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科普两相成,创作教学齐攀峰——张景中的科普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科普两相成,创作教学齐攀峰——张景中的科普人生
作者:彭翕成
来源:《科普创作》 2018年第4期
张景中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科普作家,曾担任中国科普作家
协会理事长。
张景中从学生时代(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在报纸杂志上零散地发表科普
文章,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一个创作高峰,至今共出版科普图书二十余部。
张景中自小喜欢读科普作品。
法布尔的书让他看到了一个新奇有趣的世界,伊林的作品让
他知道了许多平凡的事物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和道理。
科普启发人思考,激励人探索,使人产
生研究和创新的愿望。
因为喜爱科普,从而敬仰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所以张景中从小立志,若
有一天能出书,也要写这样好的科普书。
就这样,张景中开启了他的科普人生。
科研科普相辅相成
习近平主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这将科普的价值、地位提
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理论上,没有谁说科普不重要,但实际上有不少人认为科研比科普难,科研比科普高。
许
多院校和科技单位在统计成绩时只考虑论文专著,科普作品被打入另册或不予考虑。
甚至有人说,科学家搞科普是“不务正业”,是科研干不下去了走旁门左道。
张景中很不赞成这种说法。
他认为科研和科普都姓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科普工
作能促使科研工作者对相关科学内容作更多的思考,想得更清楚、明白。
随着科普创作实践的
不断深入、丰富,科研工作也会有更充分的理解,更开阔的思路,两者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互动。
科学家主要从事科研工作,但科普也是一种责任担当。
社会为科学家提供了科研条件, 那
么科学家就有责任向大家说明研究工作的进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意义。
正因为张景中科研成果突出,同时注意科研与科普的结合,所以才写出了一系列的原创科
普作品。
譬如很多科普文章写尺规作图,都是从数学史中摘取素材,因此写出来的大同小异。
而张
景中却注意到了美国著名几何学家佩多教授公开征解的锈规问题(固定大小的圆规作图问题),将之圆满解决后,相关的学术论文刊登在英文版的《几何学报》上,同时也写进了科普书《数
学家的眼光》中。
尺规作图的研究史里几乎没有出现过中国人的名字,张景中的科普不炒冷饭,而是给数学史续写了新的篇章。
用机械的方法解决千变万化的几何问题,曾是历史上一些卓越的数学家的美好梦想。
现在,这个梦想已成为现实。
成功来之不易,是许多数学家多年努力的成果,其中以吴文俊先生为代
表的当代中国数学家的工作起了决定性作用。
如何向大众介绍这一前沿成果?这并不容易。
而
张景中却在《计算机怎样解几何题》中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将例证法、搜索法、吴方法、
面积法等讲得清清楚楚,普通的中学生读后,都能对几何定理机器证明有个大致了解。
在课堂上,数学老师反复强调:不能通过测量有限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来确定所有
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度。
但例证法的研究却否定了这一点,甚至可以在测量有限个三角形
的内角和接近180 度(误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下肯定的结论。
有误差的计算竟然能获得准
确的结果,这种与常识“相悖”的科研进展,其研究成果还是老模式,既写成学术论文在《中
国科学》这样的高层次期刊发表,又写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给中学生看。
若干年后,基于这一想法,张景中团队开辟了“零误差计算”的新的研究方向。
例如,基于这一思想建立的因式分解
新算法,对于两个变元的情形,解题效率是现有方法的上千倍。
这个方向的研究还在发展中。
如果读者对“有误差的计算可能获得准确结果”表示怀疑,不仅可以细看文章中的解释,还能
进一步查看更严谨的学术论文。
这样,张景中就把读者一步步引向了科学的前沿。
正是由于科学研究的深入,使得张景中的科普绝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读物,它不是简单的材
料收集和整理,而是一个站在科学前沿的学者的真知灼见。
其视角独特、见解深刻、引人深思、令人叫绝,广受读者好评。
因此有评论认为,张景中的科普作品是中国数学科普的一面旗帜。
科普教学融为一体
传统的科普作为课外读物出现,大多选取一些趣味故事,希望借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这些趣味故事可能与课堂上学的内容有较远的差距,两者关联甚微。
若
将数学科普和课堂内的知识结合,不但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这也
是家长最关心的。
由于张景中非常关心中小学数学教学,因此很自然地将数学科普和数学教育融为一体了。
数学教育有很多世界公认的难点,如初等数学里的几何和三角,高等数学里面的微积分,
都比较难学。
为了攻克这些难点,很多老师以及数学教育的专家前赴后继,做了不少的研究,
进行了广泛的教学实践。
实在太难就“删繁就简”,少学或者不学。
张景中则是迎难而上,创
建教育数学流派,希望改造数学使之更适于教学和学习。
在几何中,他建立了面积法体系,结
束了几何无定法的历史(见《几何新方法和新体系》);在三角中,他改变了正弦的定义,使
其很早(初一阶段)就能被学习者掌握,而不用等到学习了三角形相似(初三阶段)之后(见《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在微积分中,他更是大胆创新,勇于挑战权威,建立不用极限的
微积分,先是在《数学家的眼光》中增补了一章,后又写成两本科普书《不用极限的微积分》《直来直去的微积分》。
张景中在不断修改完善微积分的科普(他的合作者林群院士也是如此)。
他认为,全世界
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学习微积分,其中有相当部分为学不好微积分而苦恼。
如果实行微积
分教学的改革,可以大大减少微积分教学的时间,保守估计能减少1/3,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学
一年半,教学改革后一年就行了,而且学生掌握得更好。
因此微积分教学改革是一件很有价值
的事情。
写科普固然辛苦,推广科普更难,特别是张景中这种原创性强,在诸多方面与传统观念
“格格不入”的科普。
张景中非常希望他的科普作品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普作品,以“普”为贵。
科普作品中
的内容若能进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被社会认可为青少年普遍要学的知识,就“普”得不能
再“普”了。
当然,一旦成为教材,科普书也就失去了自己作为科普的意义,只是作为历史记
录而存在。
这是张景中的希望,也是多年努力的目标。
在中国的中小学教材上出现什么内容,甚至以何种面貌出现,都有一定的规则。
打破这个
规则,实在太难了。
张景中利用其影响力,组织了由多位北大、清华、中科大、北航的院士、
教授和知名中学教师等组成强大的作者队伍,精心编写了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
这套教材在教
育部审定评比中颇受好评,但由于一些惯性思维,张景中的很多想法还是被删掉了。
他希望写
出科普作品的风格,写成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的书,写成学生愿意在毕业之后保存
参考的书,这样写也有助于缓解教师力量不足的困难。
他认为教材在语言上要适度口语化,不
板着面孔讲数学,尽量用贴近学生生活和感情的、通俗明白的语言来讲明数学内容最精华的内核,避免故弄玄虚吓唬人。
用大白话讲数学,而且要讲得清楚明白,很不容易。
如果对数学了解较少,只能照书上的
话说,越雷池一步就要犯错误;只有对数学了解深刻了,才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用大众化的语
言讲授。
这就是一位数学家、一位科普作家在写数学教材时的优势。
虽然湘教版数学教材的科普风格最终有所删减,但还是吸引了不少懂数学的人。
中国台湾
地区的九章出版社果断引进版权,在台湾地区出版繁体字版。
将大陆正在使用的基础教育中学
教材引进台湾地区,这在两岸文化交流史上尚属首次。
在现阶段,科普变成教材,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还是有不少一线教师被张景中的数学思想
吸引,加入数学教育实践中来。
例如,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的一个实验班不直接使用统编的数
学教材,而是将张景中的科普读物《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与人教版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
整合,形成一种新的体系结构。
长达三年的实践表明,使用了调整后的教材体系结构,学生探
索和解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尤其是解决综合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升学成绩也明显好于其他班。
风格形式多种多样
科研贵在创新,科普也要创新。
风格的创新、语言的创新、表达方式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科普不在创新上下功夫是不行的。
张景中不但在内容上创新,在形式上也创新。
例如,《数学哲学》中一些类似散文诗的句子,充满辩证色彩、哲学意味,让人爱不释手,这与古龙用诗歌语言写小说一样,属开先河之
举措。
这些哲学反思让我们看到,数学家的眼光是抽象的、辩证的、精确的、透彻的,能看出
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想不到的东西。
最近这些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普不再是简单的纸质书籍,形式更加多样化,譬如视频、动画等。
这方面国外领先我们很多,国内起步较晚。
张景中曾与李毓佩筹划创作科普动画
片《数学王子》和《数学荒岛历险记》。
2012 年年底,张景中又和王鹏远合作出版《少年数学实验》,可谓在科普载体上下足了功夫。
《少年数学实验》的设计以计算机支持的数学实验为特色,为初中学生设计了内容丰富的
数学活动,借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其个性品质与创新精神,并促进不同的学生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供广大教师参考的有价值的教学案例。
像《少年
数学实验》这样既可以阅读,又能利用免费电脑软件,通过动手实验学习数学的读物,在国内
并不多见。
最近几年,张景中团队又组织开发了网络画板,只要能上网
(/),就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函数曲线,甚至是让计算
机帮我们自动解题。
作者简介
彭翕成,科普作家。
现工作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
数学文化传播和数学教育技术的普及。
著作十余部,主要有《数学哲学》《绕来绕去的向量法》《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师从张景中》等。