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数学教案
公文数学与教学
公文数学与教学
公文数学与教学
“公文数学”是我指导中心2002年下半年推出的专为幼儿园中、大班及小学低年级学生开设的数学兴趣班。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中心培训部对区内有志于“公文数学”教学的教师分期分批分层次进行了培训。
至今进行了三期培训,总计培训教师150人。
由于“公文数学”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因此前期培训目的是要教师明确“公文数学”的宗旨、特点和效果,掌握“公文数学”教材的内容、学习目标、辅导方法和“公文数学”作业的批改、成绩的登记等。
培训中还针对“公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
通过培训,教师必须弄明白以下几点:
1、掌握“公文数学”的宗旨:“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潜在的能力,培养健全而有能力的人才,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
2、明确“公文数学”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小步前进、不停步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习获得成功。
适时分析学生实际,指定学习出发点。
3、理解“公文数学”内容:针对我区的实际,重点辅导5A~D的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并对每册教材在辅导中的注意事项,教材结束后的测试进行提示。
4、做好“公文数学”的准备: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批改作业、完成时间的登记。
5、搞好“公文教学”的管理:新生注册表的填写、学习材料和学习物品的申请、正副表的填写及交付。
高中数学公开教学教案范文
高中数学公开教学教案范文
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作业本、实际问题解决的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课的内容,如:小明买了若干本书,每本书5元,现在还剩下10元,请问小明买了多少本书?
二、教学过程(35分钟)
1. 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列方程→解方程→解释答案。
2. 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进行讲解。
3. 对于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如何建立方程,如何解方程,如何验证答案。
4.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答,并检查他们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多做练习。
下节课我将针对性地准备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幼儿园公文数学
幼儿园公文数学篇一:公文数学教案公文数学第一节复习十以内的加法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上学期所学内容,难点是复习10以内加法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1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
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
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
(幼儿分组检查)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
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
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三、结束部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公文数学第二节复习20之内的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思想。
3.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对不同的算式能灵活选用不同的2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1.理解“凑十”法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公文数学
公文数学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目录展开1概述“公文数学”是日本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而推行的一种数学训练模式。
它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单位学习时间效率和计算准确性。
建校初期我们在教学中就引进了“公文数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每天坚持15-20分钟的训练,持之以恒。
目前相当一部分三、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已达到初中一、二年级的水平。
四年的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积极性得到提高,不良的学习习惯得到纠正,使学生“勤学”与“巧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被很好发掘了出来,并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2起源1954年,当时担任高中数学老师的公文日本公文教育研究会公先生(是日本公文教育研究会的创始人),为自己上小学二年级的长子编写了一套数学习题集,这就是公文式学习法的起源。
其效果除了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外,还能培养学生自学自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从那以后,公文式学习法就以开发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世界上30个国家推广,目前有200多万学生在利用公文式学习法学习。
3课程介绍公文式教材的编排原则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同时考虑到计算在高中数学中所占的绝对比重,公文式突破了学校的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公文数学突破口,精心编排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数学教材,帮助学生实现“自学自习到高中教材”的目标。
公文式数学教材从简单的划线练习到高等数学,跨越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整个阶段,由于公文式采取了小步前进的学习方式,将整套教材细分多个阶段,尽可能的减低了学习阶段间的落差,便于每个学生自学自习,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借用这套教材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公文式数学教材自问世以来,不断从实际的运用中吸取经验,不断加以修订,力求使教材在题量、顺序、例题等各方面得到不断的完善,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数学课程1、学习材料采取层层递进式的编排方式,系统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学习材料内容由专家精心编排,并不断加以改进3、21套教材由浅入深,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材料,内容涵盖数字练习、四则运算和微积分等5教材内容M、N、O将于2009年年底引进中国等各大城市。
优秀公文数学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公文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和格式要求,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公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公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技巧和案例分析。
难点:公文写作中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份优秀的公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文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提问:公文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公文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和格式要求- 解释公文的概念,说明公文的定义和作用。
- 分析公文的特点,如正式性、规范性、准确性等。
- 介绍公文的种类,如命令、请示、报告、通知等。
- 讲解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
2. 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 用词规范,避免口语化。
- 注意格式,确保美观。
3. 案例分析- 选择一份优秀的公文案例,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公文写作技巧。
- 分享讨论结果,总结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实践环节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选题材,撰写一篇公文。
2. 教师对学生的公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修改自己的公文,提高写作水平。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公文,并提交给教师批改。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公文写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公文写作能力。
2.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3. 教师在点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文写作的兴趣和认识得到提高。
2. 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公文。
3. 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认可,教学效果良好。
公文数学逻辑训练教案初中
公文数学逻辑训练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数学逻辑题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数学逻辑题目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2. 常见的数学逻辑规律及应用。
3. 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逻辑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逻辑题目,如:鸡兔同笼、称重问题等。
2. 提问:什么是数学逻辑题目?解决这类题目需要哪些能力?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介绍数学逻辑题目的类型,如:推理题、分析题、判断题等。
2. 讲解常见的数学逻辑规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3. 通过例题,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 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借鉴,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问:解决数学逻辑题目有哪些技巧?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数学逻辑题目,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资源:1. 数学逻辑题目库:提供丰富的数学逻辑题目,供学生练习。
2. 教学课件:直观展示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4. 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公招数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树立正确对待数学问题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 分数加减法中的通分问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分数加减法练习题3. 分数加减法操作材料(如:分数条、等分圆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那么分数的减法又是怎样的呢?二、新课讲解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b.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动手完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c. 教师选取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讲解其计算过程,并给予评价。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通分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b.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动手完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c. 教师选取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讲解其计算过程,并给予评价。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讲解其计算过程,并给予评价。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呢?二、新课讲解1.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a. 教师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计算饮料的混合比例等。
教师考编教案数学范文模板
学科:数学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能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方程表示圆的条件的探究,提高学生探索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学生创新,勇于探索。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
2. 难点: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及标准圆方程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黑板3. 教学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 复习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半径。
2. 提问:已知圆心为(1,-2)、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什么?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1. 提问:方程是什么图形?方程表示什么图形?任何圆的方程都是这样的二元二次方程吗?(通过此例分析引导学生使用配方法)2. 提问:方程什么条件下表示圆?(配方和展开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完成,教师最后展示结果)将配方得:3.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方程分类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3种情况,即圆的一般方程表示圆的条件。
从而得出圆的一般方程式:4. 由学生归纳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
三、例题讲解1. 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数学考编教案万能模板范文
一、课题:《数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性质;(2)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如加减乘除;(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耐心的学习态度;(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数的性质、简单的数的运算。
2.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中易错点的识别与避免。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概念和性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数的概念,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感知;2. 讲解数的性质,如奇偶性、质合性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3. 讲解简单的数的运算,如加减乘除,并强调运算顺序和法则。
(三)小组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2.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布置一些简单的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3. 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
(五)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公招数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分数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讲授法: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分数?”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例题:“计算:1/2 + 3/2”,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运算步骤。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例题:“计算:1/3 + 1/4”,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运算步骤。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题目:(1)计算:1/2 + 3/4(2)计算:2/3 - 1/6(3)计算:5/6 + 1/2 - 1/3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编笔试数学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运算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加法运算练习册、算盘、计数器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加法运算练习纸、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加法运算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中发生了什么事吗?谁可以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加法运算,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三)小组合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加法运算练习册。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共同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运算题目。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加法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批改并讲解正确答案。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运算题目。
2. 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数学书面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
(2)不同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探究。
(2)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实际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课堂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3. 实物教具、模型等。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公招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的意义,能够识别和读写简单的分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识别和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2. 分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分数卡片3. 分数图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说出苹果的个数。
2. 教师提问:如果这个苹果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苹果的几分之几?3. 引入分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分数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组成。
2. 教师讲解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3. 教师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分数的初步认识。
3. 教师提问:谁能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4. 学生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分数与整体的关系,通过分数图示让学生直观理解。
2. 教师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文科数学老师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文科数学课时:2课时年级:高二教材:《文科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能够进行函数的解析式求解、图像绘制和函数性质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2. 函数的解析式求解、图像绘制和函数性质分析教学难点:1. 函数性质的灵活运用2. 图像的绘制与性质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性质。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函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函数,举例说明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并掌握函数的三要素。
2. 函数的性质- 讲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函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函数图像- 讲解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包括坐标轴的绘制、函数图像的识别等。
- 学生练习绘制函数图像,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
2. 强调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布置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函数应用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函数概念、性质和图像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函数的解析式求解- 讲解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如换元法、配方法等。
- 学生练习求解函数解析式,教师巡视指导。
2. 函数性质的应用- 结合实例,讲解函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函数的最值、解不等式等。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函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函数解析式求解和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考编数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标题[例如:《分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整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
-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 能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课件图片、实物教具(如分数卡片、小棒等)。
- 教学视频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 学生准备:- 携带分数卡片、小棒等学习工具。
- 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 新课讲授:- 环节一:初步感知,以旧引新- 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教具展示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 环节二:深入理解,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练习,并讲解计算法则。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环节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整数的知识解决。
-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学习经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数学在编教师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了解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数学思维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数学教材、案例资料等;2.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等;3.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数学思维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引出数学思维方法的概念;(2)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新授(1)讲解数学思维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3)引导学生总结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步骤。
3. 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数学思维方法;(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类似问题?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5. 总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2)强调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数学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2.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3.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考编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掌握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推导过程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以及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建筑中为什么要使用三角形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此在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勾股定理,了解三角形中的特殊关系。
(二)新课讲解1. 呈现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推导勾股定理:a. 通过画图,展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两条直角边的关系。
b.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两条直角边的关系,从而得出勾股定理。
3. 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a. 呈现实际问题,如:测量一根斜边长度为10m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c.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三)课堂练习1. 呈现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勾股定理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勾股定理1.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推导过程:观察、实验、探究3.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掌握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优秀公文数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掌握公文写作的格式和结构。
(3)提高学生运用公文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公文写作态度。
(2)激发学生对公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公文写作的格式和结构。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公文写作的语气和措辞。
(2)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调整公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公文写作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2)提问:什么是公文?公文有哪些特点?2. 讲授新课(1)讲解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包括:格式、结构、语言、标点等。
(2)结合实例,分析公文写作的格式和结构,如:标题、正文、落款等。
3. 案例分析(1)挑选一篇优秀公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从格式、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2)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操作(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撰写一篇公文。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找出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撰写公文的格式、结构、语言等方面是否符合规范。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公文写作比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参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了解公文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考编第一课时教案模板数学
考编第一课时教案模板数学教案名称,数学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3. 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教材、板书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
二、讲解(2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如数字、运算符号等;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时间等;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练习(15分钟)。
1. 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数学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2. 教师在学生解答完毕后,进行讲解和答疑。
四、归纳总结(10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2. 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数学水平。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教师布置适量的数学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2. 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明白了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公文数学第一节复习十以内的加法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上学期所学内容,难点是复习10以内加法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
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
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
(幼儿分组检查)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
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
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 三、结束部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公文数学第二节复习20之内的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思想。
3.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对不同的算式能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1.理解“凑十”法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2.你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第一名呢?谁猜对了呢?让我们看看比赛的情况吧!二、展开。
(一)列出算式。
1.估算:比赛结束了,现在你认为谁是第一名呢?(遥控)2.有什么办法能够确切地知道谁第一呢?8+5 4+8 7+8 4+9 7+4(二)算法多样化。
1.我们先算一算小猪的总成绩。
会算的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不会算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2.交流算法。
(1)8+5=9+1+1+1+1=13 数的(2)8+5=8+2+3=13问:为什么把5分成2和3,不分成1和4?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凑十法)(3)8+5=5+5+3=13问:为什么把8分成5和3?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凑十法)(4)8+5=10+5-2=13问:明明是加法为什么要减去2?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多加再减)(三)凑十法。
1.观察比较:这两个凑十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2.用你喜欢的凑十法计算一下小兔的总成绩。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认为凑十时是分大一点的数方便,还是分小一点的数方便?3.用拆小数凑十的方法分别算一算其他三只小动物的总成绩。
谁得第一名?公文数学第三节5以内的减法活动目标: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材料与环境创设: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3、 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二、幼儿剪“春”要求: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
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三、比较“春”字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五、延伸: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公文数学第四节复习5以内的减法活动目标: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复习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活动难点:复习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材料与环境创设: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3、 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二、幼儿剪“春”要求: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
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三、比较“春”字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五、延伸: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公文数学第五节10以内的减法一、活动目标:1、10以内的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二、活动准备: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抢答器(鼓、腰鼓、锣)三个,统计牌一个,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图片各一张。
3、水果卡片若干,礼花一个,胜利、失败、欢快的音乐各一首。
活动重点:10以内的加法掌握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三、活动过程: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3-2=1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每个方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米老鼠队可以选择唐老鸭队和小熊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师:你们选谁?唐老鸭队接受挑战,请听题。
(唐老鸭队可以是任意队员答题。
答题是否正确由挑战队判断,答对拍三下,答错拍一下。
)恭喜唐老鸭队得到一个水果。
现在请唐老鸭队出题。
五、活动总结:教师针对幼儿今天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公文数学第六节复习10以内的减法一、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二、活动准备: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抢答器(鼓、腰鼓、锣)三个,统计牌一个,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图片各一张。
3、水果卡片若干,礼花一个,胜利、失败、欢快的音乐各一首。
活动重点:10以内的加法掌握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三、活动过程: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3-2=1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每个方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米老鼠队可以选择唐老鸭队和小熊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师:你们选谁?唐老鸭队接受挑战,请听题。
(唐老鸭队可以是任意队员答题。
答题是否正确由挑战队判断,答对拍三下,答错拍一下。
)恭喜唐老鸭队得到一个水果。
现在请唐老鸭队出题。
五、活动总结:教师针对幼儿今天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公文数学第七节1到10的总复习活动名称:10以内的减法1、通过游戏学习10以内的减法,初步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减法运算做预备。
活动准备:每人10要根小棒;挂图一幅活动的重难点:重点是总复习1-10减法,难点是学生掌握情况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三、公文数学工作内容—10以内的减法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出示火车背景图,①师:小兔子要出去玩,每列火车都有10节车厢,现在火车还没有装满,请小朋友算一算,还能装下几只小兔子?(幼儿计算出得数后,教师提问幼儿是怎样算出来的。
同时引出减法算式,如:10-7=3②变换小兔子的数量,请幼儿继续计算。
3、游戏:数小棒。
每个幼儿手里10根小棒,教师任意说出10以内的数字,请幼儿拿出相应数字的小棒,列式并计算剩余的小棒,再点数验证。
4、请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编减法运算题,其他幼儿列式并计算得数。
5、游戏:手指游戏。
幼儿2人一组任意出手指,用大数减小数,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6、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