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绍畅谈书法构建生命诗性的家园

合集下载

笔墨酣畅 简约传神

笔墨酣畅 简约传神

笔墨酣畅 简约传神文 黄玉明好多人都知道笑阳早就试笔作画,虽从不当真,倒也算得上一时兴起有感而发。

他同我国许多书画界名流保持着较为广泛的交往与联系,许多画家作画的全过程成了他心灵感悟的记忆。

笑阳是陶艺和书画的收藏家,所藏朱新建(网络俗称朱爷)作品数量尤丰,且与其过从甚密,曾将几年间积累的朱爷“论语” 编纂出版了《大丰谈艺》一书,还在多地策展朱爷作品,他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美术界称作“朱新建的铁杆粉丝”。

所以,当听说笑阳画画还要办一个画展时,我不感到意外。

他是一个有睿智品质和创想悟性的人。

他为“快乐”而画画,他知花鸟之乐,并让他和它们的快乐深深感染观赏者;朱新建为“快活”而画画,他是一个“活《疏雨滴黄昏》 笑阳/作《好时光》 笑阳/作124得不快活,死了就拉倒” 的人。

一字之差,消解了很多东西。

笑阳的首次画展打出的主题词——“笑阳这小子会画画吗?”意在召唤观赏者的关注。

据他说下次画展的主题词都已经想好了,叫作“一个人的游戏”。

游戏总是快乐的。

去年初秋他曾办过一次花鸟画器皿和紫砂壶个人陶艺展,推出的主题词是“随意做做、随意画画、随意写写”, 可见他已经积累了一些东西。

其心里的审美状态就是这“随意” 二字,因随意而自由,因自由而快乐。

他说自己作画如同 “生活在梦里”“自言自语”,好不“随意”!他的笔下 “鸟在唱、鱼会笑”,单纯、稚拙、充满感情,表现出浓厚有趣的生活气息。

“近朱者赤。

”说笑阳的笔墨很有点朱新建的风貌,是明明白白的,十分正常。

与一年前相比,何止风貌,分明有了几分朱爷的风骨,作品的神情似更出挑。

作品命名方式大体也跟朱爷相近,署名一皆拖着一个“製”字。

如此不避朱新建之嫌,倒是需要自信与勇气。

事实上,笑阳审美意识的源头正是对朱爷审美观念、艺术精神的汲取和消化,这从画作竭力求取笔墨酣畅、简约传神中可见一般。

笑阳花鸟画的笔墨既带有感性和偶然性,又注入了质感、量感与可视性等理性的绘画因素。

画鸡最易受到这一不大能够充分“随意” 的题材的制约,但他有多幅作品还是令我为之点赞的。

书画获奖感言

书画获奖感言

书画获奖感言“花气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付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黄山谷这首诗表达了自然而悠游的生命状态。

禅家的境界要求绝虑凝神,空无一物,而我却更多地喜爱思索生命的存在。

岁月摇落,流年星转,转瞬间已进入了人生的盛年。

尤其是作为一个艺人,艺术上的追求、个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究,很多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让人无法回避。

沈从文先生说过,一个人想证明他的存在,有两个方法,其一是从事功上由别人承认而证明;其二是从内省上由自己感觉而证明。

年轻时,我们都曾那么地关注于别人的认可,少年情怀,激扬澎湃。

然而人一旦过了青春这个年纪,韶华如水,岁月悠悠,该来的来了,该去的也终究会离去,更多的内省也就显得多么重要!四十不惑,经受了岁月的磨蚀,如今的我,开头喜爱上了健康而秩序的生活。

为艺之道,在乎明心见性,是一种心性的自然流露,真实地去记录自己的生命状态,愉悦了自己,并通过展览让大家一起共享这份“受活”,在笔会的切磋沟通中互相满意,由满意而互相激励,“共期同奋勉,更勉致轩昂!”体会鲜活的生命激情在滋润着心田,而艺术的生命也必将在这无常变化中更加充盈完满。

且让我们弘扬“兰亭雅集”的人文精神,跨越时空的间隔,与古人对话,向经典学习,洗尽铅华,点燃才智的心灯,面朝大海,勇荡艺舟双楫,在书画艺术的“水立方”中尽情游览,朝着“春暖花开”的抱负彼岸进发!篇二:十届全国展的获奖,是我始料未及的。

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80后的年轻而言。

八年前,我曾怀揣着我的'书法幻想如朝圣般去西安观摩八届全国展。

那时我就曾有过这样一个热血沸腾的念想:有一天我也要站在全国展领奖台上!从今以后,我便面对法帖如至尊,抚去晨光摹月阴。

因条件所限,便买旧报纸练习。

练后再卖,卖后再买。

就是那一张张旧报纸陪着我在经典法帖中流连沉醉,守旧怀古。

直到如今,条件虽好却也依旧如昔!我平常很少创作,只是临帖。

有时虽因求之不得而苦恼,却也乐此不疲地坚持并实践着。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通法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通法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通法作者:***来源:《现代艺术》2020年第06期周广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博士,师从于侯开嘉、吕金光等先生。

自2010年开始学习山水画,先后师从白云乡、李兵等先生。

书法、绘画作品20余次入展且多次获奖。

学书、学画,人人路数不尽相同。

有的学书不画,有的学画不书,有的能书能画、书画双栖。

而余以为,能书能画、书画双栖,才是书画人永远的追求。

以书人画、以画人书,以书法之用笔经营绘画,以绘画之审美态度来研究书法,是我多年来的态度。

我之前对绘画很陌生,染习绘画不过十年,但近三十年的书法学习,锤炼了我的笔墨功夫,学绘画后,我还算用功,进步尚可。

2018年2月,由川大师兄王书峰推荐人当代水墨雪山画派代表人物李兵先生门下学习,先生鼓励我们书画结合,给我这个志于勤事绘画之人注人了活力。

先生平易近人,耐心待人,在其鼓励和指导下,少走了许多弯路,甚是幸运,对以书人画、以画入书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赵孟頻在《秀石疏林图卷》画作上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每当读到此语,必会引出我们对书画同源的一些思考。

中国书画是同宗同源的,二者自产生伊始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历朝历代的书法家、画家多是书画双修,书画双栖的。

如古代的赵孟頻、王维、米芾、赵佶,近代的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均是一边画画一边练习书法,书画功底均是极其深厚。

反观当代画坛,连款都落不好的所谓“画家”大有人在,一些年轻画家不太注重对于书法文化的学习,甚至对书法不屑一顾,这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影响了其画作的品格,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我认为,对于书法的学习与研究,是中国画母性的根本问题,理解并把握了书法,对中国画而言是一个飞跃。

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哲学都是一致的,所以中国书法和绘画也就有了很多的一致:总的审美观念意趣是一致的;所用的工具材料是一致的;最基本的手段都是“線”即基本的笔法是一致的;墨法要求是一致的;款识的要求是一致的;作品总的章法要求也是一致的。

云南省南涧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南涧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南涧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在键盘和触屏的夹缝中知难而进,推进了书法教育的逆势发展。

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当下,书法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也是时代使然,,但不应以损害书法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价值为代价。

海内外书法界对于书法之美,在仁智互见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哲学及美学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否则,既无益于获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亦无助于在全球各地教授书法,弘扬书艺。

当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于一些公众场合的所谓书法,蓄意炒作,。

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具一格;( );把医用注射器喷墨,吹嘘为现代王羲之之作;甚至把具有裸露之嫌的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

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以启功先生为楷模,坚持对楷书教学的重视,以楷为楷,楷则近本。

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视为成名成家的。

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举足轻重。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也值得关注。

B.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C.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D.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可非议指桑骂槐趋之若鹜旁门左道B.无可厚非指鹿为马趋之若鹜终南捷径C.无可非议指鹿为马争先恐后终南捷径D.无可厚非指桑骂槐争先恐后旁门左道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说成气韵生动B.把毫无章法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形神兼备C.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说成毫无章法D.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法与学习成绩关系探秘_1

书法与学习成绩关系探秘_1

书法与学习成绩关系探秘发布时间:2021-01-14T14:42:19.43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作者:杨晓梅[导读] 书法的构成是文字,中华文化民族史诗的存在杨晓梅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实验小学原副校长,现平盛第二小学副校长 037003【摘要】书法的构成是文字,中华文化民族史诗的存在,汉字是根、是艺术,但更重要的是载体,它承载文化,并且传播文化,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诗歌、历史和哲学,写得一手漂亮字,人们第一眼看上去就会赏心悦目,正所谓字如其人,第一印象就认为这个人的文化素养很高,所以学习书法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练习书法的时候可以极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意志力,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在磨炼足够的耐心和认真的前提下,可以使学生在较为枯燥的学习中沉淀下来,静下心调整积极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书法;学习成绩;探秘【正文】笔者认为学习成绩和书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习书法可以磨炼一个人的耐心,练习书法能够让刚上小学的学生安静下来,有利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较为冷静的去看待一些突发情况,所以对于学习成绩,耐心和静心至关重要,书写习惯的养成会让他们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一、书法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学习书法对成绩的提升有极大的影响。

书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崇拜感和向往感,能够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能够把练习书法的态度融入到学习中,静下心学习;练习书法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把作业完成的清晰明了,不论对错,教师都会很轻松的批改作业,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更准确地找出错误,方便老师们去纠正和改错;练习书法会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书法对于成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些书法当中的特质:认真、诚心、耐心、静心对学习、做人都是极为重要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对各类学科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尤为重要!二、书法运用与学习成绩1、教师对学生书写重视不够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入学,即将步入系统性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大部分教师注重在知识点上给学生们更多的巩固和练习,忽视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以至于学生对书写方面达不到一定的要求,不能更好的去融入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不会有足够的耐心对于一些问题做到长时间的解答,而教师对于书写的不重视,一定程度影响孩子的书写水平,这就导致学生写作业或者做题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到字体的重要性,导致教师们在批改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纠正错误。

老年书画诗词交流会发言稿

老年书画诗词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老年书画诗词交流会,共同分享老年书画诗词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交流会的主办方,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诗词则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精华。

老年书画诗词爱好者们,正是承载着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者。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感受老年书画诗词的魅力,共同分享我们的喜悦与收获。

首先,我想谈谈老年书画诗词的意义。

老年书画诗词,是老年朋友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良方。

在书画创作过程中,老年朋友们可以静心凝神,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在诗词创作中,老年朋友们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传递正能量。

老年书画诗词,是老年朋友们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

其次,老年书画诗词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书画诗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老年书画诗词爱好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接下来,我想谈谈老年书画诗词的创作方法。

在创作过程中,老年朋友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审美能力。

书画诗词艺术讲究意境、构图、色彩、文字等各个方面。

老年朋友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为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习传统技法。

老年朋友们要深入学习我国书画诗词的传统技法,如书法的笔法、墨法、章法等,以及诗词的平仄、韵律、意境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三、注重创新。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老年朋友们要勇于创新,将个人情感、生活体验融入作品,使作品更具时代特色。

四、多交流、多学习。

老年书画诗词爱好者们要积极参加各类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老年书画诗词创作的经验:一、选材要贴近生活。

老年朋友们要关注身边的事物,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重点07 议论文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重点07     议论文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重点07 议论文阅读题型比较稳定,先综合考查对选文的整体把握理解,接着用选文之外的事例考查理解关键概念、主要观点的能力,最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查筛选和重组信息的能力。

预计2022年议论文还会沿用上述考查方式和题型。

在备考中,要深入理解每个考点的内涵,明确每个考点所对应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能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准确而娴熟地解题。

①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给人启发、给人教益、让人深思与警醒的文章日益成为阅读考查中的热点。

②考题更趋开放和人性化,进一步渗透整体阅读的理念,综合性、拓展性、开放性试题日趋增多,形式灵活。

这种趋势代表着阅读的方向,是时代的要求,值得同学们关注。

(含重点溯源和模拟预测)重点溯源一、(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青春向未来,使命肩上担杨文选顾成龙①“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展现了亮丽的青春风采、迸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生逢盛世、勇挑重担。

正可谓:青春向未来,使命肩上担。

②青春是铸梦的摇篮,需要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的勇气闯关夺隘。

青春是青年最好的时期,亦是充满魅力的时期,更是梦想起航的时期。

新时代仍有无数青年将青春书写在中国的热土上、将血汗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浇灌出绚丽的花朵。

扶贫干部黄文秀牺牲在扶贫路上,抗疫青年医护者逆行而上,“00后”戍边烈士守护美丽的中国寸土,不……他们以无畏的勇气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以青春的热血铸就伟大的中国。

③实干是梦的支点,必要以“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的毅力笃信实干。

伟大的事业需要实干精神,实践出真知,实干成伟业。

唯有实干才能翘起“躺平者”,聚合青春的力量,助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袁隆平可以禾下乘凉,钱学森能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发,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他们锲而不舍、足履实地的实干精神。

考点十六 议论文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十六    议论文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十六议论文阅读【2023年真题专练】(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苦心人,天不负”“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所有吃过的苦,都会变成宝贵的财富。

当代青年,身处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仅要肯吃苦、能吃苦,更要________。

②作为一种价值认知,青年人的“自找苦吃”,既表现为不安于舒适的现状,勇于自我突破;更表现为追求社会价值,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学习,把教室和实验室搬到乡野,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安逸工作,到艰苦的农村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苦换来乡亲的甜。

为了更远大的目标,他们主动走出“舒适圈”把艰苦作为成长的阶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

③的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加迫切地需要青年人的参与和担当。

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时代洪流中,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北斗卫星团队中的青年人不受外界诱惑,自找苦吃,勇敢面对艰苦环境,承担重任,用靓丽的青春描绘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

④当然,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青年人面对的“苦”也不同。

过去,人们更多地要忍受外在的艰苦,“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如今,物质条件充裕,很少有筋骨之劳、体肤之饿,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复杂多变的现实。

在面对现实不确定性的焦虑中,在探索未知而遇到的孤独中,青年人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要承受更多精神意志上的考验与磨砺,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强大做出贡献。

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研究院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的成员们,立足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勇闯科技“无人区”,开展前沿性课题的研究,进行了上万次数据验证,终于找到了智能超算的最优解,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青年最高荣誉。

诗词书画协会交流发言稿

诗词书画协会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诗词书画协会的交流发言。

在此,我谨代表协会全体成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协会发展的各位领导、老师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诗词书画艺术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抒发情怀,以丹青妙笔描绘山河,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新时代的诗词书画爱好者,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

诗词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充分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交流中,我们要学会欣赏、品味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诗词书画。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

诗词书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我们要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艺。

在协会活动中,我们要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我们要勇于走出家门,参加各类展览、比赛,展示我们的才华。

再次,我们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诗词书画协会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我们要珍惜这个平台,加强与其他协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共同推动诗词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以下是我在交流中想要分享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关于诗词创作。

我们要注重生活积累,关注时代脉搏,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人生感悟。

同时,我们要深入研究诗词理论,掌握诗词格律,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二、关于书法绘画。

我们要学习古代大家的经典作品,吸取他们的艺术精华。

在创作中,我们要注重笔墨功夫,追求线条的流畅、墨色的丰富。

同时,我们要关注现代审美,敢于创新,展现自己的个性。

三、关于鉴赏能力。

我们要广泛涉猎各类诗词书画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形式、内容、意境等多方面去分析、评价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诗词书画协会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家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书法艺术的本质意义_生命象征_对宗白华书法美学又议

书法艺术的本质意义_生命象征_对宗白华书法美学又议

22在宗白华先生“散步式”的美学论著中,涉及了大量书法美学问题,且见解独到、思想深刻。

比如,他对书法艺术本质意义的理解,就超越了“艺术层面”而从“生命的视角”去观照它,将它看作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世界意义的活动,是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求心灵敞亮的活动”[1]。

于是,书法艺术便成了一种“生命象征”。

笔者发现,宗先生几乎就是一个“泛生命论”者──在他的笔下,时时刻刻都跃动着“生命”二字,而书法则是蓬勃于这广大的“生命的境界”中最富活力的那条生命线。

我们不妨将他的有关论述摘引几段:1.生命的境界之广大,包括着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

这一切都反映在文艺里。

然而文艺不只是一面镜子,映现着世界,且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形相创造。

它凭着韵律、节奏、形式的和谐、彩色的配合,成立一个自己的有情有相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自足的,而内部一切都是必然性的,因此是美的[2]。

2.……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内身化。

……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

“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

道尤表象于“艺”。

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3]。

3.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4]。

4.……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了[5]。

……一、书法演绎着“生命的运动”书法中的每一个字都“表现一个生命单位”。

在宗白华先生眼里,那些看似单调、纯一、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的线条,都蓬勃着无限的生命力。

他曾以“永字八法”为例讲到:“古人所传的‘永字八法’,用笔为八而一气呵成,血脉不断,构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一个生命单位,成功一个艺术境界。

”[6]为什么一定要用骨、肉、筋、血来比喻书法艺术呢?他曾做过这样的解释:“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

以文化人方为好书法

以文化人方为好书法

以文化人方为好书法作者:张永谊来源:《杭州(下半月)》 2020年第1期张永谊人生亦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耕耘,只有辛勤踏实的劳作,才有丰硕的收获。

日前参观一个大型书法展,遇到两个参观者吵架。

甲说,书法首先要让人看得懂,你写的是什么字,你要表达什么意思,连字都不让人们认识,算什么书法?乙则不认可他的说法,认为书法是艺术不是写字,不一定让人人都能看得懂。

两人先是争辩,进而争执,最后吵起来了。

书法写得好不好,这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今天真成了“问题”。

书法本是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艺术,有其自身完善的表达规则和审美法则,讲笔法、讲结构、讲章法。

随着硬笔书法的流行,似乎会用、敢用“毛笔”写字的人都是“书法家”,受功利驱使,求偏、求奇、求丑、求怪。

各种各样的比赛展览,更是让一些急于成名成家的人,用模式化、套路化、形式化、工匠化的“创作”,迎合评选,吸引眼球,大肆炫技。

坦诚地讲,缺乏文化内涵的自我矮化,已经危害到书法艺术的传承。

书写汉字最初就是记录事实,没有炫耀技法的功能。

汉代书写才有了功利之用,汉代选拔官吏一是推荐,二是考试,书写的好坏影响了考试名次,书法便成为全社会争相研习的一门技术,成为内外功夫必须兼具的一门艺术创作。

书写不仅具有外在的优美,更要讲求“字外功夫”,即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书法便自觉承载了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

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

真正的好书法,首先需要法度完善。

就是不管你写什么字体,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度要求,毛笔自从入纸的那一刻,笔锋所向、力量所用、结体收笔都有法则法度。

其次,则是超越法度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有境界、有气象,不功利、不做作。

从古到今,书法就是文人学者的“衍生品”,是文人学者的“无心插柳”,无学问之人是无法享受“书法家”称誉的。

唯有以敬畏之态度、严谨之作风、恒韧之精神研习传统文化、研习书法表达,方可具备书法艺术创作的能力与源泉,这或许就是人们格外敬重那些深蕴文化内涵的文人书法的缘由吧。

杨建华:书法是心灵的慰藉

杨建华:书法是心灵的慰藉

杨建华:书法是心灵的慰藉作者:赵新江来源:《理财·市场版》 2018年第6期心正则笔正。

凡是能打动人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人性和揭示人内心思想与灵魂世界的。

书法作为书法家思想载体,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人格的力量。

5月8日,河南郑州天高云淡,清新怡人。

在郑州唐人街文化广场,《理财》杂志记者见到了杨建华老师。

老话儿说“字如其人,言为心声”,的确如此。

杨建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内秀、腼腆、谦虚,为人低调但又不失刚毅之气。

从书法到人生,再到艺术收藏,杨建华打开了话匣子,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杨建华从小对书法情有独钟,到如今小有成就,书法伴随他走过了多半的人生,人生的风风雨雨交织着他的虚心学习、勤学苦练,笔墨之间书写着大义真情,顿挫之处彰显出深厚功底。

多年来,杨建华坚持临摹各种书法碑帖,其间也有大量的书法创作,点画精到老练,肥瘦轻重、错落有致,婀娜多姿、自然清爽的文人风格,扎扎实实的书法功底跃然纸上。

临帖颜真卿的《多宝塔》,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

杨建华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它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赵孟頫的《梅花十绝》《千字文》等,再到练习唐楷。

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这是对初唐楷书最著名的评论。

杨建华向记者表示,唐楷最大的特点是讲究法度,我们经常说“唐人尚法”,主要是指唐楷。

“尚法”,就是尊崇、重视法度,并严格地按照“法”的要求行事。

这里讲的“法度”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在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的艺术规范;其二,是指书法的审美标准、审美模式。

又追随“二王”笔墨自由形态,就像做人一样,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再参以米芾行书,吸取魏碑十美,博采众家,独成笔墨之奇,具有道法碑帖的深厚书法造诣。

在书法的道路上,杨建华既有“东边花木西边柳,我独闲步沐清风”的惬意,也有“寂寞道上无天机,秋水长天叹迷离”的惆怅,又有“万丈瀑布寄豪情,一潭池水藏蛟龙”的豪情。

“无言的诗”托举“有益的行”——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书法特

“无言的诗”托举“有益的行”——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书法特

“无言的诗”托举“有益的行”——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书法特色建设之路作者:钱品红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第4期钱品红【摘要】“无言的诗”托举“有益的行”——张家港市鹿苑小学的书法教育做到有根、有形、有痕:从书法作品留痕,到书法一撇一捺规范学生的行为,再到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特色。

【关键词】书法教育;有根;有形;有痕【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9-0072-03【作者简介】钱品红,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江苏张家港,215616)科员,一级教师,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鹿苑是鉴真东渡的出发地,是中科院院士张光斗的故乡,也是前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钱昌照的故乡。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坐落在这样一个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小镇,有着小镇书法文化的熏陶,102年间虽经历几次异地新建,校园始终飘散着浓郁的书香与淡雅的墨香。

多年来,鹿苑小学做好历史传承并不断开拓创新,促使学校的书法教育由文化引领,从活动走向课程,不断加强和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百年老校注入新的活力!一、做有根的书法教育1.书法教育有文化之根。

鹿苑小学地处书法之乡塘桥镇,书法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社区书法文化氛围浓厚。

书法就如一首“无言的诗”,在鹿苑小学的校园里播下种子:2004年,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钱昌照的三间故居修缮一新,作为学校的书法陈列室“墨轩”,既让学生牢记家乡名人,又让学生在书法的浸润中学做真人。

2005年,学校创建成“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确定了“以写育人、以写益智、以写促改、以写强校”的教改思路,确立“写字、育人、做人”“写一手好字终身受益”等观念,全面深入书法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校多次承办苏州市、张家港市书法教学研讨会,学校的书法教育实践在诸多媒体上进行了报道。

创作感悟

创作感悟

龙源期刊网
创作感悟
作者:刘佑局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年第09期
书法创作线条的生命不仅仅靠技法的熟练,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滋养,这往往说的就是字外功的体现。

书法创作的谋篇布局要有全方位的大思维,这就是艺术的高度,任何机械式的摆布只会陷入僵硬。

古人的书法浩如烟海,就像一座座冰山,只有文化的热力才能把它溶化,从而创作出时代的艺术生命。

书法创作的激情是艺术家心灵中流淌出的精彩的诗、悠扬的歌,这种跃动在纸上的五线谱
变得丰富多彩、妙不可言。

社会形态的扭曲,往往会带来艺术形象的扭曲。

重建文化生态,重建艺术的审美标准,我们正肩负着这个时代的使命。

责任编辑陈昭庆
作者简介:刘佑局,现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广东华人书法院院长、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艺术委员。

2004年,出任文化部“国际华人诗书画大展”总评委,书法作品被中南海珍藏并收入《中南海珍藏书法集》。

2006年,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

书法的奥妙与潇洒人生

书法的奥妙与潇洒人生

书法的奥妙与潇洒人生作者:***来源:《书画世界》2020年第07期今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部分人不得不“宅”在家里。

人们一边为新冠肺炎患者揪心,一边又要在家里找事情做。

被迫的安静总比一直生活在喧嚣和忙碌中好。

在这段安静的日子里,我们捧起书,享受思想的愉快和文字的优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平教授2019年出版的《书法的故事》正是一本让我感到久违的书。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与艺术无缘。

艺术殿堂的“高大上”与自己的习性相比似乎有天壤之别,足以让我望而却步。

没想到,这本书突然拉近了我与艺术的距离,让我不禁有感而发。

我想先分享书中最有感召力的一段话,分析一个“门外汉”如何能走进书法的世界,然后分享这本书的几个论点。

一、“谁都可以是艺术家”第八章《书写,解构,逃离》的结束语铿锵有力,震撼人心:“谁也不是艺术家,只是普通人;(但)谁都可以是艺术家,因为当下的生活都可以是艺术。

当代艺术的理想境界,是人们的艺术气质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发挥。

艺术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艺术的创作者也是观赏者,观赏者也是创造者,是‘作品’的一分子。

只有这样,本来就是‘艺术’的‘人’,才(能)真正地回归。

”这段话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艺术并非高不可攀,普通人也能走近,然后走进艺术。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出普通人潜在的艺术气质?如何艺术地生活或生活得艺术?我想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活在当下。

有一个故事道破天机:一个来訪者问一个和尚:你在得道前每天挑水砍柴,烧火做饭;你在得道后也同样每天挑水砍柴,烧火做饭。

那得道与否有什么区别吗?和尚回答:得道前,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会想着其他的事,杂念太多;得道以后,挑水的时候就想着挑水,砍柴的时候就想着砍柴,烧火的时候就想着烧火,做饭的时候就想着做饭。

这种专注值得敬佩。

专注是需要通过培养和锻炼获得的。

即使每天生活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要尽量把每一件事做得到位、到家。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熟悉的事用心做就会成为行家。

书法疏密有致 人生奇妙无穷

书法疏密有致 人生奇妙无穷

书法疏密有致人生奇妙无穷作者:童逸云来源:《高中生学习》2024年第01期草书之美源于其“疏密有致”的布局,这取决于书写者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人生之路的奇妙无穷,则与“个人书写者”的疏密有致及审美鉴赏力息息相关。

疏密有致,则妙趣不尽;结构混乱,则一地鸡毛。

书写人生之卷,当习书法之疏密有致。

人生如书,疏处应从简。

漫漫人生路,即便看似平坦,亦难免会出现“行路难”的困境,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相比想象中无尽美好的人生,现实中的人生则充满着无数的挫折与挑战。

君可见,霍金年轻有为却患不治之症,他浅浅一笑,坐上轮椅,探索宇宙的奥秘;君可见,史铁生在“最好的年纪”遭遇了瘫痪之殇,他淡然一瞥,踏上“战车”,驰骋歌唱心灵的文坛。

面对人生困境带来的艰辛,他们在疏处留白,让痛苦一笔带过。

“疏”化作黑洞,贪婪地吸走了人生的负能量,换得心灵的宁静,为后续的星光熠熠蓄积能量……人生如书,密处当从繁。

在人生的旅程中,机遇无穷,倘若幸运降临,要紧握机遇之手,以繁笔、密画来创作,借五颜六色来涂画,从而勾勒出一片繁花丽景。

被譽为“百校之父”的田家炳,捐建学校300多所,散尽家财让无数学子走进校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抓住一根“野稗”,昼夜实验,直至“喜看稻菽千重浪”,温饱饥腹无数,让中国人都有饭吃。

他们都是简自身而繁人生的榜样。

生命的旅途中,“密处”当繁复作画,用心雕刻出一幅人生的千里江山图。

人生如书,疏密该有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疏密有致,既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亦是一种我们需要领悟的人生智慧。

恰如苏轼,在贬谪黄州的苦寒岁月里,创作了千古传颂的佳作;在流放儋州的途中,创新了儋州的美食体系;在杭州任职期间,沐清风兴水利,为世界留下的又何止一道苏堤?且问:谁能与苏子同感人生之困苦?谁又能与他“疏密有致”的灵魂相提并论?如同庐山一般,世人观之面目无数。

繁杂之下,是简明;简明之下,又是繁杂。

人生短暂,应如一指流沙,当疏其岁月的朝花夕拾;该密其人性的灵魂摆渡。

笔墨随心走余少泉浮稿

笔墨随心走余少泉浮稿

笔墨随心走余少泉浮稿摘要:一、引言:阐述笔墨随心走的意义和价值二、正文:在中国书法界,笔墨随心走的理念一直以来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强调书法创作过程中,书家应以心境为引领,将个人的情感、意境与笔墨技巧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

本文将以余少泉的浮稿作品为例,探讨笔墨随心走在书法创作中的体现和价值。

余少泉,原名余涌泉,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书法风格独具特色,充满韵味。

在他的浮稿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笔墨随心走的理念贯穿其中。

余少泉老师认为:“书法的创作过程是书家心灵历程的体现,每一笔每一划都应发自内心,而非刻意模仿。

”这种观点体现出他对于书法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即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个人心境的流露。

在余少泉的浮稿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充分运用笔墨随心走的创作理念。

他的笔法灵活多变,气韵生动,将个人的情感与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底蕴,又具有现代的气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正是笔墨随心走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书法创作中,书家应将自己的心境、情感、审美观念与技艺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感染观者的目的。

此外,余少泉老师在书法创作中还注重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布局。

他认为,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仅是视觉上的需求,更是书法作品中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浮稿作品中,他巧妙地利用间距和布局,将文字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种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在体现出笔墨随心走的同时,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律感。

总之,余少泉的浮稿作品充分体现了笔墨随心走的创作理念。

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传达了个人心境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不仅为我们在书法创作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同时也为我们探讨书法艺术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诗意”回归: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诗意”回归: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诗意”回归: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伟林
【期刊名称】《书画艺术》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身处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书法家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王伟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
【相关文献】
1.可持续发展:石化工业的必由之路--首届"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论坛"观点撷英 [J], 杨庆华
2.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书法发展的重要问题 [J], 陈履生;
3.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回归本源是城市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J], 褚海平
4.当代书法: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J], 张延昭;蔡英华
5.创新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论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 [J], 胡文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炳绍畅谈书法构建生命诗性的家园
2014年3月22日上午9点30分,长江翰墨论坛第五期在长江书法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了。

本次讲座邀请到了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张炳绍先生,他演讲的是《书法,构建生命诗性的家园》。

讲座由柏俊才教授主持,来自各院各专业的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张炳绍先生首先提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美学基础。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

向外寄情于山水,向内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诗性。

张先生强调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哲学精神。

如易学的阴阳二气;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崇尚自然;禅宗的澄澈圆融,哲学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渗透是巨大的,它们总是有机的、和谐的联系在一起。

谈及书法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蕴,张先生表示都是在书法当中显现出来的。

笔法是彰显活力的壁画线质;基本笔法有中锋、侧锋、藏锋、逆锋,笔画步骤是逆锋入纸、中锋行笔、回锋收笔。

墨法是吐纳生机的天地原色,墨分五彩:渴、润、浓、淡、白,用墨要和谐。

结体是虚实相生的奇妙空间,要注意主与次、欹
与正、违与和、实与虚的结体原则。

章法是智巧布算的自然意境,章法的重要三要素:正文、款识、印记。

张炳绍先生表示书法艺术是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

他是艺品与人品的互证双修,书法是中国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与诗性的守望。

接着张先生介绍了中国书法的历史源流、演进及其代表人物。

如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以记事文字的甲骨文。

秦汉以前刻在钟、鼎、盘等铜器上的铭文。

字体宽舒古朴,流畅宏伟的大篆《石鼓文》,秦代统一文字以后的一种新书体小篆《泰山刻石》、《秦诏版》、《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等。

“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工整精细的《史晨碑》,飘逸秀美的《曹全碑》,厚重古朴的《衡方碑》,方劲高古的《张迁碑》,齐纵恣意的《石门颂》,朴翔隽丽的《乙瑛碑》等。

始于汉末,盛行于东晋、唐代的楷书,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孟法师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

行书介于楷、草之间,非真非草,真草兼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

草书产生于汉代,广义上包括草篆、草隶、章草、今草、狂草,唐代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等。

张先生表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并以其特立独行、源远流长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自殷商以降风格纷呈:秦汉之古拙、魏晋之风韵,隋唐之法度、宋元之意态、明清之朴趣。

对于怎样欣赏书法张炳绍先生概括为“气韵生动”。

他认为书法的两大审美系统及开放性全域性下的格调:是传统的经验审美系统;自然的通会系统;审美的格调;品鉴的分解把握宏观、中观、微观;品评的分解把握笔法、字法、章法、墨法。

最后张先生对于怎样学习书法提出:一是要有文化素养。

书法是系统的书法,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到史学、哲学、文学、美学等。

二要有学识修养。

学识深,意气平和;学识高,胸怀豁达;学识广,联想丰富。

三是要有艺术素养。

书法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艺术素养,有先天因素,更要从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培育出来的。

四是要有品德素养。

善是美的内容,美是善的表现形式,这种“美
善统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基本观点,人的道德品性与书法作品的风格及其价值是切切相关的。

张先生认为中国书法穿过几千年的历史隧道历久不衰,名帖名碑浩如烟海名人名士代代辈出艺术价值博大精深,需要学生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让书法这门中国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长江翰墨论坛第五期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顺利落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