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
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

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

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

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

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这反映了()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
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④副丞相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3.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皇位世袭 B.独断性和随意性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
5.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机关、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作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作出判决。

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

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秦朝。

秦国的这种做法()
A.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具有形式主义的突出特征
C.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保证了审判的公正合理性
6.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

其实这种类似技“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

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南北分开录取。

南北卷的做法()
A.体现了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B.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
C.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D.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
7.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8.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

时人谓之“北门学土”。

对材料“分宰相之权”理解正确的是()
A.“分宰相之权”反映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分宰相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分宰相之权”体现了监察制度的完善D.“分宰相之权”符合法家集权观
9.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

《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

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10.“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以上规定()
①强化了贵族尊卑等级②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④加强了对基层的控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把晋国的三家大夫升格为诸侯,三个新国出现于历史的舞台上。

公元前386年,齐大夫田氏托魏文侯请得了周王的册命,升格为诸侯。

以上历史现象说明()
A.诸侯势力日渐强大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C.诸侯争霸战乱频繁D.天子册命控制诸侯
12.《史记》载,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禁之便。

”这说明李斯认识到()
A.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必要性 B.要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
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13.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尔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渐进性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1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宗正管皇室事务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1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皇帝制度 D.肯定了秦朝的法律制度
16.班固《汉书》记载:(秦朝)“县令、长,皆秦官”《汉书》记载:(秦朝)“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

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皆有承、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吏之秩,是为少吏。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蔷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

”这说明秦朝()
A.建立了严密的地方统治体系 B.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C.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行政体制 D.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17.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
C.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1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

这一体系有利于()
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反映了皇权相权矛盾 B.提高了决策理性
C.体现了君主立宪优势 D.否定了君主专制
20.郡县制与周代以来的“分土建邦”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对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化了血缘纽带
C.根除了割据势力 D.体现了贵族政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

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材料二:毛泽东曾经谈论秦始皇:“我是赞成秦始皇的”“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历代对秦始皇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分析秦朝人对秦始皇做出如此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3)李贽认为秦始皇“未可轻议”,这反映了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什么特点?有哪些表现?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毛泽东“赞成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1.D2.B3.D4.A5.C6.D7.A8.D9.A10.C11.B12.C13.A14.D15.A16.A17.D 18.A19.B20.A
21.(1)从一味歌功颂德到评价日趋理性
(2)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不能对其过失任意评价。

(3)特点:秦始皇有功有过,既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人,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表现: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过:统治残暴,法律苛刻,加重社会矛盾,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破坏。

(4)理由:体制创新和统一全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