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2230材料现代制备技术

合集下载

专业代码(080502)

专业代码(080502)

材料学专业代码(080502)本学科设有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三个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金属及合金的固态相变及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功能材料腐蚀与防护金属电化学钝化,功能金属纤维及应用;先进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导电复合材料;功能材料腐蚀与防护、金属电化学钝化;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材料、高分子纳米材料和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

着重于合成方法、合成工艺、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其相关合成机理的研究。

本学科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9名,形成了具有较强实力的教学及科研师资队伍,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人才。

近几年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15项,包括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归国人员重点基金、河北省科技厅基金和石家庄市重大攻关项目等。

取得了多相重要研究成果,在新型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高强度导电材料研究、耐磨管道、金属纤维、膜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离子体聚合与改性、原位复合材料研究、电厂用耐热钢、陶瓷内衬钢管、表面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环保、清洁能源、汽车和电子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50余篇。

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学进步奖。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实验室现有力学性能分析和测试设备、大型精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RD、各种热处理设备以及各种材料成分检测仪器设备、显微硬度计等。

材料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梯度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一、培养目标材料学学科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科技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工作和学习作风严谨,身体健康。

2.有坚实的数学、计算机基础,并能熟悉运用到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中;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篇一一、引言二氧化钒(VO2)因其独特的金属-绝缘体相变性质和丰富的物理性能,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对其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因此,开发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调控二氧化钒的结构和形貌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水热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备方法,因其具有高效、环保、均匀等优点,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重点研究微波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钒的结构及形貌调控。

二、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微波水热法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制备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过程,促进物质的生成和形貌的调控。

在制备二氧化钒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适当的钒源和反应条件,通过微波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二氧化钒。

三、二氧化钒的结构及形貌调控1. 结构调控二氧化钒的结构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微波水热反应的条件,如反应温度、时间、压力等,可以有效地调控二氧化钒的晶体结构。

例如,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下,可以获得单晶二氧化钒;而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下,可以得到多晶二氧化钒。

此外,通过引入其他元素进行掺杂,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二氧化钒的晶体结构。

2. 形貌调控形貌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微波水热反应的参数,如溶液的pH值、浓度、添加剂等,可以有效地调控二氧化钒的形貌。

例如,在较低的pH值和较高的浓度下,可以获得片状二氧化钒;而在较高的pH值和较低的浓度下,可以得到颗粒状二氧化钒。

此外,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成核和生长过程,还可以获得其他形态的二氧化钒,如线状、花状等。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微波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不同结构和形貌的二氧化钒。

XRD和SEM等表征手段表明,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有效地调控二氧化钒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结构和形貌的二氧化钒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二氧化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结论本文研究了微波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钒的结构及形貌调控。

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2011-6)

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2011-6)

来源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CSCD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篇一一、引言二氧化钒(VO2)因其独特的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在微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光学涂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致力于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高质量的二氧化钒材料,并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调控,旨在实现更高效的制备方法和改善材料的性能。

二、微波水热法概述微波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进行的化学合成方法,通过微波能量促进化学反应。

该技术因其在短时间、高效率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纳米材料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在制备二氧化钒的过程中,微波水热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速率和产物的结构与形貌。

三、实验部分1. 材料与试剂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钒源(如偏钒酸铵)、去离子水等。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使用前未进行进一步处理。

2. 实验步骤(1)将钒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2)将溶液置于微波水热反应器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压力;(3)在微波辐射下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时间;(4)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离心分离、洗涤和干燥。

四、结果与讨论1. 产物结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以确定产物的晶体结构。

调整微波水热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可以观察到产物结构的明显变化。

例如,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得到更完整的VO2晶体结构。

此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产物的形貌,发现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产物形貌的有效调控。

2. 形貌调控形貌调控是提高二氧化钒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微波水热法,可以实现对产物形貌的精确控制。

例如,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下,可以得到纳米片状的VO2;而在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下,则可以得到纳米棒或纳米球状的VO2。

这些不同形貌的VO2材料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条件。

五、结论本文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高质量的二氧化钒材料,并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实现了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有效调控。

东北大学材料学导师介绍

东北大学材料学导师介绍

东北大学材料学导师介绍单玉桥男,1954年生人,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技术。

作为课题执行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超导中心下达的熔融织构YBaCuO高温超导体镀银防护层的研究,高温超导体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究基础课题及攻关课题。

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省科委下达的熔融织构YBCO超导体水蒸气腐蚀及其表面防护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23篇,SCI和EI收录10篇。

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省教委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教授课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

连法增男,1945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

从事无磁瓷封定膨胀合金、永磁合金、新型铁基晶态、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高饱和磁感铁氮化合物、非晶软磁材料及其应用等领域研究。

新型稀土铁基永磁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

获国家授权专利两项。

中国仪器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理事,辽宁省应用磁学会副理事长,《功能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编委。

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授《工程材料学》、《磁性能与应用设计》、《磁性物理学》等课程。

主编出版《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性能》。

刘常升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激光应用技术。

承担国家“973”和“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

出版《激光表面改性与纳米材料制备》等专译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

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委会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和材料工程分会理事长、2004年薄膜与涂层国际会议组织与技术委员会委员。

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当选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E01金属材料E0101 金属结构材料E010101新型金属结构材料E010102钢铁和有色合金结构材料E0102 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1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3 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料E010301非晶态金属材料E010302纳米晶金属材料E010303新型亚稳金属材料E0104 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E0105 金属功能材料E010501金属磁性材料E010502 金属智能材料E010503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E0106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E010601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图E010602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变E010603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E0107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E01070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其表征方法E010702金属材料的界面问题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E010801 金属材料的形变与损伤E010802 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E010803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E0109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E010901 金属的非平衡凝固与结晶E010902 金属的凝固行为与结晶理论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E011001 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E01100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E01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E011101 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E011102 金属高温腐蚀与防护E0112 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E011201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E011202 金属材料的磨蚀E0113 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E02无机非金属材料E0201人工晶体E0202玻璃材料E020201特种玻璃材料E020202传统玻璃材料E0203结构陶瓷E020301先进结构陶瓷E020302陶瓷基复合材料E0204功能陶瓷E020401精细功能陶瓷E020402压电与铁电陶瓷材料E020403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E020404功能类陶瓷复合材料E0205水泥与耐火材料E020501新型水泥材料E020502新型耐火材料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E020601高性能碳素材料E020602金刚石及其他超硬材料E020603新型碳功能材料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E020701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E020702发光及显示材料E020703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E020801复合材料的制备E020802强化与增韧理论E020803界面物理与界面化学E0209半导体材料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E0211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E021101高温超导材料E021102磁性材料及巨磁阻材料E0212古陶瓷与传统陶瓷E0213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E021301生态环境材料E021302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及相图E021303无机非金属智能材料E03有机高分子材料E0301塑料E030101设计与制备E030102高性能塑料与工程塑料E0302橡胶及弹性体E030201设计与制备E030202高性能橡胶E030203热塑弹性体E0303纤维E030301设计与制备E030302高性能纤维与特种合成纤维E030303仿生与差别化纤维E0304涂料E0305粘合剂E0306高分子助剂E0307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E030701材料的设计与制备E030702高性能基体树脂E030703纳米复合E030704增强与增韧E0308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E0309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E030901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E030902分离与吸附材料E030903感光材料E030904自组装有机材料与图形化E030905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E030906纳米效应与纳米技术E03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E031001组织工程材料E031002载体与缓释材料E031003植入材料E0311智能材料E0312仿生材料E0313高分子材料与环境E031301天然高分子材料E031302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E031303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E031304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老化E0314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E031401结构与性能关系E031402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评价E031403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E0315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E031501加工与成型中的化学与物理问题E031502加工与成型新原理、新方法E04冶金与矿业E0401金属与非金属地下开采E0402 煤炭地下开采E0403 石油天然气开采E0404 化石能源储存与输送E0405 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E0406 海洋、空间及其他矿物资源开采与利用E0407 钻井工程与地热开采E0408地下空间工程E0409 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E0410安全科学与工程E041001 通风与防尘E041002 突水与防灭火E041003 岩爆与瓦斯灾害E041004 安全检测与监控E0411 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学E041101 工艺矿物学与粉碎工程学E041102 矿物加工工程E041103 物理方法分离E041104 化学方法分离E041105 矿物材料与应用E0412 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E041201 火法冶金E041202 湿法冶金E041203 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E041204 冶金熔体(溶液)E041205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E0413 冶金化工与冶金反应工程学E0414 钢铁冶金E0415 有色金属冶金E041501轻金属E041502重金属E041503稀有金属E041504贵金属等分离提取E0416材料冶金过程工程E041601 材料冶金物理化学E041602 金属净化与提纯E041603 熔化、凝固过程与控制E041604 金属成形与加工E041605 应变冶金E041606 喷射与喷涂冶金E041607 焊接冶金E041608电磁冶金E0417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E0418特殊冶金、外场冶金与冶金新理论、新方法E0419资源循环科学E0420 矿冶生态与环境工程E042001 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E042002 矿冶环境污染评测与控制E042003有害辐射等污染的防治E042004 绿色冶金与增值冶金E0421矿冶装备工艺原理E0422 资源利用科学及其他E042201 短流程新技术E042202 冶金耐火与保温材料E042203 交叉学科与新技术E042204 冶金计量、测试与标准E042205 矿冶系统工程与信息工程E042206 冶金燃烧与节能工程E042207冶金史及古代矿物科学E05机械工程E0501机构学与机器人E050101机构学与机器组成原理E050102 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E050103 机器人机械学E0502 传动机械学E050201 机械传动E050202 流体传动E050203 复合传动E0503 机械动力学E050301 振动/噪声测试、分析与控制E050302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E050303 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E0504 机械结构强度学E050401 机械结构损伤、疲劳与断裂E050402 机械结构强度理论与可靠性设计E050403 机械结构安全评定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E050501 机械摩擦、磨损与控制E050502 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E050503 机械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E050504 工程摩擦学与摩擦学设计E0506 机械设计学E050601 设计理论与方法E050602 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E050603 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E050604 机械系统集成设计E0507 机械仿生学E050701 机械仿生原理E050702 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E050703 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8零件成形制造E050801铸造工艺与装备E050802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E050803 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E050804 近净成形与快速制造E0509 零件加工制造E050901 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 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3 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4 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10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E051001 数控技术与装备E0510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E051003 可重构制造系统E051004 可持续设计与制造E051005 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E0511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E051101 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E051102 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E051103 机械传感器技术与测试仪器E051104 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E0512 微/纳机械系统E051201 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件E051202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E051203 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E051204 微/纳机械系统组成原理与集成E06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E0601 工程热力学E060101 热力学基础E060102 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E060103 能源利用系统与评价E060104 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105 制冷E060106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E0602 内流流体力学E060201 黏性流动与湍流E060202 动力装置内部流动E060203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E060204 流体噪声与流固耦合E0603 传热传质学E060301 热传导E060302 辐射换热E060303 对流传热传质E060304 相变传递过程E060305 微观传递过程E0604 燃烧学E060401 层流火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E060402 湍流火焰E060403 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E060404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E060405 动力装置中的燃烧E060406 特殊环境与条件下燃烧E060407 燃烧污染物生成和防治E060408 火灾E0605 多相流热物理学E060501 离散相动力学E060502 多相流流动E060503 多相流传热传质E060504 气固两相流E0606 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技术E060601 流体热物性E060602 固体材料热物性E060603 单相与多相流动测试技术E060604 传热传质测试技术E060605 燃烧测试技术E0607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1 太阳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2 生物质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3 风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4 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5 地热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6 氢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8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E07电气科学与工程E0701 电磁场与电路E070101 电磁场分析与综合E070102 电网络理论E070103 静电理论与技术E070104 电磁测量与传感E0702 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E070201 工程电介质特性与测量E070202 绝缘与功能电介质材料的应用基础E0703 电机与电器E070301 电弧与电接触E070302 电器E070303 电机及其系统E0704 电力系统E070401 电力系统分析E070402 电力系统控制E070403 电力系统保护E0705 高电压与绝缘E070501 高电压与大电流E070502 电气设备绝缘E070503 过电压及其防护E0706 电力电子学E070601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E070602 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E0707 脉冲功率技术E0708 气体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E0709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E0710 超导电工学E0711 生物电磁技术E0712 电能储存与节电技术E08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E0801建筑学E080101建筑设计与理论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2城乡规划E080201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20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3建筑物理E080301建筑热环境E080302建筑光环境E080303建筑声环境E0804环境工程E080401给水处理E080402污水处理与资源化E080403城镇给排水系统E080404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E080405空气污染治理E080406城市受污染水环境的工程修复E0805 结构工程E080501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E080502钢结构与空间结构E080503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E080504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E080505 桥梁工程E080506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E080507 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理论E080508 结构实验方法与技术E080509 结构健康监测E080510 既有结构性能评价与修复E080511 混凝土结构材料E080512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E0806 岩土与基础工程E080601地基与基础工程E080602岩土工程减灾E080603 环境岩土工程E0807 交通工程E08070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702 交通环境工程E080703 道路工程E080704 铁道工程E0808防灾工程E080801 地震工程E080802 风工程E080803 结构振动控制E080804 工程防火E080805 城市与生命线工程防灾E09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E0901 水文、水资源E090101 洪涝和干旱与减灾E090102 水文过程和模型及预报E090103 流域水循环与流域综合管理E090104 水资源分析与管理E0902 E090105农业水利水资源开发与利用E090201 农业水循环与利用E090202 灌溉与排水E090203 灌排与农业生态环境E0903 水环境与生态水利E090301 水环境污染与修复E090302 农业非点源污染与劣质水利用E090303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E0904 河流海岸动力学与泥沙研究E090401 泥沙动力学E090402流域泥沙运动过程E090403 河流泥沙及演变E090404 河口泥沙与演变E090405工程泥沙E0905水力学与水信息学E090501 工程水力学E090502 地下与渗流水力学E090503 地表与河道水力学E090504 水信息学与数字流域E0906 水力机械及其系统E090601 水力机械的流动理论E090602 空蚀和磨损及多相流E090603 电站和泵站系统E090604 监测和诊断及控制E0907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E090701 岩土体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E090702岩土体试验、现场观测与分析E090703 软基与岩土体加固和处理E090704 岩土体渗流及环境效应E090705 岩土体应力变形及灾害E0908水工结构和材料及施工E090801 水工结构动静力性能分析与控制E090802 水工结构实验、观测与分析E090803 E090804水工和海工材料水工施工及管理E0909 海岸工程E090901 海岸工程的基础理论E090902 河口和海岸污染与治理E090903 港口航道及海岸建筑物E090904 海岸防灾与河口治理E0910 海洋工程E091001 海洋工程的基础理论E091002 船舶和水下航行器E091003 海洋建筑物与水下工程E091004 海上作业与海事保障E091005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E01金属材料E0101 金属结构材料E010101新型金属结构材料E010102钢铁和有色合金结构材料E0102 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1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3 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料E010301非晶态金属材料E010302纳米晶金属材料E010303新型亚稳金属材料E0104 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E0105 金属功能材料E010501金属磁性材料E010502 金属智能材料E010503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E0106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E010601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图E010602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变E010603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E0107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E01070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其表征方法E010702金属材料的界面问题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E010801 金属材料的形变与损伤E010802 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E010803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E0109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E010901 金属的非平衡凝固与结晶E010902 金属的凝固行为与结晶理论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E011001 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E01100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E01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E011101 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E011102 金属高温腐蚀与防护E0112 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E011201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E011202 金属材料的磨蚀E0113 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E02无机非金属材料E0201人工晶体E0202玻璃材料E020201特种玻璃材料E020202传统玻璃材料E0203结构陶瓷E020301先进结构陶瓷E020302陶瓷基复合材料E0204功能陶瓷E020401精细功能陶瓷E020402压电与铁电陶瓷材料E020403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E020404功能类陶瓷复合材料E0205水泥与耐火材料E020501新型水泥材料E020502新型耐火材料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E020601高性能碳素材料E020602金刚石及其他超硬材料E020603新型碳功能材料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E020701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E020702发光及显示材料E020703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E020801复合材料的制备E020802强化与增韧理论E020803界面物理与界面化学E0209半导体材料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E0211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E021101高温超导材料E021102磁性材料及巨磁阻材料E0212古陶瓷与传统陶瓷E0213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E021301生态环境材料E021302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及相图E021303无机非金属智能材料E03有机高分子材料E0301塑料E030101设计与制备E030102高性能塑料与工程塑料E0302橡胶及弹性体E030201设计与制备E030202高性能橡胶E030203热塑弹性体E0303纤维E030301设计与制备E030302高性能纤维与特种合成纤维E030303仿生与差别化纤维E0304涂料E0305粘合剂E0306高分子助剂E0307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E030701材料的设计与制备E030702高性能基体树脂E030703纳米复合E030704增强与增韧E0308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E0309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E030901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E030902分离与吸附材料E030903感光材料E030904自组装有机材料与图形化E030905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E030906纳米效应与纳米技术E03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E031001组织工程材料E031002载体与缓释材料E031003植入材料E0311智能材料E0312仿生材料E0313高分子材料与环境E031301天然高分子材料E031302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E031303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E031304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老化E0314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E031401结构与性能关系E031402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评价E031403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E0315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E031501加工与成型中的化学与物理问题E031502加工与成型新原理、新方法E04冶金与矿业E0401金属与非金属地下开采E0402 煤炭地下开采E0403 石油天然气开采E0404 化石能源储存与输送E0405 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E0406 海洋、空间及其他矿物资源开采与利用E0407 钻井工程与地热开采E0408地下空间工程E0409 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E0410安全科学与工程E041001 通风与防尘E041002 突水与防灭火E041003 岩爆与瓦斯灾害E041004 安全检测与监控E0411 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学E041101 工艺矿物学与粉碎工程学E041102 矿物加工工程E041103 物理方法分离E041104 化学方法分离E041105 矿物材料与应用E0412 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E041201 火法冶金E041202 湿法冶金E041203 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E041204 冶金熔体(溶液)E041205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E0413 冶金化工与冶金反应工程学E0414 钢铁冶金E0415 有色金属冶金E041501轻金属E041502重金属E041503稀有金属E041504贵金属等分离提取E0416材料冶金过程工程E041601 材料冶金物理化学E041602 金属净化与提纯E041603 熔化、凝固过程与控制E041604 金属成形与加工E041605 应变冶金E041606 喷射与喷涂冶金E041607 焊接冶金E041608电磁冶金E0417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E0418特殊冶金、外场冶金与冶金新理论、新方法E0419资源循环科学E0420 矿冶生态与环境工程E042001 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E042002 矿冶环境污染评测与控制E042003有害辐射等污染的防治E042004 绿色冶金与增值冶金E0421矿冶装备工艺原理E0422 资源利用科学及其他E042201 短流程新技术E042202 冶金耐火与保温材料E042203 交叉学科与新技术E042204 冶金计量、测试与标准E042205 矿冶系统工程与信息工程E042206 冶金燃烧与节能工程E042207冶金史及古代矿物科学E05机械工程E0501机构学与机器人E050101机构学与机器组成原理E050102 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E050103 机器人机械学E0502 传动机械学E050201 机械传动E050202 流体传动E050203 复合传动E0503 机械动力学E050301 振动/噪声测试、分析与控制E050302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E050303 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E0504 机械结构强度学E050401 机械结构损伤、疲劳与断裂E050402 机械结构强度理论与可靠性设计E050403 机械结构安全评定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E050501 机械摩擦、磨损与控制E050502 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E050503 机械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E050504 工程摩擦学与摩擦学设计E0506 机械设计学E050601 设计理论与方法E050602 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E050603 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E050604 机械系统集成设计E0507 机械仿生学E050701 机械仿生原理E050702 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E050703 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8零件成形制造E050801铸造工艺与装备E050802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E050803 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E050804 近净成形与快速制造E0509 零件加工制造E050901 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 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3 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4 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10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E051001 数控技术与装备E0510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E051003 可重构制造系统E051004 可持续设计与制造E051005 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E0511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E051101 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E051102 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E051103 机械传感器技术与测试仪器E051104 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E0512 微/纳机械系统E051201 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件E051202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E051203 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E051204 微/纳机械系统组成原理与集成E06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E0601 工程热力学E060101 热力学基础E060102 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E060103 能源利用系统与评价E060104 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105 制冷E060106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E0602 内流流体力学E060201 黏性流动与湍流E060202 动力装置内部流动E060203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E060204 流体噪声与流固耦合E0603 传热传质学E060301 热传导E060302 辐射换热E060303 对流传热传质E060304 相变传递过程E060305 微观传递过程E0604 燃烧学E060401 层流火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E060402 湍流火焰E060403 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E060404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E060405 动力装置中的燃烧E060406 特殊环境与条件下燃烧E060407 燃烧污染物生成和防治E060408 火灾E0605 多相流热物理学E060501 离散相动力学E060502 多相流流动E060503 多相流传热传质E060504 气固两相流E0606 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技术E060601 流体热物性E060602 固体材料热物性E060603 单相与多相流动测试技术E060604 传热传质测试技术E060605 燃烧测试技术E0607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1 太阳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2 生物质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3 风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4 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5 地热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6 氢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8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E07电气科学与工程E0701 电磁场与电路E070101 电磁场分析与综合E070102 电网络理论E070103 静电理论与技术E070104 电磁测量与传感E0702 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E070201 工程电介质特性与测量E070202 绝缘与功能电介质材料的应用基础E0703 电机与电器E070301 电弧与电接触E070302 电器E070303 电机及其系统E0704 电力系统E070401 电力系统分析E070402 电力系统控制E070403 电力系统保护E0705 高电压与绝缘E070501 高电压与大电流E070502 电气设备绝缘E070503 过电压及其防护E0706 电力电子学E070601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E070602 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E0707 脉冲功率技术E0708 气体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E0709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E0710 超导电工学E0711 生物电磁技术E0712 电能储存与节电技术E08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E0801建筑学E080101建筑设计与理论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2城乡规划E080201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20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3建筑物理E080301建筑热环境E080302建筑光环境E080303建筑声环境E0804环境工程E080401给水处理E080402污水处理与资源化E080403城镇给排水系统E080404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E080405空气污染治理E080406城市受污染水环境的工程修复E0805 结构工程E080501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E080502钢结构与空间结构E080503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E080504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E080505 桥梁工程E080506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E080507 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理论E080508 结构实验方法与技术E080509 结构健康监测E080510 既有结构性能评价与修复E080511 混凝土结构材料E080512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E0806 岩土与基础工程E080601地基与基础工程E080602岩土工程减灾E080603 环境岩土工程E0807 交通工程E08070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702 交通环境工程E080703 道路工程E080704 铁道工程E0808防灾工程E080801 地震工程E080802 风工程E080803 结构振动控制。

《2024年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2024年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篇一一、引言二氧化钒(VO2)因其独特的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在微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光学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制备具有优良结构和形貌的二氧化钒纳米材料对于优化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微波水热法因其高效、可控的特点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微波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钒的结构及形貌调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部分1.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钒纳米材料。

主要原料为钒源、去离子水和适宜的表面活性剂。

通过调节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实现二氧化钒的制备和形貌调控。

2. 制备过程(1)将钒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2)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以控制二氧化钒的形貌;(3)将溶液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设定适宜的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时间;(4)反应结束后,冷却、沉淀、离心分离得到二氧化钒纳米材料。

三、结果与讨论1. 结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二氧化钒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钒具有典型的单斜晶系结构,与标准卡片相吻合。

此外,通过调节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氧化钒晶体结构的调控。

2. 形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二氧化钒的形貌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成功调控二氧化钒的形貌,如纳米片、纳米线、纳米球等。

此外,通过改变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可以进一步优化二氧化钒的形貌和尺寸。

3. 性能分析对不同形貌和结构的二氧化钒进行性能测试,包括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光学性能和电性能等。

结果表明,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的二氧化钒具有优良的性能,且形貌和结构对其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优化后的二氧化钒纳米材料在微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光学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结论本文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钒纳米材料,并实现了对其结构和形貌的有效调控。

学科专业代码0805-学科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05-学科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05 学科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研究方向
1.智能材料与器件
2.光电薄膜材料与量子器件
3.特种光纤与器件
4.空间材料及其
环境效应
考核方式:笔试(50%)+面试(30%)+导师考核(20%)
笔试范围:由各学科自己安排
笔试和面试均由学科负责组织统一进行;以上三项考核中任意一项不及格以不合格论。

开题报告:时间: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

开题报告通过者获得1学分,准予继续进行博士论文研究工作;未通过者允许三个月后重
新开题一次,仍未通过者取消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中期检查:结合博士生学术论坛进行中期检查,学院组织考查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获得1学分,准予继续进行博士论文研究工作。

未通过的博士生取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并且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学术会议、讲座、博士预答辩等)5次以上,提交书
面记录及相关报告,由导师签字认可。

选课要求:
1.公共课程
(1)政治理论课36学时2学分
(2)博士生外语课(可以有条件免修)64学时2学分
2.学科学位课程(不少于2学分,32学时)
3.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72学时)
4.必修环节(4学分)
注:至少修满1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10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科技成果汇编第一批(印发)

科技成果汇编第一批(印发)


“十二五”以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公司科技进步 和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已 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经营发 展做出了贡献。 为推进公司内部科技成果的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 各单位对公司内部科技成果的了解,促进研究机构、企业间的技术合 作,现选择部分重点科技成果(排名不分先后)汇编成册,作为第一 批推介成果向全公司发布,供公司各单位参考使用。 第一批推介成果汇编涵盖了铜铝矿产资源采选、冶炼、材料加工 技术以及工程技术与装备, 并对各成果内容和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简 要说明,各单位可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与成果来源单位和联 系人进一步沟通交流,开展合作。
2 氧化铝.................................................................................................................................... - 10 2.1 高效强化拜耳法......................................................................................................... - 10 2.2 新型助滤剂制备及添加技术 ..................................................................................... - 11 2.3 3500t/d 大型氧化铝焙烧炉......................................................................................... - 12 2.4 溶出稀释槽乏汽利用技术 ......................................................................................... - 13 2.5 氧化铝大型化-Φ18m 分解槽技术 ............................................................................ - 14 2.6 Φ26×23.5m 大型高效深锥沉降槽技术...................................................................... - 15 2.7 赤泥干法堆存及湿法赤泥堆场干法堆存技术 ......................................................... - 16 3 铝电解.................................................................................................................................. - 17 3.1 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 ..............................................................................- 17 3.2 铝电解槽火眼智能防卡堵系统 ................................................................................. - 18 3.3 ACS 铝电解智能槽控系统 ......................................................................................... - 19 3.4 铝电解槽新式节能阴极结构技术 ..............................................................................- 20 3.5 新一代铝电解过程控制系统 ..................................................................................... - 21 3.6 电解铝厂制造执行系统——SmelterStar .................................................................. - 22 3.7 电解铝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系统 ............................................................................. - 23 3.8 铝电解槽不停电开停槽开关装置 ............................................................................. - 24 3.9 铝电解系列全电流降磁技术与带电焊接装备 ......................................................... - 25 3.10 节能型曲面阴极技术 ................................................................................................- 26 3.11 国产第四代铝电解多功能机组 ................................................................................- 27 3.12 铝电解槽预应力槽壳 ............................................................................................... - 28 4 铝用炭素................................................................................................................................ - 29 4.1 提高铝用炭阳极抗氧化性关键技术 ......................................................................... - 29 4.2 降低天然气单耗实用技术 ......................................................................................... - 30 4.3 石油焦耦合均化配料技术 ......................................................................................... - 31 4.4 残极清理技术及装备 ................................................................................................. - 32 4.5 罐式炉低温煅烧石油焦关键技术 ............................................................................. - 33 4.6 高效节能阳极焙烧炉技术 ......................................................................................... - 34 4.7 ARFS 阳极焙烧炉燃烧装置与火焰控制系统 ........................................................... - 35 4.8 大排料量高效节能罐式煅烧炉技术 ......................................................................... - 36 5 综合利用与环保.................................................................................................................... - 37 5.1 高效低耗烟气脱硫技术 ..............................................................................................- 37 -2-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范文

《微波水热制备二氧化钒结构及形貌调控》篇一一、引言二氧化钒(VO2)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因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可逆相变以及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电子设备和光学设备中。

为了获得高效率的VO2基器件,需要有效地调控其结构与形貌。

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制备VO2的过程中常伴随着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寻求一种低能耗、高效制备方法对提高VO2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VO2,通过调控实验参数,实现了对VO2结构及形貌的有效控制。

二、实验部分1. 材料与试剂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和试剂包括:钒盐、水等。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无需进一步处理。

2. 微波水热制备VO2微波水热法是一种新型的液相合成技术,具有快速加热、均匀加热等优点。

在微波水热反应器中,将钒盐溶解于水中,通过微波辐射加热,使钒离子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VO2。

通过调整微波功率、反应时间等参数,实现对VO2结构及形貌的调控。

3. 结构与形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的VO2进行物相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形貌。

同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拉曼光谱仪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表面分析和性能研究。

三、结果与讨论1. 结构分析通过XRD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所制备的VO2具有典型的金红石结构,与标准卡片中的VO2相匹配。

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VO2的结晶度逐渐提高。

此外,通过调整实验参数,还可以实现对VO2晶粒尺寸的调控。

2. 形貌调控通过SEM和TEM观察发现,在微波水热过程中,通过调整微波功率、反应时间、溶液浓度等参数,可以实现对VO2形貌的有效控制。

例如,在较低的微波功率下,得到的VO2为纳米片状结构;而在较高的微波功率下,则可以得到三维花状结构。

这些不同形貌的VO2材料在电子设备和光学设备中具有不同的应用潜力。

3. 性能研究利用AFM和拉曼光谱仪对所制备的VO2进行性能研究。

第三章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与特点

第三章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与特点

先进材料
• 高科技材料 • 新材料 • 高性能材料 • CD, Laser, LCD • 信息材料
先进材料的分类
先进金属材料
先进 材料
先进无机非金属 材料
先进高分子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
• 先进材料的主要分类:
1.先进金属材料 记忆金属、金属玻璃(非晶态,坚硬)、 超塑性金属(软如面条)、功能材料等
• 其创始者包括最初的Iller、更为人熟知的G. Decher。短短的十多 来年,在基础研究方面LBL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 LBL适用的原料已由最初的经典聚电解质扩展到聚电解质、聚合 物刷、无机带电纳米粒子如MMT,CNT、胶体等。
• LBL适用介质由水扩展到有机溶剂以及离子液体。 • LBL的驱动力有静电力扩展到氢键,卤原子,配位键,甚至化学
美国密歇 根大学机 械工程系 使用大约 1.5亿根碳 纳米管为 当选总统 奥巴马制 作了一组 画像。图 为在电子 显微镜下 奥巴马画 像。
纳米微 操作机 器人在 10×10 微米的 基片上 刻出的 字样
层层自组装材料
•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是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 种简易、多功能的表面修饰方法。LBL最初利用带电基板在带相 反电荷中的交替沉积制备聚电解质自组装多层膜(polyelectrolyte self-assembled mulilayers)。
层层自组装材料
• 自组装技术简便易行,无须特殊装置,通常以水为 溶剂,具有沉积过程和膜结构分子级控制的优点。
• 可以利用连续沉积不同组分,制备膜层间二维甚至 三维比较有序的结构,实现膜的光、电、磁等功能, 还可模拟生物膜,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
• 自组装的层/层沉积方式与气相沉积有些相似,但气 相沉积是在高真空下使物质主要是可汽化的,能耐 高温的无机材料,尤其是金属元素。而高分子不能 够汽化,所以是不适用的。反过来,高分子很适合 于自组装,通常得到的是两种组分的复合膜,而气 相沉积制备的则通常是同一组分的单层膜。

材料制备技术-中文

材料制备技术-中文

材料制备技术
课程代码: 83160000
课程名称: 材料制备技术
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九学期
授课对象: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 半导体物理
课程主任: 杨田林,教授,硕士.
课程简介:
“材料制备技术”是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分两部分,材料制备与材料特性研究。

在材料制备部分,介绍薄膜的沉积方法和纳米线的制备技术,在材料特性部分,主要描述材料的结构、电学和光学特性,主要的测试技术也做了介绍。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由学生论文决定
指定教材:
[1]郑伟涛编著,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1]杨邦朝,王文生编,《薄膜物理与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

《先进材料制备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先进材料制备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先进材料制备技术Advanced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Materials课程代码:07410179学分:1.5学时:(24学时,其中:讲课学时24)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教材:《材料制备新技术》、许春香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次)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先进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先进材料的制造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快速凝固技术的基础理论、制造工艺;掌握喷射成形技术、机械合金化技术、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原理及试验方法;了解纳米材料和非晶态合金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科研视野,为进行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方法和途径。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1.掌握快速凝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2.掌握喷射成形技术、机械合金化技术、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原理及工艺方法;3.了解纳米材料和非晶态合金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技术。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5-2、10-1和12-1:1.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能够开发、选择或使用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现代设备等。

2. 毕业要求指标点10-1.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

3. 毕业要求12-1. 具备关注和学习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最新科学与工程的进展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注:课外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三、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1、把握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先进材料制造技术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与应用,利用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制造方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特点。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
革研究
耿硕;刘飞
【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
【年(卷),期】2022(48)11
【摘要】在“新工科”概念背景下,《无机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针对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方式单一和尚未开展教学实验等方面探索相应的改革,基于专业需求提出了以优化教材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思维创新和能力培养为导向而设置的科学实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总页数】3页(P121-123)
【作者】耿硕;刘飞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4
【相关文献】
1.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新工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4.新工科背景下“现代材料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5.学科交叉背
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刍议——以“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192230材料现代制备技术
Modern Technology for Material Preparation
预修课程:物理化学
面向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述各种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针对现代信息社会对材料发展的需求,着重介绍各种新型制备技术的基本概念、制备原理、特征,以及其在各类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涉及材料包括超微粒子等零维材料,纤维、纳米线棒等一维材料,薄膜和块体材料(晶态和非晶态材料)。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材料制备技术是材料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

本课程旨在介绍各种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各类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

基本要求:通过《材料现代制备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无机材料的制备原理,初步掌握零维、一维纳米材料,纤维,薄膜,以及三维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和技术。

二、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绪论
材料现代制备方法特点1学时
溶胶凝胶技术3学时
等离子体技术2学时
激光技术概论2学时
2. 零维材料的制备
超微粒子的形成机理和制备4学时
3. 一维材料的制备
纳米棒、线、管的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2学时
纤维材料的制备2学时
4. 二维材料的制备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原理和应用4学时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原理和应用3学时
三束技术与薄膜制备2学时
液相法薄膜制备(浸渍提拉法成膜,旋转涂膜,LB膜,自组装膜)3学时
5. 三维材料的制备
非晶态材料的形成机理及制备方法2学时
晶体生长机理及制备2学时
推荐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材料现代制备技术》,自编讲义
参考书:郑昌琼,冉均国主编《新型无机材料》,科学出版社,2003
C.N.R. Rao, F.L. Deepak, Gautam Gundiah, A. Govindaraj,Inorganicnanowires,Progress in Solid State Chemistry 31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