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全套完整版)
圆锥的认识说课(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 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 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在教 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既能创设教学情境,又能将抽象 的知识直观化,更加直观地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本课我将采取“引导 ——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根据实情进行二次 加工的农远资源课件,更加优化本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 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得。
轻松,记得牢固。整个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应用资 源合理组织学生求知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理念。
板块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30平方厘米,高5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3分米。 (3)底面直径12厘米,高是10厘米。 (4)底面周长31.4厘米,高6厘米。
为了巩固圆锥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问学生:“在生活中, 你还见过那些圆锥形的物体?”想一想、说一说。 并开展小游戏:学生抢答出屏幕上圆锥形物体的名称。 揭示课题,板题:圆锥的认识
2、认识圆锥的特征 我先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圆锥形实物,再让学生观看动画,在生动 有趣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接着让学生拿起圆锥模型,小组同学相互说说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圆锥是什么样子的?在脑中建立圆锥的模 型。
2.求下面各物体的体积。(单位:厘米) 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题:把一个体积是60立方厘米的圆柱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 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讨论,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全单元】课件
13、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 3 )倍,周长扩 大(3 )倍;面积扩大( 9 )倍。
14、小铁环直径6分米,大铁环直径8分米。小铁环和大 铁环半径的比是( 3:4 );周长的比是( 3:4 ); 面积的比是( 9:16 )。如果它们滚过相同的路程, 则转动的圈数的比是( 3:4 )。
(二)复习平面图形的特点及关系
提问:我们先复习平面图形。那对于这些平面图形你又有哪些了解 呀?那这样吧,你可以结合这几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和 小伙伴商量商量,建议大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果有困难可以 向老师举手示意。
课件出示: (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
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我们学过哪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 (3)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 (4)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些什么? (5)圆与上面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哪些特点?
监控: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梳理出表格)
二、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
(三)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公式
立体图形 棱长总和 表面积
体积(容积)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二、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
(三)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公式
课件出示:
二、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
(三)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公式
提问9:这些图形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圆锥的体积再 乘 1 即可。)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1、第一单元负数单元分析: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
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数轴表示正负数课时安排: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1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数的运算(二)、式和方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二)、式和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综合法、分析法解决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列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列方程、解方程的步骤。
教学重、难点:1、掌握综合法和分析法。
2、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3、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二)解决问题一、知识总结1、解决问题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1)综合法:从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的关系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
(2)分析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2、用算术法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条件;(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列式计算;(4)检验并写出答语。
二、教学过程例1 东城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250个,18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加工50个。
照这样计算,提前几天就能完成生产任务?仿练:六年级办公室买进一包白纸,计划每天用25张,可以用20天。
由于注意了节约用纸,实际每天节约了5张,实际比计划多用多少天?例2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30km 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2小时两列火车在途中相遇。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km,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仿练: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4km。
货车每小时45km,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36km,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3 2012年4月某地区的平均降雨量为30mm,去年同期该地区的平均降雨量为80mm。
该地区4月份的平均降雨量比去年减少了百分之几?仿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某小学举行了红歌赛,六(1)班合唱队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例4 修一条长200m 的水渠,第一天修了50m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52,还剩多少米没修?仿练:某厂为支援抗震救灾赶制1600顶帐篷。
第一天生产了总数的41,第二天生产了余下的52,还剩多少顶没有生产?例5 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它的3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15米,还剩下30米。
小升初专题复习-植树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方法二:方程法。可以设兔有 x 只,鸡有(35-x)只,它的总腿数是 94 条,建立等量关系式是鸡的腿(条)数+兔的腿(条)数=总腿数。 【答案】方法一:假设全是鸡 兔:(94-35×2)÷(4-2)=12(只) 鸡:35-12=23(只) 方法二:解:设兔有 x 只,则鸡有(35-x)只。 4x+(35-x)×2=94
若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至少要种( 14 )棵树。 6.妈妈在一次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用 88 元买了 12 瓶消毒用品,其 中每瓶医用酒精 9 元,每瓶 84 消毒液 4 元,医用酒精有( 8 )瓶,84 消毒液有( 4 )瓶。
二、选择。(18 分)
1.(江西·抚州)在一条长 2500 m 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 50 m 架
【答案】红旗:400÷8=50(面) 黄旗:8÷2-1=3(面) 50×3=150(面) 答:学校应准备红旗 50 面,黄旗 150 面。
【对应题型一】
1.(江苏·宜兴)街道居委会要在一条长 120 m 的街道两旁插彩旗(两头 都要插),计划每隔 8 m 插一面彩旗,共需要插( 32 )面彩旗。 2.一个正方形池塘的边长是 12 米,要在池塘四周每隔 2 m 栽一棵树,
A.40 B.41 C.80 D.82
6.育才小学举行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共 20 道题,做对一道得 10 分,做 错一道倒扣 6 分,小敏得了 72 分,她做对了( C )道题。
A.4 B.10 C.12 D.14
三、解决问题。(50 分) 1.(贵州·黔西南)绿化队要在一段公路的一旁栽 85 棵树,并且两头都 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 5 米,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5 分)
28÷4-1=6(次) 6×3+(6-1)×2=28(分钟) 答:全部锯完需要 28 分钟。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新颖有趣的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既深入体会温度计表示温度的特点,同 时暗伏了负数大小比较的后继知识。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 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板块四、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 本节课我是将“认识负数”与“负数的意义”两节教材有效进行整合, 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的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我 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 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
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数和 负数的基础上,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 ,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 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正数和负数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 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负数》的课时内容《正数和负数 》。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 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 生对所学过的数也能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 习兴趣。情感性目标也应能落实得比较到位。 不足之处:老师在语言总结上,应该更为简洁;正数在日常生活中,正号省 略不写,有个别学生还未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
⼈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第⼀单元负数第⼀课时负数的认识【学习⽬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正数、负数表⽰⽣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主探究1.感知负数。
(1)-3℃和3℃表⽰的意思⼀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出来。
我的结论:①-3℃表⽰,3℃表⽰;②它们表⽰的意义相反;(2)0℃表⽰什么意思?0℃表⽰淡⽔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0℃⾼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1)2000.00表⽰。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我的想法:。
你能⽤⾃⼰的语⾔描述⼀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分类吗?3.做⼀做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1.⽉球表⾯⽩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的海拔⾼度为0⽶,珠穆朗玛峰⽐海平⾯⾼8844.43⽶,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约⽐海平⾯低155⽶,它的海拔⾼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第⼀单元负数第⼆课时直线上的负数【学习⽬标】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正负数的⽅法,学会⽤正负数表⽰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填⼀填。
(1)⼀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上车,记作()⼈;7⼈下车,记作()⼈。
(2)阳光⼩学今年招收新⽣300⼈,记作+300⼈,那么-420⼈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 比例尺(3)【教案】
教学笔记第3课时比例尺(3)教学内容教科书P53例3,完成教科书P57~58“练习十”中第9、11题。
教学目标1.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图上距离,并完成相应平面图的绘制。
2.在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图上距离,并完成相应平面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作图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出示问题,导入新课师:小明、小亮、小红想在一幅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他们想请大家帮帮忙。
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3。
师:请你想一想,要想帮助他们三人完成这幅平面图,要用到什么知识呢?【学情预设】预设1:要用到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预设2:要用到比例尺的知识。
师:真是一群会思考的孩子,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助小明、小亮、小红完成这幅平面图。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板书课题:比例尺(3)]【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初步了解到要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1.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师: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知道了平面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
预设2:知道了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
要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师:要想解决问题,该怎么做呢?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说出:先要求出小明家、小亮家、小红家分别到学校的图上距离,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出位置,还要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2.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吧!【学情预设】预设1:10000cm=100m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00÷100=2(cm)小亮家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400÷100=4(cm)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50÷100=2.5(cm)预设2:200m=20000cm 400m=40000cm 250m=25000cm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审题,理解题意,明确首先要求出图上距离,再按照相应的方向标出位置,并把数值比例尺化成以m 为单位的线段比例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时代在发展,知识不断深入,学生不断改变,教师自己的教案,也要时刻进行创新和修改。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写出一个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1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学教材、整理梳理、巩固练习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
1、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
(3)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2、4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3、小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二、基础练习。
1、展示一(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 ),后退10m记作( )。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 ),下降50m记作( )。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记作( )。
要求:1、独立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3、展示二(1)读一读,填一填。
37,-78,+20,-5,0,+121, 98, -1000, -13, 34, -34。
负数正数最后剩下一个数没有填入上面的框中,这个数是( ) 。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1.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小升初专题复习《探索规律》优质教学课件
考点梳理
知识要点
名师点睛
1.一组数中,在相邻的两个数的和、差、 根据规律找到空缺
数字中 倍、商(比)的关系中发现规律。2.一组 的数后,注意与前后
的规律 数中,每个位置上的数分别是它所在位 数运用规律检验。
置序号的平方或者立方。……
根据图形的排排列列特点,找出图形的排
( □ ),前 62 个图形中共有△( 16 )个。
7.(河南·漯河)
……黑白珠子一共有 254 颗,按照这个规律
穿下去,这串珠子的最后一颗是( 白 )颜色,这种颜色的珠子在这串
珠子中一共有( 191 )颗。
课时训练 23 探索规律
一、填空。(第 1 小题 6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34 分)
80÷(2+3+2)=11(组)……3(盏) 11×2+2=24(盏) 11×3+1=34(盏) 答:其中有 24 盏红灯,34 盏蓝灯。
2.实践探索。(14 分)
准备:(1)若干个棱长 1 cm 的正方体。
(2)一个接一个拼接起来。(如下图)
探索:正方体个数 图形
1
( 6 cm2 )
2
( 10 cm2 )
图形中
可通过观察、分析、
列规律。通常有对称、组合、按顺时针
的规律
猜想等方法探索。
(逆时针)旋转变换……
算式中 先要真正观察算式与结果的特点,再根 可运用计算器计算,发
的规律 据规律计算出这一类算式的结果。
现得数的规律。
数形结 合中的
规律
通过考虑图形的排列、次序与数的排 可将“形”转化为“数”,
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找规律填数。
(1)2,3,5,7,11,13,17,( 19 ),23……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教学准备:故事视频、探讨表格。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鸡8 7 6 5 4 3兔0 1 2 3 4 5脚16 18 20 22 24 26(2)、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3)、用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2x+(8-x)×4=262x+8×4-4x=2632-26=4x-2x2x=6x=38-3=5(只)2、小结解题方法:教师: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小结: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
用方程解更直接。
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
(1)、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
【全文】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全套课件(4课时)
7.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举手回答: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周
长与面积?
b
说一说他们 的公式分别 是什么?
a
C=2(ɑ+b) S=ab
C=4a S=ɑ2 a
h a S=ɑh
r
h
a S=ɑh÷2
a h
b S= (ɑ+b)h÷2
S=πr2 C=2πr =πd
知识梳理 8.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巩固练习
如果一个正方形能够被分割为若干个边长不等的小正方形, 则这个正方形成为完美正方形。下面的正方形是已知包含 21个小正方形的完美正方形(称为21阶完美正方形),这 个迄今为止最小阶数的完美正方形,分割方法如图所示, 其中小正方形中心的数字代表其边长。请计算这个完美正 方形的边长。(单位:厘米)
(1)长方体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圆锥的侧
(2)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都是长方形。 面展开是 (
一个扇形。
×)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4厘米。
8倍( √ )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6倍。( × )
(5)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的3倍。
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50+35+27=112(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 的周长是112厘米。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6 整理和复习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测量(2)
复习导入
立体图形都是由面组 成,那么我们就来一 起复习。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全)
第一单元负数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实验教材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的主要区别在于: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不再使用“数轴”这一名词。
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将“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改编为“不出现数轴概念,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从内容安排上,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四、单元课时安排1.负数的认识……………1课时;2.直线上的负数……………………1课时;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教材:第2-4页,2、教参:第11-13页。
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