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评审临床提问问题(临床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提问问题
第一部分
1.疑难病例一般是指入院_3天内不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2.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6小时
3.关于“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主治医师不在时,可由副主任医师代理查房;科主任查房主要审查解决疑难病例、新入院病例、危重病例,决定重大手术及检查、治疗方案等。
4.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手术台应提前__2-3__天邀请麻醉科人员会诊
5.关于死亡病例讨论:死亡病例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进行;讨论时经治医师报告病情,诊疗、抢救经过,死因诊断;要找出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吸取教训
6.住院病历必须在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多长时间内完成所有项目的填写:24小时
7.入院3天未确诊,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组织会诊讨论
8.有创诊疗操作记录应在造作完成即刻书写。
9.首诊医师接诊患者后因下班,可以将患者移交给谁处理?接班医师
10.关于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可于6小时内据实补记
11.疑难病例讨论的准备材料者是:主管医师
12.急诊患者应在几分钟内得到检查及处理:5
13.新入院患者,多长时间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48小时
14.书写病程记录对病危患者应当_1_天至少一次,对病重患者至少_2_天记录一次,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_3_天记录一次
15.出院病历一般应在多长时间内归档:24小时,死亡病历7日
16.疑难重症大手术及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多科联合手术是:四级
17.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
18.放射科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19.科主任全科大查房应该:至少每周1-2次
20.给药前,注意询问:过敏史
21.对新入院患者,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应在入院_72小时_内查看患者
22.正常上班时间,危重患者抢救由谁负责: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
23.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二级
24.给多种药物时,除了一般查对,要特别注意:配伍禁忌
25.关于医师值班应做到:值班人员一经确认,未经许可不可私自换班;二线医师实行听班制,必须去向明确,通讯畅通,随喊随到;医师值班期间进行的医疗处置,必须及时记录;危重病人、当日手术后病人须床边交班
26.抢救过程中的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27.住院医师对所管的病人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即晨间查房及下班前巡视。
28.需要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的是:住院医师
29.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谁书写或审查签名:本院主管医师
30.冲洗输血管道、输血器、稀释血液均使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31.对新入院普通病人,住院医师应在几小时内完成完整病历:24小时
32.死亡病例讨论的主持人是:本科科主任
33.正、副主任医师查房至少每周:1-2次
36.急诊会诊,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到位:10分钟
37.输血申请单由谁填写:主治医师
38.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多长时间内组织讨论:1周
39.主持四级手术的术者:高年副主任医师以上
40.急、危、重患者应进行的交班:床前交班
41.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时,对危重患者抢救由谁负责:值班医师
42.会诊医师必须具备的最低职称条件是:主治医师
43.何谓III类手术切口: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44.需报医务科同意的会诊是:全院会诊、院外会诊
45.医疗核心制度:(答出10个以上)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负责制、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术前病例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转科转院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输血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46.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47.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
48.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49.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100%
50.“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C”级标准,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0 件
51.手术台与麻醉后复苏室床位比<3∶1
52.麻醉复苏室配备医护人员满足临床需要,至少有一位能独立实施麻醉的麻醉医师。
53.“重症医学床位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C”级标准,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2%~5%
54.“重症医学床位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C”级标准,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0.8∶1 ,护理人员人数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
55.召开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会议≥4 次/年。
56.本院检验、院感、药学三方联合完成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至少每6 个月一次。
57.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58.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 。
59.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60.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管理人员知晓率≥80% ,护理人员知晓率100%。
61.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该立即通知:值班医师、输血科值班人员
62.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知情同意
63.住院期间沟通包括:使用贵重药品前沟通,欠费影响治疗前沟通,急、危、重症患者随疾病转归及时沟通,医保目录以外诊疗项目或药品使用前沟通
64.手术分级的依据是:手术过程的复杂性;手术技术的要求
65.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指输血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输血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输血的医学文书:输血指征;拟输成份;输血前有关检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66.术前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
67.疑难病例会诊可由谁主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
68.使用哪些药物要经过反复核对:剧;毒;麻;限
69.应组织会诊讨论的情况有: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
70.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
71.输血四项检查包括: anti-HCV、anti-HIV; HBsAg、HBsAb; HBeAg、HBeAb; HBcAb、ALT、RPR
7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 病人的姓名、床号;病人的性别、年龄;血液的有效期;保存血的外观
73.建立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重点病种6个包括: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
74.复印病历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或在病案室专人复印。
第二部分
1.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输血后病情和有关实验室指标,进行输血前适应症的评估,分析是否达到最初的输血目的,输血治疗是否有效,是否做到了科学、合理用血。
如治疗无效,应有输血无效的处理措施。
2.医师应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入病历中
3.科室将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作大查房重点,有评价分析记录。
4.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知情同意结果记录于病历之中。
5.诊疗方案由高级职称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签字,在病历中体现并及时与患者沟通。
6.各科室、部门组织系统防灾训练的频率是多少?每年至少1次
7.如果你值班,病房停电,你首先要做的是:先查看病人
8.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主任
9.结合本科室制定“三基三严”培训方案,每月至少一次集中培训,并做好记录、备案,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10.手术安全核查要求执行并实施“三步安全核查”,其内容为
A、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B、第二步: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C、第三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11.科室将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作为推动患者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患者安全目标(十)项,在质量与安全活动小组活动记录中有体现。
员工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知晓率:≥90%
12.同一患者一次用血或备血超过1600 ml需提前72小时申报计划,同时填写大量用血申请审批表由所在科室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签字,送输血科备血。
急救用血事后补办报批手续。
13.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在错字上划两条线,修改人签名,注明修改时间
14.在病案首页的填写中,如果超过一次以上的转科,用下面哪个符号表示:→
15.首次随访由治疗患者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负责。
16.患者出院随访的内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会员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
17.建立急诊服务流程的重点病种: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颅脑损伤
18.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应包括:检查;治疗;护理计划
19.临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组成:科主任、护士长、具有资质的人员
20.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哪些方式的考核:轮转考核、年度考核、阶段考核
21.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各质量相关委员会、质量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2.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23.医疗质量管理重点部门包括: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及、内窥镜室、导管室、产房
24.患者转科流程:经治医师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转科理由以及不转科可能导致的后果,获取患者或近亲属的知情同意,并要求患者或授权人在病历中签字;转科前,由经管医师开转科医嘱,写好转科记录,通知对方科室和住院处,按联系时间转科;转出病区时,由本病区工作人员陪送到转入科室病区,并向转入科室病区值班医护人员交接,保证治疗的延续性;转入(接收)科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转科病人,优先安排病床,经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开出医嘱,书写接收记录;未经会诊或会诊科室不同意转科而将病人强行转科所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转出科室负全部责任。
25.医院对手术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指标: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手术后并发症例数;手术后感染例数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的病种。
26.实施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科室必须主动书面上报医务科。
择期手术前24小时上报医务科,报告的内容包括:病情摘要;第一次手术情况;再次手术的原因和目的;再次手术准备情况
27.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高年资主治医师可单独完成的手术是:一类手术;二类手术;三类手术
28.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29.各科室如何落实好临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科室有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医务人员要进行培训,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根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对规范和指南及时进行补充完善。
30.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有医务人员资质能力申报、考评、复评、考察、再评估的书面记录。
31.科室开展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包括:患者安全典型案例的分析;针对共性及各科室专业特点的相关教育与培训的课程;针对医疗风险防范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预案的培训计划并实施;病例讨论。
32.医学伦理管理委员会承担医疗技术伦理审核工作,重点是:器官移植;第三类医疗技术以;新技术;新项目
33.落实一、二、三类医疗技术管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重点是(二、三类技术;高风险技术)
34.专人负责上报单病种质量信息。
由临床副主任医师或专职质量控制人员负责信息最后确认
35.医院对抗菌药物实行三级管理: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36.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37.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首选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38.各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39.对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要求—肿瘤手术切除组织送检率100%。
40.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手术主刀医师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
41.对有吸烟史的住院患者进行戒烟健康教育。
42.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30%。
43.一旦从输血科发出,全血、红细胞和解冻的新鲜冰冻血浆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内开始输注。
44.手术安全核查要求执行并实施“三步安全核查”,三方为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
45.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及考评标准,对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管理。
46.术后患者管理相关制度规定,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第三部分
1.医院评审的原则: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公平公正
2.医院评审的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
3.医院评审的主题: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
4.医院评审的目的:通过医院评审,促进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对医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分级管理。
5.医院评审的方法与周期:医院评审包括周期性评审和不定期重点检查,每个评审周期为:
4年
6.现场评审的主要方法:追踪检查法
7.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知晓率100%的21条内容是?
要求以下知晓率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掌握:
(1)全院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和演练,相关应急预案与流程的员工知晓率达到100%。
(2)有根据医院人员在工作时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的规定,防护措施适宜。
相关人员对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100%。
(3)定期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
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
医务人员传染病处置流程知晓率100%。
(4)实验室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有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的应急预案,相关人员对制度和预案的知晓率100%。
(5)有病理标本采集、送达、固定时间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及标本交接的相关规定与程序,标本交接制度与流程相关人员知晓率100%,并有效执行。
(6)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
输血科和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
(7)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
相关医务人员熟悉输血危害(SHOT)方案、处置规范与流程,知晓率100%。
(8)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麻醉医师对规范和流程的知晓率100%。
(9)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
(10)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手术医师知晓率100%。
(11)有《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麻醉医师知晓率100%。
(12)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作为医师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医师知晓率100%。
(13)医院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达到100%。
(14)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15)院员工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
每百张床位年报告≥20件。
(16)掌握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履行知情同意,保障患者安全。
相关医师对上述要求知晓率100%。
(17)介入诊疗病例适应症符合率100%
(18)有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管理人员知晓率≥80%。
护理人员知晓率100%。
(19)有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与激励措施。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
(20)医院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有教育评价。
员工对岗位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知晓率100%。
(21)依据医院组织架构,制定全院性工作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能划分,体现分层管理。
各部门据此制定内部工作制度和流程。
管理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知晓率100%。
8.医院有无晚门诊及节假日门诊?
夜间急诊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还有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
医院门诊全年无休,节假日照常开诊。
9. “三基三严”内容?
“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三严”: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
10.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特征是什么?
三个核心特征:即,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
11.临床路径的概念?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对一定的诊断和手术作出最适当的、有顺序的和有时间性的照护计划,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收治疗护理,是一个既能降低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
12.患者安全十项目标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3)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提高用药安全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
Ⅰ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14. 什么是危急值?医院报告危急值的科室有哪些?
“危急值”是指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的某检验(检查)结果值。
如果临床医生及时得到危急值信息,可获得最佳抢救机会,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危急值所指的检查、检验科室包括检验科、心电图室、放射科、B超室、病理科、内镜室等。
15. 抗菌药物各项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率≤60%;
一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3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
住院患者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80%;
16.输血完毕后血袋如何保存?
输血结束后,护士及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1天(2~8℃冰箱内保存)。
第四部分
临床科主任职责
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科主任是本科诊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2. 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医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 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4. 领导本科人员,完成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诊治工作和院内外会诊工作。
应用“临床诊疗规范(常规)”指导诊疗活动,有条件的可用“临床路径”来规范诊疗行为
5. 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6. 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7. 保证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在本科贯彻、执行。
可制定具有本科特点、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执行。
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差错。
8. 按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原则,决定各级医师手术权限,并督促实施。
9. 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0. 领导组织本科人员的“三基训练”和定期开展人员技术能力评价,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1. 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并接受和完成院长指令性任务。
12. 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12.1. 工作资历:必须是本专业的主任(副主任)医师(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具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技术专长。
12.2. 工作能力:对本专业临床及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13.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 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参加院外会诊和病例讨论会。
3. 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 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 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 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 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 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9.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