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火与人类文明》

合集下载

(2024版)2024-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版)2024-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邃.(suì)呻.吟(shēn)皲.裂(jūn)一蹴.而就(cù)B.疲惫.(bèi)纤.绳(xiān)淤.滩(yū)免冠徒跣.(xiǎn)C.蜿.蜒(wǎn)干瘪.(biě)胚.芽(pēi)不折不挠.(náo)D.绯.红(fěi)舵.手(duò)旌.旗(jīng)负箧曳屣.(x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怅惘女娲取义成仁繁花似锦B.篷勃蕴含变幻莫测汹涌澎湃C.隧洞疲惫咄咄逼人苍海桑田D.簇新胚牙血雨腥风开疆拓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日本要想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漫步于美丽的会龙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通过持续不断的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山被围时创作的一组现代诗。

B.戴望舒是现代诗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望舒”一般借指月亮。

C.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D.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同时也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5.在下面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言志”,诗是“心灵的火焰”,从屈原到李白到杜甫,从郭沫若到闻一多到舒婷……他们的诗无不蕴藏着的抱负和的情操,无不流淌着的思想和的情感。

现代诗歌以特有的情感价值取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广为传诵。

A.高尚伟大真挚深刻B.伟大深刻真挚高尚C.伟大高尚深刻真挚D.真挚高尚伟大深刻6.名句默写。

(6分)(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文内容和重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文内容和重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普罗米
修斯》课文内容和重点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普罗米修
斯是一位勇敢而聪明的人物,他为人类带来了火种和文明。

课文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起初,人类生活在黑暗中,没有火种和文明。

他们过着原始
的生活。

2. 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的困境,决定偷走天火给人类使用。


巧妙地将火种藏在一根芦苇中,并把芦苇做成了一个器物。

3. 普罗米修斯偷偷将火种带给了人类,人类因此得以学会生火,并开始发展文明。

4. 众神得知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后,十分愤怒。

宙斯降罚普罗米
修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山崖上,供乌鸦啄食他的肝脏。

5. 尽管受苦,普罗米修斯依然勇敢和坚定。

他告诉众神,即使他被乌鸦啄食,他也不会后悔自己为人类带来火种的行为。

课文的重点如下:
1. 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聪明: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偷取了天火,并将其带给了人类,展现了他的勇敢和聪明才智。

2. 文明的发展:通过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的火种,人类学会了生火,开始发展文明。

这展示了火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尽管受到诅咒和折磨,普罗米修斯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对人类的关怀,表现出他的坚定品质。

这篇课文通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聪明可以改变命运,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同步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同步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同步阅读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元宵节的夜晚,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啊!免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口”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按要求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

(1)表示人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表示灯亮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表示长龙动作灵活的词语是:___________。

(4)表示长龙片闪烁耀眼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花灯很多,文中介绍了____灯、____灯和____灯,写得最具体的是___灯,它是什么样的呢?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年很久以前,有个怪兽叫“年”,住在山上。

每到隆冬季节,食物短缺,“年”就要到山下来吃人。

有一次,“年”在村口看到一个牧童在放鞭炮,它很害怕,转身就逃。

在逃走的路上,它又看到村民的门口挂着一件飘动的红色衣裳,“年”更加害怕了,只好躲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

但是,从门缝里漏出的蜡烛光又刺得它头昏眼花。

终于,“年”跑回山中不回来了!人们发现原来“年”有三怕:声响、红色和火光。

从此以后,每到“年”要出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色的春联,还点起火。

因为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作“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

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1.百姓把哪一天叫作过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查日历,今年何时过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下面的春联。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①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

他们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②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

后来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

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③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荒凉寂寞,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

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

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④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

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来,随着熔岩释放出来。

其中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⑤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

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

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这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⑥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

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

——有删改1.【内容把握】菲菲在快速浏览文章后,列出了提纲,请你帮她把提纲补充完整。

推测火星有水和生命: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地球的火星上水的来源 _________________给火星带来了最初的水“孪生兄弟”水的成分潜藏在______________中火星上存不住水:火星对物体的_____________小火星之谜:科学家推测火星也可能______________2.【方法提炼】成成对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很感兴趣,他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是抓住第____ ___段和第_______段细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试题∶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试题∶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试题∶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狮子和蚂蚁一群蚂蚁爬到狮子身上,咬得他又痒(yǎng)又疼。

狮子愤怒地啊(hǒu)叫着,蹦跳着,翻滚着,力图把蚂蚁赶走,但他累得筋(jīn)疲(pí)力竭(jié)的仍无济于事。

小兔古利特蹲(dūn)在一边“哧哧”地笑。

狮子羞怒地咆(páo)哮(xiào):“笑什么?这群讨厌的东西没有叮在你身上,是不是?”古利特嘻(xī)嘻地笑着说:“如果他们叮在我身上,我就跳进水里去!”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溪(xī)流里,溪流立把蚂蚁漂走了。

古利特在岸上对狮子说:“懂了吗?即使解决不太复杂的问题,也不能光凭蛮(mán)力。

”(1)照样子,写词语。

又痒又疼 ________ ________累得筋疲力竭冷得________ 笑得________(2)文中有一对表示生气的近义词,请找出来并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表示生气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补充词语。

________地吼叫 ________地咆哮 ________的东西 ________的问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解析:(1)又高又大;又尖又细;直发抖;前俯后仰(2)愤怒;羞怒;恼怒;恼火;发怒;动怒(3)愤怒;羞怒;讨厌;复杂(4)即使解决不太复杂的问题,也不能光凭蛮(mán)力。

【解析】2.阅读太空旅游太空可以说是人类尚未征服的神秘的地方了,到太空去旅游,可以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最新奇和最刺激的是旅客们可以尽情感受失重的滋味,同时还能尽情欣赏太空那雄浑壮美的风光。

要体验太空旅行,对游客的要求并不高。

游客要做的,仅仅是听从宇航员的命令,不要给担任“导游”的宇航员们制造麻烦,因此游客并不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814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814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81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A. 腊梅B. 翠竹C. 蟒蛇D. 苍松2、选择搭配合适的一组()。

A. 春节—扫墓B. 清明—拜年C. 端午—赛龙舟D. 中秋—吃饺子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木屐(jī) 嫉妒(jì) 来势汹汹(xiōng)B. 讪笑(shàn) 涨价(zhàng) 骇人听闻(hài)C. 沮丧(jǔ) 旋风(xuán) 兴高采烈(xìng)D. 挨啄(zhuó) 篱笆(lí) 言简意赅(gāi)4、下列哪一项不是同类的词()A. 青松B. 杏树C. 大树D. 桃树5、课外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思考: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 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 坚硬孤独,奋力抗争。

D. 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6、下列音节的韵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 沉chénB. 省shěng 政zhèng府C. 钢gāng笔D. 姑娘 niáng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B. 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人类早期文明中,一直延续至今的是()。

A.中华文明B.印度文明C.埃及文明2.古埃及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3.中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幸运,所以在节日与婚礼中喜爱穿上红色的衣服;西方人则认为红色代表冲动、动乱,所以对红色的使用非常谨慎。

由此可以看出()。

A.西方人的审美观是错误的B.中国人的观点是落后的C.不同国度的人们习俗是不同的4.早期文明都出现于()。

A.群山山脉B.大河流域C.高原地区5.我们出国旅游时,除了要关注当地的天气状况、名胜古迹等。

你认为还要尽可能地了解并尊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

A.风俗文化B.交通状况C.人口数量D.经济状况6.()令人着迷的舞蹈,探戈、桑巴、恰恰、伦巴等。

A.北美洲B.南美洲C.拉丁美洲7.探戈是()的舞蹈。

A.中国B.夏威夷C.拉丁美洲8.下列对早期文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B.甲骨文是美国人发现的C.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域”D.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9.原始农业的发展表现为()。

A.从采集到农耕B.从畜养到渔猎C.从使用石器到青铜器D.开始使用火把10.《汉谟拉比法典》珍藏在()。

A.北京的故宫B.巴黎的卢浮宫C.古埃及金字塔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的意思是()。

3.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的反映。

4.人类古代文明成就(),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的。

古代文明的()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

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钻木取火的故事》

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钻木取火的故事》

钻木取火的故事传说,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还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如何用火。

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时断时续,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

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不长。

有个叫伏羲的天神,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帮助人们意识到火的用处。

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

随着“咔嚓”一声巨响,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不一会就燃成了熊熊大火。

人们被雷电和前所未见的大火吓得四处奔逃。

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

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一起互相取暖,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

有个年轻人突然察觉到,之前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吼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顿时暖和了好多。

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发亮的东西一点不可怕,还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与此同时,还有人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散发出阵阵香味。

人们试探性地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

就这样,人们感觉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捡来树枝,点燃,并将其作为火种保留起来。

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

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

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痛苦至极。

天神伏羲看到了人世间这一切,便托梦给那个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年轻人,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

”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天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条条大河,穿过一片片树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遂明国。

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

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

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

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

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

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我国的四大发明有哪些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我国的四大发明有哪些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我国的四大发明有哪些通过学习《纸的发明》我们可以知道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其实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还有三个方面,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1、造纸术。

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2、印刷术。

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和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3、指南针。

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4、火药。

汉语词语,主要是指一种由硝酸钾和木炭以及硫磺机械混合而成的黑色或棕色炸药。

2、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选做: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选做: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答案;张、李、阚、刘、徐、吴、任.....3、11项链朗读课文。

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朗读略。

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的脚印。

4、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6.一共有几只?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6.一共有几只?6+7=139+6=155、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课后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课后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课后知识点从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了归纳和总结,都是我们平时很容易出错的地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接jiē(迎接)觉 jio(睡觉)再 zi(再见)做 zu(做事)梦 mng(梦想)趣 q (有趣)却 qu(退却)二、会写字及组词过(过年)(过去)(过问)各(各自)(各人)(各种各样)种(种子)(火种)(种花)样(同样)(一样)(花样)伙(同伙)(入伙)(小伙子)伴(伙伴)(同伴)(学伴)这(这样)(这儿)(这里)三、易错的字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传统佳(jiā)节正月初一春节到,吉(jí)祥(xiánɡ)如意乐陶(táo)陶。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qiāo)。

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

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闹。

八月十五中秋节,举杯相聚(jù)月正好。

九九重阳天气爽(shuǎnɡ),登高望远又敬老。

冬至到了始数九,炎黄子孙把根找。

大年三十除夕夜,辞(cí)旧迎新放鞭炮。

1.儿歌是按_____顺序来写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从_________写到_________。

2.下列图片分别对应哪个节日?请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①春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清明节()()()()3.儿歌中代指中国人的词语是“___________”,我知道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

4.我知道中国的传统佳节还有___________,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

5.选一个传统佳节,说一说你和家人是怎么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题阅读三参考答案1.时间正月初一大年三十2.②①④③3.炎黄子孙华夏儿女4.示例:腊八节喝腊八粥5.示例:每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会一起吃月饼、赏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复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运用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8分)1.步行.(xínɡhánɡ)街上有一家银行.(xínɡhánɡ)。

2.妈妈做的.(de dí)炸酱面的.(de dí)确很好吃。

二、看拼音,写字词。

(16分)ér tónɡ lǐ wù wēn nuǎn mín zúyóu xì xǐ zǎo ā yí fǎnɡ zhī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图画阅读。

(20分)传统节日1. 图中的人物分别在做什么?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到括号中。

(10分)2. 图中的人们正在过()(4分)A. 除夕B. 端午节C. 元宵节D. 中秋节3.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6分)图中的节日还有的习俗,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________而产生的。

二、仔细观察海报,完成练习。

(18分)1. 这是一家()的开业海报。

(4分)A. 鞋店B. 餐厅C. 商场D. 广场2. 这家店的开业时间是月。

(6分)3. 典典怎么消费才能获得赠送的4瓶可乐呢?()(4分)A. 10月15日消费98元。

B. 10月20日消费105元。

C. 11月1日消费120元。

4. 下面哪一项不是这家店的承诺?()(4分)A. 亲民的价格。

B. 新鲜的原料。

C. 优美的音乐。

D. 贴心的服务。

三、绘本微阅读。

(23分)发明家奇奇兔【内容提要】奇奇兔小档案姓名:奇奇兔身高:不详体重:不详职业:发明家爱好:发明各种各样的机器愿望:发明“寻找朋友的机器”特点:聪明、孤独、善良、乐于助人……发明:“胡萝卜清洗机”“预防狐狸袭击兔窝机”……1. 奇奇兔的职业是,爱好是,愿望是。

(6分)2. 猜一猜奇奇兔为什么想要发明“寻找朋友的机器”。

()(5分)A. 因为他常常感到孤独。

B. 因为有人请他帮忙发明。

3. 你看懂“胡萝卜清洗机”的设计图了吗?请按清洗过程排列顺序。

(12分)①由传送带传送到清洗箱中清洗干净。

②先用刷子将胡萝卜外皮上的沙土刷落。

③掉到篮子里收集起来。

④洗后的胡萝卜通过管道和传送带送到吹风机处吹干。

→→→四、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21分)游泳安全常识A. 自己去。

B. 和好朋友一起去。

C. 和爸爸一起去。

2. 典典到游泳馆游泳,下列做法不对的是()(5分)A. 先了解水下环境。

B. 直接跳进游泳池游泳。

C. 做好准备活动。

3. 典典游泳时,在水下应该()(5分)A. 不呼气。

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9年级科普读物推荐书目解读(全年)

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9年级科普读物推荐书目解读(全年)

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9年级科普读物推荐
书目解读(全年)
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学生推荐一些最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
科普读物,以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和阅读能力。

下面是一份全年的
推荐书目解读,供学生参考。

1. 《人类文明之旅》
该书以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个领域的重大成就。

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创新。

2. 《太空奇观》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太空的奥秘和探索,包括宇宙的起源、星系
的形成、行星的特点以及宇航员的工作等。

学生通过阅读该书,可
以拓宽对宇宙的认知和兴趣。

3. 《奇妙的万物》
该图书以有趣的故事和实用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了自然界中各种奇妙的生物和现象,如生态系统的平衡、进化的奥秘、植物的适应性等。

这本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科学与未来》
这本书探讨了人类社会在科学领域取得的突破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包括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新能源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该书,了解当前科技的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

5. 《探索奇妙地壳》
该书介绍了地球地壳的形成、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的力量。

以上是本文档对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科普读物推荐书目的解读。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学生们扩展知识领域,拓展阅读兴趣。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基础训练营。

(39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 耸.立(shǒng) 乞巧.(qiǎo)B. 漂.亮(piào) 损.坏(shǔn)C. 赚.钱(zhuàn) 蒸.饺(zhēng)D. 采购.(gòu) 传.统(zhuàn)2. 我是小小书法家。

(8 分)rè nao jiē dào zhuǎn yǎn bèi kéfàn tuán tiē huà jìng ài kǎo yā3. 选字填空。

(填序号,6 分)【①培②陪③赔】 ( )钱 ( )伴 ( )养【①消②削③宵】 ( )灭元( ) ( )苹果4.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6 分)华夏儿( ) 神( )大地世界大( )( )发图强繁荣( )盛( )族团结5. 选一选。

(9 分)(1)下面的汉字应该查什么部首?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A. 敲(高)B. 鉴(金)C. 鹿(广)D. 竟(音)(2)下列动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____窗花 ____鞭炮黄河____ 珠峰____A. 看放奔长B. 贴放奔耸C. 贴点涌耸D. 看点涌长(3) “今天的晚餐可丰富了,有______的水煮鱼和_____的葱爆羊肉。

”横线上应填( )A. 油腻腻硬邦邦B. 酸溜溜脆生生C. 辣乎乎香喷喷D. 甜津津软绵绵6. 按要求写句子。

(6 分)(1)贝壳被人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

(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展示厅。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班级:姓名:建议时间:30分钟完成一、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传统佳(jiā)节正月初一春节到,吉(jí)祥(xiánɡ)如意乐陶(táo)陶。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qiāo)。

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

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闹。

八月十五中秋节,举杯相聚(jù)月正好。

九九重阳天气爽(shuǎnɡ),登高望远又敬老。

冬至到了始数九,炎黄子孙把根找。

大年三十除夕夜,辞(cí)旧迎新放鞭炮。

1.儿歌是按_______顺序写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从___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片分别对应哪个节日?请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①春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清明节()()()()3.儿歌中代指中国人的词语是“___________”,我知道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

4.我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一个传统佳节,说一说你和家人是怎么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秋节快到了,王奶奶有一张月饼券,请结合“月饼券使用说明”为她解答几个问题。

月饼券使用说明:1.此券不可兑换现金。

2.凭此券可换取价值268元的月饼一盒。

3.换取月饼的地点:喜来登酒店一楼大堂。

4.换取月饼的时间:上午9:00—下午6:00。

5.换取月饼的截止日期:2020年9月22日。

1.王奶奶应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换取月饼。

(3分)2.以下哪个时间王奶奶可以换取到月饼?()(3分)A.2020年9月1日上午8:30。

【推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普罗米修斯盗火》

【推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普罗米修斯盗火》

普罗米修斯盗火
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

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有一个漫长的夜晚……
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

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普罗米修斯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

当太阳神阿波罗驾驶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回人间。

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

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主神宙斯站在奥林匹斯圣山上,发现人间烟火袅袅,立刻追查是谁盗走了天火。

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就是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

可是,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奇迹般的复原。

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拉克勒斯。

他不远万里来到了高加索山的悬崖下,张弓搭箭,射死了凶残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救了下来。

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火的作用》

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火的作用》

火的作用
1.熟的食物更易消化,也更卫生,提高了原始人的体质和寿命。

2.严冬不再难过。

3.在洞穴居所入口处燃烧的火堆可以恐吓野兽,保护氏族人员的人身安全。

4.火把提高了人类的夜间活动能力以及打击野兽的能力。

5.夜晚的火堆,激发了人类的艺术感悟,原始艺术的萌芽刺激了大脑的发育。

总之,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得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一种可自由使用的自然力。

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

【推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火与人类文明》

【推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火与人类文明》

火与人类文明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温度很高,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

它只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与实体无关,然而也就是这种能量释放的方式,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

在浪漫的西方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天火,使人类成为了万物之灵。

而在古老的中国古代史中,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从而开创了华夏文明。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构成了时间万物;而在遥远的西方,恩培多克勒认为水、气、火、土四种元素在力的作用下构成了世间万物。

无论古老而神秘的东方,还是浪漫的西方,火都是文明的起源,都是世界文明的基石。

火在人类文明中的质量与力量得到了整个人类的认可。

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

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

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

人工取火发明以后,原始人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

火是原始人狩猎的重要手段之一。

用火驱赶、围歼野兽,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猎生产能力。

焚草为肥,促进野草生长,自然为后起的游牧部落所继承。

最初的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就是依靠火来进行的。

至于原始的手工业,更是离不开火的作用。

弓箭、木矛都要经过火烤矫正器身。

以后的制陶、冶炼等,没有火是无法完成的。

与此同时,火的出现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了人类的饮食。

随着火的出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食物的烹饪手法得到完善与发展。

人类彻底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在随后漫长的几千年文化中,火直接促进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东方八大菜系的繁荣。

在另一方面,由于火的使用,生食逐渐淡出了人类的视野,而熟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和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从而在漫长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有了更为强大的力量和充沛的时间,从而加快了人类摆脱原始,走向文明的脚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祖先的摇篮》拓展阅读人类一开始怎样生活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祖先的摇篮》拓展阅读人类一开始怎样生活

人类一开始如何生活一、石器的制作如果从现已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石器算起,人类社会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石器作为人类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会有长期的决定意义。

人们用它来抗击敌人、取得食物、制作服装、建造住所和绘画雕塑.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用石头制造的工具进行生产.二、火的使用对改善人类生活的意义火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人类历史中,对火的认识、控制和掌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人类已掌握摩擦取火的方法。

在元谋人和蓝田人遗址,均发现不少炭屑和粉末状炭粒,这些遗物是否与人工用火有关?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的用火遗迹。

民族学的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生物的例证,海南黎族、云南西盟佤族、苦聪族、景颇族等,至今还保存着原始的摩擦取火方法。

《韩菲子》《礼记》《庄子》《淮南子》等古籍中,也都有关于我国先民发明取火技术的记载。

火山爆发、电闪雷击引起森林起火,对于原始人来说,都是很可怕的。

但是人们在同险恶的自然条件做斗争中,逐渐了解烈火附近比较暖和,被烧死的野兽可以充饥。

于是,他们便试着取回火种,把燃烧的树枝带到山洞里去,用火作为战胜寒作防止野侵袭的武器。

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摩擦生火的现象。

例如,打击燧石或石器相碰会产生火花;刮木、钻木时会生热,甚至冒烟起火。

经过若干万年的摸索、尝试,他们终于实践中掌握了打击、磨、钻等人工取火的方法。

这些,他们就从利用自然过渡到人工取火了。

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人类认识并掌握了火,就增强了同寒冷气候做斗争的能力.火可以烧烤食物,可以用来围猎和防御野兽,可以照明,烘干潮湿的物件以及化冰块为饮水等.三、居住条件改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还不会建造房屋,而以自然洞穴为栖身之所。

这种岩洞在北京人遗址等均有发现。

洞居的不利促进原始人走出洞穴,在地面上建造栖身之所,产生了巢居和穴居。

巢居是指原始人类利用树木和杂草搭在树冠上形成的一种原始建筑,因形似鸟巢,故名。

二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课外阅读明白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1)

二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课外阅读明白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1)

二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课外阅读明白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1)二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课外阅读明白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1)一、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明白1.课外阅读球王贝利有个小男孩非常喜爱踢脚球。

可是他家境贫寒,买别起脚球,只能踢汽水瓶(pínɡ)之类的东西。

一天,一位脚球教练(liàn)看见了他,感受他踢得很好,就送给他一具脚球。

男孩得到脚球后,更加努力地练习。

没多久,他的水平就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

圣(shènɡ)诞(dàn)节到了,男孩拿着一把铲子来到教练家门前的草地上挖(wā)了起来。

教练看见满头大汗的男孩,很奇怪,咨询他为啥那么做。

男孩讲:“我没钞票买礼物送给您,就给您的圣诞树挖个小坑(kēnɡ)吧!”教练拉起他,讲:“你给了我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改日到我的训练场来吧!”1958年,17岁的男孩帮助巴西队第一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那个男孩算是“球王”贝利。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表明了小男孩的身份。

(2)男孩为啥要在草地上挖坑呢?(3)依照短文内容,下列讲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教练看见男孩挖坑,很别激动B.男孩之因此能帮助球队获得冠军,不过因为他非常有天赋C.教练被男孩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指导他踢球(4)你喜爱文中的小男孩吗?为啥?解析:(1)3;3(2)我没钞票买礼物送给您,就给您的圣诞树挖个小树坑吧!(3)C(4)喜爱。

因为他很努力,而且知道得感恩【解析】2.小阅读愚公移山从前,有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叫愚公。

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

人们进进出出,要绕非常远非常远的路,非常别方便。

愚公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

儿孙们听了齐声叫好。

他领着一家人挖土搬山。

他们挖的挖,抬的抬,干得很起劲。

邻居们看见了,也都过来帮忙。

一具才七岁的小孩,也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智叟看见他们干得又苦又累,就对愚公讲:“两座大山那么高,你又年老体弱,如何能把它们搬走呢?”愚公笑着讲:“我死了往后有我的宝贝儿子,宝贝儿子死了往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别停地挖下去,还怕挖别平吗?天帝懂了愚公移山的事,非常感动,就派了两个力大无穷的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与人类文明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温度很高,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

它只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与实体无关,然而也就是这种能量释放的方式,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

在浪漫的西方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天火,使人类成为了万物之灵。

而在古老的中国古代史中,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从而开创了华夏文明。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构成了时间万物;而在遥远的西方,恩培多克勒认为水、气、火、土四种元素在力的作用下构成了世间万物。

无论古老而神秘的东方,还是浪漫的西方,火都是文明的起源,都是世界文明的基石。

火在人类文明中的质量与力量得到了整个人类的认可。

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

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

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

人工取火发明以后,原始人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

火是原始人狩猎的重要手段之一。

用火驱赶、围歼野兽,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猎生产能力。

焚草为肥,促进野草生长,自然为后起的游牧部落所继承。

最初的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就是依靠火来进行的。

至于原始的手工业,更是离不开火的作用。

弓箭、木矛都要经过火烤矫正器身。

以后的制陶、冶炼等,没有火是无法完成的。

与此同时,火的出现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了人类的饮食。

随着火的出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食物的烹饪手法得到完善与发展。

人类彻底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在随后漫长的几千年文化中,火直接促进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东方八大菜系的繁荣。

在另一方面,由于火的使用,生食逐渐淡出了人类的视野,而熟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和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从而在漫长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有了更为强大的力量和充沛的时间,从而加快了人类摆脱原始,走向文明的脚步。

在火造福人类的同时,火也凭借它无穷的力量,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早在春秋时期,人类就开始与火带来的灾难作斗争。

其中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孔子,就多次亲赴火灾现场,并亲自向救火者鞠躬、并主动关心救火者的状况,表明了自己的防火意识与救火意识。

同一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墨子在年轻时,曾以一个平民的身份组织300人的义勇军保卫宋城,抵御外来入侵者以火攻城,还提出了城门上涂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从此以后,火,便作为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杀器登上了战场,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伤害。

火,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给人类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

火伴随着人类走过了
漫长的上百万年的历史,无论带来了温暖、美食还是带来了灾难与痛苦,火始终是人类以及科学发展的一个驱动了,人类的历史从正确使用火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