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_文言文知识归纳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呢?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考点详解与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考点详解与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考点详解与总结考点一: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通过阅读古文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古文时,首先要注意语法,包括句子结构、词语用法等方面。

古文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学生熟悉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注意古文中的词语含义,有些词语在古代的用法和现代有所差异。

针对不同的古文,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古代文献或字典来了解词语的含义。

除了语法和词语用法外,还要注重理解古文的意义和作者的表达目的。

有时候,古文中会存在一些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学生需要从上下文中推测出句子的意思。

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古文的文化背景,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对古文的影响。

考点二: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清晰: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清晰和逻辑性,避免出现句子断章取义、逻辑混乱等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段落的组织,每一段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主题,段落之间要有连接词或过渡词。

2. 词汇运用:写作时要避免使用重复的词汇,要学会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进行替换,以丰富文章的表达。

同时,还要使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句法结构: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的长短和结构的多样化,避免使用过长或过短的句子,以及句式单一的问题。

可适当运用并列句、复合句、倒装句等句法结构,丰富文章的表达和节奏。

4. 修辞手法: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手法,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理解。

考点三:诗歌赏析古代诗歌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诗歌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赏析古代诗歌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诗歌背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表达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能 b. 以此夸能:能力,本领
e.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
a.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a. 势极雄豪:来势,气势
仅 b.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 势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a.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
a. 上下一白:副词,全
更 单位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 (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状语后置)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
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系的连词 夜游》
耳朵 《记承天寺
夜游》
肥沃
《观潮》
外城
指一种姓氏 《观潮》

骑马
《观潮》
举枪 指一种体育器材 《观潮》
人和物 岸,边 撑,划 火炉

文学和艺术作品 《观潮》
中所描写的人
干燥
《湖心亭看
雪》
用手或其他方式 《湖心亭看
抓起
雪》
炉子和火/炉子 《湖心亭看
中的火
雪》
可怜
《渡荆门送
别》
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 消失。 (五)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甫——父 fǔ 男子美称,多附于 虞山王毅叔远甫 《核舟记》
字之后

简——拣 jiǎn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 《核舟记》
为之
与——举 jǔ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八上期末《文言文总复习》《桃花源记》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八(上)21《桃花源记》一、通假字要——邀yāo 邀请便要还家具——俱jù详尽具答之二、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ã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â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â)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三、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听妇前致词:名词作状语,往前、上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头.22、《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三、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6、《三峡》一、通假字[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三、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27、《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四、实词解释月色入户门内念无与为乐者想遂至承天寺就怀民亦未寝睡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庭积水空明清澈透明但少闲人只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八(下)21、与朱元思书一、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二、一词多义: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三、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想要学好语文文言文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八班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供大家参考。

八班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一)一.重点字词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沿着)2.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花)( 繁多的样子)3.渔人甚异之。

( 非常)(以之为异)4.复前行,欲穷其林。

( 穷尽)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6.便舍船,从口入。

( 放下)7.初极狭,才通人。

(非常)( 仅)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整齐的样子)(类)9.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全,都)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都)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竟然)( 哪里)12.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全,详细)( 邀请)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都)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妻子和儿女)( 同乡的人)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 更不用说)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详细地说出)( 感叹惊讶)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请)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对..说)(值得)( 桃源之外)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已经)(沿着)(从前的、旧的)( 做标志)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到了)(到)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立即)(派遣)(标志)(于是,就)22.闻之,欣然规往。

( 兴奋的样子。

)(计划。

)23.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 实现)(不久)(渡口)二.翻译(句子):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打渔的人非常惊诧,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人教版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四)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消失。

(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定语后置)(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八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八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一.《三峡》1、文学常识:①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②《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阙:通:“缺”,断缺。

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或:有时奔:飞奔的马。

御:驾着。

以:认为。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极。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良:实在。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属引:接连不断。

绝:消失。

3、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4、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6、运用:(1)2003 年 6 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三峡》一、文章原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二、文学常识1.《水经注》介绍《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2.作者介绍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三、文章主旨作者沿着江水奔腾的方向,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知识点汇总1.重点实词【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阻断。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高) 、非常 (高) 。

③哀转久绝:消失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通假字】略无阙处:同“缺” ,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或者)(2) 良多趣味 (古义:甚,很今义:良好)2.书下注释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 ,空隙、缺口。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陵:水漫上山陵。

襄,冲上、漫上。

陵,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没有那么快。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八上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复习篇目:《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第一篇《三峡》一.重点字词解释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4.不见曦月..(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5.至于夏水襄陵..(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6.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7.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8.不以疾...也(不以疾:没有这么快)9.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10.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1.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12.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茂盛)(良:甚,很)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15.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17.空谷传响.(响:回声)18.哀转..久绝(哀转:声音悲凉婉转)二.通假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五.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六.重要语句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9《三峡》知识点一、1、文学常识:①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輕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②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3、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

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先总写三峡总体形势,后分写三峡四季不同景色,层次分明。

(2)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描写三峡特点,着墨不多而境界全出。

(3)语言精炼准确,清新优美。

4、重点字词:1、[略无]毫无。

略,儿乎。

2、[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亭,正当。

[夜分]半夜。

[曦(xl) J日光。

这里指太阳。

3、[嶂(Zhdng) J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4、[襄(Xidng)]漫上。

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Sfi)]逆流而上。

6、[或]有时。

[宣]传达。

7、[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8、[素]白色。

[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回]回旋。

9、[嘯:(yδn)]险峻的山峰。

10、[漱(ShC1)]冲刷。

11、清[荣]茂盛。

[峻]高而陡悄。

[良多]很多。

良,很。

12、[属(ZhO)弓|]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13、[曦]阳光或日光。

14、[旦]早晨。

[肃]寂静。

15、[哀]悲哀。

[转(zhuδn)]婉转。

16:[沾]沾湿。

三声:儿声,[三]表示概数。

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6、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隔绝)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曬多生怪柏(极)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①属引凄异(连续)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②能以径寸之木(用)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清①回清倒影清(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7、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重点字词】1.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 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 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5.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6.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7. 不以疾也:疾,快。

8. 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9.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10.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11. 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2. 清荣峻茂:清,水清。

荣,茂盛。

峻,山高。

茂,草盛。

13. 良多趣味:良,甚,很。

14. 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15.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6. 属引凄异:属,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17. 空谷传响:响,回声。

18. 哀转久绝:绝,消失。

【句子翻译】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天刚放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二)词类活用: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五) 文言句式1、判断句:(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桃花源记》1 基础知识Ø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Ø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

[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 理解探究(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

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1 迁移拓展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

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

“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由“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

(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

(自我做答)& 《爱莲说》1 基础知识2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2 文言词语u 常规词语【蕃(fán)】多。

【独】仅。

【盛】大规模。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植】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隐居的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宜】应当。

【众】多。

u 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1 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指陶渊明。

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1 迁移拓展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

(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

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

”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

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

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

(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