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校数学集体备课教1

合集下载

主题六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题六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题六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一)教学内容:聋校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聋校数学备课的内容与要求、备课的步骤、备课应注意事项。

2.使学生会拟定学期、单元、课时等教学计划。

3.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科学的教学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聋校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步骤。

教学难点: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十五、十六课时)。

教学过程:一、问题研讨,引入新课1.问题分析问题:某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层次不明、思路不清,知识含混,聋生不知所向等,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师知识理解不全面、课前准备不充分等。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所致。

2.什么是备课,备课的内容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说明)二、理实结合,学习新知(一)备课的概述[理论研讨]1.含义:教师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通常称为备课,又称作教学设计。

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思、设计教学环节及其细节,对教材作出进一步的教学法的加工。

2.意义:(1)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2)是减轻课后批改作业和个别辅导基础;(3)是实现教学活动良性循环的关键。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且又是一项精益求精、没有止境的工作。

(二)备课(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组内交流—组间交流)(1)备课的内容有那些,其要求是什么?(2)你对这些要求是怎样理解的?例举说明。

2.概括讲解——备课的内容与基本要求(1)备教材(重点)——要求做到五个弄清:①弄清大纲(课标)的精神:了解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要求、教材全貌等。

②弄请教材体系:首先弄清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初步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感觉与认识,从整体到局部,了解各册、掌握全册、深钻本节;各册知识发展情况,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地位,把握知识结构。

特殊教育学生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特殊教育学生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认识数字1-10》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读写。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1-10的读写和认识。

2. 教学难点:数字的准确读写和数字之间的转换。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视觉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

3. 动手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10。

2. 认识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2)教师示范读写数字,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练习读写数字,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活动(1)数字连线: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将数字卡片连线。

(2)数字找家: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的顺序,将数字卡片贴到对应的数字上。

4.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数字。

2. 数字转换(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写出对应的数字。

(2)学生分组练习数字转换,教师巡回指导。

3. 动手操作(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用积木搭建对应的数字。

(2)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活动(1)数字抢答: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迅速说出对应的数字。

(2)数字找朋友: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将数字卡片配对。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质量。

3. 定期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数字1-10的掌握程度。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训练课程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训练课程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训练课程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整数运算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整数的概念,并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整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备好黑板、白板、粉笔、讲义等教学工具。

2. 学生每人备好笔、纸。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教师将一个关于负数的实际问题呈现在黑板上:“小明每天存零花钱,如果存入100元,父亲会给他200元奖励;如果存入-100元,父亲会扣除100元。

请问小明存入-100元后,父亲会给他多少奖励?”引导学生思考,并让他们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步骤二:整数运算规则讲解1. 教师通过多个示例,详细讲解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强调正确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教师让学生大声朗读和记忆整数的运算规则,并进行口头练习。

步骤三:认识问题教师提供一些实际场景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出问题的数学表达式。

步骤四: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完成一些整数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在黑板上逐步进行解答,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2. 教师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整数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步骤五:实践运用教师提供几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整数运算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写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步骤六:总结和巩固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整节课的内容,并核对练习题答案。

学生将解题思路写在笔记本上,以备复习与巩固。

教案二:几何图形的性质探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辨识和描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几何术语描述几何图形。

3. 学生能够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1. 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辨识和描述。

2. 准确运用几何术语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1. 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特殊学校数学优质课教案

特殊学校数学优质课教案

特殊学校数学优质课教案教案标题:培养特殊学校学生数学兴趣与能力的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特殊学校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应用:数的读写、数的分类、数的计数和排列组合。

2. 运算与应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原则和应用。

3. 几何图形与应用:几何图形的辨认、特征和应用。

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提供具体生活实例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引入一个有趣的数学迷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2. 理论讲解与示范(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具演示等方式,讲解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3. 实践练习(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合作练习,通过小组内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应用(10分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和应用实践。

5. 总结归纳(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体会。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鼓励学生在家庭、社区中寻找数学问题应用的场景。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数学教具,如数学棋盘、计算器等。

3. 学生小组合作练习材料。

4. 教师准备的数学问题和实例。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在课堂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定期进行学生小组活动的评价,了解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贡献。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和针对性的反馈。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供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和挑战。

特殊教育中班数学教案大全

特殊教育中班数学教案大全

特殊教育中班数学教案大全一、教案简介特殊教育中班数学教案大全为特殊教育中班学生设计的一套数学教案。

特殊教育中班学生多为有学习困难、智力发展迟缓、自闭症等特殊需求的学生。

这套教案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通过直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例如数量、大小、形状等。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增强学生数学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教案内容1. 教案一:认识数字活动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及其对应的数量,并能进行简单的数字排列。

教学活动:- 使用卡片、玩具等教具,教学数字1-10的认识。

- 将数字卡片混合在一起,让学生按照数字大小的顺序排列。

-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找出给定数量的物品。

2. 教案二:数数游戏活动目标: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并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含义。

教学活动:- 利用实物或图片,给学生展示一定数量的物品,并让学生大声数出物品的数量。

- 设计数数游戏,让学生按照指定的规则数出物品的数量,例如“数到3停下来”。

3. 教案三:形状与空间活动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并能将形状分类。

教学活动:- 使用图形卡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 设计游戏,让学生找出指定形状的物品,并分类放置。

- 利用操纵玩具,让学生模仿拼图的方式搭建各种形状。

4. 教案四:量与度量活动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数量的比较与测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度量活动。

教学活动:- 利用容器、秤等教具,让学生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和容量大小。

- 制作简易的计量尺,让学生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

- 设计小组游戏,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物品进行排序,例如按照大小、重量等进行排序。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特岗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特岗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具(分数卡片、纸片等)。

2. 学生:准备好操作分数的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回顾整数、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与分数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授1. 引入分数的意义: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表示方法:a. 分数线的画法。

b. 分子、分母的含义。

c. 分数的读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分数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分数进行读写。

2. 学生分组进行分数卡片操作,巩固分数的表示方法。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分数的性质:a. 分数的大小比较。

b. 分数的加减法。

c. 分数的乘除法。

2.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a. 举例说明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应用实例。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分数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2. 学生分组进行分数计算竞赛,提高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性质和实际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辅导课程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辅导课程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辅导课程优秀教案范本一、引言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辅导课程中,教案的编写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工具。

本篇文章将分享一份优秀的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辅导课程教案范本,旨在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启发。

二、教案概述本次数学辅导课程的主题为“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他们对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课堂时长为40分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运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能够准确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能够运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与示范-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表,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 分组合作训练-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每个小组中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整体梳理与总结- 整理学生的答案和方法,共同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

5. 拓展与应用- 给学生进行一些变式题和应用题的练习;-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六、教学评价1. 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2. 练习题和作业的批改与分析;3.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估;4. 同行评价与经验总结。

七、教学延伸为了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在后续课程中增加更多的练习和拓展内容。

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境,以任务型学习为基础,开展更多的项目和小组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数学特教班教案

初中数学特教班教案

初中数学特教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理解和记忆。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记忆。

(2)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已学过的角的分类,引导学生回顾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特殊角吗?特殊角有哪些?(3)总结:特殊角是指一些具有特定大小和位置的角,如30°、45°、60°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探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总结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教师讲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强调记忆方法。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技巧。

4. 巩固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总结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次强调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举例说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小学数学特岗备课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特岗备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概念、公式、方法等。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合作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概念、公式、方法等。

-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 教科书、课件、教具等。

- 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2. 教师准备:- 备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 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指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知讲解- 逐一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课堂练习-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程度。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评价。

3. 课后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特殊教育数学教案

特殊教育数学教案

特殊教育数学教案1. 教案基本信息- 科目:数学-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学生类型:特殊教育学生-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 教学内容2.1 教学知识点- 加法概念: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概念: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加减法运算规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加减法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2.2 教学资源- 教材: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材- 教具:计数器、算术题卡、实物模型等- 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卡片等2.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加减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 讲解加法概念和运算规则,举例说明。

- 讲解减法概念和运算规则,举例说明。

3. 课堂练习:- 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

-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答案的验证。

4. 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以及合作能力。

-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其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4. 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5. 教学计划- 下一节课内容: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数字5-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字5的基本概念,学会用数字5进行计数和表达。

-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数字5,进行相关的计数练习。

第4章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 1-2节解读

第4章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 1-2节解读
第三次:上课和设想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根据上 课的具体情况,不断区别哪些地方顺利,哪些地方困难, 对设想进行调整,再备课。
一篇课文,三次备课,坚持三年,于漪成为上海市著名的 语文教师。
33
前一页 休息
名家备课故事:教师要用终生来备课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故事: 一个在学校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历史老师,上了
34
前一页 休息
肖川 教科出版社 2008
35
前一页 休息
名师备课
隐性备课最重要——于永正 “全程备课”三步曲——赵景瑞 “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王崧舟 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每一堂课——陈慧芳 10年备一课——徐斌 系统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板块备
课 ——张化万
36
前一页 休息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解法 演示法 课本 谈话法 练习法 教具
学具(教师) 多媒体
讲解法 演示法 课本
谈话法 讨论法 教具
练习法
学具(自带)
引导发现法 多媒体
优点或改进 建议
启发不足,主体 性体现不够
学具:适时、 适量、适度
启发式教学,合 作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
3
前一页 休息
第四章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
10
前一页 休息
五、讲评课
1、概念: 讲评课是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补缺补漏的课型。
2、结构: 5步:测验小结—阅读试卷—错误分析—订正错误—布 置作业
11
前一页 休息
六、综合课*
综合课是既要检查复习,又要传授新知识的课型。
这种课是在教学实际中,常常是在同一课中体现几 项任务,既检查复习,又传授新知识,还进行复习 巩固及进行一些技能技巧的训练。它要根据教材、 教学任务的目的来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其结构同新 授课。

高中特殊教育教案数学

高中特殊教育教案数学

高中特殊教育教案数学
教学内容: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规则;
2. 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3.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整数的加法与减法规则;
2. 进行实际运算并解答相应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整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 解决整数运算中出现的困难。

教学方法:
1. 讲解与示范:通过板书、教师讲解和示范计算示例;
2. 练习与讨论:分组练习、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3. 游戏与活动:通过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入,复习整数概念及加减法规则;
2. 教师讲解整数加法与减法规则,并进行示范;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一些整数运算问题;
5.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点回顾。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合作能力等;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完成作业能力;
3. 学生的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整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尝试应用整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学生可以尝试进行更复杂的整数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整数概念及运算规则;
3. 学生对整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集体教育教案

数学教育集体教育教案

数学教育集体教育教案标题:数学教育集体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步骤二: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讲解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和特点。

步骤三:示范演练1. 教师通过示范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2. 学生根据示范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

步骤四:合作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或完成一个数学任务。

2.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互相帮助和分享解题思路。

步骤五:展示交流1. 学生代表小组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步骤六: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相关的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七:反思总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2. 学生总结学习中的困难和收获,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更多的数学练习和探索。

2. 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竞赛或参观数学展览,拓宽数学视野。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解题过程,进行形式评价。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个人总结,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特殊教育学校中班数学教案

特殊教育学校中班数学教案

特殊教育学校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目0-10,能够正确地将数目0-10与相应的数量联系起来。

2. 熟练掌握数目0-10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了解数目0-10的基本数学操作,包括加法和减法。

4. 建立数目0-10的基本数量感知,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数目。

5.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数目0-10的认识和数量感知。

2. 数目0-10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数目0-10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或数字磁铁。

2. 数学游戏教具,如数字拼图、计数棒等。

3. 数学工作纸,如填空题、连线题等。

4. 彩色计数棋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数学课程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2. 基础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利用数字卡片或数字磁铁,依次展示数目0-10,并要求学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量。

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熟悉数目0-10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数目感知活动(15分钟):教师分发彩色计数棋子给学生,然后出示一个数字,要求学生用相应数量的计数棋子来表示这个数字。

教师可提问学生,“如果我有3个苹果,你能用计数棋子给我展示3这个数目吗?”鼓励学生参与回答,并互相交流。

4. 数目识别和运算(20分钟):教师利用数字卡片或数字磁铁,出示两个数目,然后进行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

例如,教师出示数字8和数字5,问学生哪个数目更多,为什么?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对数目的比较和运算能力。

5. 数学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数学游戏,如数字拼图或计数棒游戏。

游戏中,学生需要根据提示完成相应的操作,提高他们对数目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

6. 练习和巩固(15分钟):教师分发数学工作纸,包括填空题、连线题等,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目0-10的认识和运算。

7.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简要总结。

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案

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案

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
科目:数学
教案标题:加法与减法运算练习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定义。

2. 能够熟练进行数字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与减法的定义
2. 数字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
1. 适当引导学生掌握进位与借位的方法
2.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XX小学数学教程》
2. 教学投影仪
3. 教学素材:小学生数学习题
4. 讲义与练习册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加法与减法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加法与减法的例子。

2. 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简单的加法与减法题目,引导他们尝试解答并讨论解题方法。

3. 讲解: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投影仪展示数字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讲解进位、借位的概念。

4. 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及讲义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加深他们的印象。

5. 延伸: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并掌握相关
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互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
提高学习效果。

一年级特殊教育启智班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年级特殊教育启智班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年级特殊教育启智班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及教案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年级特殊教育启智班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一:特殊教育培智班《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综合实践课)教者:益阳市沅江特校陈星任教班级:启智四班(一年级)教学内容:巩固复习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课型综合实践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能根据他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景中识别这些图形,感受这四种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物辨别、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堂是有趣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四种平面图形的区分及特征辨别。

重、难点突破方式:1、通过看、找、认、画、拼等手段,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创设现实情景,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3、课前稳定情绪,多利用奖励措施吸引学生注意力,尽量将课件演示内容活动情境化(用操作活动来帮助理解课件内容)。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法、代币法(奖励刺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图形纸制品若干、学具(数数棒)、奖励用品若干。

教学过程:一、印一印(导入活动)活动一:变魔术在讲桌上一字排开四种物体共4个,用纸盒围在讲桌上,用盖印章的方法,在纸上用物体变出平面图形,展示给学生。

师:谁知道怎么变出来的?谁想来印?一名学生上来变魔术,出示印好的图形,下面学生猜由什么物体印的,初步巩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也可分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动手的过程)师:老师想知道,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设计意图:此活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一个由立体图形变出平面图形的魔术,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

小学特教数学教案

小学特教数学教案

小学特教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运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加法计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引出加法的概念。

二、讲解加法运算原理和方法(15分钟)
1. 老师给学生讲解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加法运算中的进位概念。

2. 老师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步骤,并进行练习。

三、练习加法运算(20分钟)
1. 老师让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的练习题,包括简单的加法计算和进位加法计算。

2. 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计算结果,老师进行批改并指导。

四、巩固和拓展(10分钟)
1. 老师让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的游戏,提高学生对加法运算的兴趣和能力。

2. 老师布置加法运算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五、总结教学内容(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讲解、练习和游戏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法运算。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优秀教案范本巩固基础数学概念的互动学习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优秀教案范本巩固基础数学概念的互动学习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程优秀教案范本巩固基础数学概念的互动学习活动教案名称:巩固基础数学概念的互动学习活动教案编写人:XXX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互动学习活动,学生将能够:1. 巩固基础数学概念,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在数学领域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白板、标志笔、教学卡片(含数学例题)、计算器。

2. 教学环境:教室(设有互动学习区域)。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在白板上呈现上一节课复习内容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以激发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学概念。

步骤二:互动学习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都会收到一套教学卡片,卡片上列出了不同难度的数学例题。

1. 学生A选择一张卡片上的数学例题,将其展示给学生B,学生B 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出来。

如果学生A和学生B顺利完成,则可以交换角色。

2. 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并相互讨论解题思路。

3.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三:小结与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互动学习活动的过程,总结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的经验和技巧。

四、教学延伸活动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额外的数学练习题,并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巩固他们在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数学概念。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互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以及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应进行教学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措施。

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为下一次的教学提供参考。

注意事项:1. 在互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 教师应注意小组之间的合作氛围,鼓励学生彼此合作、相互帮助。

3. 严禁针对学生个人进行不当批评或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

特校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特校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特校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题:准备课教学要求:1、通过使用挂图和教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少”、“大、小”、“长、短”、“上、中、下”、“左、右”等常用的词语的含义。

2、通过实物、图片等学具的教学,使学生能通过操作进行简单的分类。

3、通过实物或教具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4、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方法,会写横、竖、拐弯。

5、通过课文插图对刚入学的聋哑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的教学,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知道“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方法,会写横、竖、拐弯。

教学时间:1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的: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聋哑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常规教育。

1、认识同学、老师。

2、说明上课要求:师生问好,上课要坐好,有事要举手,不要随便讲话。

二、带学生参观学校环境。

三、看图教学。

图一:1、教师对照书上的插图进行启发,引起学生看图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介绍:这幅图是新学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2、指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

3、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上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图中有几名学生?几名老师?图二: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

2、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校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执教:彭善娥2014年9月15日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退位减法。

2、使学生能够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理解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的图意,并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3、使学生初步了解求总数,求剩余和求另一个加数表格形式的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根据条件和问题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难点:溱+法及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20根小棒
课时数:1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上的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四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能正确地计算
9+2、9+3、9+4。

教学准备:复习和练习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写得数。

9 +()=10 9 + 1 + 1=□
9 + 1 + 2=□
9 + 1 + 3=□
2、看卡片口答。

2 4 6 8 9
1 1 1 1 1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拿出装皮球的纸盒。

提问:纸盒里一共有多少个格子?教师指着让学生数一数。

(10个格子)
教师在盒里放9个皮球,盒外放2个皮球。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
提问:9加2得多少?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如果学生回答是数出来的,是从头数的或从9接着往下数的,教师可以先说这个方法是可以的。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不数实物,该怎样想呢?
盒子里有9个皮球,想一想,还差几个皮球就凑成10个?
从盒子外边的两个皮球拿出一个,装到盒子里去,盒子里现在有几个皮球?(要学生说出盒子里有10个皮球)盒子外面2
个皮球,拿了其中的1个到盒子里后,还剩下几个皮球?(剩1个)现在盒子里是10个皮球,再加上盒子外面的1个皮球,一共是多少个皮球?(10加1是11)想一想,为什么要先拿1个皮球放在盒子里?(9添1是10)
教师着重说明:要把9凑成10,就想9加几得10。

9加1得10。

先放进去1个和9个凑成10,盒子外面的皮球分成1和1,盒子里有10个,再加上盒子外面1个就是11个。

9 + 2 =11
1 1
10
9加2得10,10再加1得11,所以9+2=11。

2、教学例2。

(1) 教学9+3,教师边讲边贴出小棒图,同时让学生仿照老师
在左边摆9根小棒,在右边摆3根小棒,接着在小棒的周围画上一个集合圈。

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计算: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就把3分成1和2,9加1凑成10,10再加2得12。

在启发学生说计算过程的同时,教师在算式下面注明“凑十”的过程。

9 + 3 =12
1 2
10
(2)教学9+4时,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教师作指导,指定一两
名学生说摆的过程。

同时教师在算式下面注明“凑十”过程。

教师边小结边板书想的过程:9加()得10。

10加()得()。

三、巩固练习。

做“做一做”的两道题
(1)先让学生用图片仿照书的图摆一摆。

(2)根据摆的过程,在算式下面填写“凑十”过程和得
数。

(3)说一说“凑十”的推想过程。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的一部分题目(即9+2、9+3、9+4),教师板书“9加几”,怎样计算这种题目呢?
五、作业。

练习四第1、2题
教后记:
本节课教学了9加几部分内容,初次接触到进位加法,初步接触了“凑十法”。

在一方面教学中通过图示说明,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让学生初步体会。

感受凑十的方法和过程。

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了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