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前言
**城市电网现有2座220千伏变电站位于市郊,通过110千伏电网深入**市负荷中心进行供电。
近年来,随着**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等地区由于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负荷急剧上升,近两年报装容量达8万千伏安,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负荷将达12万千瓦,而目前**3个110千伏变电站最高供电负荷合计已达9万千瓦,难以满足该地区的供电需求。
**秀英220千伏变电站为**电网“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建设**220千伏变电站,采用220千伏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直接供电,可以大大缓解**2座220千伏变电站的压力,有利于加强现有的11 O千伏网架结构,为规划中的11 0千伏变电站接入系统提供可能,同时从220千伏变电站直接出1 O千伏线路向周边用户和1 O千伏配网供电可以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
**220kV变电站的供电区域主要包括**一带,其中**是目前用电需求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
因此只有通过引入更高一级电压等级,在负荷中心建设一个充足、可靠的电源点,加强各级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输配电能力才能彻底改善当前供电紧张的局面。
经分析,当务之急是尽快在**地区新建一座城区220kV变电站。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地区220千伏变电站容载比,进一步加强**城区电网结构,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
按照**电网总体规划,近期安排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法规的有关规定,**供电公司委托**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编制工作。
我院接受委托后,组成评价专题组,赴项目地址进行了现场勘察,仔细研读了与本项目有关的法规、文件和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编制工作。
一、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4、《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1997)第18号令;
(二)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幅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
3、《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
(三)立项及批复文件
**
(四)基础资料
**
**
二、评价目的
(一)通过对同类项目运行期间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和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的类比,评价变电站电磁辐射概况;
(二)分析、评价秀英220KV输变电站新建工程产生的工频场源(磁场、电场)和无线电干扰对站址地区的环境的影响;
(三)按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规定: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本着“合理达到尽量低”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的要求,对**220KV输变电站新建工程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利影响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把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减小到“合理并达到尽量低”的水平;
(四)为**220KV输变电站新建工程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三、评价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一级标准,标准见表1—1。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mg/m3
2、声环境质量
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见表1-2。
表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摘录)单位:dB(A)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1、电磁辐射水平
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规定,220KV送变电站工程可参照本规范,规范中的评价标准的规定如下:
对于高压送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限值根据国家标准《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 距离处、测量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55dB(μV/m)。
关于超高压送变电施工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限值,推荐4KV/ 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执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公众总受照射剂量在应大于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的规定。
对于单个项目的影响可取上述标准中场强限值的1/√2或功率密度限值的1/2。
2、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二级标准。
见表1-3。
表1-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mg/L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
放监控浓度限值”。
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见表1-4。
表1-4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Leq dB)
(三)其它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2—9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
四、评价范围
根据《500KV超高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的规定,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变电所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为功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
以送电线路起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2000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2000m内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控制的主要污染是220KV输电导线工频电磁场产生的电磁辐射,控制目标是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以送电线路起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2000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2000m区域内的学校、村庄、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以及评价范围内的通信、广播电视、其它敏感设备。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5和图1-1。
表1-5 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
侧30米带状区域内活设施,较大
的道路包括
**
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气候与气象特征二、社会环境概况(一)行政区划
(二)人口分布
(三)经济概况
(四)站址概况
1、服务区域
2、站址概况
三、环境质量概况(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二)声环境质量现状
第三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220KV输变电工程。
二、项目性质
新建。
三、地理位置
四、项目占地面积
拟建项目占地面积20000m2。
五、项目总投资
按本项目设计方案给出的数据为13842万元人民币。
六、项目内容与规模
(一)项目内容
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下:
1、新建220KV变电站1座,主变本期容量为2×180MVA,远景最终规模3×180MVA。
2、220KV进出线最终规模2回,本期全上,新建220KV输电线路2回,长度约为2×8Km。
3、110KV进出线线最终规模10回,本期上5回,本期配套新建110KV线路长度合计约2 Km。
4、10KV进出线最终规模50回,本期上24回。
(二)项目规模
项目规模见表3-1。
表3-1 项目规模
七、项目总体布置
本站为南北向布置,220KV线路进出方向在变电站的北面,110KV 线路朝南正对**路出线,10KV全部经电缆隧道用电缆出线。
项目建筑物主要为主控制综合楼和配电房,为使主控制综合楼在使用功能、平面布局、管理上更加合理,主控楼布置于用地的最西部,即面临**路,向北依次为主变压器,220KV配电房。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见图3-1,项目位置及进出线布置见图3-2。
八、主要建筑物
站区内的主要建筑物包括主控综合楼,220KV配电室。
(一)主控制综合楼
主控制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215.6平方米,楼层为三层。
一层功能:电缆夹层;
二层:门厅、工具室、所用电室、电抗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控制室、值班室、主控制室、10KV配电室;
三层;会议室、110KVGJS室、资料室、继保仪表室、检修室、站长室、备品备件室、休息室、康乐室、厨房、卫生间。
(二)220KV配电室
220KV配电室建筑面积为4115平方米,楼层为三层。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2。
表3-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十、照明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正常生产、生活和设备事故情况下值班人员和事故抢修人员的正常活动与工作,照明设计分为正常照明与事故照明两部份;
在变电站站用电正常情况下,全站由交流盘供全站的正常照明用电;
在变电站站用电失压的情况下,设置在各重要生产场地的事故照明统一由事故照明投切装置投入到直流系统开启照明;
全站的正常照明灯具选择:户内用荧光灯;户外用低位单杆路灯和
可调角度的投光灯。
十一、通风
**气温高,湿度大,因此,在设计中主要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主控制室外除了正常的自然通风外,另安装四台分体柜式空调机,通信室安装两台分体柜式空调机,蓄电池按通风换气每小时不小于6次设置轴流风机,所用电室设置轴流风机作为事故排风机,风量按每小时不少于10次换气设计。
十二、给排水工程
(一)供水水源
站区引入市政自来水管网,以满足站区生产、生活与消防用水。
(二)生活用水量
站内员工共有16名,用水量按150L/人天计,则用水量为:2.4m3/d。
(三)消防水量
站区内设置消防蓄水池与消防水泵房,将自来水贮入300 m3的蓄水池内备用。
(四)排水工程
站区采用生活污水、雨水分流制,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路市政污水管网。
十三、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变电站正、副站长各1名,设置4个运行班,每班3名,全站配置门卫2名,全站共定员共16人。
第四章工程分析
一、**电网概况
二、供用电概况
2004年**城区售电量16.77亿KW时,比上年增长10.3%。
最高供电负荷(**地区)达到33.05万KW,比上年增长13.53%。
三、**城网电力需求
根据**城市电网“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中的负荷预测,2005-2010
年**城区电力需求将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城区最高供电负荷预计达到37万KW;到2010年城区最高供电负荷将达到65万KW,到2015年城区最高供电负荷将达到98万KW。
四、**供电区域电力负荷需求
五、进出线路径
(一)**变电站出线情况
(二)**到**出线路径
(三)110KV送电路径
六、电气设备选择
(一)主变压器
本项目变压器为常规变压器,采用180MVA的三相三线圈有载调压变压器,考虑到本站远景为3×180MVA,本期所上的2台180MVA的为有载调压变压器。
(二)母线
220KV母线选用三相共箱式母线(GIS),110KV母线选用三相共箱式母线(GIS),10KV母线选用铜矩型导体2×(TMY-150×12)。
(三)220KVGIS设备
220KVGIS设备主要有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快速接地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
(四)110KVGIS设备
110KVGIS设备主要有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快速接地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等。
(五)10KVGIS设备
10KVGIS设备主要有限流电抗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
七、电气主接线选择及回路数
(一)220KV主接线
**变电站最终规模为主变3台,220KV进出线2回。
(二)110KV主接线
110KV远期有10回出线和3个110KV主变间隔,本期建设5回出线,备用5回出线。
110KV主接线有三种接线方式,分别为:双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隔离开关简易单分段接线、双母线接线。
(三)10KV主接线
采用单母线四分段六断路器接线方式。
10KV出线远期最多可建50回,本期建设24回。
八、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一)220KV导线截面
**-**双回220KV采用2×300mm2。
(二)110 KV导线截面
**110KV双回路以导线截面为300 mm2,因此接入**220KV站的110KV线路均采用300 mm 2导线。
九、项目主要设备
项目主要设备见表4-1。
表4-1 项目主要设备
十、导线与杆塔型式
(一)220KV导线与杆塔型式
(二)110KV导线与杆塔型式
十一、输变电站环境影响识别
(一)电磁辐射
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过程,系同空间某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
的磁场),那么在临近的区域内将引起变化的磁场(或变化的电场);该变化的磁场(或变化的电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或变化的磁场),如此继续下去,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以有限的速度(30万公里/秒)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电磁辐射是发射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环境发射能量的过程。
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电磁辐射环境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指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电磁场的背景值,是各种设备和各种传播途径造成的电磁辐射环境本底;另一类型是指在某一电磁辐射设备或设施的局部范围内造成较强的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磁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也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
早在1975年专家学者就曾预言,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与电气设备大量进入家庭,城市空间人为电磁能量每年增长7%—14%,也就是说25年后环境电磁能量密度最高可增加26倍,50年后最高可增加700倍,21世纪城市电磁环境将更为复杂与恶化。
二十年来,我国经济与城市化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空域的电磁环境更为复杂,随着广播、电视、微波通讯和高压电力线进入城市居民区,电磁环境逐步恶化,恶化的电磁环境不仅对人类生活日益依赖的通信、计算机与各种电子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会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危胁。
总的说来,电磁波在人体中会产生热效应和生理效应。
实验证明,电磁辐射首先作
用于感觉神经末梢,随后变成内部信号再作用于神经末梢,使新陈代谢、脑电等发生变化。
当辐射计量超过安全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有报道在接触工频磁场的人群中,某些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最新研究发现,工频磁场作为一种物理因素,能干扰正常的T细胞功能,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影响DNA的遗传行为,能明显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通讯,一定强度的工频磁场具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0.4及0.8mT两个强度的工频磁场均能增强SAP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的磷酸化。
据报道,继“三废”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电磁辐射污染已被列入第五公害。
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愈来愈复杂的电磁环境及其广泛的影响,电磁环境保护与电磁兼容技术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学科领域。
电磁辐射对职业人群和公众可能造成的危害,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切。
因此,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切将电磁辐射作为重要因子进行监测分析。
(三)输变电站电磁污染来源
通常,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送变电站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这类电磁辐射按频率不同可分为工频场源与射频场源,射频场源主
要由无线电设备或射频设备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与电磁辐射,工频场源以大功率的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源。
变电站的辐射属于工频场源,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压电力线、主变压器、高压开关、放电管。
(四)输变电站电磁场特性
现代电力网分布为高压(35-220KV)、超高压(330-765KV)与特高压(1000KV及以上)三个等级,频率为50HZ或60HZ(本项目为50HZ)。
电力网的电磁效应主要是通过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形式发生的。
1、电场特性
电场强度大小与输电线相对于大地的电压成正比;
电场中的导电物体(如建筑物、树林等)会使电场严重畸变,从而产生一定的屏蔽作用;
三相交流输电排列方式不同,周围的电场强度也不同(导线水平排列时,场强与影响范围最大,正三角形排列时,次之,倒三角形排列时,最小)。
高压与超高压输电线下的地面场强(离地面1米处),在自然界中,当天气晴朗时,大气中的电场强度远小于4KV/M,在雷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地面强度也只达到10KV/M。
在远离高压或超高压输电线的居住环境中电场强度皆远远小于4KV/M以下,提高电线架设高度可以减小地面场强。
2、磁场特性
磁场强度的大小仅与电流大小有关,而与电压无关;
50HZ或60HZ的磁场能很容易穿透大多数的物体,全不受这些物体干扰。
3、电晕特性
当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强度时,就会产生电晕放电,这时,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一般达到30KV/CM以上,只有高压输电线路导线表面才具有如此大的电场,因此电晕多发生在高压输电线路上。
电压愈高,电晕放电就愈强,导线直径超大,电晕放电就越弱,在降雨等恶劣天气时,电晕放电总量比较强烈。
电晕放电最重要的效应是对无线电设施产生干扰。
十二、输变电站电磁污染因素
输变电站的电磁源为工频电磁场,主要是通过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形式发生的,其设备及导线周围存在着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
输变电站电磁辐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变电站的设备及电导线产生的工频电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变电站的设备及电导线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对周围磁场强度形成干扰。
(三)变电站的设备及电导线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对无线电设备产生影响;
后面将进行类比分析和影响预测,详细分析秀英变电站对周围地区所产生的电磁污染影响。
第五章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一、模拟类比测量
(一)类比对象的选取
由于项目的电磁辐射机理较复杂,源强也较难以确定,这里采用类比评价的方法进行电磁污染影响评价,以得到一个定量的电磁影响评价。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的
模拟类比测量规定“进行类比测量的变电站的选取,应选用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架线型式及使用条件的类似的已运行的变电站。
由于项目为220KV变电站,**地区符合此条件的有**变电站,因此我们选择了**变电进行了类比监测。
(二)**变电站概况
**变电站为220KV变电站,主变规模为(150+120)MVA,进线220KV 二回,出线110KV一回,电容补偿±10MVAR。
(三)工况及类比参数
测量时(2005年11月7日)天气为晴天,测量时段内变电站运行工况正常。
气温为30.5℃,大气压100.9千帕,相对湿度62%。
(四)监测项目
**变电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包括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两部分,电场强度监测垂直分量,磁场强度测量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
(五)测量方式
监测标准按《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执行。
在送变电设施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大于15s,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
若指针摆动较大,则延长测量时间。
(六)监测地点
1、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的规定,以围墙为起点,测点间距为5m进行测量。
为避开其周围输
电线的影响,电磁监测点在**变电站围墙外的西面,由围墙外5m到150m监测电场与磁场随距离的变化情况。
2、在变电站围墙内的监测点也相应地选在主变压器的西面。
由主变压器5m处到围墙边(80处)监测电场与磁场随距离的变化情况。
3、输电线路的源强监测选取无其它线路影响的**变电站南面约500m处。
以中央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即在离地1.5m处的5m到50m处测量电场与磁场随距离的变化情况。
4、在**变电站内的宿舍区(距主变压器55m)和主控室(距主变压器20m)也对电场和磁场强度进行了测量。
监测布点详见示意图。
**变电站监测布点示意图
输电线路监测布点示意图
二、电磁场测量结果
监测结果详见表5-1到表5-4。
表5-1 永庄变电站围墙外监测及统计结果
表5-2 **变电站围墙内监测及统计结果
表5-3 **变电站主控楼及宿舍区监测及统计结果表5-4 输电线路监测及统计结果
序号位置电场强度
(V/m)
磁场强度
垂直分量
磁场强度
水平分量
磁场强度
(nT)
三、电磁辐射影响评价
(一)变电站围墙内电磁强度变化情况
从监测结果和曲线分布图可看出,主变压器旁5m处的电场强度从125.0V/m逐渐衰减到80m处(西面厂界)的7.094V/m,最大值125.0V/m 远小于标准值4KV/m。
磁场强度从5m处的1348.83nT逐渐衰减到80m处(西面厂界)的116.34nT,最大值1348.83nT,远小于标准值0.1mT。
(二)变电站围墙外电磁强度变化情况
从监测结果和曲线分布图可看出,围墙外5m处的电场强度从5.618V/m逐渐衰减到150m处的2.270V/m,最大值5.618V/m远小于标准值4KV/m。
磁场强度从围墙外5m处的111.70nT逐渐衰减到150m处的
28.71nT,最大值111.70nT,远小于标准值0.1mT。
(三)主控楼及宿舍区电磁强度情况
为了解变电站内办公及居住区的电磁强度,我们在主控楼和宿舍区各设置了一个监测点,主控楼的电场强度为3.360V/m,磁场强度为54.89nT,宿舍区的电场强度为20.07V/m,磁场强度为290.26nT,因受主控楼的屏蔽,因此电场和磁场强度均较低。
宿舍区的测点位于室外,因此该测点与围墙内同距离的其它测点电磁场强度相当(见围墙内主变压器50m处测点)。
(四)输电线路电磁强度变化情况
从监测及统计结果可看出,输电线路的电场和磁场强度随距离的衰减幅度比变压站本身要大得多,电场从中央导线投影外侧5m处的210.2V/m很快衰减到50米处的9.06V/m。
磁场从中央导线投影外侧5m 处的641.36nT很快衰减到50米处的36.29nT。
(五)本项目电磁影响评价
从以上的模拟监测和结果分析来看,各测点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均远小于评价标准。
从本项目的平面布置和周围环境敏感点来看,离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光华厂宿舍区,离主压器的距离约为70m,由以上的监测结果可看出,此处电场强度约为19.06V/m,磁场强度为186.83nT,均远小于评价标准,其它环境敏感点离项目均在100m之外,电磁场的强度会更小。
从输电线路的监测和统计结果来看,中央导线投影外侧的电磁场最
大值也远低于评价标准。
因此,本评价认为,项目产生的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应尽可能与周边的建筑物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
四、无线电干扰影响评价
(一)无线电干扰来源
变电站和输电导线的无线电干扰主要来源是电晕放电和间隙火花放电。
即在导线表面或线路部件表面的电晕放电,另一方面是绝缘子高电位梯度部分的放电和火花以及松动或接触不良处的火花。
(二)无线电干扰特征
变电站及输电导线沿着四周向外传播,在它所经过的地方,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使沿线一定范围内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在正常工作时所接收的有用信号的波形幅值和相位受到影响,导致这些无线电接收设备达不到正常工作所需的信噪比。
这种干扰多发生在50HZ工作工频电压的正半周,其电晕脉冲是突发型的,非常不规划,持续时间一般为十几μS到几百μS之间,脉冲电流的幅值约为几十mA。
无线电干扰主要对广播、电视和其它无线电设备造成干扰。
(三)无线电干扰影响分析
1、对广播、电视中心设备的干扰影响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米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55dB (μ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