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内核移植)修改版85页PPT
Linux 内核实验.ppt
2.4 编译配置
选择相应的配置时,有三种选择,它们分别 代表的含义如下:
Y--将该功能编译进内核
--不将该功能编译进内核
M--将该功能编译成可以在需要时动态插入 到内核中的模块
2.4 .1 编译配置-代码成熟等级
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代码成熟等级
此处只有一项: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如果要试验现在仍处于实验阶段的功能,比 如khttpd、IPv6等,就必须把该项选择为Y了;否则可以把 它选择为N。 在Linux的世界里,每天都有许多人为它发展 支持的driver和加强它的核心。但是有些driver还没进入稳 定的阶段。但其作者很欢迎其他人去测试这些driver并提出 一些bugs。这个问题是说,有一些drive还在做测试中,问 您是否要选择这些drive或支持的程序码。如果键入Y,往后 将会出现一些还在测试中的东西给您做选择。(像Java的 程序码和PCI bridge),台则就键入N。
#Sysctl support------除非你的内存少的可怜,否则 你应该启动这个功能,启用该选项后内核会大8K, 但能让你直接改变内核的参数而不必重新开机。
2.4.4 编译配置-基本配置
#Kernel support for A.OUT binaries ------a.out的 执行文件是比较古老的可执行码,用在比较早期的 UNIX系统上。Linux最初也是使用这种码来执行程 序,一直到ELF格式的可执行码出来后,有愈来俞 多的程序码随着ELF格式的优点而变成了ELF的可 执码。将来势必完全取代a.out格式的可执行码。
2.4.4 编译配置-基本配置
Linux的移植_实验2_Linux内核的编译实验
实验2 Linux内核编译实验【实验目的】掌握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实验步骤】第一步:减压内核文件减压到/work目录下本实验用的的源代码放在kernel目录下,文件名为270-s-2.6.9_lcd5.6.tar.gz,将其复制到共享目录下,然后在linux的终端执行tar –zxvf 270-s-2.6.9_lcd5.6.tar.gz –C /work/ 命令将其减压到/work目录下。
【图2-1】第二步:配置内核1、切换到/work/ Linux内核目录中,编辑Makefile文件,对交叉编译工具进行配置。
【图2-2】2、找到ARCH 及CROSS_COMPILE项,并按照以下进行修改,并保存退出。
ARCH ?= armCROSS_COMPILE ?= /opt/xscalev1/bin/arm-linux-其中ARCH项为指定处理器的架构,CROSS_COMPILE项为指定我们编译需要用的交叉编译工具(该项也可以使用相对路径)【图2-3】3、执行make xsbase270edr_defconfig ,将xsbase270edr_defconfig配置文件复制到当前目录下,名称为.config【图2-4】4、执行make menuconfig 命令,进入内核配置的图形配置界面【图2-4】5、在弹出的内核配置对话框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对内核进行配置(裁剪)在本次试验中,我们直接调用是配置好的文件,直接选择Exit即可。
【图2-5】第三步:对内核进行交叉编译1、直接执行make命令对内核进行交叉编译,大概会花10多分钟时间(不同计算机配置时间会有所不同)【图2-6】2、编译完成会在arch/arm/boot/下生成zImage文件,该文件即为我们需要的内核文件。
从编译的提示信息也可看出。
【图2-7】第四步:将生成的zImage文件复制到/tftpboot目录下【图2-8】第五步:将内核文件下载到目标平台进行测试,请按照前面的内核下载实验文档进行下载测试。
Linux内核的移植PPT课件
• Libc Version:uClibc
• Customize kernel setting:y
• Customize vendor/user setting:y
• ③ 保存设置
• ④退出
第8页/共12页
• ⑶ make dep • ⑷ make lib_only • ⑸ make user_only • ⑹ make romfs • ⑺ make linux • ⑻ make image • (9) make linux • (10) make image • (11) make
第7页/共12页
移植步骤
• 11. 编译内核 • ⑴[root@localhost opt]#make distclean • ⑵[root@localhost opt]#make menuconfig • ①选择CPU • Vendor:Samsung • Product:44B0 • ② 选择内核
(该补丁的作用是针对s3c44b0x对系统进行配置)
➢ uClinux-dist是一个综合包,里面不仅包含Linux内核(包含和版本的内核), 还包括了厂商、文件系统等文件,这样我们在移植内核的时候,就不用再另外 移植文件系统。
第3页/共12页
移植步骤
• 1. 解压uClinux-dist源码包 命令: 解压后在当前目录下生成uClinux-dist目录,选择内核版本。
地址空间:0x02000000-0x03000000
第2页/共12页
移 植 到 博 创 U P - N E TA R M 3 0 0 0 开 发 板 的 步 骤
• 需要准备的软件包: 系 统 包 : u C l i n u x - d i s t- 2 0 0 4 0 4 0 8 . t a r. g z 补丁包:uClinux-20040408-ARMSYS.patch
uCOS-II移植实验
17
五
基础知识
OS_CPU.S的移植 -OSStartHighRd
OSStartHighRd()函数是在OSStart()多任务启动之后,从最高优先 级任务的TCB控制块中获得该任务的堆栈指针sp,通过sp依次将cpu现 场恢复,这时系统就将控制权交给用户创建的该任务进程,直到该任 务被阻塞或者被其他更高优先级的任务抢占cpu.该函数仅仅在多任务 启动时被执行一次,用来启动第一个,也就是最高优先级的任务执行.
void OSIntCtxSw(void) { need_to_swap_context = 1; }
12
五
基础知识
OS_CPU.S的移植 -时钟节拍中断服务函数
时钟节拍是特定的周期性中断.这个中断可以看作是系统 心脏的脉动. 时钟的节拍式中断使得内核可以将任务延时若干个整数时 钟节拍,及当任务等待事件发生时,提供等待超时的依据. 时钟节拍率越快,系统的额外开销就越大.中断之间的时 间间隔取决于不同的应用,本系统使用S3C44B0的timer 0 作为时钟节拍源,产生间隔10mS的时钟节拍. OSTickISR()就是时钟节拍中断服务函数,也就是S3C44B0 的timer 0的中断处理函数.
jx44b0实验系统教案ucosii移植实验jx44b0实验系统教案ucosii移植实验武汉创维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69提纲11113333222244445555基础知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预备知识实验设备6666实验过程7777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了解ucosii内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掌握将ucosii内核移植到arm处理器上的基本方法掌握ucosii下基本多任务应用程序的编写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学习ucosii再arm处理器上的移植过程编写简单的多任务应用程序同时实现跑马灯和数码管显示的功能预备知识预备知识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构架以及具体的ucosii的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移植方法实验设备实验设备jx44b0教学实验箱adt1000仿真器和adtide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连接线基础知识ucosii概述ucosii在特定处理器上的移植工作绝大部分集中在多任务切换的实现上因为这部分代码主要是用来保存和恢复处理器现场许多操作如读写寄存器操作不能用c语言只能使用特定的处理器的汇编语言来完成
操作系统实验二_内核修改
实验二内核修改姓名:谌浩旗学号: 71109424 完成日期: 2011/3/27【实验类容】分析Linux内核源代码,了解系统调用内部数据结构以及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编写一个新系统调用的响应函数,函数的名称和功能由实验者自行定义,把新的系统调用函数嵌入到Linux内核中。
编写应用程序以测试新的系统调用并输出测试结果【实验类容】通过实验,基本具备对操作系统内核的分析与扩展能力;深入了解Linux操作系统中系统调用的实现机制和执行过程;掌握内核调试基本技术,为基于Linux的内核级系统开发奠定基础【设计思路和流程图】1.设计思路获得新内核->修改内核函数->安装新内核->运行新内核1.1 获得新的内核更新源sudo apt-get update下载sudo apt-get linux-source 此时会自动下载到/usr/src内1.2 解压内核解压:cd /usr/src //进入/usr/srcsudo tar xvf linux-2.6.37.2.tar.ba2 //解压两个方法解压后的文件夹为/usr/src/linux-2.6.37.21.3 修改/usr/src/linux-2.6.37.2/kernel/sys.c文件cd /usr/src //进入/usr/srcsudo gedit kernel/sys.c //打开文件然后在文件的末尾添加函数:asmlinkage int sys_chqcall(int number){printk("Come on baby.");return number;}1.4 在/usr/src/linux2.6.37.2/arch/x86/kernel/syscall_table_32.S中添加:.long sys_chqcallsudo gedit arch/x86/kernel/ syscall_table_32.S //打开文件.然后添加1.5在usr/src/linux2.6.37.2/arch/x86/include /asm.unistd_32.h中添加:#define__NR_ chqcall 序号(就是在1.4中添加时对应的序号,在这个内核中为341),即添加系统调用的入口参数。
内核实验2、Linux2.6内核移植实验
一、 实验目的
移植 Linux2.6 内核到开发板,其它硬件资源驱动可以暂时不考虑 Samsung S3C2440A
Nand flash
Samsung K9D1208V0M 64M
RAM
64M
软件资源
cross toolchain 3.4.1
bootloader
<*>Support for AMD/Fujitsu flash chip <*>Support for ROM chip in bus mapping NAND Flash Device Drivers--->
................................ <*>NAND Device Support <*>NAND Flash support foe S3C2410/S3C2440 Soc Character devices---> ............................. [*]Non-standard serial port support [*]S3C2410 RTC Driver File systems---> <>Second extended fs support #去除 ext2 支持 Pseudo filesystems---> [*]Virtual memory file system support(former shm fs) [*]/dev file system support(OBSOLETE) [*]Automatically mount at boot(NEW) Miscellaneous filesystems---> ............................ <*>JFFS2 <*>cramfs ............................. Network File Systems----> <*>NFS file system support 保存退出
02实验二 Linux移植实验
实验二 Linux移植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配置和编译bootloader(vivi)和Linux内核的方法;2、掌握下载编译好bootloader(vivi)和Linux内核的方法;3、掌握建立NFS文件系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配置和编译bootloader(vivi)和Linux内核;2、在目标板上下载bootloader(vivi)和内核;3、在目标板上配置建立NFS文件系统;4、在目标板上移植建立本地文件系统。
三、实验设备1、硬件:PC机;DM2410实验系统;JTAG简易烧写器;串口线;机对机网线;2、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DOWS2000,REDHAT Linux 并使用KDE界面);Linux下ARM GCC交叉编译环境;实验系统附带文件;WINDOWS下超级终端。
四、预备知识1、熟悉Linux操作系统,熟悉REDHAT Linux图形界面(本实验中全部使用KDE图形界面);2、掌握实验一相关知识;3、了解TCP/IP网络的相关知识。
五、基础知识1、BootLoaderBootLoader是系统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软件代码.回忆一下PC的体系结构我们可以知道,PC机中的引导加载程序由BIOS(其本质就是一段固件程序)和位于硬盘MBR中的引导程序一起组成。
BIOS在完成硬件检测和资源分配后,将硬盘MBR中的引导程序读到系统的RAM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引导程序。
引导程序的主要运行任务就是将内核映像从硬盘上读到RAM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点去运行,也即开始启动操作系统。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BIOS那样的固件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BootLoader来完成。
在基于ARM920T核的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将从地址0x00000000开始执行,而在这个地址处安排的通常就是系统的BootLoader程序。
简单地说,BootLoader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或用户应用程序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
嵌入式实验课-内核实验2(优先级反转)
OSTaskCreate(Task0, (void *)&TaskData[0], &TaskStk[0][TASK_STK_SIZE - 1], 5); OSTaskCreate(Task1, (void *)&TaskData[1], &TaskStk[1][TASK_STK_SIZE - 1], 6); OSTaskCreate(Task2, (void *)&TaskData[2], &TaskStk[2][TASK_STK_SIZE - 1], 7);
源程序说明
Task1功能:中等优先级任务,抢占Task2的CPU void Task1 (void *pdata) { …… for (;;) { ….. OSTimeDly(100); ….. OSTimeDly(100); } }
/* 无限循环 */
源程序说明
Task2功能:申请信号量mutex void Task2 (void *pdata) { …… for (;;) { /* 无限循环 */ …… OSSemPend(mutex,0,&err); /* Acquire mutex */ OSTimeDly(200); /* Delay 200 clock tick */ OSSemPost(mutex); /* Release mutex */ …… } }
内核实验(二)
优先级反转
实验目的
掌握在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嵌 入式实时操系统的应用中,出现优 先级反转现象的原理。
优先级反转原理
高优先级任务需要等待低优先级任务释 放资源,而低优先级任务又正在等待中等优 先级任务,这种现象就被称为优先级反转 。
ARM-Linux内核移植之(二)——Linux2.6.22内核移植
ARM-Linux内核移植之(二)——Linux2.6.22内核移植Y-Kee转载请注明来自于衡阳师范学院08电2 Y-Kee /ayangke, QQ:843308498平台:mini2440 交叉工具链:arm-linux-gcc-4.3.2一、内核移植基本知识移植内核也叫构建BSP(board supprot packet)。
BSP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为内核运行提供底层支持,二是屏蔽与板相关的细节。
BSP的构建分三个层次1、体系结构层次对一些体系结提供linux内核支持,比如说ARM,X86等芯片。
这一类工作一般在arc/xxx/下面额除了palt-xxx和mach-xxx目录的其他目录完成。
2、SOC层次对一些公司提供的SOC微处理器提供linux内核支持,比如说三星公司的S3C2440。
这一类工作一般在arch/xxx/plat-xxxx arch/xxx/mach-xxxx目录下完成。
我们可以看到在arch/arm/目录下同时有plat-s3c24xx和mach-s3c2440两个目录,这样做是因为plat-s3c24xx 目录下存放了所有s3c24系列相同的代码,mach-s3c2440则只存放了与S3C2440有关的代码。
2,板级层次这是我们一般的菜鸟要做的,上面两个层次一般有芯片公司的大牛完成了,但是不同的电路板的板级层次则需要由我们菜鸟完成的。
这一类工作主要在mach-xxxx/目录下面的板文件完成,比如说mach-s3c2440/smdk-s3c2440.c这个S3C2440标准板文件。
很多文档很多书籍都都直接在这个文件里面进行修改,这样是不对的,对于不同的电路板应该建立不同的板文件,比如说我的是mini2440,就应该建立一个smdk-mini2440.c文件或者mach-mini2440.c 文件在mach-s3c2440下面。
如果直接在里面修改是非常不规范的做法,这样不是在移植内核,这样是在破坏内核!(这一句是宋宝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