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_张文忠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 第一章 绪论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2)部门统计学派:以费根(Y. K. Feegen)和康斯坦丁
诺夫(O. A. Konstantinov)为代表,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的配置。
出于计划体制的背景,他们所主张的观点强化了政府的 作用,而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
图1-5 地理学学科划分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 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 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 分支。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某区域(如深圳、广东、中国、东亚) 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空间关系及其与 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等。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对象,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
球企业区位。 20 世纪60 年代初开始的公司(企业)地理的概念,关注
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 (三)研究方法论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如区位论)→实证主义分析(如计量方法) → 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多维转向(文化转向、制 度转向、关系转向等)。
图1-3 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 重要影响。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自 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 了解一些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
张文忠经济区位读后感
张文忠经济区位读后感自从我读了张文忠经济区位的书,受益匪浅。
它向人们阐述了地理因素对于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还教会人们怎样做到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优势而获得成功。
我深刻体会到:人们只有依据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任何一个企业、行政区域乃至整个社会都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
其中经济区位尤为重要,各种区位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没有哪两件事物是绝缘的。
有效利用区位条件不仅可以使商品实现“增值”,而且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认识到区位是指与某种目标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的一切因素构成的网络结合。
经营企业就应该寻找并创造适宜自己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此看来,商场如战场。
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出击,要做到知彼知已,占尽先机,必须精心选择经营场所;同时也要洞察形势,灵活运用经营手段,唯此方能取胜。
比尔盖茨曾说过:“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导致世界范围内生产领域中的一次彻底革命。
如果你不在全球性的角逐中领先一步,那么你迟早会被别人超越!”如果想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或投资者,首先需要熟悉掌握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如何科学决策,准确判断投资地点,如何充分开发利用现有土地等,都需要认真研究、仔细谋划。
地理因素的差异甚至是一念之间,就可以使有些企业走向破产倒闭,而另外一些却获得了意料不到的收获。
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他们的成功之道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
现代企业要树立起忧患意识。
就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教训,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国情进行开放。
地理差距对于富裕的西欧与欠发达的非洲是截然不同的,但它们共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所以,一定要努力拓宽视野,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综合国力观。
建设国际大都市杭州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国际贸易基地和旅游城市,杭州离世界近些,离梦想更近些。
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机理理论与实证分析
水平 ,城镇新增 的就 业好于预期 ,这表 明
出千岛湖农家乐休 闲旅游 区属于 内生型服
务业聚集模式。 2 . 嵌入型服务业集聚模 式。嵌入型服 务业集聚模式所在的地区 ,原本就具有一
正式迈入 “ 服务 化”时代 ,意味着 中国经
济 由工业主导 向服 务业主导加快转 变。服 务业将成为新 常态 下中国划和建设 ,
州、杭州;在 “ 城 市实力”单项上 , 排 名前
五的城市为北京 、上海 、深圳 、广 州、天
津 ;在 “ 文创实力 ”单项上 ,排 名前 五的
城市 为北 京 、 上海 、 杭 州、广州 、 深圳。可
以看出 , 杭州市在综合实力 、 城市实力 、 文 化 实力三 个维度的评价指标 中,杭州市均 位列 前茅。而杭州市又是每个前五城市 中 旅游 业与金融业并驾齐驱的城市 ,因此研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内生型服务业聚集模 式的发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所聚集
的区域要有充分 的市场需 求,才能 吸引企
业选择 ;其次区域内的资源和 区位条件必 须 有利于企 业的聚集。该模式的形成和发
展机 N ̄ I : I 图1 所示。
中显示 , 大陆城市 “ 文创产业综合竞争力” 排名前五 的城市 为北京 、上 海、深圳 、广
产 业 比 重 超 过 第 二产 业 ,标 志 着 中 国经 济
区域空 间内所形成 的产 业区 ,服务业集聚
区除 了产业 的集聚 ,还会在区域 内拥有完
善 的相关配套 设施 、基础公共设施等 以保 障集聚 区的基本运行 。 首先 ,集聚 区顾 名思义 ,必须与周边
非集聚产业有 明确 的边 界 ,同时集聚区还 应 当在一定 的地理 空间范围内 ,视集聚产 业不 同地理空 间大 小也 不相 同。第二 ,拥 有多个投资主体和相关 的企 业围绕主体产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
文 从生 产 性 服 务 业 空 间 布 局 与 城 市 等 级 体 系 的关 系 、 间布 局影 响 因素 、 空 与制 造业 互 动 的空 间布局 差
异 、 究方 法 四个方 面 , 国 内外 生 产性 服务 业 的空 研 对
编 号 : 9 J 7 04 。 0 Y C 9 0 8
作 者 简 介 : 松庆 (9 1) 男 , 李 17 - , 汉族 , 教 授 , 士 ; 副 博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代 服 务 业 和 现 代 物 流 。 现
1 6
经齐 与管 理 :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研究: 文献综述与展望
接触 的机会 , 进 双 方 的 了解 。而 且 , 务 越 复杂 , 增 服
专业 化程 度越 高 , 就越 需 要 足 够 大 的市 场 规 模 来 支
都, 只有首都和一些经济较为发达 的大都市区区位 商 大于 1 L 。Masa 等 人对 英 国 17 r l hl 9 1—18 97年 的
Vo .1 No 5 1 1 .
0c . 01 t2 1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的 空 间布 局 研 究 : 献 综 述 与 展 望 木 文
李松 庆
( 东 工 业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 东 广 州 , 10 5 广 广 507 )
摘 要 :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经 济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 引起 了国内外学者 的广泛 关注 。其 中, 基于地理 学视 角的生 产性服务业空 间布局研 究是近年研 究 的新方 向。本文从 生产 性服 务业 空间布局 与城 市 等级 体 系的关 系、
基 于地 理学 视 角探讨 生 产 陛服务 业 的空 间布 局是 近 年 研究 的新 方 向 , 该类 研究 刚起步 , 但 还很 薄 弱 。本
中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产业是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竞争力则是指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区域产业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体中的产业在与其他经济体中的相同产业竞争和发展过程中,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的能力;是指不同经济体中的相同产业间相比较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价值的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国家、区域和城市之间的国际竞争与时俱进。
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把握了发展的历史机遇,抓住了竞争的关键,制定了适合发展和竞争的战略,实现了迅速竞争制胜而脱颖而出。
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的政府,都积极致力于检查其竞争力的状况、制定其竞争力的战略,积极培育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
面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越来越显著的拉动作用,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都在努力地提高服务业的份额,而对服务业中的佼佼者——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促进更是不遗余力,使得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据统计,在OECD国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3强,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从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也逐渐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一文献综述从1975年布朗宁和辛格曼提出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至今,国际上对服务业的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如Machlup(1962)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中附加了知识性产出;Greenfield(1966)则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消费者是生产者。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也进行了探讨。
如Browning和Singelman(197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应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商务和经纪等行业;而Howells和Green (1986)则认为,还应将将保险、银行、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法律服务、研究与开发及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等项目加入生产性服务业;Daniels在研究中提出,应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应将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安全服务也加入生产性服务业;接下来,在Marshall(1987)的研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应包含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服务业(如流程处理、研发、广告、市场研究、摄影、传媒等)、与实物商品相关的服务业(如商品销售和储存、废物处理、设备安装、维护和修理等)、与个人支持相关的服务业(如福利服务、保洁等);而Hansen认为,在生产加工链条中根本无法将这些服务业确切地分离出来,并因此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上游和下游活动;Martinelli (1991)则认为还应加入与资源分配相关的活动;香港贸易发展局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归纳,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_张文忠
收稿日期:2001-03;修订日期:2001-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1030) 作者简介:张文忠(1966-),男,博士,副研究员。
从事经济区位论和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E -mail :zha ng w z @ig snr r .ac .cn 文章编号:1007-6301(2001)03-0268-08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张文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居民个人消费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对住宅区位选择行为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
本文主要研究在这种新的住房制度下,影响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
作者认为,房价的高低、住宅区位的交通通达性、环境条件是决定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客观条件,居民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特征、以及对不同住宅区位和环境的偏好也左右着住宅区位选择过程和结果。
关 键 词:住宅区位;区位选择;住宅区;地价中图分类号:T U 984 文献标识码:A我国的城镇居民住房制度变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在改革开放前,以“国家配给制”为特征的第一个阶段,这期间,城镇居民个人无权自由选择或购买住房,房屋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分配;改革开放后的20年,属于第二个阶段,其特征是“单位配给制”,建房和购房的主体是集团,按照个人级别或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进行分配;之后,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城市居民长期享受的福利性住房实物配给制度已经由房屋货币化和商品化体系所替代,标志着以单位为主体的集团建房和购房时代的结束,进入了以居民个人为主体购房的第三个阶段。
城镇居民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直接诱发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内部机制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购房主体由集团转变为个人,即居民个体消费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积极因素;二是城镇居民对住宅区位选择的行为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选择;三是房地产开发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开发商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主体;四是政府由直接开发和管理住宅区向宏观规划、间接引导和有限的开发、建设转变。
张文忠中国资源型城转型实践和主要经验-资源枯竭城转型与发展
试点的主要内容
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 和发展
资 源 枯 竭 城 市 转 型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 推进废弃矿物再利用和产业化 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治理 建立职业培训和实训基地
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就业培训和基本社会保障
就业社保
建立扶持自主就业和创业基金 完善社会保障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4
1.中国资源城市的现状和问题
1.2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
跳不出原有产业的束缚 跳不出老城区的发展
2 1
产业结构:
过于依赖资源产业 第三产业不发育
社会负担:
企业遗留问题 社会保障问题 城乡统筹问题 可用财力不足
4
城市转型
的障碍
3
城市发展: 功能分散独立 土地利用混杂 发展空间受限 景观环境优势未凸显
城市类型
资源型城市采矿 业比重 一般地市采矿业 比重 2003 资源型城市第三 产业比重 一般地市第三产 业比重 资源型城市采矿 业比重 一般地市采矿业 比重 2014 资源型城市第三 产业比重 一般地市第三产 业比重 最大值 0.545 0.192 0.483 0.63 0.535 0.195 0.498 0.78 最小值 0.001 0 0.116 0.159 0.0002 0 0.198 0.228 均值 0.12 0.154 0.338 0.375 0.114 0.012 0.354 0.406 标准差 0.123 0.026 0.062 0.072 0.119 0.021 0.062 0.099 方差 0.015 0.001 0.004 0.005 0.014 0 0.004 0.01
8
1.中国资源城市的现状和问题
经济地理学(第3版)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a:高级商品店; b:妇女服装店; c:宝石店 d:家具店; e:食品店; f:鞋店; g:西装店
A:最高地价点; B1,B2:街角
二、零售业空间类型与结构
(一)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中心商业区
外围商业区
普劳德福特划分法
侧重零售 业位置与
特征
主要商业街 临近商业街 孤立商店群
图4-9 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总体来说,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和行政原则则可看 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 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大交通发展时期,以及新开 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 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的区域,交通原则 比市场原则作用大;
来源:牛亚菲,1989
图4-12 江苏省灌云县中心地体系 结构示意图
来源:牛亚菲,1989
(三)区域规划与城市建设
成功地应用了中心地理 论,但并没有完全按六 边形嵌套的模式布置。
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 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 则布置在较低级居民点 的中间。
图4-13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规划图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区位选择特征。
本章要点
中心地、中心性、货物的供给范围、中心地的等级等基本 概念的内涵理解。
在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 系统的各自特征和差别。
对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要素的把握和分析;对零售业区位 模型的理解与零售引力模型的应用。
对现代服务业的区位特征、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
系统的变化。 忽视了集聚利益。
22915620
第2 6卷第 5期 20 年 9月 06
经
济
地
理
V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1 2 .N . o5 S p ,2 0 e . 06
E 0 MI E ]A H C N0 C G 0G R P Y
文章编号 :0 0 4 2 20 )5— 82— 4 10 —86 (06 0 0 0 0
岁 之 间 的 占 1 .8 , 龄 超 过 4 65 % 年 0岁 占 1 .3 。 39 %
2万 m , 9 2容积率仅 1 1大部分为 3 层 的低层住宅 , 区的 2 调 查 结果 统 计 ., —4 小
配套设施 比较 齐备 , 布局合理 。青青家 园远离 中心城 区 , 比中 2 1 居 民属 ・ 本 特 征 . 陛基 心城 区房价相 对较低 。 居 民属性特 征一 般包 括居 民 的 自然 属性 , 如性 别 、 龄 年
对完 善我 国城市地理学 , 别是城市 内部居 住空 间的研究具 特 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 有关城 市居 民微观 区位选择 的研究也
D =
∑J 一 J 置
_ ^ l—l 一
式 中:, J为分异度 指数 , D值越大 , 异程度越 高 , 分 也就是 说
开始 出现 , ’ 本文以北 京万科青 青家 园为例 , 研究 影响居 住 某一类 型的居 民的集 聚程度越 高 ; 代 表在 某居住 单元 内 , 某 一阶层 、 群体的百分 比; 代表居住在 区域 单元 i 内的所 有 微观区位 选择 的因子和机制 。
决定性 的影响; 家庭 生命周期 、 原居住地 、 费观念币信 息搜 寻等对微观居住 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影 响。 f 肖 ¨ 关键词 : 居住 区位 ; 选择行为 ; 微观机制
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引言服务业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区位因素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情况。
1.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服务业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服务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更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因为便利的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源。
例如,位于市中心的酒店通常更受游客的青睐,因为这些酒店往往交通便利,周边也有更多的旅游景点。
另外,地理位置也可以影响到服务业的种类和特点。
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更容易发展海洋旅游和海运服务业;而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则更可能发展工业和物流服务业。
2. 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是服务业区位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人口数量和结构会直接影响到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从而影响到服务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口数量越多,市场规模越大,服务业的发展就有更大的潜力。
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也能够带动服务业的变化。
例如,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养老服务业和医疗服务业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服务业区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会直接影响到服务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服务业发展也相对较好,因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地区越来越多,相应的服务业发展也迅速。
4.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也会对服务业区位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服务业企业进驻。
例如,某些地方政府对于投资创业的服务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从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也会影响到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例如,某些城市规划将服务业集聚在特定的区域,形成了特定的服务业聚集区。
5. 技术因素技术因素对于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也起到了重要影响。
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与应用
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与应用内容摘要: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和核心理论基础。
本文在对区位理论由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到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区位理论的代表性理论和思想进行了总结和评析,对区位理论的发展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从而展示出区位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理论特点,并探讨了区位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区位理论古典区域理论近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区位的基本涵义区位一词源于德语的“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日文译为“立地”,中文则译为“区位”。
关于区位的涵义有多种解释和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区位是事物存在的场所或位置;有的学者认为,区位是某事物活动场所的行为。
区位既有场所的涵义,又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场所,是某事物占据的场所和空间(张文忠,2000)。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李小健,1999)。
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
具体来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刘树成,1994)。
比利时的经济地理学家蒂斯(J.F.Thisse,1987)认为,区位理论是区域科学的基础,是解决空间经济问题的有力工具。
区位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并于20世纪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区位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的代表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A.Weber)的工业区位理论。
杜能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模型,论述单一运输因素确定农业生产及经济空间的配置定向,并提出了销售价格决定产品种类和经营方式,运输费用决定生产成本,主张依据运输、距离确定最佳配置点的环形农业区位理论。
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33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服务业概述服务业是指那些提供非物质性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行业。
与物质生产行业相比,服务业的运营和盈利模式有其独特之处。
服务业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往往是同时进行的,这意味着服务提供商需要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因此,服务业需要消费者体验,以提高服务质量。
二、33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地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那么服务业往往会在该地区集中。
例如,大城市由于人口众多,对医疗、教育、娱乐等服务的需求也较大,因此这些服务行业往往在大城市集中。
2、劳动力成本服务业的运营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往往占据较大比重。
因此,劳动力成本是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往往更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在某些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港口城市由于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往往在物流、贸易等服务业方面具有优势。
4、政策环境政策环境也是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可以降低服务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政府的监管政策也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
例如,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质,往往受到严格的监管,因此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政府的监管政策密切相关。
三、33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33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变化趋势:1、技术进步对区位因素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实体模式转向数字化模式。
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引言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区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一、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服务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33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港口、机场、通信网络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33地区城市化的加快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服务业的区位优势将逐渐增强。
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3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人才流动的加快,33地区服务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3地区拥有庞大的市场,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
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33地区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四、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对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33地区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服务业企业入驻。
政府政策的持续优化将进一步促进33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五、区位变化对33服务业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迁,33地区的区位条件也在发生变化,这对33服务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随着人口的集中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服务业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其次,交通网络的完善对服务业的区位优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交通的便捷和物流的发展,服务业企业的物资运输和商品销售更加便利,提升了服务业的竞争力。
再次,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等新的商业模式来拓展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
最后,服务业的区位竞争力也受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33地区的服务业不仅面对本地市场的竞争,还需要面对国内外企业的竞争,这对33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住宅区位空间特征研究
STUDY ON THE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BEIJING 作者: 张文忠;刘旺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城市规划
页码: 86-89页
主题词: 地价;区位;空间扩展;住宅区;北京市
摘要: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就北京市近年来住宅区位空间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北京市住宅区位空间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呈圈层式向外扩展;二是城北发展明显快于城南;三是基本形成五大住宅扇面;四是CBD、望京、亚运村和中关村成为京城居住最受关注的区位.从今后住宅空间的发展趋势来看,奥运村地区和城南一些区域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学术海报-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城环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汇总报告人简介:一、甄峰教授简介二、张文忠研究员简介三、张平宇研究员简介四、方创琳研究员简介五、刘彦随研究员简介六、史蒂芬教授简介七、居为民教授简介八、孙久文教授简介一、甄峰教授简介甄峰,男,现为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规划师,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中非人民友好协会理事,住建部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十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
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经济、信息城市与宜居城市等方面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部、省级等数十项课题研究,已发表中英文核心以上刊物论文200余篇。
出版著作《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与规划方法创新》等10余部。
二、张文忠研究员简介张文忠研究员,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副主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开发银行专家,萍乡、景德镇、玉门等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顾问。
主要从事经济区位论、产业布局、宜居城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区域发展与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各类研究课题50余项。
著有《经济区位论》《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术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60多篇。
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三、张平宇研究员简介张平宇研究员,男,现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区域研究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国情与发展》战略研究组副组长、中国地理学会区域规划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和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任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副主编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编委。
关于发展路径的探讨
关于发展路径的探讨实施大东北经济区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力臻: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将大东北经济区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级发展战略。
大东北经济协调发展,可以打破行政区经济的界限,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进而用市场化手段发展中国最现代的大装备制造业、大农业、大林业和大牧业。
东北在地理环境和位置上浑然一体,具有经济一体化的区位优势。
东北经济一体化运作,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统一的区域大市场形成、促进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流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围绕衣、食、住、行、玩进行产品开发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李政:对于“衣”,即服装产业,东北地区可以发展冬季服装品牌、运动及户外服装品牌,不能因为属于轻工业就不去发展。
对于“食”,即食品产业,要在绿色、有机、无公害上大做文章,积极发展食品深加工业和现代农业。
对于“住”,要打造智能家居,满足老龄人口特殊需求。
对于“行”,涉及交通运输服务业、汽车和高铁等交通工具产业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玩”,涉及文化创意、旅游、消费电子等诸多新兴产业,每个产业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东北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资方向,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即改造老企业,建设新企业。
提高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中小企业,是重振东北中小企业的重要措施。
有些人认为,不能再以扩大投资拉动发展,必须靠创新和提高科技水平拉动发展。
其实,提高科技水平也少不了投资,而且要比过去有更多的投资。
所以,问题不在投资本身,而在于投资方向。
同时,加大中小企业的科技改造,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缓解国民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而且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因而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改造的投入,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来说,既可以解近忧,又可以除远虑。
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东北地区的整体振兴与当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转型息息相关。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历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位选择对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具有深远影响。
本课将围绕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因素、过程及影响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服务业的基本概念,了解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分析服务业区位选择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理解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服务业概念及区位选择因素的理解程度。
2. 过程评价:通过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课堂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分析服务业区位选择过程的能力。
3.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服务业区位选择重要性的认识。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学习的工业区位选择知识,引出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首先讲解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分析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政策支持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服务业区位选择案例,如某大型购物中心或商业区的选址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其区位选择的考虑因素及过程。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案例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观点,加深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服务业概念及区位选择因素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选取一个具体的服务业区位选择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课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1998-06-08;修订日期:1999-06-2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张文忠(196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副研究员。
东北师大和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部联合培养博士,1995年毕业后在日本驹泽大学地理科做了两年博士后工作。
现从事经济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学研究,发表中外文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和编著4部。
文章编号:1000-0585(1999)03-0273-09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张文忠(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文章从经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服务业的类型和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特征,以及服务业布局的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大城市服务业布局的特征和空间演变趋势。
最后就大城市服务业的区位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服务业;大城市;区位理论;区位特征中图分类号:F 061.5;F 290 文献标识码:A1 服务业的类型与区位服务业一般不直接进行物质生产,主要是从事信息和管理或服务职能的经济活动。
广义的服务业是指不直接进行物质生产的所有经济活动,实际就是第三产业;狭义的服务业是指对个人或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行业。
根据其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服务业。
这类服务业具有零售业的特征,由各种店铺组成,如理发和美容院、洗衣店、照相馆和修理店等。
因此,区位布局也类似于零售业,即尽量接近消费者。
区位布局的理论基础也与零售业相同,如中心地理论可用来研究这类服务业的区位布局问题。
第二类服务业是以企业(或事务所)为对象,提供企业(也包括机关、医院和教育部门等)活动中产生的服务性需求的经济活动。
这类服务业代表性的行业有广告业、设计业、信息服务业、复印和复印机的维修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和销售业等。
与第一类服务业不同,这类服务业的对象是企业或机关等,因此,在区位布局时,接近消费者的区位因子并不重要。
而各种事务所集中的都心区则一般是这类服务业的最佳区位候选择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它们的区位布局类似于批发业。
第三种类型是具有事务所性质职能的服务业。
这类服务业主要是从事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送为主的业务职能,如企业的管理和营业部门以及银行、保险公司和房地产等部门。
服务的对象主要以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有关的企业和机关等为主,也包括部分个人和家庭。
这类服务业的区位特点与第二类具有相似性,也主要在都心区布局。
第18卷 第3期1999年9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IC AL RESEARC HV ol.18,No.3Sept.,1999274地 理 研 究18卷 第四种类型是公共服务设施。
如学校、图书馆、医院和消防局等,这类服务业受行政制约较大,但公平性和效率性应该是此类服务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因素。
2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特征第一种类型因与零售业的区位选择相似,类似的分析和研究也较多,在此就不再赘述,本文重点对其它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区位选择特征作一研究。
2.1 以企业为对象的服务业区位与企业相关联的服务业以信息服务业、广告业、设计业和研究开发业等为主,主要是从外部来支援企业的服务业活动。
这类服务业的区位特点是高度集中在各大城市中,其原因是大城市信息灵通,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广泛,在大城市能够掌握最新的情报和信息,同时也可把握最新的和一流的设计动态。
从需求来看,象这种特殊的和高层次的服务也只有布局在大城市才有更大的市场。
从世界各国服务业的区位特征来看,象情报和信息、广告业以及设计业等这类典型的城市型服务产业,一般都高度集中在各大城市中,而且,在城市内部也以都心区为主要区位聚集点。
其原因除与其它行业一样,追求都心区的所有优点外,还在于它们的区位用地少,只需租用一个办公室就可运转。
因此,这类服务业受空间制约相对较小,相反,信息的来源、交流的便利性以及同行业间的竞争和合作性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与制造业部门关系较密的服务业,如机器维修业等在大城市布局相对较少,通常与制造业的布局相一致。
就一个城市而言,象机械器材租赁业、机器维修业等服务业也不同于前者,它们在都心的集中程度很低。
主要原因是它们不仅向都心区布局的企业或行政机构提供服务,而且也要为在都心周边和郊区布局的企业服务,另外,它们的区位用地也比前者要大,高额的地价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求心性发展。
2.2 具有事务所职能性质的服务业区位选择在服务业中相当的内容是属于事物性活动,即所谓的事务办公职能。
这类服务业主要是从事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送为主的业务职能,如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的管理和营业部门以及银行、保险公司和房地产等部门。
一般从职能上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一是发挥着管理性职能的事务和办公机构,如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或各企业的管理总部等,这类职能具有高度的决策性和权威性,因此,情报和信息收集以及发送极为频繁,这一类型的服务业主要布局在市中心区,具有极强的求心性,追求交通、信息的便捷性是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子。
二是次级行政机关或企业的分社和支店,从职能来看,行政机关主要是从事具体事务处理和汇报,而企业则以营业活动为主,但一般不进行实物的交易活动,这类服务业多布局于次级中心区。
三是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职能,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这类服务业具有很强的求心性。
2.3 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公共交通设施、邮局、图书馆、清洁公司、供电局、自来水公司、警察局和消防局等机构,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
合理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能够为公民提供舒适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反映社会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选择不仅要追求移动费最小这一效率性,同时也应该考虑所有的公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这一公平性。
如消防局最好布局在对任何一个地区来说都尽量近的地点是最佳的区位选择。
但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选择也不能够忽视效率性,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修建更多的设施,因此,必须考虑有限的设施建设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
3 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3.1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主要适用于研究城市体系、零售业、集市和以个人为对象的服务业。
对于一些大企业的事务所来说,一般总部和支社与城市的等级序列相对应而布局。
从这一趋势来看,中心地理论完全可适用于事务所区位布局。
另外,包含行政职能的中枢管理职能也与都市的等级秩序相关联,如中枢管理职能的核心即国家职能,一般都集中于首都,而省、市、县、乡、村等级的管理职能则布局在与其相对应的城市或聚落内。
城市内部的事务所区位布局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一般在都心区集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职能,而在周边区分店、营业所和具体事务部门分布则较多。
换言之,服务业的事务所和办公机构与其它中心性职能一样,存在着等级性,不同等级的事务所和办公机构布局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
如各银行的总行和各支行的区位布局就具有这一特征。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各大银行的管理职能和营业范围与中小城市相比较明显不同;同样,在一个城市中,各大银行也存在着等级性,其分布特征也不相同。
3.2 地租理论城市内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主要是决定于与中心位置的接近性这一利益的追求和地租支付能力,也就是说各种活动是按照距离摩擦抵抗最小化为原则决定各自的区位选择。
所谓距离摩擦是指为了克服空间距离需要支付的时间费用和货币费用。
城市的中心位置一般是交通费用支出最小的地点,但同时也是地租最高的地点。
实际上,地租(位置级差地租)和交通费都与空间摩擦相关联,两者合计的费用即距离摩擦费用最小点是所有经济活动追求的最佳区位点[1]。
企业管理职能的事务所一般都布局在城市中心位置,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一是这种区位选择可以使情报和信息的输送和收集的距离摩擦费用最小化,二是这类服务业能够支付高额的地租。
情报和信息的输送和收集方式是多样的,如邮寄和电话等手段,但面对面的会谈是达成重要的商业往来的手段,因此,重视易于面对面接触这一接近性的事务所一般都指向CBD 。
围绕CBD 各企业和部门的区位竞争的基础是它们支付地租的能力,大企业一般具有较高的地租支付能力,因此,CBD 自然也就成为大企业管理职能聚集区。
3.3 集聚理论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趋势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更明显,特别是一些中枢事务部门大都高度集中于CBD 。
不过集聚的类型类似于工业,既有同种行业的集聚,也有异种行业的集聚。
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主要是追求企业间商务交流和合作的便利性和互补性,以及高度熟练的劳动市场。
因此,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原则为,一是利益指向性,即为了得到外部经济利益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在空间上的集聚;二是劳动力指向性,在CBD 具有各种高质量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为获得人才,事务所的区位多选择于中心业务区。
2753期 张文忠: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276地 理 研 究18卷服务业的同种行业和异种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都可得到集聚利益,因此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都有利于情报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
准确和迅速地掌握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经营动态是企业决策的关键,作为企业经营的决策和具体营业部门的高级管理中心在空间上集聚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英国学者阿列克山大[2]对伦敦、悉尼、多伦多等城市的事务所调查发现,企业的经营者追求集聚利益的目的为:①便于与外部组织的接触,②有利于与政府和诸机关的接触,③接近于顾客和依赖人,④接近于关联企业,⑤接近于其它服务业,⑥决策者集中等等。
服务业特别是如保险和银行等金融业在特定的地点发展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其形成与城市的发展历史有关。
一般保险和银行集中的城市大多是贸易港口,如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上海等城市在历史上就是主要贸易港口。
与航海、远洋运输相关联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保险业和银行等金融业,因为保险和金融业是海运业发展的保障。
另外,服务业的形成与政治中心的空间移动也具有密切的关系,作为直接或间接为个人或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掌握高层决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政治中心的空间变化也影响着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如各大公司的总部和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事务所大多布局在各大政治中心。
3.4 公平性与效率性兼顾原则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既要考虑各种设施的可能利用效率,同时也应该考虑所有的公民都能均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设施的权利,即公平性。
在一定的预算制约下,根据消费者的平均移动距离来决定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如果过分追求公民享受的平等性,只能是小规模分散布局;如果追求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的多样化,则大规模、集中式的布局较好。
但后者消费者到设施的总移动距离要加大。
由于国家或地方预算的制约以及客观上存在的空间距离衰减作用,公共设施完全公平地布局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