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人事原则

合集下载

唐太宗用人的原则

唐太宗用人的原则

唐太宗用人的原则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原则:明主之任人,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慎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慎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名主无弃士。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

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重视“制度忠诚”鉴于前代政治上的“私人忠诚”对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唐太宗在选官用人方面非常重视“制度忠诚”原则,即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曾经是太宗为秦王时旧部的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撤职,他求唐太宗看在自己曾是秦王府故人的份上免于处分,被太宗严辞拒绝:“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

”另一面则是他唯才是举,量能授职。

如魏徵原本是太子建成下属,但是唐太宗见他才堪大任,便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魏徵也不负其望,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及时诤谏匡正太宗政令的误差,对贞观之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问出身,重视人才的价值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命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

中郎将常何向太宗提出了二十多条意见和建议,条条切中时弊。

常何本是一介武夫,不通经史,怎么会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太宗不解,便问常何。

常何告诉他这都是家臣马周出的主意。

太宗立即召见马周进宫,由于相见心切,在马周未到之前,曾一连四次遣使催促。

见面一谈,发现马周确有真知灼见,当即决定留在门下省任职,不久任监察御史,接着又提拔他担任中书舍人、中书令。

马周见事敏捷,机智雄辩,谨慎周到,处事公允,深得太宗信赖和同僚们的好评。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在用人上,唐太宗还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

【读史札记】唐太宗是怎么“以人为本”的?

【读史札记】唐太宗是怎么“以人为本”的?

【读史札记】唐太宗是怎么“以人为本”的?中国历史的皇帝,尽管啥德行的都有,但有一个本性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个个都有私欲。

这一点,即使再贤明的君主也概莫能外。

比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金绣珠玉、宫室台謝、犬马鹰隼、四方行游,样样都喜欢,吃喝玩乐一样也没少干。

不过,和隋炀帝之类的某些皇帝有所区别的是,唐太宗有私欲是有私欲,但他很清醒地把握了住了私欲的度,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整过头儿。

贞观初年,刚坐上龙椅的时候,唐太宗对身边人说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①(《贞观政要·君道第一》)你看,认识的多深刻,比喻的更是形象,意思是说:当皇帝要想当长远了,必须获得老百姓的拥护,如果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就像割下大腿的肉喂肚子,肚子饱了,人也死了。

然而,唐太宗的这番话,言外之意所强调的,显然不是不要私欲,而是不要竭泽而渔,说白了,就是剥削必须要有限度。

否则,就会“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把老百姓逼急眼了,影响到江山社稷的稳定。

那么,怎样做才能二者得兼——既能“纵逸”,又不至于“妨政事”、“扰生民”呢?经过一年多的执政思考,贞观二年,唐太宗提出了一条政治主张,那就是治国必须“以人为本”。

他是这样表述的: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②(《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应该说,民本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渊源久远。

但是,在治理国家上,如此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主张,在封建君主里头,唐太宗似乎是第一人,这确实是一种进步。

唐太宗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唐太宗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太宗用人,体现了虚怀若谷的“大”,他在征战时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允、窦建德集团的人才,吸收了瓦岗军的秦叔宝、程咬金等;这些人都是敌军的将领或功臣,他们曾经与李氏战场血战,曾经是李氏的阻力,然而这些对于李世民来说都不再重要,在他眼里,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人才,他们都将给唐王朝的发展很稳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于是太宗重用他们,于是那个结果也发生了.也许这就是唐王朝鼎盛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很多人却没有从太宗的成功中得到启发,他们仍然没有走出家族制度的阴影,这是中国以及全球华人在经营家族企业中的最大阴影——王安实验室---一个昔日辉煌的家族型电脑公司却渐渐走向失败,考察它的用人制度,王安重用他的儿子,一个数学家。由于王安的思想,公司的两个重要的高级管理人员Harold Koplow,一个聪明的工程师、John Cuningham,一个精力充沛的销售主管离开了公司他们的离去削弱了王安公司并且导致了一大批管理精英的流失。特别是Koplow的离去对公司是一个巨大的不幸,他曾在当时提出了现代工作站的原型---终端服务器网络。如果当初王安采纳了他的建议,那王安公司将跳出小型机与字处理领域而成为商务计算市场的有力竞争者。Fred Wang在总裁位置上坐了三年,在此其间公司效益每况愈下。回顾他领导公司的阶段,人们发现他是严格遵守着中国的传统,从来不在公众面前反对他的父亲。但这代价是沉重的,由于王安在诸如产品选择和价格策略等事务上坚持推行他已过时的想法,公司继续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前进,最终导致失败。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来理解太宗皇帝的“任人唯贤”的人才思想的基础的建设性的作用。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太宗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前代的经济、文化积累;交通发达,中外交流广泛、各民族和平相处,同时也有经历社会大变革后,社会渴望发展,厌恶战争等等,但是在这么多的原因当中,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太宗皇帝的“知人善任,虚怀若谷”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了。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贤明的皇帝,他的治国之道备受后世推崇。

而在他所有的治国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最为重要,至今深具借鉴意义。

选贤任能不拘一格"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

他把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拘一格,海纳百川,广揽贤才。

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不计较资历地位,更不问出身,谁有本事就用谁,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房玄龄是隋朝旧臣,张行成原是一介布衣......魏征、王珪、韦挺等人原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谋士,都是被唐太宗大胆重用而名留青史的贞观良臣。

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或属于敌对营垒的人,按绝大多数皇帝的做法,就是斩草除根,免生后患。

但唐太宗不计前隙,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

对他们的才干、见识极为欣赏器重,礼遇有加。

唐太宗收服魏征等人,是最能看出他的用人胸襟的。

不管对什么样的人,太宗都会推心置腹、以诚相待。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就是由此而来的吧!"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明君怎能不让群臣竭诚辅佐、同心协力?!纵出生入死,肝脑涂地,也心甘情愿。

太宗洞察敏锐,对人才的优缺点了如指掌。

他知人善用,将不同类型人才进行合理的搭配,放在最合适的地方,取长补短,互相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最大的效能。

为了扩大选拔人才的渠道,唐太宗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给千千万万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公平竞争的机会,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人都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听批评意见,认为听批评意见有损颜面,这是人性的弱点。

伴君如伴虎,权力使君臣之间的沟通更难。

阿谀奉承之辈环绕,成为不明是非的昏君,也是加速衰败的一个原因。

唐太宗是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雄才大略而又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

唐太宗之用人观

唐太宗之用人观

唐太宗的管理艺术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唐太宗可谓是出类拔萃,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样他的管理方法,即使在现代,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太宗深知帝王之道,虽有雄才大略,但却能以“能问于不能”,集思广义,从谏如流。

在用人上,唐太宗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

他说:“仁人如巧匠之制木,值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值长短,各种所施。

明主之仁人也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唐-李世民《帝范•审官第四》)唐太宗的领导艺术曾经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

早在唐代就有史臣吴兢将其编撰成《贞观政要》一书。

" 后之求治者,或列之屏风,或取以进讲。

"其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来说,不仅具有启发作用,而且具有警醒作用。

既是补药,更是清醒剂。

那么,是否如同唐太宗所说就能用好人才了呢?没那么简单,要真正发挥出一个优秀人才的全部实力,是有条件的。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首要任务唐太宗与大臣萧瑀关于历史上另一位有作为的皇帝隋文帝杨坚有过一段对话。

贞观四年,唐太宗曾问萧瑀:" 隋文帝何如主也?" 大臣萧瑀对曰:" 克己复礼,勤劳思政,......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 唐太宗对此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隋文帝" 性至察而心不明......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按照唐太宗的观点,作为最高领导者,应当" 广任贤良,高居深视" ,而不是身代百官,君行臣职,为己所不宜为,劳己所不必劳。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久为后世所推崇,即便放在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学习。

而在他的所有治国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

唐太宗喜欢人才,也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著名点的有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

纵观太宗用人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重视人才,太宗认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人才”。

当年太宗平定刘周武,刘下属部将虽然投降,但随后又纷纷叛逃而去,只剩尉迟敬德还留在营中。

太宗手下诸将劝他杀了敬得,免生后患,但太宗却认为敬德是个人才,不仅不杀反而重用之。

后来敬德果然屡立战功,甚至还救了太宗一命;其次,知人善用。

太宗命封德彝举荐人才,封领命很久都没有举荐一个。

太宗问他为何,他说:“不是我不尽心,而是现在没有旷世奇才。

”太宗责备他说:“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取所长。

”第三,对人推心置腹,以诚相待。

有人给太宗出主意,要太宗采用些计谋或权术来试探朝中大臣的忠奸。

太宗回答说:“如果用这些权术去试探部下,自身就不够光明磊落,如何要求他们正直呢?”张居正对此的评论也非常深刻:“君德贵明不贵察,明生于诚,其效至于不忍欺,察生于疑,其弊至于无所容,盖其相去远矣。

”最后,有容人之量。

太宗在位,时常有大臣秉理直谏,而太宗却常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从不固执己见,也不偏听偏信。

张居正更是认为太宗能够兼听为明主要是他虚心求教的结果,这也正是孔夫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要达到的境界。

浅谈唐太宗用人之道大唐帝业的实际开创者李世民,不但以他高瞻远瞩的武功谋略打下了江山,留下了“浅水原大战”、“虎牢关大战”等经典战例,而且他在治国用人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万世景仰的“贞观盛世”。

这巨大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他卓越的人才观和积极的用人策略分不开的。

可以这么说,若没有李世民的知人善任就不会有大唐二百九十年的帝业,就不会出现空前繁荣的“贞观之治”。

“制度忠诚”:唐太宗选官用人之要

“制度忠诚”:唐太宗选官用人之要

“制度忠诚”:唐太宗选官用人之要作者:屈超立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08期选贤任能治理国家是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非常重视的重大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很难真正付诸实施。

尤其是自西晋灭亡以后,长期的动乱,完全改变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当时普遍存在的用人原则是以“私人忠诚”为基础的以人划线,或者说政治帮派,而维系政治帮派的纽带是封官许愿等利益关系,甚至以腐败为代价来换取部属的忠诚。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非常重视官吏选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他经常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帝王之为国也,必籍匡弼之资。

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虽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求人之贵也。

”特别是唐太宗革故鼎新,在官吏选任上极力推行“制度忠诚”原则,对唐初的国家治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唐太宗鉴于前代政治上的“私人忠诚”对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在选官用人方面非常重视“制度忠诚”原则,强调必须遵循“天下为公,无私于物”的“至公之道”,即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中书令房玄龄奏请为秦王府旧部未得官者授以官职。

太宗说:“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问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岂是至公之道耶?”他指出天下为公,无私于物,选择贤才为官,造福百姓,才能使政治风气从私人利益转向人怀公心。

同年,唐太宗因魏徵的推荐提拔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时对他说:“朕举贤者,非朕独私,以能益百姓也。

我于宗室故人,苟无能,终不得任。

卿宜思有以称吾举者。

”提拔杜正伦并非出于自己的私人利益,没有要求杜正伦报答提拔的私恩,而是勉励他要做官为公,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3、知人善任——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3、知人善任——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 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 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资治通鉴》卷192
22
三、任人唯贤,怜惜不肖
3、至公无私亲
《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
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
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
7
一、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谁主张、谁担当 比者纲维不举,并为勋亲在位,品非其任,功势 相倾。凡在官僚,未循公道,虽欲自强,先惧嚣 谤。所以郎中抑夺,唯事谘禀;尚书依违,不得 断决。或惮闻奏,故事稽延。案虽理穷,仍更盘 下。去无程限,来不责迟,一经出手,便涉年载。 或希旨失情,或避嫌抑理。勾司以案成为事了, 不究是非;尚书用便僻为奉公,莫论当否。递相 姑息,唯务弥缝。
15
二、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王珪点评诸宰相
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 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将入 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 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至于激 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贞观政要》卷二《任贤》)
徵传》
5
一、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任用政敌
贞观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 “王珪、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 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 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 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徵 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 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 各赐钱十五万。——《贞观政要》卷二《任贤》
18
三、任人唯贤,怜惜不肖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之一,他在执政期间展现了出色的用人之道。

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中,资治通鉴始终被视为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其中对唐太宗的描述与表彰极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探究他在选拔、培养和提拔人才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方法。

唐太宗的用人哲学体现了他治理国家的智慧和策略。

他注重选拔忠诚而有能力的人才,坚持将忠诚与能力并重。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与其领导层的素质直接相关。

因此,他注重培养忠诚的官员,使他们在执掌权力的同时,本着国家利益来为民众服务。

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才的能力,擅长善于发现和发展人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和才华。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既遵循了忠诚原则,又不忽视个人才能,这种平衡使得唐朝政权得以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

在选拔人才的标准与方式方面,唐太宗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注重官员的品德和才能,更加注重挖掘潜力之人。

他并不拘泥于出身贵贱,而是真正以才能和德行为依据,通过各种手段广泛收集情报,了解官员的才干与品行。

他高度重视教育,倡导培养人才,推动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加公正和透明的途径。

同时,他也重视举荐制度,鼓励和奖励那些特别出色的官员,以激励更多人才成长和涌现。

总结而言,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以忠诚与能力并重为基本原则,他注重培养忠诚而有能力的官员,通过一系列独到的标准与方式选拔人才。

他的用人哲学具有现实意义,对现代用人之道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唐太宗的用人之道的分析,展示其值得借鉴和运用的经验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可从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中学习,培养忠诚有能力的人才,使其在各个领域发挥影响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也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选拔标准和具有效果的培养机制,以确保国家和组织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虽然饱含历史特点,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论唐太宗的人才观

论唐太宗的人才观

论唐太宗的人才观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 中华帝国千古一帝, 唐代第二位君主, 唐高祖李渊之次子。

世民出生于武功( 今陕西武功西北) , 儿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 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 因以为名。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615) , 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 今山西代县) , 年仅16 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 崭露头角。

大业十三年( 617) , 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 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 今山西太原) 。

这时隋政已衰, 天下大乱, 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 积极招兵买马, 准备举兵反隋, 夺取天下。

武德九年( 626) 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王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 发动“玄武门之变”。

两天以后, 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

八月, 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 李世民登上帝位, 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他登基之后, 励精图治, 使唐朝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 政局稳定的升平景象。

这种景象的出现,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而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则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归结起来,大概有广开才路、用人之长、用人不疑、虚怀若谷这几点是唐太宗的人才观的集中体现。

一、广开才路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唐太宗就深深的懂得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的付诸于实际行动。

唐初,各种人才盛极一时,贞观一朝人才辈出,并不是说人才是真的多,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关键在于统治者善于发掘和使用人才,使得天下人才为天下所用,帮助天子以创天朝上国。

“不以卑而不用, 不以辱而不尊”, 是唐太宗用人范围的思想基础。

他所招揽的人才,不计派别、阶级、亲疏,重用的人才中,既有来自名门世家的李靖,又有曾聚众为盗的薛仁贵;既有从一开始就跟随他打江山的房玄龄,又有从敌人手下吸纳的张玄素;既有出身贫寒的马周、秦叔宝、程咬金,也有曾当过死敌太子建成心腹的魏征、韦庭;还有曾阿谀奉承隋炀帝的裴矩,只要是有用之才,他都乐于启用,结果是这些谋臣学士猛将都在“贞观之治”中贡献了自己的才干谋略。

论唐太宗用人理念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论唐太宗用人理念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论唐太宗用人理念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唐太宗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

意思是说,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好像能工巧匠选用木料一样,直的就用它做车辕,曲的就用它做车轮;长的就用它做栋梁,短的就用它做拱角。

不管是曲的直的,还是长的短的,都能派上用场。

有智慧的人,就用他的谋略;比较愚笨的人,就使用他的力量;勇敢的人,就使用他的威武;胆小的人就使用他的谨慎;如果是既不算太聪明也不算太笨、既不是很勇敢也不是特别胆小的,就综合起来用之。

然而我们又该怎样来理解这一用人理念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我以为,只有尊重人才,善用人才,量才使用,事业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科学看待人尽其才、量才录用慧眼识才,以德辨才,是充分使用人才的前提。

《西邻五子》的寓言,到今天仍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西邻公根据自己5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安排不同的工作,“使朴者农,敏者贾,蒙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愁于衣食焉”。

如此安排,扬长避短,各尽其才,可以说是“人尽其才”之典范。

不拘一格,量才使用,是人尽其才的基本法则。

王安石有句名言: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重。

尊重特点、善待差异、发挥人才的长处,才能还英雄以本色,给人才以公道;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观点,才有可能为人才的成长、使用,营造良好的环境。

以能选才,避免浪费,是人尽其才的基本目标。

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强国、人才强省,仍然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不容否认,现实生活中,“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人才高消费趋向,是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现象。

不以学历论英雄,以“能”为上精选人才,如此才能不误才、不耗才。

唯贤用人,以业聚才,是广纳人才的重要手段。

“不因马瘦而失马”,宽容人才的个性、不足,甚至工作的失败,这既是发掘人才潜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倡导、培育科学的人才价值观不容或缺的土壤。

而在今天看来,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复杂,许多问题会变得简单得多。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三、科举取士,广揽人才
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到唐太宗时继承并健全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庶族①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8.90.
地主参政做官的机会,这是贞观时期选人,用人的重要手段,也是科举制度得以发展和健全的鼎盛时期。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形式
贞观元年,为了限制士族门阀势力的发展,唐太宗大力发展和推举通过科举考试选取才士的方式。隋代的科举考试只有进士和 明经两种,到了唐太宗时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大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
(二)不计旧怨,以诚相待
贞观初,唐太宗对侍臣说:“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但公等至 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 不得不举。”①他依据这样的原则,大胆起用前朝遗臣和异党中的忠良之人。即如王珪、萧瑀、裴矩、房玄龄、魏征、薛万彻 等等。唐太宗知人善任的事例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用和重用。魏征,原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官任太子 洗马。在唐太宗与李建成争夺帝位继承人时,他劝李建成尽早杀掉唐太宗,以巩固太子地位。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被杀后,唐 太宗斥责魏征离间他们兄弟间的关系,而魏征从容回答说,如果太子李建成要是听了他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下场,周围人都 为魏征捏了把汗。唐太宗见他临危不惧,致死不悔,认为他是经国之才,遂封他为谏议大夫。再如:薛万彻最初也忠于隐太子 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中血战宫门,失败后太宗多次派人传达旨意不治他的罪。他归顺后在平定突厥、吐谷浑的战争中,屡建奇 勋,特别是在大破天柱王于赤水源一役中,独率轻骑深入敌军。更有萧瑀、裴矩、杜如晦等均属隋代遗臣,也都被委之以重 任。

唐太宗管理之道:以海纳百川之心求天下人才

唐太宗管理之道:以海纳百川之心求天下人才

唐太宗管理之道:以海纳百川之心求天下人才在唐太宗政权中,存在着各种政治力量。

有原来隋朝的官员,有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还有统一战争中敌对势力的成员与李建成、李元吉集团的重要人物。

各种政治力量,都需要以唐太宗为中心进行重新组合。

唐太宗顺应了历史前进的要求,竭力促进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

在用人方面,唐太宗根据自己的选人标准,不管是哪一种政治力量,只要有才行即加以重用。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就有人要求“秦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

唐太宗说:“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

”他主张“惟贤是与”,反对以新旧为别,正是对各种政治力量一视同仁,广其德于天下。

他还明确提出:“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玄武门之变以后,尽管李建成集团中,“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

另外,当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就设置了文学馆十八学士,作为自己的智囊团。

十八学士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骨干力量,可见文学馆学士都是唐太宗的亲信。

但是,在他刚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武德九年(626)九月,就另设弘文馆学士代替文学馆学士,弘文馆学士不限十八人,增加了原秦王集团以外的成员。

胡三省说:“唐太宗以武定祸乱,出入行间,与之俱者,皆西北骁武之士。

天下既定,精选弘文馆学生(士),日夕与之议论商榷者,皆东南儒生也。

然则欲守成者,舍儒何以哉!”唐太宗用人,先“西北骁武之士”,后“东南儒生”,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变化的,没有亲疏之别。

这种用人之道,无疑可使大量的人才聚集在唐太宗周围。

再者,他对各种类型的人才还善于因材使用,并不求全责备。

他说:“明君无弃士。

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

”他还说:“智者取其智,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

「管理者必读」唐太宗李世民的人事管理才能古今无人超越

「管理者必读」唐太宗李世民的人事管理才能古今无人超越

「管理者必读」唐太宗李世民的人事管理才能古今无人超越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摘要:综观古今,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颇大,唐太宗在其统治时期使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与他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积极倡导和推行进步的人才观。

从重视人才、选拔人才到运用人才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本文着重的从重才、选才、知才和用才等方面分析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重视人才,德才兼备(一)重视人才唐太宗历经隋末大动荡,他深知创业难,而守业更难的道理。

何以守业,他认为关键在于得人,特别是忠臣良将。

为此他对臣子说“守业之难,方与公等慎之。

” ⑴他把“进用善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不渝的三件大事之一。

唐太宗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治安之本惟在得人”⑵“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人。

”⑶他把贤才看是立国、强国的第一要素。

他认为贤才以兴天下,只要依靠大批有才干的官吏,才能稳定巩固自己统治。

他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鉴。

特别是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他说,隋朝的灭亡其原因也有隋文帝的用人不当的因素:“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

……唯取决受战,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矣。

”⑷安邦天下,作为君主切不可独断专行,否则会使决策错误百出,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

对此,唐太宗的认识极为的清楚,他说:“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

”⑸又说:“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造天下之才,委任责成,各尽其用。

”⑹可见,唐太宗深深懂得治理国家不能仅靠一人之力,而应重视人才,使用人才。

他以:“贤才以兴天下”为用人一大思想,说明国之强盛,不得不重用人才。

他的重人思想为唐朝初年的人才涌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另外,唐太宗把笼络人才,重用人才作为自己治理好国家的关键。

贞观二年(628年),他对大臣们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

”⑺由此可见,唐太宗把贤才良将作为“治安之本”。

这也是唐太宗一贯的用人思想,更是用人的核心思想。

唐太宗用人原则

唐太宗用人原则

唐太宗用人原则
唐太宗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皇帝,用人方面,他可真有一套。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他的用人原则,用大白话,不带那些文绉绉的词儿。

首先,唐太宗用人,讲究的是“不拘一格”。

他不管你是啥出身,只要你有能耐,他就敢用你。

就像咱们现在说的,“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真本事,唐太宗的眼里你就是块宝。

他手下的大将尉迟恭,原本是个铁匠,后来成了威震天下的猛将,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者,唐太宗用人,还特别看重“德才兼备”。

他觉得啊,一个人光有能力还不够,还得有德行。

这就像咱们挑朋友,不光要看他能不能干,还得看他人品咋样。

唐太宗就特别喜欢用那些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比如魏征,整天给他提意见,他也不恼,反而觉得这是忠臣的表现。

还有啊,唐太宗用人,特别会“知人善任”。

他知道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就把他们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

这就像咱们玩游戏,得把每个角色都放到最适合他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唐太宗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个个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最后啊,唐太宗还特别会“用人不疑”。

他一旦决定用你,就会百分之百地信任你,不会整天疑神疑鬼的。

这就像咱们跟好朋友合作,得互相信任才行。

唐太宗的这种信任,让他的手下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干,所以唐朝才能那么强盛。

总的来说啊,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就是:不拘一格、德才兼备、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这些原则放到现在也照样管用,咱们要是学会了这些,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

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

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浅谈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用人朱粤波唐朝是一个充满传奇梦幻般的朝代,其功绩达到我国封建主义的顶峰时期。

尤其在李世民统治下的贞观之治,实现天下大治,这离不开相关的政策法规,更应该归功于李世民他本人的人格魅力。

那么李世民有什么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们通过一些历史事迹对其进行分析,并借鉴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让企业创造辉煌!1、求贤若渴,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李世民作为封建帝王,自然是想巩固自己的皇权通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他以史为镜,探究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深刻的认识到: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

在他麾下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充、窦建德集团的人才,吸收了瓦岗军得徐茂公(后李世勣)、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的时候吸收了张玄素,在消灭了李建成时,吸收了魏征等。

李世民四请马周的典故更是表现出了他求贤若渴之心。

李世民还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这是他非常优秀的一面,也是他能实现天下统一,天下大治的一个基本因素。

史学家把李世民成功的经验归纳为“用人”和“纳谏”。

很好的概括了他传奇一生的人格魅力。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是一个很有视野的领导人,他自己不懂电脑,不懂软件引荐,没有高学历,去从一个英语老师变成了企业领导人。

别人是学习技术,而他却是在练习管理,他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应用。

马云认为,领导者不要做具体的工作,要下面人去做。

“你用6个月如果还找不到代替你的人,说明你招人有问题。

6个月你找不到帮助你的人,说明你不会用人。

领导要能把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发现出来。

你要招这个人的优点,找到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这就是你的厉害之处。

就比如一个老虎在后面追你,你的奔跑速度自己都想象不到。

这说明说明,这是潜力,每个人都有潜力,关键是领导要能找出这个潜力。

刘邦说:我管理国家不如萧何,攻城拔寨不如韩信,奇谋妙断不如张良,武功谋略皆平平,然而我却可以统领天下,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用他们,用在哪里。

唐太宗的“人力资源规划”

唐太宗的“人力资源规划”

唐太宗的“人力资源规划”唐太宗的“人力资源规划”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例外是人才济济的,如唐太宗时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世民的人才政策和规划。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唐太宗的hr人才规划吧。

他深深懂得“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理”,“得士则昌,失人则乱”、“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

这里的“人”指的都是人才,一般老百姓叫“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做如此区分,可谓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之雏形。

李世民身边人才济济,绝非偶然。

他善于用人和纳谏,是他在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一、广泛吸收人才,包括隋朝旧臣和敌对集团的人才。

从隋朝灭亡到唐朝建立,从李渊到李世民登基,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

李世民为了政局的稳定,使用了隋朝的旧臣立纲等人。

对李渊集团的人才也恰当安排,予以重用,李世民公布的一个“功臣”名单中,名列榜首的正是李渊的'心腹裴寂。

在李世民征战时,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允、窦建德集团的人才,吸收了瓦岗军的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等;在消灭李建成集团时,吸收了魏征等。

这是李世民的格局。

二、用人不避亲。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理当封高官,但历来外戚掌权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再三请求只当一个空头官儿。

但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用人不避亲,任命他为宰相。

这是李世民的魄力。

三、用人不避仇。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

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后被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为魏国公。

这是李世民的胸怀。

唐代国力强盛、文明发达,加上人才的多元化和兼容性,使唐人充满自信,唐代中国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当时与唐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将胡风夷俗,融聚为中华文明,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唐太宗管理人才之道的现代启示

唐太宗管理人才之道的现代启示

唐太宗管理人才之道的现代启示导语:唐太宗是唐朝最杰出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贤能君主,他对于人才的管理之道,时至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作为政治家的唐太宗,一个重要的.长处就是善于求贤和纳谏。

他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即位之前,已收罗了不少文武贤才。

即位之初,就要求右仆射封德彝举贤,德彝久无所举,理由是“于今未有奇才”。

太宗对他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这说明人才无时不有,关键是在善于发现人才。

贞观三年,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

”强调宰相的职责在于举用贤才。

这年夏天,因天旱下诏求言,中郎将常何条陈二十余事,深切时宜。

太宗看了很奇怪,常何是武将,怎能写出这样的好奏章呢?问知是出于他的门客马周之手,太宗立即召见马周,留置门下省供事,后来马周官至中书令。

太宗用人,不问亲疏,不论贵贱,不分畛域,一视同仁。

在他的大臣中,有出身寒素的马周、戴胄、杜正伦、张玄素、刘洎、岑文本、崔仁师等,有来自敌方的屈突通、尉迟敬德、李世勣、秦叔宝、程知节等,有出身贵族的萧瑀、陈叔达等,有拔于怨仇的魏徵、王珪、韦挺等。

因此史家称赞唐太宗“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洎,自疏远而卒委钧衡。

终平泰阶,谅由斯道”。

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唐太宗特别注意了解官吏的优缺点。

贞观四年,在一次有宰相参加的宴会上,太宗让“识鉴精通”的王珪悉加品藻。

王珪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

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

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

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

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徵。

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

”唐太宗深以为然。

贞观十八年,太宗还亲自对司徒长孙无忌等作了一番评论。

他说:“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

唐太宗用之人道探究

唐太宗用之人道探究

2016.11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是我国唐代杰出政治家。

他在位23年,秉承“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的治国理念,把选人用人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开创了万世景仰的“贞观之治”,也造就了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一大批千古名臣。

他知人善用的高超用人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分析梳理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一、虚怀若谷,广揽贤俊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

唐太宗在带兵征战的时代,就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能够屈节下士,即位以后,更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治国不能凭一己之力,必须虚怀若谷,广集贤才。

鉴于隋文帝“事皆自决,不任群臣。

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的惨痛教训,唐太宗悟出,个人即使再有雄才伟略,也不可能是全知万能的圣人,必须“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

他曾经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为此,他求贤若渴,曾多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不断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

他除了亲自选择名相、良将外,还要求身居要职的宰相也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的人事原则
最近专家挖掘到了隋炀帝的墓葬,据说十分寒酸,其实也不奇怪,亡国之君,能有葬身之地就不错了。

由此想到隋朝末年,群雄并起,与此同时,各路人才在群雄之间做选择,跳槽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今年是隋朝的将军,明年就在瓦岗山上混,再过一阵就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这已不是新鲜事。

而对于这些跳槽的英雄,如何让其安心做业务,忘掉过去的失败和挫折,也是各集团老板面临的工作,能安抚好新员工的情绪,也能助他们逐鹿天下,经营天下,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隋炀帝与员工之间隔着厚厚的隔膜,也是导致其殒命江东的原因之一。

人事原则:不划小圈子对新旧员工一视同仁
据《资治通鉴》第192卷记载,公元626年,即武德九年,唐太宗登基的第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唐朝这家集团举行了新老员工的大聚会。

岂以新旧为先后
本来是喝酒的,大伙应该高高兴兴,没想到在上酒席点名的时候,分了先后,叫人气不顺的是,有些秦王府的老员工(李世民登基前被封秦王)居然排在诸如魏征、秦叔宝、程咬金等这些新员工的后面。

魏征本来是瓦岗寨跳槽过来的,后来在晋王府干活,还是李世民的俘虏,秦叔宝和程咬金也是瓦岗寨跳槽过来的。

老员工们于是当着老板李世民的面发生争执,房玄龄也向唐太宗报告:“皇上,那些当年跟随您在秦王府工作的员工,很多都有怨言,他们说在秦王府工作好几年,现在您登基了,他们的头衔官职范围在那些新人的后面。


对这个情况,唐太宗解释说:“至公无私,才能服天下之心。


怎么样才算是“至公无私”呢?唐太宗说:从来不在员工中分出什么新与旧的圈子——“岂以新旧为先后哉”,我个人的管理风格和人事工作风格就是,不管新旧,只要是贤良的,就重用,希望各位用贤能与否来衡量排名,而不是用新旧与否的眼光。

由此来看,唐太宗的人事组织观点就是“岂以新旧为先后哉”。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唐太宗对于新员工,还是有格外的心理安抚工作的。

心理辅导一:照顾新人的挫折情绪
公元633年,贞观七年,正月,唐王朝的员工举行大型聚会,这次聚会对于被邀请者的要求是:三品以上官员;各地的州牧,即太守刺史之类;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酋长。

可见这是一次高规格的聚会。

宴会地点在玄武门。

不在新员工前提旧事
而在唐朝初年,每次高规格的聚会都会上演大型歌舞音乐剧《秦王破阵乐》,这部歌舞音乐剧主要是反映李世民在开创唐朝的过程中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其实也是一部战争剧,反映李世民的激情燃烧岁月。

当时,《秦王破阵乐》已经更名为《七德舞》。

负责外交招待的大臣萧瑀对歌舞剧的修改提出了建议:能否加入征服刘武周、李密、窦建德和王世充的戏,这些都是唐朝开创当中的大型精彩战役。

就艺术角度而言,萧瑀的建议是合理的,然而,唐太宗没有通过这个建议,理由是:刘武周、窦建德等人也是“一时英雄”,给他们点面子吧;而且如今在场参加酒宴的文武大臣中,有不少人就在刘武周、窦建德等人手下当过员工,例如秦叔宝,曾经是隋朝大将张须陀手下,后来跳槽到瓦岗寨,半路还在王世充手下干过,程咬金也是一样;再有尉迟敬德,即尉迟恭,曾是刘武周的手下;再例如魏征、徐绩(即徐茂公),曾是瓦岗寨的骨干,现在把他们过去老板的不堪情状搬到舞台上来,岂不是伤他们的心吗——“若睹其故主屈辱之状,能不伤其心乎?”侮辱新员工过去的老板,就是侮辱新员工。

魏征也有沮丧时
唐太宗在把握员工心理方面,可谓心细如发,能全面照顾员工的情绪,不去用他们过去的失败去刺激他们。

他这种做法是有道理的。

据《资治通鉴》第194卷记载,魏征每次在观看《秦王破阵乐》时,就低着头不吱声——“见七德舞辄俯首不视”。

能照顾到跳槽过来的新员工的心理障碍,唐太宗不愧为人事心理大师。

心理辅导二:割“肉”给新员工“吃”
大家耳熟能详的隋唐英雄秦叔宝和程咬金,其实也是跳槽频繁的员工。

秦叔宝首先是隋朝大将张须陀的手下,张须陀很可能就是靠山王杨林的原型。

张须陀死后,秦叔宝投靠瓦岗寨,和程咬金成为瓦岗寨的骨干。

插入一句说明,程咬金在史书上的常用名是程知节,而且他的本事根本不止于三板斧,是当时天下闻名的勇猛战将,当然,老程也从未当过瓦岗寨寨主。

秦琼为工作吐血
瓦岗寨起义军失败后,秦叔宝和程咬金这哥俩暂时安置在王世充的公司里。

程咬金心眼机灵,他看出王世充不是个好老板,于是找到秦叔宝说:“哥,我特不看好王老板,这人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喜欢发誓赌咒,像个老巫婆,没什么前途,我们跳槽吧。

”接着,这哥俩就跳槽到了李世民的公司。

秦叔宝在新公司干得很出色,率兵取得美良川大捷,对于新员工这一票精彩的业务,唐朝高层马上进行嘉奖,这嘉奖不只是赏赐金银玉帛,还加送心理抚慰:叔宝兄弟,你不顾家里人的安危,投奔到我们公司,而且短时间就有这么漂亮的业务。

老板我的肉要是能给你吃,我都愿意割下来给你吃。

瞧这话,说得口味多重啊,老板愿意拿自己的肉给员工吃,这不是一般的“以身相许”。

这一番心理抚慰对秦叔宝大哥的鼓舞作用很大,秦叔宝每次征战,都策马冲在最前面,替李世民抢夺敌人的宝马,《旧唐书》第195卷的“秦叔宝传”记载:“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

”虽然不能真的吃老板的肉,但叔宝则为唐朝呕心沥血,他自己临终前也说:“前后出血亦数斛矣。

”为工作吐血好几筐了。

友情提示:本文并不鼓励老板真的割身体之肉给新员工吃,能在薪水奖金上“割肉”才是王道。

新员工干活努力没错,可别学秦叔宝大哥干到“吐血”。

此操作有风险,切勿模仿。

心理辅导三:不提及过去的待遇
当然,心细如发的唐太宗也有失误的地方,姑且举一例。

据《资治通鉴》第195卷记载,唐太宗很赏识太子的老师张玄素,张玄素也是从隋朝跳槽过来的,唐太宗有一次单独接见张玄素,问:“张老师,你过去在隋朝是什么职位?”张玄素老师很不情愿地说:“小小的县尉。


心理抚慰弄巧成拙
唐太宗此时忽然有点二,也没顾及张老师的反应,傻乎乎地又问:“在当县尉之前是啥职位?”张玄素已经很受伤了,但还是忍着受伤的心灵之痛,说:“流外。

”什么是流外,就是说魏晋以来,官分九品,如果连九品都没上,就是“流外”,明清时称“流外”为“不入流”。

唐太宗当时的主观愿望是想提醒张玄素老师,您瞧瞧,您在隋朝那家公司不受重视,甚至一度“不入流”,如今在我这家公司,我把你提拔为未来老板的老师,感恩吧,知足吧。

没想到,大儒的自尊心特别强,你提醒对方要感恩,却提醒了对方身上的伤疤。

张玄素当时的反应就是“出阁殆不能步,面如死灰”,出了办公室的时候,几乎不能走路,面如死灰。

设身处地想想看,你现在在新公司享受年薪五十万元的待遇,新老板却老是提及你过去月薪三千元的往事,你能不伤心吗?
大臣褚遂良意识到这一点,马上批评唐太宗不能“礼其臣”,就是说对大臣没有礼貌。

唐太宗马上就后悔了,于是用更高的待遇来表达对张玄素的歉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