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之功利观
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
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 33]这不仅体现了孔子的音乐审美观,同时也代表了孔子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审美理想。
这种美善统一的审美理想与德国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于美与善关系的认识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康德的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思想。
1 善:道德的力量孔子与康德都把善定义为一种道德的教化力量。
他们都认为,所谓善是在文艺作品中体现的伦理与道德情感的导向作用。
故此,尽善的文学作品其终极价值是一种囊括社会伦理道德及价值的人文关怀。
《论语》中虽然没有对于善的完整的定义,但是从孔子对于《韶》、《武》两种音乐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眼中歌颂大舜美德的《韶》乐是尽善的,而《武》乐中表现了武王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可见孔子赞美的是一种体现伦理道德美的文艺作品。
所以,孔子所说的善即文学作品中关乎道德伦理的内容。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于善的定义是根据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满意的[2: 43].这就表明,康德也认为善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伦理上的满足。
康德所说的善的愉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道德的愉悦。
由此可知,对于善的理解孔子和康德是一样的。
这种善统指一种美好的德行,表现在人身上就是文质彬彬君子品质,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对于道德伦理的歌颂。
正因如此,孔子非常重视发挥文学作品中善的道德教化功能。
《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 183].这里的兴,即感发意志,说的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可以有一种撼动心灵,激发意志的作用;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这表明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活动还是对现实社会缩影式的展现;群,即群居相切磋,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让不同的人看到后有不同的感受,之后共同交流,从而达到对文学作品新的认识;怨,即怨刺上政,是就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3].可以说,兴和怨是立足于个体情感而言的,而观和群则是立足于社会作用而言的,二者的最终目标就是协调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艺术观之----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人格魅力的修炼)
儒家艺术观之----⽂质彬彬、尽善尽美(⼈格魅⼒的修炼)⽂质彬彬:“⽂”、“质”作为对艺术、⼈格的观念范畴,源⾃《论语•雍也》:“⼦⽈:‘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
’”孔⼦本是就其理想⼈格“君⼦”发论,后世论者⼀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便已注意到了⽂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孔⼦所说的“⽂”,指的是外观形式的⽂采。
孔⼦所说的“质”,有⼈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
也有⼈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
“彬彬”,或谓“⽂质相半之貌”,或谓“⽂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质彬彬,即⽂质并茂。
尽管后⼈释有歧义,但孔⼦提倡“⽂质彬彬”,就是强调⽂质统⼀,则⽆疑义。
《论语•颜渊》云:“棘⼦成⽈:‘君⼦质⽽已矣,何以⽂为?’⼦贡⽈:‘惜乎!夫⼦之说君⼦也。
驷不及⾆。
⽂犹质也,质犹⽂也。
虎豹之鞟犹⽺⽝之鞟。
’” ⽪去⽑为鞟。
⽑所显⽰的不同花纹,不仅是质的表现形式,⽽且本⾝就是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说⽂》释“⽂”⽈:“错画也,象交⽂。
”这可以与《国语•郑语》所记史伯语“物⼀⽆⽂”以及《易传•系辞》“物相杂,故⽈⽂”相发明。
刘勰《⽂⼼雕龙•原道》“天⽂”、“地⽂”、“⼈⽂”三者共举,并将⾃然之⽂区分为作⽤于视听的“形⽂”与“声⽂”。
《说⽂》释“质”⽈“以物相赘”。
从《礼记•礼运》的“还相为本”、“还相为质”可以看出,“质”即“本”,是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的根本。
⽂与质的关系,既有统⼀的⼀⾯,也有⽭盾的⼀⾯。
就统⼀性⽽论,必有其质,⽅有其⽂,所谓⽪之不存⽑将焉附;就⽭盾性⽽⾔,⽂可以反作⽤于质,⽽对质产⽣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就构成了传统⽂论中的⽂质统⼀论。
先秦诸⼦百家中也有把“⽂”与“质”的对⽴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甚⾄持“⽂灭质”之论。
《庄⼦ •缮性》⽈:“⽂灭质,博溺⼼,然后民始惑乱。
美和真善的关系
美和真善的关系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什么是真善美呢?所谓“真”是指客观规律,也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及其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
人们对真的认识,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所谓“善”是指功利价值,对人类是有用的、有益的;所谓“美”就是指在实践中真和善的形象体现。
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
(一)美和真的关系1、美与真的联系美作为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创造的结果,就其历史的发生和起源来看,以对于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就其作为历史的成果、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看,美包含了真。
美是以真做基础的,美蕴含着真,凡是美的必须是真的,没有真便没有美。
因为凡是美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事物。
虚假的、虚伪的东西不可能成为美的对象。
艳丽多姿的鲜花美、桂林山水的风光美、雄伟壮丽的建筑美、流行服装的款式美等等,这些事物之所以美,都是以它们各自的实体存在作为基础。
如果没有鲜花、山水、建筑、服装这类东西,没有它们的形象邮局就没有这些事物的美。
我们欣赏绘画、雕塑、书法、舞蹈、戏剧的美也是以这些作品的存在为基础的。
所以说凡是美的必须是真实的,不真的则不美的;但是真的并不都是美的,如真实的秽物(黄色书刊)、真实的歹念(想偷东西)、真实的恶行(日本侵华)等等,这些虽然是真实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美可言,而且只能是丑的。
法国古典主义者波瓦洛说:“只有真的才美,只有真的才可爱。
”罗丹说:“美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
”美和真联系得如此密切,根本原因就在于美本身就蕴含着真。
如果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即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物质产品的美和精神产品的美。
2、美与真的区别简单地说他们的区别是:一、真是客观规律本身,可以在人、人的实践之外独立存在;而美不是客观规律本身,不能离开人的实践,不能离开人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
二是真是求知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
(二)美和善的关系1、美与善的联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对客观现实与主观目的的关系的认识形成了善的观念。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
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
”“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
在《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
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
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
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
“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
“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
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
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
论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
论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美是一个复杂和多维的概念,人们对美的定义和评价存在着诸多差异。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可以将美分为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首先,功利性美是指那些与功能和效益相关的美,它是针对某种具体目的而产生的美感。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会考虑如何让建筑物更加实用和高效,同时还要创造出美感。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的美不仅是为了展现出设计师的审美观念,更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实用价值。
再比如,在商业广告领域,广告设计师会考虑如何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创意性的广告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广告的美也是为了实现营销目的。
其次,非功利性美是指那些与个人情感、内心感受和审美体验有关的美。
这种美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目标而存在,而是纯粹为了欣赏和体验美的感受而存在。
例如,在艺术领域,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传达某种特定信息,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时,也是为了感受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情感和美感,而不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
又例如,在自然风光欣赏中,人们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时,也是为了体验自然美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为了实现什么功利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功利性美和非功利性美虽然在本质上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划分得那么明确和绝对。
事实上,很多美的体验和表达都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结合性。
例如,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往往会既享受美的感受,又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种代价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时间、精力、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
再例如,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广告不能只追求创意性和美感,必须要与营销目的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广告的目标。
总体来说,功利性美和非功利性美都是多种文化和社会观念、价值观的交汇和融合的产物。
虽然这两种美在某些方面的目标和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精神提供了丰富而多彩的内涵和体验。
功利主义道德观
功利主义道德观引言道德观念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它是指人们对于什么是真善美的观念和认识。
在众多的道德观中,功利主义道德观作为一种以幸福为最高价值的伦理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着重探讨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核心原理、理论基础和具体应用,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一些让人深思的问题。
一、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核心原理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核心原理是以追求最大化幸福为导向。
该道德观认为,正确的行为是指能够产生最大总体幸福的行为,而幸福的度量标准可以通过计算快乐和痛苦的总量来实现。
简单来说,功利主义道德观将道德的正确与否归结为对人们幸福与痛苦的实际影响。
二、功利主义道德观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道德观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主张道德是一种实践,追求人的“最高善”即幸福。
而现代功利主义道德观的重要代表是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
边沁主张在伦理道德中,幸福应当成为最终的标准。
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根据能够带来最大幸福的程度来评判,通过追求最大化幸福,实现最大限度的人类福利。
三、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具体应用1. 公共政策和法律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法律时,功利主义道德观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指导。
政策和法律的目标应当是促进整体社会的幸福和福利,并最大程度地降低痛苦。
通过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应用,政府可以更好地权衡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来最大化整体福利。
2. 个人伦理选择功利主义道德观也可以指导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道德决策。
个人可以通过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幸福的实际影响来判断行为的正确性。
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个人可以权衡不同选择的幸福程度,选择对他人和社会福利最有益的行为。
四、功利主义道德观的优点1. 强调最大幸福和福利功利主义道德观将幸福和福利作为最高价值,这有助于社会取得最大程度的人类福利。
通过追求最大化幸福,可以导致一种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公平性,让更多的人从社会和制度的进步中受益。
2. 鼓励个人责任功利主义道德观倡导个人的行为和决策要通过其对他人幸福的实际影响来评价。
人性的真、善、美
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人的崇高和永恒的价值取向,追求真、善、美的交融是人性的需要;人文的灵魂是自由、独立、仁爱、尊严的和谐,人文的核心思想是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价值和各种社会性需要,人有精神安抚、精神就有了归宿;而精神性诉求又是无止境的,永远处于不断诉求之中。
正是人的不断追求真、善、美、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热爱祖国、崇尚真理、追求进步、努力学习、向往真、善、美的生活。
因此,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人通过审美活动,可以激发、提高对真善的认识和追求的水平,培养求真向善爱美的精神,美感的形成是以美启真和以美扬善的内在心理条件,以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从而提高人的文明基本素质。
是人类的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
人性的真、善、美对于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历史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位,是由不同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一直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不曾也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的看法。
人类讨论它,讨论了几千年;人类追求它,也追求了几千年。
比如《周易》思想中作为:中华先人观物取象、格物穷理以求真;凝道、行道;以心循理来守真;观感化物而求善;至诚得天而至善;合天人以求美,天人合而尽美。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真善美相互区别、相互涵育,在序卦系统中浓缩为:上经之首示天道而求真,下经之首示人道而求美。
上经止守真,下经止至善,天道人道合一,便有阴阳交感到升降的求美与尽美。
这揭示出天人同构,生生不息,玄妙有常的世界图景。
它的思想有促进当代人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
真,属于哲学范畴;善,属于伦理学范畴;美,属于美学范畴,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
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
美与真、美与善的关系
举例说明美与真、美与善的关系广义的美即审美诸形态,包括美、丑、崇高、悲剧、喜剧等五大类,狭义的美是指审美诸形态中的美,也称优美.美是自由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形式。
合目的性反映美的内容有关善的方面,合规律性反映了其真的方面。
真、善、美常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美与真、美与善是密切相关的,而美属于审美价值系统,真属于认识价值系统,善属于功利价值系统,三者界限明确,所以其关系必然存在着异同.美与真的关系真是指客观物体运动、变化、发展中表现出的内在规律性,是一个认识论范畴。
“真”是指“真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的规律,是人们对客观规律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人们求知的对象。
牛顿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物理知识是“真理”,因为它们在不同层次上揭示了宇宙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被列宁称之为“真理”,因为列宁认为它如实地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规律.美要以真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真,事物也失去了美。
真是美的必要条件,但真本身并不是美.真是一种客观事实,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人们对于事物感知后一种理性的思考;美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客观感受在大脑中作出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感性的认识。
美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然而并非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就是美的.首先,美的存在要以真实存在为基础,也就是说美必然要依附于自然界中某个真实事物的形象之中,以客观真实事物为媒介和载体,否则美只能是虚无的幻象。
如果没有山水花草、日月星云的存在,又何谈他们的美呢。
其次,美的产生要以对真的认识为前提。
假如没有对于真的认识,风雨雷电可能至今还会被认为是神怒天怨,无美可言。
只有人们逐渐实现对真的认识,找到欣赏的对象,世界才慢慢充满了美.美与真的统一通常表现在艺术方面,艺术的真实至多是指艺术世界在情感逻辑上是否融贯一致。
就像《红楼梦》的真实,不在于它所描写的故事与现实发生的事件是否相符,而在于它虚构的故事本身是否融贯一致、合情合理。
“善”━━美之功利观
“善”━━美之功利观许慎释“美”字有“美与善同意”一说,而释“善”字则是“吉也,与义美同意”,又释“义”字云:“己之威仪也。
”这样循环相释,似乎都不合先秦时代关于“善”字的用法,正如老子不将“真”与“美”视为同一类型的观念,并且有“信言不美”之说,孔子也不将“善”与“美”视为“同意”,《论语·八佾》有语便是明证: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
”《韶》,传说是舜创作的乐曲,“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以其平和德音,不但使人闻之欢欣鼓舞,沉浸在美好的乐境之中,而且“鸟兽化德,相率而舞”。
孔子在齐国首次聆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武》,歌颂周武王伐纣克殷的乐曲,又称《大武》,“朱干玉戚,以舞《大武》。
”此乐有战争杀伐之声,眩耀武功,表现威猛雄壮之美。
孔子对这两首乐曲赞美程度不一,宋代朱熹说: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
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美。
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
美,偏重耳目可感的“声容”,即有形式之美;而善,是内容的一个重要属性。
二者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有内外之别。
进一步言之,有时善的并不是美的,传说中的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王后无盐氏,都是大有才德而容貌丑陋;美的并不是善的,妲已、褒姒和夏姬等着名美女,都因品德不善而遭后人谴责,谓之“女娲”。
可见“美”与“善”有时呈现出极大的反差,并不全是“同意”之义。
一、道、儒二家“善”之观念比较在先秦典籍中,“善”有多种意义,《老子》五千言,“善”出现52次,第八章赋予“善”以丰富的内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不是一般的善,而是品位最高的善,其品质就是如水滋润万物、养育万物而不逞功争名,用当今的话来说,“善”是“利他主义”,与“利已主义”相对,一般的人热衷于“利已”而厌恶“利他”,在老子心目中,“利他”近于天道,“功遂身退天之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利而不害”这种种“天之道”内涵,当然属于“上善”的范畴了。
论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义。“美”与“善”既相通而和,又能各具意义。 (《先进篇》)中,善人是一种有操守、德行高的 能出众;而“有美玉於斯,韫匵而藏诸”(《子罕篇》)
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善”与“美”可以在审美 好人。
中的美玉则除了好看,还因为其质地和成色优秀、
境界中达到和谐统一,即实现“尽善尽美”。通
更重要的是,因为与德性相通,孔子所言的 出色。再次,“美”也常用作“美善”的意思,
三、“善”与“美”的关系
“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 政篇》)。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
才德或品质的好;3、指向“善”的含义,与恶对称; 4、指赞美。⑤
1、“美”与“善”相和 以“美”在中国古代的起源看,它是同味、声、
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还可以指好
在《论语》中,“美”字一共出现了 14 次。 色直接联系的。即能够在这些方面直接给予人们感
论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文 _ 张乔生
信息传播
读 天 下
INSIGHT
摘要:“善”与“美”是孔子谈论音乐、艺术乃 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如“笃 堂皇壮美,如“不见宗庙之美”(《子张篇》)。
至人生境界时用的重要概念,也传达出孔子所追求 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另外,“善” 其次,“美”又能表达一种内在美,指的是人的
“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 从羊,此与義美同意。”②“善”在《辞源》中,
二、“美”的含义 “美”,在《说文》中释为:“美,甘也。
区分了“美”与“善”,让美作为纯粹感官愉悦 美妙的意义得以彰显,而让德性和道义上的意义隐
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 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 7、改善;8、揩拭;9、熟悉。③
论“真”“善”“美”价值旨归的统一
论“ 真" “ 善’ ’ “ 美" 价 值 旨归 的 统 一
杜 早 华
(井 冈山大 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吉安 3 4 3 0 0 9 )
摘
要 :追求“ 真…‘ 善” “ 美” 的统一是人类永恒 的理想 。只有将 “ 真…‘ 善…‘ 美” 都纳入到价值 思维 的框 架 中, 即在
这 三种 思维方式 的价值 旨归意义上 , 才能达到 三者 的统 一。“ 真” “ 美” 的思 维在本质 上亦 即是价值 意义 的“ 善” 思
尺度 和需 要来 建造 , 而 人懂 得按 照任何 一个 种 的尺
式的差异所在。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工具理性 、 分 析理性 的特质 , 表 明 了人 类思 维 “ 合 规律 性 ” 的
一
度来进行生产 ,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 内在尺度运用于 对象 ; 因此 , 人 也按 照 美 的规 律 来 构造 。 ” _ l _ 4 可见 ,
值性 。这 样 , 人 类 思维必 然 从 “ 真” 、 知 思维 方 式 过 渡 到“ 善” 、 价 值 的思 维 方 式 。前 者体 现 出 人 类 思 维 活动合 规律 性 的一 面 , 后 者则体 现人 类思 维合 目 的性 的一 面 。人 类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价 值 性 的存 在 ,
“ 善” 的实 质是 人类 在 一切 活 动 中所 追 寻 的有 用 或
所谓“ 真” 或 知 的思 维 方 式 , 就 是人 类 了解 、 认 识其 生 活 于其 中 的世 界 的本 质 及 其 变化 规 律 的思 维 方式 。通 过 这 种 活 动 , 人 类 不 断 将 “自在 之 物 ”
相 不 息追 寻 的 理想 。具 体 展 现 在 人 类 的思 维 活动 中 , 真、 善、 美 构 成 了三 个 不 同的思 维 目标 。 根 据这 三个 思维 目标 的特 点 和 要 求来 运 思 就会 形 成 三种 不 同的思 维倾 向 , 相应 地生 成 三种 不 同的思 维方 式 , 即“ 真” 或知 的思 维方 式 , “ 善” 或 价 值 的思
“美”与“善”并存——关于审美无功利性中的功利性思考
107文章编号:1008-8717(2020)02-0107-04“美”与“善”并存——关于审美无功利性中的功利性思考吴迪迪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摘 要: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审美的功利性与否问题,各家一直争论不休。
审美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它确实是无功利的“美”,但是审美活动作为主体“人”参与的实践活动,又必然有主体的功利性在其中,即审美又是有功利的“善”。
在“美”与“善”中该如何平衡,又将如何妥协?其实这不仅是在美学上的问题与思考,在当下审美泛化和商业化等的时代背景下,对正确处理精神、政治、以及物质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审美;功利性;无功利性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Beauty and Goodness Coexist——Thinking about Utilitarianism without Utilitarianism in AestheticsWU Di-di(College of Cultural Media,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Henan 463000)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people have been arguing endlessly about the utilitarian nature of aesthetics. As far as its essence is concerned, aesthetic activity is indeed "beauty" without utility. However, as a practical activity in which the subject "human" participates, aesthetic activity inevitably has the utility of the subject, that is to say, aesthetic activity also has utilitarian "goodness". How to balance "beauty" and "goodness", and how to compromise? In fact, this is not only an aesthetic problem and thinking, but also has certai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correct handling of spiritual, political and material relations in the current era of aesthetic gener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Key words: aesthetics; utilitarianism; no utilitarian第29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9 No.22020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20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9-09-18吴迪迪(1987-),女,安徽宿州人,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及美学。
论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
论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是指美的事物与人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
这种特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的功利评价。
首先,我们肯定美是非功利性的,因为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当主体因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时,他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客体也不会做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也就是说带有功利性是看不到美的。
比如说山上的一颗罕见的银杉书,它笔直的干,生机勃勃的叶,奋力向上的枝蔓,显得如此精神,如此美。
但是,如果一个伐木商站在这棵树面前,他看到的只是它的干可以制成很好的木片,一个植物学家站在这棵树面前,他看到的只是这棵树很有研究价值;一位登山者在偶然看到这棵树傲然挺立的树时,也许他心中会说:“多美,多精神的一棵树啊!”。
前面的伐木者,植物学家他们因为心中被某种有限的功利性目的所操纵,所支配,所以他们没有成为审美主体,当然也看不到美。
只有心中没有存在功利性,才可以看到美,登山者作为审美主体,而树作为客体也成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
既然美是非功利性的,那为什么美的事物又可以给拥有者带来巨大的利益呢?第一个美是无功利性的功利性的辨证统一。
审美活动虽然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却并不意味着它与功利性绝缘,相反,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状态提升。
美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这就是我们人的自我完善。
一个人喜欢看书,沉醉于书海的丰富知识之中孜孜不倦,我们可以说他很喜欢看书,他是非功利性的,但博览群书却可以把他升华为一名知识渊博的人,他在无意中获得了美带给他的巨大利益,这就是无功利性和功利性的饿辨证统一。
第二需求是给美的拥有者带来了巨大利益的重要原因。
需求促进追求,而正是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给美的事物的拥有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梵高的一些画现在已经价值几千万了,是因为人们从梵高的画中读出了深刻的意韵,人们从各个角度去感受他画中的“美”,美把人们引领到了一个概念难以穷尽,语言无法言说的以为隽永的世界。
孔子对“善”与“美”的理解
孔子对“善”与“美”的理解孔子对“善”与“美”的理解老慢 2015-12-08 09:03孔子对“善”与“美”的理解继续讲老慢的《天道论语》。
原文: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说,“韶”这支曲子是尽善尽美的,“武”这支曲子虽然也很美,但没达到善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孔子认为“美”与“善”的区别是什么呢?“善”与“美”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解释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甲骨文,要搞清楚中华古人对“美”与“善”的定义。
这就是甲骨文的“美”字这个“美”字的上面部分,是两根小辫子。
按照老慢的天道理论,这个图形表示的是“两者完全匹配”,那么,谁和谁匹配呢?下面部分,是“顺应天意的大人”,“大人”就是符合公需、客观规律、当前客观需求、遵从天意的人。
所以,上下连起来,这个“美”字,表示“与公需匹配,与客观规律匹配,与天道匹配的世间万物”。
简单说,造字之初的古人认为,客观上的最好就是“美”。
其实,现实恰恰如此。
比如说“美人”。
你认为张三最美,他认为李四最美,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些都不重要,什么重要呢?客观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王五”很美,那么,王五就是客观上的“美人”。
同理,一张照片美不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拿你的照片和人家大师的摄影作品一比较就知道了,人家照出来的才是摄影美图,你的只是照片,这就是客观的“美”。
所以,“美”是客观的,公认的,符合公需的好东西。
怎么做到“美”呢?“美”字说的很清楚,符合天道原理,服从于客观规律,按照孔子的说法,满足于“孝道”,做天子孝子,决策上,凡事符合当前的客观公需,这样的大人君子就是“美”。
按照这个逻辑,孔子会认为管仲符合“美”的标准。
为什么呢?因为孔子说了,管仲虽然个人工作生活的行为举止上缺陷不少,但对齐国的贡献还是很大的,符合当时齐国的公需,客观上产生了“美”这个结果。
同理,武王伐纣很暴力,属于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但也符合了当时的客观的公需,所以,也可以称之为“美”。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
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
”“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
在《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
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
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
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
“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
“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
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
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
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阐释及其现代意义
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阐释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善”,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审美理念之一。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刻意涵,拥有着广泛的现代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美学阐释,并举出五个例子证明,解释其中的现代价值。
一、美学阐释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善”通常被理解为世间万物的正确性和美好,或是品格和行为的高洁。
这种正确性和美好是指对于社会与文化价值的合乎标准,体现了人类所追求、赞赏的美德。
“善”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品格的美。
在西方文化中,品格的美主要是指人的品质,如勇气、正义、诚实、感恩等等。
而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则更多地强调人的道德和伦理修养。
这一观念源于传统儒家的思想,把道德准则视为人类最高尚的美德,并且认为它是稳定社会秩序所必需的。
“善”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它的道德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的是人类对美的追求。
善的美,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和追求,具有一种感性的美学美。
二、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善的美学价值体现的不仅是道德修养与品德,也体现了对于个人精神内在世界的追求以及社会价值的重建。
1.社会品质在当今社会,关于“公德”的概念几乎成为了共识。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德意识还显得相对薄弱。
通过强调个人的道德与伦理,善的美学价值有助于促进人们的道德观念塑造、素质教育,进而提高每个人的社会品质。
例如,德国哲学家荷尔德林曾说:“人们为了自己的廉洁而做,而非因为执法严苛。
”这句话也有助于提醒人们,道德规范不涉及法律规定,因此,它们都应该在个人内心中根深蒂固地形成。
2.文化遗产“善”的美学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远古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它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处,使得许多人更加喜欢从它的角度深入探讨文化传承的历史发展。
以古代文献中经典的《论语》为例。
提倡以“礼”为中心,“礼仪之道渊而深”;倡导“仁爱”,“人和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因高贵的道德所形成的。
同时,“善”的美学价值的宣扬也有利于保留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
关于“美”的讨论(精品)
知、情、意
鲍姆嘉通依据另 一位德国哲学家莱 布尼兹的学说,把 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知、情、意三部分。
莱布尼兹
13
伦理学
逻辑学研究知(真理),引导人们达到真;
伦理学研究意(意志),引导人们达到善。
但是还没有一门科学来研究情(感情)。 他建议由美学来研究,引导人们达到美。 从而美学取得与逻辑学和伦理学同等的
9
年轻的美学
说美学年轻,因为直到18
世纪中叶,它才从哲学和文艺
学的附庸分离,一跃成为独立 的学科。
10
一、美学的提出
在全世界不多的图书馆中藏有
1735年德国出版的一本小书——德 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用拉丁语写成的
学位论文,题目是《关于诗的哲学
沉思录》。
11
这本书第一次使用了“美学” 一词,这是鲍姆嘉通根据希腊词语 “埃斯特惕卡”(Asthetica)构 成的,原义是“感性知觉”、“感 觉学”。
8
第一专题 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本质的探 讨中和”思想与中庸之道: 归纳3:群体审美意识的觉醒——“
《论语· 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 八佾》篇:“《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 八佾》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矣。” 《论语· 雍也》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 《论语· 雍也》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 里仁》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中庸为美; 归纳4、明确意义的审美形态(美之存在领域)——社会美 《论语· 泰伯》篇: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认为“诗”有“兴观群怨”之四效,“礼”有“忠孝悌贤”之 四规,“乐”有愉悦精神、刺激感官、美在和谐、陶冶情性之四 用;
“善”━━美之功利观
“善”━━美之功利观【摘要】本文探讨了“善”与美之功利观的关系。
在文章阐述了“善”与美之功利观的基本概念。
正文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善”是一种何种价值观念,美学理论对善的解释,功利观在美的应用,美的实践与“善”的关系,以及美学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结论部分强调了美之功利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善”观念的进一步探索,以及美学理论的启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善”的概念在美学与功利观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人们生活、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善、美之功利观、美学、功利观、美的实践、美学与道德、重要性、进一步探索、启示。
1. 引言1.1 什么是“善”?“善”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其内涵涵盖了道德、美学、伦理等多个领域。
在道德伦理学中,善通常被定义为符合道德标准或价值体系的行为或品质。
这种定义使得善成为一个与道德伦理学相关的重要概念,被用来指导个体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在美学领域,善也常被用来描述美的特质或价值。
美学理论认为,善不仅仅是符合美学标准的事物,更是具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美好价值,能够让人产生愉悦和感动。
这种美之善的概念,使得美学与善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美的实践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善是一个涵盖道德和美学领域的概念,其内涵丰富而多样。
在美之功利观中,善被赋予了一种实用性和社会性的意义,成为引导个体行为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
这种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使得“善”在美之功利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美学理论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
1.2 美之功利观的基本概念美之功利观是一种将美与功利结合起来的观念,强调美的实现应该具有功利性质,即美的追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效益性。
这种观念在西方哲学中起源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美与道德、美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将美与功利相结合的理论。
美之功利观基于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理解,主张美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感受,更是一种可以产生实际效益和价值的力量。
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善观
论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善观【摘要】:美善之辨是托马斯·阿奎那哲学美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托马斯在承认美善一体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美善的区别,将美善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来文艺复兴及之后的人学思潮和美学观念的嬗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分析托马斯的美善观,论证其思想的深刻性及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托马斯·阿奎那、美、善、辨析【正文】圣托马斯·阿奎纳(St. Thomas Aquinas)(1225年-1274)是中世纪末期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
他有很多积极的思想:从唯实论的观点出发,强调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进而肯定天主的存在。
在对待文艺的态度上,虽然仍把美和艺术的源泉归于上帝,但他承认文艺的合法性,并且在一些具体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其著作《神学大全》对后世影响很大。
一、美善同一自古希腊开始就有很多哲学家开始探讨美与善的关系,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说:“凡善的事物都是美的”。
苏格拉底也认为美与善是一致的,美的东西就是善的东西。
这是从社会及人的角度来讲的,不仅注重形式美,也注重内在美,将二者统一起来。
普洛丁继承了古希腊美善统一观,认为“美也就是善,从这善里,理性直接得到它的美。
”,“美是理式所在的地方,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原。
”但同时他也开始注意到美与善的一些区别。
他说“作为善,它是被人所想望的,是欲念的对象。
但是想得到善的人必须上升到较高的境界,转身向善……”。
“作为心灵的一种美,德行比起上文提起的那些种美更真实,”托马斯·阿奎那直接发展和继承了普洛丁的美善学说,认识到美善是同一的,但同时也认为“善是欲念的对象…而另一方面,美则是认识能力的对象。
”更加清晰地阐明了美善之别。
托马斯还继承了伪狄奥尼修斯和奥古斯丁的美善同一学说,认为美和善统一于事物之中,不存在只有善没有美的事物,也不存在只有美而没有善的事物。
美和真善的关系
美和真善的关系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什么是真善美呢?所谓“真”是指客观规律,也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及其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
人们对真的认识,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所谓“善”是指功利价值,对人类是有用的、有益的;所谓“美”就是指在实践中真和善的形象体现。
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
(一)美和真的关系1、美与真的联系美作为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创造的结果,就其历史的发生和起源来看,以对于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就其作为历史的成果、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看,美包含了真。
美是以真做基础的,美蕴含着真,凡是美的必须是真的,没有真便没有美。
因为凡是美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事物。
虚假的、虚伪的东西不可能成为美的对象。
艳丽多姿的鲜花美、桂林山水的风光美、雄伟壮丽的建筑美、流行服装的款式美等等,这些事物之所以美,都是以它们各自的实体存在作为基础。
如果没有鲜花、山水、建筑、服装这类东西,没有它们的形象邮局就没有这些事物的美。
我们欣赏绘画、雕塑、书法、舞蹈、戏剧的美也是以这些作品的存在为基础的。
所以说凡是美的必须是真实的,不真的则不美的;但是真的并不都是美的,如真实的秽物(黄色书刊)、真实的歹念(想偷东西)、真实的恶行(日本侵华)等等,这些虽然是真实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美可言,而且只能是丑的。
法国古典主义者波瓦洛说:“只有真的才美,只有真的才可爱。
” 罗丹说:“美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
”美和真联系得如此密切,根本原因就在于美本身就蕴含着真。
如果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即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物质产品的美和精神产品的美。
2、美与真的区别简单地说他们的区别是:一、真是客观规律本身,可以在人、人的实践之外独立存在;而美不是客观规律本身,不能离开人的实践,不能离开人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
二是真是求知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
(二)美和善的关系1、美与善的联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对客观现实与主观目的的关系的认识形成了善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美之功利观
许慎释“美”字有“美与善同意”一说,而释“善”字则是“吉也,与義美同意”,又释“義”字云:“己之威仪也。
”这样循环相释,似乎都不合先秦时代关于“善”字的用法,正如老子不将“真”与“美”视为同一类型的观念,并且有“信言不美”之说,孔子也不将“善”与“美”视为“同意”,《论语·八佾》有语便是明证: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
”
《韶》,传说是舜创作的乐曲,“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书·益稷》),以其平和德音,不但使人闻之欢欣鼓舞,沉浸在美好的乐境之中,而且“鸟兽化德,相率而舞”。
孔子在齐国首次聆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武》,歌颂周武王伐纣克殷的乐曲,又称《大武》,“朱干玉戚,以舞《大武》。
”此乐有战争杀伐之声,眩耀武功,表现威猛雄壮之美。
孔子对这两首乐曲赞美程度不一,宋代朱熹说:
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
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美。
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
(《四书集注》)
美,偏重耳目可感的“声容”,即有形式之美;而善,是内容的一个重
要属性。
二者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有内外之别。
进一步言之,有时善的并不是美的,传说中的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王后无盐氏(钟离春),都是大有才德而容貌丑陋;美的并不是善的,妲已、褒姒和夏姬等著名美女,都因品德不善而遭后人谴责,谓之“女娲”。
可见“美”与“善”有时呈现出极大的反差,并不全是“同意”之义。
一、道、儒二家“善”之观念比较
在先秦典籍中,“善”有多种意义,《老子》五千言,“善”出现52次,第八章赋予“善”以丰富的内涵: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不是一般的善,而是品位最高的善,其品质就是如水滋润万物、养育万物而不逞功争名,用当今的话来说,“善”是“利他主义”,与“利已主义”相对,一般的人热衷于“利已”而厌恶“利他”,在老子心目中,“利他”近于天道,“功遂身退天之道”(九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这种种“天之道”内涵,当然属于“上善”的范畴了。
老子还就人的生存活动一连列出“七善”: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种句型是:以……为“善”。
所谓“居善地”,即“居”以“地”为善。
是说你所居之地位应该处下,而不应该高高在上(《荀子·儒效》:“至下谓之地。
”又《礼论》:“地,下之极也。
”),“居上”与“居下”比较,以“居下”为善,因为“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在下者能兼容并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六十六章)。
所谓“心善渊”,即是说人的心胸、怀抱以如渊之深为“善”,胸怀浅薄者即不善,“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十五章)后来《庄子·齐物论》说:“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人的心地深邃而宽广,就能笼括天地,容纳万物。
所谓“与善仁”,是说与朋友交,以有爱心为善,老子反对在政治领域鼓吹仁义,说过“大道废,有仁义”(十八章),但不反对人际之间有“仁”在焉,“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三十八章),最高品位的仁爱之心是出自本性,与人交以爱心,无意为之而不抱任何利己的目的,不求回报,只是博爱而已。
所谓“言善信”,即是出言以“信”为善,这是将“真”与“信”都纳入了“善”的内容。
所谓“正善治”,是说为政治国欲行正道而不歪,那就要以行“圣人之治”而善,“圣人之治”是“无为而治”,“我好静而民自正”(五十七章),“治之于未乱”(六十四章),这就是“治”之善。
所谓“事善能”,是说做什么事以量力能行为善,老子虽言“无为”,但其“无为”实是要求发掘、发挥人的内在潜能,那种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便“无不为”,其二十七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