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泽:做个俯下身的瞭望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雨泽:做个俯下身的瞭望者
作者:***
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20年第07期
新华社江苏分社全媒体报道中心副主任、“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雨泽,是名85后。
他采拍的新闻图片两次入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奖,两次获得人民摄影金镜头奖,
八次获得江苏省新闻奖金奖、银奖。
面对荣誉,李雨泽坦言,学生时代的他学习成绩并不好,对未来很迷茫,是新闻摄影让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2007年,李雨泽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摄影系。
大学时,他跟着老师去山西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
期间,带队老师组织了摄影教学采风活动。
李雨泽记得,在山西碛口的一条小河边,一个妇女过河,她的手搭在丈夫的肩膀上,而丈夫光脚踩在水里,手里提着东西,身上背着孩子。
按下快门的瞬间,李雨泽想到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
他给作品起了个名字叫“擎起那片天”。
幸运的是,在第四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上,李雨泽凭借《擎起那片天》获得了优秀奖。
随后,李雨泽又把目光投向了东北农村的留守老人。
当时正值寒冬,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些老人恶劣的居住环境。
“用两句话形容,一句话是屋里外面一样冷,另外一句是炕上地上一样黑,没有炕席。
”照片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慷慨解囊。
几年后,李雨泽再次去到那个村庄,他发现村庄已经脱贫,独居老人们也有了妥善的安置。
“这可能就是一张照片的力量,它可以感染很多人,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
”
毕业后,李雨泽来到江苏南京,进入现代快报社,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李雨泽在一次采访途中路过玄武湖,他望向当时在修建的太阳宫,入眼的是矗立百米高的脚手架,而脚手架上是建筑工人作业的背影。
“城市里建起的每一座高楼背后都有建筑工人的辛苦付出,一层层脚手架就像五线谱,而每一层上面的人就是跳动的乐符。
”
李雨泽说,摄影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有责任记录下这个时代每一种奋斗的身影。
这一次,他想用镜头记录空中脚手架工人的群像。
为了拍摄不同视角下的脚手架工人,李雨泽爬上了脚手架,具体爬了多少米他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从脚手架上下来时腿是软的。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国家公祭日,当天南京全城鸣笛向死难者致哀。
在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附近,来往的市民表情凝重,有些人甚至眼眶发红。
李雨泽觉得自己有责任记录这一时刻。
他想以自己的角度解读和诠释这个时刻背后的故事,把历史和时间的轧痕重新展示给观众。
为了报道好国家公祭日,李雨泽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四处奔走。
从拉贝故居、遇难同胞丛葬地到侵华日军亚洲最大慰安所旧址前的巷子,他在寻找拍摄的角度,也在追寻历史的痕迹。
公祭日第二天,超过10万人次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的画面,也被他记录了下来。
最后,李雨泽用一组黑白照片,表达了他对公祭日的理解:77年后的南京没有忘却那段历史。
他凭借摄影作品《国家公祭日的南京》获得2014年度人民摄影金镜头奖银奖。
在李雨泽眼中,镜头是有温度的。
他拜访抗战老兵,记录战争年代的烽烟往事,体会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他关注突发事件,报道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众志成城;他采访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拍摄他们坚守平凡岗位,敬业奉献的奋斗故事……
2017年,凭借专业的新闻素质和优秀的摄影技能,李雨泽进入新华社江苏分社。
在这里,他有了更大的舞台,多次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
2019年6月8日,伴隨一声汽笛的长鸣,船渐渐驶离码头,李雨泽随行报道远望三号船赴南太平洋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临行前,李雨泽异常地兴奋。
像每次迎接挑战那样,他迫不及待地望向大海,想象着航程中遇到的状况。
而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望三号船的船员们。
李雨泽回头,看到船员们凝视着岸上挥舞国旗送别的亲人。
在依依惜别间,他们的泪水充满了眼眶,但眼神又无比坚定。
远望三号船自建成以来出航跨越三大洋,完成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工程等海上测控任务,创下我国测量船中总航程最远、执行任务次数最多、海上测控成功率百分之百等多项记录。
1999年执行的神舟一号任务,是他们第一次穿越好望角。
时任船长倪留国告诉李雨泽,当时,整个好望角海域都是3米以上的浪,船摇晃得特别厉害,船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晕船,就连躺在床上的船员都被颠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船员刘辉峰说,在执行神舟六号任务的时候,船上的天线遇到突发故障无法转动,直到飞船进站前5分钟才排除故障,顺利发出指令。
为了保证任务顺利进行,两名船员在狭小的空间里手握着短接线,一动也不动。
最后,听到调度里传来“长江三号跟踪结束”的时候,好多船员在机房里激动地抱头痛哭。
航程过半,李雨泽对出发前的送别有了更深的理解。
船员平均每年在海上执行任务200多天,每天睁开眼面对的就是大海。
船员马立国与家人分居了整整10年,孩子的童年他几乎没有参与过。
船员李翔的父亲患有心脏病。
被下病危通知书的时候,父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远航在外的李翔。
亲人的离世,孩子的出世……太多的人生重要时刻,他们未能亲临,只能把遗憾、思念、悲痛、欢喜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李雨泽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追梦人,更离不开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
他们用奋斗和激情诠释了奉献、团结、拼搏、严谨、开拓的“远望精神”,一
次次地将民族的自豪、祖国的荣耀镌刻在碧海蓝天,为中国人的航天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李雨泽讲好有温度的中国故事的信念。
2019年12月13日,由李雨泽担任总导演的《温度》栏目开播。
它主要讲述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温度和美好。
比如《一元一元积攒的爱》讲的是南通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吴锦泉,将磨刀所得的微薄积蓄,全部捐献给社会慈善事业;《温度?疫情下的屏幕一代》,将视角对准年轻人,用四个发生在疫情期间的小故事,表达了他们通过同“屏”共振,来同心抗疫……
李雨泽用镜头记录下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侧面反映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虽然《温度》每期节目只有三五分钟,但是为了适应融媒体的发展,李雨泽把节目做成了图文、音频和视频等不同版本,同时还翻译成英文发布了海外版。
如今,节目已经制作到第二季,发布了近30多集,每集点击量都在百万以上。
约瑟夫?普利策曾说过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在李雨泽看来,记者应该站得更高,这样才能看得更远,同时,记者也要俯下身去,在常人视而不见的地方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