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知识

合集下载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二语法一、语法概述(常识,只作为了解)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主要包括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3、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4、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是陈述关系。

主语可以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2)宾语动语一个句子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那就会有动语。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3)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4)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5)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

它主要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基础知识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句子成分1. 主谓宾构成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题,谓语是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是受事物。

2. 定语和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3. 补语和表语分别是及物动词和系动词的补充成分。

补语补充及物动词的宾语,表语补充系动词的主语。

二、词类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名称,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特征,分为定语和表语。

4. 副词描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程度、情况、时间或地点。

5.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6. 介词用来标明名词、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7. 连词用来连接各种成分,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

三、时态1. 现在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现在的状态。

2.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4.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在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

6. 将来进行时表示将来在某一时间段内将要进行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谓语+宾语。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主语+谓语+被动语态助动词+宾语。

五、语气1. 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

2. 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

3. 疑问语气表示问句。

4. 感叹语气表示感叹。

六、副词1.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和状语副词等。

3. 副词还有些特殊用法,比如“不”,可以用来构成否定副词;“很”可用来加强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

七、代词1. 人称代词表示人或物的指称关系。

2. 物主代词表示拥有关系。

3.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

4. 不定代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物。

(完整版)小学语文语法知识

(完整版)小学语文语法知识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实词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法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

尤其是研究汉语,掌握好语法就能更好的掌握汉语的表达。

汉语语法知识点包括:
一、句子结构汉语句子可以分为主谓宾三部分,主语是句子的主体,谓语是表达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受到谓语动作的对象。

二、动词的变形汉语动词有五种变形:“一般式”、“过去式”、“完成式”、“被动式”和“可能式”。

动词变形也可以按照
变形形式分为词缀法和变调法。

三、形容词的变形形容词变形可以按照变化形式分为词缀法和变调法。

四、介词的使用介词是表达语义的一种重要方式,用来表达人、物的位置、方向、时间、关系、状态等语义。

五、助动词的使用助动词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其他动词结合使用,它们经常用来表达句子的语气。

六、连接词的使用连接词是汉语中句子中主要的表达逻辑关系的词,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句子和另一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如:“而且”、“因为”等。

七、句子的标点符号句子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它们分别用来表达句子的不同性质。

句子的标点符号使句子的表达更加明确。

以上就是汉语语法的七个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清楚。

语法是语言研究的基础,掌握了这些语法知识点,你就可以更好的研究汉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归纳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归纳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归纳
1.词性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连词、量
词等。

2.词义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多音字等。

3.词语的构成:词的结构与构词法,包括偏正结构、合成、转化、派生、前缀、后缀等。

4.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等。

5.句子成分和关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6.句子的语气和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7.句子的基本成分: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

8.句子的语序和语态:正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倒装语序等。

9.短语和修辞手法:状语、插入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10.时态和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

11.语法错误: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语态错误、代词的误用等。

12.情态动词:可以与动词连用表示情态的动词,如可以、能够、愿
意等。

13.省略和倒装:省略主语、省略谓语、部分省略、倒装句等。

14.并列结构和连接词:并列关系的连接词如与、或、而、却等,以及连接词语的析词构成等。

以上只是语文的一些常见语法知识点,不同学段的学习的语法知识深度也有所不同。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归纳,并努力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语文语法是指对汉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的结构、用法和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的学科。

掌握语文语法的知识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理解他人的意思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语文语法的知识进行汇总。

一、词的构成与分类1.词的基本构成部分:单音字、多音字、形声字、假借音。

2.词的分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语气词等。

3.词的屈折变化:名词的数、代词的人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

二、词的搭配与用法1.词义搭配:词与词之间的固定搭配关系,如动宾搭配、主谓搭配等。

2.词性搭配:不同词性之间的搭配要求,如动词和副词的搭配、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等。

3.词语的用法:比喻、夸张、修饰、描写等不同用法的词语。

三、句子的成分与结构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定语、补语等。

2.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

四、句子的语法关系与句法结构1.句子的语法关系:谓宾关系、主谓关系、主谓宾关系等。

2.句子的句法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主谓宾补结构等。

五、修辞手法与句式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排比、设问、拟人等。

2.句式:倒装、省略、并列、急就章、设问句等。

六、文章结构与修辞技巧1.文章结构:开头、承接、展开、高潮、结尾等。

2.修辞技巧:观察事物、比较取舍、夸张或缩小、透析心理等。

七、篇章结构与修辞手法1.篇章结构:提出、论证、结论、发展等。

2.修辞手法:对比、排比、设问、概括、回环等。

八、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1.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2.引号、破折号、顿号等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九、易混淆的语法知识点1.了和过的区别:表动作完成的用“了”,表示经历的用“过”。

2.的、地、得的用法:表名词修饰、表示地点的用“的”,表修饰形容词的副词用“地”,表示结果或程度的用“得”。

3.是、是的、的用法:表示真实、确认用“是”,强调、回答用“是的”,修饰名词的用“的”。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一)关联词(de)使用关联词(de)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de)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de)句子(de)词语,就是关联词语.恰当(de)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de)表达效果.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de)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de)一个方面.既…又… 一边…一边… 又…又… 一面…一面…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那么…那么…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因果关系:前面(后面)(de)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de)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因为…所以… 既然…就… 由于…因而… ……因此……既然…那么… ……因为…… 之所以……是因为……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转折关系:后面分句(de)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de)转折.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选择关系: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或者…或者… 宁可…也…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de)两个孩子.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如果…就… 要是…就… 假如…就… 倘若…就… 即使…也…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de)道路就会出现在你(de)面前.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de)老师.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而且… 不仅…还…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de)道理.关联词语填空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2、()成绩再好,你()不能自满呀3、我()这么用功,()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行动却做得很少.5、()雨再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报到.6、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7、()怎么拥挤,他()能挤过去.9、雷锋()死了,()他(de)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10、这个橡皮()我(de),()李明(de).12、()水再上涨,江堤()有危险.14、()明天天晴,秋游()按期举行.15、道德()只是个简单(de)是与非(de)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21、刘胡兰()牺牲自己,()不出卖同志.23、妈妈()看电视,()织毛衣.24、做事()坚持不懈,()能成功.25、小明()学习好,()体育也很棒.30、()鄞奋学习,()能提高成绩.31、()明天爸爸不上班,他()会带我上公园.33、鲁迅()是伟大(de)文学家,()是伟大(de)思想家和革命家.36、小艇()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42、周末(de)晚上,我()看电视,()听音乐.43、王敏多才多艺她()会唱歌,()会跳舞.小学关联词专项练习题一.为下面(de)句子搭上恰当(de)关联词: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既然……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即使……也…… 只有……才……(1) ()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2) 花生()不好看,()很有用.(3) ()他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4) 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5)()是数九寒天,我()坚持锻炼.(6)()刻苦学习,长大()能成为一个合格(de)建设者.(7)这座井里(de)水()清凉,()甘甜.(8)()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收不到电视.二.填写关联词1、我爱鸟, 也爱养鸟.2、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容易患近视.3、你们成绩很好, 不能骄傲.4、你们成绩再好, 不能骄傲.5、这次比赛输了,我们不能参加复赛了.6、这次比赛赢了,我们不能骄傲.7、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赛出了成绩.8、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 我们必须有充分(de)思想准备.三.请你让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要用上合适(de)关联词哦.1.小华(de)字写得很快. 小华(de)字写得很好.2.革命(de)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de)步伐.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de)武术表演.4、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5.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de)任务.(二)修改病句概念: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de)句子都属于病句.1、常见(de)语法类型有:(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重复罗嗦(5)自相矛盾(6)词序混乱(7)指待不明(8)分类不当2、怎样修改病句(1)认真(de)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表达(de)是什么意思.(2)找出有毛病(de)地方,根据病因修改.(3)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de)意思.(4)检查修改后(de)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3、常用(de)删改符号(略)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①主语、谓语、宾语残缺;②必要(de)修饰语残缺;③关联词残缺.1.上星期去植树了.2.我和姐姐都参加了.3.完成了作业.5.经过老师(de)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de)深刻含义.7.小周虚心接受同学们.二、词序颠倒.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2.这个深深有趣(de)想法印在我心里.3.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de)报告.4.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7.我国(de)人口是世界上最多(de)国家.三、用词不当,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5.有没有好(de)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de)关键.11.学校(de)操场扩张了不少.18.所有(de)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四、搭配不当类.1.江心岛(de)夜晚是人们乘凉(de)好地方.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de)革命事业.7.随地吐痰(de)人,是一种不文明(de)习惯.9.我(de)家乡是上海市人.10.秋天(de)西安是个美丽(de)季节.五、指代不明.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5.这个精致(de)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de)嘉宾(de)礼品赠送给他.7.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9.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六、前后矛盾.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de)问题.5.平静(de)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6.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8.今天早上下了一天雨.七、重复罗嗦.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3.我有一条很红(de)鲜红(de)红领巾.6.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de)往事.8.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把时间白白地,无缘无故地浪费掉.八、不合逻辑类.(归纳不当)2.学校(de)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5.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9.妈妈今天买回来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红柿、梨、黄瓜.(三)修辞手法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de)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de),浅显(de)、熟知(de)事物来说明抽象(de)、深奥(de)、生疏(de)事物.(二)比喻必须具备(de)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de)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de)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de)词.常见(de)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de)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四)典型例句(1)桂林(de)山真秀啊,像翠绿(de)屏障,像新生(de)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de)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de)宝库.美丽(de)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de)修辞方法.(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de)情感、意志或动作.(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de)词来描写物.(三)拟人(de)作用把无生命(de)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de)大地.(2)顽皮(de)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de)舞蹈.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de)短语或句子构成.(二)判断要点排比(de)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de)短语或句子.(三)排比(de)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de)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de)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de)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de)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二)夸张(de)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de)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de)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de)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de)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三)夸张(de)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四)例句(1)这巴掌大(de)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de)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五、设问(一)什么是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de)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de)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de)问题.(二)判断要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三)设问(de)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de)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四)例句1、她敢从成把(de)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de)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六、反问(一)什么是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de)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de)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三)反问(de)作用反问表达(de)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de)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de)作用.(四)例句(1)这不是伟大(de)奇观吗(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de)地方吗七、对偶(一)什么是对偶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de)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de)意思.(二)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三)对偶(de)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四)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八、借代(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de)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de)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二)判断要点用相关(de)事物代替所要表达(de)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de)相关点.(三)典型句子(1)一群泪痕满面(de)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de)刺刀闯进来.(四)句式转换一、同样(de)词语,不同(de)语序,表示不同(de)意思.如“我、哥哥、同学、(de)、来了”这五个词语,可组成五句话:A、我哥哥(de)同学来了.B、我同学(de)哥哥来了.C、哥哥,我(de)同学来了.D、同学,我(de)哥哥来了.看,次序变了,意思就大不相同.二、“把”字句、“被”字句和一般陈述句,三种句式互相变换,意思不变.A、“把”字句即带“把”(de)句子.如:大水把森林淹没了.B、被字句,即带被(de)句子.如:森林被大水淹没了.C、一般陈述句,即告诉人一件事(de)句子.如:大水淹没了森林.意思不变,可是不同(de)三个句式.三、肯定句式、否定句式、双重否定句式A、肯定句式,即不带否定词(不、没…)(de)句式,表示肯定(de)意思.如:明天我们去看画展.B、否定句式,即带否定词(不、没…)(de)句式,表示否定(de)意思.如:明天我们不去看画展.C、双重否定句式,即带两个否定词(不、没…)(de)句式,好象数学中(de)“负负得正”一样,“否定+否定=肯定”,表示肯定(de)意思,但比肯定句语气更加强烈.如:明天我们不能不去看画展.四、直接对话句,转述句A、直接对话句,即一个人说(de)话一字不差,照录不误.如:爱因斯坦友好(de)对小姑娘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直接写人(de)对话.B、转述句,即一个人转述另一个人(de)话,当然只是人家(de)意思,不是自己(de)话,人称也要变成第三人称.如:死因斯坦友好(de)对小姑娘一笑说,对不起,小姑娘,是他不小心.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de)对话,有时需要转述.练习将引用人物语言(de)句子改为转述语句,可以增强我们语言表达(de)能力.在练习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你、我、我们等改为他、他们).二是改动符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三是适当(de)调整词语,是语句通顺.四是保持愿意不变.五、文明语言,不文明语言A、文明语言,即话说得很有礼貌.如:岳飞向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de)他往哪条路上去了”B、同样意思(de)话,有(de)讲(de)就很粗野,没礼貌.如:牛皋像一个老者问路,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真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六、陈述句,反问句A、陈述句指说明意思,叙述事实(de)句子.如: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不可能是最伟大(de)人.B、反问句只用疑问句(de)形式,表示肯定意思(de)句子.如: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怎么能是最伟大(de)人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首先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de)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de)词.2、再把原句中(de)句号改为问好.3、有时为了加强语气,还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词.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时,可以有不同(de)改法.如:A句还可改为:(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难道能是最伟大(de)人吗(2)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能是最伟大(de)人吗(五)三种该注意(de)标点符号1、省略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文中内容(de)省略;(2)表示说话(de)迟疑;(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5)表语句内容(de)跳跃.2、破折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解释说明;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de)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de)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矮小而结实(de)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de)家乡——中国.(2)意思(de)递进或转折;(3)声音(de)中断或延续.“卖——扇子啦”3、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引用别人或者直接说出来(de)话;(2)表示具有特殊含义(de)词语;(3)表示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de)词语,专用词语.。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汇总一、词类1.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2.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变化。

3.形容词: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4.代词:代替名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5.数词:表示数目。

6.量词:用来表示数量的词语。

7.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

8.连词:连接句子或词语,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等。

9.介词:用来表示方位、时间、方式等关系。

10.感叹词:表示情感或感叹的词语。

二、句子成分1.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的人或事物。

2.谓语:句子中表示动作、状态或变化的部分。

3.宾语: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4.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限定或描述它们的性质、特点等。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6.表语:说明主语的状态、特征等。

7.同位语:对名词或代词进行解释、说明的句子部分。

8.补语: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性质、状态等,常用于“是”、“变成”等系动词后。

三、句子的分类1.简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

2.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通过并列连词连接而成的句子。

3.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4.疑问句:用来提问的句子。

5.感叹句:表示强烈感情或表达惊讶、赞美等情绪的句子。

6.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劝告等的句子。

四、动词时态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习惯性或客观事实。

2.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3.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4.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一些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6.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

7.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一些时间已经完成的动作。

五、代词1.人称代词:表示说话人、听话人或与说话人、听话人有关的人或事物,分为第一、二、三人称。

2.指示代词:用来指示所指的人或物的代词,包括“这、那、这些、那些”等。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练习:思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思考:两个汉字肯定是两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汉字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是书写基本单元,传说是仓颉所创造的。

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

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瓜是一个象形字。

“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

“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

“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

“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

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

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法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法

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乎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许事物、时间、地方、方向等名称的词2、种类:O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02表示详细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0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04表示时间的:过去、此刻、春节、元旦、清晨、夜晚;(时间名词)05表示地方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地方名词)06表示方向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向词)3、名词的语法特色:01常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0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03名词能够受数目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0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可以说“很同学”、“不房子”05不可以重叠,家属称呼以及其余少量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0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集体。

不加“们”的名词但是个体,也但是集体*方向名词能够单用,但大部分状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地点。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0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歇息、学习(动作动词)0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添、减少、提升、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逝)0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爱、厌烦、思念、忘掉、钦佩、重视(心理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法)活动动词)04表示可能、意向的:能、会、要、敢、得、可、能够、应、应当、愿意(能愿动词同)05表示趋势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势动词)0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色:0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半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0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半不可以加程度副词。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最全讲解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最全讲解
11
(一)、定义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二)、特点: 1、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
如“中学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 是三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
2、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 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
3、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 如“父亲的母亲”和“父亲和母亲”。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 程 度、肯定、否定、语气等.
8
副词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
“和”——并列短语 如:老师和同学
“的”、“地”——偏正短语 如:我的童年 飞快地跑
“了”——动宾短语 如:结束了会议
“得”——后补短语 如:跑得飞快
“是不是”——主谓短语 如:会议是不是结束
36
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主谓) 发展经济(动宾) 描写景物(动宾) 景物描写(偏正) 表达见解(动宾 ) 表达的见解(偏正) 我国文学( 偏正 ) 我国的文学(偏正)
小小的船 我的同学
我的 修饰 同学
修饰词+动词(中心语)
认真 修饰 学习
认真学习 痛苦地挣扎 痛苦地 修饰 挣扎
修饰词+形容词(中心语) 多么 修饰 美丽 多么美丽 十分努力 十分 修饰 努力
18
练习: 出下列句子的偏正短语 1、我做了个奇怪的梦。 2、他大声地笑。 3、李明真是非常优秀。

中小学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中小学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中小学语文语法知识汇总一、字、词、句语法知识1.字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2.实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3.名词的分类:个体名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和集体名词。

4.动词的分类: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5.动词的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等。

6.形容词的分类:限制性形容词和描绘性形容词。

7.代词的分类: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和相互代词。

8.副词的分类: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频度副词等。

9.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同位语等。

10.句子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11.句子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12.句子的语序:主谓宾语序、主语宾语谓语序、倒装语序等。

二、核心句法知识1.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

2.宾语的选择:宾语和动词之间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

3.定语的位置: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

4.并列句的连接:用并列连词“和”、“与”、“或”、“还有”、“不但……而且”等连接并列句。

5.倒装句的结构和意义。

6.强调句的结构和意义。

7.陈述句中时间、地点、方式状语的位置。

8.句子的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9.并列词语的结构:可以使用“不但……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等。

三、修辞与变化句法知识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对偶等等。

2.具体句型和修辞效果:倒装句、排比句、修饰互补结构等。

3.变化句法:省略、倒装、重叠句尾、补词、叠字句、连接词、词义变换等。

四、虚词和习惯用语1.虚词的功能和分类:介词、连词、助词等。

2.常见习惯用语的使用和搭配。

五、常见语病及改正方法1.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不一致。

2.汉字使用错误:错用通假字或生僻字。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一、实词与虚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

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

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恰当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4.代词注意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上面句子里加线的词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称为代词。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一、名词1. 名词的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动作和状态的名称的词。

2. 名词的分类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其中专有名词是指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普通名词又可分为:物质名词、抽象名词、集体名词等。

3. 名词的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单数表示一个,复数表示多个。

二、动词1. 动词的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或存在状态的词语。

2. 动词的时态动词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种时态,分别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动词的语态动词的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三、形容词1. 形容词的定义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2. 形容词的级别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级别,用于表示不同程度的比较。

3. 形容词的位置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但也可以放在句子的其他位置。

四、副词1. 副词的定义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程度等。

2. 副词的分类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等多种类型。

3. 副词的使用副词通常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修饰它们,也可以独立成句或连接句子。

五、连词1. 连词的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关联词等。

2. 并列连词的使用并列连词用于连接同等重要的词语或句子,表示并列关系。

3. 从属连词的作用从属连词用于引导一个从句,与主句构成因果、条件、时间等关系。

六、介词1. 介词的定义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之间关系的词语,常出现在名词或代词之前。

2. 常见介词常见的介词有“在、从、往、向、关于、为、到、被、和”等,在句子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作用。

七、助词1. 助词的定义助词是一种没有词义单独使用时要依附于前后词语或完成某些功能的词类。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由于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掌握好语文语法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日常应用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句子成分、词性、时态和语态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语文语法知识。

一、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子由多个成分构成。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1.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并且往往与谓语动词是一致的。

例如:“小明跑步。

”中的“小明”就是主语。

2.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的动作或状态,它是句子的核心成分。

例如:“小明跑步。

”中的“跑步”就是谓语。

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的对象,它通常是动词的直接对象或间接对象。

例如:“小明听音乐。

”中的“音乐”就是宾语。

4. 定语:定语可以修饰名词,限定或补充名词的意思。

例如:“红红的花朵。

”中的“红红的”就是定语。

5. 状语:状语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等的成分。

例如:“昨天上午,小明在公园里跑步。

”中的“昨天上午”和“在公园里”就分别是时间和地点的状语。

6. 补语:补语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

例如:“她是一位画家。

”中的“一位画家”就是对主语“她”的补语。

二、词性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所表示的意义。

中文中常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和介词等。

1. 名词:名词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例如:“桌子”、“学生”。

2. 动词:动词主要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状态等。

例如:“走”、“吃”。

3.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等。

例如:“漂亮的”、“高大的”。

4. 副词: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很快地”、“非常”。

5. 代词:代词用来指代名词,代替具体的人或事物。

例如:“他”、“这”。

6. 连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句子等。

例如:“和”、“但是”。

7. 介词:介词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关系。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语法是指一种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在汉语中,语法是指词法、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的规则。

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句法是指句子的组织和语序规律;语用是指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规律。

在汉语的词法中,一个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字是构成词的最小单位。

一个字由一个或多个笔画组成,笔画是构成字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字构成,例如“天”;也可以由多个字构成,例如“天空”。

词在使用中可以发生变化,这就是词的变化规律。

在汉语中,词的变化可以通过加前、加后、插入、去中部、变声母、变韵母等方式进行。

例如,“天空”可以变成“大天空”,加了一个前缀;“天空”可以变成“广阔的天空”,加了一个后缀;“天空”可以变成“天下午的空”,中间插入了一个词;“天空”可以变成“洪水泛滥的空”,去掉了中间的一个字;“天空”可以变成“成空”,变了声母和韵母。

在汉语的句法中,句子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一个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表示主语的行为、状态或性质;宾语是句子的附属成分,说明主语的对象或受事者。

句子中的成分之间有一定的语序规律。

在汉语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这个句子中,“小明”是主语,“吃了”是谓语,“一个苹果”是宾语。

在汉语的语用中,语言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工具。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传递信息。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例如,问候语“你好!”就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用来表示对对方的问候;劝告句“不要做坏事。

”就是一种语言习惯,用来劝告对方不要做坏事。

总之,语法是汉语中的一种语言规则。

词法、句法和语用是汉语语法的三个方面。

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句法是指句子的组织和语序规律;语用是指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规律。

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知识对于正确使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语文语法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句子的结构、词语的用法、修辞手法等方面。

掌握好语文语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语文语法知识为主题,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和讲解。

一、句子的结构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它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组成。

主语一般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对象。

句子还有四种基本句型,分别是:主谓句、主谓宾句、主系表句和并列句。

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谓宾句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主系表句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组成,而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句子并列构成。

二、词语的用法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连词等。

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它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等。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它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表示句子的主要意思。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语,它通常修饰名词或代词。

副词是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它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它通常与名词、代词等连用。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它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它可以连接并列成分、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联系,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或含义。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其更加形象生动。

夸张是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排比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使句子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反问是将一个明显的问题形式上表达为疑问句,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节、词类一、实词和虚词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二、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四、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五、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3、分数、25‟、几分、几成4、小数:0•25、12•345、倍数:一倍…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六、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2、动量词: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七、代词代词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它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3、指示代词: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八、副词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

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2、范围: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3、时间、频率: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4、重复、反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6、肯定、否定: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7、估量: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8、语气: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9、方式: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九、介词: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目的等。

1、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2、表示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以、凭4: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和、跟、同、被、由、叫、让5、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6、表示比较:比、跟、同、和7、表示排除:除了、除开、除去十、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词。

如:和、跟、同、与、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尽管、宁可、尚且、虽然、无论、要是、因为、由于、与其、只要、只有、不过、然而、否则、何况、可是、但是、从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以及十一、助词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了、着、过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吧、啊、呀、哇、哇噻十十二、叹词:啊!哈!哎!唉!嗳!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十三、拟声词砰!叮叮当当!轰隆!扑通!噼里啪啦!滴答!呼呼!哗哗!叮咚!稀里哗啦!第二节、短语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

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

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儿与少年、学习并讨论、热情而大方、工人农民、调查研究、美观大方…2、偏正短语:草原之夜、匆匆告别、非常可爱、木头房子、新鲜空气、这个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几个战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3、动宾短语:购买鲜花、穿衣服、想睡觉、…4、补充短语:洗干净、美丽极了、…5、主谓短语:工业发达、春天到了、我们回去、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他们又说又笑、风停、歌声又脆又甜、王二跑步…短语按中心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可分为:名词短语(伟大领袖、我的理想)、动词短语(学习研究、告诉我、走一趟、很欢迎、会跳舞)、形容词短语(光荣而艰巨、很美丽、漂亮极了)等。

第三节、单句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2、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A、陈述句。

(肯定句、否定句)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

)C、感叹句!D、祈使句。

?!——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句子成分(注:此节中加实心圆点是当前成分,而非中心语。

)A、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

它可以按“谁?说的是谁?”的方式来提问。

如: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B、谓语:句子中被用来陈述主语的对象。

它可以按“谁做什么?谁怎么了?”的方式来提问。

如: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C、宾语:句子中被谓语支配的对象。

它可以按“‘打’谁?谁被怎样了?”的方式来提问。

如: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D、定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对象。

它可以用“谁是怎样的?他是啥样儿?”的方式来提问。

如:(生气的)张娜娜||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E、状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对象。

它可以用“‘打’的状态或程度怎样?”的方式来提问。

如: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F、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

它可以用“‘打’的结果或后果怎样?”的方式来提问。

如: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G、独立语:句子中不做任何主谓宾定状补成分而起到独特的作用。

如:你看,那是流星。

我离家算起来已有五天了。

据说小萍已经离开了。

F、中心语: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成分。

它是句子的主干。

如:(认真)读书||【一定】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首要)任务。

G、句子的大致顺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如:(我)弟弟||【认真】读了〈三遍〉(老师今天刚教的)古文。

H、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

短语(词组)短语的定义: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

2、短语的类型:词构成短语的方式有两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也可以依靠虚词的连接。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

下面主要介绍这几种类型。

(一)主谓短语主谓短语由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

如:大雁归来生性执拗露珠晶莹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二)偏正短语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

如:我的母亲璀璨的珍珠前进的步伐慢慢地走独立思考非常优雅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很好看(三)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成的短语。

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如:绽开笑脸启迪心扉敬畏自然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四)动补短语动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

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有动词+补充、形容词+补充两种类型。

如下列第一组是动词+补充,第二组是形容词+补充:第一组:打量一番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休息一会儿第二组:红得发紫好极了热极了高得多急得团团转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注意“动+补”与动宾短语的区别:“动+补”能回答“干得怎样”或“干多长时间”,而动宾短语只能回答“干什么”,“宾”是“动”的对象。

如:吃饱(吃得怎样,“饱”补充说明吃的程度——动补短语)洗干净(洗得怎样,“干净”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动补短语)吃饭(吃什么,“饭”是“吃”的对象——动宾短语)洗衣服(洗什么,“衣服”是“洗”的对象——动宾短语)(五)并列短语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如报纸杂志改革开放观察研究荒唐滑稽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光辉灿烂我和他四面八方千秋万代工厂、农村春、夏、秋、冬男女老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六)介宾短语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宾语(一般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组成的短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