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用技术第三章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1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OSI基本参考模型
在OSI中采用了 三级抽象:参考模 型(即体系结构)、 服务定义和协议规 范(即协议规格说 明),自上而下逐 步求精。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OSI基本参考模型
第3章 计算机网络OSI层次结构模型中 的数据流动过程
OSI层次结构模型中数据的实际传送 过程如图3-2所示。图中发送进程送给 接收进程的数据,实际上是经过发送方 各层从上到下传递到物理媒体;通过物 理媒体传输到接收方后,再经过从下到 上各层的传递,最后到达接收进程。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OSI层次结构模型中 的数据流动过程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OSI基本参考模型
197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技术委员会TC97成立了一个新的技 术分委会SC16专门研究“开放系统互 联”,并于1983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 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ISO 7498国际 标准(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 9387),记为OSI/RM。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是指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功能 的一组抽象定义,是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方 法的抽象模型结构,一般是指计算机网络的 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1.OSI基本参考模型
2.OSI层次结构模型中的数据流动过程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问答题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课后问答题

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版)课后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网络硬件:即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节点,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设备。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把网络节点连接起来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是负责实现数据在网络设备之间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软件系统。

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传输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2、简述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并举例说明。

资源共享,如打印机共享;数据传输,如发送电子邮件;协调负载,如分布式计算系统;提供服务,如网页发布服务。

3、什么是IP地址?什么是域名?两者有何异同?IP地址是给每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分配的一个惟一的地址,IP地址的结构能够实现在计算机网络中很方便地进行寻址。

IP地址由一长串十进制数字组成,分为4段l2位,不容易记忆。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便于计算机按层次结构查询,就有了域名。

域名系统是一个树状结构,由一个根域(名字为空)下属若干的顶级域,顶级域下属若干个二级域、三级域、四级域或更多。

域名肯定有对应的IP地址,IP地址却不一定都有域名,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IP可以有多个域名,在动态DNS应用中,一个域名也会对应多个IP地址。

4、某公司网络地址为192.168.0.0/255.255.255.0,供七个部门上网使用,其中设计部15台计算机、开发部28台计算机、市场部20台计算机、测试部10台计算机、财务部17台计算机、人力资源部5台、公关部3台,该网络如何划分最合理?试写出每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以及IP地址范围。

从主机位借三位作为子网位,划分为八个子网,具体如下表:第2章网络传输介质1、为计算机网络选择最佳的传输介质时,应考虑哪些方面?当为计算机网络选择最佳的传输介质时,充分考虑各种类型的介质的功能和局限性是很重要的,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选择:数据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允许的最大长度;线缆及附属设备的成本;安装及重新配置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三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三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高级语言程序出现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B.“软件危机”的出现是因为计算机硬件发展严重滞后C.利用“软件工程”理念与方法可以编制高效高质的软件D.上个世纪70年代为充分利用系统资源,产生了操作系统【答案】C【解析】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狭窄,主要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处理对象为数值数据,以个体工作方式使用机器(或汇编)语言编制程序。

( 2)第二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

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到软件工程提出以前是软件发展的第二阶段。

1956年研制出了第一个实用的高级程序语言FORTRAN 及其翻译程序。

此后,相继又有许多高级语言问世,从而使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功效显著提高。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产生了操作系统。

针对大量数据处理问题的需要,研制了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1957年美国统计学家John Wilder Tukey首先使用“软件”一词。

这个阶段软件的复杂程度迅速提高,研制周期变长,正确性难以保证,可靠性问题相当突出。

到了60年代中期,出现了人们难以控制的局面,即所谓“软件危机”。

为了解决这一危机,人们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提出结构程序设计方法;②提出用工程方法开发软件;③从理论上探讨程序正确性和软件可靠性问题。

( 3)第三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软件工程提出以来)。

由于大型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工程性任务,采用个体或合作方式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很难完成任务,只有采用工程方法才能适应高效率、高质量编制软件的要求,因而在1968年的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2.下面哪一组是系统软件?_______。

A. DOS和MISB. WPS和UNIXC. DOS和UNIXD. UNIX和Word【答案】C【解析】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

A.保密性(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

C.信息(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络的系统安全(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 C.可用性(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B.非授权访问(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信息安全学科(7)实体安全包括。

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第二章:(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A.传输层和应用层(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B.非对称对称(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

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第三章:(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 .D.上述三点(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 .D.上述三点(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

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

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

A.保密性(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

C.信息(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络的系统安全(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可用性(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B.非授权访问(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信息安全学科(7)实体安全包括。

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第二章:(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

A.传输层和应用层(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

B.非对称对称(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

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

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第三章:(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

D.上述三点(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

D.上述三点(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

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

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册标准教案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册标准教案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册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册第三章第一节,主题为“认识计算机基本操作”。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启动与关闭、鼠标基本操作、键盘认识及简单操作、认识桌面图标及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启动、关闭、鼠标操作等。

2. 使学生解键盘布局,认识常用按键功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键盘认识与操作。

2. 教学重点: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及鼠标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计算机、鼠标、键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计算机启动与关闭(2)鼠标基本操作(3)键盘认识及简单操作(4)认识桌面图标及基本操作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如何打开一个软件”为例,讲解鼠标左键、右键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练习启动、关闭、鼠标操作等基本技能。

对学生在练习中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操作要点。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启动与关闭2. 鼠标基本操作3. 键盘认识及简单操作4. 桌面图标及基本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如何打开一个软件?(2)请描述键盘上功能键及其作用。

(3)列举计算机基本操作步骤。

答案:(1)鼠标左键打开软件。

(2)功能键包括F1F12,如F1帮助、F5刷新等。

(3)启动计算机、登录系统、使用鼠标、键盘进行操作、关闭计算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操作表现,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计算机其他功能,如文件管理、网络应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与四年级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计算机基本操作。

这不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也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目 标进程的过程: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将收到的 信息自下而上逐层 处理并拆封; 由最高层将消息提 交给目标进程。
源进程 消息
逻辑通信
目标进程 消息
N+1 N N-1
Pn+1
Pn Pn-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OSI与TCP/IP两种模型的比较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3.1.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 逻辑组成和功能分配,它定义和描述了一 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 准和规范的集合。 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 把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 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 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网络体系结构就是 这些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 的统称,即层和协议的集合。

3.1.2 什么是网络协议 从最根本的角度上讲,协议就是规则。 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 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连网的 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与 控制信息的成功传递就必须共同遵守网 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要素组成: 语法 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 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控制 信息的结构和格式)如何讲 语义 语义是由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 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 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 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讲什么 交换规则 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 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应答关系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

A.保密性(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

C.信息(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络的系统安全(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可用性(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B.非授权访问(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信息安全学科(7)实体安全包括。

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第二章:(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

A.传输层和应用层(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

B.非对称对称(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

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

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第三章:(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

D.上述三点(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

D.上述三点(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

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

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7 思考题
1.网络中分层体系结构模型的含义是什么?
2.说明协议和服务的区别及联系。 3.根据控制字段的不同,HDLC数据帧可分为几类? 各类帧的作用是什么? 4.比量控制与路由选择有何异同?
6.简述防止拥塞的几种方法。 7.简述计算机通信中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目标
3.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5 传输层
3.2 物理层
3.3 数据链路层 3.4 网络层
3.6 高层
3.7 思考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能够: l了解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的若干 重要概念 l熟悉和掌握OSI/RM各层协议的功能 及基本原理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3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3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停止等待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方案的实现过程如下: ①发送方每次仅将当前信息帧作为待确认帧保留在缓冲存储器 中;
②当发送方开始发送信息帧时,随即启动计时器;
③当接收方收到无差错信息帧后,即向发送方返回一个确认帧; ④当接收方检测到一个含有差错的信息帧时,便舍弃该帧; ⑤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确认帧,即将计时器清零,继而 开始下一帧的发送; ⑥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确认帧(即计时器超时),则 应重发存于缓冲器中的待确认信息帧。
⑥ 接收方保存一个接收次序表,它包含最后正确收到的信息帧 的序号;
⑦ 当发送方收到相应信息帧的确认后,从重发表中删除该信息 帧的备份;
⑧ 当发送方检测出失序的确认帧后,便重发未被确认的信息帧。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连续ARQ协议
上面连续ARQ过程是假定在不发生传输差错 的情况下描述的,如果差错出现,如何进一步处 理还可以有两种策略,即GO-DACK-N策略和选 择重发策略。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连续ARQ协议
连续ARQ协议方案是指发送方可以连 续发送一系列信息帧,即不用等前一帧被 确认便可发送下一帧。这就需要在发送方 设置一个较大的缓冲存储空间(称做重发 表),用以存放若干待确认的信息帧。当 发送方收到对某信息帧的确认帧后便可从 重 发表中 将该信 息帧删 除 。 所 以 , 连 续 ARQ方案的链路传输效率大大提高,但相 应地需要更大的缓冲存储空间。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连续ARQ协议

第三章 操作系统

第三章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3.1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系统软件,协助计算机完成基本的硬件操作,同时也和外面一层的应用软件进行交互,完成一系列的应用任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发生的所有活动的总控制器,而且是决定计算机兼容性和平台的因素之一。

操作系统能做什么?提供了运行软件和控制外设的环境。

操作系统处理多进程,管理进程的方式有多任务、多线程以及多重处理。

多任务允许多个任务、作业、程序同时运行。

多线程允许多个部分或线程同时运行。

多重处理能力将任务平均分配给所有处理单元。

3.2操作系统的分类用户界面类型划分:①命令行界面的操作系统②图形用户界面(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按操作系统的使用对象来分①桌面操作系统(客户端操作系统或个人操作系统):是专门为单用户微机设计的②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专门为网络中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设计使用的,用来管理分布式网络、电子邮件服务器和虚拟主机托管网站的工具。

Mac OS X server ③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

它把操作系统嵌入到电子设备中,以控制设备的运转。

在系统的实用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的固化以及专用性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

a.面向控制、通信等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b.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非实时操作系统(PDA,机顶盒)④手持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样的设备设计的。

⑤单用户操作系统(Single-user operating system)DOS⑥多用户操作系统(Multiuser operating system)IBM的z/OS就是最常见的多用户操作系统之一。

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文化》p127-137操作系统的大部分内容都存储在硬盘上。

在引导过程中,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服务,如内存管理和文件访问)会加载到内存中。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6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6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 高层
3.6.1 会话层
3.6.2 表示层 3.6.3 应用层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6.1 会话层
会话层的任务主要是在传输连接的基 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对端用户之间的对 话进行协调和管理。所谓一次会话,就 是两个用户进程之间为完成一次完整的 通信而建立会话连接。应用进程之间为 完成某项处理任务而需进行一系列内容 相关的信息交换,会话层就是为有序地、 方便地控制这种信息交换提供控制机制。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6.3 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的最高层,也是用户访问网 络的接口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在OSI环境 下,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例如电子邮 件、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远程登录等。
应用层包含了若干独立的、用户通用的服 务模型,其主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窗口, 用户通过这个窗口互相交换信息。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6.1 会话层
会话层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1.会话连接到传输连接的映射
2.数据传送
3.同步
4.活动管理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6.2 表示层
表示层向应用提供资料的表示,要 解决不同系统的数据表示问题,解释 所交换数据的意义,进行正文压缩及 各种变换,如代码转换、格式变换等, 以便用户使用,使采用不同表示方法 的各开放系统之间能相互通信。此外, 利用密码对正文进行加密、解密也是 该层的任务。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4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4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面向连接服务
由于面向连接服务和线路交换的许多特性 相似,因此面向连接服务在网络层中又称为 虚电路服务。“虚”表示:在两个服务用户 的通信过程中虽然没有自始至终都占用一条 端到端的完整物理电路,但却好像占用了一 条这样的电路。面向连接服务比较适合于在 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连续发送许多报 文的情况。若两个用户经常进行频繁通信, 则可建立永久虚电路,这样可免除每次通信 时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这两个过程。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2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
数据报服务则不同,由于数据报服务没有建立虚 电路的过程,而每一个发出的分组都携带了完整的目 的站的地址信息,因而每一个分组都可以独立地选择 路由。在此情况下,没有呼叫建立过程,对于网络用 户来说,整个网络好像有许多条不确定的数字管道, 所发送出去的每一个分组都可独立地选择一条管道来 传送。这样,先发送出去的分组不一定先到达目的站 主机。因此,数据报不能保证按发送顺序交付目的站。 由于通常的数据传送都要求按发送顺序交付给目的站 主机,所以在目的站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在 目的站节点开辟缓冲区,把收到的分组缓存一下,等 到可以按顺序交付主机时再进行交付。
1.面向连接服务
2.无连接服务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面向连接服务
连接是指两个对等实体之间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 行的一种结合。面向连接服务就是在数据交换之前, 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该终止 这个连接。通常面向连接服务是一种可靠的报文序 列服务,在建立连接之后,每个用户都可以发送可 变长度的报文,这些报文按顺序发送给远端的用户, 报文的接收也是按顺序的。有时用户可以发送一个 很短(1~2字节长)的报文,但希望这个报文可以 不按序号而优先发送,这就是“加速数据” ,它 常用来传送中断控制命令。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

A.保密性(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

C.信息(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络的系统安全(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可用性(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B.非授权访问(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信息安全学科(7)实体安全包括。

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第二章:(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

A.传输层和应用层(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

B.非对称对称(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

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

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第三章:(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

D.上述三点(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

D.上述三点(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

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

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

计算机实用技术3篇

计算机实用技术3篇

计算机实用技术第一篇:计算机操作系统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接口。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类型、功能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组程序,它在计算机启动时运行,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1. 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控制CPU、内存、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硬件资源的访问和使用。

2. 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系统库、配置文件等软件资源的访问和使用。

3. 提供系统服务: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系统服务,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管理等。

二、类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最早出现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一批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提供报告。

2.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计算机系统资源,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地运行程序。

3. 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保证对实时任务的响应时间,它通常用于工业控制、交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4.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可以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功能计算机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管理硬件资源: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管理CPU、内存、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硬件资源的访问和使用。

2. 管理软件资源: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系统库、配置文件等软件资源的访问和使用。

3. 提供系统服务: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系统服务,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管理等。

4. 提供安全保护: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保护,如用户身份验证、文件加密、防病毒等。

五、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桌面电脑、服务器、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等领域,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程序,例如:1. 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浏览器、文档编辑器、播放器、邮件客户端等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处理各种任务。

网络技术(第三章 局域网基本概念)

网络技术(第三章 局域网基本概念)

网络技术(第三章局域网基本概念)局域网基本概念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一种覆盖范围较小的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场所。

它是将一组互连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织起来,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局域网的基本概念进行探讨。

一、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局域网是一种基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常覆盖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办公楼、校园或者家庭。

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的覆盖范围较小、传输速率较高,并且较为经济实用。

局域网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和规模的不同,分为家庭局域网、企业局域网和学校局域网等。

局域网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覆盖范围小:局域网通常覆盖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片相对密集的区域内,其范围通常不超过几千米。

2. 高传输速率:局域网采用高速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满足用户对快速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求。

3. 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由于局域网范围相对较小,数据传输的延迟较低,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资源共享: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可以共享打印机、文件、数据库等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局域网的组成和拓扑结构局域网由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可以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进行连接和管理。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1. 总线型局域网:总线型局域网采用一条主干线连接各个节点,各台计算机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总线型局域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所有节点共享一条线路,容易造成数据冲突和网络拥堵。

2. 星型局域网:星型局域网将各个节点连接到一个中央集线器或交换机上,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星型局域网拓扑结构清晰,易于管理和维护,但如果集线器或交换机发生故障,整个网络可能会中断。

3. 环型局域网:环型局域网采用环形的物理连接方式,节点之间通过令牌进行数据传输。

环型局域网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但节点的增加和故障的修复较为困难。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基本概念1.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1.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第二章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2.1 计算机的五大部件2.2 CPU的结构和功能2.3 存储器的种类和作用2.4 输入输出设备2.5 总线的作用和分类第三章计算机的操作系统3.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3.2 常见的操作系统3.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3.4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升级第四章网络与互联网4.1 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原理4.2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4.3 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4.4 IP地质和域名的解析4.5 网络安全和常见威胁第五章数据库管理系统5.1 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5.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5.3 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5.4 SQL语言和常用的数据库5.5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第六章计算机编程语言6.1 编程语言的概述6.2 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其特点6.3 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语义6.4 程序的编写和调试6.5 常见编程错误和解决方法第七章软件开发与测试7.1 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7.2 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7.3 软件编码和测试7.4 软件发布和维护7.5 软件开发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第八章计算机常见应用软件8.1 办公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8.2 数据统计软件和图形化软件8.3 多媒体软件和游戏软件8.4 安全软件和系统工具8.5 专业软件和开发工具第九章计算机的应用领域9.1 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应用9.2 工业和制造业的应用9.3 医疗和健康领域的应用9.4 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应用9.5 娱乐和社交领域的应用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计算机硬件结构示意图附件二:网络拓扑结构图附件三:SQL语法参考手册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以及其他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2.专利:指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享有的独占权。

3.商标: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可以是文字、图形、颜色组合等。

《计算机实用技术》复习大纲

《计算机实用技术》复习大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计算机实用技术?复习大纲一、单项选择题2. 在Excel中,如果在单元格中键入较长内容,并希望在该单元格的文字能自动换行显3. 在Excel中,如果某个单元格不能正确显示计算结果,而是显示一行与单元等宽的“#〞4. 在Excel中,假设选定单元格区域后,"开始"选项卡→删除→工作表行,表示删除的是5.6. 在Excel中,单元格A1、B1和C1中存放数值型数据,D1内容为“=SUM(A1:C1)〞,如7.8.9.10. 在单元格中输入数值 1234.567 ,假设设置显示格式为 #,###.00 "元" ,那么显示为11. 在Excel中,如果用图表显示某个数据系列各项数据与该数据系列总和的比例关系时,23. 在单元格内输入内容较长时,可以强制换行进行分行,强制换行的组合键是【】。

25. 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2+5*(IF(AND("A"&"B">"A"&"C"),2,3))〞得到的结果是26. 在同一工作簿中,Sheet1工作表中的D3单元格要引用Sheet3工作表中F6单元格中的数据,其引用表述为【】。

〔〕27. 在Excel之中,如果用图表来表达某个数据系列各项数据与该数据系列总和的比例关系28. 在Excel之中,如果需要输入文本型数字串“5678〞,那么正确的输入方式是【】29. 在A1单元格中有公式“=SUM〔B2:H8〕〞,假设删除F列和第6行,那么A1单元格中30. 单元格A1内的值为“-25.63〞,在单元格B1内输入公式“=A1-INT(A1)〞,结果为33. 以下关于函数VLOOKUP(查找值,数据区,列标,匹配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35. Excel中,设已在D8、D9单元格中分别输入数字4、7,并选中D8、D9单元格,拖动填充柄至D10、D11、D12单元格,那么D10、D11、D12单元格中数据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2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2
(4)规程特性。EIA-232-E的规程特 性主要规定了控制信号在不同情况 下有效(接通状态)和无效(断开 状态)的顺序和相互的关系。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3 物理层接口标准
2.EIA RS-449接口标准
由于EIA-232-E标准信号电平过高、采用 非平衡发送和接收方式,所以存在传输速率 低、传输距离短、串扰信号较大等缺点。 1977年底,EIA颁布了一个新标准RS-449, 这些标准在保持与EIA-232-E兼容的前提下重 新定义了信号电平,并改进了电路方式,以 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大的传输距离。
1.EIA-232-E/V.24接口标准
EIA-232-E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制定的 著名的DTE和DCE之间的物理层接口标准, 它的前身是1969年EIA制定的RS-232-C标准 接口。1987年1月,RS-232-C经修改后,正 式 改 名 为 EIA-232-D , 1991 又 修 订 为 EIA232-E。EIA-232-E接口标准的数据传输速率 最高为20kbps,连接电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 15m。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层并不是指连接计 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或传输介质,如双绞线、 同轴电缆、光纤等。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2 DTE和DCE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 终端设备),是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及发 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DTE可以是一台 计算机或终端,也可以是各种I/O设备。
信号线与控制线 DTE 数据终端 设备 用户环境 用户设施

DCE 数据电路 端接设备
串行比特传输
DCE 数据电路 端接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格式设置
2.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一个新建创建的表格,可以通过给该表格或部分单元格添加边框和底纹,以 突出所强调的内容或增加表格的美观性。 给表格添加边框和底纹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添加边框和底纹的表格或单元格。 (2)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3)单击【边框】选项卡,从【应用范围】列表框中选择【表格】选项,表示 应用于表格。从【设置】区中选择一种方框样式,选择【网格】,同时在预 览区中预览。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线型样式,选择【双线】。在【宽度】 列表框中选择线的宽度值。Word默认的边框颜色为黑色,也可以在【颜色】 列表框中选择其他边框颜色。 (4)单击【底纹】选项卡,在【填充】区中选择需要填充的颜色。在【应用范 围】列表框中选择单元格。 (5)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添加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复制、移动和删除文本
删除文本
用BackSpace键和Delete键可逐个删除光标前和后的字符。但如果要 删除大量的文字,则可以先选定要删除的文本,利用以下几种方法 进行删除。 (1)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 (2)执行【编辑】菜单中的【清除】命令。 (3)按BackSpace键或Delete键。 (4)直接输入新的内容取代选定的文本。
Word 2003简介
Word 2003的启动与退出 Word 2003窗口与视图 1. Word 2003窗口 启动Word 2003时,用户首先会看到Word的标题 屏幕,随后便可以进入Word的工作环境,其中 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组成部分:标题栏、菜单栏、 工具栏、标尺 、编辑区、滚动条和状态栏等。
2.添加底纹 添加底纹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底纹】选项卡。 (2)在【填充】和【图案】设置区选择用户需要的底纹样式。单击 【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添加底纹的操作。
项目符号与编号
1 创建项目符号
执行【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 对话框,用户可以在该对话框中的【项目符号】选项栏中选择设 置项目符号,如果选择【无】选项框,将不设置项目符号。
段落的缩进
段落缩进是指文本正文与页边距之间的距 离。段落缩进包括4种缩进方式:左缩进、 右缩进、悬挂缩进和首行缩进。
设置段落间距
段落的间距是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距离, 用户可以使用【段落】对话框来设置段落 的间距。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将光标移至需要设置段间距的地方。 (2)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 并选择【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可以对段落的 间距进行设置。
2 添加项目符号
为原有段落添加项目符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设置在认为需要添加项目符号的段落中,如果有多个段 落需要添加项目符号,则需要将这些段落全部选中。 (2)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项目符号】按键。或执行【格式】| 【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来添加项目符号。
表格处理
表格的创建
表格编辑 表格格式设置 表格特殊处理 文字与表格的转换
复制、移动和删除文本
复制文本
(1)选定要复制的文本,按下Ctrl键不放,同时拖动选定的文本,拖到目标位 置后,松开鼠标即可。 (2)选定要复制的文本,执行【编辑】|【复制】命令,此时已将选定的文本 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上。将光标移到目标位置,执行【编辑】|【粘贴】命令, 就会出现相同的选定文本。 (3)选定要复制的文本,按Ctrl+C组合键完成复制操作,将光标移到目标位置, 按Ctrl+V组合键完成粘贴操作。 (4)选定要复制的文本,单击工具栏上按钮完成复制操作,将光标移到目标位 置,单击工具栏上按钮完成粘贴操作。
设置段落的边框和底纹
1.添加边框 给某些文本添加边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需要添加边框的文本。 (2)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再单击【边框】选项卡。 (3)在该选项卡中设置完边框类型、边框线型、边框颜色、边框宽 度、应用范围等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设置段落的边框和底纹
2. 删除表格
在Word表格中删除表格的操作步骤如下: (1)光标定位在要删除的表格中。 (2)执行【表格】|【删除】|【表格】命令。
表格编辑
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在Word表格中合并单元格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所有要合并的单元格。 (2)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使所选定的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 格。 在Word表格中拆分单元格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拆分的单元格。 (2)执行【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在对话框中输入要拆分成的单元格 数即可。
(1)【间距】:是用来调整字符之间的距离。在其下拉列表框中有【标准】、 【加宽】和【紧缩】3种选择。当选择了【加宽】或【紧缩】选项后,可在 右边的【磅值】框中输入一个数值,对字符间距作精确的调整。 (2)【缩放】:在【缩放】下拉列表框中可以输入一个比例值来设置字符缩放 的比例。 (3)【位置】:设置文字出现在基准线上或其上、下位置,有【标准】、【提 升】和【降低】3种选择。如果需要,可在右边的【磅值】框中输入数字进 行精确的调整。
会看到在插入点处绘制了一个3行5列的表格。
表格的创建
2.利用【插入表格】命令
在创建表格时,如果用户还需要指定表格中的列宽,那么就要利用【表格】菜单中的 【插入表格】命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文档,把插入点移动到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出现【插入表格】对话框。 (3)在【列数】框中选择或输入表格的列数值,在【行数】框中选择或输入行数值。在 【自动调整】操作设置框中可以选择操作内容:选择【固定列宽】选项,可以在数值 框中输入或选择列的宽度,也可以使用默认的【自动】选项把页面的宽度在指定的列 数之间平均分布。选择【根据窗口调整表格】选项,可以使表格的宽度与窗口的宽度 相适应,当窗口的宽度改变时,表格的宽度也跟随变化。选择【根据内容调整表格】, 可以使列宽自动适应内容的宽度。单击【自动套用格式】按钮,可以按预定义的格式 创建表格。选中【设为新表格的默认值复选框】,可以把【插入表格】对话框中的设 置变成以后创建新表格时的默认值。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查找和替换文本
(1)查找文字 (2)查找文字格式 (3)查找特殊字符 要替换查找到的文字、文字格式或特殊字符,需要在 【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单击【替换】选项卡,用户可 以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输入将要被替换的内容,在 【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要替换的新内容,单击【替换】 按钮,将替换第一个查找到的内容;单击【全部替换】 按钮,则替换查找到的全部内容。
表格的创建
1 利用【插入表格】按钮
使用【插入表格】按钮创建规则表格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文档,把插入点移动到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此时屏幕上会出现 一个网格。 (3)按住鼠标左键沿网格左上角向右拖动指定表格的列数,向下拖动 指定表格的行数。即为准备绘制3行5列的表格。松开鼠标左键,就
文档管理
保存文档 保存文档也就是把用户正在编辑或编辑完毕的文 档保存到硬盘或者软盘上,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以便下次再用。
编辑文档
插入和选定文本 复制、移动和删除文本 查找和替换文本
编辑文档
插入和选定文本
(1)插入点 (2) 定位插入点
选定文本
选定文本是编辑文本的前提,在一般情况下,Word 2003的显示是白底黑字,而被选 中的文本则是黑底白字,很容易和未被选中的文本区分开来。
动态文字效果
在【字体】对话框中单击【文字效果】选项卡, 即可对文字进行文字效果设置。
【动态效果】文本框中有7个选项,单击所要实现的效果,我们就可以在预览 框中看到这种效果的示例;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设定段落格式
段落的对齐 段落的缩进 设置段落间距 设置段落的边框和底纹 项目符号与编号
Word 2003窗口与视图
2.文档视图 (1) 普通视图 (2) Web版式视图 (3) 页面视图 (4)大纲视图 (5)阅读版式视图
文档管理
文档的创建 1创建空文档 2.使用模板创建文档 3.根据现有文档创建新文档 打开文档 在进行文字处理等操作时,往往难以一次完成全部工作, 而是需要对已建立的文档进行补充或修改,这就要将存 储在磁盘上的文档调入Word工作窗口,也就是打开文档。
段落的对齐
段落对齐是指段落边缘的对齐方式。在 Word 2003中,段落的对齐方式有以下几 种:
(1)两端对齐:将所选段落的每一行两端(行末除外)对齐。 (2)句中对齐:使所选的文本居中排列。 (3)右对齐:使所选的文本右边对齐,左边不对齐。 (4)分散对齐:通过调整空格,使所选段落的各行等宽。
表格格式设置
1.自动设置表格格式
在编排表格时,无论是新建的空表还是已经输入数据的表格,都可以利用表 格的自动套用格式进行快速编排,Word 2003预置了丰富的表格格式。其操 作步骤如下:
(1)把插入点移动到要进行快速编排的表格中。 (2)执行【表格】|【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弹出【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 (3)在【格式】列表框中列出Word预定义的表格格式名。选择一种同时在右边的【预览】 窗口中显示相应的格式。在【要应用的格式】区中包括【边框】、【底纹】、【字 体】、【颜色】和【自动调整】复选框,我们可以选择需要的设置选项。在【将特殊 格式应用于】区中包括【标题行】、【末行】、【首列】和【末列】,这些选项可以 让我们决定把格式应用到表格的哪个位置。一般需要对表格的【标题行】和【首行】 应用特殊格式,所以可以选中这两个复选框。 (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复制、移动和删除文本
移动文本
(1)选定要移动的文本,在选定的文本按下鼠标不放,同时拖动鼠标,指针变 成形状时,拖到目标位置后,松开鼠标即可。 (2)选定要移动的文本,执行【编辑】|【剪切】命令,此时已将选定的文本 内容剪切到剪贴板上。将光标移到目标位置,执行【编辑】|【粘贴】命令, 极移动了文本的位置。 (3)选定要移动的文本,按Ctrl+X组合键完成剪切操作,将光标移到目标位置, 按Ctrl+V组合键完成粘贴操作。 (4)选定要移动的文本,单击工具栏上按钮完成剪切操作,将光标移到目标位 置,单击工具栏上按钮完成粘贴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