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大豆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大豆菌核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病原与发病机理大豆菌核病的病原为菌核病菌,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和土壤侵染传播。

病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种子萌发、侵入幼苗或通过土壤侵染侵入大豆植株,进而引发病害。

菌核病菌在植株体内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内的分生孢子传播病害,形成菌核。

二、田间管理措施1. 良种选择:选择耐病品种进行种植,选用具有较好抗病性的大豆品种,如“抗菌核病”等品种,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2. 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采用种子拌药的方式,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能够降低病害的种子传播率。

3. 合理播种密度:控制大豆的密植程度,增加植株间的通风空间,减少病菌在植株间的传播机会。

4. 土壤管理: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避免施用过量的氮肥,同时加强土壤的通风排水,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三、农药防治措施1. 预防性喷药:在大豆生长期的关键时期,如幼苗期、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等,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药,能够有效地防治大豆菌核病。

2. 轮作防治:合理进行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和传播,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3. 病害监测:定期对大豆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生物防治措施1. 利用拮抗菌:选择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进行防治,如青霉菌、链格孢等,能够有效地抑制菌核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2. 使用有益生物:通过使用对大豆有益的微生物,如根际固氮菌等,增强植株的免疫力,增加植株对病菌的抵抗力。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涉及到田间管理、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保障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在实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结合具体的病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识别
大豆苗期到成株期均有发生,尤其开花、结荚后为害较重。

为害地上部茎秆,造成茎腐,也可产生苗枯、叶腐、荚腐等症状,一般病部先表现深绿色湿腐状,潮湿条件下可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逐渐使病部变白,进而在被害部内外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病原鉴定
大豆菌核病系由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引起。

三、侵染循环
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中越冬的菌核,是主要初次侵染来源。

气候适宜,土壤表层的菌核陆续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成熟后可弹射出大量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子囊孢子在田间可存活12天。

本菌不产生无性孢子,但可以菌丝体接触,进行再侵染,所以倒伏可使大豆病株上的菌丝接触健株而加重病情。

四、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

2、深翻。

发病田应在收割后进行深翻,将地表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拉出田外,减少菌源。

3、中耕培土。

病田应在大豆出苗后及时进行中耕培土,这不但可以促进侧生根形成,减轻根腐病为害,又可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或将菌核萌发的子囊盘切断,减轻病情。

4、选用优良品种。

5、化学药剂防治
(1)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兑水喷雾。

(2)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兑水喷雾。

(3)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750—1000克,兑水喷雾。

大豆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

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

#$发生原因%$%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种寄主植物。

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理的轮作&使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据调查&前茬为菜豆的大豆田&发病率最高的是前茬豇豆地&发病率为)%*+,-前茬为向日葵的大豆田&菌核可达.*#(/01"-前茬为油菜的大豆田2菌核病发病率比正常轮作大豆田高"3453个百分点。

%*"大豆重迎茬对发病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6一些种植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连年种植大豆6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病较重。

对重迎茬大豆菌核病发病率调查6迎茬发病率为5*.7&重茬发病率为%%$",&而且随着重茬年数的增加发病率越高&重茬'年发病率为%'$+,&重茬)年发病率为"($5,&重茬5年发病率为'+$3,。

"$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

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

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

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

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

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

然而,在大豆的生长期间,由于病虫害的危害,其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想保证大豆生产的高产稳产,就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大豆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大豆疫霉病
疫霉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浅灰色斑点,边缘为红色,叶片逐渐干枯并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控制病原菌,适时进行药浴、药灌、药剂喷雾等农药防治。

2、大豆菌核病
菌核病是大豆的一种寄生性病害,较难防治。

其主要症状为植株生长缓慢,出现黄化和萎蔫。

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药浴、药灌、药剂喷雾等防治方法。

大豆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出现橙黄色小斑点,扩散后会使整个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防锈优良种子,加强田间管理等。

蚜虫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虫害,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卷曲、变形、变黄。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喷施农药、放置粘虫板等。

象甲是一种地下害虫,其幼虫常以大豆根为食,会导致大豆生长发育不良。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虫害强的大豆品种、施用合适的化学药剂等。

3、大豆刺蛾
大豆刺蛾是大豆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

其主要危害是危害大豆的地下部分,导致根系受到破坏。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光陷阱、喷施农药等。

大豆菌核病及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及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及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一、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

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

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

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

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

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大豆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茎上形成的菌核圆柱形或鼠粪状,不规则形。

外部黑色,内部白色,切面呈薄壁组织状。

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

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来源。

菌核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重茬地种和向日葵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重。

过度密植地,以及邻近向日葵的豆田发病较重。

2、发生原因(1)大豆重迎茬对发病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种植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连年种植大豆,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病较重。

对重迎茬大豆菌核病发病率调查,迎茬发病率为 5.6%,重茬发病率为11.2%,而且随着重茬年数的增加发病率越高,重茬 3 年发病率为13.7%,重茬 4 年发病率为28.5%,重茬 5 年发病率为37.0%。

(2)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383 种寄主植物。

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理的轮作,使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据调查,前茬为菜豆的大豆田,发病率最高的是前茬豇豆地,发病率为41.7%;前茬为向日葵的大豆田,菌核可达 6.18 g/m2 ;前茬为油菜的大豆田,菌核病发病率比正常轮作大豆田高20〜50个百分点。

大豆根腐病与菌核病防治要点研究

大豆根腐病与菌核病防治要点研究

大豆根腐病与菌核病防治要点研究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而大豆根腐病和菌核病是大豆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影响。

因此,对于大豆根腐病和菌核病的防治要点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大豆根腐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常见的病原菌有疫霉菌、青霉菌、白色念珠菌等。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一般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重金属污染、土壤酸碱度、病原菌密度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大豆根腐病的防治要点:1.选用抗病品种。

通过选育抗大豆根腐病的品种,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2.选好地块。

根据大豆根腐病病害特点,避免选择荒废地、轮作相同作物地和连续种植大豆的地块。

3.正确施肥。

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酸碱度下降,从而诱发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和传播,因此应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合理施肥。

4.适当控制灌溉。

合理的灌溉管理能够控制土壤湿度,避免因水分过量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5.病害早期防治。

及时清理田间和田间杂草,并进行好农田的消毒工作,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6.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大豆根腐病,但过度使用会导致病菌产生抗性,因此要合理使用,并注意使用的时间和剂量。

二、菌核病的防治要点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大豆病害之一,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病害。

该病主要在大豆生长期间出现,常见的症状为苗期叶片下部呈现黄色,后期叶片变褐,有顶端发生死亡的现象。

以下是菌核病的防治要点:2.良好的病害管理。

通过良好的田间管理,按时除草、防虫,保证土壤的通风和排水,增加土壤养分等,能充分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菌核病核芽孢菌病菌对化学农药敏感,经过实验验证,喹菌脒(Carbendazim)、多菌灵(Mancozeb)等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但要注意使用时的质量和使用量,避免药物滥用。

4.合理选址种植。

对于有菌核病发生史的农户,可以通过将种植地选在底部较低的土地上,或挖掉原有的土,并远离田间的废旧农具和树干等,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大豆菌核病及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大豆菌核病及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Z a i p e i j i s h u大豆是杜蒙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大豆病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

要做好大豆生产,就要防治好大豆病害。

根据大豆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笔者将大豆菌核病及大豆疫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大豆菌核病及其防治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

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

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

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

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

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大豆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茎上形成的菌核圆柱形或鼠粪状,不规则形。

外部黑色,内部白色,切面呈薄壁组织状。

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

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来源。

菌核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重茬地种和向日葵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重。

过度密植地,以及邻近向日葵的豆田发病较重。

2、综合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播前要筛除混在大豆种子中的菌核,选用无菌核的抗病良种播种。

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

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传播蔓延。

合理密植、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在大豆封垄前及时铲趟,消灭萌发的菌核和子囊盘。

发病严重地块大豆收获后要深翻,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地下,勿施用过多氮肥,以减轻发病。

合理密植,采用垄三栽培的方式,保苗25万~31万株/hm2;采用45cm小垄密栽培,保苗33万~35万株/hm2;采用110cm大垄密植栽培,保苗达38万~40万株/hm2为宜。

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大豆菌核病 防治技术
王 艳 军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 ,主要造成茎 秆腐烂 , 病变部位苍 白色 , 茎杆 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 , 易折 断, 结 荚少 或不结荚 。一 般减 产 3 0 %以上 , 这两年 , 由于重 迎茬种植 , 加之 向 日葵 、 油菜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 , 菌 核病逐渐成为大豆生产 田主要病害 ,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
损失。 分 布 国外大豆菌核病 主要分布 于巴西 、 加拿大 、 美 国、 匈牙 利、 日本和印度等国 , 国内则主要发生于华北 、 华东、 西南 、 东北等大豆产区。 在我国东北大豆产区的黑龙江省' 进入 8 0 年代 后菌核病 日趋严 重.发病率 由 %左 右上 升到 2 0 %一 3 0 %。 严重地块高达 5 0 %以上。 甚至绝产 。近年来 , 随着大豆 种植面积不 断扩 大。 重迎茬大豆面积逐年增加 . 大豆菌核病 的发生呈扩大蔓延 、 加重危害 的趋势 对大豆生产构成较大 的威胁 。 菌核病主要是 由菌核作 为初侵染来 源引起 危害, 田间再侵染 的作用不大, 控 制初 始菌量是 防治菌核病发生 危害的有效方法。 二、 为害症状 大豆菌核病危 害植株地上部 ,在苗期 、成株期均可发 病, 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1 、 苗期症状 苗期染病茎基部 褐变 , 呈水渍状 , 湿度大 时长 出棉絮状白色菌丝 , 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 , 幼苗倒 伏、 死亡。 2 、 成株期症状 成 株期染病 主要侵染大豆茎部 , 田问植 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 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 , 病斑初期呈 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 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 中心灰褐色 , 四 周 暗绿色 , 湿度大时生 白色菌丝 , 叶片腐烂脱落。茎秆染病 多从 主茎 中下部分权处 开始 , 病部水浸状 , 后褪为浅褐色至 近 白色 , 病斑形状不规则 , 常环绕茎部 向上 、 向下扩展 , 致病 部 以上枯死或倒折。 潮湿时病部生 絮状 白色菌丝 , 菌丝后期 集结成黑色粒状 、 鼠粪状菌核 , 病茎髓 部变空 , 菌核充塞其 中。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 向撕裂 , 维管束外 露似乱麻 , 严 重的全株枯死 ,颗粒不收。豆荚染病 呈现水浸状不规则病 斑, 荚 内外均可形成较茎 内菌核稍小 的菌核 , 可使荚内种 子 腐烂 、 于皱 、 无光泽 , 严重时导致荚 内不能结粒。 三、 病原菌 病原为核盘菌 ,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 菌核圆柱状或 鼠粪 状, 大/ b ( 3 — 7 ) am r × f 1 _ 4 1 mm, 内部 白色 , 外部黑色 。子囊盘盘 状, 上生栅状排列的子囊 。 子囊棒状 , 内含 8个子囊孢子 。 子 囊孢子单胞 , 无色 , 椭圆形。 侧丝无色 , 丝状 , 夹生在子囊 间。 菌丝在 5 - 3 O o C 均可生长 , 适温 2 0 — 2 5  ̄ C 。菌核萌发温 限 5 — 2 5 " ( 2 . 适温 2 0 ℃。菌核萌发不需光照, 但形 成子囊盘柄需散 射光才能膨 大形成子囊盘。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 中、 病残体 内 或混杂在种子内越冬 , 成 为翌年初 侵染源 。 病菌在土壤 中可 存活 2年。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 , 产生子囊盘 , 弹射 出子囊孢子 , 子囊孢 子借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 , 子囊孢 子在 田间可存活 1 2 d , 因本菌不产生无性孢子 , 再侵染则通

浅析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浅析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浅析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摘要】大豆菌核病是大豆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着大豆产量和质量。

本文从大豆菌核病的病原学特点入手,探讨了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

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选择抗病品种等。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提高大豆的抗病性,减少农药使用,保障大豆产量和质量。

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大豆菌核病问题,提高大豆生产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豆菌核病、病原学、发病原因、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建议、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大豆种植规模的扩大,大豆菌核病的危害也日益凸显,成为了农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针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对大豆菌核病的病原学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其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大豆菌核病的病原学特点,探讨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当前常见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以期为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本文还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展望未来在大豆菌核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结束。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大豆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帮助农业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一病害,提高对大豆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抗病能力。

通过分析大豆菌核病的病原学特点和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病害的发生,保障大豆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文还将介绍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损失。

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解决大豆菌核病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豆的菌核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的菌核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的菌核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1、症状田间的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病株的茎部继续发生褐色病斑,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

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

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

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实,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2、发病原因(1)前冬是暖冬天气,少雪,则适合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菌核病发生越严重,进入6月份后,连阴天气多,土壤含水量高,也是造成菌核病发生严重的重要原因。

(2)大豆重茬地块发病重。

据田间调查,重茬地块发病率在30%以上。

另外,向日葵茬、油菜茬地块发病也较重,这与田间大量遗留菌核有关。

(3)施用氮肥过多发病重。

氮肥施用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重。

(4)没有进行耕翻的地块发病重。

落入田间的苗核,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源。

铲趟次数少的地块发病重,原垄播种的地块比播种的地块重。

3、防治对策(1)精选种子:在播种前清除混杂在种子之间的菌核。

(2)深翻地:在大豆收获后进行一次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覆土10厘米以上,菌核便不能形成子囊盘,抑制菌核萌发,减少初侵染来源。

(3)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及其他非寄主植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勿多施用氮肥,可减轻发病,在菌核萌发期铲趟,能破坏子囊盘,减轻发病。

(5)田间防治: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一次药,连续喷2次。

常用药剂及其使用浓度如下: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667平方米50—75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每667平方米50—75升;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每667平方米50—75升;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667平方米50—75升。

大豆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主要侵害大豆的茎、叶片和荚。茎部染病,产生褐色病斑,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 丝体。叶片染病,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并伴有白色菌丝。荚染病,产生水渍状 病斑,湿度大时也长出白色菌丝,并逐渐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病原和传播途径
病原
核盘菌是引起大豆菌核病的病原菌。
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种子中越冬。在适宜的条件下,菌 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或昆虫传播到大豆植株 上,引起发病。
06
大豆菌核病的未来研究和发展 方向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重点
致病机制
深入研究大豆菌核病的致病机制,包括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 病过程以及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
抗病育种
加强抗病育种研究,培育具有高抗病性、优质、高产的大豆新品种 。
综合防治技术
研发更为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 治等多种措施的集成应用。
种植制度
连作地块由于土壤中病原物积 累较多,容易导致菌核病的发 生。
品种抗性
不同大豆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 有差异,抗病性强的品种能够
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流行和传播
01
02
03
流行区域
大豆菌核病在多雨潮湿的 地区容易流行。
传播途径
病原物通过气流、水滴传 播,也可以通过农事操作 和昆虫传播。
防治措施
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进 行综合防治。
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1 2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大豆菌核病的致 病基因和抗病基因,为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治提供 理论依据。
生物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发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 和生物肥料,提高大豆的抗病性和产量。

大豆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

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

发生原因及特点:
1.田间菌核数量大大豆菌核病病菌属真菌,在大豆茎上形成圆柱形或鼠粪状菌核,其形状不规则,大小1~4毫米×3~7毫米,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萌发,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也可带菌。

2.环境因素在大豆开花期,土表温度高,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大,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3.种子携带菌核如果连年使用上一年收获大豆作为种子,可能造成种子内菌核残留量加大,致使大豆菌核病发生逐年加重。

4.栽培管理不当种植密度大的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

其原因是过分密植会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有利于发病;邻近向日葵和油菜的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另外,重迎茬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

防治对策:
1.合理轮作换茬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

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三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控制大豆菌核病
的传播蔓延。

2.精选种子播前要筛除混在大豆种子中的菌核,选用无菌核的抗病良种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在大豆封垄前及时铲趟,消灭萌发的菌核和子囊盘。

发病严重地块大豆收获后要深翻,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地下。

4.药剂防治在大豆开花期,大豆菌核刚开始萌发出土到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垄台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洒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公斤,喷洒过上述药剂的地块防治大豆菌核病效果可达85%以上。

关于大豆菌核病防治体系的分析

关于大豆菌核病防治体系的分析

关于大豆菌核病防治体系的分析随着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开展,社会对于农业领域的种植环节、生产环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当下的社会经济需要,进行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模式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就大豆病害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从而确保大豆防病害能力的提升,以保证农作物的增长。

在日常农业工作中,导致大豆病害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大豆菌核病,它是影响大豆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及其防治措施的应用,展开其抗大豆菌核病品种的有效选择,进行菌核病的积极防治。

标签:大豆;菌核病;管理应用:存在问题;技术前言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影响大豆菌核病预防工作开展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大豆植物的自身性质、土壤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人工操作因素等,这都是影响大豆的病害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在大豆菌核病防治分析中,要展开各个应用环节的剖析,从而确保大豆的菌核病的有效防治,确保该环节的综合运作效益的提升。

1 关于大豆菌核病的分析在日常农业生产工作中,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

通过对大豆的应用,可以确保食用油渠道的正常运行。

随着大豆种植范围及其规模的扩大,这些年来大豆菌核病非常猖獗,其出现了大规模的病害范围,影响了大豆产量及其品质的提升。

受到该种病害的影响,大豆的产量会产生一系列的减产,并且其应用品质也会大大降低,特别不利于日常粮食及其工作领域的大豆产物的应用。

大豆菌核病在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达50%~90%,甚至绝产。

近几年,由于向日葵种植面积的加大和大豆重迎茬日趋严重,加剧了大豆菌核病的发生。

宋淑云等对松嫩平原大豆菌核病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了解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和防治方法,对于大豆菌核病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日常大豆病害工作中,我们可以得知,大豆菌核病是是从存在的。

特别是在生育期,在其花旗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一般来说,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位置主要集中于大豆的叶面、豆荚等部分。

大豆如何防治菌核病

大豆如何防治菌核病

大豆如何防治菌核病大豆菌核病有什么症状?大豆菌核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大豆菌核病?一、大豆菌核病症状及危害大豆菌核病又叫大豆白腐病,在各地均有发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为害较重,重茬地发病率3%~30%,个别田块发病率达50%。

该病菌侵染茎和叶柄影响养份输送,严重的使茎枯死,造成豆田植株成片死亡而使大豆减产,甚至绝产。

大豆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苗枯、叶腐、荚腐等症状,花期以后发病较重,主要为害茎杆。

田间多见植株上部叶片萎蔫变褐枯死,系由茎部受害引起。

病株茎部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

剖开病株茎部可见有黑色鼠粪状或圆柱状的菌核。

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腐烂呈麻丝关,病株外部的菌核易脱落。

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粒,最后全荚呈苍白色。

轻病荚虽可结粒,但豆粒易腐烂或干缩皱瘪。

二、大豆菌核病传播途径1、大豆菌核病的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内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

2、大豆菌核病的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借接触或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再侵染则通过病健部接触菌丝传播蔓延,条件适宜时,特别是大气和田间湿度高,菌丝迅速增殖,2~3天后健株即发病。

三、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1、本病发生流行的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85%以上。

2、一般菌源数量大的连作地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四、大豆菌核病预防措施1、精选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

2、选择杆强、分枝少、主茎型品种。

3、耕种帮种植网建议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

4、大豆田应勤中耕,及时排水。

实行宽行双条播等措施推迟田间郁闭时期。

5、在大豆菌核病发病田块收割后要及时深翻,将土表的菌核埋入20厘米以下的土层内。

五、大豆菌核病防治农药在大豆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治萎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预防措施.doc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预防措施.doc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预防措施【导读】大豆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类型之一,向来在市场上的价格十分看好。

大豆本身属于生长力较为旺盛的农作物,而且具有很强的枝杈能力,如果播种管理方法使用不当的话,就容易产生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对于产量影响极…大豆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类型之一,向来在市场上的价格十分看好。

大豆本身属于生长力较为旺盛的农作物,而且具有很强的枝杈能力,如果播种管理方法使用不当的话,就容易产生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对于产量影响极大。

其中大豆菌核病就是较为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该病属于一种真菌性疾病,分布十分广泛。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关于大豆的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大豆菌核病主要危害的是大豆植株的地上部门,像叶片、茎杆、豆荚等都是主要危害对象。

在发病初期,大豆的茎基部会呈水渍状,颜色为褐色;若是叶片感染,则会出现明显的暗绿色病斑,随着病情加重,病斑会变大,并最终导致叶片出现腐烂掉落现象;而豆荚感染病害时,也会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的病斑,豆荚的内部和外部都会受害,导致不能正常结实,严重影响产量。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条件1、种子:种子是最为常见的发病因素,往往在播种的时候种子就会携带有该病菌,这是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到位的表现。

另外,种子还可以成为跨区域传染的一种途径,对于没有病害的种植区域造成传染,造成大面积的病害爆发。

2、土壤:病菌会在土壤中越冬生存,尤其是已发生菌核病的地块,田间病菌的数量会随着病害的严重程度增多。

3、病残体:已经感染菌核病掉落的叶片以及其他病残体等,上面也会携带有该病病菌,一方面病菌会在上面进行越冬,另外一方面,这些病残体会随着风、雨进行传播,进而感染更多的田地。

大豆菌核病的预防措施1、轮作倒茬:可以通过和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3年以上,减少田间病菌的数量,能很好的起到预防效果。

2、选择抗病性品种:在播种前选择抗病性矫情的品种进行播种,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该病害的几率。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发病机理: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主要与其发生时期、轮作方式、栽培方式、气候及品种抗性有关。

现重点介绍一下其发病机理。

菌核病以病菌的菌核在土中越冬,当春季豆田温、湿、光照条件合适时,菌核萌发产生多个子囊盘柄,在光照情况下子囊盘柄顶部膨大形成子囊盘,子囊成熟后,子囊孢子弹出浸染大豆生产衰弱的组织,如凋谢的花瓣,然后逐渐蔓延至其他部分。

大豆生长至花期时田间冠层已形成,冠层内郁闭,气候潮湿,透光差,适于菌核萌发和子囊盘的发育。

菌核的萌发时期从大豆盛花期开始,一直延续到鼓粒末期。

子囊孢子往往先浸染已凋谢或脱落后掉在植株上的花瓣,营腐生生活,然后分泌酶使附近的寄主组织解体,再进一步扩展蔓延到寄主的其他部分。

据调查研究,黑龙江省北部垦区大豆盛花期为7月10日~20日,子囊盘出现的高峰为7月20日至8月10日,菌核病盛发期为8月10日至20日。

防治措施:1、品种选择:尽量选择株型收敛,通风透光好的品种。

2、精选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

3、深翻: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土表的菌核埋入20cm以下的土层内,子囊盘柄在土中得不到光照,不能发育形成子囊盘,可减少浸染来源。

4、轮作:黑龙江省大田作物中禾本科作物为菌核菌的非寄主作物,故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5、排水与施肥:尽快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适量少施氮肥可减轻发病。

6、铲趟:在菌核萌发期铲趟,能破坏子囊盘,较大程度地减轻发病。

7、栽培密度:在雨水调合年份,尽量降低栽培密度,既不影响产量,又不利于发病。

8、药剂防治:菌核发病初期,用40%纹库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叶面喷雾,隔7天补喷1次,在该致病真菌子囊盘萌发盛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有较好的控病效果。

化学防治大豆菌核病.doc

化学防治大豆菌核病.doc

化学防治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在种植到七月下旬之后易发作的真菌病害此病害对于大豆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危害,我们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症状:大豆菌核病病斑水渍状,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近白色,可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病部以上往往枯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其上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占其空间。

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

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

化学防治措施: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约30克~60克,加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

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公斤也有良好效果,但在发病后喷洒植株表面效果较差。

大豆菌核病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和重茬地发生重。

此外,施有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秆软弱,倒伏地段发生重,过度密植田,发病率重。

我们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治作用。

大豆三种病害的防治

大豆三种病害的防治

大豆三种病害的防治
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浸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浸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

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核菌净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

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叶上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

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减产20%~30%,品质降低。

药剂防治:除在播种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外,在大豆花荚期,每公顷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公斤,对水450公斤喷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

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由于重迎茬种植,加之向日葵、油菜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菌核病逐渐成为大豆生产田主要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一、分布
国外大豆菌核病主要分布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匈牙利、日本和印度等国,国内则主要发生于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等大豆产区。

在我国东北大豆产区的黑龙江省,进入80年代后菌核病日趋严重,发病率由5%左右上升到20%-30%,严重地块高达50%以上,甚至绝产。

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迎茬大豆面积逐年增加,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呈扩大蔓延、加重危害的趋势,对大豆生产构成较大的威胁。

菌核病主要是由菌核作为初侵染来源引起危害,田间再侵染的作用不大,控制初始菌量是防治菌核病发生危害的有效方法。

二、为害症状
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1、苗期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幼苗倒伏、死亡。

2、成株期症状成株期染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问植株上部叶
片变褐枯死。

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病斑初期呈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褐色,四周暗绿色,湿度大时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

茎秆染病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权处开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向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

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菌丝后期集结成黑色粒状、鼠粪状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

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

豆荚染病呈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

三、病原菌
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菌核圆柱状或鼠粪状,大小(3-7)mm×(1-4)mm,内部白色,外部黑色。

子囊盘盘状,上生栅状排列的子囊。

子囊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侧丝无色,丝状,夹生在子囊间。

菌丝在5-30℃均可生长,适温2o-25℃。

菌核萌发温限5-25℃,适温20℃。

菌核萌发不需光照,但形成子囊盘柄需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内或混杂在种子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

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弹射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子囊孢子在田间可存活12d,因本菌不产生无性孢子,再侵染则通过病健部接触菌丝传播蔓延,条件适宜时,特别是大气和田间湿度
高,菌丝迅速增殖,对附近植株再侵染能力强,2-3d后健株即发病。

四、发病影响因素
1、气象条件菌核从萌发到弹射子囊孢子需要较高的土壤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

要求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27%至饱和水,过饱和不利于菌核萌发,却会加快菌核腐烂。

要求大气相对湿度85%以上,低于这个湿度子囊盘干萎,不能弹射囊孢子。

本病发生流行的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85%以上。

当旬降雨量低于40mm,相对湿度小于80%,病害流行明显减缓;旬降雨量低于20mm,相对湿度小于80%,子囊盘干萎,菌丝停止增殖,病斑干枯,流行终止。

一般菌源数量大的连作地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2、寄主本菌寄主范围广,除禾本科不受侵染外,已知可侵染64科300多种植物,尤其豆科、麻类、向日葵、油菜、胡萝卜等作物最易感染。

前茬为上述几种作物或上述作物连续种植多年的地块种植大豆,会加重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率。

3、栽培一般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发病较重。

4、整地菌核在田间土壤深度3cm 以上能正常萌发,3cm 以下不能萌发。

在1-3cm深度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菌核萌发的数量减少,子囊盘柄较细弱,形成的子囊盘也较小。

深翻可有利控制菌核病的发生。

5、施肥施用有机肥多、偏施氮肥的地块也有利于大豆菌核病发生。

五、防治时期
子囊盘发生期与大豆开花期的重叠盛期是菌核病防治适期。

7月5日左右始花出现,盛花期集中在7月20日左右。

菌核一般在大豆封垄后开始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萌发初期一般在每年7月1o-15日,7月2o-25日进入萌发高峰。

因此,防治适期一般以7月20-25日为宜。

六、防治方法
1、轮作与禾本科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

适量少施氮肥,合理密植,防止大豆徒长,以提高抗病能力。

2、深翻发病田收获后及时清除或烧毁植株残体以减少菌源。

实行秋季深翻整地,将落入田间表土层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

3、药剂防治。

选用25%咪鲜胺每亩80-10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40%菌核净可湿性粉每亩70克,对水20公斤均匀喷雾。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80-100克,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以上药剂隔7天再补喷一次防效更好。

遇到干旱年,尤其是长期干旱无雨时,施药时间可适当推迟。

建议使用弥雾机喷雾,确保药效充分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