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11-05-11T10:42:33.58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数学)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曾明华郑发琳[导读] 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
重庆市巫溪县环城小学曾明华郑发琳
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
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认为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影响着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例如,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教师就结合教材上的图有意识地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确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
二、培养兴趣
数学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米和厘米”的测量活动中,学生知道了1米、1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后,我给学生讲了个故事:“7点钟了,上学要迟到啦!小明从长2厘米的床上跳下来,穿上长25米的拖鞋,径直向卫生间跑去,拿起长15厘米的牙刷,胡乱地刷起他那1米宽的大门牙……”小朋友们还没听完就哈哈地笑了起来,我让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说说笑的理由,大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解释的都很到位。
接着我又问:“你能用‘米’‘厘米’说句话吗?”学生们劲头十足,说得十分精彩,有的说:“我们教室长8米。
”有的说:“门大约高2米。
”“我的身高比1米多28厘米。
”“我的橡皮厚1厘米。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们加深了对“米、厘米”的理解,同时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
2.讲究课堂授课艺术。
例如,在教学“对称”时,呈现给学生“美丽的大自然”画面,教师说:咱们到大自然中寻找哪些是对称的。
每个学生都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们认真寻找、踊跃发言:熊猫、青蛙、蝴蝶、叶子……教师提出:你们是怎样寻找到的?学生纷纷讲述自己的方法:熊猫的眼睛、耳朵两边一样;蝴蝶左右翅膀上的花纹一样;对称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教师又提出:怎样来断定这些都是对称的?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自己寻找的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
学生想出了“对折”方法后,教师按学生的选择来演示“对折”。
当课件动态显示青蛙的左边和右边重叠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他们为自己的发现自豪,更加兴奋地投入下一个学习活动中去。
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三、教会方法
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
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对应、转化、假设、比较、还原、逆向等解题时的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时,就能借助这些办法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
四、加强引导
实施素质教育,要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法上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引导: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
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
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五、适时调控
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
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
通过信息反馈,教师掌握和了解学生“个别差异”,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教师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循序渐进的有意识的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要求老师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