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绵德中学的情况,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明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2)能运用整体性原理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选取相应的图片等资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实例,使学生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老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启发式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朱自清的散文《春》。

教师提问:从上述的语句中,你能找出哪些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你能发现这些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小组活动: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绵中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关系?

学生讨论并回答:略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绵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多,则地表水资源丰富。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绵中属于红壤,因而适宜种植喜酸的茶树、马尾松等;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教师小结】的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整体。课后完成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表格。

【过渡】教师:思考朱自清笔下温润、婉约的水乡景色是否有可能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呢?

老师现在把全班分成男女生组来进行PK比赛!请每小组团结协作,根据所学知识及给出的图文信息分析西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阐述小组得出的结论!【小组各抒己见】略

【教师小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活动:一地植被破坏引起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案例

教师小结: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还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练习:

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题目。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活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

教师小结: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启示:自然地理环境由多个要素构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人类活动,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影响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同时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

►把握高考方向

方向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2022·新课标Ⅱ)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要素

2. 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后练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理要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2.有关该区域及该区域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

(2022·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见下图)意为“神的山谷”,也有土著人称它为“青春谷”,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 500米,终年气温18 ℃~24 ℃,湿度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随着比尔卡班巴名声渐响,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移居或旅游于此,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70万美金坐拥20英亩健康山林”的广告吸引客户。

(1)分析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的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

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