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火箭中用液氧做助燃剂B.食品中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D.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2.凉皮是倍受人们喜爱的小吃,下列制作凉皮的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面皮B.黄瓜C.花生米D.植物油
3.某同学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在量取水时进行了仰视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则最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A.大于6% B.小于6% C.等于6% D.无法确定
4.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已得到高度重视,下列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A.厨余垃圾B.废电池C.饮料瓶D.废旧纸张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B.测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
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塑料、合成纤维均属于合成材料B.空气、牛奶、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C.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D.氧化铜、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7.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点燃B.氯化钾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8.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如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的化学式是CO2
B.该图没有反映出质量守恒定律
C.B和D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9.下列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A.锌与稀盐酸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10.下列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aCl 2、NaOH、KNO 3、Mg(NO 3)2
B.FeCl 3、H2SO 4、KCl、NaNO 3
C.NaHCO 3、KCl、NH4NO 3、N 2SO 4
D.Mg(NO 3)2、Na2SO4、NH4Cl、KNO3
1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2.下列化学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13.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H2CO3、CO2、CaCO3、CaO
B.CO2、CaCO3、Ca(OH)2、CaO
C.CaCO3、CaO、Ca(OH)2、CaCl2
D.H2CO3、CO2、Ca(OH)2、CaCl2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用语填空: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
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试写出一种常见化学复合肥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
1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使用上述食物中的_______。
在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之一是碳酸氢钠,请写出它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7.氮气的一种常见实验室制法是用氯化铵(NH4Cl)与亚硝酸钠(NaNO2)反应,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若甲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则该溶液属于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t2℃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________;
(3)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______(选填“〉”、“〈”或“=”)乙。
19.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
(填写相应序号)
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20.小明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写出61s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1.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
(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请写出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试剂中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
三、推断题
22.A、B、C、D分别是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1)C转化为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Fe与B的溶液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有关反应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猜想①:只有Zn(NO3)2;猜想②:有Zn(NO3)2、Cu (NO3)2 ;猜想③:有Zn(NO3)2、AgNO3;猜想④:有Zn(NO3)2、Cu (NO3)2、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填序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取少量固体,滴加________
(深入思考)若猜想④成立,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4.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来检验乙装置瓶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______。
(4)碳酸钠俗称纯碱。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同学称取该纯碱样品3.3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参与反应),试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C
【解析】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A、火箭中用液氧做助燃剂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体现氧气的助燃性,故是物理性质,故错误;B、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是化学性质,故错误;C、液氮的沸点低,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故可以在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故是物理性质,故正确;D、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来灭火,故是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面皮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不正确;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B正确;
C、花生米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C不正确;
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D不正确。
故选B。
3.B
【解析】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如果仰视则会使读数偏小,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由于水量多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故选B。
点睛:量取液体读数时,眼睛应平视,否则“高看偏高”,即从高处看(俯视),读数偏高;“低看偏低”即从低处看(仰视)读数偏低。
4.A
【解析】
【分析】
不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详解】
A、厨余垃圾泛指的是做饭后所产生的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故A正确;
B、废电池中有金属外壳,有污染水源的重金属等,需要回收,故B不正确;
C、饮料瓶是塑料的或玻璃的,属于可回收垃圾,故C不正确;
D、废旧纸张属于可回收垃圾,故D不正确。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故A正确;
B、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如果将试纸伸入待测液,易导致污染试剂,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故C正确;
D. 蒸发食盐水,应该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详解】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正确;
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而纯碱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不正确;
D、氧化铜、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以上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故A 正确;
B 、氯化钾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冒出的是氯化铵,无变化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B 正确;
C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有异味且起黑球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C 正确;
D 、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都熄灭,无法检验,故D 不正确。
故选D 。
8.B
【解析】
【分析】
由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A 为氨气(NH 3)、B 为二氧化碳(CO 2)、C 为尿素
[CO(NH 2)2]、D 为水(H 2O)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
2222NH +CO CO NH +H O 一定条件。
【详解】 A 、由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D 是水,化学式是H 2O ,故A 不正确; B 、该图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同,没有反映出质量守恒定律,故B 正确;
C 、B 为二氧化碳(CO 2),
D 为水(H 2O),B 和D 所含的原子种类不相同,故C 不正确; D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 不正确。
故选B 。
【点睛】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锌和盐酸反应,能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A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接触酸碱指示剂判断。
B正确;
C、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能观察到氧化铁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错误;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有蓝色沉淀生成。
D 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氢氧化钠与硝酸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不能共存;B中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C中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硝酸铵遇碱性物质会反应放出氨气。
故选D。
考点:物质的共存
11.D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A、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把原物质除去了,故A不正确;
B、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引入新杂质硝酸钠,故B不正确;
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
D、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杂质,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放出,溶液质量减小,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沉淀生成,溶液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
C、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65份质量的锌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增加,故C正确;
D、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溶液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13.A
【解析】
【分析】
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C不正确;
D、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pH不可能小于7,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释pH不可能小于7。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钙不能生成碳酸,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是难溶的盐,不能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不能直接生成氧化钙,故B 不正确;
C 、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C 正确;
D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直接生成氢氧化钙,故D 不正确。
故选C 。
15.3NH 242+S C O u -、 3KNO
【解析】
【分析】
【详解】
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氨气分子,化学式为3NH ;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符号为
242+S C O u -、;
复合肥是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硝酸钾是常见化学复合肥料,化学式为3KNO 。
16.苹果汁 红 玉米粥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解析】
【分析】
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 表示,pH <7的为酸性溶液,且pH 越小酸性越强;pH >7的为碱性溶液,pH 越大碱性越强,人体胃酸中主要是盐酸,空腹时最宜食用碱性食物,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pH <7的为酸性溶液,且pH 越小酸性越强,苹果pH 为2.9-3.3,葡萄pH 为3.5-4.5,故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苹果汁,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人的胃酸中主要成分是盐酸,可食用偏碱性的食物中和胃酸过多,表格中的玉米粥偏碱性,可食用,故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使用上述食物中的玉米粥。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点睛】
治疗胃酸过多,所选药物既要能除去多余的胃酸,而且不能对身体有损伤.可以选择碱性稍弱的碱,或者能与盐酸反应的部分盐。
17.4222NH Cl+NaNO NaCl+2H O+N =↑
【解析】
【分析】
【详解】
氯化铵(NH 4Cl)与亚硝酸钠(NaNO 2)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2NH Cl+NaNO NaCl+2H O+N =↑。
18.不饱和 140g =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详解】
(1)t 1℃时,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均为30g ,若甲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100g 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为1100g =20g 5
⨯,20g<30g ,故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2)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60g 甲的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质量为50g 60g =20g 50g+100g
⨯,将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20g 100%=10%60g+x
⨯,x=140g ,故需加水的质量为140g 。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 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其他条件不变),甲、乙两种物质均有晶体析出,得到t 1℃时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t 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
【点睛】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00%100g+=
⨯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19.①②③
【解析】
【分析】
食醋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醋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
【详解】
①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利用这些物质可以完成,故正确;
②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醋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不能与食盐反应,可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利用这些物质可以完成,故正确;
③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可以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利用这些物质可以完成,故正确。
故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②③。
【点睛】
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
、
20.放热NaCl NaOH
【解析】
【分析】
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则原溶液显酸性,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则是将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详解】
(1)由图象可知,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温度在升高,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2)61s时,溶性显碱性,则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稀盐酸消耗完,溶液中溶质是稀盐酸
、。
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Cl NaOH
【点睛】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氯化钠和水。
21.(1)②①⑤③④ (或①②⑤③④) (2)BaCl2+Na2SO4=BaSO4↓+2NaCl (3)若用K2CO3,会引入新杂质KCl
【解析】
试题分析:(1)物质的除杂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故可以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或①②⑤③④)既保证碳酸钠在氯化钡溶液的后面加入,以除去钡离子;(2)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3)碳酸钡不能用碳酸钾代替的原因为若用K2CO3,会引入
新杂质KCl 。
考点:粗盐的提纯
22.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23326HCl+Fe O =2FeCl +3H O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42422NaOH+CuSO =Cu OH +Na SO ↓
【解析】
【分析】
C 可以生成铁,C 是氧化铁,氧化铁可以和A 反应,A 是盐酸,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D 是氢氧化钠,B 是硫酸铜。
【详解】
(1)由分析可知,C 是氧化铁,C 转化为铁的反应可以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2)A 与C 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326HCl+Fe O =2FeCl +3H O 。
(3)B 是硫酸铜,Fe 与B 的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4)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NaOH+CuSO =Cu OH +Na SO ↓。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③ 锌应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当有硝酸银剩余时,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稀盐酸 22Zn+2HCl=ZnCl +H ↑ 银
【解析】
【分析】
一定量的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加入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
应完全,多余的锌粉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
【详解】
[交流讨论]
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加入锌粉,锌粉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完全,多余的锌粉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猜想③有Zn(NO 3)2、AgNO 3,说明硝酸银没反应完全,则溶质含有硝酸铜,故不合理的猜想是③,其理由是锌应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当有硝酸银剩余时,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实验探究]
若猜想①成立,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完全,锌粉可能有剩余,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取少量固体,滴加稀盐酸
[深入思考]
若猜想④成立,有Zn(NO 3)2、Cu (NO 3)2、AgNO 3,说明锌只和硝酸银发生了反应,且锌不足,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故固体B 的成分是银。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前面的金属能和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把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4.3222CO NaOH=Na CO 2+H +O 乙 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装置内气压减小,大气压使气球胀大 分别取少量各装置中反应后的液体于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证明有碳酸钠存在 96.4%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详解】
(1) CO 2与NaOH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2CO NaOH=Na CO 2+H +O 。
(2)选择的实验装置是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压减小, 大气压使比装置内的气压大,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气球胀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装置内气压减小,大气压使气球胀大。
(3)乙装置瓶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检验乙装置瓶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的实验为分别取少量各装置中反应后的液体于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证明有碳酸钠存在。
(4)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323Na CO +CaCl =CaCO +2NaCl
106100
x
3.0g
↓ 106100=x 3.0g
x=3.18g 故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为
3.18g 100%96.4%3.3g
⨯≈ 【点睛】 装置乙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压减小,大气压使比装置内的气压大,使气球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