末世,且系庶出,又因赵姨娘从中作梗,所以得不到重用。
虽在凤姐病假期间暂执权杖发动大观园改革,但权力有限,为时已晚,难以挽回贾府颓势。
抄检大观园时,她万分悲愤地发表"百足之虫论"。
她的命运结局融入海疆戡乱这条重要的朝政主线,由父亲贾政做主远嫁海南镇海统制周家,躲过抄家一劫。
当海疆靖寇凯旋,她得以回京省亲。
人物形象正册排名曹雪芹在第五回设计金陵十二钗册页时,把她安排在第四位,这真是很高的规格待遇。
我认为,曹雪芹在排册子名单的时候,他虽然定下了主子身份的入正册或副册,不考虑比方说晴雯那样的他激赏和怜惜的丫头进入正副册,确实有等级观念在里头,但是,这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框框,并不是说,他只从血统地位上来排序。
比方探春,虽然是主子小姐,但她清楚是庶出的,按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庶出的地位比嫡出的低。
如果曹雪芹只是死认血统出身的等级,那探春绝对应该排在比她大的迎春姐姐后头。
但是,他考虑来考虑去,不仅把她排在了迎春前头,还排在了史湘云和妙玉的前头。
这就说明,在主子小姐媳妇这个大的等级框架范围内,他排序就比拟灵活,是一种综合性评估,除了世俗价值观所确定的那个地位,还要考虑这个角色本身的素质,在书里戏份儿的多少。
当然,还有他对这个角色的珍爱程度,以及如何到达一种大体的平衡,等等。
应该说,能进入他设计的正册,哪怕排在最后,都说明是他心中所珍爱,所首先不能割舍的角色。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解读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解读《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部被广泛传诵的小说。
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其中之一的贾探春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本文就将对贾探春这个形象加以解读。
一、心机深沉的女子形象贾探春,出场较晚,但却是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之一,其形象并没有过多的美好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心机。
她善于观人察言观色,而在交际中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
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最为突出的便是心机深沉这个特点,其对待人际关系更具有战术性,比如在合适的时候说话,适时地保持沉默等等,这也正是她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善于观察思考的人物形象贾探春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在细节上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无论在言语、行动还是穿着方面,都有很高的情趣和品位。
且不说她娓娓道来的语言,就单论她对人物和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就更是惊人的深度。
她就像一个精密的工匠,把每一个角色的心理都处理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贾探春所具备的一种独特的魅力。
三、心灵手巧的女子形象贾探春不同于宝钗的文词之美,也不同于黛玉的出尘之姿,但却因她的巧手而颇受欢迎,而这种巧手体现在最初出场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她设计并织造桃花裙,让无数人对这位女子的勤劳和灵气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也成为了她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发人深醒的美。
四、视情亦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物形象贾探春善于制衡和考虑,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行动。
她既有平衡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冷静处理局面。
在谢小妮的婚礼中,她看到了宝钗与黛玉鼓掌点头,便决定了自己不问世事的人生方向。
可是,她在黛玉垂危时又决定了踏出了这个世俗纷扰的家,千方百计帮助她,成了黛玉相伴入庙中的最后一个人,这也表现出她独特的思考能力和行动力。
五、展现出女性信仰的形象贾探春虽是红楼梦中的高手,可她对人生的信仰却比宝钗要丰富深入,表现为她的宗教信仰。
鸳鸯在她死后,与金钏姐去找他们制造的信仰的道场,那堂房子就是由贾探春送给鸳鸯的,见证了她改变的信仰和命运。
红楼梦之贾探春的心理变化
红楼梦之贾探春的心理变化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心理变化在整个小说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探讨贾探春的心理转变,来展示她在故事中的角色发展和情感变化。
贾探春作为贾府的六姐,从小就备受宠爱。
起初,她是一个聪明、文雅、善良且强烈好奇心的女孩,对文化和艺术浸淫其中,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她对诗词书画有着深厚的造诣,与其他女性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在贾府中拥有一种独特的地位,她的审美观念和不拘一格的性格使她成为贾府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贾探春的心理变化逐渐显现出来。
贾府内部的斗争和种种外在的压力对她的影响逐渐加深。
特别是与宝玉的婚期临近,她开始感受到了婚姻带来的压力和责任。
她开始思考婚姻是否能够给予她真正的幸福。
贾探春对自己的未来思考更多地集中在个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上。
除了婚姻的压力,贾探春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家庭问题。
父亲的生病、贾府的衰败和家族的困境都对她的心理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贾探春开始反思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观念的合理性。
她对这种似乎自私且虚伪的家庭关系感到困惑,并试图在内心中寻找更加真实和纯净的东西。
贾探春的心理变化还与周围的人物关系密切相关。
与林黛玉的交流对贾探春起到了重要的触发作用。
林黛玉的不羁和不同寻常的性格吸引了贾探春的注意。
贾探春开始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进行思考,并产生了内心的冲突。
对她而言,传统的婚姻观念和作为贾府女性的责任似乎与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个性存在着冲突。
然而,贾探春的心理变化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她在与婚姻的抉择中经历了痛苦和挣扎。
最终,她选择了自我牺牲,放弃了个人的幸福,为了家庭和家族的利益而嫁给了环哥儿。
这个决定展示了贾探春对家庭责任的坚守和她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尊重。
然而,她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似乎被无情地抛弃。
总之,贾探春的心理变化在《红楼梦》的故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她从一个聪明善良、好奇心强烈的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思考的女性。
红楼梦之贾探春的独立与才情
红楼梦之贾探春的独立与才情贾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位备受关注的角色,她的独立性和才情在整个故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贾探春的独立性以及她展示的才情,揭示她在整个故事中的重要地位。
贾探春作为贾府的公主,身份显赫,却并不依附于权势,以独立的思想和行动方式赢得了人们的敬佩。
首先,她表现出了对传统家族观念的批判精神。
在贾府中,男子更受重视,而女性则常常被束缚于琐碎无趣的家庭事务中。
然而,贾探春通过独立自主的行为,展现了她对这种限制的抗争。
她常常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等艺术活动,并在这些领域展示了非凡的才华,这使她在贾府中独树一帜。
其次,贾探春不仅在外貌上独立,也在思想上保持独立。
她对于婚姻的态度与传统的观念不同,她追求真爱而非物质利益。
她并不满足于被安排的婚姻,而是希望能够嫁给自己真心喜欢的人。
她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追求,不轻易妥协于他人的期望和安排。
贾探春的独立性也体现在她对文学的追求上。
她喜欢读书,并且以出色的才情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她在书法诗词方面有着出众的天赋,常常被人称赞为“书千卷,诗万首”。
她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家族内部,还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赞誉。
在整个故事中,贾探春的独立性和才情对于贾府的发展和家族关系的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她的独立思想和追求真爱的态度对其他角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林黛玉与贾探春的友谊使得她们都能够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被世俗观念束缚。
此外,贾探春的才情也为贾府增添了文化氛围,为整个家族注入了新的生机。
总之,贾探春作为《红楼梦》中的角色,以她的独立性和才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对传统家族观念的批判以及对真爱和文学的追求展示了她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贾探春的独立性和才情在《红楼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使她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尊重的角色。
小说解读红楼梦中的贾探春
小说解读红楼梦中的贾探春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是贾府的女儿,也是贾母的第三房嫡孙女。
贾探春是一个才情出众、聪明慧敏的女子,她对于诗文、音乐和绘画都有极高的造诣。
在小说中,贾探春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命运的变迁。
本文将对贾探春的形象进行解读,探讨她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首先,贾探春的聪明才智在整个故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她不仅精通文学艺术,更是有着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贾府内外,贾探春经常与众多知名文人骚客交流,她以自己卓越的才华和聪慧的头脑吸引了众多人的赞赏和敬仰。
她的才情与气质成为了小说中的一个突出亮点,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的温馨与智慧的气息。
其次,贾探春的人物形象富有矛盾与内涵,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无奈。
她早年成亲后先后经历了丈夫早亡和未得意中的婚姻,这些坎坷的经历使得她的人生变得更加曲折和复杂。
然而,尽管遭受了命运的捉弄,贾探春从不被动地去承受,而是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不轻易妥协,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使她成为了小说中一个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
同时,贾探春也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
她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充满了关怀和温暖。
她对妹妹林黛玉的深情厚意,使得林黛玉成为了她最为亲密的知己。
在林黛玉病重时,贾探春更是一直守候在她的身旁,尽力为她排忧解难。
她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许多人,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几分温情和动人。
最后,贾探春在小说结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贾府一代佳人的代表,她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义。
她通过自己的坚守和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她在纷繁的命运中坚定不移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幸福,这种精神与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借鉴的。
总而言之,贾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人物。
她以其聪明才智、坚韧不拔和善良真诚的性格,成为了小说中一个令人赞叹和敬佩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赏析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赏析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出场虽然较晚,但却是整个故事中的核心之一。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中,贾探春以其特殊的个性和独特的境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贾探春的赏析进行探讨。
首先,贾探春是一个非常聪明才智的女性。
她从小受到书香门第的熏陶,温养出了深厚的文学造诣。
她熟读经史子集,对于诗词歌赋可谓熟记于心。
而在家族中,她被赋予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她有机会接受更广阔的知识。
这种文化底蕴使得贾探春在与众多妹妹相比时显得更加出类拔萃。
其次,贾探春是一个内敛而深思熟虑的女子。
她对自己的情感态度总是深思熟虑,并且能够理智地掌控自己的感情。
她对待感情的态度非常理性,不会被一时的冲动所决定。
在感情方面,她选择了对待感情以慎重和实际的态度,不轻易陷入情感的漩涡中,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冷静和理智。
这种特质使她在许多情况下能够保持客观和冷静的判断。
贾探春的文学才华和内敛深思的性格,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一个独特的角色。
她在小说中的地位也是独特的,既是贾府中的一份子,又是个人独立的存在。
她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情感,使得她成为了整个贾府中的一束光芒。
她对待生活的态度非常真实,不刻意追求浮华的东西,而是专注于自己追求的真实和美好。
这种态度让她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执着,不受外界干扰。
与此同时,贾探春的命运也注定了她与众不同。
作为一个贾府中的女子,她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身份。
然而,她却并不为这种身份所奢求,而是以一种平静而宁静的态度面对命运的安排。
她的内心充满了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力,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她对于命运的理解和对于生活的态度,给了读者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在贾探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坚韧而坚持自我的女子形象。
她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强大和独立。
她不为外界的评价和目光所左右,以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态度,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方向。
她追求的是心灵的安宁和真正的快乐,而不是虚荣的外在。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聪明与冷静的代表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聪明与冷静的代表贾探春是曹雪芹的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被人们普遍认为是聪明而冷静的代表。
贾探春在书中以她独特的性格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展现出了她的聪明和冷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贾探春的聪明体现在她的思维敏捷和聪明才智上。
她对人情世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分析和观察。
她能够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推理出许多人物的心思和动机。
在与众多复杂的家族成员相处中,她总是能够迅速理清各自的关系和利益,准确地判断出人心所向。
她的聪明使得她在家族纷争中能够做出明智的抉择,帮助家族躲开许多陷阱和困扰。
其次,贾探春的冷静体现在她面对困境和挫折时能够沉着应对。
她从不为小事而烦恼,总能够保持冷静和知足的心态。
即使面对家族的衰亡和变故,她仍能够保持淡定和坚强,从容应对。
她的冷静不仅在私人生活中展现出来,在处理家族事务时也表现出了出色的冷静。
她经常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家族的问题,用冷静的思考去解决复杂的矛盾和难题。
然而,贾探春的聪明和冷静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她的成长和经历中逐渐培养和锻炼起来的。
她在贾府的优雅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的指导。
这些教育和指导使得她在才智和智慧上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她的孤独和寂寞也是她成为聪明和冷静的代表的原因之一。
在家族中,贾探春常常被人忽视和遗忘,她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期许和压力,这给了她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同时,她在孤独中也能够反省自己,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贾探春的聪明和冷静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她的聪明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只要我们能够保持聪明才智,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她的冷静则提醒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不过度追求物质的欲望和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坦荡和真诚。
总之,贾探春在《红楼梦》中展现了她聪明和冷静的一面。
她的聪明和冷静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赞赏,成为许多读者心目中的女英雄。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篇一:贾探春的形象分析贾探春的形象分析曲靖师院小教文专0501班学号姓名内容摘要: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的三小姐,性格开朗,有原则,见识非凡,是才华出众的“改革家”。
《红楼梦》中对贾探情节描写主要有组织诗社,王熙凤生病期间帮助理财持家,抄家时表现出的不可侵犯等等。
她的所作所为让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以探春的事迹为钱索,从探春的性格才华、观念、报负等各方面来论述探春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关键词贾探春身世才情结局命运《红楼梦》写的,主要是以女子命运为主的悲歌。
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人物之一。
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生活简朴,举止大方,拥用满腹才华,却因为她出的地位和女子的身份无法施展,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女性形象的完美塑造。
一、探春的总体介绍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府的三小姐,贾政庶出之女,姐妹中排行老三,在《红楼梦》中对她的外貌描述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志俗,与其他姐妹相比,她开良大方,胸襟宽阔,她比湘去稳重,比迎春刚强,比惜春外向,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
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虽然是贾府的三小姐,却不是嫡出,这在妻妾不分则宗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的宗法社会里,一旦论为庶出,就注定是卑贱低下的地位,要被人轻视的。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不同。
在四十回中对探春所居秋爽斋的描写:“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融断。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贴,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挂的是米囊阳的《烟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从这些布置可看出探春阔朗的胸襟和高雅的情趣,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摆设简单,以大见称。
在文才方面,探春虽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探春却是诗社的创始人。
论文贾探春人物分析报告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贾探春人物分析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所在分校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制贾探春人物分析内容摘要:贾探春•贾府三小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作者在书中给予其“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高度赞赏。
她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
本文从形象、性格、才能、心理、结局五个方面分析了贾探春这一人物。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形象分析《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
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形象(一)见之忘俗的神采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
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 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
”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
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
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二)他人眼中的探春贾府是个钟鸣鼎食的大家族•人物众多•关系纷乱复杂。
探春在王熙凤眼里是个臂膀•说她“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平儿也说探春“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怕他五分”。
探春的性格
探春的性格导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性格独特,并且对整个故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探春的性格特点,深入剖析她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一、内向细腻探春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表妹,她与黛玉截然不同。
探春性格内向,善于观察和思考,喜欢沉默思考而不善言辞。
她对人对事都有着细腻的感知能力,能够从细微的细节中洞察事物的本质。
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力,这使得她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并且能够理解和同情他人。
这种内向细腻的性格特点使得探春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二、孝道至上探春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子,她对孝道非常重视。
她尊敬长辈,对父母恭敬有加,并且尽力履行自己作为子女的责任。
她始终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为了家族的兴旺奋斗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她在《红楼梦》中扮演了家庭中心的角色,起到了维系家庭和谐的作用。
她对家族的忠诚和坚持使得她的性格变得坚韧而又善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理智冷静与她表姐黛玉的热情和冲动相比,探春的性格更加理智冷静。
她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并且能够凭借理性的思维作出正确的决策。
她不会轻易陷入感情的纷争中,而是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
她的冷静和理智使得她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她的存在平衡了其他人物的情绪和情感,为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理性的视角。
四、踏实稳重探春是一个踏实稳重的人,她在情感和行为上都非常稳重。
她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不追逐繁华和虚荣。
她对自己的生活和责任有着明确的认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她的踏实稳重使得她在整个故事中成为了一个可信赖和依靠的人物,人们都愿意和她交流,她的存在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安定和舒适的感觉。
结论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多才多艺、性格独特的人物。
她的内向细腻、孝道至上、理智冷静和踏实稳重的性格特点使得她成为整个故事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试论贾探春的双重人格
摘要:本文一方面从个性心理学角度揭示探春内心自卑转化为自强的心理变化过程;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封建宗法制度对女子的迫害,挖掘贾探春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红楼梦》探春自卑自强悲剧贾探春,《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之一,也是贾府四姊妹中,性格特点最为突出鲜明的人物。
其思想性格内涵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有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又具有叛逆性格;既宽厚和顺,又冷漠严厉;既开朗洒脱,又敏感柔弱;既高傲自强,又顾影自怜……其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令无数的读者掩卷深思。
其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不但没有使她变得自闭,反而使她迎难而上,以积极的心态克服自卑,赢得自强,此乃该艺术形象真正的魅力所在。
本文试从个性心理学角度揭示探春复杂的潜层心理素质,并进而挖掘导致贾探春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1贾探春自卑心理表现及成因探春出生在贾府这个富贵鼎盛之家,锦衣玉食的生活不但没给这位贵族小姐带来欢乐,相反的,她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被深深的自卑感所包围。
1.1封建宗法制度的不合理是造成探春自卑情结的根本原因首先,封建宗法制度规定,在男权社会里女子永远是弱者。
作为女性,她必须遵循男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规范。
诸如“苟不甘于卑而欲自尊,不伏于弱而欲自强,则犯义而非正矣”[1]。
所以她苦闷,她自卑。
其次,封建嫡庶观念必然会不自觉的给探春造成心理阴影,最终形成其自卑情结。
庶出的身份使得探春“先天不足”低人一等,所以她感到自卑。
1.2生母为赵姨娘是其深存自卑情结的直接原因在我国古代,妾不仅是男子的奴隶,而且也是妻的奴隶。
而在《红楼梦》一书中,妾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二房、姨娘、通房丫头,姨娘为第二等妾。
赵姨娘在大观园中,她无法像主子那样在公开的正式场合抛头露面,夫人小姐的享宴和游戏是没有她的份的,至多有人想起她时会施舍她一些残羹剩饭。
她享受的例银也少。
另外,赵姨娘又是一个心术不正,灵魂卑微的泼妇,也是小说中唯一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物。
正因为是这样一个身份卑贱而又令人讨厌的女人所生,探春的内心很自卑。
探春性格特点及典型事例
探春性格特点及典型事例
探春的性格特点是:精明、敢说敢为、冷静、果断,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
探春聪敏过人,能敏锐地发现事态发展的趋势,理智清醒。
她把握先机,积极行动,颇有大局观念。
管理大观园一事,充分表现了她的才能,宏观规划,制定了“开源节流”的总方针,恩威并施,精密布署,分工合作。
她的眼光独到,不因循守旧,充分发掘现有资源优势,自营谋利,不像凤姐那般借助外援,这是探春独立自强的思想的体现。
探春的管理才能卓越,眼光长远,正如蔡义江先生所论,她说莺儿之娘与叶妈儿虽交好,可一旦共同管理蘅芜苑和怡红院的花草,怕会见利忘义。
王熙凤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她说了一句非常骇人的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须得先自杀自灭起来。
”她一针见血地说出贾府的未来。
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到了探春的秋爽斋,见房宇阔朗,不曾隔断屋子,摆设着名人法贴并数十方宝砚,笔海内笔如林,那汝窑瓶子中插着水晶球白菊花,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颜鲁公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
对贾探春的心理学解读-文档资料
对贾探春的心理学解读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研究很多,大多是基于文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视角,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却非常少。
人之为人,首先就在于人有精神,有心灵。
人的心灵成长符合一定的规律,这在东西方古代和现代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中有所论述。
本文对贾探春这个心理十分纠结的女子进行了分析。
一、探春的性格与环境贾探春是一个被颂扬的女子,有才有貌有志向,“才自精明志自高”。
虽是女儿身,颇有须眉之气,谓之“春华秋实,既温且肃;玉节金和,能润而坚。
殆端庄杂以流丽,刚健含以婀娜者也”[1],但是她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却一直被人们所谈论和轻视。
何以女儿对亲生母亲如此疏远和不屑?却对嫡母王夫人百般巴结和亲近?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封建礼教所致。
封建社会嫡庶有别,地位差距很大,小妾只是半主半婢的一个存在。
所以探春依附王夫人,是生存和现实的需要。
正如罗伯特怀特和卡伦霍妮极力主张的,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是驱力,它指向自我实现,控制自己的环境,以及成为自己所能成为的人[2]。
贾探春从情感上远离生母赵姨娘,亲近嫡母王夫人,谁又能说不是人性所致呢?以探春的聪慧,很自然地会选择有修养,有风度,处事得体的母亲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
探春虽然从情感上亲近王夫人,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并不是王夫人所生,她在心里其实一直都很在乎生母,赵姨娘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也不可能毫无母性。
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其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们之间既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又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赵姨娘在复杂的贾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在众人的鄙视与侮辱中不识时务地张扬着。
探春是一个新生命,生在富贵温柔乡中,见到的都是膏粱锦绣,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她怎么可能看得上粗鄙的赵姨娘?探春有赵姨娘这样一个生母,是她的不幸,她生在贾府,这又是她的幸运。
在富贵的贾府,她有贾母和王夫人这样出身和素养都很高的女性作为成长的榜样。
如果探春没有其他更好的人可以模仿和依傍,而只能在情感上和赵姨娘在一起,那么探春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她还是会讨厌赵姨娘,因为赵姨娘的能力够不上一个合格的母亲,探春肯定会更痛苦,而且不会像现在这么优秀。
红楼梦探春形象研究报告
红楼梦探春形象研究报告《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
其中,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形象。
本文将对探春的形象进行研究,探讨她的性格、才能以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首先,探春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女孩。
她天生机智聪慧,善于观察生活,对人事世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深思熟虑,思虑周全,经常能够准确地判断事情的发展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她是一个懂得掌控局势的人,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
其次,探春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才华。
她喜爱诗词,擅于书写文章,有着出色的文学天赋。
她的才华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还体现在她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上。
她深入研究文学理论,对古代文学有着广泛的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探春的文学才华在《红楼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作品为小说增添了文学的深度和魅力。
第三,探春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
她对待家人和朋友都充满了爱和关怀。
她和宝玉、黛玉等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对他们都十分照顾。
她善良、宽容,总是能够体谅别人的情感和需求。
尽管她生活在一个充满虚伪和勾心斗角的社会中,但她依然能保持真实的情感和善良的心灵。
最后,探春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她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判断使得她在家族冲突和宝黛情感纠葛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她的存在使得故事线条更加丰满和有趣,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戏剧性。
综上所述,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独特形象的人物。
她的聪明智慧、文学才华、善良情感以及对故事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得她成为小说中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探春的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附:相关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贾探春,精明能干,富有才情,拥有较强的组织才能和较高的文学素养,同时又敏感自卑。
这种矛盾的个性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她庶出的身份,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作者曹雪芹的创作倾向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贾探春;个性;能力;成因;曹雪芹[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98(2018)02-0100-03[收稿日期]2018-03-11[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红楼梦》女性人物性格密码解析——以探春为例。
[作者简介]高军强(1979—),男,陕西韩城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在《红楼梦》众多形象中,贾探春是极具个性的形象之一,也是贾府四姐妹中作者浓墨重写的人物。
探春的种种个性,开朗活泼、争强好胜、敏感、极度的自尊自爱等,都与她自身的生长环境有关,有家庭带给她的因素,也有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庶出的身份在封建社会里妻妾的等级之分是十分严格的。
“妾乃贱流”,更不用说妾所生的女儿了。
探春乃贾政与其小妾赵姨娘所生。
因此在探春的心里有一个永远也抹不掉的痛,她从娘胎里就注定永远比人低一等。
这是让她感到自卑最重要的原因。
在抄检大观园时,相比于同样庶出的二小姐迎春“木头人”似的表现,探春则表现得十分敏感,当王善保家的掀自己衣服时,她上去就是一巴掌,对于冒犯她、小视她的人决不手软。
这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使探春努力地去寻求补偿,因为补偿意味着能获得一种平衡或补充。
当宝玉向她说起赵姨娘抱怨她没有给他的亲弟弟贾环做鞋,只给宝玉做鞋时,她顿时便拉下了脸,对于平时相处甚好的哥哥宝玉,甚至是宝玉的随口一说,当感到自己身份被降低了,探春不仅动怒于生母,也会马上和宝玉理论。
这种不能改变的身份,使得她比别人更加激进。
当凤姐“小月”不能管理事务,王夫人将此重任交给她之时,她便全力以赴,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向别人证明自己也是出众的。
作为庶出的女儿,已属不幸。
而探春又遇到了赵姨娘这样品性极端恶劣、时常惹事生非,为众人所不齿的生母。
对探春而言,这在更大程度上加剧了她的自卑感。
赵姨娘是一个暗里阴谋毒害上层人,明里欺负下层人的“半个奴才”,这使探春十分厌恶。
在书中第五十五回,担任第一把手的探春刚上任就逢生母的弟弟赵国基死了,众人本以为探春会照顾自己的亲戚,多发一些银两,结果探春在查明旧例之后,依然按照原有的规章制度发了二十两。
赵姨娘知道后便沉不住气了,原本想让女儿能给舅舅一个照顾,没想到女儿铁面无私,她不仅没脸面,更别说得到“特殊”的照顾了,便在众人面前胡搅蛮缠,让探春很是难堪。
由于探春对自己的出身和在世俗中应有的地位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同时想淡忘淡化庶出这个不争的事实,她做出的选择即是疏远自己的生母,接近王夫人。
她毫不客气的将自己的生身母亲斥为奴才,坚决声明不承认与赵姨娘的母女关系,并撇清与之的一切联系,而只愿承认王夫人为母亲,王子腾为舅舅。
就像她曾经说的“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来巩固自己三小姐主子的身份。
而在探春认为“真正”的母亲面前,探春却极力做一个孝敬的“女儿”。
当贾母错怪了王夫人,探春试析贾探春的个性心理表现成因高军强(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 ’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第32卷第2期Vol.32No.22018年4月Apr.2018--100认为“这正用着女孩儿之时”,在王夫人陷入困局之际,她挺身而出,为王夫人解围,与此同时探春也赢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重视和信赖。
能够获得贾府主要人物的认可,巩固自己小姐地位,这正是探春所需要的。
然而尽管探春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是王夫人仍没有将她当作自己真正的女儿,因此探春也始终不能摆脱庶出的身份和地位。
二、社会因素:明代中叶以来的社会思潮影响,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出现新变化,新突破在中国多少年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往往被认为是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人,她们天经地义地遵从着男子的意愿,并习惯服从于男子的统治,“顺从忍耐”已经成为她们的另一个代名词。
然而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繁荣、思想的活跃,这时的妇女的女性意识渐渐苏醒。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有了一些新突破,有了新的阐释。
此时的女性,逐渐有了较为丰满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的意识,她们努力寻求与男子同等的地位,追求幸福自由的爱情。
女性对理想伴侣的追求,对爱情大胆的追求,在此时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元代名剧《西厢记》中,主人公崔莺莺敢于同封建家庭势力进行斗争,最终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目标,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主、爱情自由而抗争。
而《牡丹亭》中的主人公杜丽娘,她对爱情的追求更加主动、持久、强烈,后来以死殉情,最终还魂为夫妻。
当《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个“情痴”读了“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仔细忖度,不觉得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听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而相思成痴,心动神摇。
她执着地爱着宝玉,反对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面对“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她特立独行,以平等、民主来反对男尊女卑。
林黛玉的爱情是男女之间思想、爱情、感情的一致,更是对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挑战。
这些女性在打破封建传统观念的同时,追求纯真的爱情,这种感情超越了父母之命、等级贵贱,具有个性解放的思想,反映了妇女们自主意识的觉醒,先进的婚姻自主权和自身地位的提高。
先前的女子,她们崇尚的是“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做好女红,遵守妇德,便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到了明代,这时候的女性,很多人才华横溢,拥有比男子更宽广的胸襟和抱负。
在明代著名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中,文中的主人公花木兰俨然是一个巾帼英雄。
她忠孝节义,替父从军,击退北方入侵民族,被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令多少须眉自叹不如。
《红楼梦》中,贾府里挑起管理整个大观园繁重事务重担的是王熙凤,除此之外的秦可卿,薛宝钗等人,无不拥有治家理财的聪明才智。
而代替王熙凤料理家事的探春,更是显露出一般人所不能比及的能力,女性的才干可见一斑。
在她掌管家务之时,不但没有假公济私,还提出了开源节流两大改革举措,消除弊病,这样的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却没有停止她改革的脚步。
三、曹雪芹的创作倾向:对女性的肯定和崇拜《红楼梦》里,曹雪芹敢于标新立意地反传统,提出“女尊男卑”的思想,是一位女性的崇拜者。
在《红楼梦》中,他肯定了女子的才干,赞扬和歌颂她们,为女子不幸的命运深感悲痛和惋惜。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就指出:“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钗裙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表达了对这些女子的崇敬之情,并说明自己要为她们做传。
接着便借贾宝玉之口发出评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从文中这些话语中,我们明白地看到了作者的“女儿观”——被男子视为远不如“稀罕尊贵”的“瑞兽珍禽、奇花异草”的低级玩物——女儿,是最清净、尊贵的人,远远胜过“浊臭逼人”的所谓“堂堂须眉”,是万万不可唐突的,否则“便要凿牙穿眼”。
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是一个女性化的世界。
在这里,男人的才智能力远远不如女人,唯女性能肩负起理财治家的重担。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在“仙曲”和“册子”中点明有才的四位女子:黛玉、妙玉、凤姐、探春。
论女子的文才,有谢道韫般“咏絮才”的黛玉,“才华馥比仙”的妙玉,另外,湘云、宝钗、宝琴以及岫烟、李纹、李绮、香菱等,(下转第104页)第32卷第2期试析贾探春的个性心理表现成因--101时都能达到的,但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进行书法学习和艺术创作的人的追求目标。
我们在书法学习中,认真进行“断”和“舍”,技法会得到精进,精进到高层次,人的心灵状态如果正处于“离”这种状态时,就有可能写出好的上乘的作品。
“断舍离”这种方法和理念,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指导意义,江浙两省已将这种方法引用到了书法教学中。
实践证明,运用“断舍离”的方法和理念,对于书法练习者合理选帖、循序渐进提高认知能力、水平层次,达到学习目的是积极有效的。
积跬步,至千里;积细流、成江海。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进行“断”与“舍”,“离”的层级会不断提升,书法的临习与创作会得心应手。
“断舍离”若能成为学习与生活的一种常态,不仅可以将书法水平提升到高层次,还能塑造出懂得取舍、目标明确、干净利落、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
参考文献[1]颛孙伟伟.教学亦可“断舍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8):6-8.[2]占丽丽.劳技课需要“断舍离”[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6(3):39-41.[3](日)山下英子.吴倩译.断舍离[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日)山下英子.陈颖译.自在力[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5](日)山下英子.王珊译.断舍离(心灵篇)[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美)布罗非.陆怡如译.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现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55.责任编辑:赵勇(上接第101页)各个才华横溢,作为诗社发起人——探春,她的《咏白海棠》、菊花诗皆令人赞叹不已,以致在大观园的诗社中作诗填词,几乎每次都是宝玉落第。
论绘画,谁能比得上年纪小小的惜春?在这里,女子的文才远远超过须眉!理家管理事务方面就要首推凤姐了,秦可卿临终前曾说她道:“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她精明能干,是理家的干才,正如她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其次便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了,她的才干并不亚于凤姐。
她不仅拥有出色的诗才,在理家方面尤为突出,并远远胜过贾珍、贾琏等男人。
还有秦可卿临终对凤姐的嘱咐,凤姐的得力助手平儿,协助探春理家的宝钗,等等等等,都具有男子所没有的魄力。
总之,在《红楼梦》这部书中,不论女子的文采,还是理财治家的能力都远远要高于男性。
由于作者对女性的肯定和崇拜,这部书里,女性往往在才干才华等各个方面都优于男性。
她们更加智慧聪颖。
由于对她们的喜爱之深,以致作者对她们悲惨的命运更是扼腕叹息。
总之,《红楼梦》中贾探春这位性格开朗活泼、气质非凡、才华横溢、具有高度的自尊自爱的女子,她的这些鲜明的个性心理的表现都和她自身的出生环境和生长环境是分不开的,更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作者对女性的肯定和崇拜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