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精品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精品学案
【课程标准】2.4考察中外历史和现实中的实例,说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引用古代文明衰落、中断、湮灭的史实,展现文化与文明的了解与区别。

◆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如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

2.5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和不同样式;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着眼于中华文化的总体特质,如语言、文字、风俗等;说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以港澳台或各民族地区为例,表现不同文化样式的历史、地缘因素;同时从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认同,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整个框题共分为三目,第一目是古代辉煌的历程,主要是以历史事实说明一些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或湮灭,而中华文化具有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第二目以汉字和史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第三目,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史实,说明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

整个教学内
容与第二框有机了解,共同展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识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要求。

理解: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内涵;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的意义。

运用: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实际,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了解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框的重点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见证,难点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对文化的一般常识有所了解,但这种认识是比较抽象的,而自本课起学生会系统学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源远流长正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

学生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多结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课时规划】本课安排一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学生看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1、知识目标:
识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要求。

理解: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内涵;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的意义。

运用: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实际,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了解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责任感。

【导入新课】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所在。

【自主梳理】
默写:
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教师点评预习学案,表扬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2分钟,自我矫正。

(学生利用晚上自习课完成,课上教师点拨,主要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和重点知识及易混易错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能够举例说明,5分钟)
(一)基础知识
1、辉煌历程:(播放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化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分析)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的雏形。

(2)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4)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5)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

(6)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学生记忆3分钟,教师提问:问题: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有哪几个关键点?)
2、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博大精深是另一基本特征):(1)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播放歌曲《中华诵》。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问题:文字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你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吗?)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教师问题:请举例说明关于我国史学典籍的发展历程。

学生回答,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史书)
3、中华文化的衰微和辉煌:(播放视频:建国60年成就感)
(教师提问:请结合所学的史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下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和后果?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1)由于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主干知识(学生利用晚上自习课完成,课上教师重点点拨补充,引导学生理解记忆10分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中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教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教师提问)
【难点易混点辨析】(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分析完成)
1、秦朝统一标志着中华文化的雏形形成。

(错,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
2、史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错,应该是汉字)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春秋》。

(应该是纪传体)
【重点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每一小组形成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答案,分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教师根据小组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纠正。

15分钟)
汉字的内涵总是在不断的丰富。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种带有时代文化色彩的语言——网络语言,正悄悄的出现在生活中,并被年轻人所热情演绎着。

诸如“886”“3166”“7456”“菜鸟”“粉丝”“凉粉”“玉米”“美眉”等等,但这种语言却让家长和老师们很头痛。

因为他们常常对孩子随口嘣出的“语言”而不知所云。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很可能带来汉语的革命,有人认为这只能污染汉语言文字。

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呢?你如何看待这种文字现象?
教师点拨:此题考查汉字的作用。

参考答案:对于网络语言,不管它有多少积极因素,也不管它有多少消极影响,我们即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客观公正对待它。

具体讲应该保持如下态度:中华文明之所以历尽五千年而血脉不断,正是因为汉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所以,对我们的母语汉语来说,为了她能继续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同时也记载下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我们要用
一种包容的心态,让她接受诸如网络语言等各种时代因素的冲击,并在冲击中不断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与时俱进!
【预习效果检测】(学生晚自习完成,主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特别注重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出题较多的是5、6、7)
1、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的时期和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
弘的全盛时代分别是在
A殷周时期和秦汉时期B春秋战国时代和宋元明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和隋唐时期D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2、“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文化
A经历了衰微的过程B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C盲目自大和闭塞落后D源远流长
3、下列关于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金文是汉字正式文字的开始④中华文化创造的灿烂文化都使用汉字记录下来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
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
动出现④洋务运动出现
A①②B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5、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教师点拨: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错误的,文化的转化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教师点拨:此题学生出错较多,关键是没审好题,没看清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因此出错)
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7.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用电脑打字方便、快捷,有人提出可以放弃汉字的书写。

但学者指出,在电脑时代,我们还是要多写字,写好字。

当汉字逐渐地在我们的手下变得生疏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
民族文化遗失的时候。

这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汉字是世界上运用人数最
多的文字
③汉字具有象形和表意的特点④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8、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成语的方式谋求广告效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改为“但愿人长久,相伴------”,“刻不容缓”改成“咳不容缓”这说明
①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妨碍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③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④会影响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一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检测】(教师在学完新课后发下去,学生课堂完成)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今年的9月28日,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57周年,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以及当地群众在其故里山东曲阜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大典。

在此之前的9月23日,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联合国大奖——孔子教育奖颁奖,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据此回答第3题。

3、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
4.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是()
A.宋明理学 B.秦的统一 C.春秋百家争鸣D.汉代儒学独尊
5.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唯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6.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文字②史学典籍③邮票
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作业布置与预习要求】
1、利用晚自习时间复习本框题的重点知识
2、做完第二框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

【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与历史了解比较密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史政结合,分析解决问题。

另外,本课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大量生动形象的材料充实课堂,拓展学生视野,真正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