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智能调度系统
大华平台软件简介
⼤华平台软件简介1.1.平台软件⼤华智能交通⽹络化图像监控系统DSS-T集成管理平台是⼀个融合公安信息管理业务、智能交通应⽤、视频图像监控、⾼速⽹络传输、⾼性能⽐对计算等多技术、多系统集成的复杂系统。
该系统平台是建⽴在公安视频信息专⽹系统协议层之上,可以作为各级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的统⼀信息服务平台,在公安派出所、区公安局、市公安局和省公安厅之间实现了实现信息授权交换与共享。
平台通过对采集到的静态与动态数据分析加⼯处理,来实施治安监控、交通管理控制和诱导。
能够及时对交通事件进⾏处理并通过多种渠道将治安、交通信息发布给各级公安部门。
整个平台的建设根据各警种各业务部门的职能要求并结合信息共享要求进⾏设计,⾸先考虑了满⾜业务部门的需求,包括系统结构、功能、对信息的内容要求和信息处理、发布等⽅⾯内容;其次考虑了信息共享的需求,平台预留了⼤量与公安交通已有应⽤系统的数据接⼝。
1.1.1.系统设计思路⼤华智能交通⽹络化图像监控系统DSS-T集成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如下:⾸先就是在功能设计上,采⽤了模块化设计,采⽤了松耦合的⽅式实现应⽤系统、逻辑管理、标准接⼊、物理资源的联系。
数据与程序相对独⽴,程序与控制参数相对独⽴,以便于系统的调整与升级,适应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
保证各项技术可以不断的更新和升级以维持系统的先进性,使系统软件具有较长的⽣命周期。
其次是标准。
标准是平台整合的基础。
主要体现在统⼀编码的强制标准性、应⽤开放接⼝及中间逻辑层的强制标准。
此外标准还涉及制度和规章。
强化物理层。
根据设计的需要追加相应的设备投⼊,保证系统的应⽤强度。
强化平台管理。
重点是建⽴全⽹统⼀、分级管理的权限管理、流控和调度系统。
建⽴协调交互⽀撑系统。
强化应⽤。
系统将建⽴统⼀的、标准的、开放的调⽤接⼝,供各应⽤系统调⽤,同时将建⽴预案视频监控⽀撑系统和警视联动系统等应⽤。
1.1.2.系统设计亮点⼤华智能交通⽹络化图像监控系统DSS-T集成管理平台是⼀个融合公安传统的图像监控业务和新兴的智能交通管理业务的集成管理平台,在整个平台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追踪了⽬前业界主流的技术框架和技术⽅法:⾸先,我们采⽤了基于⾯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技术进⾏主体架构设计,以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向服务的特性,通过定义良好的服务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松耦合,使平台既可以包容现有的应⽤⼜能满⾜未来新的应⽤需求,实现信息的⾼度集成。
论面向服务架构设计及其应用
论面向服务架构设计及其应用第一章项目摘要2023年,我有幸参与了某公司汽车物流系统的研发项目,该项目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汽车物流管理系统,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系统架构设计师,我全面负责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工作,从需求分析到技术选型,再到系统实现和部署,每一步都深刻融入了面向服务架构(SOA)的设计理念。
本项目中,汽车物流系统被分解为多个独立的业务功能服务和流程,如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调度、车辆追踪等,这些服务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标准化的协议进行通信和协作。
通过采用SOA架构,系统实现了高度的模块化和服务化,不仅提高了业务流程的灵活性,还促进了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重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SOA的相关技术和标准,如SOAP、REST、WSDL等,确保了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该项目于2023年底成功上线运行。
系统上线后,显著提升了汽车物流的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验证了SOA架构在汽车物流领域的适用性,也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项目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汽车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往往存在功能单一、系统僵化、难以扩展等问题,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市场变化。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灵活、可扩展的汽车物流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某公司决定启动汽车物流系统的研发项目,以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系统架构设计师,我深知面向服务架构(SOA)在构建灵活、可扩展系统方面的优势,因此决定将SOA架构引入本项目中。
SOA架构通过将业务应用划分为单独的业务功能服务和流程,实现了系统的高度模块化和服务化。
这种架构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还促进了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重用。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电网调度信息纵向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 国 南 方 电 网 电 力调 度 控 制 中 心 , 广 东 广 州 5 0 2 ) 中 16 3
摘要 :为解决 电力调 度信 息纵 向交换 的 难题 ,提 出并开发 了基 于面 向服 务 架构 (evc—r ne rhtcue sri o i tdac i tr, e e e
S ) QA 的纵 向数 据 交换 平 台建 设 思路 ,通 过 统 一 的 数 据 交互 服 务 规 范及 数 据 标 准 ,以 及 接 口服 务 与 数 据 处理 平 台
的松耦合 集成 ,实现数据处理业务和交换功能 的分 离,提 高可重 用数 据交互服 务的粒 度。该平 台的 实现 为南方 电网的一体化调度提供 了有 力的信息化 支撑 ,并为一体化 电网运行智能 系统建设作 了积极的探索 。
a d d t t n a d a l a o s l - o p e n e r to f i t r a e s r i e wih d t r c si g p a f r ,d t r c s i g n a a sa d r swel s l o ey c u ld i t g a i n o n e f c e v c t a a p o e sn l to m a a p o e sn s r ie a d e c a g r e a a e n r n lrt fi t r c i es r ie o e s b e d t mp o e e v c n x h n e a es p r t d a d g a u a iy o n e a t e v c f u a l a a i i r v d.Th mp e n a i n o v r s ei lme t to f t e p a f r p o i e n e r t d d s a c i g i G t o e t i f r a i n s p o t a d p st ey g o e o n e r t d h l t o m r v d s i t g a e i t h n n CS wi p t n n o m t u p r n o ii l r p s f r i t g a e p h o v s r p r to y t m fp we rd. ma to e a i n s se o o r g i Ke r s id d s a c i g n o ma i n i t r c i n;S ywo d :g r ip t h n ;i f r to n e a t o OA ;v r ia x h n e e t le c a g c
基于VDI技术的桌面云架构与调度方案——以西藏大学实施部署VDI为例
针真机工裡裘用妓术信■与电圈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2020年第24期基于VDI技术的桌面云架构与调度方案一一以西藏大学实施部署VD I为例普布旦增索朗次仁尼玛扎西仁青诺布(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西藏拉萨850000)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桌面云的背景知识,阐述了主流桌面云平台实现的技术和协议,进而针对西藏大学公共计 算机机房使用VDI桌面云平台的现状,进行多服务器的架构和调度设计,并针对云平台中心节点单点故障设计一种高可 用的调度策略,实现了主控HA调度方案的桌面虚拟化。
经过测试发现,桌面云在性能、稳定测试等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VDI桌面云;调度方案;主控H A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67 (2020) 24-012-05Desktop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AdjustmentScheme Based on VDITechnology-----T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VDI at Tibe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Pubu Danzeng,Suolang Ciren,Nima Zhaxi,Renqing Nuobu(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bet University, Lhasa Tibet 85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desktop cloud, describes the technology and protocol of mainstream desktop cloud platform,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computer room of Tibet University using VDI desktop cloud platform, designs the multi server architecture and scheduling, and designs a highly available scheduling strategy for the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of the central node of the cloud platform, and reali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ster ha scheduling scheme Face virtualization. After testing, it is found that desktop cloud has achie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i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testing.Keywords:VDI desktop cloud; adjustment scheme; the master control HA〇引言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日趋完善,但校园实训室IT基础设施仍以各种型号的计算机 为主,但随着校园实训室IT基础设施的复杂性越来越高,继 续沿用10年前的P C架构已无法很好地满足学校对设备管理 和使用的敏捷性要求。
轨道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方案
轨道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3)1.1 轨道交通发展概述 (3)1.2 智能化调度系统需求分析 (4)1.2.1 提高运营效率 (4)1.2.2 保障运营安全 (4)1.2.3 降低运营成本 (4)1.2.4 提高服务质量 (4)1.3 建设目标与意义 (4)1.3.1 建设目标 (4)1.3.2 建设意义 (4)第2章智能化调度系统技术架构 (4)2.1 系统总体架构 (5)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2.3 技术路线选择 (5)第3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6)3.1 数据采集技术 (6)3.1.1 传感器布置 (6)3.1.2 数据采集设备 (6)3.1.3 采集频率与策略 (6)3.2 数据传输网络 (6)3.2.1 传输技术选型 (6)3.2.2 网络架构 (6)3.2.3 网络安全 (7)3.3 数据存储与管理 (7)3.3.1 数据存储方案 (7)3.3.2 数据管理策略 (7)3.3.3 数据质量管理 (7)第4章信号系统智能化 (7)4.1 信号系统概述 (7)4.2 信号设备智能化升级 (7)4.2.1 设备选型与布局 (7)4.2.2 智能化设备功能 (7)4.3 信号系统安全控制 (8)4.3.1 安全监控 (8)4.3.2 安全控制策略 (8)第五章车辆运行监控与调度 (8)5.1 车辆运行监控技术 (8)5.1.1 实时监控系统构建 (8)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8)5.1.3 信息可视化展示 (9)5.2 车辆调度策略 (9)5.2.2 实时调度策略 (9)5.2.3 应急调度预案 (9)5.3 车辆运行安全保障 (9)5.3.1 安全防护技术 (9)5.3.2 安全管理制度 (9)5.3.3 安全培训与演练 (9)5.3.4 安全信息共享 (9)第6章线路与基础设施智能化 (10)6.1 线路自动化监测 (10)6.1.1 监测系统概述 (10)6.1.2 系统组成 (10)6.1.3 系统功能 (10)6.1.4 关键技术 (10)6.2 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10)6.2.1 智能化改造概述 (10)6.2.2 信号系统智能化改造 (10)6.2.3 供电系统智能化改造 (10)6.2.4 通信系统智能化改造 (11)6.3 线路维修与养护 (11)6.3.1 维修与养护策略 (11)6.3.2 预防性维修 (11)6.3.3 计划性维修 (11)6.3.4 应急维修 (11)6.3.5 维修与养护技术 (11)第7章客流分析与预测 (11)7.1 客流数据采集与处理 (11)7.1.1 数据源选择 (11)7.1.2 数据采集方法 (12)7.1.3 数据处理 (12)7.2 客流分析与预测方法 (12)7.2.1 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2)7.2.2 客流预测方法 (12)7.3 客流调控策略 (12)7.3.1 客流调控目标 (12)7.3.2 客流调控措施 (12)第8章乘客服务与信息发布 (13)8.1 乘客服务系统设计 (13)8.1.1 系统概述 (13)8.1.2 乘客服务界面设计 (13)8.1.3 服务流程优化 (13)8.1.4 服务渠道拓展 (13)8.2 信息发布技术 (13)8.2.1 信息发布系统概述 (13)8.2.3 信息发布内容管理 (14)8.3 乘客出行辅助决策 (14)8.3.1 出行辅助决策系统概述 (14)8.3.2 出行路径规划 (14)8.3.3 出行时间预测 (14)8.3.4 出行方式推荐 (14)8.3.5 个性化出行服务 (14)第9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4)9.1 系统集成技术 (14)9.1.1 集成框架设计 (14)9.1.2 集成关键技术 (14)9.1.3 集成实施策略 (15)9.2 系统测试与验证 (15)9.2.1 测试目标 (15)9.2.2 测试内容 (15)9.2.3 测试方法与工具 (15)9.3 系统优化与升级 (15)9.3.1 系统优化 (15)9.3.2 系统升级 (15)第10章项目的实施与保障 (16)10.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6)10.1.1 项目组织架构 (16)10.1.2 项目管理流程 (16)10.2 技术培训与支持 (16)10.2.1 技术培训体系 (16)10.2.2 技术支持与维护 (16)10.3 项目验收与评估 (16)10.3.1 项目验收标准与方法 (16)10.3.2 项目评估与优化 (16)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 轨道交通发展概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速发展。
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概要
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概要一、背景介绍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通常采用人工调度,相对来说容易出现误差,调度效率低下,容易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传统物流调度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学优化技术和车辆管理技术等,通过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来提高调度效率、减少成本、提高业务质量,使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二、系统架构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模块构成:1. 车辆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物流企业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基本信息、运行状态、维修记录、保险信息等。
2. 货物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物流企业的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种类、货物数量、运输路线等信息,同时可实现货物的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3. 客户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物流企业的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等,同时可实现客户的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4. 人员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物流企业的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岗位信息、考勤情况等。
5. 调度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用于实现物流运输的智能调度。
可以通过算法求解最优调度方案,根据货物种类、数量、运输路线、车辆运行状态、司机信息等因素,生成调度计划,并通过短信或语音提示的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6. 监控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实时获取车辆的GPS位置信息、路况信息等,保障调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还可以实现车辆故障的监测和报警功能。
三、技术实现物流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采用以下技术:1. 前端技术前端技术主要采用HTML、CSS、JavaScript、jQuery等技术,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操作。
2. 后端技术后端技术主要采用Java语言,采用Spring、SpringMVC、MyBatis等框架,支持面向对象编程,实现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库访问等。
3. 数据库技术采用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和管理。
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架构研究
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架构研究发表时间:2018-10-01T11:35:09.7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何至源丁峰孙均秦永宽万国强欧阳普群[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发展,云计算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这一切为IT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发展,云计算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这一切为IT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
基于云计算的理念,通过对集散式以及集中式两种模式的技术支持框架实施分析,并指出我国调度信息化的近期发展目标。
针对集散式系统架构,提出了1+N两级的硬件部署架构构想;最后分析了集散式架构应用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1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概述针对电网调度过程中存在的系统繁多、命名不规范、以及各厂家标准和风格不一致,功能重复、造成重复投资建设和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数据冗杂等情况,智能调度技术应运而生。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由统一的基础平台和四大模块应用(即调度管理、安全校核、调度计划、实时监控与预警)构建的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精益化调度决策、网络化数据传输、自动化运行控制、动态化安全评估,全景化运行监视和最优化网源协调。
该系统不仅有利于特高压大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而且也为智能电网的趋势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2自动化现状2.1二次系统一体化融合与发展随着智能电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的调度管理工作中二次系统一体化融合趋势逐渐明显,这使得基于智能化、自动化功能的新型电网调度模式正逐渐构建完善。
在当前的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整个体系通常为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相应自动化设备采集数据、信息共享、指令传递下达等功能能够在调度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这种二次系统一体化融合的特征使得智能电网调度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大大提升。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新一代调控系统服务编排技术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新一代调控系统服务编排技术摘要:新一代调控系统具有物理分布性、逻辑统一性的体系架构,要想调度中心能够在其中进行决策服务的分布部署和共享,促使各类功能模块的共享应用,满足调度控制工作的需求,就应积极采用以微服务架构为基础的服务编排技术,提升整体系统的运行效果和水平,为增调度中心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微服务架构;新一代调控系统;服务编排技术在采用微服务架构为基础的新一代调控系统服务编排技术的过程中,应按照系统特点和具体的服务编排特点等,制定较为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完善工作流程,科学合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措施,增强服务编排的效果,确保调控系统的良好运行,为各项调控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
1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新一代调控系统服务编排技术应用价值目前我国在调度控制系统方面主要使用SOA理性的面向服务架构,虽然能够提升调度工作效果,但是服务与功能很难重复利用、共享处理,缺乏完善的编排体系,系统应用效率和灵活性较低,很难满足调度系统的应用需求。
而新一代调控系统中使用微服务架构,可将各类应用划分成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对功能进行分装处理之后形成微服务机制,将传统的集中部署工作模式改变成为将微服务作为单位的灵活性部署措施,使系统功能可以解耦重用,增强各类业务分部的灵活性。
另外,在微服务架构中,可以将服务划分成多种新的微服务,利用编排技术进行业务的处理,便于各类微服务良好协作,便利、灵活进行各种类型业务场景的组装,另外,服务编排技术的应用还能促使软件重复应用效率的提升,减少软件复用的复杂问题,提高各项工作的协同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新一代调控系统服务编排技术的应用2.1完善具体的流程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利用服务编排界面进行处理,结合业务场景的特点实现各类功能服务的组合,构建能够执行的业务流程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功能进行协同交互处理,确保能够按照用户所定义的业务场景操作。
同时,在采用服务编排技术期间,需要将工作划分成为编排部分和编制部分,前者主要就是通过协议的形式,对所有成员服务需要遵循的通信契约与交互规范等进行全局定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决策支持系统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多任务环境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变化 可靠性 可视化 动态 分布式决策 农业发展 关联规则 信息系统 信任 供应商选择 优化系统 优化 仿真 人工情感 交通工程 主成分分析 个性化 不确定性分析 齿轮 黑河流域 黄河口 黄土高原 鲁棒控制 高科技企业 高斯混合模型 高斯函数 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量化 风险评估 风险偏好 风险 预防维修周期 预防性维护 预报 面向服务的架构 面向应用 面向对象技术 面向对象 非自愿移民 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离散系统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非线性pd控制 需求评审系统 需求评审 需求分析 需求与库存水平相关 难度系数 随机摄动 降雨径流 间歇反应器 闭环供应链
科技成果——流域水工程联合智能调度平台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流域水工程联合智能调度平台关键技术技术简介该成果采用分布式面向服务的组件设计思想,深度融合水工程联合调度业务,依托适应大规模计算和智慧决策的开放平台技术及流域多组合调控计算敏捷搭建技术,以“单点双向”方法描述流域拓扑结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水库入库流量预测模型,结合水库调度规则库,实现了业务端多专业协同模拟计算、决策端多场景可视化对比分析的流域调度业务应用双端多场景协同平台。
可实现预报调度演进一体化模拟。
适用于流域水工程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
技术特点1、适应大规模计算和智慧决策的开放平台技术框架。
平台总体采用分布式面向服务的组件模型设计思想,将各类应用功能划分为不同服务模块,通过服务管理实现模块间数据交互、事件发布、应用调用等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管理区的数据中心与实时数据总线实现各类数据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互动、综合联动智能决策的应用使能平台;2、流域多组合调控计算敏捷搭建技术。
将组件化、组态化、流程化技术与水工程联合调度业务深度融合,以组件化深层次解耦和隔离非关键要素,以组态化实现计算任务的积木式按需动态搭建,以流程化引擎驱动节点、流向与流程的智能衔接关联,支撑不同需求下流域多组合调控计算的敏捷搭建;3、流域水工程调度拓扑结构自适应构建技术。
以“单点双向”方法描述流域拓扑结构,提出其自适应构建技术,任意创建流域内复杂串并联混合拓扑结构;构建不同类别拓扑节点与径流预报、河道演进、水库调度等不同计算任务的自适应组态框架,形成“拓扑自创建、模型自识别、数据自衔接”的预报调度演进一体化嵌套模拟;4、深度学习智能算法。
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库入库流量预测模型,首次将DBN(深度置信网络)与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相融合应用于入库流量的预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提高对水库入库流量预测的准确性。
知识产权情况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应用情况2019年,该成果在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示范系统中应用,建设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示范系统,具备流域模拟预报、防洪形势分析、工程推荐、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洪水风险评估、应急避险、决策对比分析等防洪核心业务,实现了预报调度一体化、模型方法通用化、业务决策协同化、系统搭建配置化。
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摘要: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实现媒体融合、流程改造、内容创新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不断突出。
为了提高广播智能化媒体融合的竞争力,缙云县融媒体中心从技术、内容、流程等方面着手解决传统广播电台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建设了全新的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
本文系统介绍了缙云县融媒体中心的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设计方案、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并阐述了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情况等。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1引言缙云县融媒体中心原有的调频广播系统建设于2009年,设备逐渐老化。
为适应广播融媒化要求,缙云县融媒体中心在充分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等标准,立足中心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引进专业的设备,实现了对缙云县融媒体中心调频广播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融媒体化改造以及广播节目制播、广播智能化监测管理与控制[1]。
缙云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节目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了广播系统的节目生产和管理能力。
2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设计与实践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听广播,还可以在APP、网站等多种终端收看广播的视频直播;听众可通过拨打电话、微信、抖音、视频聊天等方式与直播间主持人进行视频互动、交流,并通过切换台推流送到网络播出;其中,可视化直播可在电视、APP、电台H5、FM等多端。
2.1广播可视化与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传统广播生产和传输的信号只有声音信息,且与听众的互动很弱,用户逐渐向其他主流媒体倾斜[2]。
为了完善广播电台融媒体的功能,缙云县融媒体中心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融媒体广播可视化与互动系统,实现了广播直播的可视化。
该系统可以实现广播直播中视频信号的采集、生产、多平台分发以及与听众的互动等功能。
(1)广播可视化直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广播直播设备、摄像头、AI智能切换设备、LED背景大屏、视频一体机、立式触摸屏以及直播带货区,如图1所示。
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系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智能调度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智能调度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的智能化管理工具,它能够自主的分析数据、预测状况并进行决策,从而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智能调度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调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自主学习和深度分析大数据,构建出一套具备预测、决策、优化等多种功能的系统,从而实现资源调配、物流配送、工作排班等重要管理任务。
具体来说,智能调度系统的实现必须具备以下要素:1.面向目标:智能调度系统必须具备面向目标的特性,即能够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分析和优化。
例如,对于地铁的运营管理,目标可能是保证车站换乘、列车换向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拥挤程度,并优化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2.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系统必须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具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技术,能够识别和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构建数据模型以提高准确性和精度。
3.智能决策: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家里说过的需求或者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并且能够自主进行优化调整。
这要求系统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能力,能够准确预测和掌握每个时刻的状态,为优化决策提供支持。
4.多目标优化:智能调度系统的优化过程通常有多个目标,因此它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以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二、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必须先进行需求分析,以确定其功能和目标,接着要确定调度领域的数据来源和预测对象。
2.数据处理和存储:智能调度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是其设计的重要部分。
数据处理通常包括预处理、清洗和转换,数据存储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方式进行。
3.算法选择和实现:智能调度系统需要选择适当的算法来实现其核心功能。
D5000系统在电网中的研究和应用
科技风2021年1月电子信息DOE10.19392/ki.1671-7341.202103044 D5000系统在电网中的研究和应用黄贵朋黄亚东孙雷鸣张洋洋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本文首先对D5000系统在电网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介绍了在D5000平台下,结合调度运行经验,提出了SCADA系统应用优化管理的概念,并提出具体措施;然后,有针对D5000系统可视化和智能化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可视化和智能搜索技术,开发的智能调度应急辅助决策系统;最后,介绍了在该平台下二次设备自动巡检的实现。
相关技术与D5000平台相结合,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的管理效率、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D5000;SCADA优化;智能调度;自动巡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用电需求的日益扩大,这就要求增加相应电力设备和维护系统,以加强对电网系统发展的支撑。
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了电力工作者的面前一一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电力能源调度。
而D5000系统作为电力调度的支撑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不错的成绩⑴,本文将就D5000系统在电网中的相关技术应用进行介绍。
1D5000系统简述D5000系统的开发设计是由国网南瑞公司完成的,其主要功能是提升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技术支持。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使得该系统具有标准化高、开放性和安全性好的特点。
同时,为了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其硬件层的网络设备配置和服务器系统架构,主要采用华为和联想等国内品牌,其操作程序层和数据库的组建都有国产组成。
该系统平台以面向服务性能的软件体系为基础,在层次化功能设计、软硬件功能模块组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为电力调度系统提供较好的运行管理技术支撑与OPEN3000系统对比,其在决策智能化和运行可视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其决策的智能化主要是指系统能以调度运维人员的思考问题方式为基础,以功能可视化模块为界面,以计算互动为中心,已给出与地理环境结合、三维、动态、虚实结合的展示方法。
基于SOA的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框架设计
理、 调度和信息服务 , 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奠定了
统; 新加坡早在 19 95年底 就有 了较完备 的 G S智 P 能化 调度 管理 系统 。而 我 国从 2 纪 9 代初 】 0世 0年
期才 开始 出 租 车 调 度 监 控 系 统 的研 究 。 19 9 6年 徐
益民、 常满楼提出出租车调度系统要综合运用通信 技术 、 计算机 网络、 数据库管理 、 计算机控制、 P 、 G S GS I 等多种高新技术 【 ;99年曹春生提出了基于 3 19
Ab ta t h a e r s n s tx n el e t d s ac y tm d c n e to e vc - r n e r h t cu e, h c s r c :T e p p r p e e t a ii t l g n ip t h s se a o c p fs ri e o i td a c i t r w i h i n e e tk sa v n a e fs r ie oi n e r h t cu e t u l an f a iitl g n ip th s se b s d o O n a e d a t g s o e vc - r t d a c i t r b i f t e o x el e t s a c y tm a e n S A a d e e o d r t n i d
L U u n ,HAO l g c a A Du — i , I L i ,Y NG Z e I X a l —h o ,F N பைடு நூலகம் n L U e A h n  ̄n
( . col f te ai n o ue , h o t h i U ie i , h n4 0 2 , hn ; 1S h o o h m t sa dC mp trWu a P l e nc nvr t Wu a 30 3 C ia Ma c n yc sy 2 Wu a ua T c n l yD v l met e t , hn4 0 2 ,C ia . hn R rl eh oo eeo n ne Wu a 3 0 3 hn ) g p C r
行车智慧调度系统建设方案
通过车载终端或手机APP向乘客发布实时交通信息、车辆位置、 预计到站时间等。
交互功能
提供乘客与调度中心之间的交互功能,如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 车载终端向调度中心发送求助、建议等信息。
信息展示
在调度中心和车站等场所设置显示屏,展示实时交通信息、车辆到 站情况等,方便乘客和工作人员了解交通状况。
数据安全
采用数据备份、恢复和容灾等技术,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用服务层设计
调度管理
监控预警
实现车辆调度、路线规划、任务分配等功 能,提高运输效率。
实时监测车辆状态、路况等信息,及时预 警和处理异常情况。
决策支持
移动应用
基于数据处理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 持和建议,优化运输策略。
开发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等移动应用,方 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相关信息和进行操作。
多模态交通融合
借助大数据技术,未来的智慧调 度系统将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 挖掘和分析,为调度决策提供更 有力的支持。
大数据应用
未来的智慧调度系统将更加注重 环保理念,通过优化调度策略, 降低车辆空驶率和能耗,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车载设备监控
对车载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如摄像头、传 感器等设备的在线状态和数据采集情况。
预测分析模块功能介绍
交通流预测
基于历史交通流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未来 交通流进行预测。
车辆到达时间预测
根据车辆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结合路况信息预测车辆到达时间。
异常况预警
通过分析车辆运行数据和交通流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预警, 如交通拥堵、事故等。
鼓励团队协作与创新
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鼓励团队成员 相互协作、分享经验和创新思维。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 泰豪OMS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泰豪OMS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泰豪oms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泰豪oms(一)详述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电网安全是电网公司的首要任务,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也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我国各级调度机构是电网运行的控制指挥中心,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国家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网架结构越来越复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巨变: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大区电网互联已经形成;随着特高压电网的不断推进,“三华”同步交流特大电网即将建成;电力系统运行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厂网分开、“三公”调度、节能减排与节能发电调度、坚强智能化电网、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等对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对电网调度及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泰豪软件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调度系统建设发展规划,针对我国电网调度机构强化调度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调度系统操控小电网的能力、同时实现资源优化布局,提升电网调度运转管理水平的须要而研发了一套“泰豪---电网调度运转管理系统(以下缩写泰豪oms)。
(二)产品功能泰豪oms是调度机构管理大区主设备系统,是日常调度生产管理的数据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是调度中心对外提供各类功能和数据服务的窗口。
泰豪oms主要包括规范化和专业管理、精益化和指标化管理、纵向互联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功能涉及调度运行、调度计划、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水库调度、通信与自动化、技术综合等主要专业管理子系统,具体如下所示:泰豪oms就是以应用领域提振平台为基础去研制的,以上各子系统及其功能模块就是按照以下设计思路去同时实现的:1.以设备为基础。
调度生产专业业务开展都要以设备信息为基础,各专业的业务处理过程以及业务处理信息最终也要体现在设备上,通过对业务开展过程的管理实现对设备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2.以计划为龙头。
各项调度生产业务的积极开展都必须以计划为依据,由计划发动,而通过对计划继续执行情况的追踪又能够有效率把握住各项业务积极开展全面落实的情况,从而达至闭环管理的目标。
面向工单服务的智能调度系统构建
面向工单服务的智能调度系统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在家庭、医疗、金融、教育、还是企业运营等领域,服务质量的提高都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工单服务的调度。
工单服务调度,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和软件系统,对企业业务所推送的工单进行有效的分派和调度。
它可以使企业的工作效率更高,客户满意度更高,服务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因此,建立一个面向工单服务的智能调度系统,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所关注和追求的一个目标。
如何构建一个强大、可靠的智能调度系统呢?这需要在多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
1、多维度数据采集和分析无论是在企业运营中,还是在服务调度中,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要构建一个面向工单服务的智能调度系统,首先需要进行多维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例如工单的类型、任务的重要性、工作量的大小、紧急程度、技能要求、员工的空闲时间等多种因素,都需要被纳入到系统数据中。
同时,对于已有数据的分析也同样重要。
建立工单历史库,对已完成的工单和处理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模式,如优秀员工的工作方式、高频任务的时间规律,这些都将对智能调度系统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
2、基于算法的调度策略一个优秀的智能调度系统,需建立在一定的算法基础上。
通过运用先进的调度算法如TSP、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可以解决掉任务优化、静态调度等问题,在实践中获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对于服务调度中客户的急迫和灵活性需求,基于“满意度优先”考虑的算法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些有价值的调度算法的设计和研究,能够使调度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从而提高客户体验和企业的品牌价值。
3、智能化的员工调度在企业的运营当中,员工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
而建立一个员工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另一方面,对于工单服务调度,员工的调配和资源管理同样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面向工单服务的智能调度系统构建中,要设法建立一个智能化的员工调度系统。
一体化调度计划辅助决策架构及关键技术
一体化调度计划辅助决策架构及关键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智能电网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智能电网在诸多地区得到了普及,与此同时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智能电网中。
传统的电网调度系统存在调度工序复杂、调度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适应智能电网的调度需求。
而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对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对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进一步优化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体化调度;辅助决策系统框架;关键技术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大大增强,国家对于电力设备的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并建立一系列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平台差异性大、信息独立性强等缺点,不利于新时代下电网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将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当前电力调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体化技术的优势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策略与发展趋势。
一、一体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分析整个电网都能有效管理。
在配电过程中采用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损失,并充分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与此同时,网络损失管理系统不会干扰整个系统,将审查和衡量整个系统的网络损失,处理早期发现的许多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工具和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减少网络负荷是可以管理的。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利用集成技术可以连接电网的实际特征,测试所有电网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有关数据得出结果,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便优化该技术还能有效管理电网负荷,大大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平台差异性大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分布式网络体系进行设计,这一体系能够降低电网管理的操作难度与运行时间,进而最大程度保证我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智能电网通信中间件技术应用分析
智能电网通信中间件技术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加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很多的智能电力设备与可再生能源被列入到电网当中。
由于电网和客户以及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使得客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升高。
现如今使得在智能电网中接入了大量的分布式网络,其对实时性的要求很难高,这就造成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获取正确的数据是一个难点。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中间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以数据分发服务为基础的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中间件技术。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中间件;数据分发服务前言:网络通信的时延确定性、可靠性以及实时性直接影响着智能电网的性能。
目前智能电网数字变电站逐渐成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设备互操作困难的问题。
对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分析组网拓扑结构与通信协议对电网通信的影响,分析通信中间件的关键技术对智能电网输送电的影响。
1基于DDS的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中间件模型1.1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结构由于通信软件架构与通信技术的影响,面向电网的通信架构的发展不是非常理想。
目前常用的面向电网的通信架构基本上是以对象为中心的,比如:DCOM 技术与CORBA技术,这些通信架构模型具有繁琐的运行机制,已经不适应当代智能电网通信的发展。
传统的C/S通信结构网络的中心枢纽是服务器,可以实现服务器和各个客户端的直接通信,确保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因此一个服务器可以实现和多个客户端的通信。
由于服务器与客户端两者之间在结构上具有高度耦合性,导致智能电网系统的可拓展性与灵活性受到限制。
在实时通信系统中其在分布式能源的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分布式能源并网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在订阅/发布模型当中,其通信方式是点对点额通信,能快速的实现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分发,网路中的各个节点也可以发布其能提供的数据信息,同时订阅其所感兴趣的信息。
1.2数据分发服务数据分发服务(DDS)是在实时CORBA的基础之上由OMG组织的以数据为核心的一种实时数据通信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gent的人类的社会行为建模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研宂 领域。Agent技术来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Agent技 术是一种处于一定环境下包装的计算机系统,为实现设 计目的,能在该环境下灵活的,自主的活动。Agent具备 自治性、社会性、反应性和能动性四个基本特性。Agent 的特性使其成为实施中有效的手段。尤其是的交互性和 主动性。例如,一个Internet上的用户需要使用Agent通 信语言向主动服务Agent陈述信息需求。主动服务Agent 在获得新的信息之后能够按照约定主动将其提交给需要 的用户;一个工作流管理Agent,能够按照约定将最新的 工作进展情况主动通报给有关的工作站。
基于Mutil-Agent的面向服务的系统结构在 电力调度系统应用实例图
省调 地调 中调 网调
基于SOA的第 三方支持系统 业务编排 ESB网关 ESB总线 ESB名空间 服务注册 大 中 小 型 大 电 厂 可 再 生 能 源 服 务
220kV
110kV
服务 请求/提供 者Agent
广域 故障 诊断 Agent
智能调度系统
(制作团队:12组)
面向服务架构
12组成员列表(组长/主讲人:)
引言
近年来,能量管理系统系统(EMS)、数据采集与监视 控制系统(SCADA)广域测量系统、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电力市场系统、脱硫监测系统、在线预决策系统、 信息披露平台等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丰富了电网监视 和调控的手段。但目前大多数系统是信息孤岛,传统 的SCADA系统中调度中心与变电站有通信,调度中心 上下级有信息的传递,具备了纵向信息传输通道,而 同级之间一般没有信息交换,通信存在障碍,不利于 广域故障诊断、监控。对智能电网发展带来的调度需 求不确定性应对力不从心。
服务监听型自适应流程图
添加服务发现模块(不断监 听网络) 添加一条有信息识别分发器到 输出任务生成器之间通信信道
判断是否有服 务请求
交互协议为原 有互认协议时
有服务请求激 活模块 与提出服务请 求的Agent进 行通信
输出任务生成 器直接产生输 出任务
服务监听型自适应模块结构
面向服务的理念改进推理机
面向服务的系统流程
1.企业级Agent将 服务请求发布到 ESB 6.输出信息并反 馈给服务请求 Agent 7.服务请求Agent 向服务提供Agent 发服务请求
2.ESB确认该服务 属于哪类企业及 服务请求
5.发送给业务编 排Agent
8.经ESB网关,进 行安全评估后
3.激活相应的业 务服务注册Agent
信。
分布式环境下服务应用
在分布式环境下服务应用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 种是有中心的方式,另一种是对等(peer to peer)的方式。 有中心的统框架存在无法克服许多问题:首先,当访问量 较大的时候,处在中心地位的成员组织任务瞬间增大,易 造成性能瓶颈;当中心组织成员出现问题的时候,整个系 统会随之失效。在对等方式的系统框架中成员组织直接进 行通信而不需要经过第三方(中心),从而实现了成员的 隐私保护,避免了性能瓶颈,降低了对中心服务器计算和 存储能力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负载均衡的目的;同 时随着成员的增多对等系统良好的可扩展性使得系统性能 对比中心化系统存在较大的优势;当然对等模式也存在成 员管理维护困难等问题。
1.如果身份验证 协议已有协议 4.查询交互协议
7.信用信息发给 服务提供Agent 对信用核对分析
2.向服务提供者 反馈信用信息
5.ESB名空间向 服务请求Agent 提供交互协议
8.符合企业要求 则如约定提供服 务
3.如果身份验证 协议为新协议
6.服务请求 Agent进行协议 配置(自适应)
9.反馈订单确认 信息并提供服务
基于SOA的电力智能调度系统架构图
省调 地调 中调 网调
基于SOA的第 三方支持系统
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服务总线 可 再 生 能 源 服 务
服 务 请 求 者
大 型 大 电 厂
中 小 型 大 电 厂
220kV
110kV
变 电 所
变 电 所
服 务 提 供 者
服务监听型自适应代理模型
需新协议互认的通信
1.服务请求 Agent 2.身份验证 Agent
3.身份信息
服务请求者 4.服务确认 服务提供者
适合SOA架构பைடு நூலகம்Agent模型
1. 在Agent的模型基础之上,将原有模型改进成为具有服务 监听功能的自适应模型,使之适合于SOA架构。 2. 首先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服务发现模块。由服务发现模 块负责不间断侦听网络,判断是否有服务需求。发现有服务 需求,激活通讯模块,与提出服务请求的Agent进行通信。 3. 并且在原有模型中添加一条有信息识别分发器到输出任 务生成器之间通信信道,当交互协议为原有互认协议时,由 输出任务生成器直接产生输出任务,以减少推理机工作量, 提高响应速度。该模型能够在基于和的智能电网应用系统中 更好的完成任务。具有服务监听功能自适应模型结构。
变 电 所
变 电 所
案例分析和仿真系统
以故障诊断系统和数据采集与监控制系统为案例进行 分析,解释基于Mutil-Agent系统的面向服务的电力调 度架构。以故障诊断系统Agent、数据采集与监控制系 统Agent和ESB服务总线构成的基于Multi-Agent系统的 仿真系统为例。故障诊断系统Agent将可提供的基本故 障诊断服务包装成不同的服务,并将服务信息发布到 ESB中的服务注册Agent。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Agent负责监控各个并网点,并进行数据采集。
SOA面向服务体系
基于DDS/IEC 61850通信中间件是以SOA为软件架构的中间 件。面向服务体系代表了一种基于“分解”概念的思想。 任何事物要较为完美地构造、执行或者管理,应尽量以定 义明确的相关功能集的形式来处理。例如:电力调度生产 (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单元(例如省调、地调、变电站 、电厂等等,各单位、部门以及具体到某具体点的设备) 都是面向服务的个体。这些个体构成了不同的职能分工与 团体。但是,一个职能单元不可能为一个调度过程提供所 有的服务,因此就形成了一种分布式的服务环境。在这种 分布式的环境中,各个职能单元之间是一种“松耦合”的 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存在着大量频繁的数据通
协议互认情况下Agent通信
Agent之间通信,交互协议为事先约定好的协议时,Agent通讯模 式:
1.服务请求
Agent Agent
2.服务应答 服务请求者 服务提供者
服务监听型自适应代理模型
当有新协议加入时,原有协议规则库找不 到匹配协议,发生交互失败,为了保证通 信成功,应该具备适应新协议的能力,也 就是所谓的自适应性,因此之间通讯发生 下图所示的改变:
面向服务的系统说明(续)
如果协议为新协议,则进行步骤4身份验证。经ESB网 关,身份验证信息到达服务请求Agent,服务请求 Agent比对身份验证协议,如果为已有协议,则直接执 行步骤7,向服务提供者反馈信用信息。如果身份验证 协议为新协议,执行步骤5查询交互协议。ESB名空间 向服务请求Agent提供步骤6交互协议,服务请求Agent 进行协议配置(自适应),生成步骤7中的信用信息发 给服务提供Agent。服务提供Agent对信用核对分析, 符合企业要求则如约定提供服务(即步骤8反馈订单确 认信息,并提供服务)。
第一代调度系统
终端 终端
主机
第二代调度系统
终端 终端
主机
第三代调度系统
工作站 工作站
数据服务器
数据服务器
SOA的电力智能调度系统架构
按照“统一调度,分层管理”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按调度生产所涉及的基本生产单元进行粗粒度划分,最大 限度的整合各个调度生产单元现有的信息系统。利用中间 件技术屏蔽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 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幵发环境,减少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将 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业务上,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 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 从业务角度理解,SOA是针对企业的一些旧的软件体系重 新利用,进行整合,构建一套松散耦合的软件系统,同时 也能方便的结合新的软件共同服务于企业的一个体系,使 系统能够随着业务的变化更加灵活适用。针对电力调度生 产的特点设计基于SOA的电力智能调度系统架构。
基于的面向服务的系统结构图
基于Mutil-Agent的面向服务的系统结 构在电力调度系统应用实例
电力调度生产的各个单位以Agent的身份参与生产,他 们之间相互独立,各自内部独立自治。在第三方SOA 支持系统Agent和ESB的协助下集成原有系统,相互协 作完成任务。按调度生产所涉及的基本生产单元进行 粗粒度划分,最大限度的整合各个调度生产单元现有 的信息系统,如省调Agent,广域故障诊断Agent等。 对于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构建的系统,只需包装统一信 息接口,以便保证在一定范围的“全局空间”中服务 接口是一致。原有系统非面向服务架构的,在整合过 程中,需借助基于SOA的第三方支持系统Agent提供服 务发现和服务提供功能。
早期的Agent研究,关注重点在推理机。经过大量的研 究,推理机技术己相对成熟。目前的应用以及其交互 对象多为预先设定,是可预知的,对未在设定内的情 况和信息识别有一定的困难,这也限制了其扩展性。 随着面向服务的理念的推广,最大范围的整合资源和 增强系统扩展性成为关注的中心。服务监听型自适应 模型目的是通过增加的服务发现模块,使传统自适应 可以更好的为面向服务架构的系统服务。满足对未预 先设置在信息识别其中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进行 识别,以便更大限度的利用全局空间中的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