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更新方式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请就就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问题谈自己看法

请就就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问题谈自己看法

浅谈北京四合院文化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

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

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

由此西转进入外院。

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厕;由外院通过一座垂花门式的中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全宅主院。

北面正房称"堂",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

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

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

耳房前有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静,所以也常用作书房。

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纱帽翅"。

正房前,院子两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墙,所以院落宽度适中,空间感觉甚好。

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

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

廊边常设坐凳栏杆,可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

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

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

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后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内眷。

或更在全宅一侧接出另外一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

开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门称"青龙门",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宅门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按风水观念认为是吉利的。

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从宅外进入必先通过一个小小过院,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变化(只有王府的宅门才放在中轴线上,认为以王侯之尊,即使不作坎宅巽门也可以免除外邪的侵害)。

其他地区,不论南北,在一般民居中,坎宅巽门也十分通行。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一、老北京四合院、胡同简述1、老北京四和院简述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

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2、老北京胡同的简述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

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

”这不正说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

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

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

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其中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

最窄的胡同,几年来有不断的新发现。

浅谈北京四合院建筑在当代语境下的保护与传承——以菊儿小区改造

浅谈北京四合院建筑在当代语境下的保护与传承——以菊儿小区改造

浅谈北京四合院建筑在当代语境下的保护与传承——以菊儿小区改造项目为例王珅平北京理工大学摘要:北京传统民用建筑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见证者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解决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发展的矛盾是当今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结合吴良镛教授改造的菊儿小区项目,立足于传统民用建筑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从时间、空间维度探索老北京四合院建筑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总结北京四合院建筑在当今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四合院建筑;传统与现代;保护与传承;情感寄托1引言蕴含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中古民用建筑——胡同,逐渐被误认为是落后与破败的象征,是保是拆,世间议论纷纷。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地域性传统民用建筑被列入改造项目,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一些特色传统民居逐渐被同化并且逐渐失去原有的历史风貌。

在改造中如何将民用建筑的传统文脉延续,成为当今建筑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北京菊儿胡同的四合院是北方最典型的民用建筑,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主持了菊儿小区的改造,对建筑形态改造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

传统与现代,怎样权衡这两二者的关系,是旧城改造需要大量探讨的。

2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民用建筑到一定年限是需要更新改造的,但这种改造并不是改造建筑的文化形态与历史沉淀。

一些陈旧没有历史文化遗留的需要被摒弃。

过去的建筑是基于满足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需求,所以需要在适应新形势下进行建筑形态和空间的改造。

2.1时间维度从时间的维度来说,建筑发展一直在适应人们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所用,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生活态度的变革,人们在追求一种当下的居住体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往往也要求着建筑功能的逐步提升。

2.2空间维度从空间维度来看,未来民用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未知的,这个“未来”就不能单指是未来发生的、新的事物,他有着多重指向。

北京四合院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四合院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四合院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摘要北京的四合院民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业界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其保护状况、保护理念和更新改造的方法都应该不断改进。

本文总结了历史建筑保护理念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归纳了北京民居改造工作的历程,使北京四合院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地认识,对未来的保护工作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北京民居;保护理念;民居改造历程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18-02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民居代表了北京城内在的生命力、人文精神品质和最富魅力的记忆,在古都历史文化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的传统街区、四合院以及京韵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古都风貌保护的重要部分。

虽然,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任务艰巨,但是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更新理念,建立科学的保护观和有效的保护机制,才能有效推进北京民居保护的进程。

1 保护理念的更新与发展1.1整体性、原真性保护观城市的形成、发展、肌理、格局、环境、建筑风貌、各类文物建筑及无形文化等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形成一种整体性的系统。

因此,强调整体性保护非常重要。

即要从宏观的整体环境和组成元素的有机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空间分布规律,制定整体保护规则,建立整体的、和谐的、有机的保护体系与机制,以提升历史街区环境、空间格局、建筑、传统经济、人文网络等整体的和谐特色。

其次,还要强调原真性的保护。

这就要求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组成元素及历史建筑的环境以及历史建筑的构成比例、尺度、材料、色彩及装饰特色等等,延续历史信息的原真性、真实性,以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珍贵价值。

1.2“新陈代谢”、“有机更新”保护观1999年的《北京宪章》指出:“新陈代谢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建筑循环过程的各个阶段统筹规划,将新区规划设计,旧城整治、更新与重建等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系统中。

北京胡同四合院保护与整治

北京胡同四合院保护与整治

一、北京胡同、四合院必须保护近年来,学界本来不存在北京胡同、四合院要不要保护的问题,而是一直在探讨怎样保护的问题,只因近期著名作家李国文发表了四合院理应大拆、刘心武发表了拆毁四合院"可以理解"的"高论",不能不对要不要保护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问题作理论上的说明。

有意识的依法保护历史建筑,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保护范围从寺庙、官署等公共建筑逐渐扩展到民居。

北京作为八百年古都,其历史文化的构成无非两个方面;帝王文化和市井文化。

帝王文化的载体是故宫和众多坛、庙、陵、园、府,而市井文化的载体就是胡同、四合院,为什么保护前者没有人反对而保护后者就有人反对呢?其实是"帝王历史观"在作怪,某些人从骨子里认为承载市井文化的四合院不如故宫重要,只关心帝王的历史不关心百姓的历史。

中国早期的都市应当说是帝王的都市,从汉长安城遗址平面图可以看出,那时宫殿、官署、苑囿占去了都市的三分之二。

但是到了隋唐,都市已经成为百姓的都市,80多平方公里的隋唐长安城老百姓占去80%,说明那是市井文化已经影响时代风尚。

宋代城市革命以后,城市经济功能加强,老百姓在都市中更加活跃,百姓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从有都市以来四千年,中国幸存一点帝王时代的都市的市井建筑的,只有北京。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故宫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胡同、四合院承载的北京帝王时代的市井文化,是北京不可割舍的历史文化的一个层面。

我深信,北京胡同、四合院如果完好保存至今,一定会像故宫一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此说来,那些认为北京四合院可以大拆的"高论"可以休矣!二、北京四合院必须整治以我在四合院中生活几个月的经历,坦率地说,在四合院里生活令人非常痛苦(只有夏天比较凉快这一个优点),多年呼吁保护四合院的我本人,也希望尽快迁出四合院。

对当前北京传统四合院保护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北京传统四合院保护问题的思考

三、对传统四合院保护的认识过程对老北京四合院、胡同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而逐步认识的过程。

在建国初期的那段关键时期,我们最终没能采纳保护旧城另建新城的建议,而是确立了对北京旧城进行改造利用的方案。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北京旧城及存量最多的传统四合院就始终面临着无休止的现代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冲击。

回顾建国以来北京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难看到,北京旧城及四合院、胡同等历史传统建筑,在建国后曾受到过多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冲击:其一,是将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确立在旧城之内后所开展的多项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各类国家机关行政办公设施的建设;其二,是70年代后开始实施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京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对旧城的改造、建设、发展的规划,如《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北京市区建设高度的控制方案》等等,规定旧城内的建设高度以故宫为中心,其东西两侧的建筑可向外逐步建成9米、12米以及18米以下的楼房;旧城边缘一侧的建筑高度可以达到30米至45米之间……。

自实施改造工程以来,旧城内多条传统街道被改造、展宽;大体量的楼房建筑不断出现……。

旧城内原有的四合院、胡同也在一系列的改造建设工程中逐步缩小。

在总体改造规划的要求下,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也实施了改造工程。

但由于缺少保护规划的指导,改造后的街区其传统风貌及原有建筑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老北京著名的王府井传统商业街区、西单传统商业街区等在经过改造后,已建设成为与传统商业街完全不同的现代商城;前门、琉璃厂、隆福寺等传统街区,在经过改造和部分改造后,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也有很大改变。

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危旧房改造工程,曾一度对传统四合院、胡同的保护构成较大威胁,一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四合院、胡同区域被成片的楼房小区所替代,部分文物建筑周边由四合院、胡同构成的历史环境也被一派崭新的现代环境所替代。

如牛街的清真寺、齐白石故居、蔡元培故居、朱彝尊故居、林白水故居、于谦祠等文物单位,其周围原有的四合院、胡同等传统建筑已不复存在,这些传统建筑已完全“淹没”在高楼形成的小区之中成为“盆景”。

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再生

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再生

并选 取 一 定 四合 院 区域 进 行 了模 拟 规 划设 计 。 【 关键 词 】 混居 四合 院 ;保 护 和 再 生 ; 类型 学 AB R T B in ie u n i o eo es mb l o ST AC : e ig Sh y a s n f h y os f j t t dt nl e i . we e, eiu l g l t cue, e s r io a in Ho v rsr s l a r trs d ne a i B jg o ie s u
近些 年 保 护 胡 同~ 四合 院 的 城 市 肌 理 已 经 成 为 北 京 旧城 保 护 的 指 导 思 想 . 《 京 旧 城 2 片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区 北 5 保 护 规 划 》 、 《 京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 规 划 》 和 《 京城 北 北 市 总 体 规 划 (0 4 2 2 ) 等 都 提 出 要 保 护 旧城 原 有 的棋 20 - 00 》 盘 式 道 路 网 骨 架 和 街 巷 胡 同格 局 ,保 护 北 京特 有 的 胡 同一 四 合 院 的 传 统 建筑 形 态 。 北 京 在 四 合 院 保 护 和 改 造 更 新 实 践 方 面 也 进 行 了积
任晋锋


REN i f ng; Jn e LU Bi n
【 要 】 四合 院是 北 京 传 统 文 化 的 象征 之 一 ,但 是 目前 私 摘 搭 乱 建 、 多户 混 居 、人 口过 密严 重 破 坏 了传 统 的 四合 院 和 城 市 风 貌 。 本 文提 出 四 合 院 的 保 护 应 该 关 注 原 住 民 的 传 统
8 l。0 3 罅1措 < 【 4 01o o0 21*鹕 4 0 0- z 0 0 1 3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修缮研讨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修缮研讨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修缮研讨摘要:北京四合院建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修缮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传统的北京民居形式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加大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修缮力度,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具有促进作用。

然而,在实际展开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修缮工作的过程中,应对其框架以及建造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北京四合院整体框架为木框体系,且在建设中遵循传统古建做法建造,使得整体保护与修缮难度大、技术应用杂、影响因素多,且由于木制结构年久失修,空间阴暗、冬冷夏热,这样的环境难以带给居民舒适感,且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理念,无法将四合院融入城市生活环境,现已成为被人们所遗弃的“旧建筑”。

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修缮进行研讨,从木构架结构、墙体结构、屋面结构、门窗结构等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北京四合院结构,在详细探讨北京四合院的修缮标准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修缮的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顺利展开工作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保护;修缮;创新前言: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使之成为了当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不仅是北京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

昔日对四合院“保”与“拆”的矛盾现已转变为对四合院修缮,以此保护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建筑的历史性价值,如何在不破坏四合院的基础上提高保护与修缮效率是当前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针对四合院保护修缮决不可采用固定的保护方式,因此需要通过新旧嫁接、功能置换等方式进行保护与修缮,这样的方式对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北京四合院结构分析(一)木构架结构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基本为木系构件组成,将木系构件组合、安装最终形成房屋建筑,但木系构件在当前时代中已基本转变为装饰性构件。

木梁结构在木系建筑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可以作为传统木架建筑的标志,也是鉴别现代木系建筑与古代木系建筑的一个重要依据。

危房改造方式与传统四合院保护(一)

危房改造方式与传统四合院保护(一)

危房改造方式与传统四合院保护(一)背景介绍在我国的传统住宅中,四合院是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

四合院作为一种住宅建筑形式,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四合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其中一部分四合院已经变成危房。

为了保护这种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建筑,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造方式来使得四合院变得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保护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危房改造方式加固结构对于危房而言,首要任务是加固结构。

危房通常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原有的结构已经失去了稳定性,存在坍塌的危险。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固结构的方式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加固结构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方式有加粗柱子、加强梁和墙体加强等。

改变布局四合院的布局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传统布局,但是这种布局却不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因此,在保持传统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改变四合院的布局,使得其更加适应现代生活。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四合院分成不同的区域,用于现代生活所需的不同场景,比如说客厅、卧室和厨房等。

引入现代元素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元素,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四合院内引入一些现代化的设备,比如说空调和热水器等。

这些现代化设备可以大幅提高居住的舒适度,也是保护传统建筑的一种方式。

利用太阳能在改造危房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在屋顶安装太阳能板以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传统四合院保护文化遗产价值传统的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在保护传统四合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尽量保证传统四合院的文化遗产价值。

比如说,在修缮保护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保留建筑的原始状态,避免过多的装修和现代化改造。

加强维护管理在传统四合院的日常维护管理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查排查潜在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维修。

论文—北京四合院的改造

论文—北京四合院的改造

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内除了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外,还有大量的胡同、四合院,共同构成北京旧城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独有风貌。

四合院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建筑形式,它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驰名中外。

外地人、外国人来到北京,除了游览人所共知的传统景点之外,还有不少人专门前来游胡同,领略北京胡同、四合院的神韵。

胡同、四合院虽然是难得的地域文化载体,但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从生活设施等实用标准来衡量,毕竟与今天的生活要求有了距离。

四合院虽然还是过去的四合院,但承载的人口不知多了多少倍。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四合院,大多破败不堪。

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好四合院,为国家留下这难得的人文景观,实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此环境下,北京市政府下大力启动了“四合院保护工程”。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今后在进行旧城改造、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必须停止对皇城内的拆旧改“新”,不鼓励营造新景观,必须使北京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特色和古都风貌保留并延续下去。

北京将停止大拆大建,探索适合旧城保护的危房改造模式,保护北京特有的四合院。

以前的大拆大建已经造成无可挽救的损失,北京市区的许多四合院到目前都还可居住,真正的危旧房很少,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并且可以通过维修,在改善居住条件的情况下更好地将四合院保护起来。

这项保护四合院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战略规划,也是一个将北京的“古老”与“现代”相融、潜心打造“人文北京”的创造性构想,它为北京四合院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强固的“防护网”。

为保护古都风貌,北京市目前已开始加紧保护四合院的步伐。

从2005年开始,北京东城区将对辖区内10个街道包括危旧房在内的平房进行微循环改造,改造将保持胡同——四合院传统邻里形式,以中式灰色调起脊式平房为主,围合成院落形式。

而大栅栏重修200座四合院的整体改造也正在进行中,尽可能还一个原汁原味的古都风貌。

【菊儿胡同的四合院改造】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长400多米,是一条有四、五百年历史的老胡同,古代曾有许多官员、贵族在这里居住过。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四合院有机更新的动议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四合院有机更新的动议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四合院有机更新的动议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四合院有机更新的动议RESEARCH研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四合院有机更新的动议北京旧城胡同平房区的问题由来已久。

由于传统的平房四合院多为砖木结构,一般寿命只有四五十年,屋顶为小合瓦下敷草席和大泥的,寿命更是短暂,一般十几年即烂。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为了迎接各国宾客,大街面上进行了整治,胡同里进行了粉刷,但是多数民居、胡同和四合院内并没有得到改善,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实惠。

奥运会后,如何改善北京胡同平房区,特别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落后面貌,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大都市,从历史上看,北京城的建筑形态是以胡同街巷系统为骨干,开阔平缓的平房四合院为主体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由于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原因,其中许多平房已经成为危旧房屋。

再加上近些年建设性的破坏,北京旧城的历史风貌正在逐渐消失。

更成问题的是,平房区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居民用水大多是全院合用一个水表,有的院落甚至三十多户人家合用一个水龙头。

大栅栏、鲜鱼口等地区的低洼院,排水不畅,一些院落没有排水口,只能使用渗井排水。

就是有下水道的,也已年久失修,雨污粪便合流,渗漏严重,异味刺鼻。

这些院内一般没有暖气和卫生间,公共厕所一般相距挺远,不论老人小孩都要到200米以外的公厕解决问题。

冬天地上结冰,其不方便的情况可想而知。

不少院落电线老化,合用电表,邻里常为分摊水电费发生矛盾。

取暖用蜂窝煤,既污染环境又容易煤气中毒。

五十多年来,北京旧城的破旧危房的改造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每逢雨季,主管城建的市长、各区区长和房管部门昼夜值班,组织抢险,救护孤寡,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习惯。

1974年一场大雨,旧城内倒房4000余间。

每年人民代表会议提案和人民来信,均呼吁改变现状,每当市领导或政协、人大视察危房现场,都会听到老百姓的强烈反映。

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创新空间功能与布局
功能更新与多元化
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根据现代生活需求,对四合院进行功 能更新,如设置开放式厨房、书房、 茶室等,实现空间功能的多元化。
通过引入庭院、天井等室外空间元素, 实现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通透性。
空间布局的灵活性
打破传统四合院的固定空间布局,根 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高空间 利用率和居住舒适度。
空间功能多样化
当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要求四合院院落空间在功能上更加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
生活方式转变对院落空间的影响
休闲方式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休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四合 院院落空间作为传统的休闲场所,需要适应现代人的休闲 需求,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休闲环境。
工作方式的变革
02
与价值
空间布局与特点
01 封闭性
四合院院落空间四周由房屋围合,形成封闭的空 间,体现了内向性和私密性。
02 层次性
院落空间通过前院、中院、后院的布局,形成丰 富的空间层次和序列感。
03 对称性
四合院在布局上讲究对称,以中轴线为中心,左 右两侧建筑和院落空间对称分布。
文化内涵与价值
01 家庭观念
失败案例剖析与教训
案例二
某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背景
某历史文化街区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
问题
改造过程中破坏了原有院落肌理和建筑风貌,导致历史文化遗产受到 严重损害。
教训
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时,应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尊重原有院落肌理 和建筑风貌,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
案例比较与综合分析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保留传统四合院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材料运用,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第一篇: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北京四合院是世界公认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传统建筑,是北京城市文化的代表。

但因年代久远普遍面临着维修、改造、保护及住户疏散等诸多问题。

十几年来,围绕北京四合院保护与改造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

文物管理部门和有些文物专家学者站在保护文物的立场,主张整体全面保护,限制范围过宽。

文物管理部门反对使用土地一级开发和危旧房成片改造形式,主张一个院或几个院的进行改造,只进行房屋产权的买卖或置换。

前几年市政府主要推行的就是这种“微循环、渐进式”的改造。

而居住在文保区危旧平房的居民由于生活质量低下,迫切要求尽快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强烈。

对于改造与保护,我有如下看法:1.坚持以维修、保护的方式替代四合院区域的危房建设工程。

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历史名城保护的新形势下,要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保护四合院建筑、保护北京历史名城的指示,坚决停止旧城内的开发建设项目,要切实保护好每一条胡同、每一个四合院建筑。

同时更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目前四合院区域内普遍存在的危房问题,应认真探索危破四合院的维修、保护和利用的良性管理机制。

在搬迁改造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经济搬迁的做法,首先是着重解决四合院区域内经济困难户和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在住户疏解与外迁的思路上,应变以往的“货币搬迁”为住房调整,通过调换住房的方式,解决危房户的住房和避免经常发生的货币纠纷问题。

如在城外统一建造住宅楼,然后,通过采用住房调整的办法,以租房的方式,将四合院区域内的危房户置换至城外的单元楼内,在原住户离开危房后,再根据所在区域的位置特点,另行研究危破四合院的维修、改造、保护、利用的方案。

2.以多种方式开展旧城内四合院的维修与保护。

按照市政府关于保护四合院的要求,四合院的产权及使用单位要积极采取维修和保护的措施,不得拆除和改变四合院原有的建筑格局,鼓励实施以院落为单位的小规模的危房户搬迁和四合院维修、改造工程,在保持原有建筑格局、外观的前提下,院落内可以引进和采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和市政设施,以适应当前都市生活发展的需要。

浅析北京市传统民居的性质及保护对策——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

浅析北京市传统民居的性质及保护对策——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

浅析北京市传统民居的性质及保护对策——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北京市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从性质和保护对策两个方面对北京市传统民居进行浅析。

一、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的性质四合院是指一种由四面围合而成的传统住宅建筑,常见于北京城区。

四合院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 空间布局合理:通常由一个中心院落和四个生活区围合而成,中心为进门大院,南北各设有两个厢房,其中的东厢房为主人居住的房间。

2. 环境良好:四合院建筑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注重环境,四合院被围合起来,既具有私密性又具有开敞性,前后楼阁,曲士楼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3. 风水讲究:四合院建筑通常遵循“五行”、“阴阳”、“风水”等传统建筑规则,采用合适的方位、朝向、造型等,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风水格局。

二、北京市传统民居的保护对策北京市传统民居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传统民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老化:大量的传统民居属于“小时代”的建筑,与时代的变迁不相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身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老化现象。

2. 建筑整体性收到影响:大量原有的传统住宅正在消失,导致与古城区域其他建筑的整体性失衡,文化传承遭受残缺。

3. 污染带来影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传统民居所在区域的环境也在遭受污染。

综合上述问题,对于保护北京市传统民居,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引入新科技,保护传统建筑:包括旧建筑结构加固,经验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等。

2. 采用现代化技术加强保护管理:应运用电脑审核,加强对建筑实体和环境的监控和保护。

3. 引入现代的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环境协调,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让文化资源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4. 暂停对古建筑的破坏与改建:在合法的前提下,批准文化性建筑的建造项目,不得挤压、拆毁古城区域内的传统建筑,避免古建筑被破坏。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北京四合院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北京四合院
6、当代中国旧城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性更新改造的 策略分析
现状背景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将对于世界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件事情之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斯蒂格利茨(Stiglitse)的预言。
2002 年 2 月经北京市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北京旧城 25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中,根据实际调研,将保护区内 建筑分别确定为文物建筑(占 7%)、保护类建筑(占 9.3%)、改善类建筑(占 23.8%)、保留类建筑(占 7.3%)、更新类建筑(占 49.2%)及沿街整饰类建筑(占 3.4%)。 随着旧城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迅速现代化,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居住空间紧张和不适应等住房问题进一步加剧, 要求改善和提高住房条件的需求也日趋强烈。
清代北京四合院 发展演变
1、演变历程
1.1、演变历程
元代北京后英房四合院遗址复原图
清代北京传统四合院基本形制
1.2、演变历程
《欽定國子監志》卷 26 所载:“堂三楹,堂東西房各二楹,俱南 向。東西序各三楹,耳房各一楹。堂後軒五楹,東西房各二楹,亦 南向。東序三楹,西序四楹,堂前有垂花門。”
清代光绪年间震钧所著 《天咫偶闻》中载“内城 房屋,异于外城。外城式 近南方,庭宇湫隘。内城 则院落宽阔,屋宇高宏。”
帽儿胡同35、37号院平面
后圆恩寺某院花园
3.2、北京传统四合院内园林空间的营造
清代北京四合院 发展演变
4、“西学东渐”——清代中西建筑文化交 融影响下北京传统四合院的“欧化”改造
4.1、清代末期——“被动”吸收西方建筑 文化
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精神层面
4.2、北京传统四合院“欧化”的内容范畴
③将传统纸糊木格支摘窗改造为外推式玻璃窗。

北京四合院保护与危房改造方式

北京四合院保护与危房改造方式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问题与危房改造方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京旧城内持续开展的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始终都对北京历史名城及传统建筑产生着重大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曾是北京城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四合院建筑,因长年失修,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的风雨岁月后,大都成为破旧的房屋及院落。

加之住户人口激增,使得居住的院落空间狭小而拥挤;又由于结构老化、市政建设落后,造成传统四合院区域生活环境的普遍恶化。

这一状况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水平以及北京首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社会各界要求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呼声日渐高涨。

为解决广大居民住户的危房问题,提高首都城市的环境质量,北京旧城内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即拉开了大规模危房改造工程的序幕。

但是,伴随着这场危房改造工程而来的是另一个同样引起社会瞩目的问题——如何在改造工程中做好最具古都传统特色的四合院建筑的保护,也同时提到了我们面前。

十几年来,随着危旧房改造工程的发展而在全市不断扩展的保护历史名城、保护四合院的争论,现已逐步演变为全市乃至更大范围所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北京旧城内的四合院平房区,已开始大面积演变为危破房,其危房率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递增,而且,危破房屋正逐步从城市边缘地带向旧城的四合院区域扩展,并开始威胁众多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影响着首都的城市面貌。

为加快这一“历史”问题的解决,市政府做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旧房改造的决定。

全市自1990年正式开展危房改造工程以来,随着改造工程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其危改建设与四合院保护的关系与矛盾以及社会视点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其状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危房改造的第一阶段:1990年至1997年之间,以解决旧城内危破程度严重的房屋为目标的危房改造工程。

危房改造的第二阶段:1998 年至2003年3月,北京申奥成功后,为以新的城市面貌迎接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在全市范围内加快了市政建设的步伐,而旧城内历史上形成的大面积的危房问题的解决,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例谈四合院更新设计

例谈四合院更新设计

例谈四合院更新设计北京四合院是北京城市文化的代表,是我国北方最具民族特色的历史传统建筑,现在仍然大面积占据着北京中心城区。

因此,在我国快速发展和城市建筑迅速更新的浪潮中,围绕北京四合院该如何保护和改造更新一直存在争论。

1、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发展北京旧城,北京市政府在总体规划中提出了疏解中心城人口与功能的政策。

在这样的前提下,《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和《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继出台,并提出降低居住人口密度是改善四合院居住条件的首要任务,也是保护规划实施的关键。

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其中有关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旧城居住人口“控制在110万人左右”。

在城镇人口引导与分布中“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进一步疏解旧城人口,合理调整中心城的人口分布”。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在居住人口规划中,根据居住人口的现状调查结果,将居住院落的人口密度共划分为五级。

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IV级、V级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

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IV级、V级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

2、现状分析2.1研究范围及其历史沿革本次研究范圍是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位于延寿街东侧,耀武胡同与茶儿胡同之间的29、30、31、32、33、34、35号等7四合院所在的区域。

大栅栏地区是北京旧城中重要的历史街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至今已有570多年历史。

清代末及民国以来,成为北京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解放后,大栅栏仍是北京最繁华最具传统特色的商业街,至今保留着瑞蚨祥绸布店、同仁堂药店、张一元茶庄、亨得利钟表店、庆乐戏院等京城百年老字号。

大栅栏的部分区域仍基本保持着原有街区胡同的空间特色,并有较多的历史遗存。

北京四合院空间现代更新与改造设计分析解彪

北京四合院空间现代更新与改造设计分析解彪

北京四合院空间现代更新与改造设计分析解彪发布时间:2023-05-10T08:19:04.696Z 来源:《建筑创作》2023年5期作者:解彪[导读] 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如何在保留传统优势与融入现代化元素的基础上振兴北京四合院,优化四合院空间布局及功能始终是热点话题。

基于此,文章简单阐述了北京四合院及空间模式,强调了北京四合院现代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必然性,在掌握相应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加式改造设计、功能扭转式改造设计、重视光影情感设计等策略,让北京四合院兼顾历史人文、审美及实用价值,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出行需求。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摘要: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如何在保留传统优势与融入现代化元素的基础上振兴北京四合院,优化四合院空间布局及功能始终是热点话题。

基于此,文章简单阐述了北京四合院及空间模式,强调了北京四合院现代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必然性,在掌握相应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加式改造设计、功能扭转式改造设计、重视光影情感设计等策略,让北京四合院兼顾历史人文、审美及实用价值,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出行需求。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空间;现代更新;改造设计在中国北方传统民居中,北京四合院是非常经典的民居,富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北京四合院面临着居住密度大、基础设施不足、交通拥挤、独立空间小等问题,亟需更新与改造,应在保留原有风貌及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及先进的设计方式,以此提高四合院居住的生活水平,赋予四合院更高的价值。

一、北京四合院概述在我国传统民居体系中,四合院是非常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民居,更是象征着我国悠久历史文化。

由东、西、南、北四个方面房屋围成“口”字,就成为了院,这是四合院非常显著的特征。

分析全国各地区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具有结构精巧、造型典雅、类型多样等优势。

北京四合院始于元代,统治者定都北京后开始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以宫墙为中心进行辐射,将都城分割为具有规则性的街区,最终形成了“胡同+四合院”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合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更新方式方法姓名:董晓琦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戴俭20040501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十学位论义(3)小结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看出,正房在台基、柱高、进深、举折诸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所以体量最大,最显赫;其他厢房、耳房、厢耳房,都按不同的因素构成不同的高度和体量;大门高于倒坐房,垂花门高于游廊,使得这两道门得到了充分的突出。

在一座宅院中正房尺度最高,体量最大,形成建筑群体的中心。

正房高于大于厢房,厢房高于大于耳房,宅门高于倒坐,垂花门高于游廊,构成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的空间……。

格局。

无论从平面布局还是从立面尺度的构成去考察,都会给人一种固定的井然有序的空间组成模式;而这种组合模式又给人一种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优美的韵律感。

如图(4.2.2.14.2.2—2)4.2.3院落空间的构成及室内外空间联系关于四合院建筑的空间关系,还有一点应说及的,就是院落的构成以及室内外空间的联系与沟通。

四合院是以庭院为中心的内院式住宅。

院落是四合院住宅中必不可少的定义性元素,没有院落就不称其为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是沿中轴划分成若干层次的,北京人称之为“几重院落”或“几进院落”。

现在我们以三进院落的中型院落为例分析院落的空问构成。

由宅门进入住宅后,在倒坐房和垂花门之间是第一进院落。

明清四合院的第一进院落称为外院,又称为外宅。

它是主人接待宾客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

外院的建筑功能主要有门道、门房(传达室、门卫)、客厅(可兼作书房)、库房、厕所等,院落呈东西狭长状。

院落北端在中轴线位置设二门(垂花门)通向内院。

第一进院落是住宅的起点,但不是住宅的中心。

第二进院落是住宅的中心,它由坐北朝南的正房、东西厢房、与外院相同的垂花门及联系各房的抄手游廊围合而成,开阔而宽敞。

第二进院落在住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住宅中多功能共享空间,院内各房间的采光、通风、联系、交通,人们的户外活动、儿童的玩耍游戏,冬日晒暖、夏天纳凉、赏花观鱼以及逢红白喜事招待亲朋都要到院内进行。

北京四合院这种宽敞的内院不仅补充了室内空间的不足而且提供了一个家庭露天活动场所。

它给家庭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和舒适,增添了许多情趣和交流。

这种露天活动场所的优点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住宅都无法比拟的,在第二进院落中,还有两处空蚓特别值得提及,这就是由耳房、厢房、抄手游廊和院墙围成的两个小院落,称为“小天井”。

“小天井”的面积不大,与22第四苹北京pq台院的功能空间关系中心院落及分割有联系,但它们位处一隅,安逸静密,另有~番情趣和功用,是内宅院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进院落是由后罩房(或后罩楼)及两侧院墙围合而成的狭长空间。

它的南面是正房和耳房,东西两侧一般不设厢房,院落的进深不大,是居住在后罩房内人们的活动场所。

第三进院落和第二进院通常由位于东耳房一侧的通道相联系。

谈及院落的构成和空间,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廊子的作用。

讲究的四合院各房都有廊子,这些外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部分,起着联系、沟通室内外空间的作用。

廊内通常都安有坐凳,天气晴和之时,居住者可以在廊内安坐小憩、赏花观鱼。

正房、厢房的外廊由抄手游廊串联起来,并与垂花门相接,在内宅形成一个环形交通系统。

这种设施为居住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在雨雪天气或烈日当头时,人们可以通过环廊到达各个房间避免日晒雨林。

四合院的这种优点也是其他形式的住图4.23一I宅难以相比的。

如图(4.2.3-1)4.3小结四合院作为住宅,它的空间形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观念的产物,是社会功能的体现。

四合院建筑“出入躲闪”、“高低错落”的平面和空间关系是符合四合院产生发展的社会要求的,并且这种平面、空间关系随着时间的磨练越来越纯净、优美,最终形成了现在四合院的空间形态。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四合院建筑提出了更新、更多的要求,例如四合院建筑体现的封建宗法意识已经被人们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对目前四合院建筑提供的静逸的气氛,与自然密切接触的院落空间的热爱。

当然,四合院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中又出现过多次裂痕,因而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居住、工作生活的需要,这是我们需要对其改造的地方,但是在改造过程中决不能丢弃四合院建筑已经形成的完善的平面、空间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气氛、风格。

北京丁=业人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北京四合院附属建筑及构造当我们了解了四合院的历史、格局、风水讲究和空间构成之后需要进一步探究的便是它那令古今中外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建筑了。

仅就四合院建筑的型制等级和建筑形式而言,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最基本、最朴素、最简单的——以硬山为主的建筑外形,以砖石材料本色构成的青灰色调,简单素雅的油饰和彩绘。

这些与豪华的宫殿建筑和精美的园林建筑相比,显得朴素、平淡,但当这些简单朴素的建筑被赋予艺术的装点、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的民俗内容之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一个具有神奇魅力的建筑文化艺术世界。

5.1宅门、影壁5.1.1宅门的等级、种类和构造宅门是住宅的出入口,是住宅的门面,中国人历来重视宅门的作用。

历代统治者都把门堂制度看作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内容,并对各种门堂的建制做出具体而严格的规定,使宅门从建筑的规模、形式、色彩、建筑材料的使用等各个方面都划分出森严的等级,从而使宅门成了住宅主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

这种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又派生出“门第”、“门阀”、“门派”、“门户”等各种复杂的等级观念,深刻地鲤酗瑜翼露誉辞融望黼剥l!童霾霾国轧图5l1.1广亮天门、F面、立面、剖面盟实物(引白《北京四合院建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浸透在中国传统住宅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也格外重视宅门的作用。

它在确定建筑的凶吉时,使之处于吉祥的位置。

北京四合院的宅门,从建筑形式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房屋构成的屋宇式I];另~类是在院墙合拢处建造的墙垣式门。

北京四合院的屋宇式门主要有广亮大门、会柱大门、蛮子门和如意门。

第五章北京四合院附属建筑及构造(1)广亮大门广亮大门是仅次于王府大门的宅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广亮大门位于住宅的东南角,一般占据倒坐房东端第二间的位置。

它的进深方向的尺度明显大于倒坐房,显得非常突出。

广亮大门的台基高于倒坐房的台基,柱高也明显高于倒坐房,从而使它的屋面在沿街房屋中突兀而起,格外显赫。

广亮大门门庑的木构架一般采用五檩中柱式,平面有六根柱子,分别是前后檐柱和中柱。

中柱延伸到屋脊部分直接承托脊檩,并将五架梁切分为双步粱和单步梁。

这种做法可以利用短料,节省长材。

广亮大门的门扉设在门庑的中柱问,由抱框、门框、余塞、走马板、抱鼓石(或门枕)、板门等组成如图(5.1,1.1)(2)、金柱大门金柱大门是型制上略低于广亮大门的一种宅门,也是具有~定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金柱大门与广亮大门的主要区别在于』☆!目El一』f|1∑1,了t4.】|]—i妊萄图5.1.1.3蛮于f1平面、立面、剖面及实物(引自《北京四合院建筑》)门扉是设置在前檐金柱之间,而不是设置在中柱之间,并由此得名。

这个位置比广亮大门的门扉向前推了一步架(1.2米一1.3米)。

因而显得门前空间不似广亮垒≯蜜塑翔一三嗡墼亍北京£业大学._[学碗士学位论文大门那样宽敞。

金柱大门的木构架一般采用五檩前出廊式,个别采取七檩前后廊式。

平面列三排或四排柱子,即前檐柱、前檐会柱、后檐柱。

金柱之上承三架梁或五架梁,檐柱、金柱闻施穿插枋或抱头梁。

如图(5.1.1-2)【3)、蛮子门蛮子门是将槛框、余塞、门扉等安装在前檐檐柱间的一种宅门,门扉外部留容身的空间。

这种宅门从外表看来,不如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深邃气派。

蛮予门的型制低于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是一般商人富户常用的一种宅门形式,其木构架一般采取五檩硬山式,平面有四根柱,柱头置五架梁。

如图(5.1.1.3)(4)、如意门如意门是北京四合院采用最普遍的一种宅门形式。

它的基本做法是在前檐柱间砌墙,在墙上居中留一个适中的门洞,门洞内安装门框、门槛、门扇以及抱鼓石等构件。

如意门洞的左右上角,有两组出挑的砖制构件,砍磨雕琢成如意形状r(~称“象鼻枭”)。

门口上的门簪迎面也多刻“如意”二字,以求万事如意。

如意门这种宅门形式多为一般百姓用,其型制虽然不高但不受等级限制可以随意装修,斟此它的装饰形式相对较多。

如意门的构架多采用五檩硬山形式,平面有四或六根柱。

两根前檐柱被砌在墙内不露明,柱头以上施五架梁或双步梁。

如意门区别于麴馥L:-口‘l南宁一I口l荆I{圳【:蚓嗣1墓蜀毒毽{I黛曼!翼到斟蚕i匿取.图5.1.1-4如意n乎血、市面、剖面及实物(引自《北京四合院建筑》)其他宅门的地方是前檐柱问的门墙及它的构造的装饰。

如意门的门口,要结合功能需要和风水要求确定尺寸,一般宽约0.9米——1米,高约I.9米(门口内皮净尺寸)。

如意门的门楣装饰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它上面的砖构件都要接近檐掾下皮,将檐檩挡在里面,不使露明,以突出砖活的完整性。

如图(5.1.1-4)(5)、小门楼d'fq楼是墙垣式门的一种。

这种门比起屋宇式门,等级要低得多。

它是三进院或一进院落的四合院等小型住宅所采用的宅门形式。

tbfl楼是纯砖结构,构造比较简单,主要由腿子、门楣、脊饰以及门框、门扉等构成。

装饰一般都比较朴素。

如图(5.1.1.5)第五章北京四合院附属建筑及构造(6)、西洋式宅门西洋式宅门在北京四合院中采用也很普遍,它是清代中期以后,西方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合的结晶。

这种门所在位置与其它门没有区别,只是采取了西洋式建筑的形式。

西洋式门的构造同如意门十分相似。

如图(5.1.1—6)除去以上六种宅门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门,如大车门、栅栏门、半间门等。

这些门除有特殊功能外都是以上六种宅门的简化或变形,其构造也与以上宅门类似,故不再逐一祥述。

图5.1.1.5小门接平面、立面及实物(引自《北京四合院建筑》)5.1.2影壁的种类及构造影壁是设在四合院宅门内外的装饰墙面。

它的作用在于遮挡宅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或景物,美化住宅出入口的环境,使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壁面和镶刻在上厩的吉词颂语,从而获得视觉上和心理上的良好感受。

用于四合院的影壁有三种。

第一种位于宅内,呈一字形迎面而设的影壁,又称照壁。

这种影壁一般设在四合院东厢房南山墙位置。

单独建造的称为独立影壁,镶砌在厢房山墙墙壁上与之一体的称为坐山影壁。

第二种设于宅门外,这种影壁坐落在宅门H511-6l,哪I媵对面,与宅门有胡同相隔,常见有两种形式:平面呈一字形的影壁和平面呈八字形的影壁。

这种影壁或与对面宅院隔开一段距离或倚砌于对面院墙之外,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整齐的房角檐头,给从宅门内出来的人以整齐美观的愉悦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