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不应有恨,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④______ ,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书云》
(2)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前四句。

______
______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shà间,清光四射,天空jiǎo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由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一shà间______ jiǎo洁______ 筛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 、______ 两种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题。

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

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
这段文字中的“船长”指的是______ (写出人名)______ (写出人名)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______ 巧妙结合的成果;另外还因为他具有______ 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4.八年级三班同学最近在学习书信写作,语文张老师让班长给同学选取傅雷在1954
年8月16日晚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一封家书作为范例打印给大家。

由于疏忽,打印稿出了几处错误,请你根据书信的内容和体例格式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聪儿:
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谈几桩重要的事。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
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①切勿不要像过去那样太严肃。

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

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缓和。

……
总而言之,②你要学习的只要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1)划线句子①②有语病,请分别指.出.病.因.并.修.改.
(2)请根据书信体.例.格.式.要求,在横线处完成信的结尾部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5.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弗之怠.______ ②走.送之______
③未尝稍降辞色.______ ④俟.其欣悦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___ ”与“______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
(4)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6.塘河晚秋(西羽)①过去了两年的时光,我终于又一次回到了塘河。

时值深秋,
她昔日卓越的风姿呈现一片冷寂,可仍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咀嚼。

②塘河的秋、冬两季一般是干涸的。

而今年,许是雨水太大了,河里竟有清凉的
河水流淌。

细细的碎石、沙土在河底映着深秋殷红的阳光,闪烁着不同色彩的、晶莹圆润的麟波;偶有小小的鱼儿顽皮地穿越那层层波纹,一有响动,便像梭一样攸然而逝,钻进水草深处;也有的鱼儿,将小小的身子紧贴在河底的沙床上,一动也不动,如果你不细细分辩,肯定不会发现那与沙、与水几乎同色的精灵般的鱼儿。

③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

巍巍太行像一个忠实的卫士,守护着这
边的土地,它巍然耸立,展示着宏宕而雄壮的大山的情怀。

与它连在一起的,是塘河两岸那沉默的防风林。

如果是夏季,它便招展着郁郁葱葱的风姿,像两条绿色的绸带,随着塘河的延展,舞动着美丽的、充满生机的色彩。

而现在,晚秋的风凋落了那一袭绿色的纱衣,那光秃秃的枝条在冷瑟中舞动动,伴着脚下的黄沙,像一个失宠的贵妃,一下子枯了风华、瘦了容颜,只把那一份凄凉展示给世人……
④我怔怔地想着,一不小心,便陷入了水边那松软的、充满水渍的泥沙里。

看看
已沾满泥水的鞋子和湿淋淋的半截裤管,我哭笑不得,真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忽然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水的情景,索性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跳到水里摸鱼吧。

塘河的性情我是知道的,虽然深秋的凄冷已侵袭了这片土地,可塘河的水却是温热的,脚浸在那清清的河水里,有一种惬意的温馨包容着我的身心,情怀立即被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涨得满满的,像一个历经桑辛的孩子,终于又感到了
母亲的呵护……呵,塘河,是你孕育我长大的呵!
⑤秋天的黄昏来得特别快,而黄昏赋予塘河的风景也是无限美丽的。

夕阳的余斜
照在水面上,映出红、黄、绿几种不同的颜色,真可谓“半江瑟瑟、半江红”。

而河畔那两条林带,也像是经过画家着墨似的,涂抹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

在傍晚的霞光中,塘河像一条镶着金边的彩带,带着秋的成熟、溶着人们的希望流向远方……
⑥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头,皎洁的月光为塘河两岸笼上了朦胧的轻纱。

村里,已是万家灯火斓珊,想到妈妈定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我归来,便加快了脚步……
(1)阅读第①段,请说说塘河晚秋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③段开头“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中“波动的线”具体是指______ 和______
的轮廓线。

(4)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进行简答。

①脚浸在那清清的河水里,有一种惬意的温馨包容着我的身心,情怀立即被一种亲
切、温存的感觉涨得满满的。

(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何有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
②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头,皎洁的月光为塘河两岸笼上了朦胧的轻纱。

(“笼
上”一词换成“罩上”好不好?请说出理由)
(5)结合全文,说说塘河晚秋有哪些景象让作者品出了“独特的韵味”?
7.种花丁立梅①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

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

我乱七八糟地买
了很多。

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

好,就它。

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
方。

”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

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

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

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

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的我既开心又黯然。

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
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

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

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

有鸟
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

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说:“啊,那些小芽儿,
像些小虫子在爬。

”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

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
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

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______ 向我汇报。

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

红的,粉的,黄的,
白的,不一而足。

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

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

”她那是形容蝴蝶多。

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⑪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

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⑫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

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


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

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
的快乐。

⑬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

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

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⑭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______ 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

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

”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⑮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______ 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⑯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A.狡黠地细致地讪讪地 B.细致地狡黠地讪讪地
C.讪讪地狡黠地细致地 D.细致地讪讪地狡黠地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4)根据文章第⑥-⑫段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
(5)文章以“种花”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8.“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
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去得那么匆匆,现在的日子如指间滑落的轻纱,在这如烟似雾的日子里,你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烦忧,释放着青春的朝气与才情,思索着人生的梦想与遭际……请你选择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以“与______ 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到乡翻似烂柯人;何事长向别时圆;折戟沉沙铁未销;俱怀逸兴壮思飞;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
(1)①到乡翻似烂柯人(注意“柯”的书写)
②何事长向别时圆
③折戟沉沙铁未销(注意“戟”的书写)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注意“萍”的书写)
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
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
添字).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
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2.【答案】霎;皎;shai;由为;尤为;比喻;拟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来作答.第一个字
写作霎,第二个字写作皎,第三个字读作shai.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修改.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句子,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错字后修改即可.由为应写作尤为.
(3)本题考查修辞方法.这句话中的“吐“字是只有人才会做出的动作,这里用来形容山头,所以这是拟人.又把月亮比作是“红盘“,所以这是比喻.
答案:
(1)霎皎shai
(2)由为,尤为
(3)比喻、拟人
第一小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二小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第三小题考查修辞
方法.
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答案】尼摩;凡尔纳;科学与幻想;正义感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及艺术特色的把握,根据文段内容的理解,明确这段文字中的“船长”指的是尼摩(写出人名)凡尔纳(写出人名)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另外还因为他具有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答案:尼摩凡尔纳科学与幻想正义感(4分)
《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尔•凡尔纳发挥他超凡的想象力撰写了一部科幻小说中的经典--《海底两万里》.故事讲的是主人公:阿罗纳克斯先生、尼德•兰、龚赛伊和尼莫艇长,前三位因船受到撞击而坠入大海,被尼莫艇长救了,并把他们收留在鹦鹉螺号.尼德•兰总想着要返回大陆,逃离鹦鹉螺号,而“我”却希望能与尼莫艇长一起环游海底世界,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最终他们在一次大漩涡中死里逃生,可以在结实的土地上走路了,而尼莫艇长和船员们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
4.【答案】(1)①滥用否定,删去“切勿”或“不要”
②关联词不当,“不要”改成“不仅”或“不但”
(2)在结尾处另起一行空两格补充颂语,如“注意身体”“平安健康”等
落款:注意格式,署名在上,日期在下,要靠右对齐
示例:父亲
8月16日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
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
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5.【答案】懈怠;跑,这里意为“赶快”;脸色;等待;嗜学;家贫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
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我仍不懈怠.怠:懈怠;
②赶快送还人家.走:跑,这里意为“赶快”;
③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色:脸色;
④等到他高兴时.俟:等待.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尝:曾经;趋:奔赴.句子翻译为:(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其:他们;略无:一点也没有.句子翻译为: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
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文中第段“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可知:嗜学和家贫.
(4)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第一段主要讲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第二段主要讲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答案:
(1)①懈怠;②跑,这里意为“赶快”;③脸色;④等待.
(2)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
(3)嗜学家贫(顺序可换)
(4)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
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
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
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
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
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
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王命急宣(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6.【答案】太行山(塘河);防风林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分析塘河晚秋的总体特点可以从文章的第①自然段中的“时值深秋,她昔日卓越的风姿呈现一片冷寂,可仍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咀嚼”总结概括出来.即“冷寂却韵味独特”即为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通过分析,这个语句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用“顽皮”来形容鱼的自由自在的情态,用“梭”比喻鱼的形状,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鱼儿的欢快和敏捷的特点.
(3)此题考查学生代词的指代内容.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通过分析,这个词语的指代内容应该从下文中的语句筛选.从“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判断,此句中的“线”应该指的是自然风景,因此可以从“巍巍太行像一个忠实的卫士,守护着这边的土地,它巍然耸立,展示着宏宕而雄壮的大山的情怀.与它连在一起的,是塘河两岸那沉默的防风林”这句话总结概括出来.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句中词语含义的能力.①题,此句写当作者“跳到水里
摸鱼”的时候,感觉水的温度是温热的,同时感受到塘河就像母亲一样,因而产生了“亲切”“温存”的感受.②题,首先明确Z自己的态度,不好.理由:从前后照应的关系理解,“笼上”一词,与后文中的“轻纱”形成了照应的关系,从中表现了这个词语所描述的对象-月光的轻柔、美丽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如果换上“罩上”则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5)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应从文中概括出塘河晚秋的景象:清凉的河水、殷红的阳光、晶莹圆润的鳞波、河中的小鱼、巍然耸立的太行山、沉默的防风林、塘河美丽的黄昏.其实这些景象都表现出作品内容的独特魅力,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答案:
(1)冷寂却韵味独特(2分)
(2)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用“顽皮”来形容鱼的情态,用“梭”来比喻鱼,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鱼儿的欢快和敏捷(或可爱、灵动、有趣)(3分)
(3)太行山(塘河)防风林(2分)
(4)①因为河塘是孕育作者长大的母亲河,作者儿时曾在这里玩水嬉戏,所以感到亲切、温存.(2分)
②不好.“笼上”与后面的“轻纱”相照应,表现了月光的柔美,如换上“罩上”就没有这样的效果.(2分)
(5)清凉的河水;殷红的阳光;晶莹圆润的鳞波;河中的小鱼;巍然耸立的太行山;沉默的防风林;回忆童年戏水的美好情景;塘河美丽的黄昏.(答到四点即可)(4分)
全文主要描写家乡塘河晚秋景色的及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全文采用记叙、抒情、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语言细腻生动,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
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上句找,而
且应当由近及远地找.如果只着眼本句,不对词语所在的语段从整体上进行
把握,就难以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第二,对于非代词,可以借助阐释句理
解非代词的指代义.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一样,都可以从原文中
找到.非代词的指代义,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释句,找到了阐释
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特别注意词语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学以致用.
7.【答案】细致地;狡黠地;讪讪地;B
【解析】
(1)该题考查的是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以及作用,画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
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我回来而开心喜悦的样子,也侧面暗示了
母亲平日里的冷清与寂寞.
(2)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向我汇报”应是“细致地”;母亲的笑是“狡黠地”,贬词褒用;母亲被我看穿,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是“讪讪地”的笑.
故选:B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语句时,首先看修辞方法,如果有修辞手法,按
照“修辞方法+表达效果+事物特征+表达感情”的格式,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如果没有修手法,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手法,将“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同时赋予人的
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亲种出的花鲜艳,数量多,长势喜人,富有生机.(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细读文章第⑥-⑫段内容,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种花”给“我妈”带来了的变化是:给花浇水、赶鸟充实了“我妈”日子,不再感到孤独和冷清;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让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快乐起来;和村里人分享成果时,收获给予的快乐.
(5)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这就要结合它在文章的内容以及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