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16级教学大纲汇编(理论课程)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环境科学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意识和基本研究能力。

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思维和意识;3.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环境科学概述(2学时)1.1环境科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环境要素与环境系统(4学时)2.1大气环境;2.2水环境;2.3土壤环境;2.4生物环境;2.5环境系统与能量流动。

3.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6学时)3.1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3.2自然灾害与人类风险;3.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3.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3.5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4.环境监测与评价(6学时)4.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4.2环境评价的原理和指标;4.3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

5.环境保护与管理(8学时)5.1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5.2环境管理与规划;5.3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6.环境工程与技术(8学时)6.1大气污染控制技术;6.2水污染控制技术;6.3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利用;6.4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7.环境科学案例分析(6学时)7.1水环境污染案例;7.2大气环境污染案例;7.3土壤环境污染案例;7.4生态环境破坏案例。

8.实践教学(4学时)8.1环境监测实验;8.2实地考察与调研。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教学方法1.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2实验教学法:组织环境监测实验和实地考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3讨论与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1.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

2024年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代码:ENVSE2024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环境监测与分析的基本方法;3. 熟悉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实践;4. 具备环境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大纲:第一章: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交叉与综合性1.3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第二章:环境监测与分析2.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2.2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3 环境监测仪器的原理与应用2.4 环境数据分析与解读第三章:环境污染与治理3.1 大气污染与控制3.2 水污染与治理3.3 土壤污染与修复3.4 噪声污染与控制3.5 废物与固废处理与管理第四章: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4.1 环境政策与法规4.2 环境影响评价4.3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4.4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探究、课外调研等。

教材:主教材:-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环境工程学导论》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导论》- 《环境化学与污染物分析》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30%):考查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50%):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注: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选课前请务必阅读并了解最新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安排。

环境工程 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 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保护的方法以及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获得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特点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 熟悉环境工程的各个领域,包括水处理、大气控制、固体废弃物管理等;- 理解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学会使用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手段。

3.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包括以下内容:3.1 环境工程学导论- 环境工程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3.2 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水体污染与水质监测- 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监测- 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技术- 噪声污染与噪声控制3.3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 大气控制技术与空气污染治理- 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循环利用- 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系统修复3.4 环境法规与政策-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管理体系与标准3.5 实践环节- 环境监测实验- 水处理实践- 大气污染控制实践- 固体废弃物处理实践4.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综合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课程项目等综合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 期中考试: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考核;- 实践实验: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

6. 参考教材- 《环境工程导论》- 《环境化学与环境分析实验》-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与实施》-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以上内容为本门课程的初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环境污染的成因、影响、监测与治理等内容。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工程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与技术;3. 理解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措施;4. 学习环境工程案例,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5. 锻炼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环境工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概论- 环境工程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评估的原理和方法3. 环境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 噪声污染防治-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4.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环境事件案例分析- 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探讨5. 环境工程实践操作- 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课外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外作业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环境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推荐1. 《环境工程概论》,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 《环境监测与评估》,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3.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七、结课要求学生需完成所有相关课程学习内容,并通过期末考核。

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将无法顺利结课,需进行补考或重修。

八、其他事项1. 请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2. 请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3. 请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实验安全。

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课程大纲2024年修订版

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课程大纲2024年修订版

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课程大纲2024年修订版一、课程背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工程与科学正成为大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学科之一。

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课程的修订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环境领域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2.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观念;3. 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1.1 环境科学概述1.2 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价1.3 生物学基础与生态学原理1.4 土壤环境科学1.5 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1.6 大气与气候变化科学2. 环境工程基础知识2.1 环境监测与测量技术2.2 污染物处理与减排技术2.3 废物管理与资源回收技术2.4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2.5 环境法规与政策3. 实践环节3.1 环境实验与实习3.2 环境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3.3 环境保护项目实施与评估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工程与科学的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等。

2. 实验与实习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与实习中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撰写相关报告。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六、参考教材1. 《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2.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3. 《环境工程原理》4. 《环境化学与毒理学》5. 《环境监测与管理》七、课程要求1. 出勤要求: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缺勤应提前请假并补课。

2. 学习要求:学生应认真完成每次课堂作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

3. 课程评估要求:学生应按时提交实验与实习报告,并参加期末考试。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1210总学时数:68(理论51,实验17)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环境工程学》是高等工业学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讨论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其他公害的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习题、实习、实验、专题讨论,提高学生的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2、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3、环境工程学的形式与发展4、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结合《环境学基础》等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主要内容、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的关系、《环境工程学》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水与空气环境及自净化1、水质、水体自净2、大气、大气质量、大气的自净化结合《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上水的循环、大气和水的关系、生物与自然的关系、水体和大气的自净化、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指标体系、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标准等内容。

第三章水与空气污染的物理学处理方法1、颗粒的大小、粒度分布等2、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3、从流体中去除固体颗粒4、从水中去除悬浮固体污染物(SS)的方法5、各类沉淀池6、从气体中去除气溶胶污染物的方法7、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8、除尘器的组合9、平流式沉淀池专题研究10、电除尘器选型设计专题研究结合《大学物理学》等有关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固体颗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等基本概念。

掌握粉尘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在沉淀、除尘过程中作用等。

掌握沉淀池、除尘装置技术性能的指标,和能计算主要技术指标。

掌握粉尘的重力沉降、离心沉降、惯性沉降、扩散沉降等捕集基础,能计算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所受的阻力、重力沉降速度等有关内容。

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学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56(水处理部分40学时)学分:3.5考核方式:考试(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中文简介:《环境工程学》课程属环境科学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水与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噪声污染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了解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属必修课程。

根据已往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从业特点,其中从事环境工程的人中,约有2/3以上人数是从事水、噪声污染控制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处理设施的运营。

因此,我们将《环境工程学》进行细化,并将其分为《水处理》、《噪声污染控制》两大部分。

其中《水处理》》主要是侧重生活污水中有机质、氮、磷和悬浮物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处理工艺及处理设施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噪声污染控制》的教学目的是讲授声学基本理论、包括噪声强弱的物理量、噪声评价的方法、噪声测量的方法、实验基本技能和环境噪声控制基本技术,包括吸声、隔声、阻尼、减振,使学生基本掌握环境噪声测试技术和控制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讨论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噪声污染等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计算等内容,重视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能了解污水的污染特点,掌握常规污水的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及处理难点,以便进行工艺设计时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

2)使学生了解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当前常用污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和适用范围。

3)使学生掌握污水处理单元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图纸设计,了解各种污水处理单元的优缺点,以便今后设计过程中能合理选用和设计处理单元。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纲《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纲⼀、课程说明该课程⾯向⽣物科学师范专业,共16课时,1学分,为专业选修课。

⼆、课程教学⽬的本课程以⼈类⽣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和发展,以及⼈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法和⼿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以此培养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学⽣认识⼈类环境及其变化,从⽽树⽴正确的⼈⽣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基本要求1、培养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要求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环境,掌握环境变化的基本知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紧密结合实际,注意调动学⽣的积极主动性,充分提⾼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进⼀步了解和掌握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微⽣物降解技能、降解原理与典型污染物的⽣物降解机理,掌握细胞固定化与膜固定化的原理与技术,深⼊学习⽔、⼤⽓、固体废物与污染场地的⽣物处理与修复基础理论,了解环境⽣物技术的最新理论与⽅法。

4、要求学⽣结合所学⽣物学基础理论分析相关环境问题,拓展学⽣知识⾯。

通过对⼈与⾃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深⼊理解,使学⽣建⽴正确的⼈⽣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法与主要教学环节1、教学⽅法课堂讲授应充分利⽤课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法和图表、模型、课件等多种教学⼿段,启发、帮助和指导学⽣理解和思考问题,提⾼教学效果。

2、主要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要突出重点并有计划地指导学⽣⾃学和选学有关内容,通过课外⼩组调查研究的⽅法,加强学⽣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

五、课程总学时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总学时及学时分配环境科学概论总学时共16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

具体分配如下:第⼀章绪论1学时第⼆章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种类及⽣物降解性3学时第三章环境微⽣物培养技术3学时第四章有机污染物⽣物降解与转化原理2学时第五章有机污染物的⽣物降解途径2学时第六章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2学时第七章厌氧活性污泥法⽣物处理废⽔1学时第⼋章⽣物脱氮除磷技术1学时第九章微⽣物固定化技术1学时第⼗章有机固体废物微⽣物处理技术1学时第⼗⼀章污染⼤⽓的⽣物处理技术1学时第⼗⼆章污染环境的⽣物修复技术1学时第⼗三章酶制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1学时第⼗四章微⽣物絮凝剂1学时六、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内容(16学时)绪论(1学时)[⽬的要求]了解环境科学的地位及发展,掌握环境学研究的内容和组成分科[重点难点]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节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3、环境科学的内容第⼆节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1、理论环境学2、综合环境学3、部门环境学第三节环境科学的发⽣和发展1、环境科学的初期发展阶段2、环境科学向整体化发展阶段第四节环境的组成和结构1、⾃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2、⼯程环境的组成和结构3、社会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第⼆章⼤⽓环境(3学时)[⽬的要求]掌握⼤⽓环境结构和组成,理解⼤⽓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技术(如烟尘控制技术、⼆氧化硫控制技术、汽车尾⽓的催化净化)及综合防治与管理技术。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3201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其它非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以人类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人类生态系统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阐述环境科学分支学科及其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

使学生能够分析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环境概念、环境基础理论、环境问题等基础知识;2.环境基础学科、环境分支学科体系;3.环境问题产生原理及防治途径与手段。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自学与终身学习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

重点讲述课程难点,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具有不断适应环境与发展的能力。

2.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为主,课堂与课外结合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

3.适当聘请校外管理与技术人员开展环境保护讲座。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先修物理、化学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课外查阅文献,学会循序渐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综合进行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的概念及基础理论,综合分析环境问题并进行污染综合防治。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0-50%,大作业占50-100%。

(七)参考书目1.《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2.《环境科学概论》,方淑荣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周敬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4.《环境学导论》,王羽亭、井文涌、何强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9;5.《可持续发展导论》, Rogers.P.P、Jalal.K.F、郝吉明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二、中文摘要以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并深入剖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系统阐述了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结合学科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原理》理论教学大纲《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总学分:3.5分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环境工程原理》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体系,掌握以“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为代表的三类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掌握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包括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工程、污染环境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等所涉及的技术原理,以及其他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工程学基础、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掌握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系统、整体优化的环境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系统和宽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受污染大气、水、土壤环境的净化与控制技术及其原理;(2)掌握单位和量纲分析、环境工程中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质量衡算、能量衡算;(3)掌握流体流动和热量、质量传递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环境问题的分析计算方法;(4)掌握机械分离如沉降、过滤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工艺过程的计算方法;掌握传质分离如吸收、吸附、萃取、离子交换、膜分离等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工艺过程的计算方法;(5)了解反应动力学基础、反应器的基本类型、操作原理与设计的计算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高等数学》、《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1、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发展2、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3、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4、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二)基本要求1、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工程的学科体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

本大纲旨在对环境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环境工程基础知识(1)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化学基础(3)环境生物学基础(4)环境工程数学基础2.环境监测与评价(1)环境监测技术(2)环境监测方法(3)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3.环境污染控制工程(1)大气污染控制(2)水污染控制(3)土壤污染修复4.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2)环境管理理论(3)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参与实际环境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每门课程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3.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本大纲的制定,将有助于规范环境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促进环境工程领域的跨学科发展,推动环境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希望各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为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环境科学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环境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涵盖了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内容。

环境科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 掌握环境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3. 培养环境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三、课程内容1. 环境科学概论1.1 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1.2 环境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3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

2. 大气环境科学2.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2.2 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2.3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控制。

3. 水环境科学3.1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3.2 水污染的来源和影响;3.3 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技术。

4. 土壤环境科学4.1 土壤的形成和分类;4.2 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治理方法;4.3 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5. 生物环境科学5.1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5.2 生物对环境的响应和适应;5.3 生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开展环境科学实验和调查活动;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围绕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加环境调研和考察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2. 作业考核: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等;3. 期中期末考试: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的报告。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科学导论、环境保护法律、环境监测技术等;2. 实验设备: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水质分析设备等;3. 参考资料:环境科学期刊、学术论文等。

七、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环境科学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环境科学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学分:X学分4、课程总学时:X学时5、适用专业:具体专业名称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环境科学概述环境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2、地球环境系统地球环境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3、环境污染与防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水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水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方法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土壤污染的危害和修复技术4、固体废物污染与处置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5、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方法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6、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7、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措施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行动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保护对策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例讲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环境问题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实验教学:安排相关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5、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文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X%):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6级)
二0一六年月
目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和办公自动化…………………………………………………………………大学生创业基础…………………………………………………………………
***程序设计……………………………………………………………………………体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课………………………………………………………………………………
《***》教学大纲
(以下:所有标题都是小四号字,仿宋加粗,具体内容是小四号字,仿宋,首行缩进两字,
1.25倍行间距)
课程名称(中文):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
学时—学分: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先修课程:
一、课程简介(字数约100—200字)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目的:(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达到的专业能力等具体要求,指出本课程的后续应用情况,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任务:(说明该课程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学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发展方面应承载的
任务与发挥的影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要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研究、设计、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按知识点认真选取教学内容,而不应照搬某教材的章节名称,列出各教学环节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明确,“重点”写明学生仔学习时需重点掌握的内容;“难点”写明学生在学习时较难掌握的内容。


(基本要求要明确、具体,层次清楚。

每一章课程教学内容后都要有该章课程教学的基本要
求,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应用什么。


四、教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XX学时,其中理论XX学时,实验(或上机)XX学时,分配如下:
五、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说明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文字应简明扼要。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说明本课程所采用或建议采用的考核方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一页纸”考试、面试、口试、小论文、大作业、调查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实验(践)能力测试、专业技能测试等,如并用多种考核方法请列出各项分值的比例。

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核等的方法、内容、比例等均应有明确规定,应有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说明。

考核范围应该是上述所列课程内容之内进行。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作者(多个作者以逗号隔开)(著、编、主编).书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
教学参考书:
[序号]作者(多个作者以逗号隔开)(著、编、主编).书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
八、说明
(其他需特别说明的情况可在此补充)
如无,该项内容可不填写
执笔人:审核人:教学院长(主任):院长(主任):
《***实验》教学大纲(居中,三号字,黑体)
(以下:所有标题都是小四号字,仿宋加粗,具体内容是小四号字,仿宋,首行缩进两字)课程名称(中文):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
学时—学分: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先修课程:
所在实验室名称:
一、实验课程简介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三、主要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配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七、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八、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其他需特别说明的情况可在此补充)
如无,该项内容可不填写
执笔人:审核人:教学院长(主任):院长(主任):
附件4:
《***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居中,三号字,黑体)
(以下:所有标题都是小四号字,仿宋加粗,具体内容是小四号字,仿宋,首行缩进两字)实习(实训)名称(中文):实习(实训)名称(英文):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
周数:学分:
适用专业:
一、实习(实训)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实训)内容与时间安排
三、实习(实训)方式
四、实习(实训)报告要求
五、实习(实训)考核与成绩评定
六、实习(实训)纪律与注意事项
七、实习(实训)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八、说明
(其他需特别说明的情况可在此补充)
如无,该项内容可不填写
执笔人:审核人:教学院长(主任):院长(主任):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居中,三号字,黑体)
(以下:所有标题都是小四号字,仿宋加粗,具体内容是小四号字,仿宋,首行缩进两字)课程名称(中文):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
周数:学分:
适用专业: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
三、课程设计方法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五、课程设计考核与成绩评定
六、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七、说明
(其他需特别说明的情况可在此补充)
如无,该项内容可不填写
执笔人:审核人:教学院长(主任):院长(主任):
附件6:
浙江海洋学院本科教学大纲论证意见表
附件7
教学大纲汇总表
填表人:填表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