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低碳经济的目的意义及实现低碳的主要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低碳经济的目的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目标,并以构筑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

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碳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其中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为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持续稳定的增长。

2.研究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为了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

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

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出。

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

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

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

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

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

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四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

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1980-1999年的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
5.22%;而1980-2006年的26年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

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

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范围所限。

因此,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间不大。

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

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

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

但一次性
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

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促产业结构调整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

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财政部制定的低碳经济相关政策也已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青岛市应把握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当前,青岛在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诸多问题:一是能源结构不合理。

青岛市的能源结构现状令人担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对环境造成污染,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目前第二产业仍是青岛市的经济主体,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无疑加重了青岛经济的高碳倾向。

近几年来青岛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增长缓慢,服务业比重较低,与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四是城市高碳经济生活方式有待转变。

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时带来了高碳经济生活方式,等等。

一、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青岛要进一步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

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注重海洋经济发展的统筹布局、科学开发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海洋高端低碳产业发展。

同时,应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保障,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让企业认识到低碳经济的实际经济利益,认识到低碳经济的广阔前景,通过强化生态建设,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掘服务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因而,发展服务业对青岛这样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城市有重大现实意义。

青岛市要明确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任务,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完善保障机制,构筑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

三、加强低碳技术储备,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青岛市应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

通过有产业带动意义的低碳新兴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逐步建立低碳技术体系,拉动青岛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培养城市低碳生活方式。

青岛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应该从各方面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对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倡导建设生态景观,限建高耗电能的人工瀑布、喷泉,多营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减少热岛效应的树林绿荫地,重视城市屋顶绿化,保留河湖水景在城区中的位置等。

同时促进建筑业与太阳能产业的融合,设计和建造富有景观美的太阳能屋顶和光能利用建筑,推广住宅小区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照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