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件
[H+]=1×10-13mol/L
电离难的原因:
a、一级电离出H+后,剩下的酸根阴离子带 负电荷,增加了对H+的吸引力,使第二个H+离 子电离困难的多;
b、一级电离出的H+抑制了二级的电离。
例3:0.1mol/L的CH3COOH溶液
CH3COOH
CH3COO-+H+
电离程 n(H+) C(H+) 导电能
{ } 离子化合物
的盐类 强碱
强电解质
强酸
{ } 共价化合物
弱酸 弱碱
弱电解质
水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H3COOH
电离 结合
CH3COO - + H+
思考与讨论:
1、开始时,V电离 和 V结合怎样变化?
2、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 过程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画出V~t图。
弱电解质电离的V-t图像
V
V电离 V结合
V电离= V结合
平衡状态Ⅰ
0
t1
t2
t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 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 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 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 态—— 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特征
逆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
特征
等 V电离=V结合≠0
动 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定 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 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量的( )
❖ A.NaOH(固B)D B.H2O C.NH4Cl(固) D.CH3COONa (固)
练习
❖ 3.有H+浓度相同、体积相 等的三种酸:a、盐酸 b、 硫酸 c、醋酸,同时加入 足量的锌,则开始反应时 速率______,a=b反=c应完全后生 成H2的质量_________。 (用a=<b<、c =、> 表示)
弱电解质的电离
M++OH-,平衡时
c ( M+).c( OH- )
c(MOH)
意义: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相应酸 (或
碱)的酸(或碱)性越强。K值只随温度变化。
对于多元酸: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K1 >> K2(一般要相差
105)。多元弱酸的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试根据课本中“一些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向电离方向移动。
(2)浓度
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3)其他因素
(酸、碱度、盐离子的浓度等)
问题:怎样定量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电离程度相对大小怎么比较?
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的参数一
电离平衡常数(K)
对于一元弱酸 HA
Ka=
H++A-,平衡时
c ( H+) .c( A-)
c(HA)
对于一元弱碱 MOH
1、适用范围: 电解质的电离。
2、用的是可逆号或等号。
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写。
H2S
H++HS-
HS-
H++S2-
4、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写。
Al(OH)3
Al3++3OH-
5、其余同化学方程式。
1、稀硫酸
2、硫化钾溶液
3、硫酸氢钠溶液
4、硫酸铁溶液
5、磷酸钠溶液
6、硫化氢水溶液
7、磷酸溶液
OH-+NH4+
CH3COOH
H++PO43-
CH3COO-+H+
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
CH3COOH
CH3COO - + H+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件
(6)电解质的电离情况: 共价化合物(如:酸): 在水溶液中电离,而熔融状态 下不电离。 离子化合物(如:碱、盐):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电离。
2. (1)下列物质中是否含有离子? NaCl晶体、熔融NaCl、NaOH溶液、HCl气体、 液态HCl、盐酸、蔗糖(C12H22O11)、冰醋酸、SiO2 晶体、酒精、SO3晶体、H2SO4溶液。
6、硫化氢水溶液 H2S H++HS-
HS-
H++S2-
7、磷酸溶液 H3PO4
H++H2PO4-
H2PO4- H++HPO42- HPO42- H++PO43-
8、氨水 NH3·H2O
OH-+NH4+
9、醋酸溶液 CH3COOH CH3COO-+H+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H3COOH
电离 结合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 电的化合物 实例:酸、 碱、 盐、金属氧化物、H2O 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 能导电的化合物
实例:大多数有机物、NH3、NO2、SO3、 CO2等。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溶液的导电实质与导电能力: 实质:溶液中电解质→电离→导电 导电能力:由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
小结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首先必须判断物质的类别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多元弱碱的电离因为较为复杂,因此写成一步完成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电离由盐的电离和酸根离子的电离构成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稀硫酸 H2SO4=2H++SO422、硫化钾溶液 K2S=2K++S23、硫酸氢钠溶液 NaHSO4=Na++H++SO424、硫酸铁溶液 Fe2(SO4)3=2Fe3++3SO425、磷酸钠溶液 Na3PO4=3Na++PO43-
3.2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移动。
条件 移动方向
加热
右移
加水
加冰醋 酸
右移 右移
加浓盐 左移
酸
NaOH
(固)
右移
加醋酸 钠(固)
左移
电离 度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CH3COO-] n(H+)[H+]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的比较 1.相同浓度 2.相同PH
教材P80 Ka(HCN)=6.2×10-10 mol/l Ka(CH3COOH)=1.7×10-5mol/l Ka(HF)=6.8×10-4mol/l
酸性:HF>CH3COOH>HCN
用电离平衡常数K计算溶液[H+] 教材P82
2.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Ka 逐渐减小, 且相差很大,所以其水溶液中的酸性主 要是由第一步电离决定的
练习:H2S,H2SO3 的电离
电离度α
已电离的分子数
α=
弱电解质分子总数
×100%
电离度实质上是一种平衡转化率
与电离平衡常数一样都可以表示弱电解 质的电离程度,电离度越大,电离平衡 常数越大
三.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同化学平衡一样,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符合勒理。
(2) 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条件——外因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 方向移动。 越热越电离 ② 浓度:溶液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越稀越电离 ③加入试剂:改变弱电解质电离中分子或离子的浓度,
H2CO3 HCO3-
H++HCO3H++CO32-
【知识解析】弱电解质的电离
弱电解质的电离1 电离方程式(1)相关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①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
如: HCl===H ++Cl -NaOH===Na ++OH -NaNO 3===Na ++NO - 3 ②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
如:CH 3COOH CH 3COO -+H +NH 3·H 2ONH + 4+OH -③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 H 2CO 3H ++HCO - 3(主要) HCO 3-H ++CO 2- 3(次要)④多元弱碱的电离也分步进行,但是一般用一步电离表示。
如: Cu (OH )2Cu 2++2OH -深化理解(1)酸式盐: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完成。
如:NaHSO 4===Na ++H ++SO 2- 4(水溶液),NaHSO 4===Na ++HSO - 4(熔融状态)。
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分步完成。
如:NaHCO 3===Na ++HCO - 3,HCO 3-H ++CO 2- 3。
(2)两性化合物:双向电离。
如:。
2 电离平衡(1)概念电离平衡:一定条件(如一定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图3-1-1(2)特征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征可概括为六个字——“弱”“逆”“等”“动”“定”“变”。
具体特征为3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即ΔH>0。
但也有极少数弱电解质,其电离是放热过程.如HF(aq)H+(aq)+F-(aq)ΔH<0。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弱电解质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程度的大小。
(2)外因①温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吸热,因此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弱电解质的电离》课件
电解质和离子强度
讲解电荷的应用,电解质和离子 强度的关系。
电离常数和酸碱指数
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电离常数和酸碱指数来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以及讨论对于具体化学反应而言,这些概 念在实验结果分析中的作用。
1
电离常数
讲解电离常数的概念和如何计算它。
酸碱指数
2
说明酸碱指数的含义和如何计算它。
3
实验分析
讲解如何在试验数据中应用这些概念。
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因素
我们将探究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例如温度、浓度和原子或分子结构等。
浓度
介绍溶液中浓度对电离的影响。
分子结构
介绍分子结构对电离的影响。
温度
讲解温度对电离的影响。
具体的电离实验和结果分析
我们将展示实验数据以及讨论它们的结果,以更具体的方式了解电离现象。
实验预备
介绍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介绍弱电解质和相关化学反 应属性。
电离方程式
探究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对 电离方程式的影响。
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和离解度
我们将解释一种溶液中流动性离子的平衡问题,面向解决问题推进研究工作,以稳态方法为基础的研究过程, 从中理解电离和解离的平衡过程。
溶解度
介绍电离和溶解度。
勒查特利埃原理
讨论勒查特利埃原理在电离平衡 中的应用。
弱电解质的电离
本课件将介绍电离的定义和概念,讨论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区别,探究溶 液中的电离平衡、电解度、电离常数和酸碱指数。我们还将介绍弱电解质电 离的影响因素,展示具体的电离实验和结果分析,以及电离现象在生活中的 应用。
电离的定义和概念
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开始,讲解电离,离子,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我们还将介绍酸度、碱度和PH值 的概念。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说课稿
《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弱电解质的电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为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奠定了基础。
同时,弱电解质的电离也是后续学习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知识的重要铺垫,在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特点,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必修 1 中已经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但对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还不够清晰。
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平衡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3、学习兴趣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3)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掌握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弱电解质的电离
弱电解质的电离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指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带相反电荷并自由移动离子的一种过程。
一、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二、弱电解质的定义:是指在水溶液中不完全或少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
例如:弱酸、弱碱、水等化合物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存在电解质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电离平衡,是弱电解质。
三、电解质的定义: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产生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
包括可溶性盐、酸和碱。
例如NaOH、NaCl、HCl、MgCl2等。
四、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以H2CO3、CH3COOH电离为例):
H2CO3⇌(H+)+HCO3-; HCO3-⇌(H+)+(CO3)2-。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弱电解质的电离》评课稿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弱电解质的电离》评课稿引言本文以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中的《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章为基础,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对这一单元进行评课,旨在探讨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1.1 教材内容概述《弱电解质的电离》是高三化学选修4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弱电解质的特点、离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离子平衡常数以及常见的弱酸、弱碱等内容。
1.2 内容分析该章节内容属于高中化学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的性质和化学平衡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该章节,学生可以加深对离解度和离子平衡常数等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应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弱电解质的特点;•掌握离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内容;•熟练掌握离子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弱酸、弱碱的性质和常见实例。
2.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离解度和离子平衡常数相关的问题;•具备使用化学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敏感性和严谨态度。
三、教学方法3.1 模块化教学法对于本章节内容的教学,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法,将知识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并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2 实验引导法在教学中,结合相关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加深他们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的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实验现象,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3 探究式学习法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相关实验现象和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及其特点,掌握计算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深层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实验设备及化学试剂、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2.提问:你最常接触到的电解质有哪些?能否简单解释为什么它们能导电?3.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预习教材P22—23,了解什么是弱电解质及其电离过程。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回答学生的预习问题,简要讲解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
2.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像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电离程度的理解。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导师用具体实验演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如用盐酸和甲酸分别与水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和导电情况的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辅导学生理解实验结果与电离程度的关系。
四、实验讨论(20分钟)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
2.对比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强调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低,电离程度与弱电解质的溶液浓度和离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五、知识梳理(15分钟)1.讲解如何通过浓度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2.设计相应练习题,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解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2.提出当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很高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开启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七、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完成课堂笔记。
2.导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复习课堂内容。
八、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教材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交上。
2.鼓励学生进行延伸学习,参阅相关参考书或网上资料,了解弱电解质的更多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增强了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的理解。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在化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其中弱电解质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生成离子的物质,与强电解质相比,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更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高中化学中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现象。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分子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分子在水中只能部分分解成离子,而大部分仍保持分子状态。
以一种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弱电解质就好比一个害羞的学生,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敢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大部分时候仍然隐藏在自己的壳中。
对于一个弱电解质来说,其电离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分子在水中解离成离子,然后是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在这两个过程中,动态平衡一直存在,导致最终溶液中同时存在有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通常用解离度(α)来表示,解离度是指单位物质中电离成离子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对于一个弱电解质来说,其解离度通常远小于1,这也正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较低的原因。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温度,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的热运动,促使分子更容易发生电离。
另一个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因素是浓度。
一般来说,当弱电解质的浓度较低时,其电离程度也会相对较低;而当浓度增加时,电离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浓度增加会增加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电离过程的进行。
此外,溶液的离子互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一些离子之间会出现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这种相互作用会影响电离过程的进行,进而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现象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只有通过对电离过程的探讨和实验观察,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现象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溶液中离子的动态平衡,在化学实验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
弱电解质的电离
强弱电解质的区分依据不是看该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也不是看其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而是看溶于水的部分是否完全电离.
问题探讨
练: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a.铜丝 b.金刚石 c.石墨 d.NaCl e.盐酸 f.蔗糖 g.CO2 h.Na2O BaSO4 j.醋酸 l.碳酸氢铵 m.氢氧化铝 n.氯气
3)难溶的盐(BaSO4等)虽然水溶液不能导电 但是在融化时能导电,也是电解质。
注意
实验3-1: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
1mol/LHCl
1mol/LCH3COOH
与镁条反应现象
溶液的pH值
备注:①Mg条使用前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问题:怎样定量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程度相对大小怎么比较?
电离平衡常数(K) 什么叫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的化学含义是什么? 怎样用电离平衡常数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是什么?
电离常数:醋酸>碳酸>硼酸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例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虽然氯气溶于水后,溶液可以导电,但氯气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只要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溶液的pH就肯定减小。 不正确。导电能力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而强弱电解质是指电离能力的 不正确。氯气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 不正确。如加水有利于醋酸电离,但pH增大。
例2: 1mol/L的盐酸、醋酸、硫酸各1L,分别加入足量的铁。 开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收集到的氢气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pH都为1的盐酸、醋酸、硫酸各1L,分别加入足量的铁。 开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收集到的氢气的物质的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课件中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K1》K2 (一般要相差105)
多元弱酸的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知识拓展】
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的另一种 参数-------
电离度α
已电离的分子数
α=
弱电解质分子总数
已知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4 A该溶液中c(H )=10 mol/L
离子方程式中 表示形式
离子符号或化学式
分子式
物质种类
强酸、强碱、多数盐、 部分碱性氧化物
弱酸、弱碱、水
练习: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
CH3COOH
CH3COO-+H+
电离程度 n(H+) C(H+)
加水 锌粒 加醋酸钠 加HCl 加NaOH 升温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常见的弱电解质: ①弱酸:HF、HClO、H2S、H2SO3、H3PO4、H2CO3 、 CH3COOH等。 ②弱碱:NH3·H2O、Fe(OH)3、Al(OH)3、Cu(OH)2等。 ③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习题1 现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铵,
③氢氧化钡,④氨水,⑤铜,⑥高氯酸,⑦ 氢硫酸,⑧硫酸氢钾,⑨磷酸,⑩硫酸。11 二氧化硫;请用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能导电的有 ④ ⑤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7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x10 D此酸的酸性比醋酸弱
已知25℃时,Ka(CH3COOH)=1.75X10-5。 (1)向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1mol/L盐酸时,Ka是否发生 变化?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周考卷十四——弱电解质的电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 A.液溴B.干冰C.蔗糖D.硫酸钡解析:A项液溴(Br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合题意。
B项干冰(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CO2是非电解质,溶于水时生成H2CO3,化学键被破坏,故B符合题意。
C项,蔗糖的水溶液不导电,不合题意。
D项,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不合题意。
答案:B2.在含有酚酞的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A.变蓝色B.变深C.变浅D.不变解析:在0.1mol·L-1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碱性溶液遇酚酞呈现红色。
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由于溶液中c(NH+4)的增大,导致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减小,则溶液的颜色变浅。
答案:C3.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溶液显电中性B.溶液中检不出CH3COOH分子存在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D.c(H+)=c(CH3COO-)答案:C4.在氢硫酸中c(H+)和c(S2-)的比值是( )A.1 B.2C.大于2 D.在1~2之间解析:弱电解质的电离是部分电离,电离程度一般很小;因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分两步电离:H2S H++HS-,HS- H++S2-且二级电离更弱。
虽然由HS-电离产生的H+与S2-浓度相同,但一级电离产生H+却没有产生S2-。
故溶液中c(H+)∶c(S2-)>2。
答案:C5.在0.10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A项,加入水,促进CH3COOH的电离;B项,加入少量NaOH固体,OH-+H+===H2O,正向移动;C项,加入少量0.1mol/L HCl溶液,c(H+)增大;D项,加入CH3COONa固体,c(CH3COO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B6.将1mol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 L溶液。
下列各项中,表征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 )A.醋酸的浓度达到1mol·L-1B.H+的浓度达到0.5mol·L-1C.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0.5mol·L-1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解析:和化学平衡一样,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它们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满足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微粒的化学计量数比。
故电离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状态的界定类似,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也是类似的,其一是可逆过程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其二是各种微粒的浓度都保持自己的定值不发生变化。
答案:D7.在相同温度下,100mL 0.1mol·L-1的醋酸与10mL 1mol·L-1的醋酸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需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后者C.所含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D.所含CH3COO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解析:在相同温度下100mL 0.1mol·L-1的醋酸和10mL1.0mol·L-1的醋酸所含CH3COOH的总物质的量相等,中和反应时所需的NaOH的物质的量也相等。
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故所含H+的物质的量越多。
故B、C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C8.(2011·课标全国卷)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a (HF)C.c F - c H +D.c H + c HF解析:本题考查电离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电离平衡常数、电离的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
在0.1mol/L HF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F H ++F -,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但c (H+)减小;选项B ,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其数值在稀释过程中不变;选项C ,加水后,平衡右移,n (F -)、n (H +)都增大,但由于水电离产生的n (H +)也增大,故C 项比值减小;选项D ,变形后得K a HF c F -,稀释过程中c (F -)逐渐减小,故其比值始终保持增大。
答案:D9.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c (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NaOH(s)B .加入盐酸C .加蒸馏水D .升高温度解析:加入NaOH(s)、蒸馏水,升高温度均能使平衡右移,但加入NaOH 、蒸馏水时c (H +)减小,升高温度时c (H +)增大。
答案:D10.在25℃时,0.1mol·L -1的HNO 2、HCOOH 、HCN 、H 2CO 3的溶液,它们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4.6×10-4、1.8×10-4、4.9×10-10、K 1=4.3×10-7和K 2=5.6×10-1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 .HNO 2B .HCOOHC .HCND .H 2CO 3解析: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可以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K (多元弱酸则比较K 1)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小,c (H +)越小,题中4.9×10-10最小,则HCN 酸性最弱,c (H +)最小。
答案:C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碳酸钙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溶液不导电,且碳酸钙在960℃时分解,不存在熔融状态导电的性质,故CaCO 3是非电解质B .SO 3溶于水后得到的水溶液导电,所以SO 3是电解质C .BaSO 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部分全部电离,所以BaSO 4是强电解质D .H 3PO 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导电,故H 3PO 4是电解质 解析: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只是外表的现象,是宏观判断的一种方法。
其导电的实质在于化合物在这种条件下电离了,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且只有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表现出“导电”这一宏观现象。
CaCO3虽难溶,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应是电解质。
答案:C、D12.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
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B.A是强电解质C.A是离子化合物D.A为弱电解质解析:“完全电离”说明是强电解质;“熔化时能电离”说明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B、C13.把下列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都不会增加的是( )A.CH3COOH溶液B.NaCl溶液C.NaOH溶液D.FeCl3溶液解析:NaCl为中性溶液,稀释后c(H+)、c(OH-)不会增加。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8分)14.下列物质中:A.KI(s) B.C2H5OH(l) C.Cl2(g) D.CH3COOH(l)E.BaSO4(s) F.NaHSO4(s) G.石墨(s) H.蔗糖(s) I.NaOH(l)(1)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 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2)能直接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溶于水,且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解答必须抓住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区别。
化合物熔融和溶于水条件下都不导电(即不电离),是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全部电离(即强酸、强碱、盐)为强电解质。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是常见的电解质。
一般情况下,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熔融或溶于水条件下,固体电解质和液态的属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都不导电。
答案:(1)B、H AEFI D (2)GI ACDFI15.将6g CH3CO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经测定溶液中含CH3COO-为1.4×10-3mol/L,此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____,温度升高K a将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c(CH3COOH)=6g60g/mol×1L=0.1mol/L 因为CH3COOH CH3COO-+H+起始(mol/L) 0.1 0 1×10-7平衡(mol/L) 0.1-1.4×10-31.4×10-31.4×10-3所以K a =c CH 3COO - ·c H +c CH 3COOH=1.4×10-3×1.4×10-30.1-1.4×10-3=1.99×10-5答案:0.1mol·L -11.99×10-5变大16.根据NH 3·H 2O 的电离方程式,结合变化量填下表:答案:(1)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2)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3)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4)正向 逆向 逆向 正向17.H 2S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向H 2S 溶液中加入CuSO 4溶液时,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动,c (H +)____________,c (S 2-)____________;(2)向H 2S 溶液中加入NaOH 固体时,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动,c (H +)____________,c (S 2-)____________;(3)若将H 2S 溶液加热至沸腾,c (H 2S)____________; (4)若要增大H 2S 溶液中c (S 2-),最好加入____________。
解析:H2S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是分两步电离的,其电离方程式应为:H2S H++HS-,HS- H++S2-对(1),当加入CuSO4时,因发生反应Cu2++S2-===CuS↓,使平衡右移,导致c(H+)增大,但c(S2-)减小;对(2),当加入NaOH时,因发生反应H++OH-===H2O,使平衡右移,导致c(H+)减小,但c(S2-)增大;对(3),当加热H2S溶液沸腾时,因H2S挥发,使c(H2S)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