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2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200字
目的探讨生发中心型(GCB)与非生发中心型(non-GC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因素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98例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确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按照Hans免疫分型,GCB型21例(A组),non-GCB型77例(B组),比较两组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毕业
结果A组生存率高于B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IPI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non-GCB型更为常见,LDH、IPI评分是影响non-GCB型预后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0.0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pathological factors and prognosis in germinal center type (GCB)and non-germinal center type (non-GCB)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diagnos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were divided by Hans immunophenotyping into 21 GCB cases (group A)and 77 non-GCB cases (group B). Survival rat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Group A had higher survival rate than group B (P<0.05). The differenc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level an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shown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LDH and IPI were the independent prognosis factors fo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onclusion Among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ases,non-GCB ones are common. LDH and IPI scores ar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non-GCB prognosis. Treatment measures should be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actu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Lactic dehydrogenase;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其中以老年人多见,大多患者就诊时处于Ⅱ~Ⅱ期,虽然约40%的患者联合化疗可获得持续缓解,但总体治疗效果不佳。事实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经确诊和分级,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是有希望获得治愈的。本文以本院病理科诊断为GCB型与non-GCB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8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行病变淋巴结活检,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并参照相关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5.4±5.6)岁。按照Hans免疫分型(见表1),GCB型21例(A组),non-GCB型77例(B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检测方法采用Max Vision免疫组化学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试验,并应用相应的图像分析软件对病理切片阳性细胞进行计数。Bcl-2:超过50%的肿瘤细胞阳性定义为Bcl-2阳性。CD5:超过30%的肿瘤细胞着棕黄色时定义为阳性表达。
1. 3 预后评价指标总体生存即患者从确诊开始直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生存情况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截止到2015年11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6个月。其中,A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B组5年生存率为29.87%(23/77),与B组相比,A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B组(P<0.05)。 2. 2 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在年龄、LDH水平、IP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上指标对B组生存率影响更为明显。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显示,LDH 水平(P=0.035<0.05)、IPI评分(P=0.019<0.05)是影响GCB型、non-GCB型患者预后的独立病理因素,且主要是non-GCB型的独立预后因素。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为GCB 型与non-GCB型,有报道指出,相较于non-GCB型,GCB型预后更好,本研究也证实了此点。
多年来,IPI评分作为预后综合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普遍,其各项指标比如LDH 水平等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93年,有国外学者就对此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行为状态、LDH水平及结外受侵数目是影响疾病的不良指标,并且根据以上指标提出了IPI,且得出了IPI对疾病治疗结果、生存率、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LDH水平、IPI评分是non-GCB型的独立预后因素。
IPI指数综合性不强,无法将肿瘤发生发展期间的分子生物学异质特性反映出来,因而不能准确评价患者的预后[1]。综合组织学、免疫表型和临床数据,可大大提高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Bcl-2是一种原癌基因,对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有文献[1]报道Bcl-2高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比较常见,其可用于指导患者的生存预后。CD5常被发现于恶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中,已有研究表明可将其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型依据[2]。本研究表明Bcl-2、CD5主要影响non-GCB型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non-GCB型更为常见,LDH、IPI评分是影响non-GCB型预后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存率,建议选择化疗方案时以二线方案为主。
参考文献
[1] 周扬,赵洪国,李广伦,等. 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医药,2015,55(17):75-77.
[2] 郑彦,马小波,姜晶,等. CD5表达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不利预后因素.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2,41(3):156-160.
[: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