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
陈晓艺
【摘要】我国从2001年开始跟踪国际数字电影标准的进展,并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数字电影发展战略,提出了商业、中档、流动三个层次的标准放映体系.为规范电影市场的有序发展,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制定相应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快与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名称】《现代电影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4
【总页数】4页(P16-19)
【关键词】数字电影;标准;体系
【作者】陈晓艺
【作者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一、数字电影标准体系现状
随着电影数字技术的进步与革新,2000 年以来,电影从胶片时代开始向数字时代过渡,并逐渐将被数字化所取代。
我国从2001年开始跟踪国际数字电影技术规范的进展,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支持下,开始电影数字化示范工程的尝试。
由于受美国好莱坞“内容为王”的影响,我国数
字电影在起步之初,不得不全盘跟随美国数字电影标准的步伐。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我国电影产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截至2012年10月,全国影院数量达到3293家,银
幕总数为11835块,其中数字银幕超过1.1万块,能够放映数字3D 电影银幕数
已经超过8000块,拥有IMAX (美国)银幕87块,中国巨幕银幕8块。
与此同时,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基础建设,目前已进入全面实
施时期,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48条,数字
放映队50110支。
2012年1月至9月,各地农村订购公益影片放映657万场,
有力地保证了公益放映活动的开展。
在大中城市数字影院建设步伐加快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泛实施的同时,县城居民看电影难的现象却越来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提出了到2015年全国要实现每个县级城市都要建有数字电影放映场所的目标和要求。
国际上,胶片电影率先向数字化转换的国家是美国。
2002年美国好莱坞七大制片商联合成立了“数字电影倡导组织”(DCI),开始制定并发布《数字电影系统
规范》(DCSS-Digital Cinema System Specification)草案,开启了全球电
影数字化改造与建设。
随后,DCI不断对《数字电影系统规范》进行补充与修订。
2012年10月10日,发布整合勘误后的V1.2最新版本,以保持其系统技术规范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目前,DCSS 是全球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发展的框架和引领性技术规范。
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数字电影技术委员会(21DC)研
究与制定的美国数字电影应用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了压缩、加密、封装、标记、打包、媒体、日志、放映、拷贝等38项系列标准。
受美国好莱坞影片发行体系的影响,目前全球商业数字电影的发行、放映大多按照SMPTE 标准执行。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影技术委员会(TC36)在SMPTE数字电影标准的基础上,从2006
年开始制定并发布数字电影技术国际标准。
放映好莱坞进口大片,必须建设符合数字电影国际标准的数字影院,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昂贵的进口放映设备,并且需要跟随美国好莱坞的要求,不断进行软硬件升级。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无法在全国范围所有影院进行全数字化的建设与升级。
而美国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主要是由几大制片商主导,其中一些标准涉及了某些公司的技术专利,这是我国在采用国际标准时需要慎重考虑和尽量规避的。
但是,由于市场对放映进口影片的需求,大中城市的影院放映设备都必须遵循国际标准,否则将无法得到好莱坞认证后的密钥。
特别是在数字3D 电影迅速发展起来后,数字3D 放映设备升级和IMAX 技术专利带来的问题凸显出来。
2012年中国电影亦迎来最大的挑战,中美两国在WTO 框架下签订了新的“中美电影协议”,中国电影市场对美国影片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
协议确定,我国在每年20 部进口分账影片配额的基础上,再增加14 部进口分账的高新技术格式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也由前一年的平均15%,提高到25%。
新“协议”的签订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必然对许多处于起步阶段的大中城市数字影院,带来新的一轮设备升级的冲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除了大中城市商业影院,还有县级城镇和农村公益放映等两级市场。
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镇、农村在经济实力上存在很大差异,群众对观影内容的诉求也存在很大差异。
城镇、农村群众更倾向于国产影片的欣赏,因此这些地区的数字放映主要播放国产影片,没有必要完全跟随国际数字电影的标准。
商业、城镇、农村三级放映市场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必也不能完全采用国际数字电影标准体系。
这使得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个高层次水平,需要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因此,中国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市场发展与实践中摸索、探寻,建立起适合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二、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我国从2001年加入WTO 以来,开始重视国家电影标准战略的问题:一方面是跟踪专业市场的商业放映国际标准,比如ISO/TC36、SMPTE DC21标准和DCI
技术规范,研究编译,积极采标;另一方面是根据我国数字电影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市场发展思路,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层次标准体系,即专业数字影院放映标准、数字电影中档放映标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标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数字电影公益事业和产业市场化的快速发展。
从胶片时代的跟踪采标,到制定具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我国在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比国际数字电影标准体系的进展,仍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共制定发布了5项数字电影行业标准,8项数字电影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我国数字电影行业标准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开始实施日期1 GY/T256-2012数字电影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2012-04-11 2 GY/T 251-2011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2011-10-08 3 GY/T 250-2011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用投影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2011-10-08 4 GY
/T248-2011数字电影中档和流动放映系统用声频放大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2011-09-01 5 GY/T 247-2011影院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和接口规范2011-
08-03
这些标准相对于ISO 和SMPTE 的标准体系尚显单薄粗放,只是提出了商业、中档、流动放映三个层次放映系统的总体要求,以及在这三个层次中为适应国情所急需的单方面的行业标准及指导性技术文件,还未能制定发布我国数字电影的发行母版、压缩、打包、传输、影院系统、放映、安全等相关且必要的标准。
因此,如何加快构建和完善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电影标准体系是电影行业面临的问题。
表2 我国数字电影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开始实施日期1 GD/J040-2012数字电影巨幕影院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2012-07-26 2 GD/J 033-2010电影送审数字母版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2010-10-14 3 GD/J 032-2010电影送审标准拷贝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2010-10-04 4 GD/J 029-2010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监管信息GPS/GPRS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暂行)2010-07-09 5 GD/J 017-2007 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2007-08-13 6 GD/J 016-2007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测量方法2007-08-03 7 GD /J 014-2007数字影院(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2007-08-02 8 GD/J 013-2007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2007-05-28
三、加快促进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数字电影发展迎来了新的黄金机遇期,“十二五”期间正是实施战略性转变的历史时机。
中国的数字电影应乘势而上,在合乎产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期望的原则下,深化改革,锐意进取,迈向新的高度。
根据当前产业发展实际,以及适应更多好莱坞等国外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建设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市场主导,政策措施护航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影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办发〔2010〕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开展电影产业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完善符合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要求的数字电影标准体系,提高电影数字设备国产化水平。
”2011 年,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四部委出台了《中国电影2011-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
该规划明确了未来10
年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对进一步深化电影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我国由电影生产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全面部署。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全国发布了《电影
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七条国家鼓励电影科学技术创新,加强
电影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制定并完善电影技术标准,推进电影高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
”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鼓舞了电影从业人员的信心,同时也实实在在提高了社会对电影的关注度,全国各地电影市场出现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有了国家层面政策的引导,各地电影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电影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从微观层面加以扶持。
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建设也应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维度和不同应用范围,由大及小,互相补充,逐步完善标准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二)推进科技创新,逐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标准
我国商业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标准目前基本遵循国际标准。
由于我国在科研技术、设备国产化等方面还未能赶超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同时为了规避技术垄断与技术专利,保护民族设备生产企业,我国商业数字电影标准在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要加强自主研发,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作为电影发展的原动力,把电影数字化升级作为电影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不断注重科研、检测与标准研制相结合,把握市场需求,努力实现放映设备的国产化、影院管理的信息化、电影数字拷贝发行的卫星传输化,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修订与升级影院计算机票务管理系统、电影院星级评定等标准,尽快熟悉并掌握数字3D 电影和巨幕电影等高技术格式的精髓,促进电影技术进步与产业的发展,逐步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数字电影核心标准,并根据我国数字电影发展管理与应用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技术标准。
(三)加快促进我国县城与农村流动放映标准体系建设
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地城镇人口已达6.9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其中县城居民已超过4亿。
重视和加强县城影院建设,让4亿乃至更多的县城群众能够
“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电影,不仅是满足这一庞大人群观看电影的迫切需求,也是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构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县城影院的服务对象、观众喜好、票价体系、赢利周期,都不同于大中城市影院,也不同于农村公益放映。
从影片的母版制作、发行体系、放映质量要求上,都略低于大中城市商业影院要求,制作、放映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因此,我国从2007年起逐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行业标准。
但是由于中档放映设备防盗版安全性低,面临着不少国产大片停止供片的挑战。
因此,需要在研究放映设备防盗版和盗版追踪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完善中档数字放映系统的标准制定,以规范中档设备的安全升级,推动该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不能盗版、不敢盗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放映系统。
1998年,“农村电影放映2131 工程”开始实施,2006年进一步升级为农村数
字电影放映工程。
如今,中国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数字电影全部代替胶片电影。
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实施7年来,已经完成全面覆盖。
早期的
设备大都到了更新换代的阶段,政府应鼓励农村流动放映设备厂商积极研发新产品,同时为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实现保值增值,各地可通过提取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折旧费建立农村电影发展资金,用于下一阶段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更新和改善。
国家还将重点加快推进“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监管服务平台无线定位监控子平台”(GPRS/GPS)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影数字技术服务保障水平。
各地也应
加快推进覆盖本省区域的GPS/GPRS 监管平台建设。
电影行业应完善数字电影
流动放映系统、GPS/GPRS监管等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以便全国农村电影放映按照总局颁布的技术标准进行对接,最终实现“联通联网、信息资源共享”。
(四)加强标准化管理的科学性
标准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创新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创新需要标准化支撑,标准化需要创新驱动。
标准化工作要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
电影
标准化工作要着力推进电影产业机制创新、实现自主研发、关键技术领域突破,抓好体系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数字电影标准化工作发展快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数字电影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标准化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必须从宏观层面和长远角度去思考和推进,在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上发挥作用,不断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我国数字电影标准化工作在强化标准制定的科学性的同时,要兼顾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既要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又要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标准制定要遵循急用为先原则,要密切关注实际应用,着力抓好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标准,特别是对电影产业有突破性贡献的高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要努力搭建起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深化合作,提高标准的权威性。
电影标准管理组织要积极吸纳电影行业的高新技术人才作为专家,在选题立项、征求意见、审查阶段,都要广泛听取行业相关单位的意见,真正起到组织、管理和督促的作用。
同时要加快标准计划项目的执行进度,市场急需但尚未完成的标准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作步伐,尽快完成任务。
对于已发布实施的标准,要积极组织宣贯活动,促进标准的有效实施。
数字电影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高层次人才的脱颖而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增强标准化科技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为促进我国数字电影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