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省经济运行简况

合集下载

吉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13-2_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情况(2018年)

吉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13-2_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情况(2018年)

企业生产情况(2018年) 按行业类别分
按隶属关系分
港澳台商 外商投资 房屋建筑 土木工程 建筑安装 建筑装饰
投资企业 企业
业 建筑业 业

中央
省级
地市
4 58925 55322
3604 25270 194689 19010 3970
580 30596
1 1116 1027 11824393 1027 10682724
353117 137822 1294940
23854 147187 516640
644484 1165719 6536714
2673142 7502378 35430278
1456612 3571233 20308888
15499 45979 306400
2148 2073 36092
63297 101542 1095430
项目
企业个数(个) 建筑业总产值(万元) 1.建筑工程 2.安装工程 3.其他产值 竣工产值(万元)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平方米) # 本年新开工 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净值(万元) 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台) 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功率(千
13-2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情况( 按经济类型分
总计 内资企业 国有
2704 2699
33
21836324 21776372 3554034
17890421 17834073 2855084
2494303 2494303 546470
1451600 1447997 152481
13168165 13142895 1523353
85042497 84847808 10345101
91
428
1795178 3258509

吉林长春四平辽源通化白城山松原延边县市区:18-19_各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

吉林长春四平辽源通化白城山松原延边县市区:18-19_各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

市区
1739712 1485347 254365 1476637 263075
公主岭市
2039494 1964979 74515 1875628 163866
双辽市
684986 621821 63165 612014 72972
梨树县
717720 423332 294388 561340 156380
18-19 各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
单位:万

社会消费 按销售地区分
按行业分
市、县
品零售总 额
城镇Leabharlann 乡村批发零售 住宿和餐 贸易业 饮业
全省
75203692 66801966 8401726 65054998 10148694
长春市
30035719 27790741 2244979 26445690 3590030
东辽县
247262 155285 91977 215401 31861
通化市
4324233 3788020 536213 3954038 370195
市区
930263 777277 152987 854830 75433
梅河口市
1457611 1371413 86197 1370192 87419
集安市
蒙古族自治县
1798528 1368568 429960 1454496 344032
乾安县
514154 359993 154161 405818 108336
扶余市
1558335 1126726 431609 1389492 168843
白城市
3306511 2793576 512935 2898624 407887

2018年一季度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一季度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一季度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今年以来吉林省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全省上下积极应对砥砺前行,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态势。

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59.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6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46亿元,增长3.4%。

三次产业比重为5.3:46.4:48.3。

一、农业生产稳定一季度,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2.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

其中,实现牧业增加值121.72亿元,同比增长5.0%。

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4.0%,牛出栏量增长8.7%。

二、工业生产喜忧参半一季度,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194.78亿元,同比增长1.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

从重点产业看,全省八大重点产业六升二降。

其中,汽车制造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冶金建材产业、能源工业和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4%、0.4%、4.7%、3.6%和1.8%;石油化工产业和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和7.9%。

从企业效益情况看,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0.84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01亿元,同比下降1.9%。

三、服务业发展对全省经济贡献提高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2.7%。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79.59亿元,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1.96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145.47亿元,增长4.9%;金融业增加值161.47亿元,下降3.7%。

2018年上半年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上半年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上半年吉林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9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1.7%,第三产业增长3.6%。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其中,农业同比增长0.4%,畜牧业同比增长3.8%。

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2.7%,牛出栏量增长8.1%。

二、工业增长有所回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5%。

从重点产业看,全省八大重点产业四升四降。

其中,汽车制造业、医药产业、能源工业和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7.6%、8.9%和3.9%;石油化工产业、食品产业、冶金建材产业、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2.6%、2.9%和5.0%。

从企业效益情况看,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5%,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2%。

三、服务业发展引领全省经济增长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9%,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6.2%。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63.01亿元,增长3.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1.97亿元,增长3.2%;房地产业增加值289.35亿元,增长4.3%;金融业增加值314.92亿元,下降2.2%。

四、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市场销售旺盛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

其中,民间投资下降0.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2%。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7.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1.8%。

阔步踏上发展新路——吉林省经济发展70年走笔

阔步踏上发展新路——吉林省经济发展70年走笔

阔步踏上发展新路——吉林省经济发展70年走笔作者:辛正平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10期70 年步履铿锵!70 年巨变沧桑!70 年接力奋进!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吉林各族儿女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吉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新时代,2700 万吉林人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迈进。

全省GDP 在2018 年达到1.5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 年的168.3 倍;一般预算地方级收入突破千亿元,是1952 年的346 倍,相当于每8 年翻一番;城镇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7.9%提高到57.53%;2018 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172 元和13748 元;2015 年末至2018 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从70 万人减少到7.8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9%下降至0.5%……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落后走向了进步,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与国共荣,与国同梦,吉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走进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吉林改革突破、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历史走入今天——吉林人民奋力走出发展新路历史,总会铭刻一个个重要印记,为其标注鲜明的发展轨迹。

吉林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一汽在1956 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卡车,结束了我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在这里,还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列铁路客车、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袋化肥……多个“第一”的背后,吉林还拥有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具有门类齐全、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回顾来时路,吉林人民始终大力弘扬老工业基地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用豪迈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让白山松水旧貌换新颜。

时间的界面回到1978 年。

当一汽年产量突破6 万辆时,一汽人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吉林省2018年12月玉米市场供需月报

吉林省2018年12月玉米市场供需月报

吉林省2018年12月玉米市场供需月报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区之一。

2018年12月,吉林省玉米市场供需情况如何呢?本文将从产量、库存、需求、价格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大家呈现一份关于吉林省2018年12月玉米市场供需月报。

一、产量分析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玉米的产量在吉林省的农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根据吉林省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吉林省的玉米产量整体保持稳定,大部分地区玉米产量呈现出小幅增长的趋势。

各地改良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玉米产量有所提高。

一些新品种的引进也对玉米产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库存情况12月份是玉米丰收季节,据吉林省农业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吉林省的玉米库存量整体较往年有所增加,尤其是在玉米丰收的主要产区,玉米库存量相对较大。

尽管一部分库存已经进入市场,但吉林省仍有较大的玉米库存储备。

三、需求状况在需求方面,据吉林省农业部门的调研情况显示,2018年12月,吉林省的玉米需求总体趋于平稳。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户对于玉米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玉米需求产生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玉米深加工产业也对玉米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价格走势在价格方面,2018年12月,吉林省的玉米价格总体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

充裕的库存和稳定的需求使得玉米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

受国际市场和国内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吉林省的玉米价格整体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

五、政策与影响在2018年12月,吉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玉米生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对玉米种植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对农民收购玉米的价格扶持措施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吉林省的玉米市场供需情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吉林省2018年12月玉米市场供需情况总体平稳,产量和库存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需求稳定,价格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

吉林经济调查报告

吉林经济调查报告

吉林经济调查报告吉林经济调查报告一、引言二、产业结构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为辅助。

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

农业方面,吉林省以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也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服务业在吉林省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尤其是旅游、金融和物流行业。

,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导致吉林省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较弱。

农业发展亟待改善,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也有待提高。

三、经济增长吉林省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态势。

2018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X亿元,比上年增长X%。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大,但农业和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也有所加快。

尽管吉林省的经济增长表现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吉林省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压力。

投资增速放缓,制约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潜力。

四、人口状况吉林省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多的省份,2018年末的总人口为X万人。

人口结构不平衡是吉林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老龄化程度较高,人口红利逐渐消退。

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五、发展前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吉林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经济发展。

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兴服务业。

在人口方面,吉林省需要制定有效的人口政策,解决老龄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

在几年里,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吉林省将迎来更加繁荣的。

六、,吉林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状况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产业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优化人口政策,吉林省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迎来更加繁荣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吉林省经济运行简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季回升
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74.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3个、2.0个和0.5个百分点,逐季稳步回升。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2.0%,第二产业增长4.0%,第三产业增长5.5%。

二、农业生产小幅回落
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1个、1.0个和0.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业增长3.2%,林业下降8.4%,畜牧业增长2.5%,渔业下降4.2%。

粮食产量达到726.6亿斤,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的较高水平。

牛、家禽出栏量分别增长6.8%和5.2%,生猪、羊出栏量分别下降7.2%和5.8%。

三、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3.8个和3.0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持平。

八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1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制造、医药、能源、纺织行业分别增长14.5%、13.2%、20.7%、12.2%;石油化工、食品、信息、冶金建材产业分别下降0.7%、0.8%、2.5%、0.2%。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油、中成药、化学纤维、钢材产量分别增长1.4%、9.3%、1.7%、36.7%。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99%,比上年同期提高0.3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2.1个、1.9个和1.3个百分点,快于地区生产总值1.0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8%,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拉动全省GDP增长2.3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3%,房地产业增长4.8%,金融业比上年下降1.4%。

五、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略有收窄
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8%,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0.2个、0.4个和0.4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9%。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增长4.6%,餐饮收入额增长6.5%。

六、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10.2个、3.1个和0.7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4%。

从主要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8%,基础设施投资下降9.2%,房地产投资增长29.2%。

七、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全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362.80亿元,比上年增长8.6%。

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8.7个、5.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325.81亿元,增长8.8%;进口1036.98亿元,增长8.5%。

结构有所优化。

一般贸易占出口总额比重为68.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八、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1%,保持在3%的控制区间内,涨势温和。

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3%。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1.4%、2.5%、2.1%、2.3%、0.8%、2.3%、5.3%、0.7%。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8%,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其中生产资料类价格上涨4.4%,生活资料类价格上涨0.4%。

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3.5%。

九、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72元,比上年增长6.5%。

其中工资性收入18978元,增长12.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8元,增长6.2%,其中工资性收入3521元,增长16.7%。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19,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394元,比上年增长11.7%。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26元,增长5.3%。

十、先行指标平稳向好
一是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速。

全年全省用电量比上年增长6.8%。

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5.6%;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1.5%。

二是交通货运增速平稳。

全年全省铁路货物发送量比上年增长12.1%,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6.8%;公路货运量增长4.0%,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3.3%。

三是贷款增速持续走高。

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0.4个和0.2个百分点。

十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一是服务业快速壮大,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全年服务业占比达49.8%,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4个百分点。

服务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3%,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

过去经济发展过分倚重工业、一柱擎天的局面得到改善。

二是新产业迅速成长。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9.5个百分点。

三是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速。

全年全省太阳能发电量比上年增长38.0%,风力发电量增长28.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增长11.4%,动车组产量增长27.5%,电子元件产量增长6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