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之异同

合集下载

中美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之异同

中美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之异同
并 , 指两 个或 者 两 个 以上 单 独 的企 业 合 并 形 成 立起 来 的企 业 联 合 , 不 是 通 过 所 有 权 关 系 的 变 是 而

个报 告交 易 主体 的交 易或 者 事项 。 企业 合并 分 化 来实 现对 合 营 企 业 资 产 的 控 制 , 然 不 能 归 为 显
维普资讯
第 5卷
第 6期
广东 财经 职业 学 院学报
Ju a fG a g o gC l g f ia c d Ec n mis o r l u n d n ol eo n n e a o o c n o e F n
Vo . N . 15 o6
化, 企业 合 并 的方 式 日趋 复 杂 , 多元 化 , 因此从 合 并 的实现 角度 来 定 义 显然 不 能 穷 其 详 尽 , 能 与 不 时俱 进 。此外 , 者 都 明确 指 出 企 业 合 营 非 企业 两


对于企业合并 的定义 , 准则》 《 指出“ 企业合 合并 , 业合 营 只 是 企 业 间 通 过 合 同 或 协议 而 建 企
息 的披 露 , 有 积 极 的现 实 意 义 。 而 美 国 财 务 会 前 后各 实 体 间 法 律 关 系 是 否 变 化 来 定 义 企 业 合 具
计准则 委 员会 (A B 于 20 F S ) 0 1年颁 布 了第 11号 并 , S A O 1 1 从合 并 的实 现 方 式 的 角度 4 而 F SN .4 则
财务 会 计 准 则 《 业 合 并 》( 下 简 称 “定 义更能抓住 N .4 ” 。为了加深对《 O 11 ) 准则》 的理解 , 本文拟对 合并 的本 质 , 盖 范 围更 广 泛 。 随 着经 济 的全 球 涵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会计准则是各国在组织内部财务报告准备和报告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和原则。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日益显著,这直接影响着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解读。

本文将就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资产计值与确认差异1.资产计值中美两国在资产计值上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一般采用成本法,即按照购买或成本计价原则计量资产价值。

而中国则主要采用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相结合的原则计量资产。

2.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在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规定也存在差异。

美国一般要求按成本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而中国一般要求按权益法确认。

二、收入确认与报告差异1.收入确认中美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上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通常要求在成交时确认收入,即按照"权益实质"原则进行确认。

中国会计准则则更趋向于在产品或服务交付后,客户确认无异议时确认收入。

2.报告差异中美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中的收入分类也存在差异。

美国按产品、服务和其他收入进行分类,而中国按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进行分类。

三、财务报告差异1.报表格式美国会计准则规定了特定的报表格式,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而中国会计准则对报表格式没有做出具体规定。

2.报表披露中美会计准则在报表披露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披露要求,而中国会计准则相对较简化。

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差异中美在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在美国的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主要采用直线法,而中国则更常采用年数总和法。

五、关键影响因素1.法律体系中美两国的法律体系不同,这也是导致会计准则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会计准则更多地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中国更多地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来制定会计准则。

2.会计专业组织两国的会计专业组织在制定会计准则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制定,而中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财政部负责制定。

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制度比较

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制度比较

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制度比较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和合作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成为企业跨境经营的重要考虑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制度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制度进行比较,以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和影响。

一、会计准则的体系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由财政部颁布并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认可。

同时,中国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业特定会计准则和企业类型的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制度: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其准则以《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为基础。

此外,美国还存在行业特定会计准则,如金融业会计准则和保险业会计准则。

比较分析: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相对较为复杂,由于不同行业、企业类型和财政部门的不同规定,会计准则相对分散。

而美国的会计准则更为统一,US GAAP成为了金融报告的主要依据。

这意味着在跨国业务中,与美国企业合作的中国企业需要适应或转变会计准则的要求。

二、会计报告标准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此外,中国的会计报告标准还要求企业披露必要的附注信息,以提供更详尽的财务信息。

美国会计制度:美国的会计报告标准同样要求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会计报告标准更加详细和严格。

US GAAP要求企业进行更广泛的披露,包括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业务风险和前景、股东权益变动等。

比较分析:美国的会计报告标准更加规范和详细,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相比之下,中国的会计报告标准虽然也要求附注信息的披露,但相对较少。

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合作时,需要适应美国会计报告标准的要求,以满足国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需求。

三、会计处理原则中国会计准则:中国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审慎性原则为基础,侧重于保守估计和风险防范。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国际比较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国际比较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国际比较作者:苏世娟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22期[提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合并案例越来越多,企业并购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和美国、国际上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企业合并;购买法;权益结合法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9月28日一、美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发展现状美国经历了五次合并浪潮,因而美国的企业合并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是最丰富的。

美国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最初采用的是权益结合法,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时期,由于权益结合法的诸多弊端,2001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颁布实施第141号会计准则(SFAS141)——《企业合并》,准则规定:符合准则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合并都必须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禁止采用权益结合法。

在2007年FASB对第141号准则“企业合并”进行了修订,把购买法改为了购并法。

FASB之所以取消权益结合法,采用购买法是因为:(1)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比较精确地提供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2)购买法反映了购并的实际价格和资产的公允价值,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使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3)反映了企业合并产生的真实的“经济差异”,消除了人为因素。

二、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发展现状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考虑各国经济利益的平衡,还要考虑会计的信息质量。

所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制定上付出了持续的努力,成果显著。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IASB就四处奔走和呼吁,积极在各成员国之间沟通协调。

将各国常用的购买法、权益结合法、新主体法进行比较分析,在1983年正式发布了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该准则规定:企业合并允许采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2004年发布第3号国际会计准则《企业合并》(IFRS3)。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是对比这两种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的详细分析。

1.会计准则体系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根据企业类型和所有者的不同设立了不同的会计规范。

主要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非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各类企业,而非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政府、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

而美国会计准则体系主要由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组成,适用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美国上市公司以及其他非上市公司。

2.会计报告3.合并财务报表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控制关系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股权拥有比例和投票权的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合并,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合并方法。

4.会计估计中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公允价值和成本法计量资产和负债,但在处理不确定性较大的事项时一般更偏向于成本法。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公允价值计量一些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并要求企业在出售资产或进行减值测试时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

5.相关方交易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披露,并要求根据认可度、披露控制和经济责任进行相关方关系分类。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具体的披露,并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进行关联方交易的审计。

6.收入确认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实现交易收益的可能性有很高,且收入的计量可靠时确认营业收入。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交易发生时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确认营业收入,并设立了一系列准则和指南来规范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

7.净利润计算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杰出”或特殊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以及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计算净利润时排除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并设立了更具体的准则和指南来规范这些调整项目的处理。

以上仅是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一些主要区别,除了以上提到的点,还有很多其他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的会计体系、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特点。

中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中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中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无形资产2009-07-02 16:03:14| 分类:专业交流|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注:资产减值,以及商誉和其他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将在资产减值和企业合并标题下作更详细的论述。

1.相关会计准则1)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应用指南2)IAS 38 Intangible Assets3)FAS 142 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4)FAS 2 Accounting for R&D cost5)FAS 86 Accounting for the costs of computer software to be sold, leased or otherwise marketed6)FSP FAS 142-3 determination of the useful life of intangible assets2.简介在对无形资产的处理中,三个体系存在主要两项差异。

第一项差异为是否将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

中国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在满足六个条件的前提下将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将研究和开发支出都作为当期费用。

第二项差异为后续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允许选择成本模式或重新估值模式。

中国和美国会计准则只允许成本模式。

以下将针对会计处理和报告的主要项目解析三个体系间的差异。

3.确认如简介中所述美国会计准则在是否将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方面与其他两个系统存在重大差异。

1)国际和中国会计准则要求,当同时满足六项条件(具体六项条件略)时,应将开发支出资本化,确认为无效资产。

2)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将所有研究和开发支出当期费用化,只在附注中披露所列示利润表期间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

FASB认为:研究开发费用的未来利益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并且费用的多少与未来利益的大小也缺乏必然因果关系。

(我还是比较同意这种观点。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汇总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汇总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汇总
以下是中美会计准则之间的一些重要差异:
1. 会计基础概念:美国会计准则强调经济实质和公平价值,而中国会计准则则注重保守性和谨慎性原则。

2. 资产计量:美国会计准则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同时强调市场参考数据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而中国会计准则一般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并基于现金流量和可实现净值进行评估。

3.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分类,而中国会计准则则依据其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并且通常使用历史成本计量。

4. 财务报表披露:美国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披露要求相对较高,包括深入披露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提供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详细描述。

中国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披露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

5. 損益表格式:美国会计准则要求按照功能分类报告损益,以显示不同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

而中国会计准则更倾向于按照经济性质分类报告损益。

6. 准则变更处理:美国会计准则允许当一个新准则出台后,公司可根据新准则来重新计量原有项目,并通过其他资本项目调整表现;而中国会计准则一般持稳定性原则,要求按照原来的准则继续计量,只对新增项目按照新准则处理。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差异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会计准则会不断变化和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应仔细研究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以确保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报告。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吐血总结.doc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吐血总结.doc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吐血总结来源:网络从2005年初开始,中国在总结多年会计改革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会计准则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建成了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005年1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故基本上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目前的差异越来越小:我认为1.理念美国会计准则核算理念是财务人员应根据实际业务模式选择自身的会计核算模式。

同时美国会计准则更多强调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实际操作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会计核算仍旧是以税务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并且审计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尺度相对于美国审计师要明显宽松多。

(1)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基于税务发票进行核算。

而正常会计核算应当考虑很多其他证明文件如合同、收货单、验收单、客户确认单、结算单。

(2)资产减值. 尽管中国会计准则也提到资产减值的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种,很少有企业会认真对待资产减值,而由于企业核算人员习惯以历史成本计价,也就不会考虑太多公允价值问题。

(3)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美国对关联方的定义比中国可能更广些,特别是实际操作过程中。

3.准则方面(1)收入确认方面:美国准则不仅规定了收入确认的四个基本原则。

里面比较复杂的象,多种形式收入确认,软件收入确认,建筑方面等。

并且在评价收入确认时,还会根据合同及业务的情况最终判定收入的确认方法。

(2)应收账款方面:美国会计分应收开票与应收未开票。

应收开票是与发票结算相关的,而未开票应收是同收入确认相关。

(3)预收账款方面(美国会计分预收与递延收入):预收账款是同预收保证金对应,而递延收入是同应收开票一样与发票相关科目(4)企业合并:包括合并实体方面,美国会计准则强化控制及影响的概念,并且提出可变权益实体(VIE概念)。

并合并会计处理及合并披露与中国会计准则都存在差异。

(完整版)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完整版)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计量为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额确定减值。
通常不允许转回
商誉减值
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再比较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分两步:
不区分同一控制下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合营方的合并财务报表
投资企业对控制的子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联营或合营)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通常使用权益法核算。但建筑、石油/天然气行业可除外。
不过,在购入和拥有投资是专门为了在近期卖出时,则应当按照成本法核算
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利得或损失
4.无形资产
表4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项目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研究和开发费用
所有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
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特定标准(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技术可行、市场存在、资源支持)则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通常所有研究和开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除部分用于网站开发及内部使用的软件开发成本可以资本化)。
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
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应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商誉不需进行摊销,但要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
通常不允许转回。
如果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使用成本模式,在其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可以转回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

企业合并报表中美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企业合并报表中美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企业合并报表中美会计准则比较研究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程丽一、合并报表的格式差异从准则所要求披露的主要内容看,美国会计准则与我国在合并报表上内容差异不大,基本都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就格式而言,美国合并报表也有其特点。

首先,我国的资产负债表要求采用账户式进行编制,而美国合并报表则账户式和报告式均可,并未做严格限定。

其次,从财务报告附注看,美国合并报表不仅内容上比我国合并报表多了对具体项目的说明、对业务情况的反映、会计提示等问题,对附注的揭示也存在着多样性的特征,如旁注、底注、括号、补充报表、附表和信息分析都可以作为附注的类型。

二、合并报表的范围差异合并报表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资本状况和经营情况,对财务质量的信息要求提供了重要的标准。

这点在会计准则上的差异不大,对于中美合并报表来说,股东、长期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都是合并报表的重要服务对象,能根据合并报表了解公司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及对合并的经营成果,并采取相应对策。

差异比较大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目前我国合并报表主要采取以表决权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的规定,并不特别对范围进行限制,这就使所有子公司都被纳入合并范围,而根据美国会计准则,则对纳人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有所要求,必须是被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超过50%表决权而又被母公司控制其经济利益的子公司才会纳人合并范围。

对于一些暂时性控制的子公司,我国的做法是在报告期末尚未售出的子公司也要纳入合并范围,而美国会计准则则将其排除在外。

三、合并报表中合并程序的差异’1.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差异。

我国合并报表在负债取得时一般按照实际成本计量,美国合计报表则将可辨认资产、负债包括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都作为财务报表的基础,我国只有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等方面才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

2.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的差异。

我国会计准则一般都要求母子公司采取统一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当母子公司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存在差异时,要求子公司做相应调整,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另行编制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对已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反复评估,及时评价已实施会计准则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产生的效果,评价其是否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后果,及时修正已实施的会计准则中不完善或是不合时宜的规定。

(完整)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完整)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1.存货表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折旧方法改变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以前年度报表)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还允许加速折旧法即将处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计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停止计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研究和开发费用所有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特定标准(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技术可行、市场存在、资源支持)则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通常所有研究和开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除部分用于网站开发及内部使用的软件开发成本可以资本化)。

企业合并中的未完成的研发费通常记入合并当期损益,除非能确定该研发项目在未来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时,可记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均属于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在土地上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但下列情况除外: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作为经营租赁核算。

土地使用权的成本按长期预付租赁款处理;做为工项长期资产,并在合同规定使用期内进行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商誉不需进行摊销,但要进行减值测试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当确认给予职工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分为三类:特定的一次性解雇福利,公司与员工沟通合同终止时确认负债和损益.契约性解雇福利,预计员工服务期内同时计入当期损益:(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employeeswillbeentitled)并可合理估计时确认负债和损益员工自愿解雇福利,员工接受劳动关系终止时确认负债和损益既定受益计划未提及区分提存计划和既定受益计划,关于既定受益计划中对于过去的劳务成本,通常在剩余服务期内或预计年限内摊销过去的劳务成本未提及未确认的精算损失或收益体现在其它综合所得中或有负债因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补偿标准等不确定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按13号或有负债披露满足一定条件的离职补偿福利作为应计债务,能合理估计金额的应计入损益,仅因不能合理估计金额的离职补偿福利应予以披露养老金资产的确认的限制养老金资产的确认不得超过尚未确认的过往的劳务成本和精算损失加返还的有效可用福利现值或福利计划的未来贡献的减少没限定可确认的金额企业年金基金范围无明确规定,但从准则涉及的范围来看应为设定提存计划,不包括设定受益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指根据基金的提存额及其投资收益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通常以雇员的收入和(或)供职年限为基础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和列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中英文对照)》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中英文对照)》

US GAAP美国会计制度
Similar to PRC accounting regulations. 与中国企业会计制度相似。 Subsequent revaluations are prohibited. 不允许按重新估计的价值入帐。
Fixed Assets – Depreciation 固定资产-折旧
Changes in Accounting Policies, Estimates and Correction of Errors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PRC中国企业会计制度
Change in accounting policies – retroactive / prospective treatment,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standard; 会计政策变更-根据具体标准决定 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 Change in accounting estimate – prospective treatment; 会计估计变更-未来使用法。 Correction of Errors – retroactive treatment. 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法。
Similarities共同点
Basic Concepts and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基本概念与性质特征
PRC中国企业会计制度
Validity, Accuracy, Completeness and Timeliness合法,准确,完整, 及时 Consistency 一贯性 Accrual Basis of Accounting 权责发生制 Matching Principle配比原则 Going Concern Assumption 持续经营假设

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对比一、背景介绍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体系的重要工具,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会计准则。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以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对比为主题,重点探讨中美两国在资产计量、收入确认、费用计提等方面的差异。

二、资产计量在资产计量方面,中美会计准则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强调成本法,即以购买成本作为资产计量基础。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公允价值,即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可观察到的价值进行计量。

这意味着在同一资产的计量上,中美两国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三、收入确认在收入确认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存在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收入在交易发生时确认,即使现金尚未收到。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实质经济交易,要求在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后再确认收入。

这意味着在同一交易的确认时点上,中美两国会有不同的要求。

四、费用计提在费用计提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计提,即费用应当与相关的收入或资产发生时一起确认。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财务可比性,要求费用按照经济实质进行计提。

这意味着在费用计提的时点和方法上,中美两国存在一定的差异。

五、会计报表在会计报表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编制会计报表。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求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

这意味着中美两国的会计报表可能在格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六、审计要求在审计要求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年度审计,审核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内部控制的审计,要求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

这意味着中美两国的审计要求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七、发展趋势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两国的会计准则也在逐渐趋同。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之间进行了多次合作和交流,以促进会计准则的协调和发展。

【税会实务】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中外比较

【税会实务】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中外比较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税会实务】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中外比较为了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我国财政部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并于2005年7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

通过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与国际会计准则《合并企业会计》对比‚我们发现中外《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有很大差别。

在此‚笔者对中外《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做一粗浅比较。

一、中外《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相同之处(一)中外《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概念的界定基本相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第二条这样界定“企业合并”概念:“企业合并‚指一个企业为获得对另一个或多个企业控制权、以及吸收一个或多个企业净资产的行为。

”而国际会计准则《合并企业会计》则认为‚“企业合并‚指一个企业获得对另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权的结果‚或指两个或若干个企业实行股权联合的结果”。

由上可见‚中外《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合并”概念‚基本上都认为是对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控制。

当然‚这种控制的表现形式则为获得半数以上的“净资产”或者“表决权”。

(二)中外《企业合并》会计准则都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对于合并企业合并时‚取得的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均要求按照企业公允价值处理。

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合并成本应按以下规定予以确认。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吐血总结.doc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吐血总结.doc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吐血总结来源:网络从2005年初开始,中国在总结多年会计改革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会计准则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建成了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005年1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故基本上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目前的差异越来越小:我认为1.理念美国会计准则核算理念是财务人员应根据实际业务模式选择自身的会计核算模式。

同时美国会计准则更多强调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实际操作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会计核算仍旧是以税务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并且审计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尺度相对于美国审计师要明显宽松多。

(1)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基于税务发票进行核算。

而正常会计核算应当考虑很多其他证明文件如合同、收货单、验收单、客户确认单、结算单。

(2)资产减值. 尽管中国会计准则也提到资产减值的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种,很少有企业会认真对待资产减值,而由于企业核算人员习惯以历史成本计价,也就不会考虑太多公允价值问题。

(3)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美国对关联方的定义比中国可能更广些,特别是实际操作过程中。

3.准则方面(1)收入确认方面:美国准则不仅规定了收入确认的四个基本原则。

里面比较复杂的象,多种形式收入确认,软件收入确认,建筑方面等。

并且在评价收入确认时,还会根据合同及业务的情况最终判定收入的确认方法。

(2)应收账款方面:美国会计分应收开票与应收未开票。

应收开票是与发票结算相关的,而未开票应收是同收入确认相关。

(3)预收账款方面(美国会计分预收与递延收入):预收账款是同预收保证金对应,而递延收入是同应收开票一样与发票相关科目(4)企业合并:包括合并实体方面,美国会计准则强化控制及影响的概念,并且提出可变权益实体(VIE概念)。

并合并会计处理及合并披露与中国会计准则都存在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
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应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商誉不需进行摊销,但要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
通常不允许转回。
如果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使用成本模式,在其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可以转回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
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计提相应折旧
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停止计提折旧,并以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减去相关处置成本)的低者来计量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
利息费用资本化
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一般借款费用应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为建造资产而借入的资金进行临时性投资而获得的投资收益应用于减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处置净售价。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每年年度终了,经复核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未来处置时获得的处置收益的折现值。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只能往下调整,能向上调整
非同类固定资产的交换
同时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价差(公允价与换出资产账面价)确认为当期损益;否则,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计量,入当期损益
在土地上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作为经营租赁核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按长期预付租赁款处理;做为工项长期资产,并在合同规定使用期内进行摊销。

中美及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相关比较

中美及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相关比较
6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会计类核心期刊
要有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该准则不涉及下列企 业 合 并 :(1)两 方 或 两 方 以 上 形 成 合 营 企 业 的 企 业 合 并 ;(2) 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 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企业合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3 号— —— 企业合并》指出,企业合并是将不同的主体或者企业合并起 来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而美国 FAS 141 则指出,“企业合并 是指一个实体收购组成企业的净资产, 或收购一个或多个 实体的股权并对该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控制。 对于通过除 收购净资产或股权以外的方式获得的控制, 不在本准则规 范范围之内。 合营企业的创办不属于本准则所规定的企业 合并。 ”
从定义上看,我国企业合并的定义与国际基本相同,都 是指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而美国是从合并的实现方式的角 度来定义的。 我国和美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都将合营企业
督从财政做起,延伸到各相关部门、各企业单位,从而形成 相互通报、相互监督的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财政部门作为 落实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 要依法充分履行监督管理的职 能职责;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培训有关人员;纪检、监察部门 要大胆实行监督,从严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对查出的问题, 应交由纪检、 监察部门处理。 要通过强有力的长效监管机 制,增强支出透明度,规范财政资金运作,进一步提升科技 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论坛
LUNTAN
中美及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
相关比较
□张华奇(河南水利建设Biblioteka 资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本文将从企业合并的概念、基本理论、会计处理 方
法等方面比较中美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异同, 进而指 出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美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美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在一些重要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是中美会计准则的对比,以及对具体差异的解释。

1.资产计量中美会计准则在资产计量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即市场价格。

而中国会计准则则要求资产以成本计量,即购买价格。

这意味着,在中国,公司必须以购买价格报告其资产价值,而在美国,公司则必须根据市场价格来报告其资产价值。

这可能导致中国公司报告的资产价值较低,而美国公司报告的资产价值较高。

2.收入确认中美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收入在交付后立即确认,而中国会计准则则要求收入在交付后确认,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收入识别标准。

这意味着,在中国,公司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后才能确认收入,而在美国,公司可以在交付后立即确认收入。

这可能导致中国公司的收入确认较为保守,而美国公司的收入确认较为激进。

3.长期股权投资中美会计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使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即将投资公司的利润加入投资公司的损益表中。

而中国会计准则则允许使用权益法或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具体方法由公司自行选择。

这意味着,在美国,公司必须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利润计入自己的损益表中,而在中国,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何种核算方法。

4.商誉的计量中美会计准则在商誉的计量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将商誉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而中国会计准则则要求将商誉以成本计量,并在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这意味着,在美国,公司必须根据市场价值计量商誉,并且每年要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而在中国,公司则以购买价格计量商誉,并在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5.报告架构中美会计准则在报告架构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公司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展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而中国会计准则则要求公司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可以根据需要补充其他附注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之异同摘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准则,该准则比较全面地规范了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于2001年颁布了第141号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并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作了实质性的更改。

本文从企业合并的定义、“购买方”的辩认、合并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商誉的确认,以及企业合并的披露等五个方面比较了两个准则的异同,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

关键词:企业合并;公允价值;购买方;合并商誉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以下简称“《准则》”),该准则比较全面地规范了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1年颁布了第141号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以下简称“SFASNO.141”)。

为了加深对《准则》的理解,本文拟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一、企业合并的定义及外延对于企业合并的定义,《准则》指出“企业合并,代写论文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交易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本准则不涉及下列企业合并:(一)两个或两方以上形成的合营企业的企业合并。

”而SFASNO.141则指出“本准则所指的企业合并是指一个实体收购组成企业的净资产,或收购一个或多个实体的股权并对该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控制。

对于通过除收购净资产或股权以外的方式获得的控制,不在本准则规范范围之内。

合营企业的创办不属于本准则所规定的企业合并。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准则》是从企业合并前后各实体间法律关系是否变化来定义企业合并,而SFAS NO.141则从合并的实现方式的角度来定义企业合并,显然,《准则》的定义更能抓住合并的本质,涵盖范围更广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合并的方式日趋复杂,多元化,因此从合并的实现角度来定义显然不能穷其详尽,不能与时俱进。

此外,两者都明确指出企业合营非企业合并,企业合营只是企业间通过合同或协议而建立起来的企业联合,而不是通过所有权关系的变化来实现对合营企业资产的控制,显然不能归为企业合并。

就企业合并规范的交易类型,《准则》和SFASNO.141都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明确前者的会计处理采用权益结合法,后者的会计处理采用购买法。

实际上,对于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国际通行的做法(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是采用权益结合法。

由于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的合并,合并方原股东作为一个整体,通常是汇集,积累合并,即所谓的平等合并,而合并后仍然受同一股东控制,因此很难确定收购方和被购方,使用权益联合法更为合理。

《准则》明确了两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后,加强了信息的可比性。

二、“购买方”的确认关于购买方,《准则》定义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代写毕业论文在购买13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

”而SFAS NO.141则在第15段到第19段详细地列出了不同的合并方法下购买方的确认方法,例如“仅通过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方式实施的合并中,支付现金或者其他资产、承担负债的实体通常情况下作为收购方”。

此外还在第17段指出,当通过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企业合并时,应考虑所有相关的事实和环境,以确认合并后实体中的有关的表决权,从而合理地辨认购买方。

相比较而言,《准则》的定义简洁明了,概括了问题本质,符合以原则为导向(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与国际惯例一致,而SFAS NO.141是以条文的形式来规范企业合并购买方,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条条框框,泾渭分明,对号入座,仍沿袭了以规则为导向(基础)的准则制订模式。

然而,《准则》只是指出了确认购买方的一般逻辑,对于实务中出现的一些较为复杂的企业合并,不能予以指导,例如:当三个实体以相同的股份汇集成一个新实体,原实体均消亡的情况下,不能合理确认控制权是由哪方取得或以何种方式取得,因此,很难根据《准则》来确认购买方,从而降低了准则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在会计指南中给予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如规定“将发起合并的实体或合并中资产和盈利显著超过其他各方的一方作为收购者”,从而增强《准则》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合并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指出“一次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SFAS NO.141除了对企业合并做出类似定义外,还解释了如何确认权益性证券这种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的,即“对于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实施的企业合并,该权益性证券的市场牌价,在考虑到诸如价格波动、交易数量、发行成本等因素影响后,应当被用以评价被购方的公允价值。

当收购达成一致,并且对外宣告收购时,前后一段合理期限内的市场价格,应当被用作确定所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

”相对而言,《准则》未明确指出对于权益性证券这种支付对价如何确定其公允价值,而这恰恰是目前在我国使用购买法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占绝对控股地位的非流通国有股的存在,一般认为,证券市场(特别是A股)股票价格是对流通股的定价。

即只有流通股有市场价值,而非流通股没有价格。

因此在合并中,被购实体的非流通股难以计量,同样购买方换出的非流通股也难以计价,而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绝大部分是占绝对控股地位的非流通国有股,因此,购买方权益性证券这种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国际上最主要的计量属性之一。

我国在近些年制订的许多会计准则中也普遍使用了这一计量属性。

但由于我国公允价值形成机制的不完善,使得这一计量属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而公允价值的确认是购买法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也会遇到上述同样的问题。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以对其进行规范,从而对其他准则的落实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持。

四、合并商誉的确认《准则》和SFAS NO.141都指出了合并商誉的形成本质,代写硕士论文即当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该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并明确了商誉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无形资产,应单独披露。

虽然商誉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无形资产,但它与其他无形资产在性质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它是惟一不可辨认、不可确指的资产,其会计处理也非常独特。

在收购与兼并中,被并企业往往存在大量的商誉,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

当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准则》认为:“1.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2.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记入当期损益。

”SFAS NO.141认为此项超出额应当按比例减少本来应当分配到所有被收购资产中去的金额,如果本来应当分配到所有被收购资产中去的金额已经被减至零,但仍有剩余的超出额,则超出额确认为非常利得。

两者的处理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通过对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各项资产公允价值的重新调整来避免负商誉的出现,如果调整后还存在负商誉则直接确认为利得。

这样做更科学,因为所有的企业合并都是交换型交易,每一参与方收取并支付成比例的价值。

如果存在超出额,则说明被购资产或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确定的不够恰当。

故应当进行准确和全面的重新计量,以证实所付对价和被购资产及承担的负债均已经被恰当地评估和确认。

但是,两者在处理细节上有所不同,相对而言SFAS NO.141的方法更谨慎,就《准则》而言,若重新评估后,仍存在负商誉,就直接记入当期损益,当该项差额数目较大时,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合并当年的利润,由于目前我国公允价值评估机制还不完善,资产评估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无疑为企业通过合并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而SFASNO.141则通过进一步减少分配到被收购资产中去的金额(既被购资产的公允价值),来避免被购资产价值的高估,直到所有分配到被收购资产中去的金额减至零后,使得导致负商誉被高估的可能性降为零后,若仍存在剩余的超出额,才确认为利得。

五、披露《准则》和SFAS NO.141对企业合并的披露基本要求一致,代写医学论文都要求披露那些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收购后盈利和现金流量的影响能力做出评价的信息,《准则》要求企业合并应披露的内容包括参与合并企业的基本情况、合并成本的构成及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商誉的金额及其确定方法等共九条。

而SFAS NO.141除了对上述信息的披露做出规范外,还做出了以下披露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除商誉以外的无形资产的摊销的情况,中期财务报告中应简要披露企业合并的基本信息。

笔者认为披露合并中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情况,对使用者预测合并后的现金流量和评价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实际意义不大,由于美国企业合并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报表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尤为苛刻,而提供这一信息又需要相应的成本。

相对而言,目前我国企业合并刚起步,报表使用者普遍要求不高,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准则》不予要求是合理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而在中期财务报告披露企业合并早已在我国的公司法中得到明确,由于企业合并属于重大事项,而我国公司法规定中期财务报告应披露企业的重大事项,故不需要在《准则》中再次规范。

但是,中期财务报告对企业合并披露的内容和详细程度则应该在《准则》中予以规范,应从是否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合并信息的基本需求,以及披露的收益是否大于披露成本的这两个原则出发来予以补充。

综上所述,《准则》在很多方面和SFASNO.141保持了一致,符合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国际发展趋势,并在某些方面保持了中国特色,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能随着相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41号—142号)企业合并、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赫林,武冰,刘爽.企业并购和国际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黄智勇.谈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N].中国财经报,2005—0l—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