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致橡树2篇
高中语文教案:致橡树高中语文教案:致橡树精选2篇(一)教案:《致橡树》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致橡树》这首诗,了解现代诗的写作风格和意义。
2. 理解并分析诗中表达的爱情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难点:理解现代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致橡树》。
2. 备课材料:课文解析、教学反思、课堂活动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导入课题:“你们对现代诗了解多少?你们觉得现代诗与传统诗有什么不同?”Step 2 理解诗歌(15分钟)1. 学生念诵《致橡树》。
2. 教师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 意象:橡树、树影、流泪、枝叶、年轮等。
- 情感:爱情、挚爱、执着。
- 主题:爱情的坚韧和挣扎。
Step 3 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讨论诗中所传达的爱情观。
2.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3. 教师提问:在你们的理解中,诗人为什么选择橡树作为爱人的象征?Step 4 情感体验(15分钟)1. 学生们根据诗歌中的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封信给某个自己心中的人物(可以是朋友、父母、老师等)。
2. 学生们可以在写信中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爱、执着和感谢之情。
3. 学生们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信,或与其他同学分享。
Step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诗歌《致橡树》。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以《致橡树》为题,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理解《致橡树》这首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爱与人生的思考,加深了对爱情主题的理解。
《致橡树》优秀教案(优秀10篇)
《致橡树》优秀教案(优秀10篇)高一语文《致橡树》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知识内容本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致橡树》内涵的把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地位和重要性《致橡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必修内容,是高考考查的内容范围;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关于舒婷关于朦胧诗的知识,又可以加深对意象概念、象征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3、教学目标根据《致橡树》一课的教学大纲及它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个维度设计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作家作品,加深对当代诗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2)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难点: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色。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5、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诵读感悟法、探究式阅读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方法。
这一节属于意象比较强的一节课,因此首先我布置学生预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划上着重号,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放配乐朗诵、学生齐读、个别同学单独读等方式使学生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运用设问、反问、疑问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紧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对问题产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时教师再稍作一点点启发、点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
致橡树的教案6篇
致橡树的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致橡树的教案6篇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包括文化背景、学习风格和特殊需求,以确保教学的包容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致橡树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致橡树》的诗句;(2)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3)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分析诗歌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坚强、独立精神的赞美;(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2. 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的理解;2. 诗歌意象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致橡树》全文及其注释;2. 学生准备:预习《致橡树》,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诗歌,谈论对现代诗歌的感受;(2)提问:你们认为现代诗歌的特点是什么?(3)教师总结:现代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
2. 诗歌朗诵(1)学生齐读《致橡树》;(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点评。
3. 诗歌解析(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2)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如橡树象征坚韧、独立精神等;(3)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如“绿叶”“花朵”“果实”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4. 诗人背景介绍(1)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诗歌的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2)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致橡树》,并写一篇关于诗歌意象分析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引导学生找出其他表现坚强、独立精神的诗歌,进行比较学习;(2)分析不同诗歌之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致橡树》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致橡树》教学设计《致橡树》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致橡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橡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
2、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
3、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
课时安排:一课时资料来源:电子声像材料(VCD光盘等)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爱情主题的课文,视为禁区,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
展示课题:致橡树问: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同学回答,老师展示动画投影:木棉致橡树问:既然是木棉致橡树,那么,木棉又向橡树说了什么呢?电脑投影,配乐朗诵全诗(《梁山泊与祝英台—共读》)问:刚才我们已在《梁山泊与祝英台》的优美旋律中领略了《致橡树》一诗,木棉所表白的,有哪些层次?全诗首尾一致吗?答:木棉不愿做: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电脑投影:痴情的鸟(配鸟鸣)-泉源(配流水声)-险峰-日光–春雨问:难道这些有什么不好吗?木棉为什么要否定它们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答:攀援、炫耀;痴情、单调;送来、慰藉;增加、衬托;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即是攀附型痴恋型奉献型因为这些是感情的单向奉献,而并非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其思想根源是什么?封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展示上述内容的板书投影--板书1补充:诗歌《椰子树是什么?》电脑投影:诗歌《椰子树是什么?》有人说/它像芭蕉/还有人说/它像棕榈/我说/椰子树什么也不像/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因为/太像别人就会失掉自己问:有一部电影《女人不是月亮》,其意思是什么?还有哪些文学及影视作品也揭示了同样的主题?回答: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此外,“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结构完整吗?怎样补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结并播放投影: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展示投影:并肩的树。
致橡树学案(课前用)5篇
致橡树学案(课前用)5篇第一篇:致橡树学案(课前用)《致橡树》学案学习目标1、意象之美:学会通过意象分析情感2、主题之美:树立独立平等的爱情观3、内蕴之美:赏析诗的语言美学习时数:一课时作者及朦胧诗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朦胧诗代表作家之一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17岁)顺应当时潮流到农村插队,这期间开始了诗歌写作,1972年以独生子女身份被照顾回城工作,1979年开始,其诗歌陆续在各大刊物上发表,代表作《双桅船》、《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年度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致橡树》(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等“朦胧诗”,又称为新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采用象征手法,内涵上意蕴浓厚,主旨有不透明性和多样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教学内容: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慰藉()戟()霹()雳()雾霭()流岚()虹霓()二、文本感知全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不,这些都还不够!”第二层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最后”。
1.第一层中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它们象征着怎样的爱情观?作者对这些意象的态度是怎样的?2.结合诗句分析第二部分,思考真挚的爱情有哪些特点?三、重点探究1.诗人为什么特别强调“必须”“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呢?2.“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该怎样理解?3.“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说明什么?4、“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为什么?5、“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应怎样理解?6、“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两句话是不是矛盾?为什么?四、练习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会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树,你又会向木棉说些什么?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诗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致橡树教案【优秀9篇】
致橡树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致橡树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致橡树》教案设计(通用6篇)
•••••••••••••••••《致橡树》教案设计(通用6篇)《致橡树》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橡树》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橡树》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致橡树》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一首爱情诗,通过象征手法展示了作者的爱情观,富有时代气息,表达了平等独立的相互依存的爱情观。
即使今天,这首诗依然备受喜爱,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艺术美感。
二、学生分析高一的学生对于爱情是怀有憧憬,内心朦胧。
对于爱情这一话题比较关注但又有所回避。
学生缺乏良好的朗读习惯,缺乏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感悟作者爱情观。
2.通过品味朗读,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了解朦胧诗的特点,理解木棉,橡树的内涵。
四、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1.配乐欣赏诗歌,在舒缓的音乐中感悟诗歌的美,从而达到对诗歌的总体把握。
效果:唤起学生对诗歌的爱好,增强语言感悟的能力。
2.展示图画,把木棉、橡树的图景展示出来,插入与诗歌关联的图景。
效果: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画,感悟诗歌,使诗歌更加具体化。
3.情感提升,结合早恋的事例,用多媒体展示,谈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效果:学生明确认识到平等,相互尊重才是真正的爱情。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导入对于爱情这个美好的字眼,我们都会为之憧憬,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舒婷为我们展示了她的爱情观,下面我们就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爱情观。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展示木棉、橡树图片,播放舒缓的音乐。
ppt幻灯片明确讲授结合文本,勾画相关词语。
1.题目中的“致”如何理解?2.找出诗中的三个人称代词,并指出它们各指代什么?3.这首诗歌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作用是?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质疑,然后完成表格。
致橡树教案完整版
致橡树教案完整版关系,是一种不健康的爱情观。
而日光和春雨则是给予橡树关怀和爱护的方式,是一种健康的爱情观。
2、第二部分中,诗人用“我爱你”、“你还爱我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有何特点?(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回答)四、诗歌朗诵师: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现在请大家分组进行诗歌朗诵,体味诗歌情感,传达诗歌情感,展示个人风采。
)五、课堂小结师:本节课我们通过诵读、赏读、研、朗诵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致橡树》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悟到了诗人所提倡的健康的爱情观。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珍惜自己的感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诵读法、讨论法等,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操。
但是,在课堂设计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关系,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达对旧观念和伦理的强烈否定和批判。
在第二部分中,诗人用了木棉和橡树这两个意象来表现其爱情观。
橡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阳刚、坚韧)木棉: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阴柔、坚强)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分别表现了橡树和木棉的特点,橡树象征富有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象征富有柔韧之美的女性。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中,“近旁”二字表现了相爱的恋人关系,“树”、“站”二字,突出表达在爱情中男女双方的独立平等的思想。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爱的双方应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表达相爱的男女,应各有特点,而在心智和能力等方面双方要相互匹配。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致橡树 教案
致橡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致橡树》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历史背景;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学习诗歌的表达手法和修辞特点;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诗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寓意;2.了解诗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2.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展示橡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橡树的想象和感悟;2.朗读法: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3.分析法:解读诗句,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义;4.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5.填词法:根据诗歌的意境,让学生进行填词练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橡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橡树的联想和情感,让学生谈谈对橡树的认识和感受。
2.朗读诗歌:教师朗读《致橡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3.理解诗歌(1)分析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历史背景,介绍屈原和楚国的历史背景。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寓意,让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是一种痛苦的爱情和不同寻常的情感。
4.分析诗句(1)分析第一节的诗句:“我爱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解读作者对橡树的爱情表达和视而不见的态度。
(2)分析第二节的诗句:“我对着大海,挥泪笑去;泪随风潮,笑傲江湖。
”理解作者对橡树的不离不弃和豪情逸志。
(3)分析第三节的诗句:“请你绽开你的果实,像爱情开出秋天的花朵。
”理解作者对橡树坚强生命力和爱情的期待。
5.讨论与填词(1)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给学生一些关键词,让他们根据诗歌的意境进行填词练习。
6.总结与展望(1)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致橡树》我爱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我对着大海,挥泪笑去;泪随风潮,笑傲江湖。
请你绽开你的果实,像爱情开出秋天的花朵。
七、课后作业1.背诵《致橡树》;2.写一篇文章,探讨橡树象征的含义和诗歌背后的情感;3.寻找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写一篇读后感。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现代诗歌的魅力。
2. 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所传达的坚定信仰和独立精神。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舒婷,作品《致橡树》创作背景。
2. 诗歌朗读:全班学生齐读《致橡树》,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现代诗歌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
4. 分析诗歌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心境。
5.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要向橡树表达敬意?教案章节:二、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致橡树》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象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意象分析:树、风、石头等自然意象的象征意义。
2. 主题思想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坚定信仰和独立精神。
教学步骤:1. 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象美。
2. 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如树、风、石头等,探讨它们的象征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4.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教案章节:三、诗歌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诗歌创作技巧讲解:如何运用意象、节奏、韵律等创作诗歌。
2.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以橡树为题材,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教学步骤:1. 讲解诗歌创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意象、节奏、韵律等创作诗歌。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以橡树为题材,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共同提高诗歌创作水平。
教案章节:四、诗歌表演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诗歌表演:学生分组,选择《致橡树》中的片段进行表演。
有关《致橡树》教案3篇
有关《致橡树》教案3篇有关《致橡树》教案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橡树》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致橡树》教案篇1一、导入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板书:木棉的自白)二、作者简介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
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
1969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
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
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初读诗歌,体会诗歌否定的几种传统爱情观1.朗读。
师: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人们的爱情观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先来听听舒婷是怎么说的。
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气、语调和重音,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
致橡树教案优秀6篇
致橡树教案优秀6篇教学课时:篇一1个课时教学重点:篇二1、理解诗的主题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3、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语文《致橡树》教案篇三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1、《致橡树》的主题思想(诗歌表现出来的爱情观)。
2、《致橡树》的主要艺术特色,特别是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歌语言表现出来的节奏。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具录音机教学方法诵读指导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
1952年6月6日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
《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
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二、《致橡树》是一首怎样的诗?解析:《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倾。
诗的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而她所爱的对象则是一株橡树。
“致橡树”是“木棉”对“橡树”的真情倾诉。
在这真挚诚恳的倾诉中,表达了诗人对爱的热烈追求,否定了传统的完全依附性和单纯奉献性的爱情观,肯定了平等的、独立的、同甘共苦的爱情观,抒发了一位自尊而向往独立的爱情生活的女子的心声,表现了诗人对爱的理解和信念。
三、《致橡树》是怎样否定传统的爱情观的?解析: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否定传统的爱情观。
首先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否定了完全依附性的爱情观。
“攀援的凌霄花。
对于“高枝”,“痴情的鸟儿”对于绿阴,都是依附性的。
它们离了高枝和绿阴则无处安身。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word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舒婷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解析《致橡树》创作的年代背景及社会意义1.2 诗歌主题阐述《致橡树》中橡树象征的意义分析诗歌表达的爱情观和价值观第二章:诗歌结构与艺术特色2.1 诗歌结构分析《致橡树》的韵律、节奏和押韵解读诗歌的分段和层次2.2 艺术特色探讨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效果欣赏诗歌中富有意象的语言和描绘第三章:关键词语与象征意义3.1 关键词语解析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如“橡树”、“木棉”、“爱情”等阐述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和作用3.2 象征意义深入剖析橡树作为诗歌核心象征的内涵探讨其他意象如木棉、暴风雨等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四章:情感分析与价值解读4.1 情感分析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对坚定爱情和独立人格的追求4.2 价值解读探讨诗歌传递的现代爱情观和价值观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爱情观和价值观第五章:创作练习与思考题5.1 创作练习模仿《致橡树》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小诗让学生通过创作,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5.2 思考题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致橡树》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思考如何将诗歌中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第六章:分组讨论与课堂分享6.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促进思考和交流6.2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鼓励其他学生对分享内容进行评价和讨论,增进互动和合作第七章:诗歌表演与创意表达7.1 诗歌表演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诗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诠释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鼓励学生运用身体语言、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诗歌的内涵7.2 创意表达学生可以利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转化为其他艺术形式第八章: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8.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分析和反思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作业可以包括写一篇关于诗歌的短文、绘制诗歌的意象图等8.2 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舒婷的其他诗歌作品,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通过延伸阅读,深入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第九章:总结与反思9.1 总结回顾整个教案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强调诗歌对个人成长和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9.2 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成长,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滋养作用第十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0.1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诗歌原文、注释、解析等提供教学活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10.2 参考资料推荐学生阅读的舒婷其他诗歌作品和相关文学作品提供诗歌分析和解读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舒婷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以及诗歌创作的年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教材引入:1. 引述《致橡树》的开头几句话:“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回故巢。
”请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些句子表达的爱情观和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谈谈他们对爱情的看法。
2. 展示一棵橡树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橡树一般都生长在哪些地方?它有哪些特点?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教学目标:1. 了解《致橡树》这首诗的作者舒婷的背景和作品特点;2. 理解《致橡树》所表达的爱情观和情感;3.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爱情的珍视。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介绍诗人舒婷的背景和作品特点,包括她的生平经历和艺术风格。
让学生了解舒婷是一位女性诗人,她的作品大多以真实感人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的热爱闻名。
二、学习诗歌1. 通过师生共同朗读《致橡树》,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教师讲解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词语的意义,可以选择一些词语进行解释,如“残忍”,“纯洁”,“高尚”等。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三、诗歌鉴赏1.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等方面的特点。
2. 分析舒婷在《致橡树》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价值。
3.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包括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音乐感等方面。
四、拓展活动1. 阅读舒婷的其他作品,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引导学生思考舒婷在不同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可以安排一次户外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景色,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评价方法:1. 课堂讨论和个人表达的质量和逻辑性;2.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3. 学生创作诗歌的独立性和表达能力。
《致橡树》语文教案
《致橡树》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致橡树》的诗篇。
(2)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橡树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3)树立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文化背景。
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
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诗歌中象征意义的理解。
3. 诗歌情感的共鸣和价值观的认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
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问解答。
3.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辅段,创设情境,增强体验。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诗人画像和生平介绍资料。
3.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课堂练习纸。
教案内容请等待下一步指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展示诗人画像,简单介绍诗人的生平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字词,理解诗句。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
(2)分享心得: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4. 诗歌解析(1)讲解诗歌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歌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诗歌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定信念。
七、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致橡树》。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如“橡树”、“挺拔”、“繁茂”等。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写作和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之情。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二、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汇和短语。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橡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橡树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橡树能够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2.课文学习(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4)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2)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写作和绘画(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以“致橡树”为题,写一篇短文或一首诗。
(2)教师引导学生以“致橡树”为题,画一幅画。
5.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短语。
2.完成“致橡树”的写作和绘画作业。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舒婷《致橡树》(教案)
舒婷《致橡树》(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舒婷及其作品《致橡树》的背景和意义。
1.2 分析《致橡树》的文学特点,如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1.3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逐句解析诗歌的意象和含义。
2.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章:诗歌欣赏3.1 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3.2 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3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欣赏和感悟。
第四章:诗歌创作4.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2 学生尝试创作以“橡树”为主题的诗歌。
4.3 学生互相交流并评价彼此的创作。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致橡树》的主题和情感。
5.2 学生提出对诗歌的疑问或进一步的思考。
5.3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
第六章:课堂讨论6.1 教师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主题和情感展开讨论。
6.2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6.3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第七章:文学作品比较7.1 教师介绍与《致橡树》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
7.2 学生阅读并比较这些作品与《致橡树》的异同。
7.3 学生分享比较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八章:文学作品鉴赏8.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优秀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8.2 学生自主欣赏并分析这些诗歌的艺术特色。
8.3 学生分享欣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九章:课堂作业9.1 教师布置与《致橡树》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的短文。
9.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9.3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十章:课程总结10.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10.2 学生分享对《致橡树》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10.3 教师布置课后阅读和作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提供指导。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致橡树教案(通用5篇)致橡树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情感基调;2、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诵读领悟诗歌情感。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难点: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美读、美感、美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苏芮演唱的《牵手》)大家一定被这首歌感动了,是啊,牵了你的手,今生就要一起走。
从这首歌中我们听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份坚贞执着的爱情。
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
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新时代女性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师:欣赏诗歌要在诗人设置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象,而品味离不开朗读,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对这首诗歌的个性诵读?(配乐)师:我们的同学真棒,不仅声情并茂,而且能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诗歌中透露出来的那份理性的光辉,现在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并跟着一起朗诵。
刚才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话想给大家说?(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诵)三、师生共同赏读、研习诗歌,学生结合提问朗读思考鉴赏。
师:这首诗歌的标题叫做《致橡树》,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如果爱你”中“我”“你”应该指什么呢?生:木棉和橡树师:对,整首诗歌就是木棉对橡树的爱的倾诉(板书)。
如果整首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认为从哪里分开最合适?生:这些都还不够。
师:对,那么我们看第一节出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对了,“不”,那就说明诗人对这些爱情形式采取的是一种否定或不认同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食指的自信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问题探究:
1、歌里的形象又叫意象。第一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对此持什么态度?代表了哪些类型的爱情观念?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烟》,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全国优秀诗歌奖,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她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
2、朦胧诗歌: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十七岁的爱情
是一抹迷朦的晨雾
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
是一朵羞涩的小花
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
是一枚枝头的青果
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
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渡过岁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们的生命之树
根根枝桠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板书设计:
宿豫中学(奥赛部)高一(语文)教案
主备人
魏建利
授课人
授日期
9、6
课题
致橡树
课型
新授
教学重点:美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手段:美读、美感、美思
教学内容(流程)
备课札记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
教学反思:
审核人:____________
2、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3、诗人笔下的橡树和木棉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3、联系自己,谈谈感想: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教师寄语:
面对你心仪的那一棵橡树或木棉,你应思考,这棵树是否已长成了大树,是否已拥有了铜枝铁干或红硕的花朵,是否已有足够的力量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是否已深深扎根于足下的土地?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自己的爱情之果充满生命的甘甜。在这里,送一首诗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