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教师备课
第10章偶发事件处理
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感觉到自 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和威信受到损 害。 因而有的教师便采取居高临下、以牙还 牙的方式对待当事人,这样只能使偶发 事件更加恶化,完全是不可取的。
[教例8]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台桌上放着一 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 “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 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 但是有谁怕你呢?” 落款是“为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 生 ”。
教例3
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刚坐 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 “哎哟”、“哎哟”的惊叫声,老 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 反钉了几个大钉子。 是立即查找肇事者 还是照常上课?
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 就开始上课。到了下午,他留下班干部讨 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 自己工作上的缺点,并召开了“板凳上的 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 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位教师不是马上要查处写字的人,反 而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 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 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 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 生布臵了《我们的班主任》一篇作文, 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 学生对老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 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 生关系。
课堂教学机智从实质上讲是指教师对课 堂上学生听课情绪的变化、突然发生的 不良行为或出乎意料的偶发事件,能迅 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使讲 课和听课在思路和感情上始终保持一致 的策略艺术。 它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艺术,是语言、 性格、情境间别开生面的巧妙的有机融 合,是教师情感与才华的结晶。
(一)要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 (二)态度诚恳,承认“粗心”,及时纠正; (三)要深思熟虑,避免一个问题造成两次失误。 (四)要不动声色,对有些失误,力求在不转移 学生的注意力的前提下及时纠正。 (五)要学会自我监听和及时从学生身上获得反 馈信息,发现失误,及时纠正,以避免小错酿成 大错,一错到底。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10.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本节课不涉及实验环节,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
-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与戏曲人物相关的图片、绘画作品等,便于学生观看和学习。
-将教室座位安排成小组形式,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
-在教室前方设置一个示范区,用于教师进行绘画示范和讲解。
-确保教室光线充足,有利于学生观察和绘画。
-戏曲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学习戏曲人物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1.请学生绘制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戏曲人物,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和动态。
答案示例:学生绘制了一幅旦角人物,通过精细的线条和色彩,展现了角色的端庄与柔美。
2.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戏曲人物的文章,介绍自己绘制的人物角色,包括其背景故事、性格特点和服饰特征。
在戏曲人物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戏曲人物的特性和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提出了创新性的想法。然而,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学生们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取得了进步。此外,我还关注了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课堂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戏曲人物的定义及其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
2.戏曲人物的分类与角色特点
《走向高考》2013高三数学(北师大版)一轮总复习 教师备课平台10 26
第十章 教师备课平台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 设九年级两个班参赛的学生人数为 x 人. 2
第十章 教师备课平台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40 人,频率为 0.40, 40 ∴ x =0.40,解得 x=100. 所以这两个班参赛的学生人数为 100 人. () 因 为 0.3×100 = 3,4 3 0. 0 0.10×100=10,0.05×100=5, 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小组的频数分别为 30,40,15,10,5, 以 年 两 班 赛 生 成 的 位 应 所九级个参学的绩中数 落在第二小组内. ×100 = 40,0.15×100 = 15 ,
[例 5]
想一一人出到亡在个日测 象下个从生死,每生都
量 高并 出 些 据 点 ,些 将 会 在 条 线 身 ,作 这 数 散 图这 点 不 落 一 直 上但 一 时 内 身 数 有 可 用 性 归 析下 ,在 段 间 的 高 据 时 以 线 回 分 , 表一母给子的长录 是位亲儿作成记:
年龄/周岁 身高/ c m 年龄/周岁 身高/ c m 8 9 0 . 10 1 2 3 4 . 3 6 9 7 . 11 1 8 4 0 . 4 1 2 0 4 . 12 1 6 4 7 . 5 1 9 0 . 13 1 2 5 4 . 6 1 6 5 . 14 1 9 6 0 . 7 1 0 2 . 15 1 5 6 7 . 8 1 5 2 8 . 16 1 0 7 3 . 9
第十章 教师备课平台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例 4]
为调某产上量督甲产质好 了查生线质监员对品量 990 件产品 510 件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备课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备课本章是统计部分的第一章,内容包括:1.利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2.利用统计图表(以直方图为重点)描述数据;3.展现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本章共安排三个小节和两个选学内容,教学(不包括选学内容)约需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仅供参考):10.1 统计调查约3课时10.2 直方图约2课时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约3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一、教科书内容与本章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本章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二)教科书内容10.1节“统计调查”,主要介绍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的常用方法.教科书以调查人们对几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为背景,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统计调查问题1回顾了全面调查;通过统计调查问题2介绍了抽样调查.教科书首先设置问题1,要求学生考察全班同学喜爱五种电视节目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统计调查,首先是收集数据,由此引出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方法;对于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才能看出数据分布的规律,这就涉及如何整理数据的问题,教科书介绍了利用频数分布表(没有给出频数分布的概念)整理数据的方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全班同学喜爱五种电视节目的情况,教科书选用了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条形图和扇形图展示了数据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分析统计图表就可以看出全班同学五种电视节目的情况.对于扇形图,学生在小学只能从扇形图中读出信息,不会画出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在本节中,教科书结合问题1介绍了如何画出扇形图,这是本学段的一个教学要求.问题1的统计调查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即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数据的来源一般有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统计调查或科学试验直接得到第一手统计数据;另一条是通过查阅资料等间接获得第二手统计数据.统计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数据的重要途径,它们常常通过访问、邮寄、电话、电脑辅助等形式来收集数据;科学试验是取得自然科学数据的主要手段;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媒体等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通过这些资料或媒体可以获得第二手数据.本章主要学习通过统计调查来收集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的方法.关于通过科学试验获得数据的方法,教科书通过一个选学栏目作了简单介绍;对于通过查阅资料等间接手段收集数据的方法,主要安排在课题学习和习题中.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抽样调查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调查方式,也是本节重点介绍的统计调查方法.教科书沿用问题1的情景,设计了问题2,介绍利用抽样调查收集数据.在问题2中,调查全校学生对五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太实际,抽样调查是一种经济、有效、省时省力的方法,这就使学生对抽样的必要性有所感受.结合着必要性的讨论,教科书给出了与抽样调查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如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等.为了使样本尽可能具有好的代表性,抽取样本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教科书介绍了一种利用学号随机抽取样本,实现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这个抽样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学生理解样本的代表性.有了样本数据,就可以整理、描述和分析样本数据,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的情况.通过问题2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个利用抽样调查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的统计过程,对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样本的代表性、单随机抽样,以及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有所了解.在问题1,2的基础上,教科书设置了问题3.问题3是比较学生所在学校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教科书没有给数据,也没有给分析和解决过程,需要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科书这么做的目的是考虑到统计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希望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统计活动这种有效方式学习统计内容.问题3中设置的三个小问题,事实上是给学生完成此问题适当的引导.其中调查方案的确定,需要根据学生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权衡,选取相对合适的调查方案.即使是调查同一所学校,也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但要能解决所提问题为前提,其实这是辩证地认识两种调查方式特点的过程,更是正确认识统计方法特点的过程.通过问题3,让学生亲自参与在实际问题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统计的思想.“捉-放-捉(capture-recapture)”是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常常被用来根据部分的情况估计整体的情况,例如估计养鱼池中鱼的个数,森林中某种动物的个数等,这个方法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教科书在选学栏目“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中,模拟这种方法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学生动手活动体验这种方法,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并了解试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10.2节“直方图”,重点讨论利用直方图来描述数据.对于直方图,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没有接触,这是本学段学习的一种新统计图.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入手:从63名学生中选出40名参加广播体操比赛.选择参赛队员的一个要求是队员的身高应尽可能整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选出符合这个要求的队员,教科书介绍了利用频数分布确定人选的方法.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是将数据分组,根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范围.参照极差,可以确定组距,进而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频数分布表给出了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身高分布在哪个范围,由此可以确定参赛选手的身高.对于取值比较少的数据(如前一节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可以用条形图描述频数分布,而对于取值比较多的数据(如身高),分组后可以用直方图来描述频数分布.教科书利用问题4介绍了根据频数分布表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教科书结合一个实际问题介绍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使得对于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10.3节“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和方法从事统计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过程.教科书选择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时代气息的问题——水资源问题为主题编写课题学习,这不仅有利于统计知识的深入学习,而且具有“节能减污,保护环境”的教育价值.这个课题学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从中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回答问题.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统计调查知识,完成一个以“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为题的统计调查活动,并结合第一部分的内容撰写一份报告.课题学习的设计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对数据进行合适处理,可以挖掘其中蕴涵的信息,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在经历这个统计调查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感受统计的思想,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的习惯.(三)本章学习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收集数据的方式,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2.通过实例,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了解简单随机抽样.通过简单随机抽样,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3.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意义,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5.能画扇形图和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的情形),并能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6.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即现象的变化趋势.7.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三、对教学的几个建议1.注意统计思想的渗透与体现2.在统计过程中学习统计,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3.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4.准确把握教学要求5.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
内科护理学教案-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内科护理学英文名称INTERNAL NURSING课程说明《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包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病人的护理。
其中理论108学时,实践54学时。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防护和治疗、护理病人、健康促进的科学。
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的护理学基础由于他们有着密切联系。
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心,使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履行护理人员“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重要职责。
本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将护理程序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内科临床护理技能,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
每位老师都有一份本教案的电子版,要求教师在使用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本教案的基础上丰富具体内容;备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如内科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及临床学科知识,做到教学中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以培养护理人员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护理学专业五年制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内科学》第六版五年制叶任高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六版七年制王吉耀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 陈灏珠人民卫生出版社《哈里森内科学手册》(第16版) Dennis L. Kasper 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人体生理学彩色图谱》 John T. Hansen Bruce M. Koeppen 原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消化系统疾病彩色图谱》 MartinH.Floch 人民卫生出版社《奈特心脏病学彩色图谱》 Marschall S.Runge E.Magnus Ohman 人民卫生出版社《Netter's Illustrated Human Pathology 》 L. Maximilian Buja Gerhard R. F. Krueger 原著 Frank H. Netter 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章节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授课对象200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授课时数1学时授课时间09-10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地点4阶梯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常见神经系统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第10章 教育行动研究(新)
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 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教师对某个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的直接 记录。 206页,《高高举起你的左手》。 第二类叙事是教师对某个教育事件的“反思”。 第三类是“自传”叙事。 自传实质是从个人生活史、从“个人生命经历” 中透视整个世界,他思考的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而且是一种比较真实的、个别化的、具体的个 人与世界的关系。 自传也因此而充满生命的体验和生命的感动, 容易牵动人心。分享《我的教育自传》,页214
2、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研究的主体:教与学的主体——教 师、学生 研究的对象:教与学的动态过程 研究的目的:教与学的质量提高 研究的效果检验:教与学的观念和 行为改进
总结评估
分析问题
实施对策
确认问题
寻找对策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行动研究案例
(牙买加)
问题:男生在学校学习不成功,很多男生辍学。
第10章
教育行动研究与校本教研
一、行动研究的概述
1.行动研究的源起
“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20世纪30、40 年代的美国。这个词语有两个来源:
一是在1933-1945年间,约翰· 科利尔(John Collier)等人在研究如何改善印地安人与非印 地安人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他们认为,研究的结 果应该为实践者服务,研究者应该鼓励实践者参 与研究,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
英国学者埃里奥特(J.Elliot)等人的努力,
行动研究再度崛起,(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并有了很大发展,其内涵也更加充实了。进入
90年代,行动研究的主张和方法更加日益受到
人们的重视。
2.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1)第一代 (20世纪50年代前期)
第10章 第1节 随机抽样-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数学精品备课(新高考人教A版2019)
[巩固演练] 1.下列抽样试验中,适合用抽签法的有( B ) A.从某厂生产的 5000 件产品中抽取 600 件进行质量检验 B.从某厂生产的两箱(每箱 18 件)产品中抽取 6 件进行质 量检验 C.从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每箱 18 件)产品中抽取 6 件 进行质量检验 D.从某厂生产的 5000 件产品中抽取 10 件进行质量检验
解析 (2)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人数为 3 500+2 000+4 500=10 000, 则样本容量为 10 000×2%=200, 其中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为 2 000×2%×50%=20.
课时三省
课堂回眸
思维升华
误区防范
1.抽样方法 有哪几种?
1.两种抽样方法的共同点都是等概 率抽样,体现了这两种抽样方法的
►规律方法 应用简单随机抽样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一个抽样试验能否用抽签法,关键看两点:一是抽 签是否方便;二是号签是否易搅匀.一般地,当总体容量和 样本容量都较小时可用抽签法.
(2)应用随机数表法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确定以表中的 哪个数(哪行哪列)为起点,以哪个方向为读数的方向;二是 读数时注意结合编号特点进行读取,若编号为两位数字,则 两位两位地读取,若编号为三位数字,则三位三位地读取.
(2)福利彩票“双色球”中红球的号码可以从 01,02, 03,…,32,33 这 33 个两位号码中选取,小明利用如下所 示的随机数表选取红色球的 6 个号码,选取方法是从第 1 行 第 9 列的数字开始,从左到右依次读取数据,则第四个被选 中的红色球号码为( C )
81 47 23 68 63 93 17 90 12 69 86 81 62 93 50 60 91 33 75
[自主解答] 因为高一年级抽取学生的比例为 1224000=15,所以k+5k+3=15,解得 k=2, 故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 1 200×2+35+3=360.
备课笔记10
课题10 Hibernate映射机制教学目的:掌握Hibernate映射机制教学内容:—基于Hibernate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教学重点:Hibernate配置文件Hibernamte组件映射配置Hibernamte持久类中集合类型数据映射配置Hibernamte关联关系配置HQL教学难点:Hibernamte关联关系配置HQL使用案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对应章节:第10章, 第11章,授课内容:1.1Hibernate配置文件Default-access: property |field 默认按property访问—对象属性状态操作方式设置Package :指定本持久化配置文件中的class的包名Default-lazy:指定本持久化配置文件是否采用延迟加载Default-cascade:指定本持久化配置文件上中的class级联说明:如何为eclipse 的hibernate 配置文件(*.hbm.xml)加上自动提示功能:Step1:先查找到.dtd文件的位置Step2:如下图操作1.2Hibernamte组件映射配置1)普通组件映射Hibernate.cfg.xmlUsers.hbm.xmlHibernateTest.java2)动态组件的映射Users.javaUsers.hbm.xmlHibernateTest.java组合与关联的区别:是否有定义持久化配置文件1.3Hibernamte持久类中集合类型数据映射配置1)特征分析Array数组ListMapset2)代码Users.javaUsers.hbm.xmlHibernateTest.java1.4Hibernamte持久类中关联关系映射配置1)一对一关系映射HibernateOne2OneA.Address.java注意:提供Get/Set方法提供不带id,及关联对象的构造方法ers.javaers.hbm.xmlD.Address.hbm.xmlE.HibernateTest.java2)一对多关系映射-Seters.javaers.hbm.xmlC.Address.hbm.xmlD.HibernateTest.java3)一对多关系映射-Listers.javaers.hbm.xmlC.HibernateTest.javaers.javaB.Address.javaers.hbm.xmlD.Address.hbm.xmlE.HibernateTest.java1.5HQLHQL是一种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写查询语句结构HQL中只能有属性和类参照原有的sql,列名改成属性名,表名改成类名HibernateTest.java。
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3.已知,直线 a 与直线 b 是两条相交直线, 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画图试试看.
a
b 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4. 画出以下图形的对称轴.
课后作业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3. 画轴对称图形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拱桥
埃菲尔铁塔
思考
你能不能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一条线,再把这个图 形沿你所画的线对折,使左右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 两旁的部分能够_完__全__重__合__,那么这个图形 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
找出图中各图形的对称轴. 是否有些图形 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呢?
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 连结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该 图形的对称轴.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B.轴对称图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C.成轴对称的两条线段必在对称轴一侧 D.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垂直平分
2.下面的一些虚线,哪些是图形对称轴, 哪些不是图形的对称轴?
判断一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方法: (1)沿某条直线对折; (2)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轴对称
观察下面两组图形.
想一想 当把这两个天使沿着一条 直线折叠后,会发现什么样的现象?
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这两个 五边形会有什么现象?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 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 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 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教育学第10章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环节
精选课件
33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 各方面都按照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统一 步调,前后连贯地去影响学生,以提高德育工作 的整体效果。
精选课件
34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认真实施《中学德育大纲》 ❖ 2.学校的教育要具有统一性和系统性 ❖ 3.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要
一致和连贯
精选课件
35
第五节 德育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所选用的渠
道。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
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另一类是使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具体讲,有五大方面。
一、教学
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外、校外活动
精选课件
10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 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 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 认识、体验和实践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 活动。
精选课件
11
❖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统 一体。就其内容来说,它包括政治立场、思 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
❖ 考试的方式有口试、笔试和实践考试等
精选课件
8
本章思考题: 1、 你认为教师应该如何备好课? 2、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精选课件
9
第十一章 德育(上)
教学目的: 理解德育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任务,掌握德育过程 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备课的基本任务
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
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2、了解学生
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
4、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5、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6、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
7、写出课时计划。
王玉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笔记和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解答(第10章 语文说课与评课)
圣才电子书
①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授课是一种课堂行为。
2.说课的特点
(1)简约高效
说课要求环节简要而不失完备,内容简练而不失完整,表述简明而不失连贯。一般单纯的说
课时间为 15~30 分钟左右,短时高效,但内容要素并不缺少。
(2)机动灵活
①说课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苛刻,不大受时间、地点、教学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可随时随地
进行。
②同时也不大受教学对象和参加人数的制约,只要两个人以上即可进行。
(3)应用广泛
①职前教育
师范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②职中教研
检查教师备课、教研活动、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③职后培训
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竞聘上岗考核。
(1)说课说课与授课最大的不同是说明“为什么这样教”,教学实践要有相关理论做支撑。
这是说课的生命线。
(2)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以及能够体现各级各类学校的
(二)说课的特点
说课是授课的基础和保证,说课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授课的质量。
1.说课与授课的比较
(1)相同点
2 / 2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两者所面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题是一致的,两者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的要求也 基本相同。 ②从教师说课的表现可以预见教师授课的状态及个性特征,说课与授课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 促进。 (2)不同点 ①目的不同 a.说课的目的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设想,是对教学课题进行教学设计的 思想分析与概括,原则上只是对教案的设计思路做出阐述与分析,不涉及实际的课堂教学。 b.授课的目的则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的思想,是对教学设计的实际呈 现与实施过程,它要在真实的课堂上,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进而培养其能力,使 学生学会和会学。 ②内容不同 a.说课的内容是要使听者听懂自己想要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是“虚” 的。 b.授课的内容则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实际施教,是“实”的。 ③对象不同 a.说课的对象是语文同行、专家或领导、评委。 b.授课的对象是学生。 ④方式不同 a.说课是对教学方案的“模拟”解说,以教师自己解说为主的单向活动。 b.授课则是对教学方案的付诸实施,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活动的过程。 ⑤时间不同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一、第1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程的相关概念,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课程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及教学方法。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程的概念、目标、内容。
难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目标。
1.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课程的重要性。
1.5.2 新课导入:介绍课程的概念、意义、目标、内容及教学方法。
1.5.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课程的应用。
1.5.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目标。
二、第2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演练法。
2.2 教学策略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分组合作、成果展示。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2.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素材、PPT。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2.5.2 新课导入:介绍常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其特点与应用场景。
2.5.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优秀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实际应用。
2.5.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与策略。
2.5.5 实践演练:让学生模拟教学,运用所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三、第3章:学生学习方法指导3.1 学习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思学习。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学习方法的特点与适用场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学习方法。
3.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学习方法的素材、PPT。
3.4 教学过程3.4.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3.4.2 新课导入:介绍各种学习方法的概念、特点与应用。
3.4.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优秀学习方法的的实际应用。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电势能和电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5学生可以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在学习电势能和电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学生需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以下题型:
1.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电势能和电势的公式,计算给定电荷在特定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例如: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电势能和电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静电场中的能量1电势能和电势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3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题目:一个正电荷q=5×10^-6 C,置于电势差为V=100 V的电场中,求该电荷的电势能和电势。
答案:电势能U=qV=5×10^-6 C × 100 V = 5×10^-4 J;电势φ=V/q=100 V / 5×10^-6 C = 2×10^4 V。
2.作图题:要求学生根据电势能和电势的定义,绘制给定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分布图。例如: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手段,探究电势能和电势之间的关系。
2.逻辑推理能力: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理解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知识迁移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和规律,迁移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答案:电子的电荷量q=-1.6×10^-19 C,电势能U=qV=-1.6×10^-19 C × 500 V = -8×10^-17 J;由于电子从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电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为8×10^-17 J。
备课组活动计划
(5月20日)
七年级办公室
1.集体备课:本周教学内容及注意要点
2.集体备课: 第9章教学重点及注意之处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三
(3月11日)
七年级办公室
1.集体备课:本周教学内容及注意要点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十四
(5月27日)
七年级办公室
1.集体备课:第10章学重点及注意之处
2.研讨:目前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四
(3月18日)
七年级办公室
1.组内公开课:讲课人: 蓝卓元
2. 集体备课:第6章教学重点及注意之处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十五
(6月3日)
七年级办公室
集体备课:本周教学内容及注意要点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月25日)
七年级办公室
1.集体备课:本周教学内容及注意之处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十六
(6月10日)
惠阳区平潭中学
备课组活动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负责人:张伟敏
周次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中心发言人
周次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中心发言人
二
(3月4日)
七年级办公室
1.集体备课:第5章教学重点及注意之处
2.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及各单元测验命题人
3.上学期期末抽考试卷反馈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2.集体备课:第8章教学重点及注意之处
张伟敏
各任课教师
备课组内公开课以当天课表为准,妥善安排。
4.若教研组活动与学校活动冲突,以学校活动为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unit1-unit10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unit1-unit10集体备课教案Unit 1 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本单元主要内容为语言与文字的关系、写信和表达感受等。
第一课《语言与文字》教学目标:- 了解语言与文字的关系及其作用;- 研究并掌握本课的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写信表达感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研究核心词汇的拼写和用法;- 运用所学知识写信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 教材及教辅资料;- 黑板、彩笔等辅助教具。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让学生观察一幅画面,讨论画面中人物可能说的话。
2. 导入新知:通过示意图解释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两者的作用。
3. 研究课文:带领学生齐读课文,理解其中的重点内容。
4. 讨论研究: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语言和文字的作用,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5. 练巩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受。
6. 总结复:回顾课堂重点内容,并为下一课做铺垫。
第二课《写意》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扇画的特点和起源;- 研究扇子的部件名称;- 培养学生欣赏和绘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扇画的特点和起源;- 研究扇子的部件名称;- 欣赏和绘画中国扇画。
教学准备:- 扇子样本;- 彩色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学生观察一幅扇子绘画并描述其中的内容和特点。
2. 导入新知:向学生介绍中国扇画的起源和特点。
3. 研究课文:带领学生齐读课文,理解其中的关键内容。
4. 研究扇子部件:使用扇子样本,教授扇子的部件名称。
5. 绘画实践:学生使用彩色纸和彩笔,尝试绘制自己的扇子画。
6. 欣赏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直到编写完所有单元的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教师备课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中庸〉节选》教案教师备课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中庸〉节选》教案教师备课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1、最高的道德标准【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注释】①鲜:少,不多。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读解】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
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拟容易做到了。
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拟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标准而加以提倡呢?2、谁能食而知其味【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4章)【注释】(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
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 【读解】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
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
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到达“中和”的恰到好处。
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3、隐恶扬善,执两用中【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第10章 教学行政
❖ 从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来看,主要是由省级教育 行政
机关根据教育部颁布方针、政策制定教学评估指导意 见和
指标体系,市、县、区制定具体的教学评估制度和实 施方
思考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五
什么是教学 内容行政? 什么是教务 行政?
结合实际, 谈谈你对我 国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的认 识。
第10章 教学行政
2021年8月21日星期六
第一节 教育内容行政
教学内容行政:
是教育行政机关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 教科书的领导和管理,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计 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订,以及教科书的编写 与审定。
一、教学计划的管理
❖ 不同国家教学计划制定权力的分配是不同的。 在我国,制定与修订教学计划的权力具有集权
一、招生
❖ 在我国,主要是由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制
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计划与招生规模,并对招生 过程和招生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专业设置
❖ 对各级各类学校专业设置的管理同样是教务行
政基本内容之一。
❖ 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机关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
整有不同的管理权限。
三、班级编制
❖ 从对班级编制的管理来看,主要涉及班级规模和
(一)教科书管理制度国际比较 (二)我国教科书管理制度
❖ 教科书开发
强调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 与
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 教
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 教材的编写与审定的管理
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 省
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历史教师的备课第一节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一、备课的重要意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学情况是极为复杂的,同时又是千变万化的。
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史学理论、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学生年龄、知识水平、班级特点又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由此可见,要上好课必须有所准备,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都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熟悉教材内容,课堂上讲课就结结巴巴。
有些教师在备课中忽略了某些细节问题,也会造成“一着不慎,全局皆失”。
如有个教师将“吐蕃”的“蕃”念成“番”,被学生发现,心里一慌,打乱了思路,从而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
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备课马虎草率,上课肯定要出漏洞,就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是如此。
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备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教师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研究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一系列备课活动,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中国历史》第一篇课文《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中有这样一段话:“北京人的模样与现代人不完全一样。
他们的头部,还残留着某些猿类的特征。
他们的双手和上肢进化最快,这是他们用手劳动的结果。
由于用手劳动,下肢担负行走的任务,也得到了发展。
直立行走和用手劳动,引起和促进了头脑的变化。
”教师要真正弄清里面所包含的科学知识,不仅要查阅有关北京人考古方面的研究文献,弄懂北京人与类人猿、现代人的联系和差别,还要进一步学习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史的作用》一文,明确直立行走、手的解放、工具的制作、劳动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领会劳动的决定作用。
如果教师进一步了解达尔文学说中的“生长相关律”就会明白为什么直立行走一定引起头脑的变化。
除此之外,在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等一系列活动中,教师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只有通过备课途径才能获得。
二、备课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充分全面地备课。
教师备课不光要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注意教具的制作、演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安排布置等一系列问题。
只有在课前全面周密计划每个教学环节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要有计划性。
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但它不可能在一堂课内就完成,而要贯穿于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过程。
因此要求我们夜备课时必须加强计划性、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体系中去考虑,对学期、单元和每节课的不同目标和要求有计划的统筹安排,做到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第三,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依样画葫芦地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了解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备课的方式备课的方式主要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
个人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基础。
各课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精神生产,不能象物质生产一样搞流水作业。
所以,备课工作首先应个人钻研,独立思考。
否则集体备课就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
强调个人备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闭门造车,不接触学生实际,更不接触社会实际,对现实与历史的有机联系和生活中的历史遗存一无了解,这样的个人备课效果不好,另一种是不善于与同行磋商,有了问题,自己一时解决不了,又不及时请教别人,就容易出错误。
如有个教师讲印度土兵起义时,一本正经地叫学生把“土”改成“士”,说是印错了,这就闹出笑话来。
若课前自己把握不准,与同行商量一下,便可避免这类差错。
集体备课一般是指教研组展开的一种集体活动。
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学习。
凡学期备课、观摩研究课等,应全组同志一起参加讨论。
平时的备课。
可以新老教师结合,或同年级教师结合。
有的学校规模小,历史教师少,也可以搞校际备课组。
集体各课主要是讨论研究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进度,交流学生情况及教学经验等。
集体备课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再进行个人备课,吸收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学期教学工作的准备和课前教学工作的准备,也就是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
第二节学期备课每个学期开始之前,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开学前的全面准备。
这种准备要求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是一种全面性的教学准备工作。
它的主要内容有:学习大纲,熟悉和掌握教科书;了解所教学生情况;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习大纲、熟悉和掌握教科书教学大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在开学前,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历史教学的整体要求和教学目的,在掌握教学大钢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各个章节的具体任务和目的,搞清一个“为什么教”的问题,其次,是明确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的基本线索、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等,搞清一个“教什么”的问题。
学习大钢还要和熟悉、掌握教科书内容结合起来。
首先,要了解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线索,熟悉教科书内容的完整体系,对教科书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和通盘的考虑。
其次,要理解教科书中对各个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具体阐述和评论,认真研究、领会其编写意图。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历史科学的新发展、新信息,以及相关学科、乡土史教材与教科书内容的联系。
这对教师掌握教科书内容大有补益。
二、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有些历史教师认为,了解学生情况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
任课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同时要教好几个班的学生,学生人数多,有时连名字都记不住,更谈不上了解。
其实,就了解的方式而言,可以是总体了解,也可以个别了解;可以是全面了解,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进行了解。
对历史教师来说,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了解他们已有的历史基础知识情况,并研究一下他们实际掌握的历史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看看他们是否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具体思想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必要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小学历史属启蒙教育,学习方法的培养主要在中学教学中完成。
比如,学生是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会不会分析历史事件,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会不会用历史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等等。
至于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不少中学生长期受历史小说、电影的影响,有摄取情节、忽视系统、不求内在联系的不良习惯。
克服这些不良习惯,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了解学生是件细致复杂的工作,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三、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师要制订的教学计划通常有四种:教研组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此外,做班主任的还要订一个教育工作计划。
其中,单元计划因历史教科书的单元课题长短、课时多少不一,有的一个单元课题便是一节课,有的则有五六节之多,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等大多是统一考虑的,所以多数教师便将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合而为一。
因此,一般来说,历史教师主要制订两种计划,即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保对计划。
这里先就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有关问题作一叙述。
第一,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性明确整个学期教学工作的范围、任务,并作出通盘考虑安排,是每个教师在开学前就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之一.历史教材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内在的逻辑联系密切。
一节课一节课地准备,缺少系统性,难免顾此失彼。
若有一个科学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作指导,便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的,统览全局。
在教学进程中,每周翻阅、检查一次自己的工作计划,什么已经做到,什么还做得不够,什么将要去做,这样心中有数,可以使课时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史实,但里面却蕴含着若干相同的史学理论。
因此如何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有的地区、有的教师借鉴苏联等国家的经验,按年级、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训练,并纳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大大促进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特别是上海市的历史教学法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编制了一本《中学历史教学目标》,按史实知识、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三部分落实到每篇课文,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编的,书后附有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主体要求表。
这对我们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极有参考价值。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由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表两部分组成。
说明部分包括教材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的原则说明,课外活动的打算,教学总时数的分配,复习、考试、考查的安排等。
明确教学目的,应该按历史教学三项任务分别说明,要有切实的措施和步骤,切忌空洞无物。
教学是绣花一般的艺术,既需要精心设计的整体艺术,又需要一针一线描绘的踏实作风。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一个轮廓,从总体上把握着教学的内容,而局部的描绘加工,则需课时计划来补充。
在分析学生情况时,对新老教师、新老班级的要求是不同的。
因新而“生”,就要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尽可能了解得详尽些。
比如通过班主任的档案,了解学生各科学业成绩、品德情况,开学后还可以用书面的或座谈的形式了解他们现有知识情况,对班上的典型学生通过个别交谈,了解他们的个性、爱好、家庭情况等。
对原任课班级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综合分析上学期积累的有关学生情况的资料,分析期末考试情况,学生假期学习情况等。
教学进度表的内涵和形式,大致有详简两种,原则上是与说明部分相配套的。
如果说明部分较简略,教学进度表则可详尽些;如果说明部分较详细,教学进度表就可简单些。
但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表的作用不同,前者属工作方针,后者属工作的大体轮廓,不能互相替代。
目前常用的教学进度简表如下:说明,1、课题,包括课文目录、复习.考试、讲评、专题讲座等。
2、日期,有的习惯用周次,但使用不便,因为同一课题有时跨两周。
3、教学内容,主要填写教学要点。
4、备注,主要用来说明教研组涉及任课教师的观摩棵,以及其他原因,如节假日、校运会、农忙假等不排课的特殊情况和组织集体参观等有关事宜。
制作教学进度简表比较省事,用来检查和了解各个教师完成进度情况也比较明了,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太强。
比较详细的教学进度表如下:XX年度学期历史教学进度表说明:1、培养要求,是指每一阶段所进行的能力训练、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2、乡土史教材,是指由省市统编的和教师收集的乡土史教学内容,不包括利用整堂课讲述的专题.3、旧知,是指学生过去学过的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