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章末复习教案新版粤教版
4.2工业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上)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工业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识记我国主要工业区。
教学难点:分析工业区形成的原因,认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国南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以什么为主?2、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哪些?(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的工业。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识记我国主要工业区,分析工业区形成的原因。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认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意义。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工业概述1、理解工业的含义2、了解工业部门的分类(二)、我国工业的分布1、读图4.10和完成P73活动题,了解我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城市的分布2、读图4.11和图4.12及完成P75活动题,了解我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城市的分布。
3、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改善。
(三)、高科技与现代工业1、通过阅读“知识之窗”、图表和案例,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2、读图4.14了解我国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概况和特点。
3、了解我国产业升级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重点检查学生自学工业的分布及工业部门的分布成因七、课堂练习填图: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粤教版(new)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一、教材分析“存在决定意识",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特色的形成也必然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
本节包括“民俗与环境”、“旅游与文化"两部分内容。
其一,由我国的饮食文化切入,联系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从饮食文化产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一步延伸出自然环境对民俗和文化的多方面的影响。
这一段中设计了几个活动,都是紧扣人-地关系的线索,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活动,充分认识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其二,承接自然—文化的线索,指出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著名旅游资源。
课本列举和简介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并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世界遗产作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大量穿插客家的风俗、饮食、服饰、民居等地方特色文化,让课堂内容亲切而富有感染力。
这样设计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使学生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及其形成原因、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分类;收集资料,比较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记住地理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表达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祖国和家乡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抒发学生热爱锦绣河山、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伟大创作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难点:国不同地方民俗的成因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发现法、(模拟)参观法、CAI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热展示:长城背景图片、课题。
同时播放: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歌曲。
学生活动:进场.设计意图: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正式授课做好铺垫。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复习提纲 粤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复习提纲粤教版一、农业的重要性1.农业的含义:农业是指根据动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通过人工培植来获得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动植物产品的产业。
2.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2)农业是实现现代化的瓶颈和关键;(3)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3.农业的主要生产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4.种植业的结构:(1)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2)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花生、油菜、大豆等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等其它作物:棉花、香蕉、苹果、橘子、西瓜等5.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6.五谷六畜:五谷(麦子、玉米、稻、豆、高梁)六畜(猪、牛、羊、马、鸡、狗)二、我国农业分布差异:降水量的多少决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
1、东西部农业的差异——东耕西牧: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影响农业东西差异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温、降水、河流、资源(土地利用类型)等农业生产类型分布地区原因备注西部季风区畜牧业西部地区我国西部干旱少雨,地形崎岖,天然草场广布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我国西部地区的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非季风区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东部水分条件好,多土壤深厚的平原九大商品粮基地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南北部农业的差异——北麦南稻(1)南北农业对比气候农作物熟制耕地类型农作物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三大棉区)北方温带季风气候两年三熟(华北);一年一熟(东北)旱地小麦甜菜花生新疆南部黄河流域界线:秦岭——-淮河南方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水田水稻甘蔗油菜长江流域(2)影响农业东西差异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温、降水、河流、资源(土地利用类型)等,比如:北方多旱地,降水少,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宜于种植冬小麦(华北平原)和春小麦;南方多水田,温暖湿润,水热配合好,宜种水稻。
(广东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重点知识复习纲要.doc
(广东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重点知识复习纲要云锦中学 2012级1、5班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P2-10)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小明要想找到上海世博会的地点,应查_______政区地图.2.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半球,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半球.3.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___大陆的____部,_____洋的____岸,属于___半球的国家.4.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大部分领土南北跨度较__,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__纬度地区,属于__半球的国家.5.我国东西跨度约___度,东西时差约____小时; 我国南北跨度约___度, 南北时差约____小时.6.从五带的分布来看,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__带,没有___带.7.当我国最东部太阳升起时,新疆的帕米尔高原的边防战士最有可能________.8.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份分别是______省(简称:___)和____省(简称:___).最早见到日出的省份是___,黑夜最长的省份是___.9.我国所处的大洲是___洲,濒临的大洋是____洋,是一个_____兼备的国家.10.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___海、___海、___海和___海.11.用_____位置和_____位置可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12.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即疆域)四至是:最东端:黑龙江与_______的汇合处(约135°E)最南端:_________(约3°N);最西端:新疆的_________(约73°E);最北端:漠河以北主航道的____处(约53°N)。
二、疆域辽阔海陆兼备1. 我国陆地总面积约_____km2,约占亚洲面积的___,约占整世界面积的___,在世界各国面积中仅次于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位,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几乎相等,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工业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课设计: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工业《工业》合作研究型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认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知道工业在公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散布特点,初步学会剖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认识我国高新技术家产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骄傲感,建立民族自信心。
二、教课重难点1.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举措。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课过程新课导入(创建情境,激发兴趣)从我们所熟知的钢铁工业以及食品工业来引出对工业的学习,使我们掌握工业的布局等知识。
(钢铁工业)(食品工业)讲解新课1.工业的观点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公民经济各部门供给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资料,也为人民生活供给日用品的家产。
2.工业分类(1)我国工业散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域工业多,西部内地地域工业少 ( 东密西疏 ) ,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散布的趋向。
3.新、旧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很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此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备的工业系统。
过去,我国工业集中散布在沿海。
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域,轻纺工业则集中散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量沿海城市。
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建立后,增强了东部沿海地域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
在中部地域和东北要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量民族地域,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几个最发达的工业基地,此中最有名的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新)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工业》优秀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广东人民出版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工业【所需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运用材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课标分析:按课标的要求对于工业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在了解工业的概念、工业分类和工业对人民经济和生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工业图片、工业基地分布图、工业数据图表等相关资料,归纳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行业,能利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材的三部分内容,“工业概述”、“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完善的整体,第一部分,阐述了工业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一个活动的形式体现了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紧接着第二部分又以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阐述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也尝试着探讨了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教材放在最后,主要以表格和空间分布图的形式阐释了我国高兴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分布状况。
学情分析:通过对农业的学习学生已基本知道学习工业一节内容的方法,如读图掌握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在生活中的工业产品分布极广,几乎随处可见,学生对于工业与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难理解,但对于各种工业产品是出自那种工业部门,哪些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分不清楚,尤其对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要素理解较难。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并能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归纳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难点:分析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应具备的条件,分析工业基地发展优势。
粤教版初二地理上册必备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粤教版初二地理上册必备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资料和地图,了解交通运输的作用。
2.运用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差异,归纳其特点。
2.通过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表,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得出正确结论。
3.教学过程中采纳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差不多格局,明白得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进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进展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明白得几种要紧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的培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
五、教学设计(简易过程):。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导学案: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二节 工业
《工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工业概述1.工业的概念:在我国,一般把采掘、对和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和原材料,为人民生活提供的产业称为工业。
2.工业的重要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
3.我国的工业地位:目前已成为世界大国,、等高科技领域位居世界前列。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1.四大工业基地2.长江沿线的主要工业中心城市:、、、、。
3.工业分布的特点(1)东部分布,西部分布;(2)沿、沿、沿及沿分布的大势。
4.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总的来说,影响一个国家工业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原料来源、、、、、以及所在地区的农业基础等。
三、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以产业为支柱,、、、新能源等产业也发展较快。
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1)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呈现出的点状分布特征。
(2)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珠江三角洲、。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高新技术产品有哪些?【达标检测】1.下图中产品属于轻工业产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位于我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B.工业基础薄弱C.交通条件落后 D.劳动力不足4.上海的某棉纺织工业把工厂迁移到新疆,目的是( )A.追求更广阔的市场B.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C.新疆的纺织工业发达D.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原材料5.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A.北京中关村 B.中国科技城——绵阳C.上海浦东新区 D.沪宁杭工业区6.下列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招聘人才,一批大学生想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我国的西部内地建设,他们可去应聘的是( )A.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B.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C.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D.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拓展阅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到2019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图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3、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及四至点教学难点: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年,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知道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那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否知道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其面积有多大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位置和疆域。
二、出示自学目标:(同教学目的)三、出示自学指导:1、读图1.1和图1.2,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完成P3活动1、2、3。
3、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在图1.3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4、完成P5活动1、2。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五、知识讲解:1、思考题1——学生回答,教师简单复习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热量带的划分,引导学生读图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
(板书):1、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或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2、思考题2(1)引导学生读图完成活动题。
(2)进一步分析我国海陆位置,让学生了解其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东部地区临海、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与亚欧大陆相邻,使我国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欧洲来往。
3、思考题3(板书):2、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引导学生读图1.3找出我国四至点:(板书)3、我国四至点: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六、课堂练习: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洲东部,_____洋西岸。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课题】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课时)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合理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
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导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导练教学案
【教学过程】
此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第1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东北平原的油料作
第4题,我国糖料作物
)东西向的铁路:A滨洲-B滨绥线;C京包-D包兰
A B C D
51015202530比重%
铁路河运公路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13.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Ⅰ为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我国畜牧业以此线为界,以东为
A: C:。
(完整word)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班级:组别:姓名:说明:1、文中如P4图1.3,指该处内容与课本指定页码的地图相关,请结合该图复习。
2、文中如常见读图题一,指该图很重要,请学会识图并灵活掌握。
期末检测一般综合考察:如给出一幅图,可考察省份,城市,地形,山脉,气候,河流湖泊,农业,工业,交通等知识。
3、文中如东半球、北半球,指该处知识点很重要,必须记牢,并在组长处抽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P2图1.1-1.2: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或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③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2、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3、领土四至点P4图1.3: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南北跨纬度近50度(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东西跨经度约60度(导致东西时间差异大)。
4、我国陆地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P4图1.3。
5、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自北向南依次濒临P7图1.5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北部)是我国内海。
我国最大岛屿台湾岛。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P4图1.3。
常见读图题一在中国的所有邻国中,面积最大的①;经济最发达的③最大的内陆国家⑤;人口最多的⑥;火山国⑦,它被穿过;②④海洋:A BC D海峡E F7、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5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P7图1.5,P8表1-1:识记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和位置、简称、行政中心、轮廓(特别是面积较大的、形状独特的、长江和黄河流经的)纬度最高的省(区):黑龙江;纬度最低的省(区):海南;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海南;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云南;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面积最小的省(区):澳门;邻省区最多的省(区):内蒙古、陕西;有两个简称的省(区):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越的省(区):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8
中国经济发展
P1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
课中作业
二、教材梳理
输网
____
J._________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陆运
、鲜货、活物
地制宜发展农业
京津唐
便利的交通,
历史悠久,工
纺、电
资、先进技术和管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思考下列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
④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你能否举例进一步说明我们与自然资源的关
数粗略地
)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
)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既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
(
(保护、培育)。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学案 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第四节民俗与旅游学案粤教版第四节民俗与旅游学案[方法指导]1、根据教学目标,结合问题提示,认真预习,仔细研读教科书,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
2、全体同学要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自觉完成导学案。
小组长要督促、检查,确保每位同学及时、认真地预习。
3、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出。
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扼要点评。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分类。
3、懂得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强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民俗。
2、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自主学习]一、民俗与环境1、饮食(1)北方多吃,南方以为主,西北等畜产品比重大。
(2)中国八大菜系:、、、、等,均位于、省份。
2、民居(1)民居屋顶形状:南北(2)通风散热方式:南北3、交通(1)传统交通方式:南北青藏地区4、衣着(1)藏民穿着可露出胳膊的,以适应气温的变化(2)牧区服饰多以为原料5、节日与宗教习惯6、民俗形成的原因:环境、沿革、习惯二、旅游与文化1、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等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等3、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等4、保护世界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扩大,使和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促进人与自然,是我国一贯的政策。
[合作展示]1、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物?2、说说我国北方与南方在建筑方面有哪些不同?3、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说明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检测反馈]1、在吐鲁番,你可以见到用字中空的砖砌成的“晾房”;而在绍兴,你见到的是砖墙斜顶房,这反映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是:()xkb1ZZZA、北热南温B、东温西热C、北湿南干D、东湿西干2、傣族聚居在云南省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A、炎热气候B、干旱气候C、地表崎岖D、多雨气候3、窑洞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民居()A、西双版纳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4、下列属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是()A、黄龙风景名胜区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C、庐山风景名胜区D、武陵源风景名胜区5、读“中国的自然遗产分布图”,填出下表各省区的世界遗产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二节 工业-精选教育文档
《工业》合作探究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措施。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我们所熟知的钢铁工业以及食品工业来引出对工业的学习,使我们掌握工业的布局等知识。
(钢铁工业)(食品工业)讲授新课1.工业的概念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品的产业。
2.工业分类(1)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东密西疏),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新、旧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
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
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
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几个最发达的工业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粤人教版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四节《民俗与旅游》 (12)
D 2.如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 ) A、热量少,降水稀少 B、热量少,降水丰富 C、热量充足,降水稀少 D、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小结
华夏文明五千年, 民俗文化远流传。 一方水土一方人, 百花齐放在中华。
广东气候偏热多湿,多喝凉茶和 喝汤可以预防上咽喉肿痛等疾病。
连连看
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特点。小明将暑 假期间去祖国各地旅游带回来的特产带到班里给同学 们品尝。请将以下食品与其所属的区域连接起来。
牦牛肉
农耕区
鱿鱼丝 绿豆饼
牧区 东部沿海地区
2009年江门中考真题
“骑楼”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看右图回答:
说说下列人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 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藏袍
天气寒冷,用动物毛 做成的藏袍可御寒。
景颇族竹筒裙
气候炎热,且盛产竹 子,男女老少喜欢饮 酒,熟人相见可拿出 竹筒倒酒相敬。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活动三:挑战自我 家乡特色 直奔中考 连连看
家乡特色
请你给大伙分享一下家乡的饮食习惯, 并说说原因!
地理 八年级上册(粤人民版)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节 民俗和旅游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节 民俗 与旅游
一、民俗文化
重点:举例说明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 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建筑 文化、服饰等的影响。
二、旅游文化
民俗文化
饮食文化
气候、地形 复杂多样
饮食文化差异
南方气候宜种菜
“避风塘” 是香 港港湾,海产丰 富。有清热解毒 之功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章末复习教案 (新版)粤教版
第4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一、复习目标1.我国的农业和工业。
2.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3.我国的民俗与旅游。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了解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2)掌握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我国农业的概念及分类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工业的概述和分布4.高新技术产业5.交通运输的地位6.交通运输的特点7.重要的公路干线和高速公路8.民俗的概念和分类9.旅游及旅游资源10.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11.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二)题型、方法纳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例1、粮食安全,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你认为应该()A.把草地、山坡开垦为耕地B.退耕还林,保护生态C.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增加耕地面积解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故选:C。
例2、形成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A.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B.两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C.两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D.两城市间的交通更加便捷解析形成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上海与杭州的交通更加快捷。
故选:D。
例3、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地方文化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B.地方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C.地方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D.地方文化不能创造财富,对经济发展不起作用解析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立足于地方文化,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故选:D。
(四)归纳小结1、我国农业的概念及分类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粤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粤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要紧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3、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能够依照实际情形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要紧铁路干线的分布。
2、我国铁路“五纵三横”的分布格局及铁路交通枢纽的名称与位置。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
”那个地点的路指的是什么?(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形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讲授新课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2、交通运输业的作用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都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被称为经济进展的“先行官”。
3、交通运输业的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等。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要紧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物资都依靠铁路来进行运送,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的优点:专门少受天气阻碍;安全;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运输批量大;能够高速运输;节能。
尽管铁路运输具有这些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要紧表现为: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货车途中作业需要一定的时刻;运费没有伸缩性;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车站固定,不能随时停车;物资滞留时刻长;不适宜紧急运输。
(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要紧是汽车。
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快速进展,运量和周转量也有专门大增长。
公路运输方式的灵活性,决定了其运输生产点多、面广的特点,此外,公路运输在零担运输方面具备强大优势。
公路运输按照技术配置的不同,能够分为一样运输和快速运输.在一样公路上的运输活动称为一样运输,而在高速公路或等级高的汽车专用路上开展的运输活动称为快速运输。
粤教版初二地理上册必备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农业
粤教版初二地理上册必备教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农业【课题】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农业【所需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进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课标分析:本条标准意在《中国农业分布图》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重点在于资料出现出阻碍农业分布的因素;通过教学案例的展现,以此举例说明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进展农业中的重要性,是在第一点上的提升,重点应落脚于农业的因地制宜和可连续进展两方面的探究。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粤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前面系统学习的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章)和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章)为本节学习奠定了自然要素方面的基础,利于学习明白得农业区的分布特点;本节又是地理有关经济、产业的开篇,对后面学习提供了学习的思路。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明白得能力依旧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但差不多具备了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出现丰富有效的资料并加以有目的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
【学习目标】①说出农业的组成和农业的重要性;②了解我国要紧的农作物生产区分布;③说出阻碍农业进展与分布的因素,明白得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必要性;④了解现代农业,培养可连续的农业进展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本节重点是农业的组成、分布特点及明白得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必要性,只有把握了农业的组成及阻碍因素,才能真正的明白得农业及如何进展农业。
难点:培养学生可连续的农业进展观;在深圳的中学生,对农业缺乏最感性的认识,因此多出现些图片、视频资料,有助于学生明白得农业的进展思路,形成正确的农业进展观。
【教学方式与方法】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材料分析法【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为目标,采纳丰富的材料出现、案例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独立探究,主动猎取知识,通过“视频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归纳应用、课堂总结反馈”的流程完成本课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一、复习目标
1.我国的农业和工业。
2.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3.我国的民俗与旅游。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1)了解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2)掌握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我国农业的概念及分类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工业的概述和分布
4.高新技术产业
5.交通运输的地位
6.交通运输的特点
7.重要的公路干线和高速公路
8.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9.旅游及旅游资源
10.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
11.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
(二)题型、方法纳
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
例1、粮食安全,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你认为应该()
A.把草地、山坡开垦为耕地
B.退耕还林,保护生态
C.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增加耕地面积
解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故选:C。
例2、形成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
A.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
B.两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两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D.两城市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解析形成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上海与杭州的交通更加快捷。
故选:D。
例3、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地方文化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
B.地方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
C.地方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D.地方文化不能创造财富,对经济发展不起作用
解析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立足于地方文化,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故选:D。
(四)归纳小结
1、我国农业的概念及分类
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农业主要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
农业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
②社会经济: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
理解此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3、工业的概述和分布
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品的产业。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东密西疏),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4、高新技术产业
近些年来,作为最具活力的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我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产业门类不断涌现,其表现是: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
5、交通运输的地位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交通运输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6、交通运输的特点
①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铁路运输很少受天气影响;安全;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运输批量大;可以高速运输;节能。
②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
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运量和周转量也有很大增长。
公路运输方式的灵活性,决定了其运输生产点多、面广的特点。
③水路运输既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又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节省资源、运费低的特点。
④航空运输是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两类物资,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强的物资,如贵重设备、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7、重要的公路干线和高速公路
我国铁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①主要的南北干线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京哈线;
②东西干线是: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中国营运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已1.3万公里。
主要高铁线路:秦沈客运专线、京津城铁、武广客运专线、泸杭高速铁路、京泸高铁等。
8、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民俗指的是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按内容划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9、旅游及旅游资源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
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①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河湖、海滩、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
②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10、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
我国主要旅游景点: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避暑山庄、西安秦陵兵马俑等。
11、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
我国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对旅游业缺乏投资,设施落后,又因长期受国家高度保护,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以致我国旅游业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应扩大开放范围,完善与旅游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旅游商品,扩大旅游宣传,重视旅游安全,并加强建立有关法规和人才的培养。
五、板书设计
1.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农业主要部门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
2.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品的产业。
3.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4.民俗指的是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5.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
六、作业布置
完成单元检测
七、教学反思
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章重点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进行多种题型的训练,使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本章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