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届高考政治备考:18大报告关键词哲学解读
【政治】2013年高考政治必考题:十八大和美丽中国
【政治】2013年高考政治必考题:十八大和美丽中国2013年高考政治必考题:十八大和美丽中国,本专题肯定会在2013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中出现,或大题出现,或小题出现。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
美丽中国,任重道远2013年第10天起,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
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
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现“十面‘霾’伏”的状况。
(6分)(1)①切实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法律,严控排放总量。
⑤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答出三点给6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年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后,环境恶化,从而被称为“雾都”。
1952年12月,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蓄积在大雾中,导致两个月内一万二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更多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
这让古板的英国人痛下决心,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关闭城内污染企业、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交通拥堵、建有大型环形绿地……英国人用30年的时间治理环境污染,走出一条与城市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治理之路。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高考政治温习专题:哲学知识第一局部唯物论(一)重要考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迷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物质的含义,世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与社会及其开展规律的客观性。
3.人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看法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看法对客观事物的开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4.物质和看法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践动身是人们正确看法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基本立足点,从实践动身,树立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实事求是。
5.人具有客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考点中要留意的效果1.留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详细形状、以及自然迷信上的物质的区别。
2.物质的独一特性是客观真实性,物质的基本属性是运动。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看法而言的独一特性。
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基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根源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来源。
世界的实质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实质特征。
物质第一性,是相对看法第二性而言的。
看法是物质的反映,提醒的是物质决议看法。
4.看法的能举措用,首先表如古人的看法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表如今看法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挤看法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时探求,追求真理。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看法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看法阻碍事物的开展。
5.物质决议看法是一切从实践动身的哲学实际依据。
从实践动身复杂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理想动身,从物质动身,就是路途方针政策和实际与客观存在的理想相分歧。
因此要支持从客观动身。
6.从实践动身要实事求是。
但从实践动身与实事求是又不是同等的。
前者的实际前提是物质决议看法,后者的实际前提是按规律办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看法论的一致。
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发扬必需以遵照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犯客观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必需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
高考政治第十八单元聚焦时政热点一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讲义
热点一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2017年12月18~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8年的第一项重点工作。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2018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改革,降低物流成本。
1.站在新方位上的中国经济在关注“需求侧”的同时更多将目光对准“供给侧”,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符合这一思路的传导路径是( )A.实行投资驱动战略→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B.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减轻企业税负→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质量和效益C.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居民收入增加→刺激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D.进行临时价格干预→保持物价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经济发展答案 B解析题目中,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减轻企业税负,增加研发投入从而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故B选项入选。
A选项错误,之所以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不是因为社会总供给少。
C选项是从需求侧的角度而言的。
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
当前,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是( )①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促进企业产品结构优化②清除涉企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③发展股权融资,使每个企业都成为上市公司,提高企业效益④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支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创新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①项说法错误;企业上市有严格的要求,发展股权融资,并不能使每个企业都成为上市公司,③项说法错误。
高考政 治哲学原理考点解析
高考政治哲学原理考点解析高考政治中的哲学部分一直是考生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高考政治中常见的哲学原理考点。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意味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例如,我们的思想、观念、情感等意识内容,都是由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社会生活等因素所决定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则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比如,通过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3届高考政治备考:18大报告关键词哲学解读
13届高考政治备考:18大报告关键词哲学解读一、“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的千篇一律、一刀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一面伟大旗帜,是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集大成,是中国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
二、“自信”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分开”与“公开”(权力运行)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权力是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为此,既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又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巧抓关键词 速解选择题
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巧抓关键词 速解选择题思想政治高考选择题,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情境取材广泛、材料新颖、设问灵活、备选题肢干扰性强、分值高等特点。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考生可以使用巧抓关键词的解题技巧,提高得分率。
一、巧抓设问关键词,明确选择指向设问是学科任务的具体表现,指明了入选项应符合的要求。
所以,在审题时,只要我们做到“六抓”,即抓范围(唯物论、辩证法等知识限定)、主体(党、政、企业等)、题型(体现、旨在、原因、措施等)、程度(根本、主要)、方向(正确或错误等正反向要求)、代词(这说明、这一原则等特定的指代内容),边审读边做醒目标注,就可以预防选择时偏离题干要求。
二、巧抓题肢关键词,准确判断正误1.抓条件关系的关键词条件关系的关键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决定……”等,条件关系词的含义及其错误类型如下:【例题1】(2022·全国甲卷)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
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
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
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①实践创新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②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点拨:①中抓“取决于”这一关键词,采用转化表述和反向论证的方法,判断“观念更新的程度能不能决定实践创新的高度”,结合课本“实践决定认识”,推出①表述错误。
③④中“只有……才……”,均属于必要条件的表述格式,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可以离开创新,③错误。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离不开解放思想,④正确;排除①③,所以选D。
高中政治常考关键词判定哲学原理
高中政治常考关键词判定哲学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用……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4.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识别的关键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
高中和十八大政治常用理论知识
高中和十八大政治常用理论知识高中政治常用理论知识常用经济学道理01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更的实现其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反过来,价格也影响供求,使供求最终趋于平衡。
10.价值规律的作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1.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形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要作用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1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措施。
14.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5.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1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要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
19.工业的地位及作用,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20.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高考政治思想政治知识点导读
高考政治思想政治知识点导读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考政治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需要加以重点学习和理解。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要求对事物进行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并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具有内在矛盾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特点,并通过实践不断改变、完善自己的认识。
3.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
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共同富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作为高考政治科目的重点,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并指出中国仍然处于这一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同时注重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实现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基本要求和基本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高考政治 热点专练 十八五中全会关键词哲学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键词哲学解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9日闭幕,会议公报勾勒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改革的推进路径。
下面,仅从哲学角度对全会公报中的十大关键词进行解读。
一、全面小康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实现这一目标要经过长期的量的积累,尤其在“十三五”这个百年大业最关键的冲刺5年,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没有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实现这个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
当然,即使实现了全面小康,我们也不会停止对更加美好未来的追求,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会开始新的量变。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只有不断前进,才能让全体人民不断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经济速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作为发展中国家,适当经济增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
没有发展,就不会有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的实现。
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期,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我们面临的各种条件,将GDP在内的若干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筹考量,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将会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需要依靠改革释放红利、破除困难,在发展的道路上,勇敢地接收挫折和考验。
三、创新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加强科技攻关,解决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技术难题,推动社会进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
同时,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求新思路,进行科技攻关,推动技术发展。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高考政治哲学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高考政治哲学答题模板高考政治哲学答题技巧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高考政治哲学答题技巧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p 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聚焦时政热点 十 奋斗成就人生 行动成就梦想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
热点十奋斗成就人生行动成就梦想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1.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说:“专业无所谓冷热,任何专业只要肯钻研都会大有作为。
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火炸药是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领域。
〞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善于利用社会客观条件③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④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肯钻研都会大有作为〞“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①④正确。
题干没有表达要利用社会客观条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②③与题意无关。
2.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在比赛犯规后发了一条微博,“失败了就总结失败,这样只会更激励我更期待接下来的比赛。
愈是硬仗,我们自身愈该硬气,我会拼到最后。
〞几天后,他夺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金牌。
这启示我们应( )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在劳动奉献中创造价值C.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决定作用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答案 A解析“愈是硬仗,我们自身愈该硬气,我会拼到最后〞,表达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符合题意。
B、D在材料中没有表达。
C夸大了价值观作用。
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68年来,新中国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创造都是数以亿计的建设者奋斗的结果。
他们中有让中国“站起来〞的奉献者,有让中国“富起来〞的领头羊,有让中国迈向“强起来〞的弄潮儿。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体系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体系高考政治哲学知识体系一、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进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进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情况要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第一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情况的过程,确实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情况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情况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阻碍、相互制约的关系。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点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点高三政治重点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管符合客观。
【运用】:①正确认识和把握根本国情,制定和执行党的根本道路;②青少年要学习历史,理解我国的现实,把立足点放在中国国情上。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开展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开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运用】:①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获得中国革命和建立的成功;我国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立小康社会;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③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种形式的邪教。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根底和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点-认识论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开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3)理论理论的根本特征;理论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理论具有反作用。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点-政体1、政体根本内涵(1)含义: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新高中政治高考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8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③正确,有人认为命由天定,有人认为人定胜天,这表明世界观决 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与哲学是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统一无关;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与哲学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无关。
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问题。前者是一般哲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观点。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义
基本 否认神创说,认为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
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①五行说:生成万 ①霍尔巴赫:原子
第十八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标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 要求 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认同:认同唯物主义的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的 核心 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素养 科学精神: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够说明生活中必须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
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道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①符合题意,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说明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不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没有体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符合题意,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 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道路,表明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不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没有体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届高考政治备考:18大报告关键词哲学解读
一、“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
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的千篇一律、一刀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一面伟大旗帜,是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集大成,是中国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
二、“自信”
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分开”与“公开”(权力运行)
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权力是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为此,既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又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把有限的力量放在抓重点上。
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
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则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矛盾。
社会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
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哲学解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事物取得成功;错误的意识误导事物走向歧途。
承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避免、及时纠正错误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哲学解读: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
要重视对民生的改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哲学解读: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要面对的永恒主题。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八、“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各个部分有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必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整体,让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义和个体主义。
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
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九、“港澳与国家全新的联系,共享尊严荣耀”
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一国两制”的实践,结束了港澳与国家的旧的历史联系,建立了港澳与国家全新的现实联系。
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
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政治清明”
哲学解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坚持重点论;同时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需要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起来,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