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建筑考察之城市中的旧区更新
上海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上海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积极推行各种更新优秀案例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上海城市更新的十个优秀案例:1. 上海外滩: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地标之一,经过城市更新的努力,外滩河岸得到了修复和改造。
对于游客和居民来说,外滩已经成为一个宜人的地方,可以欣赏到黄浦江两岸的美景,同时还有许多咖啡馆、餐厅和商店供人们休闲购物。
2. 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曾经因为人流拥挤和环境脏乱而备受诟病。
然而,在城市更新的推动下,南京路步行街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提升。
现在,南京路步行街宽敞整洁,有各种国际知名品牌的店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购物者。
3. 上海滩生态修复:上海滩是一个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站点。
为了保护这个宝贵的生态环境,上海进行了滩涂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了湿地的自然景观,并为鸟类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这个项目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增加了城市的生态氛围。
4. 城市绿化:上海一直重视城市绿化工作,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公园等方式,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例如,上海中心公园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大型城市公园,拥有广阔的草坪、湖泊和花坛,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5. 申城文化广场:申城文化广场是上海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一个综合性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展览馆等。
这个广场不仅提供了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成为了人们了解上海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6. 上海世博园区: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世博园区成为了上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通过城市更新,园区内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改造,形成了一个集展览、文化、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7. 上海老洋房保护:上海的老洋房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更新,许多老洋房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这些老洋房不仅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了人们独特的居住和工作场所。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已有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和更新,以达到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等目的。
下面介绍几个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1. 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商业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
该区域曾经是原中国电子器材公司的厂区,经过北京市政府的规划和改造,于2002年正式成为艺术家、设计师、创意企业等人群的
聚集地。
如今,798艺术区已成为北京市的文化地标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购物。
2. 上海外滩
上海外滩位于黄浦江边,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对外滩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将原来的老式建筑改造成集商业、文化、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新建的外滩金融城、邮轮中心等项目,使外滩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代表之一。
3. 重庆解放碑商圈
重庆解放碑商圈是重庆市的商业中心,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对该区域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将原来的老式建筑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商业中心。
新建的解放碑步行街、新华路步行街等项目,大大改善了该区域的商业环境和交通状况,成为重庆市民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还能够促进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更新 优秀案例
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优秀的城市更新案例有很多,下面我将列举其中的十个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原为一座老旧工厂区,经过改造和更新,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展览、创意设计、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艺术区。
更新后的798艺术区保留了原有的厂房建筑,同时引入了大量的艺术机构、画廊、设计工作室等,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和文化中心。
2.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但在城市更新之前,外滩一带的建筑大多为老旧的民国时期建筑,状况不佳。
经过城市更新,外滩一带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同时引入了众多高端商业、餐饮和娱乐场所,成为了上海的繁华地段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业机会。
3. 广州珠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是广州市中心的一个新兴商业区,经过城市更新,原来的老旧工厂和居民区得到了改造和拆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心。
新城引入了大量的高楼大厦,建设了多个国际级的购物中心和高端住宅区,成为了广州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4. 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是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原为明清时期的老街区。
经过城市更新,宽窄巷子得到了修复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建筑和风貌,同时引入了众多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和文化活动,成为了成都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
5. 香港西九文化区香港西九文化区是香港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旨在将西九龙码头改造成一个集文化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为一体的文化区域。
经过改造,西九文化区成为了香港的文化艺术中心,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演艺人才,举办了许多大小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
6.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是杭州市西湖景区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原为一片老旧的建筑群。
经过更新,西湖文化广场成为了一个集文化、艺术、商业和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广场,引入了众多的文化活动、时尚品牌和餐饮场所,成为了杭州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场所。
全国城市更新案例
全国城市更新案例全国城市更新案例:1. 北京市朝阳区CBD国际贸易中心更新:该项目将原有的旧建筑拆除并重新建造,引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使得整个CBD区域焕然一新,成为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首选办公地点。
2. 上海市虹口区老工业区更新:虹口区原有的老工业区被改造成为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文化和娱乐场所进驻,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更新:珠江新城是广州市的核心商业区,通过更新改造,引入了大量的高档购物中心、酒店和办公楼,成为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的热门目的地。
4. 成都市锦江区宽窄巷子更新:宽窄巷子是成都市的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更新改造,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建筑风貌,同时引入了各种特色店铺和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5. 南京市玄武区夫子庙更新:夫子庙是南京市的一处历史文化景区,通过更新改造,夫子庙周边的建筑得到修缮和保护,同时引入了各种特色店铺和美食街,成为游客和市民品味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6. 杭州市西湖区湖滨更新:湖滨是杭州市的核心景区,通过更新改造,湖滨地区的建筑得到升级和改善,同时增加了休闲广场和公共设施,使得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西湖风景。
7. 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更新:橘子洲是长沙市的一处历史文化景区,通过更新改造,橘子洲公园得到了升级和改善,同时增加了文化展览和娱乐设施,吸引了更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和休闲。
8. 武汉市江汉区江滩更新:江滩是武汉市的核心商业区,通过更新改造,江滩地区的旧建筑得到了改善和更新,同时引入了各种商业和文化设施,成为市民消费和娱乐的好去处。
9. 青岛市市南区栈桥更新:栈桥是青岛市的重要景点,通过更新改造,栈桥地区的建筑得到了修缮和保护,同时增加了休闲设施和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10. 大连市中山区星海广场更新:星海广场是大连市的标志性建筑,通过更新改造,星海广场的建筑得到了升级和改善,同时增加了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市更新案例
城市更新案例一、概述城市更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通过对老旧城区进行改造和重建,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城市更新案例是指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具体案例,涉及到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等多个参与方的合作与协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几个城市更新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城市更新的实践和成果。
二、上海世博园区改造案例上海世博园区改造是中国城市更新领域的一项重大工程。
该项目位于上海世博会举办地,占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
在园区改造前,大部分土地被用于世博会建设,园区整体设施破败不堪。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上海世博园区成功完成了从世博会场馆到城市公园的转型。
改造后的园区注重保留原有建筑和场馆的历史价值,同时增加了公园绿地、艺术装置和娱乐设施,成为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巴塞罗那高级官邸改造案例巴塞罗那高级官邸改造是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的一项城市更新项目。
该官邸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中,原先是政府机构使用的办公和住宅场所。
经过多年的使用和破损,官邸的建筑结构和外观都显得陈旧和不安全。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巴塞罗那市政府决定进行官邸的全面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政府与专业建筑师和历史专家密切合作,采用了保护原有结构的方式进行修缮,并对官邸内部进行功能布局的优化。
改造后的巴塞罗那高级官邸成为了城市文化和历史遗产的重要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四、东京奥运会场馆改造案例东京奥运会场馆改造是为了迎接2020年东京奥运会而进行的一项城市更新工程。
东京作为世界级城市,拥有众多现代化体育场馆和设施。
为了提升奥运会的举办水平和场馆的使用效益,东京市政府决定对现有的场馆进行改造和升级。
涉及的场馆包括奥林匹克体育场、奥运村和水上运动中心等。
在改造过程中,东京市政府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能,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了场馆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改造后的场馆不仅满足了奥运会的需求,还为东京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体育和休闲设施。
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则开发一些高档次的居住物业,以其 独特的文化氛围带动文化地产开发
01 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杭州清河坊片区——旧城改造案例2
【请河坊街旧城改造方式】
通过“适当保护、改善和整治知名建筑、大量按原风格重建的方式”, 还原古街区原貌
保护 保持原样。对风貌典型、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采取保护 的方式,按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可进行修缮或对个别
构件加以更换,并可适当调整建筑内部功能。
06年10月 -09年底
鼓楼 路
拆迁改造量 总投资
2.6万平方米 1.5亿
1.8万平方米 1.6亿
4.3万平方米 5亿
定位
仿古特色旅游商贸街区 餐饮一条街
时尚购物步行街 民俗风情一条街
【功能分区规划】:特色商贸、餐饮、民俗风情区 【项目开发策略】:选取中间保存最为完好的河坊街作为一期工程,定位为商贸旅游区,与西湖风景区和吴山风景区 联动,用特色商业吸引游客,迅速积累人气; 二期启动高银街打造成为餐饮一条街,与特色旅游商贸形成功能互补,既吸引了游客,又使得一大批本地的消费者前 往就餐; 三期与中山路整体改造工程同期进行,定位为时尚购物步行街,形成时尚与古老相融合的特色商贸旅游区。
01 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案例1
上海新天地改造前后对比,改造后成为上海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成为城市新地标 旧里
新里
【旧居改造前后对比】 主要保留了建筑外墙,重 建建筑内部 将居住功能改为商业用途
改造前总平面图
改造后总平面图
【核心区改造前后总平面图对比】 改造前为高密度旧宅区( 改造期1996-2000年 ) 改造后成为上海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和城市新地标,吸
筑,应予以拆除。
重建
新与旧的交融:上海福州路210号和外滩15号(甲)更新改造
特 别 是 完 整 历 史 街 区 的 保 护 . 以 及 对 道 路 和 街 巷 格 局 街 道 尺 度 、 街 廊 景 观 、 城 市 空 间肌 理 、地 块 尺 度 与 形 状 绿 化 环 境 、墙 面 装 饰 、地 面 铺 砌 、典 型 材 料 和 色 彩 等 等 的 研 究 。 不 论 是 建 筑 师 还 是 业 主 都 特 别 关 注 如 何 用 不 同 的 方 法 最 有 效 地 把 新 l1 部 分 充 分 利 用 好 。 这 两 个 案 例 都 有 一 个 1两 5 共 同 的特 点 ,就 是 把 当代 的 价 值 观 念 、 生 活 方 式 以及 对 环
2 e e ^ C I R A 1 _ e 7 8 R H C E T 0
86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新 与 旧 的 交 融 : 上 海 福 州 路 2 0号 和 外 滩 1 1 5号 更新 改造
( ) 甲 Leabharlann M e gig t e Exs e n h w : n v t f h z ou r h it d a d t e Ne n Re o a i o e Fu h on t
目 前 上 海 确 定 了 中 心 城 区 l 个 历 史 文 化 风 貌 区 , 其 中 2 包 括 外 滩 .老 城 厢 、人 民 广 场 、衡 山 路 至 复 兴 路 南 京 西 路 .
愚 园 路 、 新 华 路 、 山 阴路 、提 篮 桥 . 江 湾 . 龙 华 . 虹 桥 路 历 史 文 化 风 貌 区 , 总 面 积 为 2 k . 占 上 海 市 老 城 区 的 13。 7 m 1
海 历 史 文 化 名城 与 现代 化 国 际 大 都 市 相 互 交 融 的 独 特 魅 力 。
关于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思考——以上海地区城市更新为例
关于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思考——以上海地区城市更新为例摘要:在城市更新中,由于需要对旧区环境进行改善,往往会通过对地区的绅士化,吸引外来投资,从而达到改善物质环境的目的。
绅士化是我国近年来在对城市旧区进行改造更新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本文以上海地区的城市更新为例,在研究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同时,探讨其带来的消极效应。
关键词:城市更新;绅士化;历史环境;社会隔离1 “绅士化”研究历程城市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在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中心城区更新复兴、中产阶级以上人士取代低收入群体占据内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空间现象。
绅士化出现的开始阶段,被西方学者所认可,例如Neil Smith认为绅士化已经成为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全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内城区“地租落差”是绅士化过程的主导力量,绅士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而我国学者张倩在对南京老城的研究中,认为绅士化会影响社会和谐问题,认为老城内有贫富混居情况是比较健康的;蒋文在研究中认为绅士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历史街区行将拆除的物质环境和部分文化特征,规划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并发扬其有利效应,但同时要消减其不利效应。
在我国现实建设中,绅士化式的城市更新仍然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下文将通过上海几个典型的案例研究,探讨城市绅士化对社会空间的影响。
2 我国城市中的“绅士化”现象——以上海为例上海是我国工业文明的起源,是最先出现城市更新运动的城市之一。
随着上海在近现代的城市扩张,土地存量持续减少,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零增长”的目标,意味着上海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以往的“新开发”变为城市更新的模式。
而在上海城市更新中,绅士化现象尤为突出,研究其带来的社会空间影响,有助于探讨城市的平衡发展的途径。
2.1 高端地产开发上海高端地产开发模式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拆除传统社区,新建高档社区;二是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后,提升其价值。
太平桥项目是典型的拆除传统社区,开发高档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
城市更新中老旧街区绿地公园营造的探索——以上海浦东张江主题公园为例
城市更新中老旧街区绿地公园营造的探索———以上海浦东张江主题公园为例李翼翔(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40)摘要:本文以上海浦东张江主题公园为例,探索如何将城市老旧街区内的废弃地改造为集功能性、休闲性、文化性、生态性为一体的公共绿地公园,为周边办公人士及居民提供更为优越的游园享受。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更新;街区公园;张江高科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2-0103-020引言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为活着,集聚于城市,我们为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1]。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
现在“我们为生活得更好,更新着城市”。
城市更新是一个重新树立街区风貌的良好契机,利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梳理,划分完整的空间,再现完整的街区风貌和文化的过程。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现代公园能够为老旧街区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提供新的场所,带来新的价值。
1概况———城市更新中的绿地空间营造张江主题公园占地约3.6hm 2,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场地现状基本平坦,地铁站位于场地西北侧,周边以办公及居民区为主。
场地过去是老旧镇区集贸市场旁的荒地,垃圾遍地、脏水横流,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也制约片区的发展。
通过城市更新的激活,进行优化景观品质、生态环境、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作为连接园区与居住区的绿色核心,从而与周边园区和居住板块结合形成宜居宜业的环境氛围,如图1所示。
2整体规划———张江的城市客厅设计初始,我们希望公园的设计能够形成张江对外展示的城市形象窗口,对张江国际化新形象的塑造和推广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张江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
因此提出“张江的城市客厅”作为整体设计理念。
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作者:张磊来源:《上海艺术评论》2023年第06期历史街区是历史遗迹较为丰富、文物古迹较多、优秀历史建筑密集且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真实地反映城市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
历史街区作为承载城市文脉的场所,无论是其实体空间环境还是文化传统,均为构成城市文化背景、特色风貌和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城市空间里的文化遗产,还是原住民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史街区内涵、活力、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历史街区的现状和价值上海的歷史街区融合了上海市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的鲜明风格,保留了上海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是上海近代乃至当代城市文化产生的重要舞台背景,体现了近代上海在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轨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上海城市个性面貌的活力源泉。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上海,拥有历年公布的3435处各种保护等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自1989年以来先后五次公布的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确定了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衡山路—复兴路、外滩、南京西路、人民广场、虹桥路、山阴路、新华路、愚园路、提篮桥、老城厢、龙华、江湾这12个位于中心城区。
后又确定了中心城区内的风貌保护道路共计144条,其中一类风貌保护道路有64条,它们被称为“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
上海历史街区的形成与中国的历史发展及上海的城市发展有关,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包容。
上海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将西方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上海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海派文化,构成了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深厚底蕴。
外滩建筑群、人民广场历史建筑、衡山路—复兴路花园洋房等都是海派文化的物质体现。
这些建筑大多分布在历史街区中,是在上海的近代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被打上了海派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海派特征。
作为中国近百年历史风云激荡之地,上海的历史街区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活动遗存,形成了上海最重要的文化记忆。
上海城市更新背景下保留历史建筑的修复与利用——以五坊园四期51-17为例
上海城市更新背景下保留历史建筑的修复与利用——以五坊园四期51-17为例Rest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reserved Historical Building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newal in Shanghai— T aking buildings 51-17 of Wu Fang Yuan Phase IV as an Example■ 暴智浩 BAO Zhihao摘 要:上海城市建设已进入内涵式发展,中心城区以城市更新为主要发展模式。
由于诸多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局部地块亟待更新,如何平衡风貌保护和现代功能需求是目前的重要课题。
文章以五坊园四期51-17保留历史建筑为例,从规划布局、平面改造、立面修复、构件保留等多个维度,分析探讨保留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的要点,以期为类似项目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文化风貌区;保留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Abstract: Shanghai’s urban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while the central urban area takes urban renewal as the main development model. Due to the urgent need to update some local plots in man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reas, How to balance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modern functional needs is an important issue at present. This paper borrows a preserved historical building in the fourth phase of Wu Fang Y uan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key points of restoration and utilization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planning layout, plane transformation, façade restoration, and component reten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 practices.Keywords: urban renew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rea; preserved historical building; restoration and utilization0 引言随着上海本轮旧城改造任务的完成,大规模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历史。
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地段老旧街区微更新设计——_以上海市山北街区为例
Vol.13 No.5 2023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95章丹音 ZHANG Danyin 杨紫荆 Y ANG Zijing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 echnology,200093 Shanghai)20摘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地段老旧街区已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矛盾之地。
为了实现历史地段老旧街区的复兴活化,引入城市触媒理论,以上海市山北街区为例,分析其现存问题并进行微更新设计,提出物质触媒和非物质触媒两大方面的设计策略,为历史地段老旧街区的保护更新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触媒;历史地段;老旧街区;微更新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 the old block in the historical area has become a contradictory place where tradition and modern interweav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vitalization and activation of old blocks in historical areas , the theory of urban catalyst is introduced. Shanbei Block in Shanghai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rry out micro-renewal design , and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material catalyst and non-material catalyst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new design ideas and strategic sugges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old blocks in historical areas. Key words: urban catalyst ; historical area ; old block ; micro renewal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3.05.020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地段老旧街区微更新设计*—— 以上海市山北街区为例Micro Renewal Design of Old Blocks in Historical Areas Based on Urban Catalyst Theory : T aking Shanbei Block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一、引言在我国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的重点是推进老旧小区、老旧街区等存量片区改造。
上海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上海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上海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
1. 老城厢保护和更新:上海老城厢保护和更新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老城厢地区,如静安寺、豫园和蓬莱公园等地,许多古建筑被保护起来,并进行更新和改造,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例如,在蓬莱公园中,保留了传统园林的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现代景观和设施,成为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空间。
2. 世博园区转型:上海世博园区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2010年世博会结束后,园区进行了转型和更新,建设
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综合型城市综合体,包括文化艺术、商务办公、科技创新和旅游等多个功能。
园区的更新不仅提升了区域的形象和吸引力,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杨浦滨江更新:杨浦滨江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项目。
该项目以发展滨江地区,提升滨江地区的吸引力和功能为目标,通过拆除老旧的厂房和工业设施,建设新的商业、科研和居住区域,实现了滨江地区的全面更新。
杨浦滨江的更新项目以当代建筑风格为主,也保留了一些历史建筑,使整个地区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城市景观。
4.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区是上海城市更新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由于邮轮旅游的兴起,吴淞口港区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建设成为上海的主要邮轮码头和旅游综合体。
港区的更新不仅提升了邮轮旅游的服务品质,还创造了大量的就
业机会,拉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些典型案例展示了上海城市更新的多样性和成功经验,通过保护和改造历史建筑、转型和更新城市功能区域、开发新的城市综合体等手段,上海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并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 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案例摘要:一、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简介二、城市更新案例介绍1.案例一:上海张杨路旧区改造项目2.案例二:上海世博园区更新项目3.案例三:上海老西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三、案例成果与影响四、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正文: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是一所致力于城市更新研究、规划与设计的专业机构。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研究院积极参与实践,为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研究院的三个典型案例,并探讨其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一、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简介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成立于2000 年,是国内最早专注于城市更新领域的专业机构。
研究院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理念,整合规划、建筑、景观、文化等多学科资源,为客户提供城市更新领域的全方位服务。
二、城市更新案例介绍1.案例一:上海张杨路旧区改造项目张杨路旧区改造项目是研究院在城市更新领域的首个尝试。
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占地面积约20 公顷。
研究院在该项目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新颖的设计手法,成功将原本破旧的住宅区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社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2.案例二:上海世博园区更新项目世博园区更新项目是研究院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占地面积约5.28 平方公里。
研究院在该项目中,以“世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为核心,成功将世博园区转型为一个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为上海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案例三:上海老西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老西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是研究院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又一力作。
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占地面积约1.3 平方公里。
研究院在该项目中,充分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采用修旧如旧、有机更新的手法,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又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三、案例成果与影响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的这三个案例,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还为我国城市更新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 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案例摘要:一、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简介1.研究院的成立背景2.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二、案例介绍1.案例一:上海老洋房的保护与更新1.老洋房的历史价值2.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措施2.案例二:上海老公房的提升与改造1.老公房的现状问题2.提升与改造的具体方法3.案例三:上海旧城区的再生与活化1.旧城区的现状困境2.再生与活化的实践成果三、总结与展望1.研究院在城市更新领域取得的成果2.研究院对未来城市更新的展望正文: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是一所致力于城市更新研究、设计与实践的专业机构。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秉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研究,为城市更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城市更新案例方面,研究院积极参与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研究院对上海老洋房进行了保护与更新。
老洋房作为上海独特的历史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
研究院在保护老洋房原貌的基础上,对其内部设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提高了居住品质。
其次,研究院对上海老公房进行了提升与改造。
老公房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但随着时光推移,部分老公房出现了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研究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与改造的策略,包括优化空间布局、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等,使老公房焕发了新的活力。
再次,研究院参与了上海旧城区的再生与活化。
旧城区面临着人口密集、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研究院通过引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先进理念,对旧城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区。
综上所述,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在城市更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 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案例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Shanghai Modern Urban Renewal Research Institute)是上海市政府领导下的一个专门从事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的机构。
该研究院成立于20XX年,致力于推动上海城市更新工作的发展,探索新的城市化模式,提供可行的规划方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案例)一词,是指具体的实例或例子,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可以揭示一个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及其相关实施的合理性。
在城市更新领域中,案例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为决策者、规划者和公众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探讨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在不同城市更新案例中的作用、贡献和局限性。
我也会分享个人对于城市更新的理解和观点。
1.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的使命和目标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的使命是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院的目标是为上海市提供高质量的城市更新解决方案,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2. 案例研究:上海某老旧工业区的更新针对上海市某老旧工业区的更新,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通过充分研究和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他们对该工业区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了工业区的历史和背景、土地利用现状、环境问题等。
研究院与多个相关部门合作,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更新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等,旨在将该工业区转变为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和宜居的城市空间。
3. 价值和贡献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在这个案例中的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充分的研究和调研,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能够为城市更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他们不仅考虑到了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还关注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考量。
这一综合性的规划方案能够帮助决策者和规划者更好地把握城市更新的全局和方向,确保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上海城市更新案例集
上海城市更新案例集一、南京路步行街更新工程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的标志性步行街区之一,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备受人们喜爱。
为了提升南京路的形象和功能,上海城市更新项目团队对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更新工程。
首先,他们对南京路的道路进行了拓宽和改造,增加了更多的步行空间和绿化带,并且实施了地下化改造,使得南京路更为整洁美观。
其次,他们在南京路两侧增设了更多的商铺和餐饮店,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购物和餐饮选择。
最后,他们引入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商业展览,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家,使得南京路成为了一个繁华热闹的旅游和购物目的地。
二、静安寺商圈更新工程静安寺商圈是上海的一个传统商业区,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广受人们喜欢。
为了提升静安寺商圈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上海城市更新项目团队对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工程。
首先,他们对静安寺的建筑进行了修缮和翻新,保护了其历史风貌的同时,提升了建筑的品质和形象。
其次,他们在商圈内设置了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文化展览,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消遣和学习选择。
最后,他们注重了商圈的绿化和环境改善,增加了更多的公园和花坛,使得整个商圈更加宜人和舒适。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静安寺商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家。
三、外滩滨江更新工程外滩是上海的一个人气旅游景点,因为其独特的滨江风光和现代化的城市景观而深受游客的喜爱。
为了提升外滩的国际形象和旅游吸引力,上海城市更新项目团队对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工程。
首先,他们拓宽了外滩的游览步道,并且增加了更多的景观设施,如休息座椅、游玩器材等,方便游客的观光和休闲。
其次,他们对外滩的建筑进行了修缮和改造,保护了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并且引入了更多的现代化建筑和艺术装置,使得外滩更加具有国际化的特色。
最后,他们加强了外滩的管理和安全保障,提供了更好的旅游服务和安全措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外滩成为了上海的一个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 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案例摘要:一、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简介1.研究院的成立背景2.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二、研究院案例介绍1.案例一:上海老洋房改造项目1.项目背景及意义2.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果2.案例二: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优化项目1.项目背景及意义2.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果三、研究院对我国城市更新的贡献1.推动城市更新理念的普及和发展2.为城市更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3.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水平四、展望未来1.研究院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发展规划2.研究院对我国城市更新事业的发展期待正文: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是一家专注于城市更新领域的研究机构,旨在推动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
研究院的案例之一是上海老洋房改造项目。
该项目针对上海特有的老洋房建筑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院充分考虑了老洋房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力求在保护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老洋房居民带来了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环境。
另一个案例是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优化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整合和优化,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研究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改造。
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得城市公共空间更加人性化、舒适,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通过对城市更新理念的推动、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我国城市更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助力我国城市更新事业的发展。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 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案例
【最新版】
目录
一、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简介
二、研究院的成功案例
三、研究院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简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是一家专注于城市更新研究的专业机构。
研究院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土地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致力于为城市更新提供综合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研究院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提高城市品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为我国城市更新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研究院的成功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多个成功案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为几个典型案例:
1.上海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研究院针对该小区存在的基础设施老化、绿化覆盖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改造方案。
经过改造,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上海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研究院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对街区进行了适度的更新与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既保留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又提升了街区的商业价值。
3.上海某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项目:研究院针对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套转型升级方案。
经过实施,园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院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已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和拓展业务领域,为我国城市更新事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改扩建设计探讨张强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改扩建设计探讨张强发布时间:2023-05-13T04:57:00.00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张强[导读]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使得很多建筑物逐渐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对城市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干扰。
为了推动现代社会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或扩建。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更新中建筑改扩建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更好地对现有建筑进行改扩建提供支持。
上海现代建筑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使得很多建筑物逐渐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对城市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干扰。
为了推动现代社会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或扩建。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更新中建筑改扩建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更好地对现有建筑进行改扩建提供支持。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改扩建;设计方案引言: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和技术工艺的发展提高,建筑材料种类也日趋多元化,丰富了建筑功能,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建筑改扩建设计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得到最佳的建筑改扩建设计方案,不利于现有落后建筑的改扩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城市的建设与更新。
为此,想要推动现代社会更好的发展,相关单位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建筑改扩建设计工作进行优化。
1、城市更新中建筑改扩建设计的重要性建筑改扩建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
现今城市化进程由高速度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成熟的城市中心区域存量建筑较多,不适宜大拆大建,通常采用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城市活力的焕发,有序开展建筑改扩建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首先,避免盲目改造,提升城市更新改造的科学性。
城市更新要首先考虑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更多地强调社区的功能性,设计出更加方便、舒适、安全的公共空间和设施,提高居民生活的品质和舒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考察之城市中的旧区更新2014年7月1日至7月7日,在为期7天的上海现代建筑考察之行中,我们先后参观了8号桥、田子坊、1933老场坊等改造建筑,也参观了南京路步行街的历史遗留建筑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新式建筑,了解了城市的现代化与建筑的地域性在上海建筑中呈现的面貌与状态,并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在上海城市建筑的策划、设计、营建、维护与使用过程里不断相互碰撞与妥协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学习了很多针对旧建筑的改造方式,比如功能转换模式,也是我们此次参观的几个点多数用到的改造方式,这些让老的、荒废不用的旧有建筑重新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采的改造方式,不仅很好的保留了老建筑的本色,同时也让这些老建筑更加具有魅力,也符合现代建筑的需求。
城市中的旧工业区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它们如同城市肌体上的疮疤一样阻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此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诸多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以环境再生、生态恢复为主旨的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项目。
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影响,这股热潮逐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城市职能与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问题。
而在上海,土地资源的紧缺迫使其先于全国其他地区面对城市更新的难题,所以上海是我国率先对彰显城市历史的旧工业区进行调查和保护性再利用的城市,近年来对多处老厂房、旧仓库加以改造,如“田子坊”视觉创意设计基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都是旧工业建筑改建再利用的成功例子。
纵观城市发展历程,旧工业区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何对其进行科学重构,使之既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又续写城市的历史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文化意义。
因此旧工业区的改造,涉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等许多问题,是上海这个大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时期的工业环境下,产业结构升级、用地功能转换是旧工业区改造的主旨,更新模式成为激发旧工业区活力的重要方式。
旧工业区强大的传统工业基础是工业模式转换的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引信息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进驻,实现旧工业区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
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先行,改善旧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鼓励企业与开发商进行良性的协商、配合与互动;提高大众对于工业历史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对旧工业区进行科学有序的改造与更新,从而启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通过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再利用原有旧工业空间,赋予旧工业区新的游憩、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
功能置换的方式不但保护了旧城文化与建筑,还可以为旧城区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
位于上海市建国中路重庆南路口的8 号桥是我们上海之行的第一站,它占地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曾是旧属法租界的一片旧厂房,解放后成为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工业厂房,2003年经过新的设计改造后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成为了沪上时尚创意园区之一,有不少设计公司、创意团队入驻于此。
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
这些厂房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红灰外色体现着独特的时代印迹,颇受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青睐。
内部则空间庞大,空间的划分布置较为灵活,适合改造为符合艺术家们工作需求的多重创意空间。
极富特色的外墙最能体现建筑上新旧结合的设计思路。
设计师摒弃了原厂房的白粉涂墙,拿来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青砖重新组合,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突现了墙面的纹理,例如沿街1号楼的墙面增加了不锈钢及反光玻璃贴面,夜晚的时候,整个墙面熠熠生辉,很有现代感。
在连接3号楼、2号楼与1号楼的室外、半室外走廊上,设计师选用了未经处理的木条铺设成地板及装饰外墙。
暖色的原木为室外环境增加了无限温暖的感觉,同时亦在视觉上赋予了这个区域强烈的个性特征。
八号桥内部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既有狭小的过道,也有放置有休闲椅的主干通道供人们休息闲聊。
在八号桥细致的装饰下也并没有缺少工业的韵味,白色喷漆的房屋与黑色的水管、屋顶形成鲜明的对比;水泥浇筑的地面;空旷的上部空间都足以说明八号桥十足的工业元素,如此具有特色的空间也吸引了很多广告,设计公司,而对这些企业来说,这里最为独特的是园区设计中留出许多“共享空间”,而且这些空间比较多元化,创意人士在此交流会激发出很多创意的灵感,这些空间的环境不一定非常的豪华,但是它绝对是有个性的。
8号桥的空间设计在并不十分富裕的面积上保持了宽敞与自由的特色。
首先是很多公共区域的保留:“后院”是其核心地带,一个大的户外空间。
这里可以小坐聊天,拍照,上网,办公。
为了交流的方便,在1号楼设置了会所、展示厅,5号楼还有一个活动大厅,后来逐渐成为外面很多的品牌举办各类品牌活动的场所。
第二个特点就是所有办公室对着走廊的墙面全是玻璃的,敞开式的办公环境让人可以随时推门进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交流”是开发者在为设计公司提供硬件条件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这样的工作环境确实对设计师的入驻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很多设计公司放弃原来的写字楼而选择8号桥,就是因为这里提供了许多交流互动的平台,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和各类时尚元素可以互相碰撞,更能够激发灵感和创意,有一个创意产业的整体氛围,这里的公司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合作。
泰康路,二级旧里,已经被定义为不适合在现代化社会里供居民居住的田子坊的四条弄堂,在旧区改造的过程中,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引导下,重焕生机。
田子坊作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定时期自然生长的作坊式创业产业集聚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建筑尺度、多样的建筑形式、丰富的街巷交往空间和多姿的社区生活内容,成为文化艺术、时尚设计领域创意人才的汇萃之地,成为上海新的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且因它的尺度,相对于新天地等改造区,这儿更有一种市井生活的气息。
主弄较为宽敞,多设有休息空间,除去休息空间还可供四人左右并排行走;支弄较为狭窄,有些弄堂甚至连供两人并排行走都困难,但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巷道,才使田子坊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
2004年,刚起步不久的田子坊已经吸引了不少创意小店和艺术工作室前来落户,供出租的旧弄堂工厂业已人满为患。
随着田子坊规划方案的提出,拆迁的阴影笼罩在田子坊的上空。
然而,田子坊很快表现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同济大学的郑时龄、阮仪三教授从文化及古建筑保护方面反对田子坊的拆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从经济角度对田子坊予以了肯定……不同领域的人们相继开始为田子坊的“存亡”奔走呼号。
其中,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还针对田子坊的改造编制了《上海市泰康路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在此文件中提出了许多保护和利用理念及改造方案: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首先必须根据其历史文化价值,确定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确定保护和更新的内容。
田子坊作为集中反映了包含上海租界中的里弄社区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风貌区,对于其保护不能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保护,而且要保护社区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延续性的非物质层面,是社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例子,是传统里弄空间和里弄工厂在新时期下继续保持生命力并向前发展的重要体现。
因此其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可概括为:保护上海近代社区发展的脉络,推动泰康路新型现代里坊社区的形象塑造;促进视觉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上海文化产业群的形成;创造开放的社区型休闲空间,完善上海都市休闲消费体系。
随着田子坊和泰康路的发展,街坊中的老房子也已经与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酒吧、特色商铺等建立了联系,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而按原规划大片拆除这些老房子,进行房地产开发,不仅会对传统街区风貌造成毁灭性破坏,也会威胁到艺术产业在这里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田子坊中的老房子应该以保护、保留、改造为主,用改良升级的途径来进行地块更新。
【1】最终,田子坊逃过了被拆迁的命运,并藉由“保护古建筑老文化的新方式”的名声为人所知。
在上海市上报的23个项目中,田子坊成为了唯一一个被人民大会堂授予“上海最佳创意产业园区”称号的项目。
1933老场坊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改成创意产业集聚区后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由于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质,赋予了其独有的魅力。
见证废旧的工业老厂房如何脱胎换骨的建筑正在这个艺术觉醒的时代重获生机。
这幢建于1933年的大楼空间布局奇特,外方内园,东南西北4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
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设计精密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上海时尚表演、发布、展示、交易、设计、服务、消费、休闲的中心,以旅游业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结合虹口区北外滩的改变形成互动,成为极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特色产品;成为承接世博游客居住、旅游、消费的重要特色基地。
作为当初的宰牲场,1933老场坊有许多特色,如伞型柱、廊桥、旋梯、牛道等。
其中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
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
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
从对1933老场坊的建筑历史特征要素的提炼与价值评估的结果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的文化价值与改造后的使用功能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互为添彩,采取“保护性利用”的策略。
主要也是功能置换的模式,在此不再累述。
此次上海之行让我受益颇多,针对旧城改造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我认为,旧城改造时,应做到保护与创意相结合,沿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旧城改造并不是把一切都推倒重来,应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保留有价值和有文化特征的东西,处理好更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话自然、尊重历史、复兴城市,赋予旧城改造与更新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才能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压力,完善城市用地结构提出的挑战,以达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同进化和再生。
具体可采用调整用地、整治环境、置换功能和保护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重塑空间环境形态等措施,使之在形成全新的、符合当代使用功能和景观生态要求的一流环境的前提下,又有清晰可见的地段历史发展踪迹和见证物。
同时城市化建设也应对城市景观设计和形象设计加以重视,注重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品味。
而在改造模式上则要因地制宜,根据现状给出定位与方向,但这种定位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在改造过程中,与现实不断反馈与对话,避免为了城市形象而忽略的现实情况,保证其历史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