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案)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想: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审美意识具有能动性。
在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乏美,我们缺乏的是审美的意识与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如果建立了审美意识,必然能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本课是美术常识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二是美术作品的含义;三是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让全体学生对“美”与“美术作品”有个大体概念,采用“发现----收集----创作----总结----巩固”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用具教具:教具——电子白板、图片、毛笔、陶罐、茶壶、小纸伞、团扇、折扇等。
学具——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彩色纸、石头、铁丝、颜料、彩笔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审美观念的形成;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的意识。
(2)过程:发现----收集----创作----总结----巩固。
方法:发现与收集、构思与创作、讨论与分析、总结与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审美鉴赏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是否准备了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
(在课前安排学生准备好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带了两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茶壶、水杯),还有这件仿制的陶器,请问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物品都是借鉴古代的艺术品演变而来的。
第一单元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思考三:美术鉴赏什么意义?
●培养审美鉴赏力; ●丰富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更好的认识和掌握世界; ●自觉的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
RENAISSANCE
工艺美术类
河南 信阳 《长信宫灯》
刺绣
RENAISSANCE
工艺美术类
陶器
景德镇瓷器
RENAISSANCE
工艺美术类
传统编织工艺
苗族少女头饰
RENAISSANCE
工艺美术类
皮影戏
剪纸工艺
RENAISSANCE
其他类别
标题三
RENAISSANCE
RENAISSANCE
RENAISSANCE
稳定 均衡
鲵鱼纹彩陶瓶
造型:底部呈尖底,方 便取水
图案:颈部绘平行条纹, 肩、腹部绘四方连续旋 涡纹。
彩陶漩涡纹尖底瓶
节奏 韵律
RENAISSANCE
对称与均衡
RENAISSANCE
对称与均衡
RENAISSANCE
节奏与韵律
RENAISSANCE
节奏与韵律
RENAISSANCE
对比与调和
RENAISSANCE
权利象征
审美
美的观念和形式美法则的产生
思考二:陶器从造型、纹样上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展
RENAISSANCE
彩陶纹样变化
具象-抽象
彩陶盆
彩陶漩涡纹尖底瓶
RENAISSANCE
青铜器纹样变化
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皿和工具。青铜器,主要跟三 个事情有关,一为食,二为权力,三为礼制。
“好吃”为“美”几乎成为千百年来相沿袭用的说 法,就是在今天的语言中也仍有遗留,吃到好吃的东 西,称赞:“美味!
湘美版高中美术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学设计 (1)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形成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社会约定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次课是对已有知识的提升与延伸。
3重点难点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什么是美请同学们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什么是美?教师出示几幅图片,请学生分析作品的美与丑。
然后教师归纳什么是“美”。
活动2【讲授】形式美法则的产生及内容、美术作品内涵、美术鉴赏的意义。
教师出示图片,与学生一起分析,注意多运用与形式美法则有联系的关键词:重心平稳、左右对称、连续、重叠、平衡、大小比例、节奏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形式美法则的内容都有哪些,美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明白: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
那么美术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要重点了解的问题。
出示一组图片,请学生分析这组图片是否属于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
然后教师总结:美术家为了审美目的而创作的作品,无疑是美术作品。
出示另一组图片,请学生分析这组图片是否属于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历史的积淀,实用功能淡化,审美功能凸显,其形制、色泽、装饰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因素,这类物品也属于美术作品;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当时价值不高非常普及的美术作品,若干年后,会成为备受关注的美术珍品。
出示另一组图片,请学生分析是否属于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制造出来的物品也可以称之为美术作品。
师: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尝试给美术作品下一个定义——什么是美术作品?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这节课在本册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⒈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⒉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⒊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几万年来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与艺术作品,我们要学会科学的鉴赏方法去尊重并认识这些文化与艺术。
二、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事物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鉴别能力。
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的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另外,现在的高中生学业压力沉重,没有时间对作品做深入了解;另外,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它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也是造成学生没兴趣的原因之一。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本课难点与重点在教学中逐步启发学生一起探究。
三、教学目标⒈认知目标:⑴理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形式美的一般规律。
⑵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
⒉能力目标:本课通过观察、欣赏一系列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共同讨论问题,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并自觉的保护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正确认识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能运用一双审美的眼睛积极地看待我们的生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⑴、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形成的。
⑵、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教学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五、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学具: 教材,笔记本六、教学方法美术鉴赏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眼睛发现美和鉴赏美,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
美术鉴赏《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
《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什么是美术作品》,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什么是美术作品》是湘美版高中教材《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美术鉴赏课知识量大,涉及面广,要求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而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格调的认定。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2、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刚由初中升入高中,有一定美术基础,但缺少美术的理论知识,而且对美术方面的思考与鉴赏都表现出普遍的缺乏。
3、教学目标所以,根据以上情况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美的观念及其形式法则的产生。
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鉴别和表述的能力。
情感目标: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
4、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着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美的观念及其形式法则的产生。
教学难点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我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解析典型,学会分析,从而突破重点内容。
3、尝试教学法:采用“先练后讲”的形式解决教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课堂上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归纳、合作学习等学法来掌握本课内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过程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一:导入新课我将出示两张图片:1、具有美感的装饰壁画。
2、公共场所的胡乱涂鸦。
比较它们之间的反差,引发学生对“美”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1、初步认识“美”首先,我将通过提问“什么是美”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得出结论: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艺术的装饰
工艺的进步还表现在烧制技术上
露天架火 陶窑
泥条盘筑法 圈筑法 轮制法
红陶 灰陶 黑陶
所需温度都在1000度上下
仰韶红陶
繁密的文饰,往往布满陶器全身, 大概反映了当初最原始的审美的情 趣。绘画的技巧在陶器问世前就已 经被掌握,所以,原始人不可能仅 仅满足于这些较低级的装饰,他们 很快就会在新的阵地大展身手,表 现他们绘画的技艺。于是,中国文 化的杰出象征——彩陶就诞生了。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审美观念如何形成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图画 —— 美术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陶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陶器是作为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而登上人类 历史舞台的,对于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 革命性的影响和催进作用。
陶器是怎么问世的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原始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缔造了人类艺术的起源。
“鹳鱼石斧图”,严文明先生认为 反映的是以白鹳为图腾的氏族对以 鲢鱼为图腾的氏族的战争;而赵国 华先生认为颧衔鱼是象征男女结合, 石斧象征男性,表示初民希望多生 男子;陆思贤、李迪等人则认为鱼 鸟图反映史前时代春季的天象与气 象,斧是仪仗。单就艺术而言,无 论是形象捕捉塑造还是绘画形式变 化,它都已算作中国绘画中难得的 珍品。
在陶器问世以前,人类很不容易得到一个可以不漏 水的容器,他们煮食物就遇到极大麻烦。利用天然的 容器,大概是原始民族的一般行为,但是天然的又恰 好利用起来顺手的容器毕竟不多。 陶器的诞生,就在于对容器的迫切要求和偶然的发现。
中国陶瓷史
1.火 2.定居 3.生活经验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案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社会越定性。
2,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教具与学具教具:画册,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笔。
★知识体系一美的观念的形成1,“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2,“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二美术作品的产生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
三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的生活。
3,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知识拓展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美术的分类:1、绘画。
包括:油画、国画、装饰画、农民画等等。
★总结回顾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优秀课件
金色的秋天
绘
(油画) 列维坦(俄)
这两幅画在
画
表现手法上有何
不同?
清明上河图局部(工笔) 张择端(宋)
斜卧像 亨利 ·摩尔(英)
雕
塑
这两件雕塑在造
型手法上有何不同?
米洛斯的维纳斯 (古希腊)
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
建筑艺术
看了这两座不同时代 建筑你有何感想?
流水别墅 赖特(美国)
工艺与设计
奥运火炬
蔬果(明)沈周
油画
《伏尔加河的纤夫》
列宾(俄)
《伏尔加河的纤夫》 列宾(俄)
水粉画
水彩画
《女十忙》 潍坊杨家埠年画(清)
三、材料肌理特征
材质、肌理
材质、肌理
“肌理”是 指材料表面质地 或纹理。
不同的物质 材料本身就具有 不同的美感,我 们叫它“材质 美”。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 作品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 塑造客观的、静止的,占据一 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 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 ” 空间艺术“ ”视觉艺术“。 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 建筑等。
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 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 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 分类标准是什么 ?
小结: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给我们
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美术形象是以空
间的静态的形式,直
接为欣赏者视觉感受 的造型艺术形象。
什么是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 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 有规律的组合。既指客观事物和目的 性的外观形式,亦指由人工按照美的 规律创造出来的结构形式。
四、自我检测
美术作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 特征:
一、造型、空间特征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审美观念是怎样形成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社会约定性。
2、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教具与学具:多媒体播放工具、实物投影仪、若干工艺美术品(如奇石、紫砂壶、茶杯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教学:投影屏幕显示一个手拿雕版的男子形象,表情严肃。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有谁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你能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他的内心活动吗?(教师一连串提出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估计学生无法回答,这跟学生接触的信息范围有关系。
第三个问题应该能从容回答。
前两个问题是悬念,第三个问题是树立学生的信心,为教师后面的总结埋下伏笔。
它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按键,投影屏幕显示“夹缬最后传人---薛勋郎”教师解释,薛勋郎是温州苍南人,夹缬的最后传人。
他手里拿的就是制作夹缬的一块雕版。
按键,1、夹缬是什么?2、夹缬这种民间印花工艺主要流传于什么地方?按键,投影屏幕显示答案:夹缬与蜡染、绞缬并称为古代三大印花技巧。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在木板两面刻出花纹,再把麻、丝织物等夹在中间进行染色。
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夹缬印染工艺在唐代极为盛行。
目前夹缬仅存在温州苍南山区。
夹缬能在苍南山区保留较完整与当地的习俗等有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夹缬被面是温州地区婚嫁的必备之物,印染材料源自名贵药草,传说能为新婚夫妇带来吉祥。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风俗不再流行,夹缬工艺渐渐淡出历史。
按键,投影屏幕显示夹缬图案一幅,同时提问:图案中的美体现在哪里?(以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应该很容易回答出对称、对比等形式美法则,教师也可以把形式美五大法则概述一下,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
(完整word版)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
《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方案说课者:庄丽霞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什么是美术作品》.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和设计.一、教材分析《什么是美术作品》这一课时选自湘版美术教材选修模块《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本课的课,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美术鉴赏所涉及的的美术基本知识和美术鉴赏的基本技能,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包括了三个方面2、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和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3)情感目标: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3、教学重点:怎样理解美术作品的涵义.4、教学难点: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设计具备可操作性,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展示法,讲授法,对话法,设问法等.三、说学法学法上,我的知道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资料收集,阅读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同时为以后高中的美术欣赏课做好铺垫.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两段自拍园视频:1、街头墙上装饰壁画.2、公共场所的胡乱涂鸦.(图片准备时两张反差很大,引起学生们激烈的讨论,活跃课堂,同时激发学生对我们身边生活环境的思考)接着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总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点出并板书本课课题:《什么是美术作品》环节二: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爱美吗?学生议论,各抒己见.老师提示:同学们今天的衣服都很漂亮,我们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等等.让学生意识到美不仅仅是狭隘的外观的漂亮提问:那么"美"字是怎么来的呢?学生意见众多:"古人创造的""一个羊字一个大字".揭示:《说文解字》1,羊大为美。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第一单元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双峰江口》
第一单元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油菜花开》
活动建议:这些手提袋.手套.门票都是美术作品吗?试以本课所学的知识简要地分析它们,以 证明你的观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美术鉴赏 —什么是美术作品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面对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我们时常会遇到 类似的问题:这样一幅画好在哪里?美在哪里?为 什么寻常的画布和颜料,一经艺术大师自出机杼 地运用,就会产生那样迷人的效果,乃至价值 连城?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审美鉴赏的意 义又在哪里?
我们可以看
到一个有趣的现
上
象,有些在当时价
海
值不高,非常普及
月
的美术作品,经过
份 牌
若干年以后,会成 为倍受关注的美
术珍品.
民 居 院 落 一 角
看似极为普 通的农家印染被 面,其实大量地运 用了美的形式法 则,是人们用来美 化生活的日常用 品.
水 车
线与点的照应,点与线的对比,多少给人一种震撼, 如动态雕塑.
美的观念和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
造型讨:论重:心下在面中的轴陶线器上在,造实型用和—纹美饰观上有纹什饰么:异具同象点—?抽象
稳定均衡美的法则
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展
这三个“请永”大字家哪看个看下上面去更的舒“永服些”字?为。什么?
重心平稳 左右匀称
在汉字结 构规律中,重心 平稳,左右均衡 是最重要的法 则.
上古之时,人们便注意到了美好形象,某 些事物或形式,喜欢的人多了,于是便自然成 为美的,而那些令人讨厌的便成为了丑的,随 着代代口诵相传,便形成固定看法,美的标准 随之形成.
一、初步认识形式美的法则
二、形式美的来源 三、从实用物品中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四、美术鉴赏的意义
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
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1一、说教材《什么是美术作品》是高中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美,认识美术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和发展的。
培养一双发现美、鉴别美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内涵。
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具备对美的洞察能力,养成欣赏美、热爱美的美好情感。
二、说学情分析高中学生主导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时喜欢学习一些富有内涵的理论性知识。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之本身从其社会文化层面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
恰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基于学情,将理论上升到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同时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可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过于生硬化。
因此,在授课技巧方面除了常规的授课方式外,我还采用了情境法、游戏法等,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程内容上。
三、说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设置了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美的含义、产生和艺术中的形式美法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的产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重点:掌握美的观念和审美的形式法则。
难点: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理念的认识。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采用提问法、讲述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六、说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等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郎溪中学高一美术课教案教师:陈平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难点:1、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2、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五、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播放一些美术作品图片(师生共同欣赏)教师:这些是美术作品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并自由回答(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给予归纳)。
二、深入教学:教师:板书课题——什么是美术作品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展示:《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的图片资料。
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彩陶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美术教师: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多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展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资料3、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法则①多样与统一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展示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
②对立与和谐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
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展示:黑白版画作品图片③比例与尺度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什么是美术作品》。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和设计。
说教材:《什么是美术作品》这一课时选自湘版美术教材选修模块《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美术鉴赏所涉及的的美术基本知识和美术鉴赏的基本技能,本课的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包括了三个方面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怎样理解美术作品的涵义。
教学难点: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
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的需要,我将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我将向各位评委老师阐述说明这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说目标:综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审美观念的形成;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使用发现与收集、构思与创作、讨论与分析、总结与巩固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完成主动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
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设计具备可操作性,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展示法,讲授法,对话法,设问法等。
学法上,我的知道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资料收集,阅读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同时为以后高中的美术欣赏课做好铺垫。
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1街头墙上装饰壁画。
2公共场所的胡乱涂鸦。
(图片准备时两张反差很大,引起学生们激烈的讨论,活跃课堂,同时激发学生对我们身边生活环境的思考)
接着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总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点出并板书本课课题《什么是美术作品》。
环节二:讲授新课
提问:同学们爱美吗?
学生议论,各抒己见。
老师提示:同学们今天的衣服都很漂亮,我们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等等。
让学生意识到美不仅仅是狭隘的外观的漂亮
提问:那么“美”字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意见众多:“古人创造的”“一个羊字一个大字”。
揭示:《说文解字》1、羊大为美。
2、羊人为美。
来自原始人最原始、最自然的美的追求。
提问:我们现在对美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外在的美,内在的美。
重树学生的审美观
提问: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美术?
顺势提问:那我们身边有哪些美丽的艺术呢?
学生回答:美丽的艺术,衣服,房子,学校里的雕塑,学校里挂的画,街上的广告牌等等。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关注身边的人、事、物。
同时激发其对美术的兴趣爱好。
总结:我们每天与美术相伴。
揭示”美术”涵义(板书“美术”)
学生反思身边的美术
让学生了解美术,明确美术的重要性。
环节三:知识和技能的巩固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美术分类,我将通过学生对身边美术的介绍将美术分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
并分类出示图片进行欣赏。
学生欣赏图片,初步领略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的不同艺术特点。
中间穿插部分讨论。
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美术,明确美术函概的范畴。
同时为以后的美术鉴赏课做好铺垫。
美术欣赏的批判性和赞同性
环节四:能力拓展
为了更好好,更广地拓展学生的能力,我将出示图片:《蒙娜丽莎》并简单介绍。
学生分组讨论,并从各自不同的欣赏角度展开辩论。
可批判,可赞同。
总结:面对一幅在艺术史上被反复提及的作品《蒙娜丽莎》,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简单化、概念化的欣赏习惯,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它,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它。
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激发学生学会用眼睛、用心,从多角度去鉴赏作品。
环节五:
A:研究性学习在完成本课的的教学活动之后,给学生布置课后的研究学习的课题:观察你的家,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用手机或DC拍摄后发到学校电脑中我们美术的存储空间。
课后大家一起进行研究学习。
B:回顾总结在完成本课的的教学活动之后,总结是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的美。
真正的欣赏,不光是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看”。
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带来启示和帮助。
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把黑板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板书课题和主要知识点,一部分板书关键词,一部分准备张贴一些美术作品和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
结束语
以上,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环节,我就湘版美术教材之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说课至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