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用片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
主义人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

它通过对
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揭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
发展问题。

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以劳动和异化劳动为出发点的。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的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指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
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


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3]同时马克思对黑格尔
这一思想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的片面性和局
限性,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3]。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包括精神劳动,而且包括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

他批判的改造了黑格尔以精神劳动为基础的
唯心辩证法,代之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和现实化,它使人认识自己的本质,同时,通过人对产品的消费,促进了人本身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实
现,而在私有制社会,人的劳动是被强制的、不自由的,是劳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克思在《手稿》中通过批判空想共产主义揭示了共产主义与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联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实际存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引入劳动实践,对人的分析的出发点转移到对人们
的实践活动,认为劳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用人的感性活动的
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并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
自觉生命活动的展开和实现。

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就上升为人的需要本性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从现实的
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本质即实践去理解、把握和界定人的本质。

他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的关于“人”的观
点到费尔巴哈的的关于“人”的观点,再到自己的关于“人”的观点的
过程,即从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到人的“类本质”再到人的本质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过程。

在《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
人的存在困境--异化劳动的分析形成的。

异化劳动理论有一个
提,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

《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认为,人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劳动。

这是因为马克思站在人的现实社会生的角度,指出人在自己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
了人的独特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特性。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动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别开来。

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于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
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用“类”的概念提
人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独特个性:“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
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
性。

”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直接体现于他的现实实践活动中,这种超
生物本能的自由主体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在这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理想的人,人的本质是理想的本质
但是他把人的本性归结为前定的预设的人性,因此,他的思想还未能
全脱离传统本体论思维的模式。

同时,在写作《手稿》时期,马克思的
识正在向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过渡,他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人的历史
方面。

虽然对费尔巴哈的思想有所超越,但他在论述异化劳动理论
及人的本质时,仍保留了许多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用词及思维
法。

无论是对人或是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手稿》时期的马克思异化
动理论仍然带有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性质。

《手稿》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是异化劳动,是人的劳动本质的异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劳动既然是人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劳动呢?劳动就是“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⑩,是
人“把整个自然界-一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手稿)认为这种劳动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
动”⑩,是“人作为有意误解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

“生命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而“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⑩。

这就是《手稿》对劳动的基
本规定。

这是一个怎样的劳动概念呢?这里没有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只有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

这里没有一定的社会形式,它不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劳动,毋宁说,它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它不依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而只
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也就是说,它可以适用于一切历史阶段、一切社会集团、一切阶级,以一种全人类的普遍的共同本性而永恒存在,从而它对于任何历史阶段、任何
社会集团、任何阶级都是不适用的,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阶级的物质生产面前它不能
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

二、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的规定
在对象性活动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探讨了人的本质问题,从类的角度对人的本质
作出了规定。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


是产生生命的生活。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
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川这里的“人的类特性”即人区别于其他物的根
本特性,就是人的类本质。

这里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类本质进行了探讨,即人的类本质
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我们可以结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相关论述,分别对“本质”、“类”、“自由”、”自觉”、“活动”等概念进行分析,得出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及探讨问题的角度,
进而展现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

本质是指一事
物成为他自身而区别于他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和规定,人的本质即人之所以为人之根本,
它区别人与其他、明确人以自我,故为人必须具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是从人作为类的角度即人与在它之外的其它的类的区别的角度来规定人的本质
的,因而他所规定的人的本质是一种类本质。

与动物相比,人所独有的是类的普遍存在。

人作为主体,不单是指孤立的单个个体,而且也包含着人的以人和人交往为基础的类以
及通过种族繁衍在时间中延续的类,把类和个体结合起来使得对人类的认识具有辩证和
历史主义的视角。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是类存在物,既说
明了人的类的普遍存在,也强调了这种类的自由特性。

人把他的类的东西或类的规定性
全部发挥出来,他也就具有了他的现实的类本质,即把人的类本质从潜在变为现实,它
成为人在类上的最根本的规定性,类本质就是人成为人类的最根本的规定性。

“自由”
从本体论上讲就是免除外在的束缚,人越是摆脱外在的束缚、外在的束缚越少,人就越
自由。

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对象中去,改变对象的自在形态,
使之变成“为我”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的目的和自己的自由。

“自觉”是指
认识到自己在干什么并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活动是在意
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活动。

正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刁…不仅以自身之外的其它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以自身的存在和活动作为对象,使
得他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并用意识来指导和调控自己的行为。

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在活动中创造出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属性及关系,人所从事的活动就是对象性活动。

这是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所做的规定,是在对象性活动理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论证,是马
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探讨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至少表达了三层意
思,一是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二是从人
类的整体及“类”的角度去把握人;三是以此为出发点寻求和论证人的本质。

人作为有
生命的类存在,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具有自我意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人因为有意识而能够把
他自己的生活看作他的对象,可以自觉的去调整他的生活,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

人的类生活是生产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生产生活本来
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

”这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根本内容就是生产生活,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特性也就表现在人的生产生活之中。

人之为人,首先在
于人是会生产的存在物,只是由于人能生产然后才能生活,生产是生活的基础,因而生
产才是人的类生活的本质规定。

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
现为生产,或生产成为人的类生活的本质,那么生产又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
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劳动的现实化是劳动借以表现或实现的形
式,这一形式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
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在此,马克思以劳动的产品来反证劳动活动,而劳动产品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将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
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

这样,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体何以可能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

人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证明自己的类本质。

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在这里,首先,马克思将实践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证明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将实践与对象化活动联系起来,实践证明了人的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的这种活动恰恰是人的类存在,因而实践也就成为人的类存在的规定,或者说人就是以实践为本质的类存在物。

显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沿着类存在、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类生活、生产活动的类本质、劳动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践等诸多环节而推进的,其最后达到的结果就是人的13
本质被规定为(改造世界的)实践。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其本质在于实践性。

总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
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这为他将建立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哲学打造了第一块坚固的基石。

(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
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

”②他认
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为了自
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

那么,人又是怎样的类存在
物呢?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
动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人作
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
意识的活动。

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
活动是有自由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

人的生命活动
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
象,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
自己的对象,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
活。

那么“,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又是通过
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
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
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

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

”④
这也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人的自由的有意
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

生产生
活也就是劳动,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

人的类本质在于人能
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是人的类特性。

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的生命活动来阐述
人的类本质的。

总之,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具有两重性质。

人具有自然性,但是不能把人归结为自然物,人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突破自然界的限制把自己提升为社会的人的。

人具有超自然性,人是凭借外部对象通过对象性的活动重新创造整个自然界,同时创造自身的本质。

所以,人既有自然生命,又有超自然生命;既依靠自然界,又改造和变革自然界,是生命与超生命的统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人是一种通过实践进行自我创造,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