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 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 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整 体 感 悟
1、听录音朗读,标出你有 疑问的字词和语句,以及你 喜欢和深受感动的语句。 2、观看一组表现东北风情 的图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 情。
白桦林
马群
谰语 lá n
端木蕻良 hó 嗥鸣 há 怪诞 dà ng o n
炽痛 chì 胸膛 tá ng
喷涌 pēn 泛滥 là n
探 究 主 旨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 “土地的誓言”? 2、文章结尾一句“为了 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 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 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 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 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 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 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 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 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 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 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 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朱德的 “母亲的回忆”,其意就是“关于母亲的回忆” 而不是“母亲自身的回忆”。作者之所以作如此 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 洁,在拟写标题之时就更是如此。况且,本文集 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 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 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 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 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
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
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
• 3.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
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 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 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 等语句
• 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 •
的意思。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 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 “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 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 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 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 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 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 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 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 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n 山涧 jiàiǎn 田垄 lǒng 丰饶 rá 蚱蜢 zhà měng o
白桦林 huà
污秽 huì 镐头 gǎo
讨论
• 文中哪些句子或者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 感情?谈谈你的体会和理解 •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写作手法)把自己对 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了?请举例说明.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的 九 一 八 事 变 爆 发 · ……
分 突 袭 东 北 军 北 营 驻 军 , 震 惊 中 外 点 10
创作背景:
1941年9月18 日,九一八事变 已经过去了整整 十年,抗日战争 正处于十分艰苦 的阶段,流亡在 关内的东北人依 然无家可归。作 者怀着难以抑制 的思乡之情写下 了这篇文章。
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省昌图县人, 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 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 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 人物。其成名作为他创作 于1936年的短篇(鴜鹭湖 的忧郁),是反应东北沦 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 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 原》、《大地的海》和 《曹雪芹》。
端木蕻良
创设情境
整体感悟
品读赏析 探究主旨
拓展延伸
创 设 情 境
欣赏歌曲《松花江 上》,观看“九一八” 事变以后,东北人民 所受到的苦难。
歌曲欣赏: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好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松 花 江 上
张 寒 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 4.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
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 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 立”?
•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
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 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 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 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 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 “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 情效果。
1.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用原 文回答。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 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 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 耻辱。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
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南 满 铁 路 , 挑 起 事 端 , 并 于 当 晚
20
年 月 日 , 日 本 侵 略 者 炸 毁 18 9
1931
日军用铡刀屠杀反抗的人民。
对 反 抗 的 军 民 用 酷 刑 。
杀 人 取 乐 , 悬 头 于 柱 。
九· 一八事变后,日军杀人如麻。当这些冤魂在1970年 被挖掘出来时,早已成为累累白骨……
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品 读 欣 赏
1、尝试有感情地朗诵你 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 理解和体会! 2、理解几个重点语句的 含义。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
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 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 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 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作者的心情正 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 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 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 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 就更加特殊,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 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 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 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 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 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 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 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 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谁埋葬了我们的 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 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
小结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 一八事变以 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 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 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念的关 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 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 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 强烈的爱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