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范文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 14 分)1.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 A )。
A.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B. 儿童依恋的发展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D.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 以下有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C)。
A. 共情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定的抑制作用B. 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的理想要求,而羞愧感更多是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c.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D.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相互影响、协同发展3. 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A )。
A. 幼儿园B. 家庭c.社区D. 社会4. 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 B )。
A. 行为训练法B. 讨论法c.行为评价法D. 谈话法5. 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是(BB.认知一体验一实践一积累一迁移6. ( D)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A. 认知B. 探索c.游戏D. 交往7. "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
"这阐述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C)原则。
A. 实践性B. 整合性c.发展性D. 活动性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每小题分,共15分)8.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
( √)9.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 √)10. 教师直接告诉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去做什么。
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
( √)11.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学前儿童自愿自主参加的活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 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
共120题,每题1分)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世界最成功的劳动者是BA综合型人才 B全面发展的人 C高素质的人 D德智体兼备的人2.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D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3.幼儿社会性是在__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AA生物特征 B气质特征 C人与人交往 D心理特征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A整体——系统性 B社会制约性 C统一性 D能动性C5.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作为母系统,包括__个子系统。
BA7 B6 C5 D46.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就是AA亲子之情 B安全感 C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D积极情感7.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是DA调节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B自我控制的产生C认识和了解世界 D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8.自我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A自我体验 B自我评价 C自我认识 D自我控制9.研究人员运用照镜子的方法研究幼儿的自我意识,这种方法起源于达尔文和_C_A阿姆斯特丹 B丽西娜 C普莱尔 D米德10.根据刘金花的研究结果,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在_B_个月之后。
A20 B21 C22 D2311.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__岁组儿童开始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
BA3 B4 C5 D912.下列哪一项对幼儿的能力自评和品德自评影响不大CA教师评价 B同伴评价 C主观选择 D客观标准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AA自主活动 B榜样示范 C讲明行为规则 D评价外部行为14.幼儿自我评价明显的表现为对自己DA个别方面的评价 B多方面的评价 C内心品质的评价 D外部行为的评价15.幼儿自信心的结构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_B_A积极性 B主动性 C主观体验 D恰当性16.幼儿自信心在_A_年龄组发展最快A3至4岁 B4至5岁 C5至6岁 D6至7岁17.3岁多的儿童多以成人的评价为自我评价,称之为CA外部行为的评价 B个别方面的评价 C依从性评价 D多方面评价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DA体验的作用 B家庭因素 C幼儿园教育 D自我认识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CA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B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C增强幼儿的自尊心 D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20._C_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学龄前儿童社会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学龄前儿童社会教育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3.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5.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社会范畴提出以下总目标:“能自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自心;乐意与人交往,研究互相、协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划定规矩;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学期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第1、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3、研究结果导向性;第四、可阐发性;第5、可扩充性。
2.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
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遵循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
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3.简述应用行为评价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根据正面教育的原则,行为评价法以应以表扬为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进行正向引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单元1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6题,每题5分)1 . 许多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早期教育的重点是• A.智力开发• B.智育开发• C.情商开发• D.社会性开发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 . 以下哪个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稚园的社会》•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 . 以下哪个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 A.《童年的密码》• B.《幼稚园的社会》• C.《爱弥儿》• D.《家庭教育》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4 . 以下哪个文件可以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主要标志• 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稚园的社会》•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5 . 中国在哪个时期第一次将幼儿园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A.汉朝• B.明朝• C.清朝• D.唐朝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6 .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规定蒙养院接受多大的儿童• A.0-3岁• B.4-5岁• C. 7-10岁3-7岁• D. 3-7岁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多选题(共4题,每题10分)1 . 在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中,他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即• A.做人• B.做中国人• C.做世界人• D.做现代中国人我的答案:ABD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暂无2 . 以下哪些是《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A.量力适宜• B.正面教育• C.运用榜样• D.运用环境我的答案:ABCD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暂无3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介于以下哪几个学科之间的• A.儿童发展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职业教育学我的答案:AC参考答案:AC答案解析:暂无4 . 以下哪些是“五四”时期学前教育改革家的代表人物• A.杜威• B.陈鹤琴• C.蒙台梭利• D.张宗麟我的答案:ABCD参考答案:BD答案解析:暂无判断题(共6题,每题5分)1 .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结构以及体系都已经相当完善对错我的答案:T参考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2 .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不重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错我的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3 .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基本上是照抄日本的,受日本的影响非常大对错我的答案:F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暂无4 . 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日、欧、美幼教峰会上,人们呼吁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学前儿童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对错我的答案:T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暂无5 . 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他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对错我的答案:T参考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6 . 可以用“常识”或“思想品德”课程来代替“社会”教育课程对错我的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课程单元2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6题,每题5分)1 . 需要、动机、兴趣等属于个性发展心理的哪一个结构• A.自我调控系统•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思维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2 . ()是一个将社会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 A.社会性• B.社会化• C.个性• D.气质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3 . ()是个体生物因素和社会化的综合结果• A.社会意识• B.社会化• C.个性• D.气质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 . ()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发展和成熟的动力基础• A.自我调控系统•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思维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5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和训练的一门科学• A.认知发展• B.社会性发展• C.生理发展• D.思维发展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 . ()是指儿童在与人交往和参与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技能• A.道德品质• B.自我意识• C.社会情感• D.社会行为技能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多选题(共4题,每题10分)1 . 自我意识是指儿童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周围关系的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自我认知• B.自我情感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发展我的答案:ABC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暂无2 .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系统• A.自我调控• B.认知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我的答案:ABCD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暂无3 .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 A.自信心• B.诚实• C.自制力• D.分享我的答案:ABCD参考答案:BD答案解析:暂无4 . 以下哪些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A.促进学前儿童生理发展• B.增进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 C.激发社会情感• D.引导社会行为技能我的答案:ABCD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暂无判断题(共6题,每题5分)1 .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和个性既有本质的区别同时又有显著的联系对错我的答案:T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暂无2 .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对错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暂无3 . 个体的社会化贯穿其一生对错我的答案:T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暂无4 . 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儿童处于被动的地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3.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4.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6.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或焦虑型两大类。
7.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8.所谓观察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9.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0.埃里克森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三对主要矛盾: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调控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认为,课程目标制定依据于三大信息来源:()、当代社会生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A、学习者B、施教者C、教育规划D、园长答案: A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三个层次。
A、课程目标B、活动目标C、考试目标D、游戏目标答案: B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这是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
A、1996B、1994C、1990D、2001答案: A4.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将人的行为分为两类:操作行为和()。
A、学习行为B、应答行为C、适应行为D、转换行为答案: B5.我国学前教育革新家陈鹤琴将“社会”和()作为组织幼儿园课程的两大中心。
A、游戏B、科学C、生活D、艺术答案: C6.()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
A、自我认识B、自我评价C、自我控制D、自我意识答案: D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
A、社会发展需要B、我国的教育目的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答案: D8.儿童的性灵是指儿童的性情与()。
A、心情B、思维C、心灵D、情绪答案: C9.()提出了著名的“五指活动”课程。
A、陈鹤琴B、张宗麟C、孙培青D、周玉衡答案: A10.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裵斯泰洛奇B、福禄培尔C、卢梭D、洛克答案: B1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不包括()原则。
A、目标性B、基础性C、实质性D、时代性答案: C12.维果茨基认为,()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以符号为中介。
A、低级心理机能B、高级心理机能C、自我意识D、课程答案: B13.学前儿童生活教育评价中信息收集方法不包括()。
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测量法答案: D14.1904年1月,()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老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综合练习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张宗麟所著____________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2.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思想品德发展,要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但也不能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品德涉及的是是非善恶的____________,社会性涉及的是生存与生活的问题,一个是精神与道德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各有不同的指向。
3.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一般认知发展并非完全平行。
它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研究。
不少研究证明,儿童智商与其观点采择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是中等或偏下。
因为当儿童的一般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体____________就更多地受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幼儿的__________________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5.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____________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____________的过程。
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
6.根据____________,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
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世界。
7.____________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____________,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____________,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1.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A.行为比较阶段B.行为建构阶段C.心理建构阶段D.心理比较阶段2.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是在什么年龄左右。
()A .3个月B.6个月C.1岁 D .2岁3.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
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A.2岁B.3岁C.4岁D.5岁4.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5.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1B.○1○2C.○2○3D.○1○2○37.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1社会性发展水平○2社会要求○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1B.○1○2C.○2○3D.○1○2○38.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9.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10.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11.以下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A.社会交往B.需要C.社会环境D.共同利益12.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A.家庭教育B.社会交往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13.友谊发展的关键期是()A.中班B.小班C.大班D.幼儿14.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包括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③促进思维和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④使儿童具有安全感、集体归属感()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谁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国开大学教育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测试试题与答案
国开大学教育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测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1.婴儿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机能性反应,即哭泣、微笑等信号行为与依附、要求拥抱等趋近行为。
这时的婴儿所处的依恋发展阶段是(A)。
A.前依恋期B.依恋关系的建立期C.依恋关系的明确期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当儿童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时,提示他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耐性的孩子,一定能把这件事情做完。
这种方法是(C)。
A.转移注意力B.积极鼓励C.自我暗示D.言语指导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效果的内部评价的常用方法是(B)。
A.指标体系法B.行动反思法C.社会测量法D.配对比较法4.幼儿的攻击行为是以人为指向的,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这属于(A)。
A.敌意性攻击B.工具性攻击C.愤怒的反应性攻击D.非愤怒的主动性攻击5.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B)。
A.与常识教育相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大大扩展了教育内容B.思想品德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可以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C.和生活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强调对幼儿生活的引领,而不是幼儿生活的简单适应D.相对于人文教育,社会教育有更多的内涵与内容,人文教育侧重精神层面的陶冶,而社会教育还需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社会技能的训练6.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主要用于了解幼儿的动机态度、自我认识、道德认识等方面的发展的方法是(A)。
A.访谈法B.问卷法C.观察法D.社会测量法7.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作出补充和调整,在维护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
这体现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是(C)。
A.情感支持B.一致性C.正面教育D.实践性二、是非判断题(共15题)8.幼儿容易发脾气,老是去抢别人的玩具,这是行为不足的表现。
[答案]错9.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作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迅速发展的年代是()。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2.安斯沃思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和反抗性三种类型,下面对这三种类型评价正确的是()。
A。
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B。
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C。
反抗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D。
回避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安全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父母 B。
幼儿园 C。
邻居 D。
电视4.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理论建构不包括()。
A。
儿童发展观 B。
父母认知观C。
儿童教育观 D。
父母期望观5.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的人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
A。
多血质 B。
抑郁质 C。
胆汁质 D。
粘液质6.下列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
幼儿园的专门教育 B。
环境教育C。
家庭与幼儿园合作 D。
家庭的专门教育7.幼儿社会性评价中最普遍的方法是()。
A。
谈话法 B。
观察法 C。
问卷法 D。
社会测量法8.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是()。
A。
班杜拉 B。
布郎芬布伦纳 C。
皮亚杰 D。
柯尔伯格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个性结构的子系统()。
A。
自我调节系统 B。
自我认知系统C。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D。
个性倾向系统10.矫正幼儿的不良品德应采取什么措施?()。
A。
榜样示范 B。
表扬鼓励C。
家园一致性原则 D。
全选11.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
A。
约翰·鲍尔比 B。
弗洛伊德 C。
帕顿 D。
XXX12.不属于当代西方游戏理论的是()。
A。
觉醒理论 B。
元交际理论C。
行为适应说 D。
剩余精力说13.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于()。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的?A. 提高社交技能B. 培养自理能力C. 提升认知能力D. 培养合作精神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观察和模仿B. 奖励和惩罚C. 游戏和角色扮演D. 听说读写3.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以下哪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A. 培养动手能力B. 培养情商C. 培养思维能力D. 培养审美能力4. 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什么?A. 指导者B. 监督者C. 管理者D. 管理者和指导者5.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最佳时间段是在以下哪个阶段?A. 出生至3岁B. 3岁至6岁C. 6岁至9岁D. 9岁至12岁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目标是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
2. 请列举三种适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动,并简要说明其教育价值。
- 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可以模仿并学习正确的社会行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 团队游戏:通过参与团队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合作与竞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 社区参观:带领儿童到社区参观,让他们与社会环境互动,认识社区的各种角色和职责,培养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论述题请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从教师和家长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如何有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肩负着培养和引导儿童的责任。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需要以下几点:1. 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计划:教师应该明确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2. 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互动、富有挑战和启发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其发展和学习。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超越的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综合练习(新)一、填空题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而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
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__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8、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的一种研究方法。
9、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
10、代币疗法可能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11、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选择教育材料。
12、幼儿的__________________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____________,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真题库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萌芽阶段的幼儿社会教育以( 家庭中随机的礼仪伦常生活教育 )为主。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 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
3.个人童年期的生活经验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 弗洛伊德 )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4.婴儿能够区分母亲和陌生人,陌生人的出现会引起婴儿恐惧、焦虑,而陌生人离去后又会平静下来。
这属于( 陌生人焦虑 )。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 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 )。
6.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基本策略的是( 基于学科特征的系统性组织 )。
7.毛毛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奶奶开心得不住地夸毛毛是个好孩子。
这一案例表明学前儿童社会学习具有( 随机性和无意性 )的特点。
1.从结构上看,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 学前儿童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 )。
2.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
A.社会教育的责任是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与态度行为,这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健康B.语言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C.一个感受到美与善的人去为恶的可能性很小,这正是艺术教育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D.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语言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3.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是( 柯尔伯格 )。
4.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感反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这是( 共情 )。
5.多数研究认为,( 3~6岁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正式发生期。
6.以下关于主题教学目标的阐述,错误的是( C )。
A.主题目标是由一系列课时教学目标来达成的,它是对课时教学目标的综合说明B.主题目标的系统性表现在主题的各教学单元内部,各个教学活动之间应具有连续、系统的特点C.主题教学目标是对具体的课时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的描述,它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D主题目标的综合性体现在主题教学活动是以一个核心话题涵盖儿童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系列活动,因而它会涉及儿童多方面的发展目标 7.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促进儿童学习的关键是( 教师与儿童之间特定的心理氛围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题库及答案(13、9、16)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de)一个答案.共120题,每题1分)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世界最成功(de)劳动者是BA综合型人才 B全面发展(de)人 C高素质(de)人 D德智体兼备(de)人2.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de)研究最早在D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3.幼儿社会性是在__(de)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de)过程中,逐渐形成(de).AA生物特征 B气质特征 C人与人交往 D心理特征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de)特点CA整体——系统性 B社会制约性 C统一性 D能动性5.幼儿社会性发展(de)心理结构作为母系统,包括__个子系统.BA7 B6 C5 D46.一个人最初(de)社会性发展就是AA亲子之情 B安全感 C培养幼儿良好(de)习惯 D积极情感7.人和动物在心理上(de)最后分界线是DA调节自己和外界(de)关系 B自我控制(de)产生C认识和了解世界 D自我意识(de)产生和发展8.自我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A自我体验 B自我评价 C自我认识 D自我控制9.研究人员运用照镜子(de)方法研究幼儿(de)自我意识,这种方法起源于达尔文和__CA阿姆斯特丹 B丽西娜 C普莱尔 D米德10.根据刘金花(de)研究结果,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在__个月之后.BA20 B21 C22 D2311.幼儿已具有一定(de)道德性评价能力,__岁组儿童开始能够初步运用一定(de)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de)好坏.BA3 B4 C5 D912.下列哪一项对幼儿(de)能力自评和品德自评影响不大CA教师评价 B同伴评价 C主观选择 D客观标准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评价(de)培养AA自主活动 B榜样示范 C讲明行为规则 D评价外部行为14.幼儿自我评价明显(de)表现为对自己DA个别方面(de)评价 B多方面(de)评价 C内心品质(de)评价 D外部行为(de)评价15.幼儿自信心(de)结构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__BA积极性 B主动性 C主观体验 D恰当性16.幼儿自信心在__年龄组发展最快AA3至4岁 B4至5岁 C5至6岁 D6至7岁17.3岁多(de)儿童多以成人(de)评价为自我评价,称之为CA外部行为(de)评价 B个别方面(de)评价 C依从性评价 D多方面评价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de)影响因素DA体验(de)作用 B家庭因素 C幼儿园教育 D自我认识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de)培养CA建立良好(de)亲子关系 B给予幼儿积极(de)评价C增强幼儿(de)自尊心 D促进幼儿获得成功(de)体验20.__是个人对自身(de)心理和行为(de)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de)情况下,抑制冲动,从而保证目标实现(de)一种综合能力.CA自尊心 B自信心 C自我控制 D延迟满足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de)发生和发展AA对身体(de)控制 B对动作和运动(de)控制C对认知活动(de)控制 D对情绪情感(de)控制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CA自觉性 B自制力 C言语指导 D自我延迟满足2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de)关键年龄在A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2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发展(de)影响因素BA生理因素 B规则意识 C父母控制模式 D言语指导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de)基本要素DA外部活动情境 B幼儿活动(de)动机 C成人(de)指导 D幼儿(de)习惯26.__训练可以提高幼儿(de)自控能力,但不是抑制幼儿(de)行为,不是消极地克制行为,而是主动(de)调控自我,使自己融入到集体和社会生活中.AA游戏 B生活 C教学 D基础性27.儿童自我控制能力(de)发展与整个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着_A_关系A正相关 B负相关 C没有 D调节28.婴儿可以用微笑、啼哭、咿呀作语以及身体动作等发起与母亲(de)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母婴之间亲密(de)情感联结被称为CA亲子关系 B依恋 C母婴依恋 D印刻29.研究表明,母子之间良好(de)依恋关系(de)建立,有助于儿童BA自尊心(de)形成 B自我概念(de)形成 C自信心(de)形成 D自我控制(de)形成30.3岁以前儿童(de)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 3岁以后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儿童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可以说,3-6岁儿童依恋行为(de)发展是其__发展(de)重要环节.BA社会性 B社会化 C情感 D安全性31.__和他(de)同事,在乌干达和巴尔(de)两国母婴关系进行了长期(de)观察,从而把婴幼儿(de)依恋分为三种类型DA皮亚杰 B鲍尔比 C洛伦兹 D安斯沃斯32.在陌生(de)环境中,如果母亲在身边,儿童会有安全感,当母亲离开时,儿童(de)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寻求和母亲(de)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这类幼儿属于AA安全性依恋 B回避性依恋 C反抗性依恋 D依恋障碍33.儿童对母亲在身边或不在身边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没有特别紧张,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理会,这类幼儿属于BA安全性依恋 B回避性依恋 C反抗性依恋 D依恋障碍34.儿童在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警惕,如果母亲离开,就表现出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又是矛盾(de),既寻求与母亲(de)接触,但同时又反抗母亲(de)接触,这类幼儿属于CA安全性依恋 B回避性依恋 C反抗性依恋 D依恋障碍3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依恋形成(de)原因BA儿童(de)气质特点 B儿童(de)活动 C母亲(de)态度 D母亲(de)行为特征3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依恋儿童母亲(de)特点DA对儿童信号敏感 B主动调节自己(de)行为 C充满爱心 D不稳定3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回避性依恋儿童母亲(de)特点AA对儿童信号敏感 B与孩子身体接触少 C感情冷淡 D拒绝孩子3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抗性依恋儿童(de)母亲(de)特点DA对儿童有兴趣 B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儿童(de)信号C对儿童行为方式不稳定 D感情冷淡39.目前心理学界比较普遍认为__是依恋关系形成(de)决定因素CA儿童 B气质类型 C母亲 D教养方式40.澳大利亚生态学家洛伦兹把小动物(de)依恋过程描述为BA母禽依恋 B印刻 C本能 D依恋41.儿童(de)攻击性行为,存在着年龄差异,年龄越小(de)儿童,其攻击性行为越强,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即他们(de)攻击性是BA敌意型攻击 B工具型攻击 C破坏型攻击 D冲突型攻击42.儿童(de)攻击性行为,存在着年龄差异,年龄越大(de)幼儿,则更多表现为以人为中心(de)攻击,即他们(de)攻击是AA敌意型攻击 B工具型攻击 C破坏型攻击 D冲突型攻击43.儿童与同伴之间(de)社会性冲突在儿童出生后__就开始了BA11月 B12个月 C13个月 D14个月4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de)负面影响DA对儿童(de)个体(de)健康发展不利 B阻碍儿童社会性(de)发展C影响教师(de)教育、教学工作(de)实施 D阻碍儿童安全依恋(de)形成4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de)影响因素CA生物因素 B家庭(de)影响 C活动方式(de)影响 D电视4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视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方面(de)影响AA群体影响 B教给儿童攻击性行为方式C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de)抑制 D降低了儿童对暴力(de)敏感性47.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增加幼儿(de)攻击性行为AA玩具数量不足 B同伴(de)交往C幼儿认知水平搞 D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de)后果4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攻击性行为(de)控制CA创造良好(de)生活环境 B提高幼儿(de)认知水平C增强幼儿(de)自信心 D给予榜样示范49.真正做到减少和制止儿童(de)攻击性行为,父母应做到AA耐心仔细(de)听孩子讲话,并对其作出反应 B对孩子进行行为控制C压制孩子(de)不良行为 D培养孩子(de)自尊心50.矫正儿童攻击性行为(de)重点不在于训斥、批评,而在于使孩子BA宣泄不良情绪 B明确非攻击性行为(de)方式和方法C了解受害者(de)痛苦 D自我反省5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de)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de)行为,称为DA道德行为 B利他行为 C利他主义 D亲社会行为52.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常见(de)社会行为,它是个体__发展(de)一个重要指标BA社会性 B社会化 C道德品质 D认知53.儿童用他人(de)观点来理解他人(de)思想和情感(de)一种社会认知技能,称为CA依恋 B印刻 C角色采择 D移情54儿童体验他人情绪、情感(de)能力,称为DA依恋 B印刻 C角色采择 D移情55.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亲社会行为(de)影响因素AA依恋 B角色采择 C移情(de)作用 D父母(de)抚养方式56.下列哪一种情况更有利于激发幼儿(de)亲社会行为AA父母(de)榜样 B游戏 C助人观念(de)灌输 D自我强化57.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de)适当行为(de)总和,被称为B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差异 D性别标准58.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男性或女性)价值观、动机和行为(de)过程,被称为A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差异 D性别角色标准59.社会成员所公认(de)适合于某一性别(de)价值观、动机、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被称为D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差异 D性别角色标准60.在同一社会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公认(de)性别角色行为为标准有着相当大(de)一致性,即是所谓(de)C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相适行为 D性别差异61.性别角色(de)社会化,使男女儿童在个性上表现出明显(de)D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相适行为 D性别差异6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男女儿童(de)性别差异BA女孩(de)语言能力强于男孩 B女孩比男孩更富有同情心C男孩在视觉空间能力上优于女孩 D男孩在身体和言语上比女孩更富有攻击性63.儿童对其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de)认识和接受,被称为A A性别同一性 B性别角色观 C性别相适行为 D性别差异6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性别同一性(de)发展DA正确使用性别标签 B理解性别(de)稳定性C理解性别(de)坚定性 D理解性别角色观(de)发展65.幼儿(de)性别自认大约发生在B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66.儿童对不同性别行为模式(de)理解,被成为BA性别同一性 B性别角色观 C性别相适行为 D性别差异67.儿童对性别角色(de)理解和掌握有赖于_A_(de)形成A性别同一性 B儿童人知(de)发展 C性别概念(de)发展 D性别差异68.__是男女儿童认知、个性发展(de)一个转折期CA3-4岁 B4-5岁 C4-6岁 D5-6岁69.幼儿(de)性别化行为主要表现在BA性别差异行为上 B性别相适行为上 C社会性行为上 D性别同一性行为上70.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de)主要因素AA活动方式 B父母 C幼儿园 D电视7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de)独特作用DA父亲独特(de)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是儿童性别化发展(de)基础B父亲性别行为榜样(de)作用是促使儿童性别化健康发展(de)保证C父亲作为社会力量(de)象征是推断儿童性别发展(de)决定因素D没有父亲对儿童性别化发展会有不利影响72.儿童心理学(de)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de)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儿童良好_B_(de)关键期A品德 B道德品质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7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品德(de)心理结构C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判断 D道德行为7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品德(de)特征DA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观念(de)指导为基础(de)B品德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de)C品德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de)稳定(de)倾向和特点D品德(de)最终目(de)是形成道德行为75.__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de)认识A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6.__是运用一定(de)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所产生(de)一种内心体验B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7.__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苦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de)(de)心理过程C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8.__是人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推动下产生(de)涉及道德意义(de)行为D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9.__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de)内在原因BA道德认识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判断80.__是指儿童能够应用已掌握(de)道德知识,对自己或别人行为(de)是非、善恶等进行判断.CA道德认识 B道德动机 C道德评价 D道德判断8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道德认识AA道德动机(de)确立 B道德知识(de)掌握C道德信念(de)确立 D道德评价能力(de)发展82.__是品德形成(de)基础A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8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道德情感DA爱国主义情感 B是非感 C责任感 D依恋感84.道德行为通过多次重复和有意识(de)练习就会形成CA品德 B道德 C道德行为习惯 D品质85.幼儿品德是其__发展中(de)一部分AA社会性 B社会化 C道德 D行为习惯86.__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de)标志 BA道德 B品德 C社会性教育 D行为习惯87.从社会发展(de)角度来看,道德实质上是CA从社会生活中抽取(de)道德标准和规则 B表现在人身上(de)具体化C人类(de)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de)产物 D一种社会现象88.__是社会性发展(de)核心BA道德 B品德 C社会性教育 D行为习惯89.幼儿德育(de)实质是AA社会道德个体化(de)过程 B社会道德内化(de)过程C社会道德规范掌握(de)过程 D品德形成(de)过程9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de)内容DA幼儿自我系统(de)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B幼儿在社交系统(de)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C幼儿在社会规则系统(de)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D幼儿在自然系统(de)认知和行为能力9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品德发展(de)特点B90 93A具体性 B依赖性 C情境性 D模仿性9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品德发展(de)因素AA气质类型 B家庭(de)影响 C同伴交往(de)影响 D电视(de)影响9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同伴交往对儿童道德社会化(de)影响作用BA同伴交往能使儿童形成良好(de)社会行为习惯B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道德认识(de)形成C同伴交往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着儿童行为(de)发展D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de)品质94.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品德发展(de)影响CA教师向幼儿传授基本(de)生活本领,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以及知识经验B教师与幼儿(de)交往也影响幼儿品德(de)形成C幼儿教师(de)在教育中(de)主导作用有利于幼儿品质(de)形成和发展D幼儿教师(de)期望也是影响幼儿道德社会化(de)重要因素95.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de)关系等方面(de)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de)培养,被称为DA道德教育 B情感教育 C行为习惯教育 D品德培养96.__是衡量道德品质形成(de)标志D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9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良好道德品德(de)培养BA树立正确(de)儿童观、教育观 B重视培养幼儿(de)道德行为C发挥道德功能直接(de)教育作用,体现教师(de)主导作用D重视道德功能(de)间接(de)教育渗透教育作用,注意优化群体环境9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不良品德形成(de)原因AA气质特征 B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所限 C家教不良所致 D教师不良影响99.__是在幼儿(de)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有意识(de)活动,发展幼儿(de)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促进幼儿(de)社会性发展DA幼儿保育 B幼儿艺术教育 C幼儿科学教育 D幼儿社会性教育10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制定(de)依据C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指导纲要C幼儿(de)兴趣 D幼儿心理发展特点10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制定(de)原则BA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技能相结合B孩子良好(de)适应能力C社会性教育内容既要重视全面性、完整性,又要有重点D既重视教育(de)联系性,又重视阶段性,使幼儿社会性教育成为一个系统102.社会性教育(de)分类目标包括社会环境及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_A_A民族文化 B社会适应能力 C爱国情感 D民族意识103.下列哪一项是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选择(de)依据D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指导纲要C幼儿(de)兴趣 D幼儿发展104.__是幼儿认知(de)源泉CA教育内容 B经验 C社会现实 D已有(de)知识体系105.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de)原则BA渐进性 B具体性 C适度性 D活动性106.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活动(de)基本要素DA教育活动(de)主体性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实施107.教育者以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教育内容(de)方法,被称为A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08.教育者与幼儿相互提问、对答交流(de)一种教育方法,被称为B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09.教育者指导幼儿就某些社会性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de)方法,被称为C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10.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向幼儿展示与教育内容相关(de)实物、教具和情景,使幼儿认识、领会、体验和表现相应知识、情感和行为(de)教育方法,被称为D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11.__是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de)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de)生活中对他人(de)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de)自然理解和分享CA讲解法 B谈话法 C移情训练法 D演示法1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教育(de)形式BA课堂教育 B移情训练 C游戏活动 D社会实践1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de)主要形式DA幼儿园(de)专门教育 B环境教育 C家庭与幼儿园(de)合作 D社会性评价1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de)原则AA渐进性 B目标性 C针对性 D活动性115.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de)根本标准是CA社会性教育(de)组织 B幼儿能力(de)发展C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 D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de)设计116.下列哪一项不是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de)原则BA针对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过程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117.个性和社会性发展(de)评价是从__开始兴盛(de)CA20世纪10年代 B20世纪20 C20世纪30 D20世纪60 118.__是确定某一特定团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相互作用模式(de)一种研究方法CA观察法 B谈话法 C社会测量法 D问卷法119.__即在教育(de)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目(de)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de)情景中,由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社会性行为(de)方法DA观察法 B谈话法 C社会测量法 D情景测验法1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问题行为(de)行为表现CA行为不足 B行为过渡 C品德性问题行为 D不适当行为二、名词解释:(共30题,每题4分)二、名词解释:(共30题,每题4分)1.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 ,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de)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de)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de)幼儿心理特性.2.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de)一种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3.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de)认识和充分评估(de)一种体验.4.依恋是指婴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de)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de)一种强烈持久(de)情感联系.5.角色采择是指儿童用他人(de)观点来理解他人(de)思想和情感(de)一种社会认知技能.6.所谓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de)适当行为(de)总和.7.品德是道德品质(de)简称,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或阶段(de)道德行为准则或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de)某些经常(de)稳固(de)心理特征和倾向.8.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de)行为规范或准则.9.幼儿社会性教育就是在幼儿(de)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有意识(de)活动,发展幼儿(de)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促进幼儿(de)社会性发展.10.讲解法是指教育者以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教育内容(de)方法.11.谈话法是指教育者与幼儿相互提问、对答交流(de)一种教育方法.12.讨论法是教育者指导幼儿就某些社会性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de)方法.13.演示法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向幼儿展示与教育内容相关(de)实物、教具和情景,使幼儿认识、领会、体验和表现相应知识、情感和行为(de)教育方法.14.所谓移情训练法就是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de)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de)生活中对他人(de)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de)自然理解和分享.15.角色扮演法是指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de)角色扮演就是模仿现实社会中(de)某种情景,让幼儿扮演其中相应(de)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de)社会行为.16.所谓社会性发展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心理测量(de)结果和其他多方面(de)资料,对被评价者(de)个体或群体(de)社会性发展状况作出解释、判断(de)过程.17.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是幼儿发展评价(de)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de)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价值判断(de)过程.18.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团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相互作用模式(de)一种研究方法.19.问卷法是通过被调查者填写一系列问题构成(de)问卷来搜集资料(de)一种方法.20.情景测验法即在教育(de)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目(de)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de)情景中,由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社会性行为(de)方法.21.幼儿问题行为是指由于情绪障碍而导致(de)行为不正常,甚至人格偏畸,致使幼儿社会适应发生困难,不能从事学习活动和接受正常教育.22.观察法是指教师或评价人员在自然状态下,有目(de)、有计划地对幼儿社会性行为进行直接观察,从中获得评价资料(de)方法.23.自我评价是指,人们能够通过对自己外部行为以及行为结果(de)分析,通过对自己(de)内心活动(de)分析,通过对周围人对自己(de)态度(de)分析来认识自己,进而在自我认识(de)基础上,通过以行为原则,社会规范、理想化(de)自我与自己(de)个性加以比较,做出相应(de)自我评价.24.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de)重要成分.它是个人(de)对自身心理与行为(de)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de)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de)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de)一种综合能力.2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de)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de)行为.”26.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de)能力.27.性别化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男性或女性)价值观、动机和行为(de)过程.它是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de)一个重要方面.28.性别角色标准是指社会成员所公认(de)适合于某一性别(de)价值观、动机、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29.性别同一性也叫做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其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de)认识和接受,即理解性别.30.性别角色观指儿童对不同性别行为模式(de)理解.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de)解释.共30题,每题6分)1.答:幼儿社会性发展(de)特点是:(1)整体——系统性(2)社会制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1分)1.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A.行为比较阶段B.行为建构阶段 C.心理建构阶段 D.心理比较阶段2.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是在什么年龄左右。
()A .3个月B. 6个月C. 1岁 D .2岁3.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
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A.2岁B.3岁C.4岁D.5岁4.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科尔伯格 B.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5.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1B.○1○2C.○2○3D.○1○2○37.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1社会性发展水平○2社会要求○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1B.○1○2C.○2○3D.○1○2○38.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9.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10.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11.以下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A.社会交往 B.需要C.社会环境D.共同利益12.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A.家庭教育 B.社会交往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13.友谊发展的关键期是()A.中班B.小班C.大班D.幼儿14.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包括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③促进思维和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④使儿童具有安全感、集体归属感()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谁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A.陶行知B.蔡元培C.陈鹤琴D.叶圣陶16.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不包括()A.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B.对社会情景的判断能力C.对事物的注意能力D.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17.下列哪位心理学家认为,使用自己的名字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维果茨基D.安南耶夫18.个体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指的是()A.幸福感B.归属感C.自尊感D.团结感19.经过适宜的社会性教育后,下列哪类学生开始能主动把许多小朋友变成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并乐于一起游戏、讲故事和互相交谈。
()A.小学生B.大班幼儿C.中班幼儿D.小班幼儿20.社会适应的一般典型表现,不包括()A.明显的亲社会行为B.积极的情绪反应C.被动的寻求社会支持D.良好的社会交往1.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2.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1B.○1○2C.○2○3D.○1○2○34.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1社会性发展水平○2社会要求○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1B.○1○2C.○2○3D.○1○2○35.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6.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7.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8.儿童价值观的建立是通过儿童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内心体验主动建构价值的过程,但它忽视了外部教育影响。
这是哪个理论强调的()A.价值移情理论 B.道德发展理论C.价值澄清理论D.认知水平发展理论9.根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是哪个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10.幼儿可以听进去成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这大约是哪类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典型表现。
()A.小班B.中班C.大班D10岁以上11.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形成怎样的师生关系。
()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平等型 D.权威型12.在社会交往中,哪类儿童表现出害羞、攻击少、不敢自我表现、单独活动等特点。
()A.受忽略儿童B.受排斥儿童C.受欢迎儿童D.中间型或一般型儿童13.谁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A.维果斯基B.赫尔巴特C.苏霍姆林斯基D.夸美纽斯14.受欢迎儿童在社会交往时的行为特征有()①外表吸引人②缺乏攻击性③逃避双向交往④极度活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5.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不包括()A.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B.对社会情景的判断能力C.对事物的注意能力 D.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16.个体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发展的比例关系是()A.反比B.不完全反比 C.正比D.不完全正比17.学前儿童的兴趣特点不包括()A.兴趣比较广泛B.直接兴趣比较少C.兴趣有不良倾向D.兴趣比较肤浅18.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指的是()A.气质B.性格C.个性D.能力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教育的形式()A.课堂教育B.移情训练C.游戏活动D.社会实践20.社会性教育的分类目标包括社会环境及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A.民族文化B.社会适应能力C.爱国情感D.民族意识1.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是哪个阶段()A.自律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前道德阶段D.后习俗阶段2.按照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类,以工具性目的为取向,是处于哪个水平()A.前习俗道德水 B.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D.超习俗道德水平3.以下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方法()○1移情训练○2榜样示范○3利用归因原理○4表扬奖励A.○1○2○3B.○2○3○4C.○1○2○4D.○1○2○3○44.幼儿开始意识到与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这大约是哪个阶段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A.小班B.中班C.大班D.10岁以上5.社会情感主要包括哪些()○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4安全依恋A.○1○2○3B.○2○3○4C.○1○2○4D.○1○3○46.随着年龄的增长,几岁的儿童不仅能意识到他人在性情上的异同点,而且还认为外部情境(如生病或家庭冲突)能使一个人偏离本来的性格特征()A.7-9岁B.9-12岁C.12-14岁D.14-16岁7.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是()A.安全感B.需要C.依恋D.满足感8.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意义()A.促进人们对情感发展及教育的重视B.发挥社会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C.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D.促进儿童情感教育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9.为了增强家园合作的实效性,教师在工作中有哪些注意点()○1家园互动的重心由访问转向探究○2家园互动的方式由单一转向交互○3家园互动的空间由封闭转向开放○4家园互动的媒介由单一的语言转向多种媒介A.○1B.○1○2C.○1○2○3D.○1○2○3○410.谁提出多元智能理论()A.皮亚杰B.斯皮尔曼C.斯滕伯格D.加德纳11.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人际技能的四大要素指()①组织能力②领导能力③判断能力④协商能力⑤人际联系能力⑥分析能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12.儿童从几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A.1岁B.2岁C.3岁D.4岁13.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是哪个阶段幼儿社会交往的目标()A.小班B.中班C.大班D.儿童14.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形成怎样的师生关系()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平等型D.权威型15.在社会交往中,哪种儿童表现出害羞、攻击少、不敢自我表现、单独活动等特点()A.受忽略儿童B.受排斥儿童C.受欢迎儿童D.中间型或一般型儿童16.谁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A.维果斯基B.赫尔巴特C.苏霍姆林斯基D.夸美纽斯17.社会适应的一般典型表现,不包括()A.明显的亲社会行为B.积极的情绪反应C.被动的寻求社会支持D.良好的社会交往18.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主要是哪个方面的适应()A.身体 B.情绪 C.认知 D.心理19.儿童哪个阶段开始愿意为集体做事,并为集体成绩而感到高兴()A.小班幼儿B.中班幼儿 C.大班幼儿D.小学生20.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指的是()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能力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 )○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1 B.○1○2C.○2○3D.○1○2○32.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原则()A.目的性原则B.主观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3.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大致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4道德自我A.○1○2○3B.○1○2○4C.○2○3○4D.○1○2○3○44.下列哪项不是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表现()A.能说出一些自己会做的事B.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C.能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及家长的话D.做事情时有自己的想法5.按照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类,以“好孩子”为取向,是处于哪个水平()A.前习俗道德水平B.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D.超习俗道德水平6.幼儿常用自己的想法感受去代替别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