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报告、情节概括、必考题型汇总情况
《西游记》知识点
《西游记》知识点《西游记》知识点汇总《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吴承恩,明代小说家)2、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3、人物及性格特征:A孙悟空:1、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2、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最受大家喜爱。
3、反映古人对自身力量增长的幻想和对征服自然的自信,是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B猪八戒:1、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招是搬非,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2、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
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3、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没有害人之心,自有可爱之处。
4、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而这么讨人喜欢,可见作者的了不起。
C沙和尚:1、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2、善于调解矛盾。
悟空和八戒没有龃龉,都是沙僧从中调和,没有他,西天取经大业不能完成,所以他是四人的粘合剂。
D唐僧:1、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取经之路重重险阻,吉凶难定,但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无论遇到多杀困难,多少诱惑,从没动摇;2、又是一个很窝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就一筹莫展,涕泪交流离开了徒弟,饭也吃不上;3、太糊涂太慈悲,悟空主动降妖除魔,他却妇人之仁,斥责悟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甚至大念紧箍咒;4、作者对这个西天取经领导人批评最厉害,说明本书并不一定全是宣扬宗教。
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题型汇总
《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题常识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四圣试禅心等。
5、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6、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是正义的化身。
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鬼怪,象征着黑暗势力。
这一正一反,既突出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又突出了斩妖降魔的内容,从而使贯穿全书的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
在吴承恩笔下,取经一事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人物分析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神话传说小说。
该作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奇幻的仙侠世界。
以下是对《西游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供读者参考。
一、故事背景与概述《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前往西天取经的传奇历险。
四位主要角色分别是唐僧(真名叫玄奘),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猪八戒(天蓬元帅),沙僧(悟净)。
二、主要人物介绍1. 唐僧:真名叫玄奘,为唐朝皇室后裔,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和热爱信仰而成为一位高僧。
他身怀佛法,受命西天取经,是故事中的领导者和主角。
2. 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天地造化之灵,拥有变化多端的神通和千般本领。
因调皮捣蛋而被玉帝驱逐出天宫,后来受唐僧委托,成为唐僧师徒团队的护法使者。
3. 猪八戒:天蓬元帅,本名悟能,曾是天宫天蓬元帅,因胡作非为而被罚下凡尘化身为猪形。
他是文武双全的角色,同时也是捣乱者和吃货,负责保护三藏师父。
4. 沙僧:本名悟净,原是流沙河妖,因行善积德被封为沙僧。
他个性刚正,体格高大,擅长扛鼎,是唐僧一行的力量支持。
三、主要故事情节1. 拜师和悟道: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修炼成为斗战胜佛,脱离佛门恶事。
猪八戒和沙僧也随后加入唐僧团队。
2. 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师徒四人历经重重艰险,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如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等,但最终都被孙悟空和师兄弟们所解决。
3. 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得罪天宫而引发一系列神仙之间的争斗,最终被佛祖如来收服,获得了表字“齐天大圣”,并被任命为唐僧西行路上的护法使者。
4. 结伴取经: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却始终坚持前行,相互合作,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5. 授经道:在西天取得真经后,唐僧举办诵经大会,将经书广传,为人间开启了佛教盛世。
四、主题思想与文化内涵1. 佛教思想:整部小说贯穿了佛教对修行者的要求和对人性的思考,强调了佛教中的救度众生的核心理念。
西游记的考点笔记,概括内容及原著,20岁到60回的考点
《西游记》考点梳理(最全)一、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体裁∶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二、主要内容一句话概括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主要讲述了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全书共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1.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
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2.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3.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二、经典故事情节1.美猴王出世∶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
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
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1回)2.灵台山遇仙∶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学艺。
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把七十二变的口诀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花果山水帘洞已被以混世魔王为首的妖魔霸占。
悟空只几拳就把混世魔王打得动弹不得了,众猴们又重新回到了水帘洞。
(1-2回)3.官封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将其封为弼马温。
(4回)4.大闹蟠桃会∶天庭要举办蟠桃盛会,悟空没有被王母邀请,再次发怒。
他定住七衣仙女,挑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搅了蟠桃会,偷吃了仙酒、仙肴,酒醉后还把太上老君的丹药吃了个精光。
「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汇总
「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汇总「2020中考名著冲刺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汇总1.文学常识(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2)★★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西游记》取材于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故事。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篇目梗概与思想主题《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
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3.重要形象(1)孙悟空:桀骜不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
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称谓:齐天大圣、美猴王、孙行者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经典情节:大闹天宫(最能体现反抗精神的情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2)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具有乐观精神。
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称谓:猪悟能、天蓬元帅使用兵器:九齿钉耙经典情节:高老庄娶亲、义激美猴王、四圣试禅心(3)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
最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称谓:沙悟净、卷帘大将使用兵器:降妖杖经典情节:大战流沙河(4)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经典情节:三打白骨精、途经女儿国4.艺术特色(1)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色;(2)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3)语言优美高超,既诙谐有趣,又隽永有味。
名著导读 《西游记》文学常识识记题、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基础题汇总
名著导读|《西游记》文学常识识记题、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基础题汇总《西游记》是今年这学期要读的(名著),同学们要读书、要练习哦!《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识记题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四圣试禅心等。
5、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6、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是正义的化身。
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鬼怪,象征着黑暗势力。
这一正一反,既突出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又突出了斩妖降魔的内容,从而使贯穿全书的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
在吴承恩笔下,取经一事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西游记》文学常识
《西游记》文学常识说到文学常识,就不得不说四大名著,是每个学校都必考的知识点,会考察到故事人物、故事情节等特别细致的东西,下面是《西游记》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1、《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2回写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13回至l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81)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修成正果。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6、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7、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8、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汇总+考点大全
《西游记》知识点汇总+考点一、作品简评吴承恩(明代小说家)的经典小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
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二、名著梗概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1)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2)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3)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4)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三、主要情节1、大闹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祸起观音院):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3、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西游记》必考知识点归纳
《西游记》必考知识点归纳1、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
师徒四人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2、小说主题: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3、四位主要人物评价(1)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忠奸难辨。
(2)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好胜心强。
(3)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知错能改。
(4)沙僧:稳重踏实,细心周到;逆来顺受,任劳任怨,忠贞不贰;心地善良,敦厚朴实;缺乏主见。
4、《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5、经典故事(1)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6、典型情节及其反映的主要人物性格(1)大闹天宫孙悟空管理蟠桃园时,王母娘娘设蟠桃宴,邀请了各路神仙,却唯独没有邀请他。
悟空火冒三丈,偷吃了蟠桃,大闹瑶池,又盗食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偷了仙酒,在花果山摆起了神仙酒会。
玉帝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西游记考前知识点总结
西游记考前知识点总结以下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主题和精彩段落的知识点总结:1.主要人物唐僧:在取经路上始终坚持正道,忠厚善良,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
孙悟空:天生异象,孤儿出身,被观音菩萨收养,任天庭第十三号大神,因为调皮捣蛋,被玉皇大帝罚下凡封为花果山大王。
取名孙悟空,学艺,习武,掌握七十二变、分身术,如意金箍棒。
与唐僧师徒同去西天取经的,是西方解脱法门的五百年圣者。
猪八戒:本名朱梁,原为天蓬元帅,因调担,被玉帝贬下凡为善财童子。
取名猪八戒,师从了观音菩萨,练成六折金身;与他共同去西天取经是历劫之行者。
沙悟净:本是哪吒元帅,玉帝贬他下凡封为沙悟净。
与他共同去西天取经是长生法门圣徒。
他们三人可说是师徒四人中的助手。
他在西游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与猪八戒是南海伏魔使者。
2.主要情节(1)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历程:唐僧师徒四人沿着西天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
(2)与妖魔鬼怪的战斗: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在取经途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3)唐僧师徒四人与各地神仙的相遇:在取经途中,唐僧师徒四人先后与诸多神仙相遇,有的给予他们帮助,有的则对他们造成了困难。
(4)师徒四人的情感: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展现了深厚的师徒情谊和友情,不离不弃,相互扶持。
(5)师徒四人的成长: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救化众生,展现了他们的善良和智慧。
3.主题(1)佛教思想:小说中体现了佛教的思想,包括因果报应、慈悲为怀、修行救度众生等。
(2)忠诚和勇气: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体现了忠诚和勇气的精神,不畏艰难,坚持正道。
(3)善与恶:小说中体现了善恶对立的主题,人物形象鲜明,善恶对立分明。
(4)友情和家国情怀: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彼此之间充满了友情和家国情怀,互相关怀、互相关注。
4.精彩段落《西游记》中有许多精彩的段落,这些段落不仅文学价值很高,而且展现了深刻的思想,下面列出了一些值得重点关注的段落:(1)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在天宫中调皮捣蛋,不服管教,甚至在玉帝的宴会上大闹天宫,为了报复天庭排挤他,动手毁坏了宴会和宴会器皿,并且干扰了天庭人事。
七年级西游记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西游记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一,通过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忍耐与坚持的力量。
学习西游记的必考知识点,不仅能够提高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还能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下面将对七年级西游记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故事背景西游记发生在唐朝,唐玄宗时期,故事的背景主要是在中国境内的中原地区以及西天的神话世界。
二、主要人物1. 唐僧:真名叫玄奘,他是唐朝朝廷派出的取经和尚。
他的使命是去西天取得真经,以拯救众生。
2. 孙悟空:又称为美猴王,是唐僧的第一个徒弟。
他拥有神通广大的法力和聪明机智的头脑。
3. 猪八戒:又称为悟能,是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他原本是天宫的一员,因犯错误被贬下凡尘为猪形,但他有着无穷的胃口和顽皮的性格。
4. 沙悟净:又称为悟净、沙僧,是唐僧的第三个徒弟。
他原本是天宫的门客,因犯错误被流放人间,化为沙僧。
5. 唐玄宗:唐朝的皇帝,赐给唐僧徒弟四人佛号,并派他们去西天取经。
三、重要情节1. 唐僧拜师孙悟空:为了寻找能够保护自己取经路上的徒弟,唐僧拜师了孙悟空,孙悟空为了能够重新得到人身,答应了唐僧的请求。
2. 火焰山与红孩儿:唐僧一行人在西天路上遭遇到了火焰山的火海,孙悟空用自己的法力救了唐僧。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红孩儿,一段奇妙的故事发生了。
3. 唐僧与白骨精:唐僧在一次住宿过程中,遭到了白骨精的袭击,孙悟空使用了策略将白骨精和她的儿子一起消灭。
4. 猪八戒拜师悟空:猪八戒通过自己勤奋的学习,成功拜师孙悟空,并得到一条铁棒作为武器。
5. 沙悟净与蜘蛛精:沙悟净在路上遭遇了蜘蛛精的魔爪,经过一场激战,最终击败了蜘蛛精。
6. 孙悟空与牛魔王:为了找到取经的路,孙悟空与牛魔王展开一场激烈的角斗,最终孙悟空胜利。
7. 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再次来袭,三位徒弟与孙悟空一同出发,最终将白骨精消灭。
8. 行凶的老虎精:一只老虎精欲行凶杀人,被唐僧以慈悲之心打动,使她改邪归正。
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汇总
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汇总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西游记》常考的知识点汇总:
1. 作者与创作背景:《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写的一部章回体小说。
吴承恩在明朝中期的16世纪创作了这部小说,以佛教故事为基础,融入了儒、道、佛三教的哲学思想。
2. 主要人物:《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齐天大圣)、猪八戒(天蓬元帅)、沙僧(悟净)、唐僧(玄奘)和观音菩萨等。
他们组成了取经团,一起前往西天取经。
3. 故事梗概:《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向佛求经的故事。
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与众多妖魔鬼怪进行了斗争,最终成功地取回了真经。
故事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孙悟空的出世与大闹天宫、取经团在女儿村的遭遇、与妖精的战斗和取经团的因缘和故事的结局。
4. 佛教思想:《西游记》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思想。
例如,取经任务本身就是指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佛教故事;人物角色中的孙悟空具有禅宗思想和修行的特点;众多的妖怪和妖精都反映了佛教中的「欲望」和「迷惑」等概念。
5. 文学特色:《西游记》是一部富有幽默风趣、想象奇特的小说。
作者吴承恩融入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怪力乱神和神话故事,使整个小说充满了奇幻和冒险的色彩。
它也是一部抨击封建统治和官僚腐败的作品。
6. 对于文化影响:《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漫画、动画等形式。
同时,考题的具体形式和所涉及的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考试而有所不同,建议你在备考时结合相关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综合复习。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朝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以下是对《西游记》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1.故事梗概:《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克服各种困难和危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故事。
他们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上天入地,在历险中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善恶的矛盾,体现了人物的智慧和勇敢。
2.主要人物:-唐僧:佛教高僧,师徒四人的领导者,代表自律、智慧和慈悲。
-孙悟空:齐天大圣,有七十二变和紧箍咒的法力,机智勇敢,也有些顽皮和自负。
-猪悟能:天蓬元帅,行为粗俗,贪图享受,但忠诚可靠。
-沙悟净:悟空的二弟,沙僧,沉默寡言,忍辱负重,有守护的本能。
3.神话传说:《西游记》中有许多描写仙神的故事,如太上老君授于唐僧魔镜、观音菩萨的拯救等等。
这些神话传说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教思想和超自然的力量观。
4.经典场景和故事情节:-长老法师唐僧取经之路,第一难就是见到了法力高强的法师,他是一个多么厉害的法师啊!独门独处的同时,只见奇光一溜闪过,无数花儿并不碰奈水的恐怖!而且可能否只有这个法师的魔吧,之前唐僧三人和自己的对手斗了一个dem冒险。
-羊角镇"羊角镇"是渣渣们的地盘,也是唐僧师徒抵达时的第一个地方。
-成都城成都源于一个传闻是打造至今的传闻中一个古剑,这个城市是比较有活力并且经济发达,但是这个城市也因为这些灾害而波折上演了《西游记》,这个特殊的年代,唐僧师徒一行四个川人也共同肩负,并且最大限度的展示了四川人的毅力特征,这种悲剧的表演强大。
5.文学特点:-《西游记》有着丰富的艺术手法,如对白生动活泼,描写细致入微,多用对偶和对仗的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西游记》中也包含了许多讽刺和讥讽,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6.代表性章回:-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佛果结成品第一”-第七回:“自在飞花轻似梦落时熏雾重于泥”-第十四回:“八戒大闹镇脂粉悟空留下表忠心”7.主题和意义:-取经之路是人性修炼的过程,唐僧和他的徒弟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考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成长和净化。
(完整版)初中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及故事概括
一、内容填空题:(1)《西游记》,作者是__明__(朝代)__吴承恩__,是长篇_章回体神话__小说,全书共100回。
是神怪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_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是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
请再写出有关孙悟空的两个故事名称:智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4)《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5)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6)《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7)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8)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菩提祖师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定海神针_,又唤_如意金箍棒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五行山_。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孙行者_。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斗战胜佛_。
(9)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净坛使者。
(10)沙僧又叫__沙悟净_,原为天宫中的__卷帘大将_,被贬下界,在__流沙河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金身罗汉__。
(11)白龙马原是__西海龙王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八部天龙广力菩萨_。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擎天华表柱_上。
专题02名著《西游记》考题盘点:文学常识+主要人物+选择题+精段阅读+读后感-中考语文名著考题盘点
6.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
人参果树。
2024
B.《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
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中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
考 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语 文 名 著
③那公主参拜了父王、母后,会了姊妹,各官俱来拜见。那公主才启奏道:“多亏孙长老法 力无边,降了黄袍怪,救奴回国。” ④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
复 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
习 ⑤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
【答案】A 【解析】A“整整八回”表述有误。《西游记》以整整7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 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8--12回写唐僧的来历,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 唐僧师
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考点3 综合性选择题
3.下列对《西游记》相关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名 一难,终成正果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著 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
复 习
芭蕉扇。三打白骨精(表现了孙悟空刚烈、直率的品行),真假美猴王(表现了孙悟空忠心 和为真理而战)
考点2 主要人物
唐 僧:
2024
性格: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偶有迂腐、是非不分。
《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题型汇总
《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题常识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四圣试禅心等。
5、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6、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是正义的化身。
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鬼怪,象征着黑暗势力。
这一正一反,既突出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又突出了斩妖降魔的内容,从而使贯穿全书的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
在吴承恩笔下,取经一事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人物分析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报告、情节概括、必考题型汇总情况
《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题常识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阳山(今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容:本书主要描述了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四圣试禅心等。
5、容:由三大部分组成——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6、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是正义的化身。
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为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鬼怪,象征着黑暗势力。
这一正一反,既突出了悟空的英雄形象,又突出了斩妖降魔的容,从而使贯穿全书的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
在吴承恩笔下,取经一事的意义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人物分析1、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1. 原著作者及作品背景-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创作于明代。
- 原著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2. 主要人物- 孙悟空(美猴王):孙行者是唐僧的得力助手,他具有过目不忘、变化多端的本领。
- 唐僧(唐三藏):唐僧是真经的守护者,他率领三个徒弟前往西天取经。
- 猪八戒(悟能):猪八戒是唐僧的徒弟之一,他嘴贫、懒散,但勇敢善战。
- 沙僧(悟净):沙僧是唐僧的徒弟之一,他善于驾驭法器,聪明机智。
3. 故事梗概- 故事讲述了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前往西天取经的旅程。
他们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
- 孙悟空和他的伙伴们通过智慧和勇气,一路克服了各类魔障,最终成功取得真经,并回到了东土。
4. 主题和思想- 《西游记》是一部寓言小说,通过对唐僧和他的徒弟的奇幻旅程的描写,体现了人性的善恶、的力量以及个人修行的重要性。
- 作品中还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批判,呈现出深刻的社会和人性思考。
5. 名句摘录- "取经东土为表真,我欲西天报佛恩。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 影响与传播- 《西游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 作品不仅在中国深受喜爱,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读者。
7. 必读理由-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西游记》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 通过阅读《西游记》,读者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人性的善恶、修行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是拓宽视野、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读物。
以上是《西游记》导读中的一些必考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游记文学常识必考点
西游记文学常识必考点
摘要:
1.《西游记》的作者、体裁、主要内容及成就
2.《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西游记》的重要情节及主题
4.《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及考点分析
正文: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这部作品以长篇神话小说的形式呈现,主要描绘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的历程。
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沿途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
孙悟空聪明、机智、勇敢,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
唐僧慈悲为怀、智慧深厚,猪八戒贪吃、懒惰、好色,沙僧忠诚、朴实、沉稳。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西游记》的重要情节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这些情节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作品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现实生活。
《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在于,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展现了一个充
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同时,作品通过师徒四人的故事,传达了忠诚、勇敢、智慧、慈悲等价值观念,具有很高的文学和道德价值。
在考试中,《西游记》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对作品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上。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认真阅读原著,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性格和行为,是应对考试的关键。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描绘了唐朝僧人玄奘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辛历程,道出了人性的善恶与真理的追寻。
本文将为您整理《西游记》的重点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一、故事梗概《西游记》以佛教经典《大唐西域记》为蓝本,讲述了玄奘师徒四人的西行取经之旅。
故事中,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战胜了各种妖魔鬼怪,最终到达了西天取得真经。
他们学到了佛法,消除了妖魔的恶势力,最终成为了正果。
二、人物角色1. 孙悟空:猢狲王的化身,具有千里眼、顺风耳等神通,本领非凡,受到玉帝的重视,被封为斗战胜佛。
2. 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因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转世为猪。
他形象憨厚可爱,贪吃爱玩,被封为天蓬元帅之后又被玉帝封为禅让国太保。
3. 沙悟净:原为天蓬元帅,因误闯凡间而受到玉帝的责打,被贬下凡间转世为沙僧。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被封为沙和尚。
4. 唐僧:本名陈玄奘,是当时的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和佛学家,被封为进取秀才,后受玉帝的指定,带领三个徒弟取经。
三、故事情节1. 盘丝洞:孙悟空等人在盘丝洞中受到了蜘蛛精的围攻,最终被观音菩萨解救。
这一段描述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绝顶本领。
2. 火焰山:师徒四人通过灭火神针才成功穿越火焰山。
这一段展现了师徒四人的团结合作和智慧勇敢。
3. 白骨洞:孙悟空悟出水法,将白骨山下的恶魔收服,帮助唐僧解救了白骨公主。
这一段强调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善良。
4. 如来佛祖:师徒四人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后回到东土。
这一段突出了师徒四人克服困难、取经成功的精神。
四、主题思想1. 人性的善恶:《西游记》中通过描绘各种妖魔鬼怪的形象,表达了人性的善恶之辨。
正果得道的人可以修身养性,将善行散播出去,而妖魔则做恶不悔,伤害他人。
2. 真理的追寻:《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旅,是对真理的追寻。
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人性考验,最终领悟佛法,使自己得以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文学常识、人物分析、情节概括、必考题型汇总常识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四圣试禅心等。
5、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6、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是正义的化身。
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鬼怪,象征着黑暗势力。
这一正一反,既突出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又突出了斩妖降魔的内容,从而使贯穿全书的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
在吴承恩笔下,取经一事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人物分析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⑤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大果,被释迦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两界山除六意,鹰愁涧收玉龙为唐僧坐骑,黑风山斗熊罴,取回被偷袈裟,又先后在高老庄和流沙河收猪刚鬣和沙悟净为师弟,于黄风岭苦战黄风怪,在五庄观为救活人参果树。
白虎岭三打白骨夫人,却被唐僧误会赶走。
后为了救被变成老虎的唐僧,巧战黄袍怪。
平顶山斗智斗勇,降服金银角。
在乌鸡国救活被害死三年的国王,在枯松涧大战红孩儿,车迟国解救被迫害众僧。
又在通天河、金兜山、毒敌山与灵感大王、兕大王、蝎子精多方激战。
诛除二心,三调芭蕉扇,荡除碧波潭,误入小雷音寺,七绝山除红蟒精,朱紫国三折肱,盘丝洞扫七妖,黄花观斗蜈蚣精,狮驼岭会战三魔,比丘国救众小孩,无底洞寻师,隐雾山诛豹精,凤仙郡求雨,玉华州收徒,竹节山大战众狮精,青龙山力斗三犀,天竺国擒玉兔,助寇洪还魂。
2、唐僧(玄奘)①姓名: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②身世: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③性格:勤敏好学,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心地善良、正直不阿、毫无主见、迂腐顽固,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是非不分,耳根子软。
④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唐僧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而又胆小懦弱,而且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责骂和残忍地处罚为取经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孙悟空。
但同时也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在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绝大多是对唐僧的考验,唐僧从来没有动摇过。
两界山中救石猴,鹰愁涧驾白龙,高老庄中收八戒,四圣试禅心,女儿国情深,女妖诱惑,男怪捆绑蒸煮,唐僧始终没有动摇过取经的决心,虽然在三打白骨精中,对孙悟空多番误会,但也从另一个层面显示出唐僧的慈悲为怀,总是听信猪八戒的谗言,但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也同样能够勇于认错。
唐僧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作者对他是批评多于肯定。
这一点是《西游记》和传统的取经故事一个很大不同之处。
3、猪八戒(悟能)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胆小怕事、吃苦耐劳、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③兵器:九齿钉耙④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
后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
自称“猪刚鬣”。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在云栈洞与孙悟空大战,听说唐僧之名,前去拜见。
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
在去西天取经途中,他总是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但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因此常常当众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4、沙和尚(悟净)①身世: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
唐僧途径流沙河时收为徒弟。
②性格:正直无私,任劳任怨,忠心不二,踏踏实实,谨守本分③兵器:降妖宝杖④典型情节:大战流沙河沙僧法号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功德圆满,封为金身罗汉。
沙悟净,又叫沙僧、沙和尚,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
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护唐僧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沙僧外貌丑恶,但个性憨厚,忠心耿耿。
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金身罗汉。
情节概括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
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变为松树,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悟空被刀砍斧剁。
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后请观音菩萨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6.计收猪八戒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
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
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
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
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7.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8.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
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
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9.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
两位道童奉命,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八戒怂恿悟空偷果,遭到二道童怒骂。
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参果树逃离,却被镇元大仙捉回去。
悟空求得观音医活果树,二人结为兄弟。
10.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
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11.(悟空与八戒)双战黄袍怪唐僧误闯黄袍怪的波月洞。
黄袍怪的夫人放走唐僧给父王送信。
国王恳请八戒。
沙僧降妖。
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
白龙马变作宫女刺杀黄袍怪受伤。
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
悟空请来星神收回,救出公主,恢复唐僧原身,师徒重归于好。
12.夺宝莲花洞悟空让八戒巡山探路,被莲花洞银角大王捉去。
银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压住悟空,将唐僧。
沙僧和白马掠回洞府。
悟空挣扎脱险后,经过几番周折,终将银角大王装进葫芦内,这时,太上老君赶来,收走了由炼丹的金。
银二道童变幻的金角。
银角大王。
13.大战红孩儿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
八戒落荒而逃。
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
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14.车迟国斗法(降三怪)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封他们为国师。
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在三清殿,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大仙。
三大仙欲报受辱之仇,与唐僧斗法。
悟空使出降妖手段,三大仙现出原形死于非命。
15.趣经女儿国师徒途径女儿国,唐僧。
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
悟空取来落胎泉水。
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唐僧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
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悟空与八戒与妖女酣斗被刺伤。
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16.真假美猴王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
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
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
如来使他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