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3.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的特征,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活动。
4.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5. 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6. 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能力,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7.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
8.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9. 耐力素质: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使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10. 遗传度:是指某一特定的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的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的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一般采用百分率表示。
二、填空题
1. 竞技体育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部分组成。
2.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有(竞技性)、(集群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观赏性)、(功利性)。
3. 运动训练学的的主要学科特征是(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
4. 运动训练可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5. 竞技能力的遗传一般规律是(连续性)、(相关性)和(阶段性)。
6. 运动员选材可分(自然选材阶段)、(经验选材阶段)和(科学选材阶段)。
7. 骨龄在运动员选材中主要用于(发育类型的判定)。
8. 相同性别相同年龄的儿童少年可分为(早发育)(正常发育)(晚发育)三种发育类型。
9. 根据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的特点,通常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类型。
10. 运动训练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是(一般训练方法)(群组训练法)(专项训练方法)。
11. 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三种形式。
12. 提高运动员动作速度的最主要的训练方法是(大强度的重复训练法)。
13. 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的基本训练方法是(信号刺激法)。
14. 发展移动速度主要采用(高强度的重复训练法)进行。
15. 根据耐力素质对竞技能力的作用,可分为(一般耐力)(专项耐力)。
16. 有氧耐力、无氧耐力以及有氧无氧混合耐力的分类是根据(运动中氧代谢)的特征进行划分的。
17. 体能的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健康水平、运动素质)四个方面。
18. 发展一般耐力的常用训练方法是(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19. 根据肌肉动作的力学特征耐力素质可分为(静力性耐力)(动力性耐力)两大类。
20. 运动训练理论三层次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内容、运动训练负荷、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训练安排)。
三、简答题
1. 试述决定一般耐力水平的因素。
答:一般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有氧代谢的能力、体内能源物质的储存、支撑运动器官承受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以及运动员的心理控制和对疲劳的耐受程度四个方面。
2. 试述重复训练法的优点。
答: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强度的多次刺激,可使机体尽快产生较高的适应机制,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3. 试述循环训练法的生理效用。
答: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可以合理的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的加以调整,做到区别对待,可以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产生,并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
4. 试述决定专项耐力水平的因素。
答:主要因素有机体能源物质的储存以及供能,支撑运动器官的功能及运动员对疲劳的心理程度所决定的,但各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特征。
5. 运动训练方法和运动训练手段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答:一、运动训练方法是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是由人们提炼出来的,比较概念化的认识,如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而运动训练手段则是由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二、运用同一种训练方法去发展某一种竞技能力时,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
三、对训练法的表示通常是定性的,而对于运动训练手段的表述通常是有明确的数量规定。
6. 运动员选材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自然选择阶段:主要以运动成绩作为选拔运动员的标准。
经验选择阶段:主要以教练员在实践中积累的、有母的的经验总结为依据,凭借教练员自己的经验以定性的标准简单的定量指标、测定为主,采用简易的手段进行的粗略的选材。
7. 持续训练法的生理作用是什么?(答案同第3题)
8. 间歇训练法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答: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以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训练负荷的强度,可以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乳酸
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乳酸能系统与有氧代谢协调的混合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等有效地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耐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运动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9. 试述运动员选材的任务.
答:一、获取参训候选人现实状态信息;
二、评价参训候选人现实状态信息;
三、预测参训候选人的竞技潜力。
选材的最终任务就是为竞技体育选拔、培养和储备一批能够夺取金牌的优秀后备人才。
四、论述题(必考)
动作频率、位移幅度,这两个因素状况的改善以及二者之间的合理组合,是提高移动速度的关键,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体会。
(自己去书上归纳。
)
备注:由于本人的个人能力,此复习资料可能会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大家谅解。
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考试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